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理论指导:早期食管癌的病理特点

合集下载

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

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

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食管癌的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而食管癌治疗的关键取决于病人的早期诊断和病理分级。

因此,为了提高食管癌治疗的成功率,我国出台了《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

《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在法律生效后,全国各地的医院按照这项标准对食管癌进行病理分级。

根据该标准,食管癌病理分级分为I、II、III、IV四级。

第一级(I级)是非侵入性或轻度侵犯性癌症,组织学结构仍保持完整,淋巴结转移率不超过5%。

第二级(II级)是中度侵犯性癌症,病理组织学结构破坏较严重,淋巴结转移率在5-20%之间。

第三级(III级)是重度侵犯性癌症,组织学结构破坏严重,淋巴结转移率超过20%。

第四级(IV级)是转移性癌症,淋巴结转移率超过20%,并出现转移性肿瘤。

另外,根据《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食管癌的病理分级也根据癌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这些病理学特征包括:黏膜形态(肉芽肿形或肉芽肿状形)、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单核细胞肿瘤或多核细胞肿瘤)、黏膜肿瘤细胞表达基因改变、黏膜肿瘤细胞组织学功能变化以及淋巴结血液中抗原特异性浆细胞变化等等。

《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院根据病理分期进行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和分期治疗。

例如,I级病人可采取手术治疗,以控制病灶;II级病人则可采取更全面的治疗,手术后补充内科治疗;而IV级病人则只能采取放疗等支持性治疗。

《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的出台,为我国精准医学提供了可靠的病理诊断基础,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治疗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发展,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实现更高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的出台,是我国食管癌治疗的重要突破,为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除此之外,还可以为诊断新型食管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以确保能够更好的治疗患者,缩短患者的病程时间。

食管癌病理分型

食管癌病理分型

食管癌病理分型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

其病理分型是指根据肿瘤组织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将食管癌分为不同类型。

食管癌的病理分型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食管癌的病理分型进行详细介绍。

食管癌的病理分型主要根据细胞来源、组织构成、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方式和分布范围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细胞来源,食管癌可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大类。

其中,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食管癌的大多数病例。

腺癌则发生在胃食管连接处或食管的下半段,与胃黏膜的化生过程有关。

根据组织构成和组织分化程度,鳞状细胞癌可分为角化型、颗粒型、基底样型和未分化型。

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由较充分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呈现出角化鳞状瘤的特征。

颗粒型鳞状细胞癌细胞间质内可见颗粒状酸性物质,其内含有丰富的角蛋白和胞角蛋白。

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细胞核形态多变,在细胞质内可见玻璃样变性。

未分化型鳞状细胞癌细胞呈不规则形状,细胞核大而染色深,细胞质丰富。

腺癌可分为黏液腺癌、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

黏液腺癌具有很高的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分泌大量黏液,形成黏液胆囊。

管状腺癌的肿瘤细胞呈腺样分化,排列成细长的腺管。

乳头状腺癌的细胞呈乳头状生长,向腔内突出。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食管癌,称为小细胞癌,细胞特点与肺小细胞癌相似。

食管癌的浸润方式可以分为早期癌和晚期癌。

早期癌仅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和粘膜下组织。

晚期癌则已向食管壁深部浸润,可侵犯肌层和粘膜下组织,甚至穿透到周围组织和器官。

根据分布范围,食管癌可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

局限型癌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局灶,未发生淋巴结转移。

广泛型癌累及多个食管段,常见于晚期癌。

食管癌的病理分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后、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病理分型可以预测癌细胞的侵袭程度、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和转移情况。

早期癌在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晚期癌虽然预后较差,但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仍然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早期食管癌常见镜下分型

早期食管癌常见镜下分型

早期食管癌常见镜下分型早期癌是指癌组织仅累及黏膜下层以上的浅表部位而未侵犯肌层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

学习早期食管癌的分型,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

IPCL:部分粘膜肌层向复层鳞状上皮内凸出呈乳头状,乳头内粘膜肌层血管如乳头袢状发出,即形成IPCL这是正常食管粘膜的血管结构。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癌区的IPCL可见明显的增粗、扭曲。

