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的财政 中国财税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军务费支出 二、政务费 三、偿债费
一、军务费支出
北洋政府时期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阀 混战时期。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和人力,造成这一历史时期军费开支的庞 大,并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
二、政务费
政务费内包括外交费、内务费、财政费、 教育费、司法费、农商费、交通费等项目。 政务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也很大。
本章复习思考题:
1.简述北洋政府财政的特点。 2.简述北洋政府时期经过整理后的田赋征
收制度的内容。 3.论北洋政府时期收回关税主权的经过及
结果。 4.简述北洋政府时期外债发行的特点。 5.论北洋政府时期政府预算制度的建立过
程及内容。
2.盐税
民国初年,盐务管理和盐税征收制度基本沿袭清 时旧制,仍使用“引岸制”。
北洋时期的盐政十分混乱,一是税率、税额混乱, 各地税负轻重相差悬殊。二是征收管理无力,偷 逃税款现象严重。三是地方军阀随意截留盐税收 入,原本是中央政府主要收入来源的盐税,此时 为中央政府提供的收入很少。
为解决上述问题,北洋政府对盐税征收制度进行 了整理。
产缺乏管理,由各机构自行管理Hale Waihona Puke Baidu自由处 置。
三、官产收入
官产是指国家拥有产权的土地、荒山、林 地以及地上的建筑物等国有财产,其次还 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旗产、沙田、沙灶、 屯田等。北洋政府时期,官产收入的规模 呈逐渐缩小的趋势。
四、外债、内债收入
北洋政府时期,对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极 大。有的年度,公债收入几乎占到财政收 入总额的一半左右。
一、财政管理机构
辛亥革命胜利后,临时政府成立之初,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 大纲》的规定,成立了财政部。财政部的最高长官为财政总长。北洋 政府时期,规定,财政部下设赋税司、会计司、泉币司、库藏司、公 债司外加总务厅等六个部门。
后来,随着财政事务的增加.财政收支形式的变化,财政部下设机构 日渐增多。
1.关税
关税是北洋政府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 一。北洋政府沿袭清末税制,关税的征收有海关、 常关之分。 (1)海关关税。海关对商品进出口征收的关税有进 口关税、出口关税、转口税、子口税和船钞(亦称 吨税)等5种。 (2)常关税。北洋政府的常关税与清末相似,有内 地常关税、50里内常关税和50里外常关税三种。 最初的税率与海关税率相同,均为5%。民国初期, 常关税的征收权分属地方政府、海关所有,征收 制度颇为混乱,税率离低不等。
在建立预算制度的同时,北洋政府还初步制定了决算制度。
三、财政管理体制
受西方思想影响,清未曾试图确立分级预 算的财政管理体制,但未果。北洋政府于 1912冬公布了《国家费、地方费法(草案)》, 1913年11月公布了《划分国家税地方税法 (草案)》。这两个《(草案)》的公布,标志 着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 北洋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
概况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其一,是经济结构中,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经济仍居 主体地位,但现代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一定的发展,民族资本经济的 力量逐步壮大。 其二,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缓慢。 其三,是国民经济逐步走向开放。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来新夏:《北洋军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2.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华东师大出版 社2007年版。
3.项怀成主编:《中国财政通史》中华民国卷 刘孝诚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吴兆莘:《中国税制史》,上、下册,商务印 书馆1937年版。
5.陈昭桐主编:《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第 12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的财政
第一节 北洋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 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财政收入 第三节 北洋政府的财政支出 第四节 财政管理机构和制度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北洋政 府时期是我国从传统的封建制财政体制向 现代资本主义财政体制过度的初始阶段。 在财政制度上,北洋政府在改造传统税制, 引进现代新税种,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等方 面均有所建树,为其后国民政府时期现代 财政制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政治、经济上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政府财政在此时期的诸多特点。 其一,政府财力分散,中央政府财政资金匮乏。 其二,政府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较小,非经常性的各种收 费较多,财政收入缺乏规范性。 其三,关、盐税收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财政主权部分丧失。 其四,财政规章制度形同一纸空文。
(一)田赋
政务费中,财政部所管的费用支出数额所 古比重较大。
用于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的教育都所管开 支和农商部所管开支为各项开支中最少的 两个项目。
三、偿债费
北洋政府时期内外债收入规模颇巨,故此 其偿债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相应 地也甚为可观。
第四节 财政管理机构和制度
一、财政管理机构 二、预、决算管理制度 三、财政管理体制
二、预、决算管理制度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在清政府有关预算制度规定的基础上, 于1914年公布的《会计条例》中对预算制度作了进一步的 规定。
预算制度颁布后,最初几年实施状况较好,从1913年至 1919年各年度基本上都编制了较完整的国家预算。但从 1920年开始,由于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地方政府截留 中央专款的现象加剧,中央政府在各省的实际收入已难于 准确统计,此外,由于政府机构变更频繁,财政部门难于 全面掌握其变更情况,因此统一的国家预算的编制至此中 断。直至1925年,北洋政府才根据财政部的预算账册和各 种途径的调查统计结果,追编了1920—1925年间各年度的 预算。
田赋制度的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归并税目。 二是取消遇闰加征与减轻偏重赋额。 三是改变田赋牧人的归属。
经过整理的田赋征收制度基本内容如下: 1.地丁。 2.漕粮。 3.租课。 4.田赋附加。 5.田赋预征。 6.兵差。 7.地价税。
(二)工商税收
1.关税 2.盐税 3.其它工商税 4.其他零星杂税 5 .杂捐
(一)外债
北洋时期,外债规模十分可观。15年中,所借外 债达10亿元之多。其中外债借入规模最大的是 1912年、1913年和1914年。
北洋政府时期外债发行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是前半期外债规模远大于后半期,其背后反 映的是国际社会对北洋政府从充满希望到彻底失 望。 其二是外债资金来源上,早期以欧美国家为主, 后期则以日本国为主。 其三是外债的非经济性。 其四是外债的殖民性。
(二)内债
民国初年,由于本国市场上剩余资本、闲 置资金有限,筹集债务资金的难度较大, 所以政府主要依赖外债收入,内债发行规 模不是很大。
内债的大规模发行是在北洋政府统治的中 期,即1917年至1921年。此时期内,内债的 名目大增。有公债、银行借款、库券等多 种名目。其数额更是大得惊人。
第三节 北洋政府的财政支出
1913年2月,北洋政府再次公布了《修正财政部官制》,取消了1913年 1月规定的“财政部直隶于大总统”的规定,并撤销了泉币、公债、 库藏三司,增设制用局取代已撤销的三司职掌。
北洋政府初期,地方财政尚未确立,按制度规定,地方政府没有财政 管理权。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地方政府的财政权限非常大,任意截 留中央政府财政收人的现象普遍存在。
3.其它工商税
(1)烟酒税。 (2)矿税。 (3)印花税。 (4)契税。 (5)牙税。 (6)当税。 (7)厘金。 (8)屠宰税。 (9)房税。
4.其他零星杂税
(1)特种营业执照税 (2)遗产税 (3)普通营业牌照税。
5.杂捐
二、行政收入
1.船员请领证书登记费。 2.轮船、商船注册给照费。 3,烟酒罚金及没收物变价收入。 4.官产验照收入北洋政府早期,政府对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