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中的模糊空间

合集下载

浅析延安窑洞建筑的现状及保护更新

浅析延安窑洞建筑的现状及保护更新

工程研究Engineering research■ 李玉龙浅析延安窑洞建筑的现状及保护更新摘要:窑洞是我国黄土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承载着延安丰富的地域文化,传承了红色革命圣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起初我们的祖先修建窑洞仅仅是为了御寒避暑,但经过漫长的生息繁衍,它不再作为单一的居住形态而存在,而被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内涵,窑洞所散发出来的纯厚朴实、善良热情是这片厚土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窑洞;延安;保护更新;红色文化窑洞是陕西、河南、甘肃、山西以及黄土高原上一种常见的居住形式,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悠久的发展史,起源于远古,《易・系辞下》说:“上古穴居而野处。

”而《礼记・礼运》则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天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窑洞民居这一传统的建筑形式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所独有的居住形式,也是我国自原始时期穴居这一居住形式逐渐发展完善所形成的成熟的居住形态,更是我国传统建筑中体现与自然共存,绿色可持续性建筑的杰出代表。

窑洞建筑这一居住形式作为延安地区的本土建筑,除了本身所体现出的地域特色以外,还具有其它地区窑洞建筑所不具备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窑洞建筑这一地域特色也是未来延安城市建设中所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延安作为中国的革命圣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更是我国宣扬革命教育,体现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

然而,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延安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人们的传统观念慢慢的发生了变化,窑洞这一传统的居住形式逐渐被打上了贫穷的烙印,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放弃了窑洞这一传统的居住形式,而改建一些施工比较粗糙,能源消耗极大的一些简易的砖混结构的平房建筑,整个建筑形式不仅缺乏个性,而且新建房屋所带来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是过去窑洞建筑的几倍甚至更多。

其次,传统的窑洞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模糊,功能需求不完善,居住条件简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的需求,并且大多数窑洞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传统的建造工艺,并没有相应的建筑规范进行指导,因此很多窑洞建筑在遇到一些恶劣天气,特别是大到暴雨时,都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特别是2013年的7月,一场暴雨造成了延安多处地区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很多窑洞建筑出现了坍塌、雨水倒灌等现象,造成40多人丧生,几十万人失去家园,很多遍布在山峁间的窑洞出现垮塌或严重损毁现象。

传统民居的灰空间

传统民居的灰空间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4期
20 年 1 06 2月
徐 州 建 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XUZ HOU NS TUTE OFAR I TI CHI TEC TURAL CHNOLO TE GY
Vo _ № . l6 4
章将 利休灰 作 为 日本 的传 统 空 间与 文 化 的 矛盾 以
及歧 义 的 象 征 , 为 利 休 灰 最 能 代 表 日本 传 统 文 认
化. 利休灰 一 方 面 是 指 带 有 不 同倾 向 的灰 色 , 表 所
现 的是一 种简 朴而 又 清纯 的美 学 思 想 , 外表 暗淡柔
收 稿 日期 :2 0 —00 0 61 —8 基 金 项 目: 建设 部 科 学 技 术 项 目计 划 ( 6R47 0一 —) 作 者 简 介 :王 春雷 (9 9 ) 17 一 ,男 ,安 徽 阜 阳人 ,硕 士研 究 生
De. 2 0 c 0 6
传 统 民居 的灰 空 间
王春 雷 , 海 琴 谢
(中国矿 业大学 艺术 与设 计学 院 , 苏 徐 州 2 1 0 江 2 0 8)
摘 要 :灰 空 间是 我 国传统 民居 中比较 常见 的 空 间形 式 , 庭 院 与 天 井 、 廊 、 如 檐 门楼 或 门道 、 亭等
s s, s h a he c r y r ma l a d, e ve le y, g t us r po c e uc s t ou t a d or s l y r a s ga l r a e ho e o r h, pa l vii on, e c t. Th s pa rp ob si o t o m sa d c us s o uc a p c si r dii na e i n ilho i g, i pe r e nt hef r n a e fs h gr y s a e n t a to lr sde ta usn S s t o i e e e c s f r n t e ha m o ie n m a - re t d a c ie t r ld sg . O a o pr v de r f r n e o a ur- r n z d a d hu n o i n e r h t c u a e i ns Ke r : r sde ilho s n y wo ds e i nta u i g; g a pa e; f z y s c rys c u z pa e; t a ii a u t e r d ton lc lur

浅析传统民居建筑中模糊空间的情感内涵

浅析传统民居建筑中模糊空间的情感内涵


模糊 空间的形式
来 说 ,群 体 模 糊 空 间包 括 建 筑 与建 筑 、建 筑 与 道 路 、以 及 区 域
顾名思 义 ,模糊空 间具有模糊性 ,它处于内部空间与外部 内 自然环境与建筑形成的空 间形式 。
空 间之 间的渐变状态之 中,既不属于内部空 间,也有别于外部
空 间, 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建筑 内部和外部的界限 , 呈 现 出一种 中介过渡与连续性 。 模糊空 间具 有功能上的复合特征 ,
子 ,就其 限定的空 间来讲 ,六个界面 中的四个是开敞的 ,内外 强 了内外空 间的融 合。一方 面 ,室 内可借 鉴天 井的景 色 与光
建筑艺术 —— 6 7
线 ,增加接 触 1然 的机 会 ,由此 开阔视 野 ,增添 了流动 的画 字 画、对联 、陈设等装饰处理 ,体现 出了人 的阶层、地位 、品 9 面 。例 如天 井内常 常布 置石 台花 木 ,增添 自然气氛 ,因此 靠 味等伦理 范畴 。这些构成 了社会等级 与秩序 的表现 ,反映 了功 近 院落 或天 井一侧 的墙面 通常开 有较 大面积 的窗 户 ,通过 窗 利 思 想 与 模 糊 空 间 形 式 以 及 生 活 功 能 的结 合 , 足 了居 民 实 际 满 口可以摄 取外部 空 间的 图像 ,“ 借景 ”入 内,使室外外部景 色 生活 中的物 质与精 神上的多方面追求 。
符合这种特征 的空 间形式在传统 民居群落 当中有大量的实例。
( )单 体建筑的模糊空 间 一
重 自然 的总体意 向 , 强烈地 反映出了 “ 道法 自然”的思想观念 。 天井是 模糊空 间的一 种常 见形式 ,也是 南方传 统 民居 中
厅堂是传统建筑 中的主要部分 ,通过整排 门扇的开合 ,将 不可缺 少的组成 内容 。它不但 保持 了合院住 宅 内部环境 私密 外部与 内部环境联 系起 来 ,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模糊 空间形式 ; 与安静 的特点 ,更重要 的是 它引入 了 自然 ,解决 了采光 、通