所以,我们根据IPCL来对早期食管癌进行分型。

早期食管癌常见的分型有食管学会(JES)AB分型和食管井上分型。

一、食管学会AB分型Type A:轻度的,血管形态无变化无或轻度的上皮内毛细血管(IPCL)变化Type B:深度的,血管形态有变化B1:襻状的异常血管(对应浸润 M1、M2)B2:没有襻形成的,呈现贫乏的异常血管(对应浸润M2、SM1)B3:高度扩张的不规则血管(对应浸润SM2更深)无血管区域Avascular area(AVA)AVA-小:<0.5mm (对应浸润 M1、M2)AVA-中:0.5mm-3mm(对应浸润M2、SM1)AVA-大:>3mm(对应浸润SM2更深)二、食管井上分型TypeⅠ正常内镜所见排列整齐、斜型头尾一致、分布较稀疏TypeⅡ内镜下炎症所见排列基本整齐、个别IPCL轻微扩张TypeⅢ内镜下低级别所见排列基本正常,IPCL轻微密集并伴轻微扩张TypeⅣ内镜下高级别所见IPCL排列混乱、分布密集、环形增粗TypeⅤ1型(M1浸润)IPCL排列混乱、密集、点状扩张伴口径不等TypeⅤ2型(M2浸润)IPCL扩张、混乱、单向扭曲、Ⅴ1型表现上延长TypeⅤ3型(M3-SM浸润)IPCL蛇行延长扩张、高度破坏表现TypeⅤN型(SM2浸润)肿瘤新生血管,绿色粗大,其血管直径相当于IPCL TypeⅤ3血管的3倍三、食管学会(AB)分型与食管井上分型对应情况Type B1(m1,m2)B1:所有扩张、弯曲、口径不同形状不均的环状异常血管(井上V1-2)Type B2(m3,sm1)B2:难形成环状的异常血管(井上V3 )Type B3(sm2以上)B3:高度扩张的不规则血管(井上Vn)四、食管分型的意义1、鉴别癌或非癌2、判断浸润深度3、治疗下一步治疗(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河南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愿为每一位爱健康的您保驾护航!。

食道癌早期症状

食道癌早期症状

食道癌早期症状
一、食道癌早期症状二、预防食道癌的方法三、食管癌的原因
食道癌早期症状1、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
这种症状并非持续发生,而是间歇性或在劳累后及快速进食时加重。

这是因为食管本身随时都在蠕动,只有当蠕动到病变部位时才会出现症状。

2、吞咽食物时的异物感
咽食过程中食物(特别是干硬食物)经过病变区(病变很小)可能产生一种异物感,而且常固定在一个部位,有的病人描述像有永远咽不完的东西的感觉。

因症状轻微并呈问歇性发生,也易为病人所疏忽。

3、吞食停滞或顿挫感
即病人吞咽食物时似有在某个部位一时停滞顿挫的感觉,这情况也非持续性,只有在病变发展后才逐渐明显起来。

4、胸部胀闷或紧缩感
且常伴有咽喉部干燥感。

病人主诉胸前部始终有一种闷气现象,似有一物体堵塞,使胸内呈紧缩的感觉,在吞咽食物时尤为明显,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5、剑突下或上腹部疼痛
这也是食道癌的早期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隐痛或烧灼样刺痛,往往都会在咽下食物之时出现,吃完东西之后这种情况会减弱或者消失,同病变部位并不一致。

有可能因病变导致食管运动功能不协调,贲门部会因某种情况而发生病变。

预防食道癌的方法1、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减少吸烟与喝酒;。

122例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122例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ew r 4 % a d3 % , s et ey T eew sn iee c e e nte x a e n c t no etm r P y n ebo p ee 5 p h c y n 5 r p c v l. h r a od f n eb t e m i s , g dl ai f h o ( e i fr w h ne a o o t u
( 徽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院 消 化 内科 , 徽 合 肥 安 安 202 ) 3 0 2
摘要 : 目的
探讨 早期 食管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 高早 期食管癌 的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 析该 院 2 0 提 04~20 0 8年 5年间经
术后病理证实的 12例 早 期 食 管 癌 和 同期 125例 中 晚 期食 管 癌 患 者 的 临 床 病 理 资 料 。结 果 早 期 食 管 癌 男 性 多 见 2 1 (8 6 % ,6 12 ; 7 .9 9 / 2 ) 好发年龄为 5 6 0— 9岁 ;好发 于食管 中段 (9 5 % ,7 12 ; 7 . 1 9 / 2 ) 粘膜 下癌 占多数 ( 1 4 % ,5 12 ; 癌 占 6 .7 7/ 2 ) 鳞
i. eho A e rs e tv n lss wa ma e te 1 2 a e ft t M t ds r to p cie a ay i s d h 2 c s s o he EEC nd 1 5 a e fa c mp nyn a 21 c s s o c o a ig EC n t d—a e t g i he mi lt sa e
9 .6 (2 /2 )2 .1 3 / 2 ) 8 3 % 10 12 ;5 4 %( 1 12 因非食 管症状 就诊 ; 糜烂 型和斑块型各 为 4 % 、5 5 3 %。早期食管 癌与 中晚期 食管癌 在性

