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地表能量特征数据资料和计算方法
鄂陵湖周边草地生长期地表能量平衡观测分析
马千惠,齐木荣,杨清华,等,2020.鄂陵湖周边草地生长期地表能量平衡观测分析[J ].高原气象,39(6): 1207-1218. M AQ ianhui, QI M u rong , YANG Q in g h u a ,e t al, 2020. O bservational A nalysis on the Surface E nergy B alance Status over a G rassland around the Lake N goring in G row ing Season [j ]. Plateau M eteorology, 39(6) : 1207-1218. DOI : 10. 7522/j . issn. 1000-0534. 2019. 00132.第39卷第6期 高廣气泰 Voi . 39 No . 62020 年 12 月PLATEAU METEOROLOGYDecember , 2020鄂陵湖周边草地生长期地表能量平衡观测分析马千惠、齐木荣、杨清华u ,吴仁豪h 2,吕世华3,4,孟宪红3,李照国3,奥银焕3,韩博h 2(1.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珠海519082;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珠海519082;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摘要:利用2011—2013年鄂陵湖畔高寒草地点的观测数据,分析了生长期高寒草甸地表能量通量平衡特 征,并对可能影响地表能量平衡的关键物理过程进行了讨论。
研究发现,当使用5 cm 处土壤热通量代 表地表热通量时,观测通量之间存在很大的不闭合性不闭合能量的平均日变化峰值出现在正午前后, 平均约为180利用计算土壤热储计算得到的地表热通量,可以使最大日平均不闭合能量从182. 76 W .m -2减少到98. 68 W .m _2,能量闭合度从0.61提升至0.69。
一块土地热量计算公式
一块土地热量计算公式土地热量计算公式。
土地热量是指土地表面吸收和释放的热量,是土地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土地热量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地的热量分布情况,对于农业生产、城市规划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土地热量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知识。
土地热量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地表面的热量吸收和释放,二是土地内部的热传导和储存。
首先我们来看土地表面的热量吸收和释放。
土地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和大气的热对流,而土地表面的热量释放则主要通过辐射、对流和蒸发等方式。
土地表面的热量吸收和释放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Q = αS εσT^4。
其中,Q为土地表面的净热通量,单位为W/m^2;α为土地表面的反射率,取值范围为0到1;S为太阳辐射的强度,单位为W/m^2;ε为土地表面的辐射率,取值范围为0到1;σ为斯特蒂芬-玻尔兹曼常数,取值为5.67×10^-8W/(m^2·K^4);T为土地表面的温度,单位为K。
在这个公式中,第一项αS表示土地表面从太阳辐射吸收的热量,第二项εσT^4表示土地表面向大气释放的热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土地表面的净热通量,从而了解土地表面的热量变化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土地内部的热传导和储存。
土地内部的热传导主要是指土壤中热量的传导过程,而土地内部的热储存则主要是指土壤中热量的储存情况。
土地内部的热传导和储存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Q = -k∇T。
其中,Q为土地内部的热通量,单位为W/m^2;k为土壤的热传导系数,单位为W/(m·K);∇T为土地内部的温度梯度,单位为K/m。
在这个公式中,-k∇T表示土地内部的热传导通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土地内部的热传导通量,从而了解土地内部的热量传导情况。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土地内部的热传导和储存计算出土地内部的热量储存情况,从而了解土地内部的热量分布情况。
以上就是土地热量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知识。
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
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由于影响干旱的因素很多,造成干旱的原因不同,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差异很大,目前难以采用全国统一的干旱评判标准。
本附录推出的指标、公式供在编制《抗旱预案》时作参考之用,各地也可选用本地区的研究成果。
1单一干旱指标1. 1气象干旱指标1. 1. 1连续无雨日数指作物在正常生长期间,连续无有效降雨的天数。
本指标主要指作物在水分临界期(关键生长期)的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
表1 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与干旱等级关系参考值(单位:天)注:无有效降水指日降水量<5毫米。
水分临界期指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水分亏缺或过多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生育期。
表2 不同作物的水分临界期1. 1. 2降水距平或距平百分率距平指计算期内降雨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差值,距平百分率指距平值与多年平均值的百分比值。
中国中央气象台:单站连续三个月以上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5%〜50% 为一般干旱,偏少50%〜80%为重旱;连续两个月降水偏少50%〜80%为一般干旱, 偏少80%以上为重旱。
多站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可参照下表确定。
表3 区域降水距平百分率(%)与相应的干旱等级1. 1. 3干燥程度用大气单个要素或其要素组合反映空气干燥程度和干旱状况。
如温度与湿度的组合,高温、低湿与强风的组合等,可用湿润系数反映。
湿润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公式1: K1 = r / 0. 10ST式中:2T一为计算时段0C以上活动积温(七•日),r一为同期降水量(毫米)。
公式2: K2= 2r / E式中:E—为小型蒸发皿的水面蒸发量(毫米);r一为同期降水量(毫米)。
计算时,请参考当地的有关数据。
表4 干燥程度与干旱等级的划分L 2水文干旱指标1. 2. 1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公式:I k=(S-So)/S o XlOO%式中:S—为当前水库蓄水量(万立方米);S。
一为同期多年平均蓄水量(万立方米)。
表5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与干旱等级1.2.2河道来水量(指本区域内较大河流)的距平百分率公式:I r =(Rw-R o)/RoXlOO%式中:R.—当前江河流量(立方米每秒);R。
气象干旱指数PDSI原理与计算
起始月份的PDSI计算公式为Xi=i/3 关于PDSI的发展,scPDSI,以及scPDSI_PM将在以后的博客中继续更新。
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气象干旱指数 PDSI原理与计算
气象干旱语言中的pdsi或者scPDSI包。在之 后的博客中会阐明程序的使用方法。
