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04c7ba7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1.png)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shuòshì)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xīnwén)与传播学理论》考试大纲本考试(kǎoshì)大纲(dàgāng)由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kǎoshì)性质《新闻传播学理论》是2012年新闻与传播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
《新闻传播学理论》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科学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II.考查目标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新闻学概论约40%传播学概论约40%中外新闻事业史约20%Ⅳ.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 20分(5小题,每题4分)简答题 30分(3小题,每题10分)案例分析 20分(2小题,每题10分)论述题 30分(2小题,每题15分)写作题 50分Ⅴ.考查内容第一(dìyī)部分新闻学概论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pǔbiàn)的社会现象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fāzhǎn)的需要3、新闻(xīnwén)活动的渠道4、新闻(xīnwén)的基本特点5、两种新闻定义6、新闻本源7、新闻要素8、新闻类别9、新闻与信息10、新闻与宣传11、新闻与舆论12、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13、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14、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15、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16、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17、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18、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19、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20、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21、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22、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23、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24、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25、新闻事业的阶级性26、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7、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28、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30、新闻媒介的传播(chuánbō)效果31、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zuòyòng)和任务32、大众传媒与社会(shèhuì)系统33、大众传媒与政治(zhèngzhì)34、大众传媒与经济(jīngjì)35、大众传媒与文化36、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37、新闻自由的涵义38、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39、新闻自由属于人民40、新闻法规41、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42、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43、新闻媒介的经营44、第一节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45、受众的特点46、受众的细分47、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48、受众的权利49、新闻真实性50、新闻指导性51、新闻的群众性52、新闻事业的战斗性53、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54、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55、新闻选择的标准56、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57、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58、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60、新媒介(méijiè)技术与网络新闻第二部分(bù fen) 传播学概论1、从传播的定义(dìngyì)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shèhuì)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jiāowǎng)理论与传播学4、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5、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6、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7、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8、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9、象征性社会互动10、传播的基本过程11、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12、人内传播13、人际传播14、群体传播15、组织传播16、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17、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18、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19、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20、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21、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22、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23、“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24、几种主要的受众观25、“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26、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27、传播产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29、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gōngnéng)”理论30、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chénmò)的螺旋”理论31、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xiàoguǒ)——“培养”理论32、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shèhuì)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33、从国际传播(chuánbō)到全球传播34、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程序的争论35、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36、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37、传播学的主要学派38、传播学与调查研究39、抽样调查法40、内容分析法41、控制实验法第三部分中外新闻事业史(一)中国新闻事业史1、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渊源2、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3、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的发展4、国人办报的兴起5、维新变法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6、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7、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8、民国初期自由新闻体制建立9、新闻事业的职业化10、《新青年》等与新文化运动11、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改进12、新闻教育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奠基13、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14、中国共产党党报报系的建立16、国统区的新闻事业17、文革前的新闻事业18、新时期(shíqī)的新闻事业19、港澳台新闻事业(二)外国(wàiguó)新闻事业史1、口语(kǒuyǔ)传播时代2、文字(wénzì)传播时代3、印刷(yìnshuā)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5、网络传播6、英国的新闻传播事业7、法国新闻传播事业8、德国新闻传播事业9、意大利新闻传播事业10、俄罗斯地区新闻传播事业11、东欧各国新闻传播事业12、美国新闻传播事业13、加拿大新闻传播事业14、日本的新闻传播事业15、朝鲜半岛的新闻传播事业16、印度的新闻传播事业17、东盟及西亚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18、埃及的新闻传播事业19、澳大利亚的新闻传播事业20、新西兰等国的新闻传播事业21、巴西的新闻传播事业22、墨西哥的新闻传播事业23、拉美其他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24、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内容总结(1)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
西方经济学大纲word版
![西方经济学大纲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82a55383c4bb4cf7ecd188.png)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考试大纲一、总体要求《西方经济学》是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既要熟悉和把握市场运行的基本特征,生产者和消费者均衡的基本原理,又要深入理解国民经济均衡的基本规则,以及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条件、方式和效果,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分析和解决现代经济问题奠定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本门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市场经济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为了测试学员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并加以应用能力,考试可能涉及到课程所包含的任何一部分内容。
因此,我们希望全体学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解概念,把握体系。
西方经济学课程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共17章,内容丰富,涵盖面宽。
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
在学习或复习时,必须通读教材,以课程讲解为基础,在全面理解的前提下掌握该课程的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并重点记忆重要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第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本课程考试着重考察考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知识理解程度,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因此,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考生应在了解一般内容的同时,尽量突出重点,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章节,掌握重点内容。
