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绪论提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一、前言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面向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并初步掌握个体毕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学习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四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总学时理论60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认识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及其关系,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研究问题和年龄特征的划分与研究。
3.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学者、流派及其思想,了解中国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基本途径。
4.了解当前最新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方法和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进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研究理论的进展。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目的要求:1.了解各种心理发展观点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2.掌握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其缘由。
教学内容: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发展的实质。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内化学说。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新皮亚杰主义简述。
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提纲(表格)

发展心理学提纲(表格式)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发展的内涵3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一)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二)心理发展的社会性(三)心理发展的活动性(四)心理发展的规律性3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基本特征2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4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一、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准备阶段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4二、发展心理学的设计方式一、横断研究二、纵向研究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第四单元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单因素论1.遗传决定论2.环境决定论(二)二因素论(三)相互作用论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五)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2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新生儿的发展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第一类无条件反射;第二类无条件反射二、新生儿的行为模式三、新生儿的心理发展(一)以感觉为指标(二)以无条件反射(三以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四、新生儿第二单元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白板说二、婴儿大脑的可修复性脑瘫早期三、婴儿的动作(一)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源泉;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二)婴儿的主要动作(一)手的抓握动作(二)独立行走第三单元婴儿的学习一、模仿学习二、条件反射学习三、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第四单元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一、婴儿感知觉发展(一)婴儿感觉的发展视觉的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视敏度)听觉的发展(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二、婴儿知觉发展(一)跨感觉通道的知觉(二)模式知觉(三)深度知觉: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装置二、婴儿的注意和记忆的发展210 婴儿的注意婴儿的记忆三、婴儿的加工信息整合能力与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五单元婴儿期的言语发展一、婴儿的发音(一)、婴儿的发音阶段性3(二)、婴儿的发音特点3二、婴儿词汇的发展(一)、词汇量的发展(二)、掌握词汇的特点三、婴儿句子的发展(一)单词句到多词句(二)、简单句到复合句四、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一)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前言语交往(二)、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三)成人与婴儿之间的言语交往4五、语法的获得三、思维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一)言语发展的理论1.后天学习理论2.先天成熟理论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二)婴儿言语的发展(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句法的发展)第三单元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一、情绪的发展(一)笑的发展1.自发性微笑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二)哭的发展(三)恐惧的发展二、气质三、社会性依恋(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二)婴儿依恋的类型四、自我意识的发展(主体我的发展;客体我的发展)第四单元婴儿期的心理卫生…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一、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二、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古典游戏理论如;精力过剩论,重演论:现代游戏理论精神分析论,认知论:三、儿童游戏的发展(一)儿童游戏的特点1.机能游戏2.象征性游戏,3.规则游戏四、象征性游戏的特征有5一、以主题游戏为主;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通过想象建构休假游戏情景;游戏中富有创造性;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五、游戏的社会性发展(一)、非社会性游戏(独自游戏、旁观游戏)(二)、平行游戏(三)社会性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有①促进认知;②体现创造性能力;③培养健全的人格;④增强体质;⑤是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两个主要问题,四个研究方面)两个问题:有关心理发展的原理或规律一类的问题;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四个研究方面:1.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2.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3.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
4.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名词解释本我: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自我:意识结构部分。
遵循现实原则,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介。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良心、自我理想。
前者: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性的和批判性的部分,要求个体不能违背良心。
后者: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是抽象的东西,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
积极强化作用: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个体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作用。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 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直接强化: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替代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如果看到失败或受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自我强化: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自我强化依存于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二.简答1.佛洛伊德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划分1. 口唇期( 0一1岁);2. 肛门期( 1—3岁);3. 前生殖器期( 3—6岁);4. 潜伏期( 6—11岁);5. 青春期( 11或13岁开始)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个阶段的划分1. 婴儿期,0-2岁。
发展心理学提纲