PDSI的计算需要两种气象资料:降水量和潜在蒸散发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另外还需当地下垫面土壤的最 大有效持水量(available water capacity),即AWC。潜在蒸散发量,即PET,又称可能蒸散量, 是指一定条件下在下垫面 供水充分的情况下可产生的最大的蒸散发量,可由桑斯维特(Thonthwaite)公式或 彭曼-蒙忒斯(Penman-Monteith)公式计 算。最初PDSI即建立于桑斯维特的PET计算公式之上,然而近年也有学者指出使用桑斯维特公式计算的PDSI易于高估干旱, 从而建议使用物理机制更明确的彭曼-蒙忒斯公式。PDSI的计算方法大致如下:首先计算出各时期的气候适宜降水量( ), 并以实际降水量 减去 获得水分亏缺量 ,然后对 使用气候修正系数 进行气候修正获得水分亏缺指数 ,最后使用持续 时间因子对 进行处理,获得考虑了前期水分条件影响的最终的PDSI值 。PDSI的时间尺度有逐周和逐月两种,目前应用最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冬小麦田土壤热通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冬小麦田土壤热通量的计算方法研究陈星;余晔;陈晋北;张堂堂;李振朝【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14(0)6【摘要】利用2010年6月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观测研究站陆面过程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温度积分法、温度预报校正法和谐波法三种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以及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水分运动对土壤热通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垂直非均质性明显,由谐波法计算得到的0.05~0.10 m土壤热扩散系数κ是0.10~0.20 m土壤层的3倍左右。
通过对比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0.05 m土壤热通量和热通量板的实测结果表明,温度积分法、温度预报校正法和谐波法计算的土壤热通量峰值都比实测值偏小,分别偏小约23.6%、25.0%和12.8%。
与不考虑土壤热存储的情况相比,利用温度积分法和温度预报校正法将土壤热通量板的实测结果校正到地表,这样得到的陇东黄土高原雨后晴天农田地表能量闭合率分别提高了7.96%和4.54%;由谐波法计算的地表土壤热通量可使地表能量闭合率提高约5.65%。
在夏季雨后晴天,发生在农田土壤中的水汽输送及相应的相变过程对土壤热通量有一定影响。
【总页数】12页(P1514-1525)【作者】陈星;余晔;陈晋北;张堂堂;李振朝【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观测研究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相关文献】1.渭北黄土高原半干旱沟壑区鞘翅目森林昆虫区系研究2.气候变化与品种更新对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的影响3.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草畜生产生态型农业模式研究--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4.乡村绿色住区示范区污水就地处置回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乡村绿色住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国地理分论部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一、东部季风区及其内部差异北方地区(一)东北地区——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A、自然特征:B、社会经济条件:(二)华北地区——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包括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南方地区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一)自然环境特征——干旱半干旱1、地理位置范围1)、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陕甘宁地区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和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
2)、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3)、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大陆性气候为主)经度位置:73ºE——120ºE多(干旱——半干旱)纬度位置:40ºN——50ºN之间(温带为主)2、地貌1)特征:地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地表风力作用强烈。
2)、主要地形区:高原:内蒙古高原;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山地:天山山脉,贺兰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3)、地形成因:山脉为内力作用形成褶皱山。
(板块碰撞)3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多风沙。
4河流:内流河为主,塔里木河、弱水本区有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水文特征:流量小,季节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补给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流量随气温变化。
7、8、9月为汛期,10月后水量减小,冬季断流。
5、植被景观:温带荒漠(西)—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东)降水量50mm————200mm————400mm内陆西——————————东(距海近)经度地带性西部以温带荒漠为主,耐旱植物(芨芨草,胡杨林)东部为温带草原(呼伦贝尔草原)6、自然资源:A矿产资源主要是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主要油田:克拉马依塔北塔中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霍林河,元宝山东胜)陕西(神府)、新疆、宁夏(石嘴山,灵武),铁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铁矿,有色金属——甘肃金昌的镍,白银的铜,新疆阿尔泰的金。
气象干旱计算方法与指标
气象干旱计算方法与指标1、 降水量(P )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 ) 1.1 原理和计算方法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 )是指某时段的降水量与常年同期降水量相比的百分率:%100⨯-=PP P Pa (1)其中P 为某时段降水量,P 为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本标准中取1971~2000年30年气候平均值。
∑==ni iP n P 11 (2)其中i P 为时段i 的降水量,n 为样本数,30=n 。
1.2 等级划分由于我国各地各季节的降水量变率差异较大,故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干旱等级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尺度也有较大差别,表1为适合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干旱等级标准。
表1 单站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的干旱等级等级 类型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 )(%)(月尺度) (季尺度) (年尺度) 1 无旱-50<Pa-25≤Pa-15≤Pa2 轻旱 -70<Pa ≤-50 -50≤Pa <-25 -30≤Pa <-153 中旱 -85<Pa ≤-70 -70<Pa ≤-50 -40<Pa ≤-304 重旱 -95<Pa ≤-85 -80<Pa ≤-70 -45<Pa ≤-40 5特旱Pa ≤-95 Pa ≤-80 Pa ≤-452、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或Z ) 2.1 原理和计算方法标准化降水指数(简称SPI )是先求出降水量Γ分布概率,然后进行正态标准化而得,其计算步骤为:1)假设某时段降水量为随机变量x ,则其Γ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βγγγβ/1)(1)(x e x x f --Γ=,0>x (3)⎰∞--=Γ01)(dx e x x γγ (4)其中:0>β,0>γ分别为尺度和形状参数,β和γ可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求得:AA 43/411ˆ++=γ (5)γβˆ/ˆx = (6)其中∑=-=ni ix n x A 1lg 1lg (7)式中i x 为降水量资料样本,x 为降水量多年平均值。