传统民居院落的完整度指标评价体系初探——以宁波石浦古镇许家片为例

传统民居院落的完整度指标评价体系初探——以宁波石浦古镇许家片为例

传统民居院落的完整度指标评价体系初探——以宁波石浦古镇许家片为例何依;王振宇【摘要】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单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历史演化过程中,传统民居院落有的保存较好,有的则被破坏或产生了异质同构的变化,因此研究院落完整度评价体系意义重大.该文通过对院落现状的存在形式与院落的历史原型进行比较分析,构建评价体系指标.评价体系选取影响院落的平面格局、建筑高度、材料样式的遗存状况作为指标因子,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完整度与清晰度.指标计算时,首先要分析传统民居院落在特定时期的历史原型,提取院落单元,然后计算每项指标因子的标准值,最后通过权重及折合率,计算出最终的目标值.【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8(036)006【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院落完整度;历史原型;评价体系;指标计算【作者】何依;王振宇【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7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建筑”多为简单的矩形建筑,但其院落组合形式非常丰富。

无论宫殿、衙署、坛庙等官式建筑,还是庙宇、祠堂、府邸民居,都采用不同的院落组合形式。

“中空外实”的院落,成为体现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中庸内敛”的基本空间形式[1]。

而全国各地民居传统院落的历史原型及遗存形式均差异较大,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传统民居院落为中国传统聚落空间的基本单位。

二战后,现代建筑因建设速度快、空间实用,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中国民居亦较多的开始采用新材料;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改善,大量传统民居拆除,现状建筑广泛使用。

现代建筑的自由平面、平屋顶的组合形式,使中国的传统城乡的空间肌理产生了质变。

20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土地革命,大户人家的多进合院就被分给了多户贫民,形成了大杂院。

随着人口增多及政策等原因,人们便在院落内改建加建,甚至对自己的几间房子拆除重建,院落空间肌理开始发生质变。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摘要】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与西方的几何形为主的建筑设计理念完全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

按一般的理解,中国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

文章着重分析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建筑是使用木材、石料等建筑材料建造的供人们使用或居住的场所,从这个定义来看,建筑包括且不限于房屋、桥梁、园林等类型。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建筑逐渐超越了其自身的功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长为人类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物质存在,生动的保留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人们文明重要的物质载体。

一、中国传统建筑特征1.在建筑上普遍采用“木构架”,并且由此形成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

木构架的结构方式,因地区和建筑种类的不同而有好几种,但以抬梁式为最重要。

所谓“台梁式”就是人们通常所见的以梁柱为骨架的斗拱结构。

这种斗拱结构以宫殿、寺庙和其他高级建筑运用最多。

2.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

但不论单体建筑还是组群建筑,在设计上常常以南北为纵轴线,以东西为横轴线安排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取方形或长方形,以回廊和围墙构成封闭式的整体。

这种布局受限于古代封闭性的思维模式和小农经济意识。

3.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

主要建筑讲究宏伟高大,讲究气势,并以次要建筑来衬托主要建筑。

许多建筑有意利用地形,造成高低错落的形态,使整齐、对称的平面布局在主体上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变化。

至于园林建筑,它所追求的不是整齐、对称,而是曲折变化和诗情画意。

4.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

浅谈居住环境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浅谈居住环境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美术学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public space designJ2 J J218.7分类号 学号 密级10722公开题 目 (中、英文 ) 浅谈居住环境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学科门类 提交论文日期 专业名称 学校代码 成绩评定设计方向浅谈居住区环境中的公共空间设计摘要空间活动有三个方面的类型,即必要空间、自发性空间和社会性空间,空间就是从这些活动的不同类型而区分成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不管是哪一种空间类型,都要依靠一个必要的媒介,给予其生命的活力,最主要的就是人类即居住者。

因此,现代城市建设、小区规划、环境艺术等设计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上进行设计加工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人的物质感和精神需求服务的。

通过对自然地加工、利用,结合当地的文化特征,民族风情而生成。

最终营造成为一个具有活力和文化特征的空间,成为人类美好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居住环境、公共空间、空间设计І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public space designAbstractThe three aspects of space activities,Space is necessary, spontaneous space and social space,Space is from the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differentiate into different areas,The area is not independence,but interrelated.No matter which kind of space type,Depend on a necessary media,Given the life vitality,Most of the human occupant namely,so,Modern city construction、District planning、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s based on a people-oriented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design process,They exist is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needs,Through the use of natural processing,Combined with loc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Ethnic customs and generation。

浅析现代本土建筑中模糊空间的运用——以成都青城山石头院为例

浅析现代本土建筑中模糊空间的运用——以成都青城山石头院为例
们 体现地域传统 文化 , 更加 宜人 且丰富多彩 的生活空间提供一些参考 。
【 关键词】 模糊空间; 四川本土建筑; 青城山石头院; 地域传统文化
【 中图分 类号】 T 8 u一 6
客观事物在相互发生关 系时所呈现 出来 的“ 亦此 亦彼 ”
【 文献标识码 】 A
间 。 人 们 处
于 该 空 间 内,
既 可 以 感 受 与 自 然 的 联
系, 又不 完 全
与 室 内 空 间
割 裂 。 檐 廊 在 川 南 建 筑 运 用 比较 多。 其 中 位 于 乐 山 市 犍 为 县 东 北 面 的 罗
图1 “ 凉亭街” 的檐廊
外相联 系又独立 , 内和外 的一个 结合 区域 。模糊空 间反映 是 了建筑 的复杂性 , 考虑 了人们需 求 的多样性 , 而其 展现 出来
图 2 没 有
中很有特色的一种空间形式 , 运用非 常广泛 , 比如说檐廊 、 寺
院中的“ 山门” 园林建筑 , , 传统 民居 中的厅堂 、 院等 等。 庭
12 模 糊 空 间在 本 土 传 统 建 筑 中的 体 现 .
早 在上世纪 7 O年代 , 日本 建筑 师黑川 纪章 就提 出了变
[ 收稿 日期 ]0 9— 8— 5 20 0 2 [ 作者 简介 ] 钟雪 (9 3~) 女, 究生 ; 18 , 研 周波 , 教 授 , 男, 博士生导师。
1 模 糊 空间 的运用
1 1 中 国传 统 哲 学思 想 与 模 糊 空 间 .
序的一部分 , 以用餐 、 喝茶 、 纳凉的形 式渗透到街道 这一公共 的外部秩序之 中, 满足居 民们各 种 日常娱乐 休 闲的需要 , 也
创造 出极富人情味的景观 。分隔与沟通建筑 内外部空 间, 檐 廊这种模糊空间 阐述 了空 间的一种 中介和过渡 。 在 四川传统 民居 中, 出现最多 的也 是最主要 的模糊 空间 是天井 。由于 四川 的气候 条件 以闷热潮 湿为 主 , 如何 遮 阳、

