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铁路,高速]沪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和预测方法的探索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督与预测系统研究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督与预测系统研究一、引言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当前交通发展的主要趋势。
然而,由于高速铁路路基所处的地质环境和复杂气候条件的影响等因素,其路基沉降问题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实现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监督和预测系统,对高速铁路的安全经营、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原因分析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引起的。
主要原因包括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地下岩土结构、气候变化等因素。
其中地下水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随着干旱与湿润季节的交替以及地下水的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导致了地下土壤的体积变化,从而影响了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
三、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督与预测系统的研究现状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督与预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包括传统监测技术和新型监测技术两类。
传统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检查、野外测量和遥感图像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无法实时获取数据,且数据的准确性存在较大局限。
新型监测技术则通过智能硬件设备对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实时处理,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主要包括基于传感器的监测技术、基于遥感技术的监测技术、基于数字影像处理的监测技术等。
四、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督与预测系统的建设及应用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督与预测系统的建设需要基于高精度地质调查、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先进的模型和算法等技术。
此外,还需要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采集通道,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准确地传输和处理。
建设好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督与预测系统后,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
首先,可以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及时找出路基沉降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修缮。
其次,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准确预测出路基沉降发展趋势,及时进行调整,提高铁路的安全运营水平。
五、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督与预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展望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督与预测系统在建设和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处理算法和模型的优化、监测数据自动判读缺乏标准化等。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步骤的探讨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步骤的探讨背景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与使用,路基沉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路基沉降可能会导致轨道几何参数的变化,影响运行安全和行车质量。
因此,对路基沉降进行精确的观测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步骤,以期为工程师提供参考,提高路基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前期准备在进行路基沉降观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方面: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观测的第一步,需要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观测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观测时间间隔等参数。
方案设计的关键是确定观测点的位置,观测点应该分布在整个路基范围内,并考虑到路基的不均匀性和变化性。
设备准备观测设备的准备包括设备的购买、检查和校正。
观测设备需要具有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观测的精确性要求。
常用的观测设备包括水准仪、倾斜仪、全站仪等。
观测点的环境条件也需要进行考虑,需要考虑到天气、地形、地貌等因素。
观测点的环境条件应该尽可能的稳定和平均。
观测流程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后,可以进行路基沉降的观测。
观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检查设备在进行观测之前,需要对观测设备进行检查和校正。
检查设备需要确保设备的状态良好,并进行校正,以保证观测精度。
建立控制网络在建立控制网络之前,需要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并对控制点进行校正和标记。
建立控制网络是为了保证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建立观测点在控制网络建立完成后,需要在观测点建立观测桩或铁钉,并确定观测桩或铁钉的位置和高程。
观测点的设置应该考虑到路基的不均匀性和变化性。
完成观测点的建立后,可以进行观测。
观测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观测。
观测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以便分析沉降变化的规律。
数据处理完成观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上传、数据检查、数据验证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路基的沉降速率和沉降趋势,以及发现可疑的沉降点。
结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需要进行科学的方案设计和合理的设备准备,同时需要关注观测点的环境条件和整个观测流程的精确性。
沪昆客专CKTJ-4沉降观测实施细则