基于VIC模型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基于VIC模型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在黄河流域的应用朱悦璐;畅建霞【摘要】[目的]研究黄河流域年内和年际尺度的干旱特征,为评估干旱、半干旱地区极端气候提供参考.[方法]基于VIC模型划分0.5°×0.5°经纬网,结合黄河流域多年降水资料,将子流域所有网格日径流取均值,采用GPP(Gringorten plotting position)算法构建非参数多变量综合干旱指数(Non-parametric multivariate standardizeddrought index,NMSDI),并在黄河流域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1)在6个月尺度上,干旱初期NMSDI指数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类似,末期与标准化流量指数(Standardized streamnow index,SSI)类似.(2)黄河上游及北部干旱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旱灾风险春夏高、秋冬低.(3)黄河流域年内和年际的NMSDI指数以降低为主,但R/S分析表明,降低的趋势在未来有所减缓.(4)黄河流域年际NMSDI系列趋于稳定,仅渭河流域在1991年出现突变,可能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耦合的结果.[结论]与传统的干旱指标相比,NMSDI综合了气象、水文干旱指标的特点且不依赖于假设的分布函数,可以有效捕获干旱状态,同时避免了不同指标之间不能直接比较的不足,在研究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Objectiv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drought characteristics at annual and inter-annual scal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extreme climate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Method] Grid cells with 0.5°×0.5° were set up based on VIC bined with the multiply years precipitation data,the average runoffs of all sub basins were calculated,and the plotting position Gringorten algorithm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non-parametric multivariate standardized drought index (NMSDI).[Result] (1) On 6-monthsscale,NMSDI was similar as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in early drought and similar as standardized streamnow index (SSI) in end drought.(2) The drought in the upper reaches and north of Yellow River was more severe than other regions,and drought risk in spring and summer was higher than in autumn and winter.(3) The annual and inter annual NMSDI index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decreased,while R/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rend in future would reduce.(4)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annual NMSDI series would tend still,only mutations occurred in the Wei River basin in 1991 as a result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drought index,NMSDI does not rely on assumptions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function and avoids the lack of different indicators.It has good applicability in the study watershed.【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5)002【总页数】10页(P203-212)【关键词】综合干旱指数;非参数方法;VIC模型;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黄河流域【作者】朱悦璐;畅建霞【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陕西西安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8+.6干旱是自然界的一种极端气候现象,其特点为波及的空间尺度大、时间跨度长、旱灾损失严重。
干旱半干旱地区划分指标
干旱半干旱地区划分指标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划分指标是一项重要的地理学研究内容。
常见的划分指标包括年降水量、年蒸发量、气温和植被覆盖等。
其中,年降水量是最主要的指标之一,一般将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划分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的地区划分为半干旱地区。
除了年降水量外,年蒸发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划分指标。
由于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较为干燥,蒸发量较大,因此年蒸发量也常被用来划分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温是另一个重要的划分指标,通常可以根据气温的高低来划分干旱半干旱地区。
例如,热带干旱地区的气温一般较高,而温带半干旱地区的气温则相对较低。
植被覆盖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划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植被覆盖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土地的水分利用和保持能力。
在干旱地区,植被覆盖较少,而在半干旱地区,则植被覆盖相对较多。
综上所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划分指标是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来进行划分,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特征。
- 1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PPT课件
绿洲向河流上游退缩。
.
19
农牧过渡带也称 农牧交错带,即以农 耕业和以牧业为主经 营地带的交叉过渡带。 我国农牧过渡带在向 北推进,这个地方也 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 的地区。
.
20
参考答案:
1、农牧界线向北推进,标志着人类生产方式的 改变。以牧业活动为主时,对草原的破坏程度差;以 农业活动为主时,草原被开垦为耕地,极易造成风力 侵蚀,形成沙荒地。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位
干
人农矿
城
土
置
旱
口、 业 藏
镇
地
和
为
民
和
和
荒
范
主
族
工
铁
漠
围
的
和
业
路
化
自
习
然
俗
特
征
.
1
一、位置和范围
50º 73º
位于_大_兴__安__岭__以 西,_长_城__和_昆__仑__山、 __阿_尔__金__山、祁__连___32º 山以北
经纬度位置: 73 ºE-123 ºE, 32 ºN-50 ºN
.
