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问题: 1.理清文章结构,包围在小屋四周的有无 花的碧树,有五彩的花,有哪些花?
2.文章从那几个角度写小屋?说一说,并 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小组讨论互相交 流。
立足小屋之外
(定景换点)
山上
山下 山下
立足于小屋
(定点换景)
空气光线
云 霞
山路
花园
思
考
●空中楼阁是作者的想象描绘, 还是确有其物的山上的小屋? ●《 我的空中楼阁》寄寓了作 者怎样的理想?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作者简介
李乐薇,江苏人,现 代台湾作家。早年毕 业于上海大夏大学, 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 化教育工作,以散文 见长,文笔清丽脱俗, 语言优美动人,风格 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
题 解
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 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 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 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 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 的生活环境。
每天至少有
3亿人
在为住所忧虑
触景生情、畅所欲言:
假如你有足够的钱的话,你 会把你心目中的房子建在哪 里?怎么设计?
视频欣赏,交流互动
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 ,概括其内容,并以“___之屋”给小屋 起个名字,说说小屋的特点。
重点突破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感受画面美;引导学生学习定景 换点和定点换景的写景方法;引 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
形成性评价——分享视频
板书设计
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 (定景 换观察点)
{
小屋点缀山:点破寂寞 增加风景 动——静 近看:树美 高大——小巧 树点缀了小屋 远观:若隐若现树枝伸展——含蓄 轻灵而自由
{
{
——领空无限 立足于小屋看外界(不同侧面) 领土有限 有形围墙——无形围墙
空气、光线 幸福的阶梯 空中走廊 白天清晰 夜晚朦胧
二、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为职业中学高一学生, 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但他 们的理性思维比初中学生强,爱动手,自 主意识比较强,所以课文以阅读为主要的 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设计自己的《梦幻小 屋》(写一篇小短文或画一幅小画描绘自 己的梦幻小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分析
地位:是职高一年级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第
}
}
独立、安静
空中楼阁
托物言志的手法
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志向
写作练习
运用本文所学的定景换点、定 点换景、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写 一片段作文,可以是你去过的某 一风景区,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 景色。
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大家
文人及作品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刘禹锡 《陋室铭》
住所的特点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斯是陋室,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流露的生活 态度
淡泊名利 追求 内心 超雅脱俗 作者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洁身自 好、不慕名利
李乐薇 小巧的小屋建于山上,淹没 不与世俗同流 《我的空中楼阁》 在绿树丛中,在烟雾迷蒙之 合污,洁身自好、 中;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 不慕名利 阁”。
我的房间我做主
——我的空中楼阁
设计理念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一、教学设计理念
学习本篇散文要求学生掌握散文鉴赏的简单 方法,课堂上通过朗读的方式领悟作者为我们营 造的情境,课下组织学生写小短文或画图画的方 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 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还通过对比阅读 的形式,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同时教会学 生学习同类课文的方法。
•寄托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宁静自 由生活和保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感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魏 晋
陶 渊 明
归 园 田 居 五 首 ( 其 一 )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我们的文学宝库中,与本文类似的作品还有 很多,请阅读表中的作品,填写下列的内容。
四篇课文,在学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 《生命的化妆》的基础之上,学生对散文的学习 有一定的认识。
作用:在职高阶段实施中学美育,重视在阅读
文学作品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 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2、学习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和托物言志的表 现手法。 3、精读文章,品味语言,体味作者的情感; 通过鉴赏课文语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 的情感和品质,加强环保与建筑和谐发展 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