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标法在仪器上应该叫做内标标准曲线法
内标标准曲线法
内标标准曲线法内标标准曲线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它通过添加内标物质,利用内标物质与待测物质在分析过程中的一致性,来消除实验操作中的误差,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内标标准曲线法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内标标准曲线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原理:内标标准曲线法的原理基于内标物质与待测物质在分析过程中的一致性。
在实验操作中,我们首先向待测物质中添加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然后进行相同的分析操作,如样品制备、仪器测定等。
通过内标物质与待测物质在分析过程中的一致性,可以准确地消除实验操作中的误差,从而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操作步骤:1. 准备内标物质,选择一种与待测物质具有一致性的内标物质,并准备不同浓度的内标物质溶液。
2. 添加内标物质,将不同浓度的内标物质溶液逐一加入待测物质中,使得每个样品中内标物质的浓度不同。
3. 分析测定,对每个含有不同浓度内标物质的样品进行相同的分析操作,如样品制备、仪器测定等。
4. 绘制标准曲线,根据内标物质浓度与测定结果的关系,绘制内标标准曲线。
5. 定量分析,通过内标标准曲线,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注意事项:1. 内标物质的选择,内标物质应与待测物质具有一致性,并且在实验操作中不易受到干扰。
2. 内标物质的浓度选择,内标物质的浓度应选择在待测物质浓度的同一数量级,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样品制备的一致性,在每个含有不同浓度内标物质的样品制备过程中,应保持操作的一致性,以减小实验误差。
4. 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在仪器测定过程中,应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仪器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通过内标标准曲线法,我们可以消除实验操作中的误差,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内标标准曲线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内标法定量
I(mv.s)
1 m1
A1
0
2
m2 A2
m1 f1A1 m2 f2A2
t(min)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m1 f1A1
ms fsAs
相对 = 比较
m1 f1A1 ms fsA s
I(mv.s)
0
1 m1
A1
√√√ m1 ms
f1/ s A1 As
m1
f1/sA1 ms As
√ 相对校正子
一氯甲烷 1.15 1.48
二氯甲烷 1.47 2.34
三氯甲烷 1.65 2.64
作业
【解】.....
内标法定量适用于色谱技术及色质联用技术。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试样中一氯乙烷、二氯乙烷和三氯乙烷的含量。采用甲苯作内标物,
称取2.880g试样,加入0.2400g甲苯,混合均匀后进样,测得其校正因子和峰面积如下表所
示,试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组分
fis A/cm2
甲苯 1.00 2.16
特点
Notes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特点: ➢内标法的准确性较高,操作条件和进样量的稍许变动对 结果的影响不大; ➢每个试样的分析,都要进行两次称量,不适合大批量试 样的快速分析。
巩固拓展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液质联用可用 液相可用
气质联用可用
2 假设 S(标准物)
m2
已知 ms
A2
As
t(min)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I(mv.s)
1 m1
A1
0
3
假设
2S
标准加入法、标准曲线法、内标法
标准加入法、标准曲线法、内标法标准加入法、标准曲线法、内标法都是常用的实验分析方法,以下是关于这些方法的信息。
1.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是一种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推算待测物质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无论待测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如何,只要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就可以通过比较两者的峰高或峰面积来计算待测样品的浓度。
在应用标准加入法时,需要保证添加的标准物质和待测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尽可能相似,以确保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2.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目标物质的浓度。
首先,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并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然后绘制峰面积或峰高对样品浓度的工作曲线。
之后,将待测样品在同样的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根据其峰面积或峰高在工作曲线上读出相应的浓度。
标准曲线绘制完成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期间可以通过单点校正来确认其是否仍可使用。
该方法大大简化了测定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3.内标法:内标法是一种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来定量分析目标物质的方法。
内标物是原样品中不存在的纯物质,其性质应尽可能与目标物质相近,不与待测样品起化学反应,同时能完全溶于待测样品中。
通过比较目标物和内标物在检测器上的响应值(峰面积或峰高)之比和内标物的加入量,就可以确定目标物质的浓度。