17
过度放牧
斑点状荒漠圈
思考:掘井为什么会造成荒漠化? 因为人畜活动以水井为中心,于是在水井周
围就会因为过度利用和践踏. 而出现裸露的地面。 18
思考:与古绿洲相比,塔里木盆地中的现代绿洲 向河流的上游退缩,其原因是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河流上游绿洲过度取
水灌溉,导致河流下游断流,下游古绿洲消失,现代
2、灌溉农业
新疆绿洲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绿洲分布在高山山麓
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
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引言】地表反照率是指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是地表能量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水循环、生态系统和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在半干旱区,地表反照率受到气候、地表类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
本文将探讨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地表反照率的变化规律和特征。
【主体部分】1. 半干旱区的地表反照率变化影响因素半干旱区的地表反照率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起首,气候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气候因素包括太阳辐射、气温、降水等,这些气候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地表反照率。
其次,地表类型也是影响地表反照率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表类型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对太阳辐射的吸纳和反射也有所不同,从而引起地表反照率的变化。
另外,人类活动也会对地表反照率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城市化过程中的建筑物、道路和水泥等人造结构会增加地表的反照率。
2. 不同地表类型的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不同地表类型的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有所不同。
例如,植被遮盖的地表反照率较低,因为植被能够吸纳太阳辐射,从而缩减了反射。
植被遮盖的地表反照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由于植被生长旺盛,反照率较低;而冬季植被凋落,反照率较高。
干旱地区的裸露土壤反照率较高,因为土壤没有植被遮盖,光线直接反射。
而沙漠地区由于沙尘的存在,反照率更高。
水域的反照率较低,因为水能够吸纳太阳辐射。
而城市地区由于大量的人造结构,反照率更高。
3. 气候因素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气候因素对地表反照率具有重要影响。
太阳辐射是最主要的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地表反照率。
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角度对地表反照率有着明显的影响。
气温对地表反照率也有较大影响,高温下地表的反照率较低,而低温下地表的反照率较高。
降水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较为复杂,低降水条件下,地表干燥,反照率较高,而高降水条件下地表潮湿,反照率较低。
4. 人类活动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表反照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0-2014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及碳动态数据集
1980-2014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及碳动态数据集方霞;张弛;张耀南;康建芳【期刊名称】《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年(卷),期】2018(003)003【摘要】本研究收集了通过干旱区生态系统模型AEM(Arid Ecosystem Model)模拟得到的1980-2014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碳动态数据,包括总碳储量、植被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凋落物碳储量。
空间分辨率50km×50 km,研究区(27.6°-53.6°N,73.4°-127.5°E)从中国西部到东北部,跨越了整个新疆、甘肃、内蒙古、西藏、青海,以及黑龙江、辽宁和吉林的西部,河北、陕西、山西、宁夏北部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本数据集是中国有机碳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的意义。
【总页数】4页(P61-64)【作者】方霞;张弛;张耀南;康建芳【作者单位】新疆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2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科学大数据中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科学大数据中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相关文献】1.基于Meta-analysis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碳氮效应研究 [J], 巩杰;王玉川;谢余初;赵彩霞2.我国干旱半干旱区15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 [J], 刘嘉麒3.1980–2014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及碳动态数据集 [J], 方霞;张弛;张耀南;康建芳4.气候变化影响下1980-2014年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碳库及碳源汇动态空间数据集 [J], 方霞;张弛;张耀南;康建芳5.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表土的有机质碳同位素、磁化率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J], 王丽霞;汪卫国;李心清;郭兰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旱监测指标方法及等级标准
— 1 —干旱监测指标方法及等级标准干旱监测从不同层面具有多种监测方法和指标,本附件主要介绍8种干旱监测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其中最后两种方法为气象卫星遥感干旱监测处理方法和指标。
目前在卫星遥感干旱监测业务中,使用的数据源为NOAA-16卫星AVHRR 数据,生成卫星遥感干旱监测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为1.1公里,监测周期为每旬一次。
1、 降水量(P )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 ) 1.1 原理和计算方法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 )是指某时段的降水量与常年同期降水量相比的百分率:%100⨯-=PPP Pa …………………… (1) 其中P 为某时段降水量,P 为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本标准中取1971~2000年30年气候平均值。
∑==ni iP n P 11 (2)其中i P 为时段i 的降水量,n 为样本数,30=n 。
1.2 等级划分由于我国各地各季节的降水量变率差异较大,故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干旱等级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尺度也有较大— 2 —差别,表1为适合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干旱等级标准。