食管癌的早中晚期表现

食管癌的早中晚期表现

食管癌的早、中、晚期表现1.肿瘤部位分布临床上通常将食管分为上、中、下三段。

自食管入口至要主动脉弓上缘平面为上段,自下肺静脉下缘至贲门口为下段。

198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新的食管癌部位分段标准: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缘平面为颈段,其下为胸段。

胸段食管又分为上、中、下三段。

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叉平面为胸上段,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食管贲门交接处)平面以上为中段,以下为下段。

2.病理类型(1)大体类型:食管癌可分为早期和中晚期两大类。

早期食管癌是指原位癌(上皮内癌)和早期浸润癌。

后者癌组织侵入黏膜下层,但尚未侵及肌层。

①早期食管癌:早期病人症状不明显或症状轻微,只有在食管癌高发区经细胞学普查才可发现早期病例。

病变多数限于黏膜表面,见不到明显肿块,故在肉眼分型时,早期与中晚期食管癌不同。

病理特点,主要病变局限于食管壁的浅层,除少数乳头状肿瘤外,均无明显的肿块而表现为黏膜病变,近20年来对早期食管癌切除标本的形态学研究,一般将早期食管癌划分为以下四型:A.隐伏型:病变处食管黏膜与周围正常食管黏膜平齐,在新鲜标本可见病变处黏膜色泽较正常深,呈粉红色,黏膜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表现为轻度充血斑或黏膜皱襞增粗,镜下均为原位癌。

该型为食管癌最早的表现,极易在内镜检查中漏诊。

B.糜烂型:病变处食管黏膜略凹陷或轻度糜烂,糜烂处色泽较深,边缘不规则呈地图状,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

糜烂区呈细颗粒状,偶有残存的正常黏膜岛。

除个别病例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外,多数糜烂面较清洁,镜下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各占一半。

C.斑块型:病变处食管黏膜略肿胀隆起,表面粗糙不平,色较灰暗,呈苍白色,有时可见小的糜烂区。

病变边界清,有时可累及食管全周。

食管黏膜皱襞增粗、紊乱与中断,黏膜表面粗糙,呈现粗细不等的颗粒与牛皮癣样表现。

此型原位癌占1/3,早期浸润癌占2/3。

D.乳头型:肿瘤呈明显结节状隆起,病变处食管黏膜呈乳头状,或蕈伞状向食管腔内突出,直径为1~3cm,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表面一般比较光滑,可有小的糜烂,有时有灰黄色炎性分泌物覆盖,偶有糜烂。

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共同病理特点

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共同病理特点

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共同病理特点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病理特点。

本文将从病理特征、病因和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理特征1. 组织来源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均起源于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

食管癌主要发生在食管下段鳞状上皮细胞,胃癌主要发生在胃黏膜腺体细胞,而大肠癌主要发生于结肠和直肠的腺癌。

2. 组织学类型这三种癌症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腺癌。

食管腺癌中以中分化腺癌为主,胃癌中以腺癌为主,而大肠癌则主要为中分化腺癌和未分化腺癌。

3. 浸润性生长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均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它们会侵入组织和器官的深层,可导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的转移。

4. 组织破坏和溃疡形成三种癌症均可导致组织破坏和溃疡形成。

当癌细胞侵入正常组织时,会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导致溃疡的形成。

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症状的原因之一。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 饮食和生活方式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生与个人饮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患上这些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2. 慢性炎症长期慢性炎症对于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例如,长期胃炎、食道反流引起的食道炎症等都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和癌变。