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是内标法的关键,内标物应是原样品中不存在的纯物质,该物质的性质应尽可能与欲测组分相近。
同时,它的峰应尽可能接近欲测组分的峰,或位于几个欲测组分的峰中间,但必须与样品中的所有峰不重叠,即完全分开。
这些方法的使用取决于具体的实验条件和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试简述内标法外标法和标准曲线法的区别与联系
试简述内标法外标法和标准曲线法的区别与联系内标法、外标法和标准曲线法都是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定量分析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包括其基本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应用注意事项,并进一步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方法。
一、内标法1.内标法可以消除不同样品之间的误差。
每个样品都添加相同浓度的内标物质,可以保证分析仪器响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
2.内标法适用于分析系统不稳定、标准曲线多次测定误差较大或样品矩阵干扰较强等情况下。
通过引入内标物质,可以抵消这些误差和干扰因素,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3.内标法在实际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包括食品、环境、药品等领域。
内标物质的选取应注意其在样品提取、分离、检测等过程中不会受到干扰和损失。
二、外标法1.外标法适用于分析系统稳定,且标准曲线经过多次测定和优化的情况。
外标法要求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以及样品矩阵中不含有干扰物质,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直观,且适用于多种分析仪器。
外标法需要预先制备标准溶液,因此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并且标准溶液的制备和保存需注意一定的技巧。
3.外标法通常用于分析水样、血清等样品中的常规成分,例如微量元素、蛋白质等。
三、标准曲线法2.标准曲线法的优点是可以定量分析多种成分,并且适用于多种分析仪器。
标准曲线法需要对标准曲线进行建立、优化和验证,因此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3.标准曲线法适用于定量分析各种样品中的成分或物质,包括食品、环境、药品、化妆品等。
标准曲线法的建立过程需要谨慎,尤其要注意质量控制和实验总体性能验证。
总结比较以上三种定量分析方法各有其特点,选用何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实际应用中,常常选择标准曲线法和内标法相结合的模式,以提高定量分析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并进一步检验和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如常用的加标法分析。
标准曲线法和外标法均应为线性关系,对于标准曲线法,通常需要至少5个或以上的标准浓度级别和与之相对应的响应信号结果,将数据进行回归拟合,从而建立标准曲线方程,并验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质谱标准工作曲线和内标法 理论说明
质谱标准工作曲线和内标法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化学和生物分析领域中,质谱标准工作曲线和内标法是常用的方法,用于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
质谱标准工作曲线是一种建立样品中目标分析物浓度与其质谱信号响应之间关系的方法。
而内标法则是通过引入稳定同位素的化合物来校正实验过程中的变异性,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阐述质谱标准工作曲线和内标法的原理、步骤、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差异等内容。
首先,我们将对质谱标准工作曲线进行定义与原理的介绍,并探讨构建标准曲线的步骤和相应的曲线拟合与评估方法。
其次,我们会解释内标法的概念与作用,并分享选择和优化内标的方法。
进一步,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内标校正计算并解读结果。
最后,我们将比较质谱标准工作曲线和内标法之间的优缺点,并说明它们在不同应用领域下的选用依据。
此外,我们还会通过实验操作流程示例案例的讲解,更加直观地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应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对质谱标准工作曲线和内标法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我们将从理论层面出发,解释它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适用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谱标准工作曲线:2.1 定义与原理:质谱标准工作曲线是一种用于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目标物质的浓度与其对应峰面积或峰高的关系曲线来推断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这个曲线通常是在质谱仪中进行绘制和评估的。
该方法基于以下原理:当已知一个物质(即内标)与需要定量分析的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和相近的化学反应,且能够在样品预处理过程中稳定存在时,我们可以利用内标来纠正可能由样品前处理过程引起的变异。
通过构建一系列内标浓度不同、但相对恒定的样品,并测量它们产生的响应信号,我们可以获得内标响应与内标浓度之间的关系。
2.2 构建标准曲线的步骤:构建质谱标准工作曲线一般包括以下步骤:a) 准备一系列不同含量(浓度)已知目标物质的溶液。
内标法-标准曲线
配置不同浓度配比的苯甲醇和苯甲醛标准样品,如表2-4,表2-4 标准液的配制Tab.2-4 Preparation of standard solution标准液编号 1 2 3 4 5 6苯甲醇(ul) 0 20 40 60 80 100苯甲醛(ul) 98 78.5 58.88 39.25 19.63 0十二烷(ul) 50 50 50 50 50 50按照内标法原理,做出苯甲醇和苯甲醛的标准曲线,其原理如下:设在V mL 样品中含有C i mol·mL-1待测样i,加入C S mol·mL-1内标物S,混合均匀后于色谱进样,得到组分i及内标物S的峰面积分别为A i及A S。