表1 单站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的干旱等级等级 类型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 )(%)(月尺度) (季尺度) (年尺度) 1 无旱-50<Pa-25≤Pa-15≤Pa2 轻旱 -70<Pa ≤-50 -50≤Pa <-25 -30≤Pa <-153 中旱 -85<Pa ≤-70 -70<Pa ≤-50 -40<Pa ≤-304 重旱 -95<Pa ≤-85 -80<Pa ≤-70 -45<Pa ≤-40 5特旱Pa ≤-95 Pa ≤-80 Pa ≤-452、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或Z ) 2.1 原理和计算方法标准化降水指数(简称SPI )是先求出降水量Γ分布概率,然后进行正态标准化而得,其计算步骤为:1)假设某时段降水量为随机变量x ,则其Γ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βγγγβ/1)(1)(x e x x f --Γ=,0>x (3)⎰∞--=Γ01)(dx e x x γγ (4)其中:0>β,0>γ分别为尺度和形状参数,β和γ可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求得:AA 43/411ˆ++=γ (5)— 3 —γβˆ/ˆx = (6)其中∑=-=ni ix n x A 1lg 1lg (7)式中i x 为降水量资料样本,x 为降水量多年平均值。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计算方法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计算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哈。
这个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呢,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算出来的。
它得考虑好多因素呢。
比如说降水量,降水量可是个很关键的家伙。
要是长时间降水量很少,那干旱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啦。
就像你口袋里的钱,一直没有新的钱进来,那可不就越来越少,要“干渴”啦。
还有就是蒸发量呢。
蒸发量就像一个小怪兽,一直在消耗水分。
如果蒸发量很大,即使有点降水,可能也很快就被它“喝”掉了,那也容易干旱。
这就好比你刚得到一点水,旁边有个特别能喝的家伙,一下子就把水弄没了。
在计算的时候呢,会有一些公式。
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魔法咒语一样。
它会把降水量和蒸发量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
比如说,会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权重。
就像做菜的时候,盐和糖的比例在不同的菜里是不一样的。
南方的菜可能糖多一点,北方的菜盐多一点,这里降水量和蒸发量在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权重也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要先收集一段时间内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数据。
这个时间呢,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一年。
然后把这些数据按照公式的要求进行计算。
这个计算过程就像是一场小冒险,你得小心翼翼地按照规则来。
要是算错了一步,那结果可就不对啦。
而且哦,这个指数算出来之后,还能分成不同的等级呢。
就像游戏里的等级一样,有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这些。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干旱的程度啦。
如果是轻度干旱,就像有点口渴,喝点水就好;要是重度干旱,那就像在沙漠里很久没喝水,情况就很严重啦。
宝子们,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虽然有点复杂,但是只要我们慢慢去了解,就像了解一个新朋友一样,也不是那么难的啦。
它对于我们了解干旱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可是非常重要的哦。
干旱等级划分标准表
干旱等级划分标准表干旱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地表水资源供应不足,导致土地上的植被和农田无法维持正常生长和发展的自然灾害。
为了对干旱进行科学评估和分类,国际上普遍采用干旱等级划分标准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标准表的内容和细节。
根据干旱等级划分标准表,干旱被分为了五个等级,分别是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重干旱。
这些等级是根据一定的指标和数据进行划分的,下面将逐一介绍。
1. 轻度干旱:指地表水资源相对缺乏,但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的干旱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仍能正常生长,不会造成重大损失。
此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低,但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
2. 中度干旱:指地表水资源的供应明显不足,农田和植被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尚能维持一定的产量和生长状况。
这种干旱状态下,土壤中的水分已经明显减少,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延长,产量减少。
3. 重度干旱:指地表水资源严重不足,农作物和植被的生长受到严重限制,产量大幅减少。
土壤中的水分已经非常缺乏,农作物出现枯黄、死亡的现象,植被覆盖度明显减少。
这种干旱状态下,农田和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对农民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
4. 严重干旱:指地表水资源极度匮乏,土地上的植被几乎无法生存和生长。
农田处于严重干旱状态下,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大面积凋萎和死亡。
此时,干旱对农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水资源供应成为当务之急。
5. 特重干旱:指地表水资源极度枯竭,土地上几乎没有任何植被覆盖。
农田和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农作物无法生存和生长,土地变得荒芜和贫瘠。
这种干旱状态下,人们面临生存的严重困境,需要采取紧急的救援和补救措施。
干旱等级划分标准表的制定,有助于对干旱进行准确评估和分类,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根据不同的干旱等级,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农民的生计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干旱等级划分标准表是对干旱进行科学评估和分类的重要工具。
半干旱草原下垫面能量平衡特征及土壤热通量对能量闭合率的影响
半干旱草原下垫面能量平衡特征及土壤热通量对能量闭合率的影响岳平;张强;牛生杰;成华;王西育【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12(070)001【摘要】Soil heat flux is important for surface energy balance (SEB) , and inaccurate estimation of soil heat flux often leads to surface energy imbalance. In this paper, by using observations of surface radiation fluxes and soil temperature gradients at a semi-arid grassland in Xilingguole. Inner Mongolia, China from June to September 2008, the characters of the SEB for the semi-arid grassland were analyzed. Firstly, monthly averaged diurnal variations of SEB components were revealed. A 30-min forward phase displacement of soil heat flux (G) observed by a fluxplate at the depth of 5-cm below the soil surface was conducted and its effect on the SEB was studied. Secondly, the surface soil heat flux (G,) was computed by using harmonic analysis and the effect of the soil heat storage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the fluxplate on the SEB was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30-min forward phase displacement of observed G, the slope of the ordinary linear regression (OLR) of turbulent fluxes (H+LE) against available energy (Rn- G) increased from 0. 