发展心理学提纲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答: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研究包括几部分?答: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3、发展心理的基本体征?答:①方向性和顺序性②不平衡性③普遍性和个别差异性④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心⑤理发展进程中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4、发展加速期:幼儿期和青春期5、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德国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标志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6、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研究美国霍林沃思于1927年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美国的古迪纳夫于1935年出版《发展心理学》。
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标志发展心理学完全取代儿童心理学。
7、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①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②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③重视纵向(或聚合交叉)的研究;④研究方法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⑤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⑥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8、8个关键期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和超我(道德原则)2、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①口唇期(0-1)②肛门期(1-3)③前生殖期(恋母情结3-6)④潜伏期⑤青春期3、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八个阶段及其任务)①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2岁。
任务: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②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
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识的实现。
③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
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④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
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发展心理学》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专业地位二、课程学习意义三、课程学习内容说明四、课程学习要求第一章绪论学习重点:1.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界定及发展简史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主题,以及心理发展的年龄分期。
3.发展的概念,及影响发展的因素。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研究设计方式,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
5.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界定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广义:研究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的科学。
狭义: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二、发展心理学简史凯恩斯等人划分:诞生期(1882-1912)、中期(1913-1946)、现代(1947-至今)。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普莱尔:《儿童心理》(1882)(二)儿童心理学的演变1、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2、比纳的儿童智力测量3、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学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霍尔的发展心理学思想霍尔认为应把个体心理发展看作是一系列种系进化、历史的重演。
个体的发育和发展是种系发生的各主要阶段的再现。
他认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即:乳儿期复演了从动物到人的进化;8岁前的儿童复演着原始人的渔猎时代;8—12岁的少年期复演着人类由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时期;13—25岁为青年期,复演着人类浪漫主义时代。
霍尔认为,在个体生活的早期所表现出来的遗传特征比以后表现出来的特征古老。
例如:味觉在婴儿期和儿童期最发达,以后就逐渐衰退,这与味觉在人类种系演化进程中的趋势是一致的。
人类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活动在个体发展上也最早表现出来。
(三)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霍尔:《衰老:人的后半生》(1922)2.荣格:成人心理学3.霍林沃思:《发展心理学概论》(1927)4.古迪纳夫《发展心理学》(1935)5.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代替“儿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提纲1

发展心理学提纲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就是研究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特点和规律。
从广义上讲,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个体心理学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过程;4个方面: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生理因素的发展,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言语的发展3.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4.社会化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5.关于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霍尔的复演说6.*考选择。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是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二是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a.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b。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问题c关于心里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7.皮亚杰以思维发展作为分期标志,埃里克森以个性发展作为人格发展的划分8.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后的额人文主义教育,夸美纽斯,卢梭,佩斯泰洛奇,福禄培尔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则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
其书,《一个婴儿的传略》,是儿童心理学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对推动儿童发展的传记法的研究有重要影响9.*科学儿童心理学之父,德国的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其书《儿童心理》1882年,被公认为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0.*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霍尔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但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11.*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12.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1927年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发展心理学诞生了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发展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⒈心理的种系发展;⒉心理的种族发展;⒊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之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合起来指的是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发生,二是发展。
发生是指心理“从无到有”,发展指的是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
通常所说的心理发展,多指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这是从狭义上理解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⒈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个体心理是有各种心理过程和现象有机联系的整体,心理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的互相作用中实现的。
①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它不等同于各种心理现象特征相家的集合;②心理的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⒉心理发展的社会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受社会制约的。
⒊心理发展的活动性: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就是活动。