第三,加强练习,重视课件。
围绕课程大纲的要求,本课程的相应课件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练习题,以便学员复习时使用。
因此,完成课件所要求的综合练习、课程作业、例题分析、样卷等栏目是必需的。
这些栏目中所涉及到的练习题都是围绕课程内容中一些重要问题来设计的,力求覆盖课程中考生应该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第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各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为背景,充分理解经济理论所涉及到的有关经济现象,并尝试利用课程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doc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doc](https://img.taocdn.com/s3/m/0326af71ed630b1c58eeb52f.png)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制定原则本大纲按照“考查基础,注重应用,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来制定。
二、内容及目标说明西方经济学课程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
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主要内容:需求理论,供给理论,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均衡价格理论,政府对均衡价格干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内容:基于边际效用分析法的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剩余;基于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的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四章厂商行为理论主要内容: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及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
成本的基本概念;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规模经济、适度规模;收益函数、利润函数与厂商利润最大化。
第五章市场与厂商均衡主要内容: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条件及计算;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条件及计算;垄断竞争市场厂商均衡条件及计算;古诺、斯威齐、卡特尔等几种典型的寡头市场模型;不同类型市场效率比较分析。
第六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主要内容: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帕累托最优的有关概念和标准;效率与公平。
第七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市场失灵的几种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市场失灵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政府所运用的微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流转与循环;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之《西方经济学》试题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之《西方经济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8879fc7c1cfad6195fa76e.png)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需求的变动 2,消费者剩余 3,乘数与加速数4,拉弗曲线 5,理性预期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2,为什么个人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3,在西方有哪些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三,证明与计算题(任选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用数学方法证明收敛型蛛网的条件是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假设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均为直线)2,推导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s.f(k)=dk/dt+n.k和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
3,已知生产函数为Q=min(L,K/2),劳动的价格为3,资本的价格为1,在短期里,资本投入固定为200单位。
求该生产过程的短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函数。
4,假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函数为I=400-50r,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Ms=1250(单位均为亿美元),价格水平P=1,试求:(1)IS和LM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4)设充分就业收入为Y*=5000(亿美元),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购买?(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论从微观角度论述市场机制的效率,局限性,以及调节政策。
2,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一,名词解释(30分)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2,扩展线 3,长期总成本函数4,平衡预算乘数 5,凯恩斯陷阱 6,公开市场业务二,简答题(50分)1,如果生产中使用的某种投入要素是免费的,而且可以用之不尽,取之不竭,那么厂商使用这种要素是否越多越好?为什么?2,垄断厂商一定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吗?: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它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吗?在长期内又会怎样?3,有人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有道理吗?4,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就越大?5,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三,计算题(45分)1,已知效用函数U=(㏒a X)+(log a Y),X、Y是两种商品,预算约束Px•X + Py •Y=M,求:(1)消费者均衡条件;(2)X与Y的需求函数;(3)X与Y的需求点价格弹性。
2012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大纲对每一个要参加2012年考研的学生很有用
![2012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大纲对每一个要参加2012年考研的学生很有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6f0e92f524ccbff12184ae.png)
2012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大纲——数学考试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微积分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项选择题选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微积分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7.理解无穷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二、一元函数微分学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经济意义(含边际与弹性的概念),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反函数与隐函数的导数.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4.了解微分的概念,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5.理解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 Lagrange)中值定理.了解泰勒定理.柯西(Cauchy)中值定理,掌握这四个定理的简单应用.6.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7.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函数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内,设函数具有二阶导数.当时,的图形是凹的;当时,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和渐近线.9.会描述简单函数的图形.三、一元函数积分学考试内容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一莱布尼茨(Newton- Leibniz)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反常(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考试要求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积分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2.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了解定积分中值定理,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并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以及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3.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和函数的平均值,会利用定积分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4.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考试内容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与隐函数求导法二阶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无界区域上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考试要求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了解无界区域上较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并会计算.五、无穷级数考试内容常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交错级数与莱布尼茨定理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指开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考试要求1.了解级数的收敛与发散.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2.了解级数的基本性质和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掌握几何级数及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3.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4.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5.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会求简单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6.了解...