835 to 0. 842, I. E. , the closure ratio of SEB increased by 0. 7%, yet energy imclosure of 15.8% still existed in the SEB. When G,, instead of G was used in the SEB equation, the slopeof corresponding OLR of (H+ LE) against (Rn-G) reached 0.979, thereby the imclosure ratio of SEB was reduced to only 2.1%.%土壤热通量在半干旱草原下垫面能量平衡研究中极为重要,土壤热通量估计不够准确是导致地表能量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利用2008年6-9月锡林郭勒草原主生长期地表辐射、通量和土壤温度梯度观测资料,研究中纬度半干旱草原下垫面地表能量平衡特征.首先,在分析能量平衡各分量月平均日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壤热流量板观测的5 cm深度土壤热通量(G)的相位前移,研究了土壤热通量相位滞后对地表能量平衡产生的影响;其次,利用谐波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G(s)),分析了地表到热流量板之间的土壤热量储存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将土壤热通量相位前移30 min,湍流通量与可利用能量(Rn- G)线性回归的斜率从0.835增加到0.842,地表能量闭合率提高了0.7%,但仍有15.8%的能量不闭合;(2)考虑了地表到热流量板之间的土壤热量储存之后,湍流通量与可利用能量之间的回归斜率达到0.979,能量不闭合程度仅为2.1%.【总页数】8页(P136-143)【作者】岳平;张强;牛生杰;成华;王西育【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730020;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张掖,734000;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73002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张掖,734000;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张掖,7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P42【相关文献】1.密西西比地区农田下垫面能量平衡特征研究 [J], 安东;崔曜鹏;刘青;商毅;韩瑞;芦涛;于天宠2.鼎新戈壁下垫面近地层小气候及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季节变化分析 [J], 王慧;胡泽勇;马伟强;李栋梁3.成都平原农田下垫面地表通量特征及能量平衡分析 [J], 李英;卢萍;丁红英;贺南;郑丽英4.南京冬季城、郊下垫面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J], 彭江良;吴息;江志红;刘红年5.陆地下垫面特征对区域能量平衡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 [J], 张耀存;钱永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碳通量的研究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碳通量的研究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SACOL站2007年-2012年连续六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用涡动相关法计算了CO2通量,分析了其变化特征,结合边界层稳定度特征和气象要素变化特点,研究影响CO2通量变化的因子。
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CO2通量日变化呈不对称的“U”型曲线,上午吸收强度比下午吸收强度大,吸收最大值为,-1.80umol/m2s。
夜间CO2通量为正值,释放CO2。
总体表现为明显的碳汇。
CO2通量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差异,生长季节比非生长季节变化幅度大,各年碳汇强度和碳吸收峰值也明显不同。
温度、水分、辐射和边界层稳定度条件都会影响CO2通量的变化,其中土壤湿度是影响CO2通量年际差异的主要因子。
关键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碳通量涡动相关法土壤湿度第一章绪论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地区,西接祁连山脉、东至太行山脉、南接秦岭、北达阴山山脉,面积为62.68万km2,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淀区和中国第二大高原。
该区域海拔1000~1500m,由黄土塬、川、沟壑、坪等地貌组成,下垫面状况十分复杂[1]。
黄土高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mm,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因此划定为西北部为干旱区,中部为半干旱区,东南部为湿润区(半湿润区)。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全球范围内冰川和冻土面积持续减少,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的最终结果是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植物难以扎根或者生长,CO2的变化趋势与植被的增多或减少有直接性的关系。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碳元素主要存储在岩石和沉积物中,只有小部分以变化的形式存在于大气、海洋、土壤和陆地生物圈中。
国家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简介
国家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简介4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4.1 综合气象干旱等级表6 综合气象干旱等级的划分4.2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是利用近30天(相当月尺度)和近90天(相当季尺度)降水量标准化降水指数,以及近30天相对湿润指数进行综合而得,该指标既反映短时间尺度(月)和长时间尺度(季)降水量气候异常情况,又反映短时间尺度(影响农作物)水分亏欠情况。
该指标适合实时气象干旱监测和历史同期气象干旱评估。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的计算见(5)式:309030cM bZ aZ CI ++= (5)式中:30Z 、90Z ——分别为近30和近90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计算方法见附录C ;30M ——近30天相对湿润度指数,由(3)式得;a ——为近30天标准化降水系数,由达轻旱以上级别30Z 的平均值,除以历史出现最小30Z 值,平均取0.4;b ——近90天标准化降水系数,由达轻旱以上级别90Z 的平均值,除以历史出现最小90Z 值,平均取0.4;c ——近30天相对湿润系数,由达轻旱以上级别30M 的平均值,除以历史出现最小30M 值,平均取0.8。
通过(5)式,利用前期平均气温、降水量可以滚动计算出每天综合干旱指数CI ,进行干旱监测。
4.3 干旱过程的确定和评价4.3.1干旱过程的确定当综合干旱指数CI连续十天为轻旱以上等级,则确定为发生一次干旱过程。
