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讲课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损伤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d5c1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7.png)
治疗方案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等。
治疗过程:详细介绍治疗过程,包括手术步骤、用药方法等,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等,以证明治疗的有效性。
并发症处理: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定义:指口腔和颌骨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包括 口腔黏膜、牙齿、牙龈等部位的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分类:根据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可分为轻度、 中度和重度损伤。
病因: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跌倒、工伤事故等
病理:口腔颌面部损伤可能导致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影响面部形 态和功能
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 和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 CT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 功能等)进行诊断。
并发症:口腔颌面部损伤可能引起感染、 骨折、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应积极预防和 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内 的血液、呕吐物 等,防止窒息
控制出血:压迫 止血、结扎止血 等,防止失血过 多
基础研究: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转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跨学科合作:与相关学科如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合作,共同推进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研究。
创新技术: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为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深入研究颌面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为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探索新型生物材料在颌面部修复中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开展多学科联合治疗,提高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加强康复治疗和心理辅导,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预后。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健康宣讲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健康宣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db1c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9.png)
嚼和语言发育问题。
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软组织 损伤
面部骨折: - 包括上、下颌骨、颧骨和鼻骨等骨
折。 - 骨折可能导致面部畸形和咀嚼功能
障碍。
口腔颌面部软 组织损伤的处
理方法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 处理方法
清洁伤口: - 使用温盐水或漱口水轻轻
清洁伤口。 - 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
,以免刺激伤口。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 处理方法
止血: - 使用干净的绷带或纱布轻压止血。 - 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应尽快就医。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 Nhomakorabea的 处理方法
就医治疗: - 严重的口腔颌面部软组织
损伤需要就医治疗。 - 医生可能会对伤口进行缝
合或其他处理。
预防口腔颌面 部软组织损伤
的注意事项
预防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 伤的注意事项
口腔颌面部软 组织损伤健康 宣讲PPT课件
目录 简介 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方法 预防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 注意事项
简介
简介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损伤健康宣讲课程!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损伤的常见类型和处理 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 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常见的口腔颌 面部软组织损
伤
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软组织 损伤
口腔黏膜损伤: - 包括牙龈、颊舌黏膜的撕裂或切割
伤。 - 损伤可能导致出血、疼痛和感染等
问题。
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软组织 损伤
唇腭裂和腭裂: - 唇腭裂是唇部或腭部出生
时发生的裂隙。 - 腭裂是口腔腭部发生的裂
隙。 - 这些畸形可导致呼吸、咀
避免咬硬物: - 不要咬硬物,以免导致牙齿和颌面
口腔颌面部损伤教学课件
![口腔颌面部损伤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f3e6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f.png)
研究展望
多元化教学方法
01
未来研究应探索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PBL教学