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者的相互作用是指,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刺激和要求;主体对客观环境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动作和活动室主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这里的动作和活动包括外部动作和内化活动两个部分。
内化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转化过程,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和超越化。
⒋心理发展的规律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等方面。
①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人的个体心理都具有特殊性,不可能存在两个人心理特征完全相同的现象,这是心理的个性。
心理发展又具有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是从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个体的心理活动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即遵循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规律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谈话法 例如,某班老师想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识,在提问时应该特别注
意孩子的表情,尽可能保护孩子幼小的内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避免伤 害、吓唬儿童。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作品进行分
析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最常见的是 对儿童的日记、绘画作品、工艺制品等作品进行 分析。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思考: 你认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
究意义有哪些?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理论价值
1.有助于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儿童观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 绪 论
本课重点: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意义 4.研究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一)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发展心理学
是基础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作品分析法 【案例分析】
受虐女童笔下的《幸福的家》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
(三)特殊性原则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类型
(一)横断研究设计
(二)纵向研究设计
(三)混合研究设计
例如:瑞文测验
发展心理学提纲点(1)

第一章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义与侠义,个体心理发展)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能动性、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教育性)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纵向研究、横断研究、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与临床法)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精神分析学派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第三章生物学基础遗传一、产前期的发展阶段二、产前期的环境影响第四章婴儿期心理发展一、新生儿的生理发展特点二、新生儿无条件反射能力三、婴儿的生理发育(身体、神经系统发育、躯体生长模式)四、婴儿动作发展一般规律五、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六、婴儿行走动作的发展及其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六、婴儿言语发展(言语产生期、言语理解期)七、言语获得理论(选择模仿说、遗传决定论、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八、婴儿认知发展研究范式九、婴儿感知觉的发展十、婴儿注意、记忆与思维的发展十一、婴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十二、依恋第四章幼儿期心理发展一、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二、幼儿期生理与动作发育三、幼儿游戏的特点四、游戏的种类与定义五、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六、当代游戏理论七、幼儿言语的发展(词汇、句子的理解、句子的产生、阅读能力)八、幼儿感知觉发展九、幼儿注意的发展十、幼儿记忆的发展十、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十一、幼儿概念的掌握(特点及规律)十二、幼儿心理理论(定义及研究方法)十一、幼儿意志发展(特点及延迟满足)十二、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十三、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第五章童年期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特征二、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三、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学习特点及意义)四、童年期言语发展(尤其是书面语言的发展)五、童年期注意的发展及特点六、童年期记忆与思维的发展七、童年期推理的发展八、童年期同伴关系的发展九、童年期社会认知与社会交往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X学分总学时:X学时适用专业:心理学相关专业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它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认知、社会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3、培养学生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绪论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个体心理发展的概念和范畴发展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意义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聚合交叉研究3、发展心理学的历史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二)胎儿的发展1、胎儿的生理发展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胎儿神经系统的发展胎儿感觉器官的发展2、胎儿的心理发展胎儿的反射活动胎儿的习惯化和记忆(三)婴儿心理发展1、婴儿的生理发展婴儿的身体发育婴儿动作的发展2、婴儿的认知发展感知觉的发展注意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3、婴儿的语言发展语言发展的理论前语言发展婴儿语言的发展阶段情绪的发展依恋的发展婴儿的社会交往(四)幼儿心理发展1、幼儿的生理发展幼儿身体的发育幼儿动作的发展2、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幼儿的注意发展幼儿的记忆发展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发展3、幼儿的语言发展幼儿语言的发展特点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的情绪表达和理解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幼儿的性别角色认同幼儿的同伴关系(五)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1、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童年期身体的发育童年期动作和运动技能的发展2、童年期儿童的认知发展童年期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童年期儿童的注意发展童年期儿童的记忆发展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发展童年期儿童的学习3、童年期儿童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童年期儿童的情绪发展童年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童年期儿童的人际关系童年期儿童的品德发展(六)青少年心理发展1、青少年的生理发展青少年身体的发育青少年性生理的发展2、青少年的认知发展青少年的感知觉发展青少年的注意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发展青少年的思维发展青少年的创造力发展3、青少年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的情绪特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青少年的道德发展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七)成年早期心理发展1、成年早期的生理发展身体发育的顶峰和生理变化健康和生活方式2、成年早期的认知发展智力发展的特点学习和职业发展3、成年早期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爱情和亲密关系职业选择和发展自我认同和人格发展(八)成年中期心理发展1、成年中期的生理发展生理变化和健康问题更年期2、成年中期的认知发展认知能力的变化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3、成年中期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家庭和职业的责任中年危机人际关系的变化(九)成年晚期心理发展1、成年晚期的生理发展身体机能的衰退健康和疾病2、成年晚期的认知发展认知能力的下降记忆和智力的变化3、成年晚期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退休和生活适应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死亡和临终关怀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P3)答: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简而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P4)什么是年龄特征?(P3)答: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的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2、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P3)答:心理发展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四个方面: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3、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及4个阶段答:(1)儿童心理学的诞生(P12):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儿童心理学发展四个阶段(P14):①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
