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麻醉管理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住院手术闭环管理的临床应用

住院手术闭环管理的临床应用

住院手术闭环管理的临床应用作者:陈艺贤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23期运用信息化技术设备(高拍仪、PDA)和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将患者出病房入手术间返回病房等节点进行优化建设,通过定义各监控节点,对各节点执行人、时间、事件进行记录并通过集成视图调阅展示,实现手术全程无纸化管理和全程监控。

一、手术申请排台手术医生开手术申请,手麻系统与his、lis、pacs 等系统对接,汇总患者各类信息,供麻醉医师调阅制定麻醉计划。

手术室护士长对手术申请进行排台及制定手术工作计划,信息回传给手术申请科室,方便手术医生调阅本科及院内其他科室手术排台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二、手术患者交接手术当日,护工持系统生成的手术患者交接单,到病房与护士一起核对手术患者的信息,通过PDA 扫码确认,扫描护工和护士工号及患者腕带,系统自动记录操作时间及操作人姓名,工号;随后护工将手术患者运送手术麻醉科,与术间护士一起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持PDA 进行扫码确认;在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手术患者每到达下一个负责区域,均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复核,记录操作人姓名,工号及操作时间,实现交接过程全程可追溯,保证手术患者交接工作的万无一失。

三、手术器械闭环手术医生根据隔日手术所需特殊手术器械及外来手术器械包的情况,提交手术器械申请需求。

器械准备护士进手术器械排台界面,标注手术所需器械包、布类包,汇总当日手术器械、特殊器械清单,供消毒供应中心及手术间内查询调阅。

消毒供应中心根据需求器械包类型和数量,形成器械包,送往手术麻醉科。

术前,对器械包进行扫码,核对手术患者与器械包信息,判定是否与标准数量一致;术中可对新的器械包或单个器械追加记录,术后进行器械清点,判断术后器械数量是否等于术前器械数量与术中新增器械数量之和,不一致情况给予报警;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进行扫码回收、清洗、高温灭菌、封装打包。

手术器械闭环管理保证了手术器械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化。

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闭环管理

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闭环管理

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闭环管理摘要目的:探讨无完善电子系统落后地区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管理方法。

方法:通过仅限于本院使用的《癌痛、慢性疼痛专用门诊病历本》进行备案建档,由疼痛科门诊和门诊西药房管理,严格执行国家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各项管理规定为患者开具此类药品,并在专用门诊病历本上详细记录,患者携此专用病历本到门诊西药房进行审核取药。

结果:未发生药物滥用和流弊情况,增强了患者和家属对这类药的管理意识和正确使用率,使癌痛治疗规范化,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闭环管理的应用,改变了门诊麻醉药品的传统管理模式,优化和创新管理内容,提高了门诊麻醉药品的管理和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增强了安全性和可回顾性,有效防止流失。

关键词:门诊;癌痛;麻醉药品;闭环管理作者简介:李永翠(出生:1978年3月-),性别:女,民族:汉族,名族:汉族,籍贯: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癌痛护理原国家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癌痛的发生率为61.6%,其中50%的疼痛级别为中度至重度,30%为难以忍受的疼痛〔1〕。

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中、重度疼痛选择阿片类镇痛药进行治疗,阿片类药列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癌痛病人镇痛多以口服阿片类药物为主。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国家麻醉药品管制政策平衡原则》,提出各国政府制定的阿片类药品管理政策,必须符合药品供应与管理平衡原则,以确保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镇痛药物的医疗需求,并防止药物滥用和流弊。

同年,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调整政策,实行麻醉药品“备案供应”管理制度。

2005年,国务院颁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强调加强麻醉药品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对麻醉药品的采购、贮存、使用、空安瓿、用过的贴剂、剩余药品的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的管理要求。

闭环管理是通过将整个管理过程形成一个封闭的环,从而使得管理系统成为连续且循环的良好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对管理方式和各项决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此来更好的提升管理质量〔2〕。

