西妥昔单抗治疗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Cetuximab-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Cetuximab商品名:爱必妥英文名:Cetuximab Solution for Infusion汉语拼音:Xi Tuo Xi Dan Kang Zhu She Ye【警示语】警告:严重的输液反应。
在大约3%的患者中发生了严重的输液反应,其中一些为致命性的。
注意:因本品目前尚缺乏中国人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故必须在有相关产品应用经验的三级以上医院内(建议在国家临床肿瘤研究基地使用) ,与伊立替康联合用药试用于治疗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经含伊立替康细胞毒治疗失败后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本品必须在有经验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成份】本品每20ml溶液含:活性成分:西妥昔单抗100mg其他成分:氯化钠116.88mg,甘氨酸150.14mg,聚山梨酯80 2mg,一水合柠檬酸42.02mg,氢氧化钠(1M)调节pH值至5.5,注射用水加至20ml。
【性状】本品为注射用无色、澄清、透明溶液。
【适应症】西妥昔单抗用于治疗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RAS基因野生型的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与伊立替康联合用于经含伊立替康治疗失败后的患者。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5-FU])或FOLFIRI(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FU)一线治疗RAS野生型(wt)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或联合伊立替康(irinotecan)用于对伊立替康化疗无效的患者。
与铂类和氟尿嘧啶化疗联合,用于一线治疗复发和/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
【规格】100mg(20ml)/瓶【用法用量】西妥昔单抗必须在有使用抗癌药物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结束后1小时内,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并必须配备复苏设备。
在首次滴注本品之前至少1小时,患者必须接受抗组胺药物和皮质类固醇药物的预防用药。
建议在在后续治疗中,每次使用本品之前都对患者进行上述预防用药。
本品每周给药一次。
西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适应证】单用或与伊立替康(irinotecan)联合用于EGFR过度表达的、对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耐药的转移性直肠癌的治疗。
【剂量用法】起始剂量为400mg/m2,滴注时间120分钟,滴速应控制在5ml/min 以内。
维持剂量为一周250mg/m2,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提前给予H1受体阻断剂,对预防输液反应有一定作用。
【药理】作用机制西妥昔单抗属于嵌合型IgG1单克隆抗体,分子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EGFR信号途径参与控制细胞的存活、增殖、血管生成、细胞运动、细胞的入侵及转移等。
本品可以以高出内源配体约5-10倍的亲和力与EGFR特异结合,可阻碍内源EGFR配体,从而抑制受体的功能,进一步诱导EGFR 内吞从而导致受体数量的下调。
西妥昔单抗可以靶向诱导细胞毒免疫效应细胞作用于表达EGFR 的肿瘤细胞(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药效学体内外研究均表明,西妥昔单抗可以抑制表达EGFR的人类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在体外,本品能抑制肿瘤细胞分泌的血管生成因子并阻遏内皮细胞的移动。
在体内,本品可以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以减少肿瘤血管的新生和转移。
免疫原性单克隆嵌合抗体进入人体内引发抗原抗体反应,从而产生人抗嵌合抗体(HACA),但目前有关HACA产生过程的数据有限。
在所有已进行的目标适应症的研究中,3.7%的患者检测到了HACA的滴度,其发生率为0%~8.5%。
到目前为止,尚无HACA 中和西妥昔单抗的结论性数据。
HACA的产生与超敏反应或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无关。
临床疗效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EGFR表达(EGFR pharm Dx)。
如果检测到一个染色细胞,即认定该肿瘤为EGFR阳性。
在已有的临床试验中,约80%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经筛查为EGFR阳性,适合应用西妥昔单抗进行治疗。
尚无本品对EGFR 阴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
西妥昔单抗与NK、T混合淋巴细胞联合应用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西妥昔单抗与NK、T混合淋巴细胞联合应用对肺癌细胞的抑
制作用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治疗肺癌的药物,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治疗病人。
然而,单药治疗可能会出现药物抗性和局限性,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求联合应用的方法。
最近的研究表明,西妥昔单抗与NK、T混合淋巴细胞联合使用对肺癌细
胞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NK细胞和T混合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成分,能
够攻击和杀死癌细胞。
与西妥昔单抗联合使用,它们能够发挥更加强大的抗肿瘤作用。
这种联合治疗可以促进肿瘤细胞死亡,抑制其增殖和扩散,从而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其中,NK细胞具有天然杀伤作用,可以杀死未被识别的和转
化为癌细胞的细胞。
与此同时,T混合淋巴细胞也能够杀死癌
细胞,但是需要更多的信号来激活T细胞。
这时候,西妥昔
单抗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刺激肿瘤细胞表面的HER-
2/neu受体,从而使T细胞更容易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从研究数据来看,西妥昔单抗与NK、T混合淋巴细胞联合使
用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和生长抑制,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同时,该联合治疗还可以促进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总之,西妥昔单抗与NK、T混合淋巴细胞联合使用是一种有
效的治疗肺癌的方法。
这种联合治疗将肺癌细胞作为目标,同时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未来的
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该联合治疗的机制和安全性,以期将其应用于更多的肺癌患者身上。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治疗胃癌疗效观察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治疗胃癌疗效观察1. 引言1.1 胃癌的治疗现状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胃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
由于胃癌的复发率较高,对于晚期患者来说,常常存在治疗手段有限、疗效不佳的问题。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的机会并不多。
放疗和化疗虽然对一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副作用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当前胃癌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此背景下,一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和较小的毒副作用。
将这些靶向药物与传统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有望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的作用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是目前常用于胃癌治疗的两种药物,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靶向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断胃癌细胞的增殖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蔓延。
西妥昔单抗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抗癌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伊立替康是一种靶向抗肿瘤药物,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Bcr-Abl,阻断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使癌细胞凋亡。