及的麦克劳林(Maclaurin)展开式.六、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考试内容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简单的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差分与差分方程的概念差分方程的通解与特解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3.会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4.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5.了解差分与差分方程及其通解与特解等概念.6.了解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7.会用微分方程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线性代数一、行列式考试内容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考试要求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二、矩阵考试内容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分块矩阵及其运算考试要求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的定义及性质,了解对称矩阵、反对称矩阵及正交矩阵等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4.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及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和秩的方法.5.了解分块矩阵的概念,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法则.三、向量考试内容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向量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向量的内积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考试要求1.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法则.2.理解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等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3.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秩.4.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5.了解内积的概念.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四、线性方程组考试内容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Cramer)法则线性方程组有解和无解的判定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与相应的齐次线件方程组(导出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考试要求1.会用克莱姆法则解线性方程组.2.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和无解的判定方法.3.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4.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5.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五、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考试内容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相似对角矩阵考试要求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掌握矩阵特征值的性质,掌握求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2.理解矩阵相似的概念,掌握相似矩阵的性质,了解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的方法.3.掌握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六、二次型考试内容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考试要求1.了解二次型的概念,会用矩阵形式表示二次型,了解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的概念.2.了解二次型的秩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等概念,了解惯性定理,会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3.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并掌握其判别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随机事件和概率考试内容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完备事件组概率的概念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几何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考试要求1.了解样本空间(基本事件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及运算.2.理解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古典型概率和几何型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减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Bayes)公式等.3.理解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掌握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方法.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考试内容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考试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3.掌握泊松定理的结论和应用条件,会用泊松分布近似表示二项分布.4.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掌握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及其应用,其中参数为的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为5.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考试内容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密度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常见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考试要求1.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3.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理解随机变量的不相关性与独立性的关系.4.掌握二维均匀分布和二维正态分布,理解其中参数的概率意义.5.会根据两个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求其函数的分布,会根据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求其函数的分布.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考试内容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切比雪夫(Chebyshev)不等式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矩、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会运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常用分布的数字特征.2.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3.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考试内容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Bernoulli)大数定律辛钦(Khinchine)大数定律棣莫弗—拉普拉斯(De Moivre-Laplace)定理列维—林德伯格(Levy-Lindberg)定理考试要求1.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2.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列维—林德伯格中心极限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并会用相关定理近似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六、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考试内容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经验分布函数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分布分布分布分位数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考试要求1.了解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其中样本方差定义为2.了解产生变量、变量和变量的典型模式;了解标准正态分布、分布、分布和分布得上侧分位数,会查相应的数值表.3.掌握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矩的抽样分布.4.了解经验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七、参数估计考试内容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与估计值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考试要求1.了解参数的点估计、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2.掌握矩估计法(一阶矩、二阶矩)和最大似然估计法.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一)考试大纲考试性质英语(一)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评价的标准时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4a284d1d15abe23482f4d2e.png)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参加湘潭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
二、考试目的考核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一)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市场考试内容经济模型;最优化与均衡;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市场均衡;比较静态分析;帕累托效率;配置资源的不同方法的比较;长期均衡。
考试要求理解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研究对象以及基本假设前提。
了解最优化、均衡、供给、需求、帕累托效率等基本概念并初步了解市场机制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能利用基本的供求模型求商品的价格。
第二章预算约束考试内容预算线的含义、公式、几何图示和斜率;预算集的性质;预算线的变动;税收、补贴和配给对预算线和预算集的影响。
考试要求理解什么叫做消费者“可负担得起”,能够熟练地运用预算线和预算集来表示“可负担得起”;价格和收入变动对预算线和预算集的影响。
了解税收、补贴和配给对预算线和预算集的影响。
能利用本章知识分析美国“食品券”计划。
第三章偏好考试内容偏好的含义;关于偏好的三个公理性假设;弱偏好集;严格偏好集;无差异曲线;不同情况下(好商品、坏商品和中性商品)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在完全替代、完全互补、餍足和离散商品情况下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良好性状偏好的单调性假设和凸性假设;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性状;在几种特殊情况(完全替代、完全互补、中性商品和坏商品)下边际替代率的取值。