法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更新教材内容
02
鼓励学者和专家更新教材内容,及时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
术进展。
强化实践环节
0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
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未来发展方向
个性化教学
心理治疗
口腔颌面部损伤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
03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漱口,保持 口腔清洁,以预防口腔
感染和炎症。
避免外力撞击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 免面部受到外力撞击,
如跌倒、车祸等。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 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诊断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 线片、CT扫描等。
02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原则与方 法
急救处理
01
02
03
止血
对于出血的伤口,应立即 采取压迫止血或使用止血 带,并及时就医。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口腔颌面部损伤可能导致 呼吸道梗阻,需及时清理 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 通畅。
保护创面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避免 感染,可用无菌纱布覆盖 伤口,减少外界污染。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修复损伤的组织,恢复口 腔颌面部功能和形态。
手术时机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患 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手术时机。
手术方法
根据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如 清创缝合、组织移植等。
口腔颌面部损伤名词解释
![口腔颌面部损伤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3ecf3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0.png)
口腔颌面部损伤名词解释
口腔颌面部损伤是指口腔和颌骨的损伤,常常是由于意外事故、跌倒、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的。
这些损伤可能导致口腔和颌骨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进而影响患者的咀嚼、吞咽、言语和面部美观等方面。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类型有很多,包括牙齿脱落、牙折、牙龈撕裂、口腔黏膜撕裂、颌骨骨折等。
其中,颌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损伤之一,通常是由于外力直接撞击或跌倒时受到侧向力的作用所致。
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般来说,对于轻微的损伤,如牙龈撕裂或口腔黏膜撕裂,可以通过清创缝合术进行治疗。
对于牙齿脱落或牙折,则需要进行牙齿再植或义齿修复等治疗。
对于颌骨骨折,则需要进行颌骨复位和固定等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口腔颌面部保护措施来减少损伤的风险,例如佩戴头盔、护齿器等防护装备。
此外,如果出现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口腔颌面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导致口腔和颌骨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
了解其定义、类型和治疗方法,加强防护措施,及时就医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关键。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讲课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10fd7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9.png)
饮食应以清淡、易 消化为主,避免过 硬、过热或刺激性 食物,以免加重病 情。
适当增加含钙、铁 、锌等矿物质的食 物,有助于促进骨 骼生长和伤口愈合 。
避免吸烟和饮酒, 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和加重病情。
定期复查和随访
定期进行口腔颌面部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软组织损伤 损伤后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 定期随访,了解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风险
注意事项:在进行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时, 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循序渐进,避免 过度训练和二次损伤。
长期护理: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康 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保持耐心 和积极配合,定期回诊复查,以确保最 佳的治疗效果。
营养支持和饮食调理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 损伤患者需要摄入 足够的蛋白质和维 生素,以促进伤口 愈合和恢复。
分类: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种类 型。开放性损伤是指皮肤或黏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闭合性损伤 则是指皮肤或黏膜未破裂,无伤口与外界相通。
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外力创伤、烧伤、化学腐 蚀等
分类: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
病理机制:软组织受损后,炎症 反应、细胞凋亡、组织再生等过 程发生