伊立替康还可以调节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抗癌的效果。
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在胃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以发挥互补的作用,提高治疗的疗效,对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研究设计本研究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估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作为主要治疗方案对胃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西妥昔单抗

靶向疗法,西妥昔单抗可能会帮助提高头颈部癌患者的放疗效果。
与单独使用放疗相比,西妥昔单抗与放疗联用几乎能够将肿瘤尚未向身体其它部位转移的某种头颈部癌患者的中位存活期提高一倍。
不过对于西妥昔单抗与放疗联用的效果是否优于目前临床的标准疗法(用顺铂化疗)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西妥昔单抗的副作用之一是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类痤疮斑疹。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商品名为爱必
妥)为嵌合单克隆抗体,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静注用于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及头颈部癌症的治疗。
该药由ImClone Systems开发,在北美地区,由ImClone及施贵宝公司合作推广,在全球其它地区销售权归德国Merck KgaA 所有。
FDA在2004年批准了该药用于结肠直肠癌的治疗。
研究人员认为西妥昔单抗是通过与表达EGFR 的所有细胞,其中也包括亚组“癌细胞”的EGFR 的胞外片断结合,抑制腺病毒结合和受体的激活,由此抑制EGFR的下游信号转导,从而使细胞生长和复制功能受损。
另外西妥昔单抗也在研究中表现出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的作用。
目前西妥昔单抗正面临严峻的竞争挑战,FDA在2006年11月批准了安进公司的帕尼单抗(panitumumab,Vectibix)。
这两种药物的主要差别是前者为IgG 1抗体,而后者为IgG 2抗体。
目西妥昔单抗
关键词:首个在中国上市的靶向单克隆抗体。
转移性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转移性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转移性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且十分危险的恶性肿瘤,常常侵犯难以治愈的位置和器官,如肝脏、肺部等。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新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西妥昔单抗属于一种生物制剂,是使用DNA重组技术从人源的鼠嵌合抗体中分离出来的单克隆抗体。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受体,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生长。
西妥昔单抗目前已经被FDA批准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这种癌症的标准药物之一。
经过多项临床研究,西妥昔单抗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认可。
一项名为CRYSTAL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发现,与单纯化疗相比,西妥昔单抗结合化疗可以显著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
另外,一项名为COIN的研究也证实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除了具有良好的疗效外,西妥昔单抗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方面还具有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西妥昔单抗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皮疹、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但这些副作用多数情况下比较轻微,且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治疗方案来减轻。
虽然西妥昔单抗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但是也需要患者和医生密切合作,遵循医嘱使用,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
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西妥昔单抗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为这种癌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
当然,以后的长期研究、进一步的探索和应用,有望为西妥昔单抗在防治结直肠癌和其他肿瘤方面的应用带来更明确的答案和更大的成功。
爱必妥ERBITUX_西妥昔单抗cetuximab_使用说明书

重心脏毒性。2/21 例患者死亡,一例是肺炎的结果和一例原因不明。四例患者 由于不良事件终止治疗。这些终止中 2 例是由于心脏事件。
5.6 低镁血症和电解质异常
临床试验期间被评价患者中,接受 Erbitux 患者的 55%(199/365)中发生低镁血 症和 6–17%是严重(NCI CTC 3 和 4 级)。开始用 Erbitux 后数天至数月发生低镁 血症的开始和伴电解质异常。Erbitux 治疗期间和完成后至少 8 周定期监测患者 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需要时补充电解质。
2.2 结肠直肠癌
(1)推荐的初始剂量,或单独治疗或与依立替康联用,是 400 mg/平方米,120分钟静脉输注给药(最大输注速率 10 mg/min)。 (2)推荐的随后每周剂量,或单独治疗或与依立替康联用,是 250 mg/平方米, 60 分钟输注(最大输注速率 10 mg/min)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接受的毒性。
头颈部癌
n (1)局部或区域晚期头颈部鳞状上皮癌与放疗联用。(1.1, 14.1) U (2)复发或转移头颈部鳞状上皮癌基于铂治疗后正在进展。(1.1, 14.1)
结肠直肠癌
(1)在基于依立替康[irinotecan]-和奥沙利铂基于[oxaliplatin]-方案后或对 基于依立替康方案不能耐受患者都失败的 EGFR-表达转移结肠直肠癌中作为单 药治疗。(1.2, 14.2) (2)在 EGFR-表达转移结肠直肠癌对基于依立替康化疗难治患者中与依立替康 联用。批准是根据客观缓解率;得到的资料没有证实增加生存的改善。(1.2, 14.2) (3)转移或晚期结肠直肠癌试验的回顾性子组分析未显示在密码子 12 或 13 有 KRAS 突变肿瘤患者中 Erbitux 治疗效益。对有这些突变结肠直肠癌的治疗不建 议用 Erbitux。(1.2, 12.1, 14.2)
西妥昔单抗

英文商品名:ERBITUX原产地英文药品名:Cetuximab份子结构名:西妥昔单抗包装规格及销售价:100毫克/50毫升/瓶( 附加过滤器)中文剂型:注射剂100毫克/20毫升/瓶( 免过滤器)计价单位:瓶生产厂家:德国默克里昂制药公司适应症:结肠直肠癌扩大适应症:鼻咽癌, 肺癌西妥昔单抗本品单剂治疗或与化疗、放疗联合治疗时的药动学呈非线性特的增加程度超过剂量的增长倍数。
当剂量从20mg/m2增加到200mg/m2时,清除率(Cl)从0.08L/(m2.h)下降至0.02L/(m2.h),接近2~3L/m2。
本品400mg/m2滴注2小时后,平均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184μg/ml(92~327μg/ml),平均消除半衰期(t1/2)为97小时(41~213小时)。
按250mg/m2滴注1小时后,平均Cmax为140μg/ml (120~170μg/ml)。
在推荐剂量下(初始400mg/m2,以后一周范围分别为168~235和41~85μg/ml。
平均t1/2为114小时(75~188小时)。
一项多中心随机Ⅱ期临床对照研究评价了本品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329例EGF受体过度表达的受试者中,206例为男性,平均59岁(26~84岁),58%为结肠癌患者,40%为直肠癌患者,其中63%的患者用奥沙利铂(oxaliplatin)治疗无效。
研究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本品和伊立替康联用组218例,本品单用组111例。
本品的初始剂量为一周400mg,随后一周250mg,治疗终点为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伊立替康的使用剂量为每3周350mg/m2,每2周180mg/m2,或第6周4次125mg/m2。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和本品单用组有效率分别为22.9%和10.8%。
疗效平均持续时间,联合治疗组和本品单用组分别为5.7和4.2个月;与本品单用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明显延缓了疾病的进展。
另一项多中心单组开放性临床研究,评价了138例EGF受体过度表达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本品与伊立替康联用的疗效。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西妥昔单抗临床综合评价