考试要求本章全部知识点均要求熟练掌握。
第四章效用考试内容效用函数的含义;序数效用;单调变换;基数效用;构造效用函数;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似线性偏好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边际效用的含义、计算公式;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的关系。
考试要求掌握效用函数的含义;序数效用;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效用函数构造;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似线性偏好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边际效用的含义、计算公式;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的关系。
【已】中南大学2012年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及考试科目(二)
![【已】中南大学2012年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及考试科目(二)](https://img.taocdn.com/s3/m/e58bdfb1fd0a79563c1e7257.png)
085205冶金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01冶金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12无机化学或976冶金原理
085229环境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01环境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02热能工程(080702)
03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3)
04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45传热学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按一级学科招生,报考专业只能填写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40电路理论
0808电气工程按一级学科招生,报考专业只能填写为电气工程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01物理电子学(080901)
02电路与系统(080902)
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
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1机械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71机械设计
085234车辆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01车辆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72车辆工程技术基础
039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88830897,饶政华)
90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012年中南大学965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2年中南大学965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13da8633d4b14e852468ea.png)
中南大学965西方经济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4.5.1 中南大学965西方经济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一、简答题1、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说明,如果猪肉价格下降,对他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加。
猪肉价格的下降回增加人们对它的需求量,这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因为当猪肉的价格下降而其他商品(如牛肉)的价格不变时,人们在一定限度内就会少买些牛肉,而把原来用于购买牛肉的钱转而购买猪肉。
也就是说,猪肉价格下降会促使人们用猪肉去替代牛肉等其他商品,从而引起对猪肉需求量的增加。
这就是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
另一方面,由于需求是以人们的购买力为前提的,而人们的购买力主要来自他们的货币收入。
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而猪肉的价格下降,这意味着同样的货币收入在不减少其他商品消费量的情况下,可以购买更多的猪肉。
因为猪肉的价格下降实际上表示人们实际收入提高了。
这就是收入效应。
因此,当作为正常品的猪肉的价格下降时,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比价格变化前增加。
2、量曲线是等产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以Q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Q = f (L,K)如图所示,等产量曲线表示生产一定单位的产品,可以有很多种劳动和资本数量组合。
当劳动投入量为单位时,资本投入量必须是单位;当劳动量从单位增加到单位时,资本投入量就可以从单位减少到单位;以后如果劳动仍然继续增加固定单位,则资本的减少量会越来越少。
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重要特点:①等产量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具有负斜率。
它表示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只有具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示劳动和资本互相替代是有效率的。
②坐标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它们按产量大小顺次排列,越接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少,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多。
中南大学硕士生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
![中南大学硕士生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https://img.taocdn.com/s3/m/aa690d591a37f111f1855be0.png)
硕士生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2014-08-13 14:47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佚名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111 单独考试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谭希培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211 翻译硕士英语大纲及参考书见相关学院251 日语(自命题)《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日交流,人民出版社(旧版)252 德语(自命题)《大学德语》(1、2册)赵仲主编,高教出版社253 法语(自命题)《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孙辉主编,商务印书馆;或《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或《公共法语》(上、下册)吴贤良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54 俄语(自命题)《俄语》(1-3册)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55 英语(自命题)《大学英语》(精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41 英语(单)无参考书308 护理综合(300分)有关专业学位教指委331 社会工作原理有关专业学位教指委333 教育综合有关专业学位教指委352 口腔综合《口腔生物学》(第3版),刘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第5版),马绪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材料学》(第4版),陈治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组织病理学》(第6版),于世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解剖生理学》(第6版),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53 卫生综合(300分)《流行病学》第六版,李立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07年;《卫生统计学》第六版,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07年;《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六版,金泰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07年;《环境卫生学》第六版,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07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六版,孙长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07年;《毒理学基础》(第五版)王心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07年;《儿童少年卫生学》(第六版)季成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07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889019f65ce05087732131d.png)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经济学是我校统计学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微观经济学 60%宏观经济学 40%(四)题型比例1.名词解释约20分2.计算题约40分3.简答题约40分4.论述题约50分(五)参考书目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五版).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五版).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理论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掌握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一、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本章介绍宏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章的重点包括:(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以及动态分析。
(4)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其与经济模型的关系。
(5)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6)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区别。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
本章的重点包括:(1)需求的含义、需求曲线、需求函数。
(2)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需求规律。
(3)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4)供给的含义、供给函数、供给曲线。
(5)供给影响因素与供给规律。
(6)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7)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含义。
(8)均衡的变动以及供求规律。
(9)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公式、几何意义、分类以及弹性理论的应用。
(10)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关系。
(11)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中南大学2012
![中南大学2012](https://img.taocdn.com/s3/m/a611631cb7360b4c2e3f64ed.png)