对传统建筑空间中模糊空间的初探

对传统建筑空间中模糊空间的初探

L a —pn , HO i - u U H i eg Z UTe jn
( ol eo rht tr n ra l nn , h nqn nvrt,C o gig 0 0 5P R C ia C l g f c icueadU b Pa ig C ogigU i sy hnqn 0 4 . . h ) e A e n n ei 4 n
对 传 统 建 筑 空 间 中模 糊 空 间 的初 探
陆 海 鹏 , 周 铁 军
( 重庆大学 建筑城 规学院 , 重庆 40 4 ) 0 0 5
摘要: 通过 分 析传 统建 筑 中的模 糊 空 间 ,探 求 了模 糊 空 间在 中 国传 统建 筑 中的模 式 和 相 应 的
处 理 手 法 , 望 有 助 于 吸 取 传 统 建 筑 文 化 营 养 , 发 设 计 思 路 , 作 出 具 有 时 代 性 和 民 族 特 色 希 启 创
直观 , 研究 时将 黑 白灰 三种 色度来 图示 表 达空 间 的封 闭程度 。其 中黑 色 表达封 闭 的室 内空 间 , 白色 表达 室外 空间 , 色为黑 白二 色 的 中间领域 则 表达半 室外 和 半室 内空 间 , 而 得 出空 间封 闭性 二维平 面示 意 灰 从 图 , 空 间分 析 不至 太过 “ 令 虚无 ” 。
1 传统建筑 中模糊 空 间的不 同模式及相应 处理手法
模糊 空 间 的 定 义 为 功 能 上 不 定 性 且 具 有 双 重 或 多 重 意 义 的 空 间 , 糊 空 间 又 称 灰 空 间 (ry 模 ga sae 、 pc ) 中间领 域 … 。然 而长 久 以来 , 对模 糊空 间 的认识 , 多认 为 这 种 半 室外 半 室 内 的空 间只 能 起 过 大

传统民居室内空间虚实的构成中关系

传统民居室内空间虚实的构成中关系

传统民居室内空间虚实的构成中关系[摘要] 构成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建筑空间艺术也离不开构成,其中虚与实的相生关系更是空间构成艺术的再现。

[关键词] 构成艺术空间艺术传统民居建筑空间艺术的所谓虚,也可以说就是空,或清空,空灵,或者就是说无;所谓实,就是实在,结实或质实,或者就是说有。

后者比较有形,具象,容易被感知,前者则多少有些飘乎不定,空泛,不易为人们所感知,蛤这两者在空间艺术中却是相生相连缺一不可的。

1.传统民居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构成民居内部空间的要素主要有门、窗、屏门、槅扇、帘架、碧纱橱、槛窗、支摘窗、花罩类:(包括几腿罩、落地罩、栏杆罩、杭罩、圆光罩、八角罩等)、天花、板壁、太师壁、博古架等。

(1)屏门一般用于内檐明间后金柱门,因它起屏风作用,故名屏门。

屏门在室内起空间组织的视觉中心的作用。

(2)槅门是安装在建筑物檐柱间或金柱间用以分隔室内外的一种木装修,槅扇作为分隔室内外空间的主要立面围护体,上部槅心以空灵通透的虚与下半部裙板、条环板的实呈现虚实各半的感觉。

(3)帘架顾名思义,为挂门帘的架子,帘架冬天可挂棉帘以保暖,夏日可挂竹帘以通风。

也为室内外空间围护体的一部分,或称帘架门。

(4)槛窗窗扇上下有转轴,可以向里或向外开,关的一种窗子。

(5)所谓支摘窗,即上部可支起,下部可摘除的窗子。

(6)碧纱橱用于室内分隔空间的槅扇,碧纱橱通常安装于室内进深方向柱间,每樘碧纱橱由六扇以上槅扇组成,其中两扇为活动扇,可以开启,作为供人通过的出入口,其余皆为固定扇,不开启。

开启的两扇其外侧还附以帘架(棉帘、竹帘或纱帘)起保温、通风、遮挡视线的作用。

碧纱橱的装饰性很强,其上可绘花草鱼虫,人物故事,或题写诗词格言。

与书画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犹如精美的工艺品。

(7)罩是室内虚实空间划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罩应用既广,形式亦很丰富,安装于室内进深方向或面宽方向柱间。

主要用于划分空间,造成室内既有分隔又相联系的环境气氛。

灰空间的完美利用 ——广东骑楼空间

灰空间的完美利用 ——广东骑楼空间

灰空间的完美利用——广东骑楼空间引言骑楼从产生起就与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相关联,与广东的历史脉搏同起伏,作为特定区域的地域建筑,骑楼自然而然的成为整个广东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景观。

骑楼建筑由于在街道和建筑之间存在过渡性的架空层,既所谓的“灰色空间”,因此骑楼街道空间相对于普通的城市街道空间具有极大的特殊性。

本文将以骑楼街“灰色空间”的空间形态与保护利用为基点进行城市设计分析。

广东骑楼的空间传播骑楼遍布世界许多地区,尤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及东南亚地区最多,整体上表现为大区域范围的圈层结构,分为珠江三角洲核心圈,粤东、粤西、粤北边缘圈、琼桂闽赣台外围圈、东南亚及其他外域圈。

骑楼的建筑源类型之一是地中海地区的外廊式建筑。

在地理大发现后,外廊式建筑随着殖民侵略的脚步逐渐向印度、南中国海沿岸扩散、变形。

通过对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的考察,发现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南亚太地区、在北美与南美之间的加勒比海地区,都形成了与地中海地区相似的外廊式建筑,这三个重要的大陆板块的结合部成为文化交流和糅合的敏感区域,成为世界文化的接受地、传播地,成为骑楼的发源地。