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口腔 卫生,避免感染,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按 时进行复查和换药。
感染和脓肿形成
感染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局部炎症和疼痛。 脓肿形成是由于感染严重时,组织内形成脓液积聚,可引起肿胀、疼痛等症状。 感染和脓肿形成可能导致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的坏死和愈合不良。 及时诊断和治疗感染和脓肿形成对于减轻症状、促进愈合非常重要。
在进行口腔颌面部手术或治 疗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注
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75698d21aaea998fcc220ebd.png)
一、LefortI型(低位骨折)
1.骨折线自梨状孔底部沿两侧牙槽突根部至上颌结节,达翼突。摇动骨折块上的牙齿,整个骨块皆动。
2.伤区疼痛、肿胀、鼻出血、牙龈粘膜撕裂。
3.患侧牙齿早接触,健侧开骀,或后牙早接触,前牙开胎等不同的错抬。二、LefortⅡ、Ⅲ型(中、高位骨折)
1.骨折线常涉及鼻根区、眼底、眶下缘、颧额缝、上颁骨侧壁、翼板、颧弓。
2.直流电维生素丙(0.5-1%)或碘离子(3-5%碘化钾)导入受伤牙齿的牙龈两侧(从阴极)方法同上,每日一次,促愈合.
(二)颌骨颧弓骨折 以下凳骨和颧弓骨折多见,常伴有软组织损伤.
1.闭合性骨折
理疗方法
(1)超短波,局部对置法,微热量或无热量每次8-12分钟,每日一次,促进消肿、镇痛,防治感染和促进骨折愈合。
(二)开放性损伤
1.口腔颌面外伤后,皮肤粘膜组织破裂形成创口者,临床表现为创口、肿胀、疼痛、出血等,因有创口可引起感染而化脓或坏死。
理疗目的:消炎、镇痛促进伤口愈合,在出血停止后即可应用理疗。
理疗方法:
(1)超短波疗法,方法同前。
(2)紫外线疗法,红斑量(3-5个生物量)照射伤口及周围,每日或隔日一次,根据创口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照射。
(9)微弱直流电阴极10-20μA。
(10)脉冲电磁场 。
三、颜面口腔软组织损伤
一、擦伤
擦伤为皮肤与粗糙物体相摩擦,引起表皮和真皮的浅层损伤,可与挫伤同时发生。
[诊断要点]
1.多发生在面部突出的部位,如颊、额、鼻尖与颌部。
2.创面有毛细血管渗血和组织液渗出。
3.疼痛较敏感,常伴烧灼感。
二、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d316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0.png)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常常由于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暴力事件等原因引起。
对于这类患者,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一、急救护理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中,护理人员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指标。
同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对于开放性伤口,要立即进行止血。
护理人员还要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者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治疗。
二、疼痛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后,患者往往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
同时,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
三、伤口护理口腔颌面部伤口的处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对于开放性伤口,要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对于缝合的伤口,要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咀嚼,防止伤口裂开或出血。
四、口腔清洁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口腔清洁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口腔,包括饭后漱口、使用软毛牙刷刷牙等。
同时,要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口腔清洁药物或漱口水,保持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五、饮食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后,患者的饮食受到很大限制。
护理人员要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流质、半流质等易消化的食物。
同时,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酸甜、咖啡等。
在恢复期,要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六、心理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关心和支持。
同时,要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和康复计划,让患者了解治疗进展和预后情况,增强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七、预防感染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后,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血象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同时,要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口腔颌面部损伤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损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a5ea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a.png)
初步清创
在就医前,可以采取适当 的清洁措施,如用清水清 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 险。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修复损伤的组织,恢复颌面部的正常 结构和功能。
术后护理
注意伤口清洁、换药,以及预防感染 等措施。
手术方法