3.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增加个体患病的风险。

家族史中患有这些癌症的人,其直系亲属患病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4. 其他危险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可能增加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生风险,例如年龄、性别、肥胖、糖尿病等。

三、预防与治疗1. 预防措施预防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关键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等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2. 早期诊断与治疗由于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发展缓慢,并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食管癌发展史

食管癌发展史

食管癌发展史
食管癌是发生于消化系统食管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全球每年都有相当多患者死于食管癌。

据调查,食管癌多发于发达国家,在我国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左右,每年有15\~20万人死于该病,死亡人数仅仅次于胃癌。

食管癌的演变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其中癌前病变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癌前病变是身体相关器官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一些病变,这些病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恶性肿瘤。

食管癌的癌前病变包括上皮内肿瘤,其形态学特点包括结构和细胞学异常。

结构异常表现为上皮结构破坏,失去正常的细胞极向;细胞学异常表现为细胞不规则、核深染、胞核和胞质的比例增加、核分裂像增多。

食管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鳞状细胞癌在我国占90%以上。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并且缺乏早期诊断,多数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已处于疾病晚期。

由于食管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肿瘤侵袭和转移是导致食管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如需更多关于食管癌发展史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医生。

病理学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1)

病理学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1)
隆起型
表浅隆起型
表浅平坦型 表浅凹陷型

平坦型
溃疡型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 早期胃癌组织学分型
1. 管状腺癌:最多见
2. 乳头状腺癌:
3. 未分化型癌:少见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 有关因素:饮食因素
1. 饮酒 、吸烟及进食过快过硬过热 2. 亚硝胺:酸菜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可合成亚 硝胺 3. 钼缺乏:它是硝酸盐还原酶的成分,缺钼使农作 物的硝酸盐的含量增多 4. 维生素缺乏
5. 感染: HPV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食管癌病理变化:
• 扩散途径:
1. 直接蔓延 2. 淋巴道转移: 癌组织→幽门下及胃小弯的胃冠 状静脉旁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门或 肠系膜根部淋巴结
3. 血道转移:晚期,门静脉→肝、肺、脑、骨。
4. 种植性转移:腹腔、卵巢(→转移性黏液瘤 Krukenberg瘤)等
病理与临床联系
• 早期无症状
• 上腹饱胀、疼痛、食减、消瘦、贫 血、幽门梗阻或吞咽困难、呕血、
胃 良 、 恶 性 溃 疡 的 区 别
溃疡型胃 癌
胃良性溃疡
胃良、恶性溃疡的大体形态区别
良性溃疡(胃溃疡病) 恶性溃疡 (溃疡型胃癌)
外形 圆形或椭圆形 大小 溃疡直径<2.0cm
不规则,火山喷口状 溃疡直径>2.0cm
深度 较深 边缘 整齐,不隆起
底部 较平坦,清洁 周围 粘膜皱襞向溃疡集 粘膜 中

食管癌48例病理大切片的病理学特征

食管癌48例病理大切片的病理学特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摘要 : 目的 通 过病理大切片方法观察食 管鳞状 细胞癌病理
学 特点 , 包括 多中心起源 、 重度 不典型增生 、 壁 内浸润的发生
上段 6例 , 胸 中段 3 6例 , 胸下段 6例 ; 肿 瘤直径 3~ 1 0 c m, 平
均直径 ( 5 . 8±1 . 4 )c m, 其 中 ≤5 c m者 2 5例 , >5 c m者 2 3 例; T分期 : 1 、 2期 3例 , , r 3期 4 5例 ; N分 期 : N 0期 2 6例 , N l 期2 2例 ; M 分期 : M 0期 4 7例 , Ml期 1 例; T N M分期: Ⅱ期
1 材 料 与 方 法
( 切片刀使用平楔形切 片刀 , 刀 的长度 为 2 4 c m, 切 片时刀锋
与蜡块 纵轴垂直 。 ) 一 展片一烤片一染色。 1 . 2 . 3 阅片诊 断及相 关指标 测量 在显微 镜下 统一读 片 ,
确认病 理类 型为食管鳞状 细胞癌 后 , 观察多 中心起 源 、 壁 内 浸润 、 重度不典型增生 的发生情 况并 标记 , 同时记 录淋 巴结 转移 、 血管浸润和淋 巴管浸 润的发 生情况 。阅片诊 断标 准 : 多 中心起源 , 癌灶与主瘤 互不相 连 , 癌灶 中有从不 典型增 生
J C l i n E x p P a t h o l 2 0 1 3 Ma r ; 2 9 ( 3 )
・3 4 3・
食管癌 4 8例 病 理 大 切 片 的病 理 学特 征
张蕾蕾 , 吕心瑞 , 史鸿云 , 孙珠蕾 , 张 艳 , 景 红 , 吴 江
测 量 术 中在无 张力 的情 况下测 量肿瘤 长度 、 外侵 深度 、 肉
眼可见肿瘤上缘 至上切缘 长度 以及 肉眼可见肿瘤 下缘 至下