中南大学2012年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及考试科目注:标“█”者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标“△”者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标“◢”者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标“★”者为国家授权我校自主设置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标“◆”者为国家重点学科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56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88877211,杨惠兰)130080502◢◆材料学01材料学080525◢★矿物材料学01矿物材料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39无机材料科学基础080602◢钢铁冶金01钢铁冶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70钢铁冶金原理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81902◢矿物加工工程01矿物加工过程081920◢★再生材料工程01再生材料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15矿物加工学或916化工原理081902与广东工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3~4人;081920与广东工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1人。
915 矿物加工学《资源加工学》王淀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45615081902◢矿物加工工程01金属及矿物加工药剂分子设计02复杂贫细矿物资源及二次资源综合利用03矿物加工计算机应用技术04矿物加工新理论、新工艺及新设备05烧结球团理论与工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15矿物加工学或916化工原理(565)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培养3~4人。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入学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入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055d66e45c3b3567ec8b92.png)
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入学考试大纲本大纲适用于硕士研究生《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综合》等科目的入学考试,考试参考书目为: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四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涵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二)国内生产总值(三)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1.生产法2.支出法3.收入法(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若干国民收入核算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经济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2.三部门经济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3.四部门经济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六)名义GDP和实际GDP(七)SNA和MPS核算的差别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均衡产出1.宏观均衡产出的内涵2.储蓄等于投资与均衡产出的决定(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三)关于消费的其他理论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3.永久收入消费理论4.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四)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五)乘数论(六)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七)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1.政府购买乘数2.税收乘数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4.平衡预算乘数(八)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一)投资的决定1.实际利率与投资2.资本的边际效率3.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二)IS曲线1.IS曲线的推导2.IS曲线的斜率3.IS曲线的移动(三)利率的决定1.货币供求与利率的决定2.货币需求动机3.流动性陷阱4.货币需求函数5.其他货币需求理论6.货币供求均衡与利率的决定(四)LM曲线1.LM曲线的推导2.LM曲线的斜率3.LM曲线的移动4.LM的三个区域(五)IS-LM分析1.IS-LM与国民收入决定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及调整3.IS、LM移动对均衡的影响(六)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1.财政政策的内涵及作用机制2.货币政策的内涵及作用机制(二)财政政策效果1.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分析2.财政政策完全有效与完全无效3.凯恩斯极端4.挤出效应(三)货币政策效果1.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分析2.货币政策完全有效与完全无效3.古典极端4.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1.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的各种情况2.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与宏观管理实践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宏观经济政策四个目标2.失业的类型(二)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及工具2.财政政策分类3.功能财政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4.赤字与公债(三)货币政策1.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2.货币供给原理3.货币政策及工具4.货币政策的其他作用途径(四)资本证券市场1.股票和债券的概念2.证券发行、流通3.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五)金融衍生品市场1.期货市场2.期权交易(六)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实践及理论的演变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1.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2.劳动市场的均衡模型(三)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四)古典总供给曲线(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六)常规总供给曲线(七)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八)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数学模型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失业的描述1.发达国家失业率的波动2.自然失业率的各种理论解释(二)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三)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四)通货膨胀的描述1.发达国家通货膨胀情况2.通货膨胀的衡量3.通货膨胀的分类(五)通货膨胀的原因1.货币主义的解释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3.成本推进通货膨胀4.结构性通货膨胀5.通货膨胀的持续(六)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通货膨胀再分配效应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七)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2.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3.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及政策含义(八)我国失业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实际情况及理论分析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国际贸易组织(三)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四)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五)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第二十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 (一)汇率和对外贸易1.汇率及汇率制度2.净出口函数(二)国际收支平衡1.国际收支平衡表2.净资本流出函数3.国际收支平衡及BP曲线(三)IS-LM-BP模型1.开放条件下IS曲线2.IS-LM-BP模型(四)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1.资本完全流动下的BP线2.固定汇率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3.浮动汇率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五)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1.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2.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六)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模型(七)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数学小结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一)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二)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简况(三)增长核算1.经济增长核算方程2.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四)新古典增长理论1.索洛—斯旺模型2.索洛—斯旺模型的政策意义3.资本积累的黄金律4.考虑到技术进步的索洛—斯旺模型(五)内生增长理论(六)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七)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八)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九)乘数—加速数模型(十)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一)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四)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五)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六)名义粘性(七)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八)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九)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注:带“*”号为重点。
精品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西方经济学(人文国贸世经)
![精品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西方经济学(人文国贸世经)](https://img.taocdn.com/s3/m/7d17da4cda38376baf1faef2.png)