②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即在欧洲和美洲出现一批心理学家,开始用观察和试验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
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2)发展心理学的诞生(P16):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于1927年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4、了解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一些代表事件:(P12—P17)答:(1)1882年,《儿童心理》一书出版,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2)1904年,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3)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4)1927年,霍林沃思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5)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童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P36-37)佛洛伊德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1、口唇期:佛洛伊德认为力比多的发展是从嘴开始的,吮吸本能能产生快感。
发展心理学的讲课提纲

美国博士例、上帝遗忘的人
增长和衰退的统一(青-中-老) 连续性和阶段性(量、质)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各年龄段心理发展特征(胎儿-婴儿-幼 儿-童年-青年-中年-老年)
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为什么) 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遗传-环境,教
育、连续-跳跃、内在-外在、关键期)
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妊娠反应、高热量食物偏好)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准备
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年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儿童心理》1882年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57
年(毕生发展)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 最近发展区 –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 学习的最佳期限
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 第二阶段(快乐主义定向,自我中心和自我利益) 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他人看法) 第四阶段(社会秩序和权威、法律) 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非死板法律)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
发展心理学讲课提纲
关于发展心理学
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原因(成熟、学习)
更正教材(发展从受孕开始)
发展心理学-生活
子女教养问题、理解过程和趋势
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
发展不足:心理问题或困扰 发展的偏离:不当的发展环境、个体差的内涵 广义: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心
– 鲍查德、莱肯(美国)对遗传的研究(人格、智力、 幸福感、婚姻、死亡)
– 智力主要是遗传(50%)、人格(40%) – 环境弱遗传强,环境强遗传弱 – 不是环境影响人性,而是人的遗传倾向塑造环境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教学大纲模块一绪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理解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
(二)课时分配3课时。
(三)教学提纲主题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心理现象概述二、心理的实质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四、研究、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主题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题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理论一、成书势力说二、行为主义学说三、精神分析学说四、认知发展学说五、高级心理机能学说模块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含义。
2.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3.掌握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具体表现。
(二)课时分配6课时。
(三)教学提纲主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含义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概念主题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0-1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1-3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三、3-6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模块三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理解注意、感觉和知觉的定义,并能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2.识记注意的品质、感知觉的规律。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二)课时分配4课时。
(三)教学提纲主题1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概述二、注意的分类三、注意的品质四、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五、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主题2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感知觉的概述二、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三、学前儿童感知规律与教育四、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五、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模块四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理解记忆和想象的定义,并能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年龄特征的研究: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尽管生理、言语、活动、认知和人格的发展存在着内在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各自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诞生:1882年,德国生理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发展: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2、精神分析学派荣格:最早研究成年期心理——成人心理学之父;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
霍林沃斯——最先提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全貌,1927年,《发展心理学概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迪纳夫——1935《发展心理学》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埃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的,每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心理发展阶段说人格结构:1、本我:即原我。
指原始、本能的自己,包括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研究了老年心理
41
一、发展心理学历史发展脉络
霍尔:青年心理学(1904) 标志——《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
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 主要贡献: 1.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小学生; 2.将研究对象扩展到青年; 3.建立儿童研究学会,创办《教育学报》 ; 4.推行问卷法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 5.使美国逐渐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中心; 6.提出复演说。