通过对骑楼形态、建设年代的考察,推测骑楼的传播秩序和传播方向,是在印度初步成型以后,由殖民者以马来半岛为节点传入南洋地区,在大致分为三条路径向太平洋沿岸地区传播。

一为广东,一为海口,一为台湾,然后以这三个城市为中心向周围传播,(如下图所示)。

灰色空间的宏观应用骑楼建筑由于在街道和建筑之间存在过渡性的架空层,既所谓的“灰色空间”,因此骑楼街道空间相对于普通的城市街道空间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宏观上看,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街区空间、广场空间、绿色空间。

其中街区空间是最为丰富的类型。

看过一本书上曾提出过“前店后铺”的建筑形式,既面临城市主干道的是出售商品的商店,后面面向街区次要街道的是家人居住的场所。

前店后铺的建筑模式创造了两类街区空间:商业型街区空间与交通性街区空间。

传统建筑中的功能复合与模糊空间

传统建筑中的功能复合与模糊空间

质要 求( 如遮风避 雨 )和对空 间的精 神要 求( , 如私 密性等 )使 ,
得 模 糊 空 间需 要 承 载 多重 的 属 性 ;加 上 由 于 生 活 内 容 的 复 杂 和 精 神 方 面 的 要 求 , 至 各 地 环 境 和 风 俗 的不 同 , 建 筑 中 的 乃 使
功 能 复 合 场 所 具 有 足 够 的 适应 性 和 包 容 性 。
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间 的 组 织 结 构 , 而 成 为 建 筑 功 能 的体 现 者 。 进
( ) 有 可 变 性 随 意 性 和 发 展 性 b具
生 活 中 充 满 着 各 种 不 确 定 性 和 变化 性 , 能 复 合 场 所 是 功
应 对 这 些 偶 然 性 的 重 要 部 分 。 如 民 居 之 间的 小 巷 , 以 供 人 例 可
功 能 复 合 空 间体 现 风 俗 人 情
1建筑 中 的 功 能 复 合 的特 点 及 意 义
() 能 复 合 场 所 的特 点 1功
() 有 可 容 纳 多种 功 能 的潜 质 a具
传 统 建 筑 中存 在 许 多没 有 明确 功 能 的模 糊 空 间 , 散 于 分
整 个 建 筑 之 中 , 建 筑 各 功 能 部 分 相 互联 系 组 成 有 机 整 体 。 将 不 同功 能 之 间相 互 联 系 , 生 了 复 杂 的 功 能 流 线 ; 对 空 间 的 物 产 人
建 筑 是 石 头 和 木 材 书 写 的 历 史 ,同 时 也 是 一 部 风 俗 史 , 历 史 和 风 俗 得 以不 断 传 承 , 靠 的 是 多种 多 样 的 媒 介 , 筑 是 依 建 其 中 最 为 形 象 和 直 观 的 一 种 。 如 东 北 民 居 中 特 有 的 起 居 空 间— — 炕 , 映 着 东 北 地 区 的 方 方面 面 , 作 为 集 睡 眠 、 食 、 反 炕 饮 会 客 等 各 种 功 能 于 一 身 的 功 能 复 合 空 间 ,为 空 间赋 予 生 活 的

浅析湘西民居建筑美学特征

浅析湘西民居建筑美学特征

浅析湘西民居建筑美学特征易华;谷岩【摘要】从历史性、地域性、社会性、独具一格的建筑造型、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等方面对湘西民居建筑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湘西民居建筑风格自由活泼,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崇尚实用性、功能性,对现代的建筑规划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0(036)034【总页数】2页(P6-7)【关键词】民居建筑;美学特征;地域性;社会性【作者】易华;谷岩【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1.5一个特定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

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川、黔四省的交接之处,是古代“蛮夷”之地。

它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由于受到地理人文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民居建筑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而在不断的历史进程中,其民居建筑却又变化缓慢、形态持久,但是不拘一格、自由活泼,直观地表现出了湘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同时,也反映和传达出湘西民族丰富而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追求,鲜明地显示出湘西民居建筑的美学特性。

1 历史性民居建筑是构成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因素,又被称为“石头的史书”[1]。

它是人们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一直不断努力营造和创建的理想住居。

湘西民居建筑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一个特定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栖息地。

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属于迁徙民族,长期以来已融入了湘楚文化的背景之下;长期的民族抗争和近代的特定历史使人们不断的向沅水与澧水流域纵深山区迁徙。

它逐渐的脱离荒服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所谓的“华夏正统”与“武陵蛮夷”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唐朝垂拱年间,湘西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吊脚楼诞生,至元代以后逐渐形成规模。

空间美学——论“_侘寂”对当代空间的审美意义

空间美学——论“_侘寂”对当代空间的审美意义

160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81 “侘寂”的美学溯源1.1 “侘寂”词义考从词源上看,“侘”“寂”原本是两个概念,后因在侘茶的过程中以追求“寂”的精神为最高境界,“侘”与“寂”合并为“侘寂”。

“侘寂”的审美意识是经由日本国民性文化,中国禅宗、道教、佛教文化的影响,才逐渐演变形成的一种观念。

换句话说,“侘寂”具有多个词义且处于不断发展中。

其没有确定的词义解释,这与日本传统的思想意识有关——定义过的事物其含义会被缩小限制化。

因而应从“侘寂”形成之前,分别对“侘”“寂”的词义起源进行考究,是了解“侘寂”美学意义的重要途径。

1.1.1 “侘”“侘”字最早出现于我国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离骚》 ①中,并以“侘傺”的形式出现[1]。

日本受中国文化汉字的影响,引用汉字“侘”取代了日本的固有名词“わび”(wabi),对“侘”的单独引用最早可追溯到日本的奈良时代②,其意多用于表达愁苦、萧瑟、孤寂的消极之意,此时“侘寂”不具有美学意义。

“侘”的审美意识最早出现在14世纪吉田兼好的随笔集《徒然草》中,文中表达了对残月、掉落的樱花的欣赏之情[2]。

这确认了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对消极、负面的事物赋予了肯定积极的含义。

只有当“侘”具有积极意义时,其才被赋予了审美意义,缺了这一点,简朴将成为萧瑟,孤绝将成为厌世或孤僻,如图1所示。

对于“侘”的本质含义,铃木大拙将其解释为“贫困”,所谓贫困即低物欲,“不随社会时尚”,降低对世俗之物的需求,如金钱、权利等,是在内心感受到某种超越时代、社会而具有最高价值的存在——这是“侘”的本质构成[3]。