闭环靶控吸入麻醉用於肥胖病人的临床研究

闭环靶控吸入麻醉用於肥胖病人的临床研究

合逋 的麻醉 深度是 保 障病 人 安全 、 造 良好 手衍 劁 傺 件 的前 提 。由於病人 年龄 、 醴赏 及封麻 醉蘖 敏感性 和耐受性 不 同, 以及在 全麻 中常 已使用 较多 的镇痛 蘖 和肌松 蘖 , 逭些 因素都 可促 使麻 醉深 度 的判 断鞋 以辈 碓, 以致 黉生衍 中 知 晓 的 同题 日益 突 出 。因此 , 於 封 麻醉深 度 的盛 测 , 越 来 越 受 到 人 们 的 重祝 。近 年 已 来, 有鞭 道利用 麻醉 反馈 控 制 原 理 , 於 麻 醉 深度 维 利

高, 少敷 刖 血糖 降 低 。衍后 病 人血 糖 值 ,8/ 6 9病人 高 6 於 手衍前 ,6/ 2 病人高 於衍 中, 9 6 遗有 1 病 人 明额低 2/ 9 6 於 正常值 。
参 考 文献
1 Va e eg eG. M o eua ilg : A i l o lfr . n dn B rh lc lr boo y t mey to o
srs :A e iw rm h i r tr. Am e 9 5 8: te s r ve fo tel eau e t JM d 1 9 ,9
7 5~ 84 .
手衍期同糖的代谢有明颖 的燮化 , 舆病人封疾病 和手衍焦虑、 疾病影辔 、 手衍刺激 、 衍前镇静蘖和麻醉
蘖 的影窖 因素有 明 。手衍 期 同 8 病 人 血 糖 明颢升 0/ 9 6
根掾衍 中刺激 束调筇 蘖物 输注 速度 , 以腾 鼋蔓频 指敷
作者罩位: 山柬 大 阜 齐 畚 臀 院麻 醉 科 ( 圆 济 南 ,5 0 2 中 201)
晴 同 10 0 n 1组焉 BS反馈组 , 3 ±4mi;1 I 包括男性 1 4
( 接上页) 肌和心臌则颓示抗胰岛素性能, 致葡萄糖撬

闭环控制麻醉中常用的监测指标

闭环控制麻醉中常用的监测指标
前言
定义: 静脉麻醉靶控输注是以药代动力学为基础,
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药物浓度控制麻醉深度的 给药系统。 分类: open-loop — 无反馈装置,由医师根据需要设定 目 标浓度并根据情况进行调节 close-loop — 通过一定的反馈信号自动调节给药
理想的麻醉深度监测应满足以下标准: 1、反映记忆存在或缺失及意识存在或缺失特异 和灵敏 2、能密切反映麻醉剂浓度的变化 3、对各种形式的刺激敏感,特别是手术刺激 4、对即时提供的监测结果的高效迅速的判断 (监测数据实时) 5、对所有麻醉剂能以共同的标准判定麻醉深度 6、无创,仪器性能稳定 7、使用方便,受外界的影响小。
另外,Gajraj 在分析BIS、AEPIndex和SEF在意识丧失 与恢复之间转换的研究结果中发现,BIS值不能明确鉴 别意识存在与意识消失。
在对麻醉操作及切皮刺激发生体动 反应的预测上
Doi M 等发现BIS不能预测LMA置入时的体动反应。
Katoh 等研究表明,七氟醚在镇静剂量下,随着浓度的 增加,BIS值下降,几乎呈线性相关。但是,不能预测 切皮刺激引起的体动反应,并且当七氟醚浓度超过1.4% 时,BIS不再随着浓度上升而下降。
MLEAP 对吸入麻醉药比较敏感,一般随着麻醉药剂
量的增加,波的潜伏期增加,波幅降低。 Schwender 研究七氟醚与MLAEP的关系时发现Na、
Pa 、 Nb 和 P1 的 潜 伏 期 呈 剂 量 依 赖 性 的 延 长 , Na/Pa 、 Pa/Nb、Nb/P1幅度呈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当七氟醚浓 度达2vol%、MLAEP严重削弱或完全抑制。之后,又 研究地氟醚及异氟醚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Sharp Ru 研究得出N2O对MLAEP的影响很小。
3、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