可逆性,但都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 即使是内 部的、稳定的、持久的变化,也不能一概称为发展。
例如,当你从明处走入暗处,视网膜上的光化学物质 会发生变化,使视觉感受性大大提高了,这就是众所 周知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走入明处,才会发生过 程相反的明适应。这种内部变化是为了重建机体的正 常平衡,其最终结果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类似的情 况还有女性的经期生理变化等。这些也不能称之为发 展,尽管它是内部变化过程。
唤起式
不同的遗传 特征唤起不同的环境反应
主动式
遗传特征对环境进行选择、改变和创造
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普遍性
普遍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生老病死
特殊性
功能、特征和行为等的个体差异
四、连续性和阶段性的问题
量的变化 质的变化
心理年龄特征
一般特征 典型特征 毕生发展年龄分期(表1-1)
(一)什么是发展
心理发展的特点 发展是持续毕生的过程
既有获得也有损失 发展不平衡
发展具有可塑性:行为发展的可变性
敏感期/关键期
印刻(imprinting):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
能力代偿
8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9022)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

(9022)《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重点)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心理发展的原理2、年龄特征(重点)三、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重点)1、创始人2、标志性的代表作四、从儿童发展到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1、霍尔:青年心理学2、荣格:成人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重点)4、毕生发展心理学五、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种系发展、年龄特征(二)简答题1、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重点)一、精神分析的发展观(重点、难点)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重点)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重点)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三、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重点、难点)1、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重点、难点)1、皮亚杰的发展观2、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3、发展的阶段五、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同化、顺应、图式(二)简答题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三)论述题1、试比较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理论的心理发展理论。
2、试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3、试论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与研究原则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重点)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重点)1、纵向研究(重点)2、横向研究(重点)3、聚合交叉研究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呈现(五)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四、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纵向研究、横断研究(二)简答题1、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2、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三)实验设计:请用分别采用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聚合交叉研究设计三个实验。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 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30多年来,对发展心理 学发展了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成人心理发展作了有创新 意义的研究。表现在: 1、对成人记忆的研究 2、对成人思维发展的研究 3、对成人智力发展趋势的研究 4、对成人道德发展的研究 5、对成人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 的毕生发展或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此外,还有大量 的分阶段,例如成年早期、成年中期、老年心理的著作。发 展心理学正是在这近20年的广泛研究中发展起来的。
30年代初洛伦兹(K. Lorenz)的研究:
• 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心理发展内外因关系;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等
(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 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 质的心理特点。
1、如何正确理解年龄特征
• • • • a、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 b、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 c、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 (有个别差异,教育可使之改变)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一)从学科地位和性质看 1、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既是专业课,也是专业基础课)。 (二)从研究对象看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 征的科学。 1、心理是不断发展的 人类种族心理的发展:从动物心理—人的心理(属于比较心理 学的范畴) 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从原始人心理—现代人心理(属于心理 史学的范畴) 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发展(即通常所说 的“发展心理学”的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重点:[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促进人类动物祖先演变到人类的三个前提条件●人类心理的三个特点●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霍尔的复演说●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毕生发展研究的六条基本原则(补充)新生儿期(出生至一个月)乳儿期(1 岁以内)婴儿期(1~3 岁)幼儿期(3~6、7 岁)儿童期(6、7~11、12 岁)少年期(11、12~14、15 岁)青年期(14 、15~25 岁)成年期(25~55、60 岁)老年期(55、60、65 岁后)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P2)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一)心理学(P2)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2.人的三个心理过程:知(认知过程)、情(情感过程)、意(意志过程)。
3.心理科学的特殊性:与物理现象不同,心理现象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到。
4(1)人的行为很明显会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2)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心理非常复杂,可以有意识的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
(3)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能使心理活动成为神秘莫测、无法研究的东西。
(二)发展心理学(P3)1.发展心理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年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3.具体来说,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还必须结合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活动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4.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包括两部分: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和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前者所研究的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即研究动物心理学的实质;后者所研究的是名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5.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科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P4)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种系心理发展(P4)1.种系心理的进化过程动物进化的标志之一是其结构的分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神经系统的出现。
(1)刺激感性阶段(2)感觉阶段(3)知觉阶段(4)思维萌芽阶段。
类人猿的出现意味着思维的萌芽。
2.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1)人类的进化。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祖先是高度发展、现已灭绝的猿类。