1.1.2 “寂”同受汉字文化影响,引用“寂”取代了日文“さび”(sabi),“寂”的概念延续了日本文学中俳句美学所表达的精神内核。

“寂”与人们传统认知上的空寂、死寂是摘要 “侘寂风”于现代消费主义盛行之时开始反向行动,在建筑空间风格上追求宁静、内向、低物欲、返璞归真的形式体现。

蔚县传统民居院落空间文化

蔚县传统民居院落空间文化

蔚县传统民居院落空间文化任登军;徐良;张慧【摘要】As the core spa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residence, courtyard, which meets people's needs for production and life, is a place for people to feel na-ture and create nature and also the materializ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view of"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t reflects the sense of hierarchy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space organization mode of the typical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courtyard in Yuxian County, Hebei province, the cultural attributes and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are discussed in hope of offering some refer-ences for similar construction.%院落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核心空间,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是人们亲近自然、创造自然的场所空间,亦是古人“天人合一”建筑观的物化体现;是阶级社会长幼尊卑等级观念的空间折射,亦是传统历史文化精髓的积淀与传承。

文章在分析河北省蔚县典型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文化属性与哲学寓意,希望对院落空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营造有所借鉴。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研究——以景迈山翁基古寨为例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研究——以景迈山翁基古寨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12-0098-07 收稿日期 2023-02-04摘 要 多样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族构成使得云南至今保留着众多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村寨。

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村寨不仅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外化表征,更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与景观载体。

鉴于此,该文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切入,以景迈山翁基布朗族古寨为例,识别其文化景观的构成,进而从“格局景观、地标景观、环境景观、活态景观”四个层级,梳理作为动因的“茶文化”对翁基古寨聚落的影响及其空间特征,以期拓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具有明确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文化景观 云南 少数民族传统村寨 翁基 茶文化 空间特征Abstract The divers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ich ethnic composition make Yunnan retain many distinctive traditional ethnic villages. These traditional ethnic villages are not only the externalized representation of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specific time and space background, but also a living culture and landscape carrier. In view of this,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andscape, taking the Wengji Bulang ancient village in Jingmai mountain as an example, we identify the composition of its cultural landscape, and then comb the impac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a culture" on the settlement space of Wengji ancient village from four levels of "pattern landscape, landmark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and activity landscape", in order to expand the research vis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 so it has clear academic value.Keywords Cultural landscape, Yunna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ethnic minorities, Wengji ancient village, Tea cultur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文化景观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研究——以景迈山翁基古寨为例Traditional Villages of Yunnan Ethnic Minor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andscape:Taking Wengji Ancient Village in Jingmai Mountain as an Example姚青石 | Yao Qingshi 韦 钰 | Wei Yu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自然环境多样,民族构成丰富,拥有布朗、纳西、藏、白、彝、回、傣等25个少数民族。

2009年度浙江省城乡规划优秀论文评选推荐表

2009年度浙江省城乡规划优秀论文评选推荐表

2010年度城乡规划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一等奖提名文章(共5篇):●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编制技术规程研究余建忠张如林郭拴群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转型绿色低碳协作共赢——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方针下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构建路径朱小康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面向操作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价研究汤海孺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发展要素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研究——以余姚市姚东片区规划研究为例倪敏东罗明陈珍珍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方法和规则框架的若干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法治理念和经济规律的探索韩波夏振雷李小梨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平阳县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二等奖提名文章(共13篇):●浙江省“十二五”中小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研究周鑫根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控制研究邢仲余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山型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研究张勇于敬孟娇蓉刘宇楠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城市设计阶段的节能规划研究初探——以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节能规划研究为例陈清徐苗蓝莉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滨海地区新城建设的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胡庆钢赵佩佩陈奕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密集地区中等城市市域交通规划研究——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高昂徐珏燕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诸暨市规划设计院●统筹规划工程管线集约利用地下空间——以台州市区为例方毅立赵萍王敏晔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实践探索——以台州市院桥镇为例厉华笑龚松青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空间保护——以浙江省西塘古镇为例刘润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中心区活力的可持续性研究谢建和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温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空间形态的分形特征董煌标李海鸥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中村宅基地价值化研究阮梅洪义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城市生态带规划思考李本智易海军王凡宁波市镇海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三等奖提名文章(共29篇):●浙江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集探索及实践王喆邵波俞丞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从“温州模式”到多中心城市群发展模式——以浙中城市群胡智清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例●从县域经济走向区域经济——以浙江省三门湾地区发展与空邵波詹敏洪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间规划为例●农村集市发展与小城镇空间布局策略探讨厉华笑周彧郭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生态廊道的保护与利用——以台州市“心海绿廊”规划钟卫华何苏明厉华笑王焱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为例●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州南浔城区为例吴敏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采用20kV中压配电建设城市低碳型电网袁继良许小良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特大型城市给水管网规划研究——以宁波市为例刘前军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顾浩陈勇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RBD更新再开发探讨——以杭州湖滨地区为例王福定刘润生王焱李晖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城市节地水平测度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徐观敏邵文鸿张敏罗湘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局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调整探讨谭侠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没有树的城市:高原寒冷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以西藏那曲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为例李国华龚松青何苏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转变区域客运方式建设低碳交通体系——浙江省城乡居民出行方式优化研究贺晓琴吴寻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低碳时代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规划——以伦敦为例倪敏东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火车站城市综合体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刘纲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狭长公共空间活力延续探索庄敏玲章凌志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论村庄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李小梨夏振雷韩波平阳县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基于GPS的公交运营动态调度策略研究韩光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两栖城镇化浅析孙启邦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传统民居中的模糊空间崔昆仑徐颖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化无形为有形——城市特色彰显方法探索——以浙江省台州市章安核心区为例徐颖王晶晶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多问题假设”的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以临海市杜桥镇为例徐颖崔昆仑王欣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义乌市城市交通拥堵分析曹东源义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义乌市场与城市互动发展路径探析阮梅洪义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集中居住实践探析李本智易海军叶扬峰宁波市镇海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探索——从效率与公平视角所引起的思考罗鹏飞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楠溪江古村落特色及保护开发徐建光永嘉县碧莲镇人民政府●基于系统集聚的城市道路功能匹配度分析模型张水潮杨仁法宁波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研究所5。