由于峰面积正比于通过检测器的物质的量,所以有:C i = f i A i,C S =f S A S,式中fi、fs 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S的校正因子。
两式相除,得:C i /C S =f i A i / f S A S= f i / f S•A i /A S (1)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相对校正因子(某物i与所选定的基准物质S的绝对定量校正因子之比)即:f = f i / f S ,(1)式可简化为C i /C S = f • A i /A S (2)根据(2)式,在测量过程中,分别称取准确质量的样品,混合均匀后进样,记录其相应的峰面积,计算可得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由于内标法是一种相对测量方法,因此,对进样量要求不太严格,操作条件稍有变化或是仪器的误差对结果均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用内标法做色谱定量分析时,先配制一定配比的被测组分和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测量峰面积,做浓度比与面积比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准曲线。
图2-3 反应物苯甲醇的标准曲线Fig.2-3 The standard curve of the reactant benzene alcohol图2-4 产物苯甲醛的标准曲线Fig.2-4 The standard curve of the product benzaldehyde图2-3为反应物苯甲醇的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图2-4产物苯甲醛的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横坐标表示待测物与内标物十二烷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纵坐标表示待测物与内标物十二烷的峰面积之比,得出的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度R2均满足实验要求。
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葡萄酒和果酒中的乙醇含量
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葡萄酒和果酒中的乙醇含量杨昌彪;朱秋劲;包娜;李占彬;宋光林;谭红【摘要】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葡萄酒和果酒中的乙醇含量,在2.0%~25.0%(v/v%)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19%.同时用酒精计法加以验证,最大偏差为0.3%,满足国家判定标准偏差正负1%的要求.此方法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结果准确等优点,适合于批量样品的检测.【期刊名称】《贵州科学》【年(卷),期】2013(031)005【总页数】4页(P72-74,78)【关键词】内标-标准曲线法;乙醇;葡萄酒;果酒;气相色谱【作者】杨昌彪;朱秋劲;包娜;李占彬;宋光林;谭红【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贵阳550025;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大学,贵阳550025;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大学,贵阳550025;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6.2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文化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但因受利益的驱动,伪劣的酒类到处泛滥可见,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而乙醇含量是检测酒类产品的重要指标,对乙醇含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分析可为相应部门执法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为引导酒类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乙醇含量的检测技术常见的有气相色谱法、密度瓶法、酒精计法等(GB/T15038-2006,2008)。
酒精计法需将样品溶液蒸馏再测定,过程繁琐且消耗量大;密度瓶法操作简单,成本低,误差较大(谢文,2004)。
气相色谱法灵敏度高、准确性高、耗量少,所以被广泛使用.内标法测定酒类中的乙醇含量常见,国标也有操作规程(GB/T15038-2006,2008),但用内标法与标准曲线法结合测定果酒中的乙醇含量尚未见报道,相应的只见内标工作曲线法测定血液中的乙醇含量(黄诚,2006)。
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内标溶液的制备:
称取领苯二甲酸酐对照品50.00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流动 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斑蝥素对照品50.00mg置于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其 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摇匀作为储备液,量取储备液2ml, 内标液1ml置于同一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即得
6.内标法的应用实例
1.高效液相色谱法内标法测定斑蝥中斑蝥素的含量
斑蝥
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于夏秋两季 捕捉,闷死或烫死后晒干服用。斑蝥是我国最先发现的一种具有 抗肿瘤活性的昆虫,斑蝥素是斑蝥中抗癌的有效成分,对多种肿 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但斑蝥素毒性强烈,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剂量 的限制。本实验用HPLC内标法测定提取物中斑蝥素含量。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色谱条件: 玻璃色谱柱,固定相,柱温,汽化室温度,检测室 温度,氮气流速,氢气流速,照品溶液制备