临床药学㊀基金项目:山东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应用研究项目(No.YXH2019ZX009)ꎻ山东省第一批药品临床综合评价项目(No.2021YZ012)作者简介:栾亚丽ꎬ女ꎬ主管药师ꎬ研究方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ꎬE-mail:slyylyl1209@163.com通信作者:王晓君ꎬ女ꎬ主管药师ꎬ研究方向:医院药品管理ꎬTel:0531-68779080ꎬE-mail:wangxiaojun_9@163.com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西妥昔单抗临床综合评价栾亚丽1ꎬ王元明2ꎬ高田田1ꎬ王晓君1(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学部ꎬ山东济南250012ꎻ2.山东省药师协会ꎬ山东济南250101)摘要:目的㊀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对西妥昔单抗开展临床综合评价ꎬ拟为临床合理使用及药品相关决策提供依据ꎮ方法㊀参考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相关指南ꎬ基于真实世界数据ꎬ从安全性㊁有效性㊁经济性㊁创新性㊁适宜性㊁可及性6个维度对西妥昔单抗进行评价ꎮ结果㊀安全性ꎬ西妥昔单抗的多数不良反应与贝伐珠单抗㊁传统化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ꎬ但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案ꎻ有效性ꎬ西妥昔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无显著性差异ꎬ但5%的缓解率远低于临床试验结果ꎻ经济性ꎬ进行倾向值得分匹配后ꎬ应用西妥昔单抗与应用贝伐珠单抗方案的总费用无显著性差异ꎬ但显著高于传统化疗方案总费用ꎻ创新性ꎬ西妥昔单抗可用于头颈部鳞癌ꎬ填补了该领域临床治疗空白ꎬ满足了临床需求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ꎻ适宜性ꎬ非劣性ꎻ可及性ꎬ当前在山东地区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相对较差ꎮ结论㊀与贝伐珠单抗相比较ꎬ西妥昔单抗在安全性㊁有效性㊁经济性㊁适宜性无显著性差异ꎬ创新性有优势ꎬ可及性略差ꎮ关键词:药品临床综合评价ꎻ结直肠癌ꎻ西妥昔单抗ꎻ真实世界数据中图分类号:R95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4)04-0396-06doi:10.13506/j.cnki.jpr.2024.04.015Clinicalapplicationevaluationofcetuximabbasedonreal-worlddataLUANYali1ꎬWANGYuanming2ꎬGAOTiantian1ꎬWANGXiaojun1(1.DepartmentofPharmacyꎬShandongProvincialHospitalAffiliatedtoShandongFirstMedicalUniversityꎬJinan250012ꎬChinaꎻ2.ShandongPharmacistsAssociationꎬJinan250101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conductaclinicalapplicationevaluationofcetuximabbasedonreal-worlddataꎬexplorethecontentandmethodsoftheclinical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antitumordrugsꎬandprovideabasisforrationalclinicaluseanddrug-relateddecision-making.Methods㊀Accordingtotheguidelinesofclinicalapplicationevaluationꎬcetuximabwasevaluatedinsixdimensionsbasedonreal-worlddata.Results㊀Theevaluationresultsofvariousdimensionsshowedthatmostadversereactionsofcetuximabwerenotsignificantlydifferentfrombevacizumabandcommonchemotherapyregimensꎬbuttheincidenceofras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others.Intermsofefficacyꎬtherei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 ̄tweencetuximabandbevacizumabꎬbuttheremissionrateof5%ismuchlowerthantheclinicaltrialresults.Afterpropensityscorematchingꎬ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totalcostofthebevacizumabregimenꎬbutitwassignificantlyhigh ̄erthanthetotalcostofthecommonchemotherapyregimen.Cetuximabcanbeusedfor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 ̄nomawhichcanfilltheclinicaltreatmentgapandmeettheclinicalrequirements.Itisanalogoustoothersimilaranti-tumordrugsandhasnoobviousadvantagesoverthecurrentsuitabilityꎬbutavailabilityandaffordabilityofcetuximabinShandongisrelativelypoor.Conclusion㊀Comparedwithbevacizumabꎬcetuximabh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safetyꎬefficacyꎬe ̄conomyꎬandsuitabilityꎬandhasadvantagesininnovationandslightlypooraccessibility.Keywords:ClinicalapplicationevaluationꎻColorectalcancerꎻCetuximabꎻReal-worlddata㊀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规范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和«抗肿瘤药物临床综合评价技术指南(2022年版试行)»(以下简称 技术指南 )为抗肿瘤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具体方法和思路[1-2]ꎮ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ꎬ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3-4]ꎬ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焦点[5]ꎮ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世界第六大常见癌症ꎬ治疗手段十分有限ꎬ总生存时间往往不足1年ꎮ西妥昔单抗一直是治疗结直肠癌的重要药物ꎬ近期又获批了头颈部鳞癌的适应证ꎬ目前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结合医院患者实际使用开展评价案例较少[6-8]ꎬ尚未有研究对西妥昔单抗进行临床综合评价ꎮ本研究拟以西妥昔单抗为例ꎬ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开展临床综合评价ꎬ为临床合理使用及相关决策制定提供依据ꎬ并为其他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数据来源㊀选择山东省三级综合性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各1家ꎬ分别抽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间应用西妥昔单抗的患者病例109份和107份ꎮ同时从综合性医院抽取了同期79份应用贝伐珠单抗㊁以及100份应用传统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ꎬ作为对照组ꎮ提取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采购配备数据ꎮ1.2㊀研究方法㊀根据«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以下简称 管理指南 )ꎬ从安全性㊁有效性㊁经济性㊁创新性㊁适宜性㊁可及性6个维度开展科学规范的整合分析与综合研判ꎮ对于年龄㊁住院天数㊁住院次数等定量指标ꎬ以均值ʃ标准差描述ꎻ对于性别㊁疾病分类等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ꎮ对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指标ꎬ采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药物间的差异性比较ꎮ采用最小成本法进行经济性评价ꎬ并利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对年龄㊁住院时间㊁住院次数等协变量进行调整ꎮ配备率数据来源于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ꎬ2019年全国和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和山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ꎮ使用IBMSPSSStatistics26.0软件和StataMP1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ꎬ双侧检验水准α=0.05ꎬP<0.05认为具有显著性差异ꎮ2㊀结果2.1㊀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情况㊀本研究根据 