本文档由标准美女(标准王国)整理,仅作学习交流使用。
如文档存在缺页、字迹模糊、乱码等情况,请大家通过论坛消息与我联系。
硕士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457)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并能够对基本原理进行灵活的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均衡价格理论(第二章)●需求理论●供给理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和运用2)效用论(第三章)●基数效用理论序数效用理论●收入变化与消费者选择●价格变化与消费者选择●税收与消费者选择●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3)生产者行为理论(第四、五、六、七章)●生产理论:生产函数、等成本线、最优生产要素组合、规模报酬●成本理论:总产量和总成本、成本曲线●市场理论: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懂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长短期均衡4)生产要素市场(第八、九章)●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供求的一般原理●不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供求的一般原理●完全竞争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5)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十、十一章)●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和完全竞争经济●外部影响与公共产品、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6)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第十二、十三、十四章)●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与乘数●IS/LM模型:IS曲线和LM曲线、IS/LM分析●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基本理论框架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十五、十六章)●财政政策作用、IS/LM模型中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挤出效应和乘数效应●货币政策与工具、IS/LM模型中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数、货币政策乘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8)通货膨胀与失业(第十七、十八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通货膨胀理论●失业及失业类型、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曲线与滞胀10)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第二十一章)●国民收入长期增长的趋势和波动、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增长核算、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经济周期含义、特征与经济周期理论三、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1)题型结构●基本概念题(30分)●基本理论简答题(30分)●基本计算题(40分)●论述题(50分)2)内容结构●微观经济学部分(90分)●宏观经济学部分(60分)四、参考书目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09月(第三版)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09月(第三版)精品文档。
[专业课]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专业课]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7a2dbd090c69ec3d5bb75f1.png)
西安财经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经济学60%、管理学40%)考试科目代码:806适用专业: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审计学参考书目:[1]经济学原理(第5版):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管理学(第九版),罗宾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占总分60%)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1经济学重要思想选择、权衡和机会成本;边际考虑;自愿交易互利的思想,货币和资本作用;市场失灵2.经济学家和著作了解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和标志性作品;了解重要的经济学家3.经济分析中的图形经济分析中图形的制作与种类;斜率与弹性;经济分析中图形使用注意事项第二章供求理论及其应用1需求理论需求与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2供给理论供给与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3市场均衡供求均衡和意义;价格机制的作用方式4弹性理论需求弹性及其计算;供给弹性及其计算5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政府价格控制的影响,税收的超额负担;税收对市场的影响第三章消费者和生产者理论1消费者理论基数效用与需求:边际效用理论和历史,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偏好理论与需求: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掌握序数效用论下消费者最优的条件,理解价格-消费线与需求曲线的关系;能运用拉格朗日方法,从效用函数等推倒出需求函数2消费者剩余3生产者理论各种产量概念;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函数与生产要素投入的选择;几个主要的经验生产函数;成本理论:各种成本概念和曲线,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1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决策完全竞争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和它的收益曲线;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决策和它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市场供给曲线;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决策;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市场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效率2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决策垄断的原因;完全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和它的收益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垄断的福利代价;价格歧视3寡头市场上企业的决策寡头市场的特征;折弯的需求曲线;寡头的决策;博弈论:纳什均衡,几个主要的博弈矩阵4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决策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和它的收益曲线;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垄断竞争与社会福利。
最新12秋西方经济学本复习大纲整理内容汇总
![最新12秋西方经济学本复习大纲整理内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01c5f84bcd126fff6050b3c.png)
12秋西方经济学本复习大纲整理内容2012秋西方经济学(本)复习大纲一、考试题型、分数比例1、单项选择题(15题,15分)2、多项选择题(5题,15分)3、判断题(10题,10分)4、名词配伍题(5题,10分)5、简答题(2题,20分)6、计算题(2题,15分)7、论述题(1题,15分)二、复习方法1、第1、7、9、11、17章不作为考试重点2、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三种题型重点复习导学上相应的题型(浙江电大在线学习平台“期末复习栏”上面有导学各章答案);3、计算题范围:宏观、微观各1道,重点掌握:计算:均衡价格和弹性,消费者均衡、利润最大化,生产要素,国民收入与乘数(整理了相关计算题范围的PPT: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十章、第十四章)4、简答题、论述题重点掌握以下内容,其中论述题为:微观第五章、宏观第十章、第十三章、十四章、第十五章5.名词配伍题按照考核说明(复习蓝本)上的重点名词组织复习。
第二章供求理论重点掌握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在经济分析中,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家庭计划购买的数量;在现实生活中,影响需求的由各种因素如收入、消费者偏好等也影响需求量。
但需求量主要是由价格决定的。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别在于:第一,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同。
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
第二,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需求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2.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图形及影响因素。
类型:(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
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
2019年中南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2019年中南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4478e5448d7c1c708a14550.png)
中南大学 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 2011 年 7 月 7 日通过。
I. 考试性质
西方经济学考试是为中南大学招收经济学类专业(含部分管理学类专业)硕
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
有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微观经济学
约占 50 %
宏观经济学
约占 50 %
Ⅳ. 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
80 分(8 小题,每小题 10 分)
计算题
30 分(2 小题,每小题 15 分)
论述题
40 分(2 小题,每小题 20 分)
Ⅴ. 考查内容
一、引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三)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四)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五)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二、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需求曲线 (三)供给曲线 (四)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五)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六)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七)运用供求曲线的例子 (八)蛛网模型
五、成本论 (一)成本的概念