麻醉精神类药品智能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麻醉精神类药品智能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麻醉精神类药品智能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

医院是该类药品销售使用的主要场所,对之进行合法依规管理是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合肥京东方医院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了麻精药品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麻精药品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和精细化,提高了麻精药品管理水平。

1.系统构建系统架构麻精药品智能管理系统以DCS为系统架构,以智能化设备为基础,通过物联网技术无缝对接医院资源规划系统、医院药品智能一体化服务系统、医院信息系统。

在一级库(药库),设有专用系统完成麻精药品入库、调拨、退库等操作;在二级库(门诊药房、住院药房、急诊药房、手术药房),设置智能药柜,满足麻精药品入库、发药、调拨、回收及交接班等需求;在三级库(病区),设置麻精药品基数管理模块,药学部开通监控端,实时远程查看库存、临床使用、药品效期等信息,实现全流程监管。

系统功能麻精药品智能管理系统可适用于不同临床场景,从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采集数据,与临床数据服务中心进行交互,充分挖掘和分析数据,进而为临床提供支持。

基于HIS,通过智能硬件设备存储所有药品信息,并与院内信息系统进行关联,与人员操作进行捆绑,完成信息互联,明晰药品物流、信息流,再在药品管理流程末端加入反馈环节,将单一链条环合,实现所有用药环节可查、可控、可追溯。

一级库管理一级库管理模块采用B/S架构,终端电脑使用浏览器登录系统,可进行药品入库、出库、退库、回收、盘点、监控、台账等操作,并能按照管理环节的节点,授权操作权限,通过请领调拨与二、三级库实时传输库存数据,形成统计报表。

一级库管理模块可向二级库调拨电子化出库记录,同时接收来自二级库的退库数据及查询三级库的消耗数据,并生成补货计划。

二级库管理二级库硬件(智能药柜)可通过ID卡、指纹和用户名密码方式登录,通过智能药柜完成麻精药品的入库、发药、出库、退库、盘点、交接班及回收等,且支持多批号储存与管理。

临床闭环管理总结报告

临床闭环管理总结报告

临床闭环管理总结报告在临床医疗中,临床闭环管理是一种有益的方法,旨在提高病人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它涉及到医生、护理人员和相关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以保证医疗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决策的准确性。

本文将总结临床闭环管理的重要性、实施步骤、遇到的挑战以及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首先,临床闭环管理对于提高病人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闭环系统,医生和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计划,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临床闭环管理系统了解患者的手术计划、手术器械使用情况以及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以避免患者的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质量。

实施临床闭环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首先是定义闭环管理的目标和范围。

这一步骤要明确所需改进的领域和关键问题。

其次,需要建立一个团队来负责闭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

这个团队应由医生、护士、信息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组成。

然后,需要设计和开发闭环系统,并进行小规模试点实施。

在试点实施过程中,要收集反馈和评估数据,以改进系统的设计和功能。

最后,进行全面实施,并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闭环系统的持续运行和有效性。

在实施临床闭环管理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文化变革的挑战。

临床闭环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医疗文化和工作流程,这可能会遇到抵抗和困难。

第二个挑战是信息技术的挑战。

闭环系统需要依赖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转,因此需要解决信息技术的互操作性和数据安全性问题。

第三个挑战是培训和教育的挑战。

医生和护士需要接受培训和教育,以了解闭环管理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因此,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并提供持续的教育支持。