目录1 总则 (1)2 组织管理 (1)2.1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2)2.2职责 (2)3 沉降变形测量 (3)3.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3)3.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3)3.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5)3.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7)3.5 测量工作具体要求 (8)3.6 特殊环境下沉降观测 (11)4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1)4.1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11)4.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14)4.3观测技术要求 (17)5 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9)5.1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19)5.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23)5.3观测技术要求 (25)6 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28)6.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28)6.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29)6.3观测技术要求 (29)7 隧道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29)7.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29)7.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31)7.3观测技术要求 (31)8 线下工程沉降评估 (32)沪昆客运专线铁路线下工程沉降与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8.1路基工程沉降评估 (32)8.2桥涵工程沉降评估 (34)8.3隧道工程沉降评估 (36)8.4过渡段工程沉降评估 (36)5.5区段工程综合评估 (37)9 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37)附件:附表 (38)附表1 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 (38)附表2 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39)附表3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 (40)附表4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 (40)附表5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剖面管) (42)附表6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 (43)附表7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 (44)附表8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 (45)附表9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 (46)附表10 桥梁承台沉降观测记录表 (47)附表11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记录表 (48)附表12 涵洞沉降观测记录表 (49)附表13 隧道沉降观测记录表 (50)附表14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数据录入表 (51)附表15 沉降设计值表 (52)附表16 断链表 (53)1 总则1.1为统一规范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CKTJ-Ⅳ标段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制定本实施细则。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沉降观测问题探讨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沉降观测问题探讨摘要:详细阐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沉降观测沉降监测的内容及设置原则、沉降测试方案、测量频度和工后沉降的分析与评估,为解决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沉降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资料。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
1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沉降监测的内容及设置原则监测内容主要有:路堤及浅挖路基的路基面沉降监测、基底沉降监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过渡段不均匀变形监测,软土或松软土地基路堤地段的水平位移监测、桩网结构的加筋(土工格栅)应力、应变监测等。
监测范围涵盖所有沉降发生的路基地段。
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
以路基中心沉降监测为重点,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基底沉降监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另外软土和松软土地基路堤地段的水平位移监测等。
路基面监测点是变形监测的重点部位,同时,为评价沉降发生与发展规律,预测总沉降量及工后沉降完成时间,还必须在路基填层中以及路基基底布置监测点。
路基面监测点布置密度满足变形评估的需要,路堤本体及路基基底变形监测点的布置在路基面监测点同一监测剖面上,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地段,对监测断面进行加密处理。
2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沉降测试方案(1)路基面沉降监测。
路堤地段每个监测断面设三个点,分别位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采用监测桩,在路基成形后设置。
典型路堤断面沉降观测布置示意图见图1。
观测方案为分别于线路中心、两侧路肩各设置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断面三个点。
监测方法采用监测桩,在路基成形后设置。
典型路堑断面沉降观测布置示意图详见图2。
图1 典型路堤断面沉降观测布置示意图图2典型路堑断面沉降观测布置示意图(2)基底沉降监测。
在地基表面处理完成后、路堤填筑前,在路堤基底地面的线路中心预埋高精度智能型单点沉降计进行基底沉降监测。
每隔一段距离,在线路中心增设沉降板进行沉降校核监测。
当地表横坡大于20%时,在填土较厚一侧增设1 个测点(仍采用高精度智能型单点沉降计),以评价基底沉降的均匀情况。
新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方法探讨