管理指南 建立西妥昔单抗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ꎬ包括安全性㊁有效性㊁经济性㊁创新性㊁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一级指标ꎬ对应的二级指标见表1ꎮ表1㊀西妥昔单抗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性疗效评价情况分析经济性日均住院总费用创新性填补临床治疗空白ꎬ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适宜性适应证㊁贮存条件和给药方式可及性配备率㊁可负担性2.2㊀基线特征㊀本研究对于安全性评价基于来自两家医院的395份病例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频率ꎬ患者基本信息情况见表2ꎮ两家医院患者男性数量均高于女性ꎬ平均年龄相近ꎮ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次数两家医院差异较大ꎬ肿瘤专科医院均远高于综合医院ꎮ表2㊀抽取的395份患者病历基本信息变量西妥昔单抗(n=216)贝伐珠单抗(n=79)传统化疗方案(n=100)某综合医院(n=109)某肿瘤专科医院(n=107)某综合医院某综合医院男性81(74.31%)72(67.29%)39(49.37%)61(61.00%)女性28(25.69%)35(32.71%)40(50.63%)39(39.00%)年龄58.50ʃ9.7259.04ʃ11.8457.97ʃ12.2858.5ʃ10.91住院天数3.87ʃ2.8510.20ʃ12.224.00ʃ2.753.42ʃ2.46住院次数5.83ʃ4.8111.97ʃ9.026.62ʃ4.315.25ʃ3.28结直肠癌105(96.33%)98(91.59%)79(100%)100(100%)头颈部鳞癌4(3.67%)9(8.41%)0(0%)0(0%)2.3㊀安全性㊀接受3种治疗方案的395名患者真实世界数据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布见表3ꎮ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㊁骨髓抑制㊁发热等ꎬ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ꎮ但西妥昔单抗的皮疹发生率(10.65%)远高于其他两种方案(0%)ꎬ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ꎮ2.4㊀有效性㊀考虑到采用阳性对照(头对头试验)得到的有效性结果更具说服力ꎬ目前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癌的病例数量较少ꎬ因此有效性的分析基于同一家综合医院的184份结直肠癌患者数据ꎬ包括105名应用西妥昔单抗(未纳入4份头颈部鳞癌患者病历)和79名应用贝伐珠单抗的患者ꎮ根据 技术指南 要求进行归类:①完全缓解ꎻ②部分缓解ꎻ③疾病稳定ꎻ④疾病进展ꎻ⑤因肿瘤致早期死亡ꎻ⑥因治疗毒性致早期死亡ꎻ⑦其他原因致早期死亡ꎻ⑧无法分类(不能评价或资料不完整)ꎮ归入4~8类的患者视为治疗无效ꎮ表3㊀3种用药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西妥昔单抗(n=216)贝伐珠单抗(n=79)传统化疗方案(n=100)例数发生率(%)例数发生率(%)例数发生率(%)P值消化道反应3415.741721.5299.000.065骨髓抑制2913.431113.921515.000.932发热209.261012.6699.000.649皮疹2310.6500.0000.00<0.001腹泻83.7045.0600.000.064胸闷20.9311.2700.000.772乏力41.8522.5311.000.773失声00.0000.0011.000.453头痛31.3900.0011.000.816转氨酶轻度升高00.0000.0011.000.453四肢麻木10.4611.2722.000.316㊀㊀化疗周期在5~6个周期之间ꎬ疗效评价结果见表4ꎮ基于贝伐珠单抗的方案整体有效率(68.35%)略高于西妥昔单抗(66.67%)ꎬ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ꎮ表4㊀184名结直肠癌患者疗效评价分析疗效西妥昔单抗(n=105)贝伐珠单抗(n=79)例数占比平均化疗周期例数占比平均化疗周期完全缓解00.00000.000部分缓解54.594.2556.3310.00疾病稳定6559.635.274962.035.39疾病进展3532.114.922329.115.87因肿瘤致早期死亡00.00011.2712.00因治疗毒性致早期死亡00.00000.000其他原因致早期死亡00.00000.000无法分类00.00011.279.00有效数合计(占比)70(66.67%)54(68.35%)卡方统计量0.058P值0.4682.5㊀经济性㊀根据以上研究ꎬ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ꎬ因此采用最小成本法进行经济学评价ꎮ由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差距较大ꎬ经济性分析仅基于来自综合医院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数据ꎬ包括105份使用西妥昔单抗㊁79份贝伐珠单抗和100份未应用任何靶向药物的传统化疗患者病例ꎮ采用有放回的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对年龄㊁住院天数㊁住院次数等变量进行调整ꎬ对各方案的费用进行比较ꎮ应用西妥昔单抗与贝伐珠单抗进行匹配分析前后结果ꎬ具体见表5㊁图1ꎻ应用西妥昔单抗与传统化疗方案进行匹配分析前后结果ꎬ具体见表6㊁图2ꎮ综合来看ꎬ无论是否对混杂因素进行匹配ꎬ西妥昔单抗对比贝伐珠单抗的费用无统计学差异ꎬ但与全身系统化疗方案相比有统计学差异ꎮ表5㊀匹配前后西妥昔单抗对比贝伐珠单抗的费用差异(单位:元)匹配前后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差异标准差T值匹配前20686.4819324.661361.831975.070.69匹配后20485.5820521.77-36.202001.12-0.02图1㊀西妥昔单抗与贝伐珠单抗倾向性得分匹配表6㊀匹配前后西妥昔单抗对比传统化疗方案的费用差异(单位:元)匹配前后西妥昔单抗传统化疗方案差异标准差T值匹配前20686.4810634.9310051.551733.345.8匹配后19031.1111151.057880.061422.155.54图2㊀西妥昔单抗与传统化疗方案倾向性得分匹配2.6㊀创新性㊀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找到敏感而特异的预后标志物ꎬ实现个体化治疗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一大趋势ꎬ西妥昔单抗在RAS基因野生型患者中的优势明显ꎬ对于更加精确适应证人群的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创新性ꎮ此外ꎬ2019年4月ꎬ默克公司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化疗作为复发和/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一线治疗的注册申请ꎬ并于2019年8月因 具有明显治疗优势创新药 纳入优先审评程序ꎮ通过优先审评㊁审批的通道上市ꎬ体现了其创新性ꎮ头颈部鳞癌作为西妥昔单抗的新适应证ꎬ2020年3月在中国获批ꎬ打破了中国复发和/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30年来铂类化疗效果不佳的困局ꎬ并扩大了在肿瘤人群中的应用范围ꎮ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展现出了对复发和/或转移头颈部鳞癌显著的效果[9]ꎬ填补临床治疗空白ꎬ体现出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ꎮ2.7㊀适宜性㊀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㊁诊疗指南等资料以及访谈医护人员发现ꎬ西妥昔单抗疗效确切ꎬ适应证明确ꎬ药代动力学参数完整ꎬ用于不同适应证治疗方案的治疗剂量是统一的ꎬ便于临床医生记忆掌握ꎬ给药剂量㊁频次适宜ꎬ依从性良好ꎬ技术特点适宜性较好ꎮ从贮存条件和给药方式上来看ꎬ西妥昔单抗作为抗肿瘤注射剂ꎬ在贮存和使用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ꎬ其适宜性不劣于同类药品ꎮ2.8㊀可及性㊀对2019年的配送数据进行分析ꎬ从医院等级来看ꎬ配备西妥昔单抗的医院共64家ꎬ其中三级医院42家㊁二级医院21家㊁基层医院1家ꎬ各级医院数量均普遍低于贝伐珠单抗ꎮ通过计算山东省配备该药品医院的数量与肿瘤专科医院及有肿瘤科的医院数量的占比ꎬ获得不同级别医院的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配备率ꎬ情况见表7ꎮ表7㊀山东省不同等级医院西妥昔单抗与贝伐珠单抗配备率医院等级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医院数量配备率(%)医院数量配备率(%)山东省的肿瘤专科医院及有肿瘤科的医院数量P值三级4232.065340.461310.099二级218.475923.79248<0.001基层医院14.76419.05210.343未定级NANANANA22-合计6415.1711627.49422㊀㊀由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多集中在二㊁三级医院ꎬ所以西妥昔单抗㊁贝伐珠单抗的配备也主要集中在二㊁三级医院ꎬ2019年西妥昔单抗在二㊁三级医院的配备率分别为8.47%和32.06%ꎬ均低于贝伐珠单抗(23.79%和40.46%)ꎮ各地市配备率均低于50%ꎬ普遍低于贝伐珠单抗ꎬ可获得率相对较低ꎮ㊀㊀参照管理指南ꎬ可负担性指标建议采用人均年治疗费用占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ꎮ由于本研究抽取的西妥昔单抗使用时间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