川西民居建筑中的模糊空间理论研究

川西民居建筑中的模糊空间理论研究

四川是一个多 民族 、 多文化 的区域 , 据有关 史料 , 先后 发
生 过 几 次 大 批 移 民 入 川 。 因 此 , 西 居 住 文 化 也 是 一 种 兼 容 川
性较强的融合文化 , 许多特 色 的形 成 , 都是在 不排 外 的基 础 上兼收并蓄的结果 。并未因吸收外来文化 而丢失传统 , 而是 在兼容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 中, 形成 了适 合本地 自然 与经济 条件 的, 独立形态的文化体系。
JI 民居讲究 “ I 西 天人合 一” 自然观 与环境 观。用材 因 的
地 制 宜 、 地 取 材 , 材 以 木 、 灰 、 砖 、 瓦 为 主 。墙 有 砖 就 建 石 青 青

川 西平原植被 四季常青 , I 民居 的建 筑色 彩十分 朴素 , 多 以冷色调为主 。瓦为青色 、 墙为粉色 ( 或灰砖 色 、 柱为茶褐 梁
连接之意 。按照他的说法 ,缘 空间” “ 作为室内和室外之间 的一个插入空 间, 是介乎 内与外 的第三域 。这一 区域 因为有
色、 门窗多为棕 色 ( 或木 料本 色 ) 。其重 点装 修部 分是 小 门
是 以庭院式为主要形式 , 基本 组合单 位是 “ 院”, 即由一正两
厢一下房组成的“ 四合头 ” , 房 立面和平 面布 局灵活 多变 , 对 称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院 内或屋后常有 通风天井 , 形成 良好
具精华之处则是 民居 的院落 , 给人以领域感 的同时又密切着
邻 里 关 系 。可 以说 是 中 国几 千 年 来 儒 家 文 化 和 华 夏 民 族 包
风格。
2 模 糊 空 间理 论分 析
2 0世 纪 7 代 , 0年 日本 建 筑 师 黑 川 纪 章 提 出 “ 调 子 文 灰 化 ” 论 , 认 为 :这 个 空 间 , 是 ‘ 空 间 ’也 即 室 内 空 间 理 他 “ 就 缘 , 和 室 外 空 间 或 公 共 空 问 和 私 空 间 之 间 的 一个 空 间 ” 缘 者 一 。

婺源古村落空间环境意象的解读

婺源古村落空间环境意象的解读

第15卷第4期2008年4月 现代农业科学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 .15No .4Ap r .2008文章编号:100524650(2008)04-0035-03婺源古村落空间环境意象的解读唐贤巩1,胡安明2,刘 娟1(1.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摘要:从美学、哲学、风水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骛源的古村落的空间环境的整体性、模糊性、意象的矛盾性和环境场所的归属性,揭示了古村落的空间构成特点,以及给人多层次的心理感受。

关键词:古村落;整体性;模糊性;矛盾性;归属性中图分类号:T U -80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I n ten ti on of Space Env i ronm en t of the Anc i en t V ill age i n W uyuanTANG X i a n 2gong,HU An 2m i n g,L IU Juan(1.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2.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 om s ome angles of Aesthetics,Phil os ophy,Geomantic Omen and Envir on mental Psychol ogy,the paper ana 2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 pace envir onment of the ancient village in wuyuan,such as integrity,fuzziness,the contradicti on of inten 2ti on,bel ongingness of envir on ment s pace,revealed s pace constructi 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and br ought t o hu man multi -levels p sy 2chol ogical feelings .Key words:acient village;integrity;fuzziness;contradicti on;bel ongingness收稿日期:2008-02-15作者简介:唐贤巩,1977年生,男,湖南东安人,硕士,讲师,专业:专业园林规划设计 婺源现属江西,古属徽州,以“东南邹鲁”闻名。

浅谈岭南骑楼的空间模糊化

浅谈岭南骑楼的空间模糊化
而 不 仅 仅 不 受 车 辆 干 扰 ,还 可 以 免 去 风 吹 、 雨 淋 、
1 .骑楼 空间界定的不 明确性 空 间的界 限一般 由三个要素组成 :地面、墙体、 顶面 。界面是限制空间 的物质实体 ,空间的界限在 很 大程 度上决定于界面 的围合性 。当围合 性弱时, 空间界限变得模糊 ,空 间之 间出现 了渗透 ,进而具
日晒。一条条的骑楼街道组成 了富有特性与整体连
续统一的街道景观。

道与廊分隔 ,在功能与 空间上 没有明确的界限 ,然
而 这 种 界 面 是 不 明确 、 不 完整 的 , 空 间 特 性 也 模 糊

骑楼的介绍
骑 楼 是 侨 乡 从海 外 回 来 兴 建 的 ,具 有 浓 厚 的外
了,廊空 间成为 既非室 内、又非室外的中介过渡 空 间,形成室 内外 空间的水平过渡和渗透 ,人们得 到 了一个伸展到街道 上的公共宅间和 内部私密空 间之
间 的特 殊 联 系 的 体 验 。 柱 、 梁 架 等 线 性 构 件 对 空 间
国风情 。经过 了多年 来和当地的的气候环境 ,风俗 文化相融合 ,在 设计和装饰等方面 ,也有 自己的特
色 风 格 ,适 应 亚 热 带 多 雨 潮 湿 的气 候 。
例如岭南建筑 中的骑 楼空间 ,在功能与空 间上
没有 明确 的界限,很难分辨它的具体的空 间性质 。
骑楼通廊 的柱距不等 ,有3 I t ] 多的 ,也有2 E l 左右
的 , 由 屋 主 按 照 自 己的 用 地 自行 设 计 的 ,进 深 一 般
说 的极 弱的界定并不影响到空间 的渗透 ,因而 空间
具 有 了流 动 性 。 空 间 界 定 的 不 明 确 性 及 空 间功 能 的 复合 性 让 空

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

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

·413·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郑鑫 邸 摘要:关中传统民居属于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范畴,其空间布局仍是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模式。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等因素影响,关中传统民居表现出“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形态。

同时为适应夏季闷热及沙尘侵袭的气候条件,两旁的厦房(关中称“厢房”为“厦房”)向内单坡高耸,院落在夏季成为一个很好的阴影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要求的同时防风沙袭击。

关键词:关中传统民居 深宅 窄院 封闭 空间形态关中位于陕西中部,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峡;因居四关之中而得名(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北萧关、南武关),渭河东西横贯,土地肥沃,农业条件优越,史称“八百里秦川”[1]。