根据损伤的类型和程度,可采用切开 缝合、组织移植、植入物修复等技术 。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止痛药、抗 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以 缓解症状和促进愈合。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适当的 营养补充,以促进愈合和康复。
CHAPTER
03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 ,以减少口腔细菌,预防感染
。
避免危险行为
避免进行可能造成口腔颌面部 损伤的危险行为,如咬硬物、
过度张嘴等。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口腔颌面部问题。
分类
根据损伤性质可分为软组织损伤 、骨折和复合性损伤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 事故、跌倒、工伤事故、暴力袭击等 。
发病机制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发生与外力大小、 方向、作用点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 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因损伤类型和程度而异,常见 的包括疼痛、肿胀、出血、牙齿松动或脱落、张口受限等。
并发症类型与处理
感染
口腔颌面部损伤后,由于伤口与 外界相通,容易发生感染。处理 方法包括及时清洁伤口、使用抗
生素和定期换药。
出血
口腔颌面部血管丰富,受伤后可 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处理方 法包括压迫止血、使用止血药物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方法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9b32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5.png)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方法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它可能导致口腔和面部组织的严重受损。
对于这样的损伤,修复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以确保恢复正常的功能和外观。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常见修复方法,包括缝合、植皮和组织修复。
一、缝合术缝合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最常见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较小的伤口,如刀伤、钝器伤等。
缝合术通过将伤口边缘对齐并使用缝合线固定,促进软组织的愈合。
常用的缝合线材料包括可吸收线和非可吸收线。
可吸收线逐渐被吸收并分解,不需要额外的取线操作。
而非可吸收线则需要手术后取线,但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二、植皮术对于大面积、深度较大的软组织损伤,植皮术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植皮术通过从损伤部位或其他部位采集皮肤,并将其植入到受损区域,以促进新皮肤的生长和修复。
常见的植皮材料包括自体植皮、异体植皮和人工植皮。
自体植皮是将患者自身的皮肤组织用来修复受损区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生存率。
异体植皮则是将供体的皮肤组织移植到受损区域,但由于免疫排斥的风险,较少使用。
人工植皮是指使用合成材料来修复受损区域,克服了供体的不足,但适用范围较窄。
三、组织修复术除了缝合和植皮术之外,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还可以通过组织修复术来实现。
组织修复术是指通过手术修复受损组织的功能和外观,以恢复其正常状态。
常见的组织修复术包括局部组织移位和游离组织移植。
局部组织移位是指将周围的组织移动到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它适用于较小面积的损伤。
而游离组织移植则是从其他部位采集组织,并将其移植到损伤部位,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损伤。
四、综合应用在实际修复应用中,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性,通常需要综合应用多种修复方法。
例如,对于较小面积的软组织损伤,可以采用缝合术进行修复;对于较大面积或较深的损伤,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植皮和组织修复术等多种方法进行修复。
总结: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损伤的大小、深度和复杂性选择相应的修复方法至关重要。
口腔颌面骨损伤PPT课件
![口腔颌面骨损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0653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a.png)
治疗现状与问题
治疗现状
目前对于口腔颌面骨损伤主要采取手 术治疗,但术后恢复时间长,易出现 并发症。
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治疗方法对于复杂损伤效果不 佳,且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生活质量 受影响。
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治疗手段 如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正在逐步应用 于口腔颌面骨损伤的治疗。
治疗建议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提出相应 的治疗方案和建议,包括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等
。
03 口腔颌面骨损伤的治疗方 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消炎和预防感染,对于一些轻微的口腔颌面骨损伤 ,如轻度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作为初步治疗方式。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以及处方药如可待因、吗 啡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
01
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骨损伤的主 要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骨折、 关节脱位等需要采用手术治疗进 行复位和固定。
02