ꎬ主要的数据分布于2019年ꎬ经查询ꎬ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和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733元和31597元ꎮ根据文献研究结果[10]ꎬ结直肠癌的治疗疗程平均为4.8个月(首月用药18支ꎬ后续月份16支)ꎬ年用量为18支+3.8月ˑ16支=78.8支ꎮ西妥昔单抗人均年用药治疗费用=78.8支ˑ1204.35元/支=94902.78元ꎬ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9倍ꎬ是山东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0倍ꎬ可负担性较差ꎮ由于各个省份的报销政策不尽相同ꎬ不同医保类型患者的报销比例也有所差别ꎬ按照综合报销比例为65%进行粗略估计ꎬ西妥昔单抗人均年用药治疗自付费用为33215.97元ꎬ分别是全国和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8倍和1.05倍ꎮ从计算结果来看ꎬ患者的西妥昔单抗治疗可负担性一般ꎬ说明肿瘤患者的治疗负担仍相对较重ꎮ3㊀讨论本研究发现在真实世界应用中ꎬ西妥昔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㊁骨髓抑制㊁发热等ꎻ既往的临床试验中[9ꎬ11-14]ꎬ西妥昔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㊁腹泻㊁皮疹和甲沟炎等ꎬ真实世界数据与临床试验结果相似ꎮ另外考虑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ꎬ症状轻微㊁没有对症治疗等病历中未记录不良反应的无法统计到ꎬ因此安全性评价方面ꎬ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会低于实际情况ꎮ既往多项临床实验证明了西妥昔单抗的有效性[9ꎬ11-15]ꎬ特别是在RAS基因野生型的优势明显ꎬTAILOR研究早期的数据显示ꎬ西妥昔单抗联合FOL ̄FOX-4ꎬ能够显著提高中国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9.2个月对比7.4个月)和总生存期(20.8个月对比16.5个月)ꎬ显著提高左半mCRC患者的总生存期(22.0个月对比18.3个月)ꎬ得到了各大权威指南的推荐[16-19]ꎬ是结直肠癌治疗中疗效最为显著的靶向药物ꎬ能够有效缩瘤ꎮ然而在真实世界研究中ꎬ有效性指标却很难从医院的数据库中直接获得ꎬ通过划分8个大类对有效性进行界定ꎬ获得的有效性结果约67%ꎮ但如果仅从缓解率结果来看ꎬ完全缓解加上部分缓解约为5%ꎬ这与临床试验中60%左右的客观缓解率结果相差较大ꎬ说明进一步开展基于真实世界的疗效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ꎮ管理指南对于经济性方面的评价ꎬ建议选择成本-效果分析(CEA)等一系列卫生技术评估的方法ꎮ但从真实世界数据出发ꎬ由于效果指标不易获得ꎬ构建经济学评价模型存在一定技术上的难度ꎮ考虑到有效性无统计学差异ꎬ本研究仅对费用进行了分析ꎬ可以为后续结直肠癌领域相关经济学评价的开展提供成本数据的参考ꎬ助力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开展ꎮ从可及性来看ꎬ本研究采用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率进行评价ꎬ由于该类药品必须在有抗肿瘤药物使用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ꎬ用药过程需密切监测患者状况ꎬ分母选择了山东省的肿瘤专科医院及有肿瘤科的医院数量ꎮ然而从可获得性方面来看ꎬ西妥昔单抗在二㊁三级医院与各地市的配备率均低于50%ꎮ当前国际上对药品可获得率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ꎬ一般认为配备率<50%为可获得率较低ꎬ50%~80%为可获得率较好ꎬ>80%为可获得率很好ꎮ从创新性和适宜性的评价来看ꎬ缺乏量化的相关指标ꎬ评价较为主观ꎮ4㊀局限性本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ꎮ由于当前的数据可获得性有限ꎬ本研究基于山东省两家医院的真实世界数据ꎬ回顾性分析西妥昔单抗在临床实际应用情况ꎬ由于头颈部鳞癌的适应证获批时间较短ꎬ真实世界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头颈部鳞癌患者病例数非常少ꎬ所以未纳入头颈部鳞癌患者进行有效性㊁经济性评价ꎻ仅从综合医院获取应用贝伐珠单抗以及应用传统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作为对照组ꎬ本研究纳入的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ꎬ均为基因检测结果RAS野生型ꎬ使用贝伐单抗和传统化疗的患者大多数未进行基因检测ꎬ所以未对RAS基因型这一变量进行分析ꎬ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ꎻ另外ꎬ部分指标存在着主观性强㊁无法量化的问题ꎮ因此有必要继续探索开展多维度综合评价ꎬ通过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各个方面的证据进行整合后的综合评价ꎬ进一步提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ꎮ5㊀结论本研究通过开展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西妥昔单抗临床综合评价ꎬ从安全性㊁有效性㊁经济性㊁创新性㊁适宜性㊁可及性等多个维度对西妥昔单抗进行综合评价ꎬ作为治疗结直肠癌一线药物ꎬ西妥昔单抗在安全性㊁有效性㊁经济性㊁适宜性与贝伐珠单抗整体无显著性差异ꎬ仅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贝伐珠单抗ꎬ对于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疗效优势明显ꎻ作为治疗头颈部鳞癌药物ꎬ对复发和/或转移头颈部鳞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ꎬ具有一定创新性ꎻ在山东地区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相对较差ꎮ参考文献:[1]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规范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EB/OL].(2021-07-21)[2023-07-28].http://www.nhc.gov.cn/yaozs/s2908/202107/532e20800a47415d84adf3797b0f4869.shtml.[2]国家药物和卫生技术综合评估中心关于发布心血管病㊁抗肿瘤㊁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技术指南的通知[EB/OL].(2022-06-29)[2023-07-28].http://www.0nhei.cn/nhei/znfb/202206/c01d87a290664b01bf42a9dad769d69f.shtml.[3]SUNGHꎬFERLAYJꎬSIEGELRLꎬetal.GlobalCancerStatistics2020:GLOBOCANEstimatesofIncidenceandMortalityWorldwidefor36Cancersin185Countries[J].CACancerJClinꎬ2021ꎬ71(3):209-249.[4]陈万青ꎬ孙可欣ꎬ郑荣寿ꎬ等.2014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ꎬ2018ꎬ27(1):1-14.[5]高嘉敏ꎬ冯群ꎬ许晓燕ꎬ等.结直肠癌抗代谢药物及其代谢靶点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ꎬ2020ꎬ39(3):134-140.[6]覃肖潇ꎬ金春林ꎬ王美凤ꎬ等.含钆对比剂的临床综合评价[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ꎬ2021ꎬ19(9):34-40. [7]符雨嫣ꎬ金春林ꎬ孙辉ꎬ等.晚期肝癌一线系统治疗药品的临床综合评价[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ꎬ2021ꎬ19(10):66-70.[8]程文迪ꎬ金春林ꎬ罗雅双ꎬ等.眼科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品的临床综合评价[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ꎬ2021ꎬ19(10):52-59.[9]GUOYꎬLUYꎬHANGQꎬetal.LBA6-First-inecetuximabpluscisplatinandfluorouracilscisplatinandfluorouracilinChinesepatientswithrecurrentand/ormetastaticsqua ̄mouscellcarcinomaoftheheadandneck:Therandom ̄izedꎬphaseIllCHANGE-2trial[C].CSCOꎬ2019. [10]HEINEMANNVꎬVONWEIKERSTHALLFꎬDECKERTꎬetal.FOLFIRIpluscetuximabversusFOLFIRIplusbe ̄vacizumabasfirst-linetreatmentforpatientswithmeta ̄staticcolorectalcancer(FIRE-3):arandomisedꎬopen-labelꎬphase3trial[J].LancetOncolꎬ2014ꎬ15(10):1065-1075.[11]VANCUTSEMEꎬLENZHJꎬKOHNECHꎬetal.Fluorou ̄racilꎬleucovorinꎬandirinotecanpluscetuximabtreatmentandRASmutationsincolorectalcancer[J].JClinOncolꎬ2015ꎬ33(7):692-700.[12]BOKEMEYERCꎬBONDARENKOIꎬMAKHSONAꎬetal.Fluorouracilꎬleucovorinꎬandoxaliplatinwithandwithoutcetuximabinthefirst-linetreatmentof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J].JClinOncolꎬ2009ꎬ27(5):663-671.