02 03
内标矫正因子测定 样品测定
04
色谱条件:玻璃色谱柱,固定相,柱温,汽化室温度,检 测室温度,氮气流速,氢气流速,空气流速,进样量
标准曲线法
先求标准曲线或者回归方程
内标对比法
不知道校正因子是的一种应用
归一化法
样品中的所有组分都能流出色谱柱,且可以检测出峰
3.1内标物 3.2校正因子
定义
将一个 已知质量的纯物质,加入至待测样品溶液中,以此 纯物质的量为标准,对比测定待测组分的含量,该纯物质称 为内标物。
选择要求
a.原样品中不含组分 b.与待测物保留时间应接近,但不重叠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ypersil OSD2柱(250mmx4.6mm,5um大连伊利 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流动相为甲醇,浓度0.04mol/L的磷酸二 氢钾溶液(用磷酸条PH至3)=30:7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 长为230nm,柱温30摄氏度,进样量10um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名词解释1.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的数值。
通常用时间或用将各组分带出色谱柱所需载气的体积来表示。
2.死时间: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3.保留时间: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4.相对保留值:指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5.半峰宽度:峰高为一半处的宽度。
6.峰底宽度:指自色谱峰两侧的转折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7.固定液:8.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
9.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或容量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质量比.10.相比:VM与Vs的比值。
11.分离度: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个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12.梯度洗提:就是流动相中含有多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流动相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容量因子和选择性因子,以提高分离效果。
梯度洗提可以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这种方式叫做低压梯度,又叫外梯度,也可以将溶剂用高压泵增压以后输入色谱系统的梯度混合室,加以混合后送入色谱柱,即所谓高压梯度或称内梯度.13.化学键合固定相:将各种不同有机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共价键合到硅胶(担体)表面的游离羟基上,代替机械涂渍的液体固定相,从而产生了化学键合固定相.14.正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15.反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
16.半波电位: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
17.支持电解质(消除迁移电位):如果在电解池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它们在溶液中解离为阳离子和阴离子,负极对所有阳离子都有静电吸引力,因此作用于被分析离子的静电吸引力就大大的减弱了,以致由静电力引起的迁移电流趋近于零,从而达到消除迁移电流的目的。
内标法-标准曲线
精品文档配置不同浓度配比的苯甲醇和苯甲醛标准样品,如表2-4 ,表2-4 标准液的配制按照内标法原理,做出苯甲醇和苯甲醛的标准曲线,其原理如下:设在V mL样品中含有C i mol mL1待测样i,加入C S mol mL内标物S,混合均匀后于色谱进样,得到组分i及内标物S的峰面积分别为A及由于峰面积正比于通过检测器的物质的量,所以有:C = f i A,C S =f S A s,式中fi、fs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S的校正因子。
两式相除,得:C /C S =f i A / f S A S= f i / f 韭A /A S⑴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相对校正因子(某物i与所选定的基准物质S的绝对定量校正因子之比)即:f = f i / f s,⑴式可简化为C /C s = f ?A i /A s (2)根据(2)式,在测量过程中,分别称取准确质量的样品,混合均匀后进样,记录其相应的峰面积,计算可得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由于内标法是一种相对测量方法,因此,对进样量要求不太严格,操作条件稍有变化或是仪器的误差对结果均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用内标法做色谱定量分析时,先配制一定配比的被测组分和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测量峰面积,做浓度比与面积比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准曲线。
c苯甲醇/C十二烷图2-3 反应物苯甲醇的标准曲线Fig.2-3 The sta ndard curve of the reacta nt benzene alcohol精品文档C苯甲醛/C十二烷图2-4 产物苯甲醛的标准曲线Fig.2-4 The sta ndard curve of the product ben zaldehyde图2-3为反应物苯甲醇的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图2-4产物苯甲醛的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横坐标表示待测物与内标物十二烷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纵坐标表示待测物与内标物十二烷的峰面积之比,得出的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度R2均满足实验要求。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色谱定量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色谱定量分析中,内标法和外标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它们在原理、操作步骤以及适用性上有一些区别和优劣,下面将分别对内标法和外标法进行详细对比。