●人类动物祖先演变成人类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直立行走和手的发展,二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三是因交往而需要产生语言。
●动物的进化受生物原理或生物规律的支配,而人类的发展则受社会原理或规律的支配。
(2)人类心理的特点●一是有意识的心理。
意识包括意识客体和意识自我两种类型。
意识的作用1包括能够清醒地觉察周围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2明确思考过程和方向,使认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和预计性调节自身的行为,具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自觉能动性;3意识是人的心里的高级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因为人的心里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形式。
●二是社会性的心理。
人类心理受社会历史的制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离开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时间就谈不上人类的心理。
●三是有语言功能的心理。
语言有两个主要的功能概括功能和调节功能。
人的有意识和心理,正是以语言为基础的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的总和。
(二)个体心理发展(P7)1.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2.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8)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者规律的理论问题;另一个是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P8)在人类发展基本原理或规律这个问题上,各种心理学派别之间的争论可以归为五点:第一,人类心理与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于环境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是量变还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第四,人类心理发展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是多样的,还是固定的第五,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的的(二)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P9)1.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划分人生阶段所依据的典型资料可归为如下几类:●以生理发展为划分标准,如柏曼以内分泌腺为分期标准;●以智力发展为划分标准,如皮亚杰以思维发展为分期标准;●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如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如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以生活事件为划分标准,如成年期分为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2.年龄特征的研究(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具有一定的性质)。
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因为年龄适时间的标志代表一定的时期和阶段,一切发展都是和时间相联系的);但又不是完全由时间决定的。
(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是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变迁(P11)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P11)1.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2.普莱尔的《儿童心理》的问世,给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P13)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 准备时期:19世纪后期之前为2. 形成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3. 分化和发展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和著作,不论在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
4. 演变和增新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是理论观点的演变,(2)二是具体研究工作上的演变。
二、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P14)(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扩大到了青春期(P14)霍尔:将研究视野扩至青少年,1904年出版《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这个书名不用记吧我觉着),研究青少年心理;从此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及儿童心理学研究,即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
(不足: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P14)1.荣格:最早开展成人心理学研究。
2.荣格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2)重视“中年危机”(3)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老人面临死亡时如何理解生命的性质)1.霍林沃斯:出版了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2.巴尔斯特等人提出了一生全程研究及相关理论发展的原因3.巴尔斯特等人提出毕生发展研究的六条基本准则:(1)发展与人的毕生相伴(2)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有得有失的过程(3)生物学与文化的影响在毕生发展中会有所变化(4)发展涉及资源配置的变化(5)发展具有可塑性(6)发展会受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P17)(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在四个层次上的突破(P18)1.杨国枢教授从四个层次讨论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方向和尝试:(1)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2)研究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现象(3)修改或创立概念与理论(4)改变旧方法,涉及新方法2.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在四个层次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建构和谐中国的大背景下开展发展心理学各项内容的研究(2)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上,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自然面与社会面的关系●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整体研究与局部研究的关系●个人研究与合作研究的关系●现代化手段和常规研究的关系●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基本途径(P19)摄取——选择——中国化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与展望(P21)当前发展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本学科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一、发展心理学的进展(P22)(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P22)1. 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化变化(1)新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向人生的两极延伸2. 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纵向整体化变化所谓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纵向整体化变化,是指发展心理学研究重点的变化发展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进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5)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三)发展心理学理论的进展(P24)1.一般理论的进展2.社会性和品德发展理论的发展3.认知发展理论的进展:认知发展理论的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1)认知发展的三级水平的观点(2)五种智力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和达到目标的唯一方法,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觉各自的大脑资源,这种为达到目的所发挥的各种个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成功智力理论所谓成功之力,就是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真智力理论帕金斯核查大量智力测验和促进智力的研究,提出智力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
一是神经智力,指神经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二是指经验智力,指个人积累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三是反省智力,指解决问题学习和完成挑战智力任务的广泛的策略。
●生物生态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是天生潜力,环境(背景),内部动机相互作用的函数。
个体的环境资源有两类,一类是近端过程,即直接环境中与课题的持续相互作用,另一类是远端因素,由影响近端过程的形式与质量的环境维度组成。
●情绪智力理论梅耶尔等人认为,情绪智力用于说明人们如何自觉和理解情绪,具体的说,是知觉和表达情绪、在思维中同化情绪、理解和分析情绪、调控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二、对发展心理学的展望(P27)略(二)发展心理学的未来走向(P28)略课本P32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