新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方法探讨曹雾;徐卫平;赵松琴【摘要】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nitoring data of settlement of Shanghai-Kunming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Hunan section of subgrade, pro-posed modified BiDoesResop model as a new settlement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exponential function. Then use these two kind of curve for curve fitting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ed BiDoesResop model,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high precision, strong adaptability, to play a direct role in settlement of high-speed rail subgrade.%以沪昆客专湖南段路基沉降监测资料为基础,提出基于指数函数的一种新的沉降预测方法:修正BiDoesResop模型,然后运用两类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修正BiDoesResop模型具有拟合精度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对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预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00)028【总页数】3页(P158-160)【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方法;预测系统【作者】曹雾;徐卫平;赵松琴【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3.11999年以来,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已全面展开。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观察和预测方法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观察和预测方法技术研究作者:胥崇峰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8期【摘要】铁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高速铁路的建设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并且在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路基的沉降能够对铁路路面的平稳性以及运行的快速性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观察和预测技术是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内容。
本文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察和预测等相关技术的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预测引言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交通建设事业也相继得到了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已经成为铁路交通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速铁路运行速度非常快,加之路基需要承受铁路以及列车的重量,使得路基成为高速铁路建设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因此,路基沉降的观察和预测成为建设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并且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而且,高速铁路路面的平稳性以及运行的快速性都和路基沉降的观测技术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运用路基沉降观测技术。
1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研究1.1 路基沉降的观测内容高速铁路线路较长、占地面积大、地形地貌不同,那么路基的高度也会有所变化,并且设置沉降监测剖面的监测范围应该包括所有发生路基沉降的地段。
路基监测点是监测过程中的主要部位,可以根据监测的情况对发生沉降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规律。
为了预测路基总的沉降量与沉降时间,施工时还需要在路基填层中以及其底部设置监测点。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观测主要包括对路基面的观测以及路基基底的观测,而面的观测主要通过沉降观测桩进行监测,基底则主要是通过单点沉降计的方式来监测。
1.2 路基沉降观测要求对路基沉降观测过程中对观测点的要求较高,不仅要能够便于进行观测,最重要的还要能准确反映出路基沉降的情况,因此,观测是一项比较严谨的工作。
在对观测点进行布设时一般会选择地势比较平坦的位置。
在路基观测时,对产生的误差有明确标准,即其误差值要低于路基变形值的0.05~0.1。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步骤的探讨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步骤的探讨一、前言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路基沉降观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针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步骤进行探讨。
二、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步骤(一)仪器安装路基沉降观测仪器的安装是沉降观测的关键步骤。
正确的仪器安装可以提高观测精度和准确性。
在安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首先要选择比较平整的地面进行安装,同时需要清除地面上的杂物,使其看起来整洁。
2. 将观测仪器放置在地面上,并用调整螺丝进行水平调整,防止安装时出现倾斜现象。
3.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观测仪器,在任何情况下都避免碰撞,防止影响观测结果。
(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中的重要环节。
数据采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采集数据前,需要调整仪器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2. 需要准确测量路基的位置和高程,确保数据能够被准确记录。
3. 数据采集时应选择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最好能够连续进行多次采集,以提高数据准确性。
(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中的核心步骤。
数据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清除异常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利用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以判断路基沉降情况。
3.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注意保护数据的机密性,避免将数据泄漏给不相关的人员。
三、总结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的观测方法和流程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高速铁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及预测方法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及预测方法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也迅猛发展。