首先,内标法又称为内标记法、内标记物法或内标定量法。
其原理是在待分析样品中添加一个与目标分析物化学性质相近但易于分离的内标化合物,通过内标化合物和目标分析物在分析中的共同的特性参数值来定量目标分析物。
常用的内标化合物有氚标记化合物、碳13标记化合物、氘标记化合物等。
其操作步骤如下:1.选定内标物:选择一种相对于目标分析物在物理、化学和谱学性质上相似但易于分离的化合物作为内标物。
2.内标标准曲线的制备:制备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目标分析物和相同浓度内标物的标准溶液。
3.分析样品:将待分析样品中的目标分析物和内标物一同进样进行色谱分析。
4.数据处理:通过内标物和目标分析物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比值,绘制内标标准曲线并进行数据处理。
内标法的优势在于:1.可以消除样品制备、提取、色谱分离过程中的误差,减小了由操作技术不稳定性引起的误差。
2.内标物和目标分析物在色谱分析中共同进样,减小了分析所需的实验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
3.内标法对于复杂样品矩阵的干扰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但是,内标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内标法要求目标分析物和内标物具有相似但易于分离的化学性质,因此对于一些复杂样品或目标分析物与内标物差别较大的情况,内标法的适用性较差。
2.内标物的选择和纯度要求较高,而且内标物以及目标分析物的标准品价格较高,增加了实验成本。
3.内标法在样品制备过程中的矩阵效应还是会对分析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去除。
相比之下,外标法又称为外标定量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待测样品与已知浓度的目标分析物标准溶液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样品和标准品的信号进行测量和比较,推算出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浓度。
色谱定量计算三种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
色谱法是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高度进行定量分析的。
色谱定量计算方法很多,目前比较广泛应用的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
1. 归一化法如果试样中所有组分均能流出色谱柱并显示色谱峰,则可用此法计算组分含量。
设试样中共有n个组分,各组分的量分别为m1,m2,……,m n,则i种组分的百分含量为: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进样量的多少不影响定量的准确性,操作条件的变动对结果的影响也较小,对组分的同时测定尤其显得方便。
缺点是试样中所用的组分必须全部出峰,某些不需定量的组分也需测出其校正因子和峰面积,因此应用受到一些限制。
2. 内标法当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只要求测定试样中某个或几个组分时,可用此法。
准确称取m(g)试样,加入某种纯物质ms(g)作为内标物,根据试样和内标物的质量比m s/m及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之比,基于下式可求组分i的百分含量W i%:因为所以内标物的选择条件是:内标物与试样互溶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内标物的色谱峰既处于待测组分峰附近,彼此又能很好地分开且不受其它峰干扰;加入量宜与待测组分量相近。
内标法的优点是定量准确,操作条件不必严格控制,且不象归一化法那样在使用上有所限制。
缺点是必须对试样和内标物准确称重,比较费时。
3. 外标法(亦称标准曲线法)该法是在一定色谱操作条件下,用纯物质配制一系列不同的浓度的标准样,定量进样,按测得的峰面积对标准系列的浓度作图绘制标准曲线。
进行试样分析时,在与标准系列严格相同的条件下定量进样,由所得峰面积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待测组分的含量。
外标法的优点是操作和计算简便,不需要知道所有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其准确度主要取决于进样量的准确和重现性,以及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酒中乙醇含量
3.
25cm×4.6mm;微量注射器;超声波
清
4.
洗器1台;溶剂过滤器1套。
2. 试剂:甲醇:色谱纯;二次蒸馏水;萘:AR 级。
四、实验步骤
1.色谱操作条件: 色谱柱:C18柱; 流动相:甲醇:水=80:20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254nm 柱温:40℃; 进样量:20μL。
2. 标准溶液配制; 3. 样品溶液的配制; 4. 进样并记录色谱图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紫外吸收光谱仪的基本构造与一般使用 2. 方法;
2. 能用于测定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苯甲酸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与 浓度的关系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UV1600紫外分光光度计;10mL容量
2.
瓶7个;20 mL、5 mL吸量管各1支。
0 2.0 4.0 6.0 8.0 10.0
X1
X2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1. 标准曲线的绘制:以苯甲酸钠系列标准溶液 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的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作A-C标准曲线。
2. 样品溶液中苯甲酸钠含量计算:从A-C标准 曲线上查出X值,从而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 含量。
实验 八 双波长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E
馏
4.