食管癌病理及临床表现-临床执业医师

食管癌病理及临床表现-临床执业医师

食管癌病理及临床表现-临床执业医师
食管癌病理及临床表现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知识点:
食管癌
(一)病理
1、食管分4段:
①颈段:自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沿的胸廓入口处;最少发食管癌
②胸上段:自胸廓上口至气管分叉平面;
③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上1/2;好发食管癌
④胸下段(包括腹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下1/2;
歌诀:胸最长,腹最短,颈不长不短
2、中晚期的食管癌的分型:一厚(髓质型)一窄(缩窄型);一突出(蕈伞型)一凹陷(疡型)
(1)髓质型:最常见,占55%-60%.食管呈管状肥厚。

(2)缩窄型(硬化型):最易发生梗阻
(3)蕈伞型:愈后较好。

(4)溃疡型:不易发生梗阻
(5)腔内型:发生率最低的。

食管组成:1.上1/3横纹肌;2.下1/3平滑肌3.中1/3为两者混合。

3、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鳞癌万国医考搜集
食管癌(一般的癌症)主要转移途径:淋巴转移。

但肉瘤以血行转移为主
(二)临床表现
(1)早期:进食哽噎感或者没有表现。

(2)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

进行性吞咽困难是主要或者典型的表现。

题目中
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确诊中晚期的食管癌。

①如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声音嘶哑;中晚期的食管癌,侵犯喉反。

②压迫颈交感神经——Horner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
③侵入气管、支气管——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

食管癌病理分型

食管癌病理分型

食管癌病理分型
食管癌
考点:病理分型
1.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根据内镜或手术切除标本所见,可分为:(1)充血型:是食管癌最早期的表现,多为原位癌。

(2)糜烂型:癌细胞分化较差。

(3)斑块型:最多见,癌细胞分化较好。

(4)乳头型:癌细胞分化一般较好。

2.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
(1)髓质型: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内外扩展,边缘呈坡状隆起,侵及
食管壁各层及周
围组织,切面灰白色如脑髓,本型多见,恶性程度最高。

(2)蕈伞型: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向食管腔内突起,边缘外翻如蕈伞状,边缘与正常
黏膜境界清楚,表面常有溃疡,属高分化癌,预后较好。

(3)溃疡型:表面常有较深的溃疡,边缘稍隆起,出血和转移较早,而发生梗阻较晚。

(4)缩窄型:呈环形生长,质硬,涉及食管全周,出现梗阻较早。

3.组织学分类我国约占90%为鳞状细胞癌。

少数为腺癌(与Barrett食管恶变有关)。

欧美腺癌发生率已超过鳞癌。

贲门部腺癌可向上延伸累及食管下段。

4.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1)直接扩散:早中期食管癌主要为壁内扩散,因食管无浆膜层,容易直接侵犯其邻近器官。

(2)淋巴转移:是食管癌转移的主要方式。

(3)晚期血行转移:至肝、肺、骨、肾、肾上腺、脑等处。

每日
一题
食管癌病理分型,哪项是错误的
A.缩窄型B.蕈伞型C.梗阻型D.髓质型E.溃疡型。

胃癌和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比较

胃癌和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比较

胃癌和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比较概述胃癌和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它们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胃癌和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进行比较,旨在深入了解这两种恶性肿瘤的异同之处。

胃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胃癌是胃黏膜上皮恶性肿瘤,可分为腺癌、鳞癌和其他类型。

腺癌是最常见的胃癌类型,占胃癌患者约95%。

以下是胃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1.组织结构变异:胃腺癌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包括腺管结构紊乱、乳头状生长和实性细胞聚集等。