干旱过程的开始日为第1天CI指数达轻旱以上等级的日期。
在干旱发生期,当综合干旱指数CI连续十天为无旱等级时干旱解除,同时干旱过程结束,结束日期为最后1次CI指数达无旱等级的日期。
干旱过程开始到结束期间的时间为干旱持续时间。
4.3.2干旱过程强度干旱过程内所有天的CI指数为轻旱以上干旱等级之和为干旱过程强度,其值越小干旱过程越强。
4.3.3 某时段干旱评价当评价某时段(月、季、年)是否发生干旱事件时,所评价时段内必须至少出现一次干旱过程,并且累计干旱持续时间超过所评价时段的1/4时,则认为该时段发生干旱事件,其干旱强度由时段内CI值为轻旱以上干旱等级之和确定。
基于改进TVDI指数的河南省干旱监测_张文鸽
摘 要: 在对 TVDI 指数计算公式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依据河南省 2014 年 3—10 月共 8 个月的 MODIS 数据,对河南省全
境的 TVDI 指数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河南省干旱过程的时空变化范围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2014 年河
南省干旱发生在 4 月、5 月和 7 月,其中 7 月重旱范围达到 38%、中旱范围达到 15% ,进入 8 月后旱情逐渐减轻,进入 10
TVDI 的取值范围为[0,1],TVDI 越大则干旱程度
越轻,TVDI 越小则干旱程度越严重。
收稿日期: 2015-07-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309108) 。 作者简介: 张文鸽( 1975—) ,女,河南巩义人,高级工程师( 教 授级) ,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 刘豪( 1989—) ,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为水利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研发。 E-mail: 1148680551@ qq.com
MOD11A2 是 8 d 合成空间分辨率为 1 000 m 的地 表温度产品,是利用 MODIS 传感器 31、32 通道亮温计 算获得的,计 算 结 果 为 8 d 内 晴 空 日 地 表 温 度 平 均 值[15-16]。MOD13A2 是 16 d 合 成 的 空 间 分 辨 率 为 1 000 m 的植被指数产品,它的波段反射率经过 BRDF 模型订正大气吸收、分子散射等效应,并矫正为星下点 和标准太阳高度角下的 TERRA MODIS 卫星地表反射 率,采用最大值合成、最小视角合成等方法最终生成植 被指数( NDVI) 和增强型植被指数( EVI) ,本研究采用 的是植被指数 NDVI。
图 1 NDVI—LST 特征空间
半干旱的概念
半干旱的概念半干旱,又称为亚干旱,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降水相对较少、蒸发较多、湿度较低的一种气候类型。
相比于干旱、潮湿或沙漠地区,半干旱地区可被定义为处于干湿气候类型中间位置的地带,具有一定的降水量但仍然常常面临水资源供应不足和水分逆境的状况。
在半干旱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平均年降水量通常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
这种地区温度较高,夏季炎热,冬季相对较冷。
降水分布通常不均匀,且具有季节性的变化,大部分降水集中在特定的季节或月份。
在降水稀缺的情况下,土壤极易失去水分,导致干旱或水分逆境的问题。
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植被生长相对困难,植被类型通常为草原、灌丛或针叶林等,较难形成茂密的森林。
农作物的种植也受到限制,相对较低的降水量以及温度波动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困难,常常需要采用节水灌溉和耐旱作物来适应干旱环境。
由于半干旱地区的干旱程度较轻,还有一定的机会种植农作物,但需要科学的水利管理和灌溉手段,以确保农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
半干旱地区面临着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困境,干旱和水分逆境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这对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由于水资源稀缺,该地区普遍存在着用水不合理、浪费与滥用的现象,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势在必行。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水库、提高灌溉效率、制定节水政策等措施来缓解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此外,半干旱地区还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
降水稀少导致水域的干涸和湿地退化,进而影响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
土地的退化和草地的过度利用也导致了土壤贫瘠和沙漠化的问题。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如加强生态修复、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改善耕地管理等。
在半干旱地区,人们还需要适应和应对干旱和水分逆境。
加强节水意识的培养和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对于确保人民的生活需求至关重要。
此外,农业生产者可以采取合理的灌溉技术和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作物,以减少水分的浪费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干旱地区地表能量特征数据资料和计算方法1.1 数据资料[13]SACOL站观测的主要项目包括:近地层基本气象要素、地表辐射系统、土壤温湿度和热通量、近地层的物质和能量通量、气溶胶光学特性、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系统、温湿度垂直廓线仪和天空云的状况等。
我们采用了SACOL站2007年到2012年连续六年的观测资料,包括空气温度、土壤湿度、降水量、风速、水汽压差、土壤热通量、净辐射量、太阳长短波辐射的月平均变化值、辐射通量等。
常规气象要素(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由观测场中32.4m的高度塔观测,观测高度分别为1、2、4、8、12、16和32 m共7层。
辐射观测系统为四辐射分量系统,包括向上、向下太阳辐射以及长波辐射;土壤含水量的观测层次分别为地表以下0.05、0.10、0.20、0.40和0.80m;土壤热通量的观测层次分别为地表以下0.05和0.10 m;地面观测还包括地表温度、大气压、雨量和蒸发量。
除湍流通量数据资料为10 Hz的以外,其他数据资料频率均采用半小时制。
表1.1 SACOL站观测仪器简介观测项目安装高度/深度(m)仪器型号厂家空气温度1,2,4,8,12,16和32 HMP45C-L Vaisalla, 芬兰空气湿度1,2,4,8,12,16和32 HMP45C-L Vaisalla, 芬兰风速1,2,4,8,12,16和32 014AL Met One, 美国风向8.0 034B_L Met One, 美国向下/向上短波辐射 1.50 CM21 Kipp&Zonen, 荷兰向下/向上长波辐射 1.50 CG4 Kipp&Zonen, 荷兰STP01-L50 Hukseflux, 荷兰土壤温度0.02, 0.05, 0.10, 0.20,0.50,0.80土壤湿度0.05, 0.10, 0.20,CS616-L Campbell, 美国0.40, 0.80气压8.0 CS105 Vaisala, 芬兰降水0.50 TE525MM-L R. M Young, 美国CO2通量 2.88 CSAT 3和Campbell, 美国感热通量LICOR 7500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0.05, 0.10 HFP01SC‐L Hukseflux, 荷兰通榆站利用的辐射和通量仪器型号和厂家与SACOL一致。
目前,通榆站已经运行了近10年,不仅为陆气相互作用、大气边界层、气溶胶的观测与研究积累了丰富长期连续的资料,而且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如在干旱、半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的能量平衡、陆面过程参数的研究、水分和物质循环、湍流通量的计算与研究、辐射与大气气溶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结果[15]。