水。
2. 试剂:1%的醋酸溶液;
维生素B2标准溶液:称出10.0mg维生 素B2先溶于少量的1%的醋酸溶液,然 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1%的醋
酸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至阴暗处
四、实验步骤
1. 按照日立F-25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 法开好仪器。
2. 配制系列标准溶液:取5个50mL容量瓶,分 别加入1.00,2.00,3.00,4.00,5.00mL浓度 为10.0μg/mL的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 度,摇匀。
内标法标准曲线
内标法标准曲线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配置不同浓度配比的苯甲醇和苯甲醛标准样品,如表2-4,表2-4 标准液的配制Preparation of standard solution标准液编号 1 2 3 4 5 6苯甲醇(ul) 0 20 40 60 80 100 苯甲醛(ul) 98 0十二烷(ul) 50 50 50 50 50 50按照内标法原理,做出苯甲醇和苯甲醛的标准曲线,其原理如下:设在 V mL 样品中含有 C i mol·mL-1待测样i,加入C S mol·mL-1内标物S,混合均匀后于色谱进样,得到组分i及内标物S的峰面积分别为A i及A S。
由于峰面积正比于通过检测器的物质的量,所以有:C i = f i A i,C S =f S A S,式中 fi、fs 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S的校正因子。
两式相除,得:C i /C S =f i A i / f S A S= f i / f S•A i /A S (1)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相对校正因子(某物i与所选定的基准物质S 的绝对定量校正因子之比)即:f = f i / f S ,(1)式可简化为C i /C S = f • A i /A S (2)根据(2)式,在测量过程中,分别称取准确质量的样品,混合均匀后进样,记录其相应的峰面积,计算可得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由于内标法是一种相对测量方法,因此,对进样量要求不太严格,操作条件稍有变化或是仪器的误差对结果均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用内标法做色谱定量分析时,先配制一定配比的被测组分和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测量峰面积,做浓度比与面积比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准曲线。
图2-3 反应物苯甲醇的标准曲线The standard curve of the reactant benzene alcohol图2-4 产物苯甲醛的标准曲线The standard curve of the product benzaldehyde图2-3为反应物苯甲醇的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图2-4产物苯甲醛的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横坐标表示待测物与内标物十二烷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纵坐标表示待测物与内标物十二烷的峰面积之比,得出的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度R2均满足实验要求。
内标法知识详细解读
内标法知识详细解读一、内标法定义内标法是结合了峰面积归一法和外标法的优点的一种方法,它在加入内标物后,按峰面积归一法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这就避免了由于进样的一致性及样品歧视效应导致的偶然误差。
因而,它的分析精密度也是比较高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内标法的优缺点内标法对进样量不严格要求,测定的结果也较为准确,由于通过测量内标物及被测组分的峰面积的相对值来进行计算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进样量、仪器不稳定等变化所引起的误差,只对欲分析的组分峰做校正。
不过内标法必须加一个组分进到样品,易增加面积测量误差。
操作程序较为麻烦,每次分析时内标物和试样都要准确称量,有时寻找合适的内标物也有困难。
三、内标物的选择原则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已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件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在少数情况下,分析人员可能比较关心化合物在一个复杂过程中所得到的回收率,此时,他可以使用一种在这种过程中很容易被完全回收的化合物作内标,来测定感兴趣化合物的百分回收率,而不必遵循以上所说的选择原则。
对于内标法定量分析来说,内标物的选择必须满足如下的条件:1、内标物与被分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要相似(如:沸点、极性、化学结构等);2、内标物应是该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3、它必须完全溶于被测样品(或溶剂)中,且不与被测样品起化学反应;并与试样中各组分的色谱峰能完全分离;4、能加入内标物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5、色谱峰的位置应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的位置相近,或在几个被测组分色谱峰中间。
且又不共溢出,目的是为了避免仪器的不稳定性所造成的灵敏度的差异;6、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加入量,使得内标物和被分析物质二者峰面积的匹配性大于75%,以免由于它们处在不同响应值区域而导致的灵敏度偏差。
内标标准曲线法
内标标准曲线法
内标标准曲线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定量测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内标物质与目标物质在样品处理、分析过程中的相似性,通过内标物质与目标物质的测定值之比来消除实验条件的影响,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标标准曲线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然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测定。
在分析过程中,内标物质与目标物质共同受到实验条件的影响,因此它们的测定值之比较能够准确反映目标物质的含量,从而消除了实验条件的影响。