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法和外固定 法等,根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选 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针灸、 按摩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 以作为辅助治疗,帮助缓解疼痛和促 进康复。
物理疗法包括超声波、电刺激等,针 灸和按摩需要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
04 口腔颌面骨损伤的预防与 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口腔颌面 骨损伤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合理饮食与锻炼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 的摄入,加强骨骼健康;适当进行有 氧运动,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避免危险行为
详细描述
轻度损伤通常表现为骨折线较短、移位不明显,可以通过颌间牵引、矫形治疗 等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以便 尽快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分,易受损伤。
由于这个部位的解剖生理特点,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开口所在,又是人体重要感官集中的区域,该部位的损伤不仅可引起机体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反应和功能障碍,而且常造成人体形貌的缺陷甚至损毁,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
因此,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正确救治十分重要,其追求的效果不仅是挽救生命,而且要将伤员的功能和外形尽可能恢复到伤前的水平。
这就是口腔颌面部创伤救治中功能与外形并重的基本原则。
损伤的原因很多,平时多为交通事故伤和工伤,还有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意外损伤等,战时则以火器伤为主。
人体是统一整体,任何局部的损伤,均可引起程度不同的全身反应。
口腔颌面部的多处伤、合并全身其他部位的多发伤以及不同致伤因素造成的复合伤使伤情变得复杂,在救治过程中必须作全面系统的检查,分清轻重缓急,首先抢救生命,然后尽早进行专科救治,以免延误时机,造成不应有的后果。
口腔颌面部创伤救治,除需了解和掌握损伤的共性和处理原则外,尚需掌握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以及救治原则和技能。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1.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的能力很强。
因此,伤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创口,只要没有明显的化脓感染,在清创后,仍可做初期缝合。
但是由于血运丰富,伤后一般出血较多,容易形成血肿,作为创伤反应的组织肿胀出现得早而明显,在口底、咽旁、舌根等部位,可因血肿、水肿、组织移位、舌后坠、血凝块、分泌物或异物等的阻塞而影响呼吸道通畅,甚至窒息,必须予以特别注意。
2.口腔颌面部腔、窦多,如鼻腔、口腔、鼻窦等,腔窦内常存在一定数量的病原菌。
创口常与这些窦腔相通,容易引起感染,故在清创时,应尽早关闭这些与腔窦相通的创口,以减少感染机会。
3.颌骨上有牙,颌骨骨折发生骨折段移位时,则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导致咀嚼功能障碍。
咬合关系错乱是诊断颁骨骨折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在治疗颌骨骨折时,应以恢复正常咬合关系为重要标准,而牙则常被用作固定颌骨骨折的基础。
另外,在高速撞击伤中,被打折的牙或脱位的牙以及碎骨片可能成为“二次弹片”,增加周围组织损伤和感染的机会。
4.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常妨碍正常进食,需选用正确的进食方法和食物,以维持伤员的营养。
进食后应清洗口腔,注意保持伤口卫生,预防伤口感染。
5.口腔颌面部又是呼吸道的上端,损伤时最容易发生机械性阻塞,故在抢救伤员时首先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和误吸。
6.鼻部、唇部、舌、睑部、眶部和颊部开放性损伤时,如处理不当,伤口愈合后常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组织和器官的移位和变形以及瘢痕挛缩畸形。
因此,在处理颌面部伤口时,尽量保留有可能存活的组织,进行精确对位缝合是非常重要的。
7.颌面部有腮腺、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等组织。
如腮腺受伤,可并发涎瘘;面神经损伤,可出现面瘫;三叉神经损伤,可在相关区域出现麻木。
8.颌面部紧邻颅脑,严重的颌面部损伤常合并颅脑伤,如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并发颅底骨折时,可发生脑脊液鼻漏和耳漏,在抢救时必须注意。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一)解除窒息1.原因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两大类。
(1)阻塞性窒息:①异物阻塞:如血凝块、骨碎片、牙碎片以及各类异物均可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
②组织移位:如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或下颌体两侧同时骨折时,下颌骨体前份的骨折段受降颌肌群(颏舌肌、颏舌骨肌和下颌舌骨肌等)的牵拉,舌整体向后下方移位,压迫会厌而造成窒息。
在上颌骨发生开放性横断骨折时,上颌骨因重力、撞击力作用和软腭肌牵拉等因素向后下方移位而堵塞咽腔,引起窒息。
③气道狭窄:口底、舌根和颈部在损伤后,这些部位内形成的血肿、严重的组织反应性肿胀均可压迫上呼吸道而发生窒息。
在面部烧伤的伤员,还应注意可能吸人灼热气体而使气管内壁发生水肿,导致管腔狭窄引起窒息。
④活瓣样阻塞:受伤的黏膜瓣盖住了咽门而引起的吸气障碍。
(2)吸入性窒息:昏迷的伤员,直接把血液、唾液、呕吐物或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引起的窒息。
2.临床表现前驱症状是患者烦躁不安、出汗、鼻翼扇动、吸气长于呼气,或出现喉鸣;严重时出现发绀、三凹体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深陷),呼吸急速而表浅;继之出现脉弱、脉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
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3.急救窒息是口腔颌面部伤后的一种危急并发症,严重威胁伤员的生命。