关中民居历史悠久,在陕西境内还保存有不少明清年代的民居。

其中西安、三原和韩城等地的民居最具代表性。

关中传统民居属于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范畴,其布局仍是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模式。

中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受气候、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等因素影响,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特点[2]。

关中地区冬季冷,夏季炎热,且有伏旱,属于北方气候带中较闷热的地区,夏季日照强烈且降雨量少,防晒成为居住建筑的首要需求。

另外自古以来关中地区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足,农业用地少与居住人口多的矛盾突出,所以造成民居建造用地紧缺,宅院布置密集。

因此与典型的北京四合院比较而言,关中民居院落趋向窄长,正房面阔三间,不做耳房,两侧的厦房(关中称“厢房”为“厦房”)也向院内收缩,造成两厢檐端距离较小,虽然这种狭窄的庭院形式影响采光,但夏季宅院内可形成较大阴影区,避暑效果好。

建筑外墙上一般不开窗,主要靠朝向院内的门窗采光,所以将近一半的厦房终年不见阳光。

这一切都是为了适应气候和地理环境而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以改善院内小气候,并节约用地。

这就形成了关中传统民居“深宅,窄院,封闭”的特点(如图1),整个窄院空间更加封闭紧凑,向心力强,体现出很强的防御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建筑,第28卷,第5期,2011年5月Zhejiang Construction ,Vol.28,No.5,May 2011收稿日期:2011-01-31作者简介:崔昆仑(1973—),男,重庆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

传统民居中的模糊空间The Vague Space in Traditional Dwellings崔昆仑1,徐颖2CUI Kun-lun ,XU Ying(1.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浙江台州318000;2.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台州318000)摘要:天井在我国古代民居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空间中以天井为主的模糊空间的起源、功能、形式的比较与分析,以此启发当代建筑创作中模糊空间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民居;天井;模糊空间中图分类号:TU -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07(2011)05-0001-051天井的涵义和起源1.1涵义井,又作“丼”,这是一个非常接近现代汉字字形的象形古文字。

它的外形像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

依笔者所见,天井一词是对于住宅群落中围合的虚空间的形象比喻,所谓“天井”,即承接天落之水,也就是雨水的井口。

在细节上,天井被定义为:上缘由屋顶四向的屋檐或墙壁组合构成,下底铺地面积大于井口的空间。

它设有凿内池、留沟防、设路径、安石埠、置盆栽种种异制,具备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建筑功能。

居民天井的空间尺度以间为基准,空间形态与明堂、厅堂为一体,是一个无具象界面的类井状泛空间。

1.2起源中国古代通过井田规划计量单位如步、里、亩、夫、顷,以“八家共一井”或“九夫为井”为基本构成单位,推衍出井、邑、丘、甸及通、成、终、同的各级组合单位,形成营国制度[1]。

上至宫殿、坛庙,下至寺观、民居,建筑形态都具有鲜明同构特色的合院式布局,以“天井”即庭院为中心,以所谓“八宅”围合。

天井尺度上的狭小,实际上是受到官方制约和社会风俗的影响。

官方对建筑型制的规定,如“庶民庐舍不过三间土架,不许施斗拱”等,使民居不可向横向面宽发展。

而古人宗族观念较强,子孙延绵又不愿另立门户,房屋扩建时只能向纵深发展,为解决室内采光、通风问题,就以内设天井作为一个基本单元,一进一进向后延伸,形成多井多进式的特有形式[2]。

2天井空间的功能简而言之,天井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而:采光与通风;排泄或收集雨水;通过设置绿化来调节小气候;室外纳凉、休息、活动。

露天而又围护良好的、与室内空间联系极为密切的天井空间为人们提供做活、晒谷、宴饮、聊天、游戏绝好的场所,它使人们隔离于嘈杂的环境。

在传统民居中,主天井通常陈设讲究,比如精心布置石案石凳、山石绿化等;而厨房天井或小院则要求功能性强,有效起到通风,采光等作用;宅边天井的功能一般只是采光;如果宅后场地较大,可以形成院落,用它种植奇花异草,形成花厅,平时用于读书、待客之用。

所有这些功能各异的天井都以独特的方式充当了住宅室内空间与自然外界空间的媒介。

天井之构筑还具有民居自身防火的功能,天井将一进与另一进分隔开来,把多进堂屋划分成若干个防火分区,即使某个单元失火时,在天井空间的隔离作用下而可不殃及全宅。

因为天井空间可以抽热排烟,使烟气热浪不易聚在室内而朝水平方向扩散,这就为抢救财物及疏散人员争取了时间。

而且天井内的聚水池及太平缸(鱼缸)平时作为观赏,同时也可作聚水灭火之用,是民居内消防最方便廉价的水源。

3天井空间与内外空间的关系传统民居的室内空间,除了具有较强的内外分隔性外,必然会与外部空间和室内空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3]。

从建筑整体或群组中的各室内空间来讲,露天的形式使天井具有“外部空间”的性质;然而对于宅外空间而言,它便属于“内部空间”的一部分。

因此,内院天井又是民居建筑从“内”到“外”的一个过渡空间[4]。

3.1天井与住宅室内空间的关系对于天井式民居来讲,其平面结构的基本单元为“进”。

所谓一进是以天井为中心,环绕着它布置上堂、下堂、上下房和厢房(厢廊)等生活居室,天井是建筑群落中轴空间的核心(图1)。

图1天井式民居的平面构成同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立面装修的精华都在天井中,并作为天井的背景而出现,这使得天井表现出一定室内的特征,这与它对领域性和内向性的强调是一致的[5]。

同时天井空间的构件尺度、各种陈设的特点都十分亲切宜人,这也为加强内院天井与室内空间的联系渗透创造了条件。

南方地区的民居院落中更讲究铺地的拼花图案,具有相同特征的铺地图案常常从内院大井一直延伸到檐廊之中,从而为天井空间延伸到檐廊中并进一步渗透到室内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此外,天井式住宅绝大多数沿中轴严格对称,大门开在轴线前端,下堂自然成为一个颇有气派的门厅。

3.2天井与外部空间的关系南方的天井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联系较北方密切,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因素———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更需要通风。

此外,南方城镇发达的街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领域性的需求,这也为南方天井封闭性的减弱创造了条件。