但是,由于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在200km/h以上,路基、轨道的不平顺对快速行车引起的列车振动也远比相同条件下普通速度的列车严重,旅客感受的舒适度会严重降低,甚至会导致列车脱轨。
因此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路基是铁路线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承受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载荷的基础,是线路工程的关键所在。
高速铁路沉降防治对控制铁路工程质量,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沉降观测预测模型中图分类号:u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037-021 前言铁路路基暴露在室外,加之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情况复杂:路基边坡和坡脚受坡面雨水冲刷、日晒雨淋将引起土的干湿循环、气温变化将引起土的冻融变化、河水对边坡或坡脚处地基不断的冲刷和淘刷等,使路基常年处于升降动态循环之中,路基附加应力受其很大影响。
路基填料级配不良、排水失效、过渡段碎石级配失效或不养生、路基横向碾压、填料含水率超标等将引起路基沉降。
铁路两旁新修建的建筑物尤其是特大型建筑也会对路基产生影响,所以铁路路基沉降在一定意义上讲不可避免。
但过大的变形沉降将直接影响旅客舒适度以及行车安全,所以必须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加以防治。
本文着重介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及预测技术。
2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测量控制要求只有做好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测量工作,才能保证沉降控制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数据资料。
所以工程技术人员要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高效的完成测设工作,要保证测量精度要求,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2.1 设备要求高速铁路沉降观测要求高精度,为了精确测量路基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与变形观测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与变形观测控制技术研究高速铁路的稳定运行离不开路基的稳定性,而路基的沉降和变形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和变形进行观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和变形观测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一、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路基的沉降是指路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铁轨及列车的荷载作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路基的高度下降。
路基的沉降观测是为了实时监测路基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1.测量设备路基的沉降观测需要使用测量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常用的测量设备有:(1)水准仪:用于测量路基高度的变化,通过在路基上设置水准点,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2)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实时获取路基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得沉降量。
(3)测站:在路基上设置测站,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可以获取路基的实时变形情况。
2.观测方法路基沉降观测可以采用周期观测和连续观测相结合的方法。
(1)周期观测:定期使用测量设备进行观测,如每月或每季度观测一次,以了解一段时间内路基的沉降情况。
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于路基沉降观测所得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获取路基沉降的情况。
数据处理与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将测量设备所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日期和时间标记。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清理、筛选和排序。
(3)数据分析: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求取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等。
路基的变形是指路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变形情况,包括挠度、扭曲和倾斜等。
路基的变形观测可以及时发现路基的变形情况,为路基的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路基的沉降和变形会对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1.检测与监测对于路基的沉降和变形情况,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2.加固与修复对于出现沉降和变形问题的路基,需要进行加固与修复,以恢复其稳定性。
高速铁路轨道沉降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轨道沉降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维护和保障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轨道沉降监测与预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高速铁路轨道沉降监测与预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对于高速铁路轨道沉降的监测技术,可以采用多种手段。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测量仪器对轨道进行实时监测,如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精密测量仪器进行轨道高程的定位和测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高频振动传感器对轨道的振动响应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实时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以便及时掌握轨道的沉降情况。
其次,针对高速铁路轨道沉降的预测技术,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和监测数据对轨道沉降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
通过对轨道沉降规律的研究和统计分析,可以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轨道沉降趋势和变化情况。