[13]QINSꎬLIJꎬWANGLꎬetal.EfficacyandTolerabilityofFirst-LineCetuximabPlusLeucovorinꎬFluorouracilꎬandOxaliplatin(FOLFOX-4)VersusFOLFOX-4inPatientsWithRASWild-Type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TheOpen-LabelꎬRandomizedꎬPhaseIIITAILORTrial[J].JClinOncolꎬ2018ꎬ36(30):3031-3039.[14]VERMORKENJBꎬMESIARꎬRIVERAFꎬetal.Platinum-basedchemotherapypluscetuximabinheadandneckcancer[J].NEnglJMedꎬ2008ꎬ359(11):1116-1127. [15]任炳楠ꎬ赵越ꎬ薛朝军ꎬ等.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抗血管生成单克隆抗体的药品遴选量化评估[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ꎬ2022ꎬ41(6):367-373.[16]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ꎬ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胃肠外科学组ꎬ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ꎬ等.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0)[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ꎬ2021ꎬ10(1):2-15.[1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ꎬ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ꎬ2020ꎬ40(6):601-625.[18]陈功ꎬ王屹.2017版欧洲肿瘤学会直肠癌指南解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ꎬ2017ꎬ20(11):1236-1242.[19]龙飞ꎬ胡桂ꎬ马敏ꎬ等.2021.V1版NCCN临床实践指南:结肠癌/直肠癌更新解读(外科部分)[J].临床外科杂志ꎬ2021ꎬ29(5):401-404.(收稿日期:2024-01-09)(上接第390页)[38]YOUYP.Epigallocatechingallateextendsthetherapeuticwindowof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reat ̄mentinischemicrats[J].JStrokeCerebrovascDisꎬ2016ꎬ25(4):990-997.[39]ZUOWꎬYANFꎬZHANGBꎬetal.SalidrosideimprovesbrainischemicinjurybyactivatingPI3K/AktpathwayandreducescomplicationsinducedbydelayedtPAtreatment[J].EurJPharmacolꎬ2018(830):128-138.[40]JEANLEBLANCNꎬMENETRꎬPICARDKꎬetal.CanonicalWntpathwaymaintainsblood-brainbarrierin ̄tegrityuponischemicstrokeanditsactivationameliorates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herapy[J].MolNeurobiolꎬ2019ꎬ56(9):6521-6538.[41]WANGWꎬLIMꎬWANGYꎬetal.GSK-3βinhibitorTWS119attenuatesrtPA-inducedhemorrhagictransfor ̄mationandactivatestheWnt/β-cateninsignalingpathwayafteracuteischemicstrokeinrats[J].MolNeuro ̄biolꎬ2016ꎬ53(10):7028-7036.[42]WANGTꎬDUANYMꎬFUQꎬetal.IM-12activatestheWnt-β-cateninsignalingpathwayandattenuatesrtPA-induced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inratsafteracuteischemicstroke[J].BiochemCellBiolꎬ2019ꎬ97(6):702-708.[43]LIUCꎬSUNSꎬXIEJꎬetal.GLP-1RagonistExendin-4pro ̄tectsagainst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inducedbyrtPAafterischemicstrokeviatheWnt/β-Cateninsignalingpath ̄way[J].MolNeurobiolꎬ2022ꎬ59(6):3649-3664.[44]RENWꎬHUANGCꎬCHUHꎬetal.Peptide5attenuatesrtPArelatedbrain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reperfu ̄sioninjuryviatheWnt/β-cateninsignallingpathway[J].CurrNeurovascResꎬ2021ꎬ18(2):219-226.[45]ZHANGLꎬXUSꎬWUXꎬetal.Combinedtreatmentwith2-(2-benzofu-ranyl)-2-imidazolineandrecombinanttis ̄sueplasminogenactivatorprotectsblood-brainbarrierin ̄tegrityinaratmodelofembolicmiddlecerebralarteryoc ̄clusion[J].FrontPharmacolꎬ2020(11):801.[46]ORSETCꎬARKELIUSKꎬANFRAYAꎬetal.CombinationtreatmentwithU0126andrt-PApreventsadverseeffectsofthedelayedrt-PAtreatmentafteracuteischemicstroke[J].SciRepꎬ2021ꎬ11(1):11993.[47]KNECHTTꎬSTORYJꎬLIUJꎬetal.Adjunctivetherapyap ̄proachesforischemicstroke:innovationstoexpandtimewindowoftreatment[J].IntJMolSciꎬ2017ꎬ18(12):2756.[48]YINBꎬLIDDꎬXUSYꎬetal.Simvastatinpretreatmenta ̄melioratest-PA-inducedhemorrhagetransformationandMMP-9/TIMP-1imbalanceinthromboemboliccerebralischemicrats[J].NeuropsychiatrDisTreatꎬ2019(15):1993-2002.[49]LIUDLꎬHONGZꎬLIJYꎬetal.PhthalidederivativeCD21attenuates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induced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inischemicstrokebyenhancingmacrophagescavengerreceptor1-mediatedDAMP(peroxiredoxin1)clearance[J].JNeuroinflamma ̄tionꎬ2021ꎬ18(1):143.[50]LIYꎬZHUZYꎬLUBWꎬetal.Rosiglitazoneameliorates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inducedbrainhemorrhageafterstroke[J].CNSNeurosciTherꎬ2019ꎬ25(12):1343-1352. [51]ISMAELSꎬNASOOHISꎬYOOAꎬetal.VerapamilasanadjuncttherapytoreducetPAtoxicityinhyperglycemicstroke:implicationofTXNIP/NLRP3inflammasome[J].MolNeurobiolꎬ2021ꎬ58(8):3792-3804.[52]LUDꎬLIUYꎬMAIHꎬetal.Rosuvastatinreducesneuroin ̄flammationinthe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afterrt-PAtreatmentinamousemodelofexperimentalstroke[J].FrontCellNeurosciꎬ2018(12):225.[53]CHENHꎬGUANBꎬWANGBꎬetal.Glycyrrhizinprevents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andimprovesneurologicalout ̄comeinischemicstrokewithdelayedthrombolysisthroughtargetingteroxynitrite-mediatedHMGB1signaling[J].TranslStrokeResꎬ2020ꎬ11(5):967-982.(收稿日期:2023-04-26)。
2024年西妥昔单抗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西妥昔单抗市场发展现状背景介绍西妥昔单抗(Rituximab)是一种单克隆抗体,最早由Roche公司开发并在1997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