内标标准曲线法的步骤包括,准备内标物质和目标物质的标准溶液;将内标物质加入样品中,进行前处理;利用内标物质和目标物质的标准溶液分别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样品中内标物质和目标物质的浓度;计算目标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内标标准曲线法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准确地消除实验条件的影响,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样品的分析,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此外,内标标准曲线法还能够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分析的精密度和灵敏度。
然而,内标标准曲线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内标物质与目标物质必须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否则该方法将无法有效消除实验条件的影响。
其次,内标物质的选择和加入量对分析结果有着重要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优化。
总的来说,内标标准曲线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化学方法,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样品特性,合理选择内标物质和建立标准曲线,以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
同时,我们也应不断完善和改进该方法,以满足不同分析需求的要求。
仪器分析习题及课后答案
色谱法习题一、选择题1.在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值B.峰面积C.分离度D.半峰宽2.在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半峰宽D.峰面积3. 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B.化学性质稳定C.溶解度大, 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D. (1)、(2)和(3)4. 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良好的载体为 ( )A.粒度适宜、均匀, 表面积大 (2)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C.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D. (1)、(2)和(3)5. 试指出下列说法中, 哪一个不正确?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 ( )A.氢气B.氮气C.氧气D.氦气6.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7.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H2B.HeC. ArD.N28.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浓度型检测器B.质量型检测器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9.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H2B.HeC.ArD.N210.含氯农药的检测使用哪种色谱检测器为最佳?( )A.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B. 热导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火焰光度检测器11. 某色谱柱长1m时,其分离度为1.0,问要实现完全分离(R=1.5),色谱柱至少应为多长:A. 1.5mB. 2.25mC. 3mD. 4.5m12. 气相色谱检测器中,通用型检测器是:A. 热导池检测器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 火焰光度检测器D. 差示折光检测器1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下列操作哪种是正确的:A.先开载气,后开桥电流, 先关载气,后关桥电流B. 先开桥电流,后开载气, 先关载气,后关桥电流C. 先开载气,后开桥电流, 先关桥电流,后关载气D. 先开桥电流,后开载气, 先关桥电流,后关载气14.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分析试样中铅、镉等金属离子的含量A. 气相色谱法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C. 可见分光光度法D. 伏安法15. 分析农药残留,可以选用下列哪种方法:A. 电位分析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原子发射光谱法D. 气相色谱法16.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A.涡流扩散B分子扩散 C.气象传质阻力 D.液相传质阻力17.在色谱分析中,柱长从 1m 增加到 4m ,其它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 )A. 4 倍B. 1 倍C. 2 倍D. 10 倍18.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 )A.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B.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C. 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D.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19. 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 ( )A 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B 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C 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D 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20.柱效率用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柱效率越高,则:A.n越大,h越小;B.n越小,h越大;C.n越大,h越大;D.n越小,h越小;21..如果试样中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分离不理想,可采取的措施为:A.选择合适的固定相;B.采用最佳载气线速;C.程序升温;D.降低柱温22.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采用最佳线速;B.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C.采用细颗粒载体;D.减少柱外效应二、填空题1.色谱分析中,根据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进行定量分析。