另外,也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轨道沉降进行预测。
通过对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训练和分析,可以建立预测模型,以便更准确地预测轨道的沉降情况。
在进行高速铁路轨道沉降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是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监测仪器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准确校准和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对监测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和验证,排除错误和异常数据的干扰。
其次是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监测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的能力,保证实时获取和处理监测数据。
同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以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监测数据丢失或不准确。
此外,高速铁路轨道沉降监测与预测技术的研究还应考虑环境因素对轨道沉降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质、水文等因素,它们对轨道沉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轨道沉降监测与预测时,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对轨道沉降的影响程度,以便更准确地预测轨道的沉降变化。
最后,高速铁路轨道沉降监测与预测技术的研究对于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法李育凌【摘要】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是建设高铁的重要环节,沉降观测方法要求高,沉降观测工作量大.文章通过介绍轨道基准点高程测量方法在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中的应用,并对测量精度及结果比较分析,发现能满足路基沉降观测要求.【期刊名称】《安徽建筑》【年(卷),期】2015(022)001【总页数】2页(P120-121)【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作者】李育凌【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3.10 引言目前,我国已建成多条高速铁路,并且继续在建。
在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中路基沉降是个难题,路基沉降时时刻刻发生,稳定需要时间,因此,定期进行沉降观测不可避免。
文献[1]~[4]要求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
路桥过渡段、路隧过渡段、路涵过渡段,于不同结构物起点5m~10m处、距起点20m~30m 处、50m处各设一个断面,涵洞两侧2m处设一个观测断面。
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3个沉降观测桩(布置于双线路中心及左右线中心两侧各2m处)、1个沉降板(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
路堑地段观测断面包括2个沉降观测桩布置于左右线中心两侧各2m处。
沉降观测按照三等垂直位移监测网、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
在线路联调联试及运营后,沉降观测点除双线路中心沉降观测桩及沉降观测板,其余都要转移到路基支承层或其他固定位置。
由此可以看出,沉降观测点位数量比较多,沉降观测工作量很大。
笔者尝试采用轨道基准点高程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比较沉降观测测量精度及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但是测量效率极大提高。
1 轨道基准点高程测量轨道基准点高程测量方法为:在两个CPⅢ点中部安置水准仪,后视一个CPⅢ点(如CPⅢ1),前视另一个C PⅢ点(如CPⅢ2),采用中视法测量该区间所有的轨道基准点,然后搬站至CPⅢ2和CPⅢ3之间,相邻两测站之间应该至少重叠1个轨道基准点,重复上一个测站过程一直闭合到最后一个CPⅢ点上。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控制要点的探讨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控制要点的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这一背景下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从事铁路建设时,要想实现质量最佳化,就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加强技术层面的革新和升级,特别应该选择适宜的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最大限度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其使用寿命可以得到有效延长,从而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因此本文研究将主要围绕高速铁路建设展开,通过多元化分析,对当前建设工作中有关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的控制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控制要点;综合研究引言:当前阶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明显的升级和改造,高速铁路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质量直接关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人们的日常出行以及整个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关键性作用。
因此在当前从事高速铁路建设工作时,必须意识到这一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和手段,从而确保项目本身可以得到推进,全面提升建设施工质量。
一、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的基本要求(一)观测仪器的要求近年来,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事业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作用和影响下,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家也逐渐颁布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技术标准,在整个技术标准的成立上,有关观测仪器的使用要求进行了相当明确的规定。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特别是对高速铁路的沉降量进行观察是,需要从实际出发,将它的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这一要求,在具体进行建设工作时,尤其是在选择观测仪器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最好使用精确度较高的水准仪。