它主要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等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西妥昔单抗通过选择性地结合CD20抗原,破坏恶性B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增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西妥昔单抗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迅速增长。
据市场研究公司统计,自2000年上市以来,全球西妥昔单抗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0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会继续增长。
主要驱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癌症发病率的增加以及新产品的研发。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西妥昔单抗市场存在着一些竞争激烈的大型制药公司,主要包括Roche、Biogen、Genentech等。
这些公司都拥有自己的独特技术和专利,致力于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
此外,一些中小型制药公司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竞争。
1.创新研究: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西妥昔单抗疗法正在不断涌现。
例如,借助递送系统的西妥昔单抗可以更好地靶向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2.治疗范围扩大:西妥昔单抗在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同时,也被发现对其他类型的癌症具有一定疗效。
因此,西妥昔单抗市场的潜力可预见会不断扩大。
3.个体化治疗:随着个体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治疗效果会受到个体遗传背景的影响。
未来,个体化治疗方案将成为西妥昔单抗市场的发展方向。
市场挑战与对策1.价格竞争:由于西妥昔单抗的市场前景看好,竞争对手数量增加,价格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制药公司需要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法规监管:各国对药品注册和上市审批的标准和流程各不相同,治疗新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严格审查。
制药公司需要与监管机构积极合作,严格遵守相关法规。
西妥昔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进展

西妥昔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进展
西妥昔单抗,亦称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表达的肿瘤治疗药物。
它通过靶向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
癌症的目的。
近年来,西妥昔单抗已经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该疾病的发生与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治疗方法也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西妥昔单抗的引入,使得结直肠癌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表明,EGFR在许多结直肠癌患者中都有表达,这使得西
妥昔单抗成为一种针对这种癌症的有力武器。
此外,西妥昔单抗还可以增强化疗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可能性。
西妥昔单抗的使用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通常与其它药物一起使用,例如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治疗时间因患者不同而异,通常从几个月到数年不等。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和药物副作用,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
虽然西妥昔单抗的副作用相对较轻,但还是需要特别注意它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总的来说,西妥昔单抗治疗结直肠癌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与化疗相比,它具有更少的副
作用,并且可以被广泛使用。
未来,我们期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西妥昔单抗可以成为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重要选择,帮助更多的患者战胜癌症。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近年来,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已被广泛用于结直肠癌等肿瘤的治疗。
西妥昔单抗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进行作用,
阻止其信号传导,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相比,西妥昔单抗可以提高化疗的敏感性,增加肿瘤细胞死亡率,并减少药物耐受性的产生。
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而言,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证实。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CRYSTAL试验)
发现,采用FOLFIRI方案(福古司汀、法尼替尼、伊立替康、伊立替康泵入静脉)结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可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4.1个月,总生存期延长5.7个月。
类似的结
果还得到了另外一项临床试验(PACCE试验)的验证。
不过,要注意的是,西妥昔单抗治疗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疹和过敏反应。
此外,由于西妥昔单抗仅适用于有EGFR表达的患者,因此需要在治疗前进行检测。
总的来说,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治疗方案需要因人而异,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注射用西妥昔单抗爱必妥治疗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操作指引

注射用西妥昔单抗(爱必妥)治疗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操作指引
一、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Solution for Infusion) 商品名:爱必妥
包装规格:100mg(20ml)/瓶
生产厂商:德国默克公司(Merck KGaA)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
贮藏:本品应贮藏在冰箱中(2-8℃)。
开启后应立即使用,禁止冰冻。
请置于儿童不可触及处。
二、医保基金支付适应症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爱必妥):用于治疗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三、医学标准
患者必须是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结直肠癌且结合影像学检查等确诊转移的,基因检测为RAS野生
型。
RAS基因检查必须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或复核。
四、特药待遇
自治疗之日起一个医疗年度内,医保基金和参保患者共同承担12个月西妥昔单抗(爱必妥)费用。
五、患者申请特药待遇提供材料
1.参保人员患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相关病历、RAS检测结果及诊治记录。
其中病理报告、CT影像诊断报告、组织标本的相关基因检测报告是必需的医学诊断检查报告。
2.参保患者填写,经指定责任医师签字确认,指定医院医保办审核盖章的《南通市医疗保险特药使用申请表》;
3.参保患者社会保障卡;
4.参保患者近期1寸免冠照片1张;
5.其他有关材料。
六、复查评估
使用西妥昔单抗(爱必妥)的参保患者应每2个月到指定责任医师处复查评估,并将由责任医师签字确认的《南通市医疗保险特药使用评估表》交特定药店留存,以确保合理
用药和治疗,并继续享受特药待遇。
西妥昔单抗治疗mCRC

75 (62%) 56 (48%)
现在是24页\一共有47页\编辑于星期三
Venook A et al, Proc ASCO A 3509, 2006.
CALGB 80203: 无进展生存期 化疗 +/- 西妥昔单抗
Median Events/pts Median follow-up
21
48% (29-68)
41%
67% (47-87)
29%
FOLFIRI + 西妥昔单抗
剂量1: 10 剂量2: 42
45% (26-66)
38%
11%
5%
17%
Rosenberg A. et al. Proc ASCO 2002
中位生存期: 33 月 TTP: 9.9 月
Folprecht G et al. Ann Oncol 2006
转移灶的手术
转移灶的手术 接受二次切除术的病例数(%)
R0 R1
n (%) 10 (23%) 9 (21%)
1 (2%)
Cervantes A, Van Cutsem E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Supplements 2005;3:181 [Abstract No. 642].