有些腺癌形成了鳞状细胞团,而其他则形成了腺管结构。

2.细胞多样性:胃腺癌细胞呈现不同的形态,包括多形性细胞、多核细胞和异型细胞。

细胞变异性的出现是胃癌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3.浸润性生长:胃腺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癌细胞可以通过破坏胃壁的黏膜层和肌层,向深部浸润,最终侵入邻近组织和器官。

4.黏液分泌:胃腺癌细胞常表现出黏液分泌增多的特点,形成黏液腺癌。

黏液的积聚影响了胃腺癌的发展和扩散。

5.核分裂指数升高:胃腺癌细胞的核分裂指数常明显升高,显示癌细胞的活跃增殖状态。

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食管癌是食管黏膜上皮恶性肿瘤,主要分为腺癌和鳞癌两类。

以下是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1.组织结构变异:食管癌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多样。

鳞癌呈现为不规则鳞状上皮增生,形成饼状坏死。

而腺癌则形成腺管结构,并可伴有黏液产生。

2.细胞多样性:食管癌细胞呈现不同的形态,包括多形性细胞、多核细胞和异型细胞。

细胞间质破坏和核分裂活跃是食管癌的典型特征。

3.浸润性生长:食管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癌细胞可以侵犯食管黏膜层和肌层,进一步侵蚀邻近组织和器官。

4.淋巴结转移:食管癌常有淋巴结转移的倾向,这是食管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5.黏液分泌:部分食管癌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大量的黏液,形成黏液癌。

黏液的积聚不仅影响了食管癌的发展,还会导致食管腔狭窄或阻塞。

胃癌和食管癌的比较虽然胃癌和食管癌都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但它们在病理形态学上存在一些差异:1.发生部位不同:胃癌发生在胃黏膜上皮,而食管癌发生在食管黏膜上皮。

初期食道癌有何症状?

初期食道癌有何症状?

初期食道癌有何症状?引言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食道的上皮组织,因其发病早、症状隐蔽而被称为“寂静的杀手”。

早期发现食道癌的关键是了解其初期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期食道癌的症状,以便广大患者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

什么是初期食道癌?初期食道癌,指的是食道癌的早期阶段,通常指的是癌变从食道粘膜开始,侵犯肌层之前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初期食道癌容易被忽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初期食道癌的症状虽然初期食道癌的症状不明显,但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吞咽困难初始阶段的食道癌可能会导致吞咽困难,患者可能感到食物卡在喉咙中,吞咽时有异物感,甚至会出现咳嗽或呕吐等症状。

这是由于肿瘤堵塞了食道,使食物通过食道时受阻。

2. 胸痛或胃灼热感初期食道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或胃灼热感。

这是由于肿瘤刺激了食道黏膜,导致食道内出现炎症反应。

患者可能会感到胸口疼痛或灼热,有时候甚至会误以为是胃病或心脏相关疾病。

3.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初期食道癌可能会导致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饭后腹胀等症状,导致体重减轻。

这是由于肿瘤占据了食道的空间,使患者吃饭时感到不适。

4. 声音嘶哑初期食道癌还可能引起声音嘶哑。

由于肿瘤紧邻喉部,压迫了喉部的神经,使得声带不能正常振动。

患者可能会感到声音嘶哑、说话吃力或声音变得沙哑。

5. 咳血某些情况下,初期食道癌可能导致咳血。

当肿瘤侵犯食道壁血管时,破坏血管壁,导致食道出血,而血液咳出时就会出现咳血的现象。

6.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症状外,初期食道癌还可能出现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低热、盗汗等。

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身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所致。

结语尽管初期食道癌的症状相对不明显,但患者仍然应该保持警惕,特别是存在食道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

一旦出现任何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胸痛、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食道癌筛查和确诊。

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发表时间:2015-01-28T14:29:01.4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6期供稿作者:曲召福[导读]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中第四位。

曲召福(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型食管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选择15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对其进行胃镜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

结果早期食管癌位于胸上段6.7%,胸中段74.7%,胸下段18.6%。

内镜下可见糜烂型34%、斑块型52%、乳头型8%、隐伏型6%。

组织学见原位癌18.7%、黏膜内癌21.3%、黏膜下癌60%。

结论联合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特点【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135-02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中第四位,其侵袭转移是食管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早期食管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黏膜下层,未累及基层,更无淋巴结转移,其中包括原位癌、黏膜内癌、黏膜下癌[1]。