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深入现场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查,普通水准仪在使用中通常容易受到外部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就会导致整个测量的误差不断增大,很难满足高速铁路的建设要求。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研究在高速铁路工程中建设过程中,应用路基沉降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这一现象,本文主要论述了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方式和要点,在确保施工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延长工程使用时间,以此为后期路基沉降工程的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标签: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研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建设项目进程逐渐加快,其对列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现阶段来看,对于高速铁路的合理修建逐渐发展成为了铁路交通事业的主流趋势。
路基沉降观测是铁路项目工程设计中的主要项目之一,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从实际情况而言,路基本身既是承担高速铁路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载荷的依据,与此同时,还是线路工程中稳定性最差的一个阶段,所以,在建设高速铁路的时候,要合理的应用路基沉降观测技术,以此提升工程效率,使其满足各项需求。
1、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起到的重要性高速铁路上的列车和普通列车相比较而言,优势更高一些,铁路列车的行驶速度较快,而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受不平稳地基以及轨道的影响,对高速行驶的列车产生强烈的振动情况,不利于保障列车中旅客的舒适性,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列车脱轨情况,造成很大的事故。
从中可以看出,轨道稳定性对高速铁路工程产生的重要性,因此,在建设高速铁路工程的时候,对于轨道稳定性和平整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路基既是高速铁路修建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还是列车荷载结构和轨道荷载的主要依据,其对于高速铁路工程运行稳定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路基沉降是一项技术性项目,完工之后严格的控制沉降也是很重要的,其可以保证项目整体质量,因此在高速铁路建设期间,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性。
2、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鐵路交通事业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还是存有一定的差别。
虽然我国已经广泛引进了沉降观测技术,可是在高速铁路建设期间,依然处于刚刚发展环节,很多内容相对来讲并不是特别成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与预测评估技术简介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与预测评估技术简介作者:郭子良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第12期摘要:高速铁路路基由土、级配碎石等散粒填料填筑,更易发生沉降,是高速铁路沉降控制与观测的重点。
因此,本文选择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与预测评估技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路基沉降;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沉降预测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呈大发展之势。
高速铁路的高平顺性是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舒适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由于,高速铁路多采用无砟轨道结构,轨道变形主要依赖扣件调整,而扣件的调整量又十分有限。
因此,要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必须对线下工程的沉降严格控制,使工后沉降在规定的限值内,可以通过轨道系统调整、克服,减少维护工作量,保证行车安全。
一、路基沉降控制技术标准1. 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竖曲线圆顺要求,工后沉降一般不超过15mm;沉降比较均匀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满足式Rsh≥0.4v2js时,允许最大工后沉降为30mm;式中:Rsh—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0.4vjs—设计最高速度(km/h)。
路基与桥梁、隧道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过渡段沉降造成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
2. 有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应符合表1。
3. 水平变形控制标准为保证施工过程中路基的安全,软土地基地段必须控制填土速率并加强监测。
其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不大于1.0cm/d,坡脚水平位移速率不大于0.5cm/d,地基条件较差时,应适当调高变形控制要求。
二、路基沉降观测技术1. 路基沉降观测内容路堤及浅挖路基的路基面沉降观测、基底沉降观测、路基本体沉降观测、过渡段不均匀沉降观测、软土及松软土地基路堤地段水平位移观测等。
2. 变形观测基准网(1)垂直位移观测网可根据需要独立建网,精度控制须充分考虑高速铁路工程的特点,制定适宜的精度标准。
垂直变基准测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状、结点及附和水准线路等形式。
高铁路基后期沉降预测方法的运用研究
高铁路基后期沉降预测方法的运用研究作者:孙利朋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13期摘要:高铁作为我国现代化铁路运输体的核心构成,在提升铁路运输速度、舒适度,降低运营压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高铁特殊的技术工艺与结构组成与传统列车有着一定的差异,使得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路基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文章以高铁路基后期沉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阶段主要的预测技术为基本矿建,构建起高效的后期沉降预测体系,以保证高铁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
关键词:高铁路基;后期沉降;预测方法;运用1 高铁路基后期沉降预测方法运用所遵循的原则高速铁路路基后期沉降预测方法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各项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工作人员立足于后期沉降预测方法工作开展的实际,以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为引导,从宏观层面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程度,明确后期沉降预测方法的基本需求,进而全面提升高速铁路路基后期沉降预测方法的效率。
