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周海军
湖北高中新课改的推行已经两年了,本人从事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学也一年有余。回顾新课改历史教学历程,我和同行们一样,经历了由陌生到逐步熟悉、由诚惶诚恐到逐步适应的过程。为了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更好地推行新课改,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本人新课改历史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谈谈对新课改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应高度重视课程标准。
1.这是课程标准的地位决定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弄清课程标准的特点,有利于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更好地推行新课改。
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比较,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其显著的特点:
⑴课程目标上,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引导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应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过程。例如,①课程标准把学习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提出来,目的就是要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②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上,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⑵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需要。例如,①历史学科共设立九个学习模块,其中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②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确定专题型的教材体系,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⑶在课程内容上,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
生经验的联系。主要变化有:①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内容,如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内容。②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形势下人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的需要,增加了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加大了世界史内容的比重(达到40%)。③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专题。④及时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如研究模式上的社会史观、整体史观等,在依然重视政治史的同时,加强了社会生活史、科学技术史、教育史和文化思想史的内容。
⑷在课程实施上,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促使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促使教师改善自身知识结构。
⑸在课程评价上,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公正、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3.弄清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有利于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在实施教学过程之前,应该首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弄清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然后才能以之为基本指导,合理使用手中的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灵活选择教法学法,全面实现教学过程的三维目标,追求教学过程的高效性。
二、应正确使用教材。
新课改形势下,教材版本不再唯一,可以有多个版本。教师该如何对待教材,如何使用教材呢?
1.善待教材。因为教材是师生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体现课程标准内容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教材,用好用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同时也要不拘泥于教材,敢于突破教材、超越教材,大胆取舍教材,科学补充教材。
2.不走极端。教材使用上容易出现两种过于极端的错误作法:一是单纯地“教教材”而不是灵活地“用教材”。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以教材为
本”,完全依赖教材,死扣教材,拘泥于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唯恐遗漏,不敢增删;二是过分轻视教材,完全脱离教材、抛开教材。
3.“用好”教材的几种作法:一是对照课程标准、参考其他版本教材来“用教材”,这样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在教材使用上取长补短,合理增删内容。二是立足教材,用好用足教材。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正文、材料,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前提示”、“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学习思考”和课后习题以及专题导语和专题小结,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应慎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新课改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在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得到运用,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泛滥化倾向。
教师该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呢?
这是由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优点,同时也具有教学进度太快、学生作笔记困难、知识落实不够、时间长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对电力供应过分依赖等缺点。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各有优缺点,不能相互取代,但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慎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以常规教学手段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多媒体教学手段既不能运用得过多过滥,也不能完全排斥和拒绝。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主动学习并掌握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要选择适合它的教学内容,要精心制作课件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要提前做好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接通相关设备、组织学生提前预习等。
四、应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新课改强调,历史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在重视能力培养的呼声中,出现了轻视知识传授,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