急救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如已出现呼吸困难,更应分秒必争,立即进行抢救。
对因各种异物堵塞咽喉部窒息的患者,应立即用手指(或裹以纱布)掏出,或用塑料管吸出堵塞物。
同时改变体位,采用侧卧或俯卧位,继续清除分泌物,以解除窒息。
对因舌后坠而引起的窒息,应迅速撬开牙列,用舌钳或巾钳把舌牵向口外。
即使在窒息缓解后,还应在舌尖后2cm处用粗丝线或别针穿过全层舌组织,将舌牵出,并将牵拉线固定于绷带或衣服上,同时托下颌角向前,保持头偏向一侧,或俯卧位,便于分泌物外流。
上颌骨骨折及软腭下坠时,可用夹板、木棍、筷子等,通过两侧上颌磨牙,将下坠的上颌骨托起,并固定在头部的绷带上。
对口咽部肿胀,可安置不同型号的通气管。
如情况紧急,又无适当的通气管,应立即用15号以上的粗针头由环甲膜刺人气管,以解除窒息,随后行气管切开术。
如呼吸已停止,应立即作紧急气管内插管,或作紧急环甲膜切开术,进行抢救,待伤情平稳后再改用常规气管造口术。
对于活瓣样阻塞,应将下垂的黏膜瓣缝回原位,或剪掉,必要时应行气管造口术。
对吸人性窒息,应立即进行气管造口术。
迅速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及其他异物,恢复呼吸道通畅。
对这类患者,应注重防止肺部并发症。
(二)止血对于出血的急救,应根据损伤部位、出血的性质(毛细血管渗血、静脉出血、动脉破裂出血)和现场条件而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1.指压止血在紧急情况下,可将出血部位主要动脉的近心端,用手指压迫于附近的骨骼上,暂时止血,然后需用其他方法进一步止血。
如在耳屏前,用手指压迫颞浅动脉于颧弓根部,以减少头顶及颞部区域的出血;在咬肌前缘压迫面动脉于下颌骨上,以减少颜面部的出血;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舌骨大角交界处稍下方压迫颈总动脉于第6颈椎横突上,可减少头颈部大出血等。
但此举有时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因而非紧急时一般不采用。
2.包扎止血适用于头皮、颜面等处的毛细血管和小动、静脉的出血。
先将移位的组织大致复位,在创口表面盖上敷料,用绷带加压包扎。
包扎的压力要适当,避免因此增加骨折段移位,或影响呼吸道通畅。
3.填塞止血有组织缺损和洞穿性创口者,可用纱布块填塞,外面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但在颈部或口底创口内,填塞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压迫气管发生窒息。
对鼻道出血的患者,在明确无脑脊液漏时,可用油纱布填塞鼻道;效果不好时,可加用鼻后孔止血法。
4.结扎止血在创口内结扎出血的血管或在远处结扎出血动脉的近心端,止血效果确切可靠。
颌面部较严重的出血,如局部不易止血,可结扎颈外动脉。
在紧急情况下可用血管钳止血后,连同血管钳一起包扎后送。
5.药物止血局部应用粉、胶、海绵、纤维等止血制剂或凝血酶,要使药物与出血创面直接接触,并用纱布加压包扎。
全身作用的化学止血药如止血敏、对羧墓苄胺、安络血等均可作为辅助用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
(三)包扎包扎是急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包扎有压迫止血、暂时性固定、保护创面、缩小创面、减少污染、减少唾液外流、止痛等作用。
颌面部受伤后常用的包扎方法有三角巾风帽式包扎法、三角巾面具式包扎法、头领绷带十字形包扎法、四尾带包扎法等。
(四)运送运送伤员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昏迷的伤员,应采用俯卧位,额部垫高,使口鼻悬空,以利于引流和防止舌后坠。
一般伤员可采用侧卧位,避免血凝块及分泌物堆积在咽部。
运送途中,应严密观察全身和局部情况,防止发生窒息和休克等危重情况。
(五)防治感染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面常被污染,甚至嵌入砂石、碎布等异物以及自身软硬组织碎片,有效而及时的防治感染至关重要。
在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进行清创手术。
在无清创条件时,应及时包扎伤口,以隔绝感染源。
伤后应及早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对少数伤员还可同时给予地塞米松,以防止过度肿胀。
对有颅脑损伤的伤员,特别是有脑脊液漏出现时,可采用易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能达到有效浓度的药物,如磺胺嘧啶、大剂量青霉素等。
对创口污染泥土的伤员,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牙和牙槽骨损伤牙和牙槽骨损伤,在颌面部损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上下颌前牙位于牙弓前部,损伤机会更多。
牙挫伤由于直接或间接外力撞击所致,其主要特点是牙周膜和牙髓受损而产生充血、水肿。
临床表现为受伤牙松动、疼痛、伸长,有牙周膜炎甚至牙髓炎的表现。
若牙龈同时受伤,则可伴发出血,局部肿胀。
治疗:对牙周膜损伤的牙,应做简单结扎固定。
如牙髓受损,应做牙髓或根管治疗。
牙脱位在较大暴力的撞击下,可使牙部分或完全脱位,由于牙周膜撕裂,甚至从根尖孔进入牙髓的神经血管束也撕裂,临床上出现牙松动、倾斜、伸长和疼痛,妨碍咀嚼。
牙完全脱位,则牙脱离牙槽窝,或仅为软组织连接,常同时伴有牙龈撕伤和牙槽骨骨折。
治疗:如部分脱位,应使牙恢复到正常位置,并结扎固定3周左右。
如牙完全脱位时间不长,应尽快按牙再植程序,严格消毒,将脱位牙植入原位,并与邻牙一起结扎固定3周左右。
一般应降低咬合。
牙折牙折可分为冠折、根折及冠根联合折。
根据不同的牙折,处理方法也有差异。
1.冠折牙冠轻微折缺而无刺激症状,可不作特殊处理。
如折缘尖锐,应磨至圆钝。
如牙髓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并影响形态和功能,应视其情况,作牙冠修复。
如冠折已穿通牙髓,应尽早进行牙髓或根管治疗,再进行牙冠修复。
2.根折近牙颈部的根折,应尽快进行根管治疗后,行桩冠修复;根中部的折断,应拔除;根尖1/3折断、牙松动,应及时结扎固定,并作根管治疗。
3.冠根联合牙折冠根联合斜折牙,如有条件,可行牙髓或根管治疗后用金属牙冠恢复功能。
4.乳牙损伤对乳牙损伤的处理有其特殊性。
乳牙的保留对恒牙萌出和颌面部的发育意义重大,因此,应视具体情况尽量设法保留受伤的乳牙。
对于4岁以上的患儿,应作缺隙保持器,以防止邻牙向近中移动致恒牙萌出障碍或错位。
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一)临床分类Le Fort曾根据骨折的好发部位将上颌骨骨折分为I、Ⅱ、Ⅲ型。
1.Le Fort I型骨折2.Le Fort Ⅱ型骨折3.Le Fort Ⅲ型骨折(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乱上颌骨骨折段的移位主要是受暴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上颌骨本身重量的影响,无论上颌骨为何型骨折,常同时伴有翼突骨折。
由于翼内肌的牵引,使上颌骨的后份向下移位,而出现后牙早接触,前牙开。
软腭也随之移位接近舌根,使口咽腔缩小时,还可影响吞咽和呼吸。
触诊时,上颌骨可出现异常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