内标法-标准曲线
配置不同浓度配比的苯甲醇和苯甲醛标准样品,如表2—4,表2—4 标准液的配制Tab。
2—4 Preparation of standard solution标准液编号 1 2 3 4 5 6苯甲醇(ul) 0 20 40 60 80 100苯甲醛(ul) 98 78。
5 58.88 39.25 19。
63 0十二烷(ul) 50 50 50 50 50 50按照内标法原理,做出苯甲醇和苯甲醛的标准曲线,其原理如下:设在V mL 样品中含有C i mol·mL-1待测样i,加入C S mol·mL—1内标物S,混合均匀后于色谱进样,得到组分i及内标物S的峰面积分别为A i及A S.由于峰面积正比于通过检测器的物质的量,所以有:C i = f i A i,C S =f S A S,式中fi、fs 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S的校正因子.两式相除,得:C i /C S =f i A i / f S A S= f i / f S•A i /A S (1)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相对校正因子(某物i与所选定的基准物质S的绝对定量校正因子之比)即:f = f i / f S ,(1)式可简化为C i /C S = f • A i /A S (2)根据(2)式,在测量过程中,分别称取准确质量的样品,混合均匀后进样,记录其相应的峰面积,计算可得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由于内标法是一种相对测量方法,因此,对进样量要求不太严格,操作条件稍有变化或是仪器的误差对结果均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用内标法做色谱定量分析时,先配制一定配比的被测组分和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测量峰面积,做浓度比与面积比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准曲线。
图2-3 反应物苯甲醇的标准曲线Fig。
2—3 The standard curve of the reactant benzene alcohol图2—4 产物苯甲醛的标准曲线Fig.2—4 The standard curve of the product benzaldehyde 图2-3为反应物苯甲醇的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图2-4产物苯甲醛的标准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横坐标表示待测物与内标物十二烷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纵坐标表示待测物与内标物十二烷的峰面积之比,得出的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度R2均满足实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标法在仪器上应该叫做内标标准曲线法。
做内标标准曲线时,内标物的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如1ppm),而待分析物的浓度是呈梯度的(比如:0.1ppm, 1ppm, 10 ppm), 这样侍分析物的响应值(峰面积)与内标物的响应值的比也应该是呈梯度的(因为内标峰面积理论上是不变的),这个比值就叫做RF。
利用RF(而不是分析物的峰面积)对分析物的浓度所作的标准曲线叫做内标标准曲线。
光有内标标准曲线还不能称之为内标法,因为这条曲线其实与普通的标准曲线没多大差别(只不过是纵坐标的数值转化了)。
只有当内标标准曲线与前处理过程结合起来才能称之为完整的内标法(当然内标还有其它用途),这时内标法的好处才体现出来:1)不用定容,可减少劳动强度。
2)既然不用定容了,回收率也不用太严格了,只要重现性好就行。
具体操作:
1 建好内标标准曲线。
2 用萃取溶剂将内标配成与标准曲线中的内标物相同的浓度(如1ppm)
3 用含内标的萃取溶剂与萃取待分析物。
4 回收萃取溶剂,简单净化后进样。
5 积分计算待分析物与内标物的比值,代入内标标准曲线,求出待分析物的浓度。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时候内标物浓度已不是名义上的1ppmb ,可能会大于或小于1ppm,但是不要紧,因为待分析物浓度与内标物浓度是同方向变化的)
以上方法对计算比如生物降解率等待分析物起始浓度已知的样品是比校合适的,对于环境污染调查的话可要考虑使用哦。
内标法给人的印象总是让人头疼,何时选用内标法,如何选择内标物质,结果怎么计算,公式该如何理解,都是问题。
被问到过内标法的定量依据是什么,也就是在内标法里内标和待测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当时有点晕,说待测物和内标的比是一定的。
到底是什么的比一定呢?你清楚吗?
在此,撇开大家谈论过很多的内标法如何应用的问题,来谈谈内标法的计算。
先来分清两个概念,绝对校正因子和相对校正因子。
以色谱分析为例,绝对校正因子是单位峰面积所相当的物质量,fi’=mi/Ai。
而相对校正因子是某一组分与标准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
f= fi′/fs′=As•mi/Ai•ms。
在内标法中,绝对校正因子主要由仪器的灵敏度决定,并且不易准确测量,也无法将内标物和待测物联系起来;而相对校正因子才是定量的基础,也是前文中提及的问题的答案,相对校正因子是那个一定的量,所谓待测物与内标的比一定也就是说待测物的质量与峰面积之比(即绝对校正因子fi’)和内标物的质量和峰面积之比(fs’)的比值一定(话比较绕,结合公式就一目了然啦)。
文献上,标准上看到的校正因子也都是相对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也可以通过已知量的标准和内标混合后经实验测定获得。
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公式进行简单变形,就能够得到待测物质量mi=Aifi’/Asfs’*ms=,进而通过
C=mi/m得到待测物的浓度。
因此,再见到各类内标计算公式,我们就能够分辨其中的f到底是相对校正因子还是绝对校正因子了。
比如
里,fi、fs就是指绝对校正因子。
而为了避免测定校正因子,常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
它以mi= ms*fi*Ai /(fsAs) 为基础,但有一个前提是加入恒定量的内标物,且进样量相同(ms同),这样待测组分的含量就与Ai/As 成正比了。
mi=Ai/As*常数。
绘制内标标准曲线,先将待测组分的纯物质配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加入相同量的内标物,混合后进样分析,测出Ai和As,以Ai/As为纵坐标,以标准
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作图。
分析待测试样,取与标准溶液相同量的待测试样和内标物,测出峰面积比,由标准曲线即可查出待测组分的含量。
利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可以免去测定校正因子的麻烦,也可以减少与查阅到的校正因子仪器条件等不同造成的差异,适用于液体试样的常规分析。
总结起来有2点:一是在内标法中只有相对校正因子,也就是待测物与内标物的绝对校正因子的比值是一定的。
二是内标标准曲线法能够避免测定校正因子,但使用上有一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