有些地区,如皖南、湘北等地的民居会在院墙上开一些花窗、漏窗,有些建筑的外墙也直接对外开窗,这些都加强了院落内部与外界的联系。

4天井与院落的对比院落指四周有墙桓围绕,自成一统的房屋、庭院,而天井不同于院落。

首先是尺度不同。

天井是室内的尺度,其周围为建筑的室内空间所包围,其尺度与人相近;而院落是室外的尺度,院落的四周比较开阔空旷,一般以围墙等围合,它给人的是一种置身于自然中的感觉。

天井尺度较小,从尺度上来说应加上视其高宽比这一相对尺度因素,以小于2大于1左右为宜;对于院落来说则尺度大,天井的宽一般小于整幢房屋取其一间两间或更小,而院落则以整幢房屋之长度作为其平面尺度,较为宽阔低平。

其次是构造方面不同。

从细部构造上来看,天井有一系列采光排水散气的构造,而院落中主要以铺地、盆栽等室外构造为主。

院落从构造上说是由门、堂、廊(廊包括围墙,围墙是廊的一种变形)组成。

天井的构成要素中没有“门”,其构造就以解决具体的功能问题如排水、放水、通风、抽湿等为主。

2浙江建筑2011年第28卷第三是空间形态不同。

天井的空间形态与明堂、厅堂为一体,是界于室内和室外的灰空间。

而院落包涵有人工对自然的模仿,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追求。

5传统民居的典型天井形式南方民居的天井组合方式比较普遍,采用天井的形式和当地气候条件、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5.1徽州民居的天井长江下游皖、苏、浙一带降雨充沛,天气湿热,且日照时间长,居民天井一般狭长高深,且横向布置,以减少日晒。

天井后临厅堂间架高大,口面阔敞,且往往上有楼阁。

前方左右两侧为“过厢”,有隔扇开合;也有不设隔扇的,称为“敞厢”;两厢进深极小,内置爬梯,供垂直交通,余仅能用作贮藏。

厢上亦有设楼层者,若三合天井,一面高墙当前,三面阁楼则不能回环。

富家四合天井,前有门厅(或过厅、穿堂)带阁,周环而成“跑马廊”(图2)。

图2徽州民居典型平面天井的井底有池、槽两类。

天井底池,多数为矩形,一般不深,最浅者仅以厘米计,但必有不少。

因天井进深浅、空间不大,所以若是三合则天井内不安排功能,仅置盆景,供观赏;如果是四合,天井兼作过道,常有居家起居(图3),或劳作活动在其中进行。

天井底槽有条形(窄池)、凹字形、口字形多种;其收藏“天水”功能不变,却增加了使用的方便。

图3徽州民居中的天井5.2苏州民居的天井苏州民居的大厅、楼厅等前后均设天井。

前面天井大,多作横长形,进深与大厅檐高相等,以利于通风日照(图4)。

后面的天井中有一道隔墙,前浅后深,前部中间有廊直达隔墙,廊左右出现两个小天井小而狭窄,宽仅1.8 2m ,俗称“蟹眼天井”(图5)。

它北临高的界墙,可有效防止西晒和冬日西北风的侵袭;夏日厅楼开敞北窗,可引导气流沿高墙流动产生回旋风,使进深很大的厅、楼都能获得良好的对流通风。

蟹眼天井还有滴屋檐水、垂直绿化遮阳、冬日粉墙反射增强厅楼光亮等作用。

5.3福州民居的天井福州“三坊七巷”民居中使用界墙与石框门(图6)。

界墙指立于宅中与山墙垂直的高大实墙,可起防火作用。

其位置多见于头屋的后墙,也见于各进厅堂之后,形成一些小巧的天井空间(图7),状如苏州民居之“蟹眼天井”。

其后界墙具有防西晒,防北风,引导气流通风,反射增亮等多种作用。

3第5期崔昆仑等:传统民居中的模糊空间5.4江西民居的天井江西民居的开合式天井(图8)是我国民居中独特的天井形式,运用活动式格棚调节遮阳、争取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又取得丰富的光影效果。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民居,处于副热带季风区,湿热性气候,夏季连续高温。

天井式民居虽然通风效果好,日晒水蒸发量少,但是无遮蔽的天井,阳光直射的辐射热产生高温,无论是次间的正房还是厢房夏季入夜都难于安寝。

而有的民居用活动开闭的格棚调节日照(图9)。

阳盛时封闭天井遮荫,顺应四时开启天井藏气通风,有效地改善了居室环境。

5.5云南“一颗印”民居的天井云南地方的“一颗印”体形方正,“三间四耳倒八座”的天井平面是典型组合(图10)。

所谓“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耳房(厢房)东西各两间,稍大则有三间六耳、明三暗五(正房三间加暗室两间),临街一列称为“倒八座”,相当于北京四合院的“倒座”。

正房常为楼房,下有前廊称为“游春”,上下皆廊称为“宫楼”。

住宅外围为高墙,围墙内由正房、厢房及倒八座围绕中轴线形成天井,天井内种植花木,房屋对外则不开窗,形成封闭隔绝的环境。

图10“四合五天井”平面与俯视图5.6关中民居的天井关中民居的天井通常窄长,却是纵向布置(图11)。

形成这种空间比例,主要是当地气候条件较为恶劣,风沙大,雨雪少,西晒酷烈。

做法上常常两侧厢房部分遮住正房,相距极近者不过两米;而且常以单坡,坡向天井,包裹高墙,对外不开窗。

厢房多为三开间:相对开门,则各自一明两暗;前头开门,则前面一间敞开与门厅打通,后面两间相套(图12)。

关中民居的天井另一个特点是其井底较深,一般不安排功用。

图11西安书院街常宅天井4浙江建筑2011年第28卷图12窄型合院式关中民居6模糊空间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运用按照现代环境空间设计理念,天井的运用,适应地域、气候、环境等特征,它能够带来更生动的光线效果,而且天井中的绿化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住宅的美感,是适应自然环境,实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极好手法。

在现实建筑创造中,巧妙利用天井来组织建筑单体或群体空间,将使得空间富有生活气息。

要把握好尺度、空间形态,用天井来把各个空间巧妙联系(图13)。

门、堂、廊等构成天井的基本要素,而门、堂、廊有许多变化形式,它的组合可以分别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各种类型的现代建筑。

图13九间堂别墅中的天井如福州市长乐冰心文学馆的西面次入口设有一个小天井(图14),约为三米见方,一层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