(二)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三)短期成本曲线 ( 四 )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 五 ) 长期总成本 ( 六 ) 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六、完全竞争市场 (一)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四)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五)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七)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八)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七、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垄断 (二)垄断竞争 (三)寡头 (四)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八、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一)分配论概述 (二)引致需求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四)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五)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六)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七)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八)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九、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一)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二)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三)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四)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五)欧拉定理 (六)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十、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三)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四)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五)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六)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七)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八)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
I. 考试性质
西方经济学考试是为中南大学招收经济学类专业(含部分管理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素质,并具有理解和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和现实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II. 考查目标
西方经济学考试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
要求考生:
(1)准确地理解、掌握和再现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西方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西方经济学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经济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微观经济学约占50 %
宏观经济学约占50 %
Ⅳ. 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80 分(8小题,每小题10分)
计算题30 分(2小题,每小题15分)
论述题40 分(2小题,每小题20分)
Ⅴ. 考查内容
一、引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三)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四)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五)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二、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需求曲线
(三)供给曲线
(四)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五)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六)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七)运用供求曲线的例子
(八)蛛网模型
三、效用论
(一)效用论概述
(二)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
(四)消费者的均衡
(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七)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四、生产论
(一)厂商
(二)生产函数
(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四)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五)等成本线
(六)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七)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八)扩展线
(九)规模报酬
五、成本论
(一)成本的概念
(二)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三)短期成本曲线
(四)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五)长期总成本
(六)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六、完全竞争市场
(一)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四)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五)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七)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八)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七、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垄断
(二)垄断竞争
(三)寡头
(四)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八、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一)分配论概述
(二)引致需求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四)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五)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六)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七)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八)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九、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一)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二)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三)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四)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五)欧拉定理
(六)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十、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三)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四)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五)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六)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七)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八)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九)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十)社会福利函数
十一、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垄断
(二)外部影响
(三)公共物品
(四)不完全信息
十二、国民收入核算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六)名义GDP和实际GDP
十三、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四)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五)乘数论
(六)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七)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八)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十四、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投资的决定
(二)IS曲线
(三)利率的决定
(四)LM曲线
(五)IS-LM模型分析
(六)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十五、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财政政策的效果
(三)货币政策的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十六、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
(四)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十七、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三)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四)古典总供给曲线
(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六)常规总供给曲线
(七)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八)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十八、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失业的描述
(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三)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四)通货膨胀的描述
(五)通货膨胀的原因
(六)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七)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十九、开放条件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一)汇率和对外贸易
(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四)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二十、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一)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二)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三)增长核算
(四)新古典增长模型
(五)内生增长理论
(六)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七)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八)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九)乘数-加速数模型
(十)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二十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消费
(二)投资
(三)货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