1)后期沉降预测方法在高速铁路路基工作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2)后期沉降预测方法在高速铁路路基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
由于高速铁路路基类型内容多样,信息数据繁多。
2 双曲线法与星野法在高铁路基后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2.1 双曲线法在高铁路基后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双曲线法将沉降路基沉降平均速度与双曲线递减规律进行结合,这种预测方法计算出的沉降结果往往要高于高速铁路实际沉降量,因此对于实际施工而言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在高铁建设某施工的段,施工技术人员采取双曲线法对施工区域内4处断面进行双曲线预测,其预测结果以折线图的形式进行展现,如图:虽然双曲线预测在预测周期以及准确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但是其操作简单,对硬件设备的依赖较小,能够满足恶劣环境下高铁路基后期沉降预测工作的基本需求,确保路基施工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
2.2 星野法在高铁路基后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星野法以太沙基固结理论作为基本框架,其在沉降预测的过程中,将固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对象,得出高速铁路路基固结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例关系,沉降量与施工建设时间的平方根也呈现出正比例关系。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浅谈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浅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应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
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1 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地势平坦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填方高度小于5m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
2 对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加密断面,一般间距不大于25m,在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
3 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4 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
5 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监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离桥头5m、15m、35m处分别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监测断面。
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1、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划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3m,桩周0.15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2、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φ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75mmPVC管)组成。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尺寸为500 mm×500mm,厚5 mm。
①沉降板埋设位置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厚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②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在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以设工作。
③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 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沪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和预测方法的分析
・
1 48 ・
2 0 1 5 年 2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TURE
Vo 1 . 41 No. 4 F e b. 2 01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5) 0 4 — 0 1 4 8 — 0 2
基础上 , 分析 了各种函数模型的优缺点 , 以提高路基沉 降预测 的准确性 , 为高速铁路 的安全施 工和运 营提供参 考。 关键词 : 高速铁路 , 路基 , 沉降观测 , 预 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 : U 4 1 6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随着高铁 的发 展 , 高铁 的施 工也备 受人 们关 注 , 下面 我将 给 面通过观测数据 , 分 析设计 地基 的稳 定性 和预压 效果 , 并 针 对地 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施工过程 中一重要 环节 —— 沉降观测 。
度是 5 % e 。
桩 +沉降板。 沉降板是在路堤填筑前 , 路堤 A 一 2型 、 A 一 4型断面中间基底地
2 现 场 沉降测 量
面埋 设 1个 。沉 降 板 由三 部分 组 成 : 沉降主板: 一块 4 0 c m×
高速铁路 的沉 降测 量 分为 运 营沉 降测 量 和 施 工沉 降 测量 。 4 0 c m厚 3 mm钢板 , 表面 除锈 并均 匀涂 刷 防锈 隔离漆 ; 测杆 : 直 运 营沉 降测量主要是 通过测 量数 据是 否异 常预先 发现 可能 存在 径为 5 0 m m钢管 , 底部与沉 降主板 焊接牢 固并在底 部 1 m范围涂 的安 全风险 , 并为解决高速铁路安 全问题提 供定量 的相关经 验及 刷防锈隔离漆 ; 保护套筒 : 直径为 1 0 0 a r i n P V C塑料管 , 总长度始终
沉降测量实习
实习单位:沪昆客运专线(高速铁路)HKJX中铁十六局5标段2工区之答禄夫天创作实习地点: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西山镇实习内容:铁路承台、桥台、墩身、路基的沉降变形监测,GPS、平差软件使用实习工具:水准仪、标尺、GPS、南方平差易PA2005实习时间:2010年12月70日——2011年2月日项目简介:此项目由铁道部组织建设,由多个中铁集团承建,其中江西段由中铁十六局承建。
它是上海到昆明的一条无砟轨道的高速铁路,并途径杭州、南昌、贵州、湖南后到云南平差易PA2005的使用要求: 对每条水准路线所测的数据进行平差工具;南方平差易2005、计算机过程:1、输出仪器中的数据,先复制一份,再对其中一份数据进行一些处理2、对处理后的数据分别用手工和数据转换软件做成Excel表,检查数据中闭合差、读数差、视距差等有无错误,以及测站点名、观测标名称有无错误。