成功实施临床闭环管理的关键因素包括领导力、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

领导层的支持和参与是实施闭环管理的关键。

他们需要提供资源和支持,推动闭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

团队合作是保证闭环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

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流程。

持续改进是闭环管理的核心原则。

CI的临床研究PPT课件

CI的临床研究PPT课件

国人丙泊酚 t1/2CS
输注1min
2min
输注1h
10min
输注3h
15min
输注8h
35min
全身麻醉--Unstable病人?
目标人群 • ASA III-IV级 • 高血压,老年患者 • 心功能III级以上 • 肝肾功能不全 • 体外循环,肝脏手术,移植手术
全身麻醉--Unstable病人?
全身麻醉:ASA I-II级成年病人
• 苏醒期--快速舒适 镇静:根据手术的进程和药物的T1/2cs选择 停止输注的时机,将靶浓度调至接近苏醒的 浓度 镇痛:长效阿片类和NSAIDS类药物术后镇 痛 肌松:在满足手术的前提下,减少肌松药的 使用,术后呼吸恢复快,肌力好,可更快拔 管。
持续输注即时半衰期(t1/2CS)
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系统的简要示意图
靶控输注的分类
• 按照预设的目标浓度 血浆药物浓度为目标:血浆靶控 效应室药物浓度为目标:效应室靶控
• 按照调节和控制的方式 开环(open loop)TCI: 麻醉医生参与调整 闭环(closed loop)TCI: 自动反馈调整
➢效应室浓度迅速达到设定值,血浆浓度产生明 显的超射,迅速产生预期的中枢效应;
➢血浆浓度的超射,对于老年或者病情危重循 环不稳定患者而言,低血压等副作用明显;
➢老年病人:麻醉诱导时以血浆浓靶度为合适, 维持以效应室浓度合适。
不同模型 ---- Marsh与 Schnider
正确认识并选择模式
Marsh
图1-以效应室浓度或血浆浓 度为靶浓度的比较
图2-效应室靶控输注与血浆 靶控输注起效时间的比较
血浆靶控输注的特点

闭环管理在麻醉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闭环管理在麻醉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闭环管理在麻醉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闭环管理的效果。

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某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闭环管理模式,2020年1月-12月视为管理前、2021年1月-12月视为管理后,抽取前后各100件麻醉药品。

比较管理前后麻醉药品管理质量评分,统计管理前后麻醉药品周转时间并比较。

结果管理后麻醉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麻醉药品周转时间短于管理前,P<0.05。

结论采用闭环管理模式能够提升麻醉药品管理质量,缩短麻醉药品周转时间,最大限度保证麻醉药品用药效率、安全性。

关键词:闭环管理;麻醉药品;药品管理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的药品,此类药品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容易产生不良后果,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1]。

在各种检查、手术中,麻醉药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麻醉药品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时性、合理性,继而影响临床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身心健康。

因此,对麻醉药品管理需要提高要求,尽可能从采购到应用提高管理效率、质量,确保麻醉药物的管理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闭环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依托医院内网络高质量完成管理工作,确保提高管理流程的规范化、程序化[2]。

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闭环管理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某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闭环管理模式,2020年1月-12月视为管理前、2021年1月-12月视为管理后,抽取前后各100件麻醉药品。

全部药品纳入时均在效期内,正常投入临床使用。

1.2 方法2020年1月-12月(管理前)采取常规麻醉药品管理方法,即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够用印签卡管理规定》中相关要求执行各环节药品管理。