早期食管癌可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易与返流性食管炎相混淆,到了食管癌晚期才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等症状。

因此在我国临床就诊的食管癌患者90%以上都已到中晚期,5年生存率极差,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虽然食管癌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仍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若食管癌能够早期发现并早期手术切除,则患者预后效果理想,患者存活几率也较高[2]。

本文对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胃镜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探讨和分析,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病理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确诊并手术治疗的15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病理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05例,女性45例,男女数量之比约为2.3:1。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食道是一个肉质的管状构造,上接咽喉,下接胃的贲门部,长度约在25~30公分之间,它穿越于我们身体的偏背部位置,位于嵴柱的前面,气管及心臟的后面,食道单纯的扮演食物通道的角色,没有消化食物或是贮存食物的功能。

食道癌和所有其他的癌症一样,致病机转目前并不清楚,但是,经由临床上的观察我们知道它的致病因素是多重性的,和个人遗传体质因素、生活饮食习惯、及环境因素有关。

食道癌患者的年纪较一般癌症者为大,患者的年龄多在50-70岁,很少发生在40岁以前,男性罹患的机会大约是女性的3-4倍,有色人种较白色人种发生的机会高,中国人也属高好发族群,抽烟、酗酒、吃槟榔、好吃热烫食物及腌渍食物的人也比较容易罹患食道癌,另外,青菜、水菓摄取不足,导致维生素缺乏也可能增加食道癌的机会。

食道癌的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症状,因此不容易早期发现,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吞嚥困难,但是,当有吞嚥困难的症状发生时,通常食道的管径已被阻塞一半左右了,这表示癌瘤已长了一段时间,只是一直没有症状。

患者刚开始时会觉得在进食较乾、硬的食物时,会有胸闷,食物先卡在胸口,再慢慢滑下去的感觉,随着肿瘤的长大,慢慢的只吃得下较软的,或是半流质的食物,而后只能吞得下流质,到最后连水都喝不下了,严重的患者连口水都会累积在食道的上端,须以呕吐的方式清出,常见在卧床中因口水溢流入气管而呛到,甚至引起吸入性肺炎。

此外,食道有一个很不利的特色:它没有包覆在最外层,赖以和周围臟器隔离的浆膜层﹝serosa﹞,因为没有浆膜层,所以食道癌很容易于早期就往周围臟器蔓延,当侵犯到气管时可能引起气管食道廔﹝应为病字旁﹞管﹝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食物可能经由此廔管掉入气管而引起慢性咳嗽,肿瘤若压迫到肋间神经会引起厉害的胸痛;压到返喉神经则会有声音沙哑的情形。

当癌细胞顺着淋巴腺转移出去时,可能在颈部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相关阅读:细数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方法食管癌诊断一旦成立,且病变较局限,无远处转移,尤其是中下段食管癌,应首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同时辅以中药利膈消癌汤进行调理效果更佳。

食道癌的早期症状

食道癌的早期症状

食道癌的早期症状概述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

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症状典型症状1.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

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

梗噎停滞感常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

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

2.中晚期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常吐黏液样痰,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

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

持续胸痛或背痛表示为晚期症状,癌已侵犯食管外组织。

当癌肿梗阻所引起的炎症水肿暂时消退,或部分癌肿脱落后,梗阻症状可暂时减轻,常误认为病情好转。

其他症状若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若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可产生Horner 综合征;若侵入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出现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最后出现恶病质状态。

若有肝、脑等脏器转移,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昏迷等状态。

诊断依据1.食管钡餐X线片可见食管狭窄,壁管不光滑,黏膜破坏。

2.CT主要了解肿瘤外侵(纵壁)程度,确定纵壁是否有转移病变。

3.纤维胃镜或者食管镜检查可见到食管内黏膜破坏、溃疡、有菜花状新生物。

4.细胞学检查。

5.组织学检查。

病因食管癌的人群分布与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地域、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遗传易感性等有一定关系。

经已有调查资料显示食管癌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的疾病。

已提出的病因如下:1.化学病因亚硝胺。

这类化合物及其前体分布很广,可在体内、外形成,致癌性强。

在高发区的膳食、饮水、酸菜、甚至病人的唾液中,测亚硝酸盐含量均远较低发区为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