3、通过检查Excel表中的数据无误后将原始数据经处理后的数据格式转换成PA DAT格式的文件。
4打开平差易软件,点击文件选项打开平差向导(或点击打开选项),然后根据提示在操纵。
点击菜单栏中的平差选项,分别进行选择计算方案、闭合差计算,选择需要的输出成果的文件格式并保管。
注意:1、五级文件夹内应包含电子水准仪的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和控制点高程文件,以及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生成的观测手簿文件、高差文件、平差文件、高差闭合差统计文件、平差计算表文件、平差成果文件,测点编号与简化点号对应文件,说明文件。
3、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命名规则以“”的格式为准。
例:一标段、2工区、4项目部在08年10月11日进行的观测文件,文件名可命名为“”。
原始观测文件罕见形式一种为Leica DNA系列仪器生成的后缀名为GSI格式的文件,另一种为Trimble Dini系列仪器生成的后缀名为DAT格式的文件,两种文件格式分歧。
后缀名根据仪器型号的分歧由仪器自动生成,计算人员不得改变。
2、控制点文件命名规则要求以上文件除说明文档采取WORD(*.doc)格式外均以纯文本格式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和预测方法的探索
随着高铁的发展,高铁的施工也备受人们关注,下面我将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施工过程中一重要环节-沉降观测。
1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上海至昆明客运专线贯穿我国整个东南地区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线路全长2 264 km,线路东起上海,西至新昆明,途经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
路基沉降观测段为沪昆客专杭长湖南段且标段,我分部管段起讫里程DK880 + 500 - DK887 + 226. 3,线路长度6. 726 3km。
设有2座特大桥、2座大桥、3段路基、2座隧道。
其中,路基的总长度是468. 5m。
主要技术指标有:运行速度为315 km/h级双线铁路,左右线的间距是5m;最小曲线的半径是9 000 m;限制坡度是5%。
2现场沉降测量
高速铁路的沉降测量分为运营沉降测量和施工沉降测量。
运营沉降测量主要是通过测量数据是否异常预先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为解决高速铁路安全问题提供定量的相关经验及数据信息。
施工沉降测量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路基进行沉降测量并采集数据加以分析,以了解和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
以下我所讲的主要就是施工方面的沉降测量。
2. 1沉降测量的意义和目的
在施工前设计院通过科学的分析将沪昆高速铁路划分为若干个断面及断面类型;我管段通过对路基沿线的每个断面的测点填土过程中至施工完毕后3月-6月进行定期有规律的沉降测量,掌握路基施工完整过程主体变形和稳定性的变化动态。
一方面通过观测数据,分析设计地基的稳定性和预压效果,并针对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规律进行探讨。
另一方面如果发现数据异常,能够立即准确的发现路基位置,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排除可能发生的隐患,提高施工安全质量。
2. 2沉降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路基主体沉降测量项口有:1)一般主体观测分为路基基底沉降观测和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2)软土松土地段路堤填筑过程中变形沉降测量等。
1) 路基一般主体沉降观测。
我管段路基根据类型划分,分为A型,A型:观测桩+单点沉降计;A2型:观测桩+单点沉降计+沉降板;A型:观测桩;A-4型:观测桩+沉降板。
沉降板是在路堤填筑前,路堤A型、A型断面中间基底地面埋设1个。
沉降板由三部分组成:沉降主板:一块40 cm x40 cm,厚3 mm 钢板,表面除锈并均匀涂刷防锈隔离漆;测杆:直径为50 mm钢管,底部与沉降主板焊接牢固并在底部1 m范围涂刷防锈隔离漆;保护套筒:直径为100 mm PVC塑料管,总长度始终比测
杆要短10。
首先应将地面整平并铺设找平层,可用0. 1。
厚的中粗砂,这是为了保证沉降主板的水平度和测杆的垂直度。
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也相应加高以保证顶面高于土体,每节长度不超过1 m,最终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在路基主体碾压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沉降板周围的土体,以免土体挤压测管,最后用人工或小型夯机夯实,注意防止填料进入套筒与测杆之间的空隙,影响观测准确度。
沉降观测桩采用小20 mm原长不小于40 cm钢筋;底部做成带弯钩状,顶部打磨成圆顶并做好防锈处理。
一般路基主体填筑完毕即至基床表层顶面并加载预压路堤填筑到基床底层顶面后,AZ型、A辞型断面的左右两侧,A注型、A一型左中右三处用钢钎等工具挖埋置坑,坑深30 cm,直径15 cm,挖坑时不能扰动坑外范围的填筑土,防止影响观测桩的稳定性;最后将观测桩放置坑内用砂浆浇筑固定,观测桩要露出3。
单点沉降计是一种埋入式电感调频类智能型位移传感器,由锚头、锚板、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及金属软管和塑料波纹管等组成。
在路基地基处理完毕后路基填筑之前,专业勘探队用钻机钻孔至承载力符合要求的硬质稳定层,最好为基岩,孔口应平整密实。
将单点沉降计组合并下放到钻孔内,然后将测线用塑料波纹管套牢并顺至填筑范围之外。
2)软土松土地段路堤填筑过程中变形沉降测量。
施工过程中还应沿线路纵向间距为20 m-50 m,在两侧坡脚外约2. 0 m-10 m处设位移观测桩。
2. 3沉降测量的要求和控制标准
沪昆高速铁路的测量的精度为二级水准测量标准,变形观测严格按照以下标准控制:路基中心沉降板沉降量不得超过10 mm/d且坡脚处水平位移不得超过5 mm/d,如果沉降量或水平位移量超过以上控制值,应该停止填土施工并加强观测频率,防止发生事故;待沉降稳定后再继续施工,如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及时上报并准备处理方案。
填筑期间和填筑完成后应对路基地基和本体沉降变形进行连续沉降测量,需要科学有规律的频率测定。
路基测量频率:路堤在填筑期间,每天至少一次,如果暂时停工,停工期间前2天每天至少观测一次,以后可以每3天观测一次。
路基主体填筑完成后,前15天内每3天观测一次,15 d之后至沉降稳定期间每7天测一次,稳定期以后每个月观测一次。
保证荷载稳定条件下观测不少于6个月,并且数据稳定后至少3个月后方可进行评估。
根据沉降测量结果,分析评价地基的残余沉降,确定铺轨时间,评估工作合格完成并由第三方有权威的评估单位对路基出一份完整的合格评估报告,方可进行无碎轨道的施工。
至此,施工沉降测量基本告一段落。
3结语
1)在现在不成熟的高铁路基施工中,路基稳定性是高铁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要加大对高铁路基的沉降测量力度,而且要在过程中详细准确记录异常地段是如何进行加固处理,并从中吸取施工经验,为以后的工程提供珍贵可靠的资料,并为施工以后的施工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2)在进行沉降观测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实际沉降测量的过程数据和方案,可以供以后高速铁路施工借鉴参考。
3)在确定无碴轨道施工时,可以以对数曲线法模型预测沉降和确定后续铺轨时间。
4)由于施工工期因素导致整体进度和总观测周期相对过短只能保证一般情况下使用短期的安全保障,从长期和运营的角度来看,路基仍然没有真正达到完全理想的整体稳定阶段,所以无碎轨道施工及运营之后的后续沉降观测的工作仍要继续并认真整理相关数据,这对评价路基稳定性,避免路基沉降带来的危害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