1.2 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一维土壤热传导方程(TDE)为:(1.1)其中t(s)为时间,Z(m)代表土壤深度,T(K)是土壤温度,是土壤热容量,是土壤热传导系数,G(W m-2)为土壤热通量。
积分方程,得到(1.2)其中为某一参考位置处的土壤热通量。
如给定土壤温度廓线T(Zi),方程的离散形式为:(1.3)在参考位置的热通量可由热流板观测得到,也可取参考位置足够深,使得G (Zref)相对于表层热通量可忽略,即假设G(Zref)=0。
土壤水分含量由观测得到,土壤空隙度也比较容易测量,我们假定这些量均已知,则可得到热容量。
用Yang and Wang[16]200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壤温度廓线的插值方法(TDEC),从而可以计算土壤热通量。
结果分析2.1 SACOL站能量变化2.1.1 能量月平均的年际变化图1 SACOL站净辐射Rn、土壤热通量Gs、潜热通量LE、感热通量Hs的月平均的年际变化图1为SACOL站两年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月平均的年际变化,四个变量有明显的年季变化差异,生长季节值偏高,非生长季节偏低。
除净辐射以外,其余三个变化两年变化趋势都不一致,2008年感热通量比2007年大,而潜热通量是2007年相对偏大。
净辐射和感热通量的月变化范围比较大,而潜热通量在生长季节变化范围比较大,非生长季节变化范围较小。
土壤热通量月平均值在0值附近变化,在2-8月份土壤热通量为正值,9月到次年的1月基本为负值。
2.1.2能量季节平均日变化图2 SACOL站净辐射Rn、土壤热通量Gs、潜热通量LE、感热通量Hs的四个季节平均日变化图2为SACOL站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的四个季节平均日变化。
四个变量日变化均为“U”型变化,净辐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在14:00左右达到峰值,土壤热通量相对滞后,在15:00左右达到最大。
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都在夏季达到最大,春季次之,其次是秋季,冬季最小,但土壤热通量在冬季夜间却高于其他三个季节。
感热通量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和冬季相差不多。
2.2SACOL站能量分配2.2.1能量分配的变化图3 SACOL站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能量百分比Hs/Rn、LE/Rn、Gs/Rn的时间变化图3给出了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在净辐射中所占的比例,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
土壤热通量所占的比例相对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小,基本维持在18%左右。
2.3能量分配与降水的变化图4 SACOL站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能量百分比Hs/Rn、LE/Rn、Gs/Rn和降水月平均变化图4为SACOL站能量分配和降水月平均变化图,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变化,潜热通量与降水的变化趋势相近,在降水比较充沛的生长季节(5-9月份),潜热通量占主导地位,由于2007年降水量偏多,使得2007年6-10月份潜热通量比感热通量值大,2008年只有9月份,潜热通量比感热通量值大。
表1 2007年和2008年能量在净辐射的比例Hs/Rn LE/Rn Gs/Rn2007 0.38 0.33 0.22008 0.42 0.30 0.2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感热通量在净辐射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2007年,潜热通量所占的比例在2007年大于2008年。
能量分配在两年内存在差异,与降水量的变化关系密切,在降水量偏多的2007年,潜热通量所占比例相对偏多。
2.4不同下垫面类型能量特征对比2.2.1 SACOL站、通榆草地站和通榆农田站能量日变化图5 SACOL站和通榆退化草地(TYcy)和农田站(TYnt)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平均日变化图5为SACOL站、通榆退化草地和农田站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平均日变化趋势对比图,通榆农田站的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相比SACOL站和通榆草地多,通榆农田土壤热通量的变化幅度比其余两个站点大。
SACOL站的潜热通量值最大,通榆两个站点的相差不多,感热通量三个站点相差不大,只是达到峰值的时间SACOL站相对晚一点。
2.2.2 Bowen比的时间变化图6 SACOL站和通榆退化草地(TYcy)和农田站(TYnt)Bowen比的时间变化图为SACOL站和通榆退化草地和农田站Bowen比日平均的变化,SACOL站和通榆农田的Bowen比日变化的变化范围为0~10,而通榆草原Bowen比平均值在0~20间波动,2007年11月到2008年3和2008年9月到12月Bowen比相对较大,其余月份与农田站相差不多。
2.5通榆站能量分配变化图7 通榆退化草地站(TYcy)和农田站(TYnt)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能量百分比Hs/Rn、LE/Rn、Gs/Rn的时间变化表2 三个站点能量分配比例Hs/Rn LE/Rn Gs/RnSACOL 2007 0.38 0.33 0.2 2008 0.42 0.30 0.2TYcy 2007 0.41 0.29 0.12 2008 0.45 0.21 0.8TYnt 2007 0.43 0.22 0.13 208 0.35 0.21 0.9图为通榆退化草地站(TYcy)和农田站(TYnt)两年能量分配的时间变化趋势,结合表中列出的三个站点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在净辐射通量中的比例看出。
在分析的两年时间里,SACOL站总体上以感热通量为主,约占净辐射的40%,潜热通量次之,约占31.5%,土壤热通量最小,占20%。
通榆退化草地站同样是感热通量所占比例最大,约43%,潜热通量相对较小,占净辐射的25%,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的10%。
通榆农田站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分别占经净辐射的39%,21.5%,11%。
比较三个站点,发现感热通量在净辐射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所占的比例最小。
其中感热通量在通榆退化草地中所占的比例相比其余两站点高,SACOL中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2.6 三个站点Bowen随土壤湿度的变化图8 SACOL站、通榆退化草地和农田站Bowen比与土壤湿度的关系图为SACOL站、通榆退化草地和农田站Bowen比随土壤湿度的变化,三个站点的Bowen比值都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大以指数形式减小,在土壤湿度相对较小的时候,通榆退化草地站和农田站的Bowen比大于SACOL站的Bowen比,通榆退化草地的Bowen最大,农田站次之,SACOL站相对最小。
从关系图中看出,三个站点在土壤湿度相对较小时,Bowen比变化范围比较大,在土壤湿度相对较大时,Bowen比变化比较小,基本在1.0值附近波动。
2.7能量平衡近地层地步能量平衡可以表示为Hs+LE=Rn-Gs+S+QHs和LE分别为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由涡动相关系统直接观测得到;Rn 为净辐射;Gs为地表热通量;S为地面与涡动相关系统传感器假设高度间空气中或植被冠层间存储的热量;Q为其他的热量的源或者汇项;Rn-Gs为有效能量。
研究的半干旱区,植被稀疏且冠层高度比较低,因而上式中S和Q项较净辐射项为小项,可以忽略。
在进行能量平衡分析时,采用线性拟合方法从过原点和拟合曲线不过原点两种不同的方法拟合;过原点的线性拟合在计算斜率时使得部分数据不能在拟合中很好的进行拟合估计,因为其要求统一过原点,即截距为0,容易进行比较;不过原点的线性拟合更为精确,但是每个比较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截距,不方便进行比较。
2.7.1 SACOL站能量平衡图8 SACO站2007年~2008年考虑土壤热储存量的能量平衡(四幅依次是不考虑夜间时次和考虑夜间时次时y=kx拟合,y=kx+b拟合)图9 SACO站2007年~2008年不考虑土壤热储存量的能量平衡(四幅依次是不考虑夜间时次和考虑夜间时次时y=kx拟合,y=kx+b拟合)图为不考虑土壤热通量和考虑土壤热通量两种情况下SACOL站的闭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