现在是13页\一共有47页\编辑于星期三
西妥昔单抗治疗EGFR阳性的mCRC:
一线临床试验
病例数
FOLFOX + 西妥昔单抗
43
FUFOX + 西妥昔单抗
38
CR + PR (95% CI) SD
81% (74% conf.) 第三方评估: 79 %
西妥昔单抗说明书

西妥昔单抗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西妥昔单抗商品名称:_____【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西妥昔单抗。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以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规格】_____【用法用量】1、转移性结直肠癌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 KRAS 基因状态检测。
KRAS 野生型的患者适用西妥昔单抗治疗。
推荐初始剂量为 400mg/m²,静脉输注,输注时间约120 分钟。
此后每周250mg/m²,静脉输注,输注时间约60 分钟。
2、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初始剂量为 400mg/m²,静脉输注,输注时间约 120 分钟。
此后每周 250mg/m²,静脉输注,输注时间约 60 分钟。
【不良反应】使用西妥昔单抗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如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瘙痒、甲沟炎等;还可能出现输液反应,如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
此外,可能会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以及血液学毒性,如白细胞减少、贫血等。
皮肤反应通常在治疗开始后的第 1-2 周出现,多数为轻至中度。
对于皮肤反应,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阳光直射,并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输液反应可能在首次输注时发生,也可能在后续输注时出现。
在输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输液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严重的输液反应、呼吸困难、心脏功能异常等,应立即停止使用西妥昔单抗,并进行积极的治疗。
【禁忌】对本品活性成份或其它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在使用西妥昔单抗之前,应告知医生患者的过敏史、疾病史和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2、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3、患者在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期间应避免接种活疫苗。
4、对于有眼部疾病史的患者,应密切监测眼部症状。
西妥昔单抗 —2020版各系统肿瘤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九、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制剂与规格:注射液:100mg(20ml)/瓶适应证:用于治疗表达EGFR、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与伊立替康联合用于经含伊立替康治疗失败后的患者。
合理用药要点:1.用药前必须使用经过验证的方法检测RAS基因状态,RAS基因野生型是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先决条件,本品不用于治疗RAS基因突变型或RAS状态不明的患者。
2.转化性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合并肝转移和/或肺转移,潜在可切除,可选择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RAS野生型)。
3.姑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RAS野生型)一、二线治疗,尤其是左半肠癌患者,可选择西妥昔单抗+化疗。
对一、二线治疗中没有使用西妥昔单抗的患者(RAS野生型),可选择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化疗。
4.如果初始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在二线或者随后的治疗中均不应再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
5.本品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痤疮样皮疹,此类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光。
轻至中度皮肤毒性反应无需调整剂量,发生重度皮肤毒性反应者,应酌情减量。
6.严重的输液反应发生率为3%,致死率低于0.1%。
其中90%发生于第一次使用时,以突发性气道梗阻、荨麻疹和低血压为特征。
首次滴注本品之前,患者必须接受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建议在随后每次使用本品之前都对患者进行这种治疗。
7.仅对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血清肌酐≤正常值上限的1.5倍,转氨酶≤正常值上限的5倍,胆红素≤正常值上限的1.5倍)进行过本品的相关研究。
8.本品应储存在2~8℃,禁止冷冻,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9.与FOLFOX联合用于一线治疗RAS基因野生型、表达EGFR基因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已有Ⅲ期临床结果,正在申报中国适应证)。
※10.与FOLFIRI联合用于一线治疗RAS基因野生型、表达EGF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美国FDA已批准的适应证)。
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

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癌症的生物制剂。
它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传播。
然而,西妥昔单抗的使用并非没有风险,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西妥昔单抗治疗的疾病以及常见的副作用。
一、西妥昔单抗治疗的疾病西妥昔单抗主要用于治疗以下两种类型的癌症:1.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NSCLC 是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可分为多种亚型。
西妥昔单抗可作为 NSCLC 的治疗选项之一,特别适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过度表达的患者。
该药物可以通过阻断 EGFR 信号传导途径,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 结直肠癌 (CRC)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也被认为与 EGFR 过度表达有关。
西妥昔单抗可作为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选择,与传统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
二、西妥昔单抗的副作用尽管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它也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1. 皮肤反应由于西妥昔单抗可抑制 EGFR 信号传导,它可能导致一些与皮肤有关的毒性反应,如皮疹、瘙痒、干燥、脱皮和红斑等。
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度的,但在某些患者中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反应,例如丘疹样药疹或痤疮样丘疹。
2. 呼吸道反应少数患者在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呼吸道反应,如咳嗽、气短和胸闷等。
这些反应可能与药物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或过敏反应有关。
在出现呼吸道反应时,医生应评估患者的症状,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血液学不良反应一些患者在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血液学方面的不良反应,如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
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增加患者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因此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西妥昔单抗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62·
JOURNALOFBASICANDCLINICALONCOLOGYVol32No1Feb2019
每次用药时及用药后 8h,给予患者心电监护、血氧监 护等。出现严重超敏反应者,则立即停药。预防性应 用金银花水擦洗皮肤,含有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及庆大 霉素的漱口液漱口。出现皮肤瘙痒时,给予氢化可的 松软膏涂抹。合并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1.3 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近期疗效采用实体肿 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 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 PR+CR计算 总有效率,以 PR+CR+SD计算疾病控制率[3]。不良 反应评 价 采 用 美 国 国 立 癌 症 研 究 所 不 良 反 应 评 价 标准。
鼻咽癌患者早期发现比较困难,大多数发现时已 经是晚期,多伴有转移,单纯放疗 5a生存率较低。目 前,临床上放疗的同时给予化疗,极大提高了晚期鼻咽 癌的治疗效果,患者的 5a生存率明显提高。靶向药 物的应用也对晚期鼻咽癌治疗有益。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在 头 面 部、 颈部鳞癌组 织 中 表 达 较 高,且 主 要 在 肿 瘤 的 生 长、分 化、增殖 过 程 中 发 挥 重 要 作 用[1]。西 妥 昔 单 抗 属 于 EGFR抑制剂,对鼻咽癌等头面部、颈部鳞癌有效。本 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西妥昔单抗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讨论
放疗是鼻咽癌早期无转移时的最佳治疗方案。临 床上,大多数鼻咽癌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放疗加同 期化疗是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方案[4-5]。靶向药物 西妥昔单抗来源于小鼠 IgG1,可以作为外源性配体, 特异性与 EGFR配体结合,抑制内源性配体与 E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