2021年1月-12月(管理后)采用闭环管理模式进行药品管理,具体方法。

麻醉学课件:闭环把控输注的临床应用

麻醉学课件:闭环把控输注的临床应用
相关观念的更新: 常规理念:t1/2(half time ) – 半衰期
新概念:t1/2CS(context-sensitive half time) – 持续静脉输注敏感半衰期 – 时量相关半衰期 – 输注即时半衰期
10
全自动麻醉技术?
• 全凭静脉麻醉(TIVA) • 靶控输注麻醉(TCI) • 闭环控制麻醉(CLAN)
1972 依托咪酯
德国 Sertuener 分离出催眠素 soporific principle 并于1817年命名 为吗啡 morphine
1806
镇痛药的发展史
合成芬太尼 (4-苯胺六氢哌啶 4-anilinopiperidine)
1960
舒芬太尼
1974
阿芬太尼
1976
瑞芬太尼
1996
静脉麻醉的药理学进展
和手术刺激强度的的平衡
监测给药指标是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组成
• Miller麻醉学: 麻醉深度可以定义为
用药物消除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性概率 并要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和抑制反应性的 难度 手术刺激增强或药效不足
均可引起麻醉深度和意识水平的变化
结论: 在全麻诱导与维持过程中,丙泊酚BIS 闭环靶控输注系统的应用优于传统 丙泊酚手控给药方式,是安全、可靠的,大大减少了麻醉医师的工作负荷。
1980年 Schwilder报告 使用于二室模型的药物。
1983 年 Schutter 采 用 BET方法以计算机辅助给 药进行全静脉麻醉。
1985年 Alvis设计了较 为完整的微机控制输液泵 系统,并将靶控三室模型 的药物技术用于冠脉手术 麻醉的诱导与维持。
1988 年 Shafer 改 进 了 数学计算模式,使软件更 加简单和易操作。

闭环式管理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闭环式管理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闭环式管理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王敏 周学健 吉爱军 单靖眙 张赟 刘德林 金陶Nursing effect of closed-loop management model on outpatient cancer pain patients WANG Min, ZHOU Xuejian, JI Aijun, SHAN Jingyi, ZHANG Yun, LIU Delin, JIN Tao Jiangsu Cancer Hospital, Nanjing 210009,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algesic effect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management model for outpatient cancer pai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12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who were first diagnosed at the analgesic clinic of Jiangsu Cance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9 to June 2020 and were treated with opioids (oxycodo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for analgesia were col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bility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roup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manage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 closed-loop management model, including first consultation, follow-up consultation, regular follow-up, education, medication records, guidance, etc. During the same period, pain clinic specialists, pharmacists, and nurses formulated individualized and reasonable standards for patients, effective analgesic programs and follow-up plans, focusing on solving problems in patients' analgesic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follow-up feedback.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d continuous management for one month.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 number rating scale(NRS), number of burst pains, pain control satisfaction, peripheral blood β-endorphin(β-EP), prostaglandin E-2(PGE-2), endothelin-1(ET-1) and physical status(KPS) scores were used to recor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are after managemen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that occurred during manageme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 NRS, number of burst pains, β-EP, PGE-2, ET-1 and KP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management(P >0.05). After management,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 analgesia satisfaction, β-EP,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KPS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The NRS, PGE-2, ET-1 and degre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09)【摘要】 目的 探索闭环式管理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可行性。

麻醉科新技术应用报告

麻醉科新技术应用报告

麻醉科新技术应用报告麻醉科作为医院中保障手术安全、减轻患者痛苦的重要科室,一直致力于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性。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近年来在麻醉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新技术。

一、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过去,神经阻滞主要依靠解剖标志和医生的经验来定位神经,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可能导致阻滞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

而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通过超声设备,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的结构,实时引导穿刺针准确到达目标神经周围,将局麻药精准注射,从而实现更精确、更有效的神经阻滞。

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减少了局麻药的用量,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如神经损伤、血肿等。

例如,在四肢手术中,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和股神经阻滞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及术后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二、靶控输注技术传统的麻醉药物输注方式是根据体重和经验来计算药物剂量,然后通过手动调节输注速度。

这种方法难以精确控制血药浓度,容易导致麻醉过深或过浅。

靶控输注技术则是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控制输注泵,实现对目标血药浓度的精准调控。

医生只需设定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等参数,以及期望达到的血药浓度,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并调整输注速度。

这一技术使得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更加平稳,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也便于根据手术刺激的变化及时调整麻醉深度,提高了麻醉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三、可视化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气管插管是麻醉过程中的关键操作之一,但在困难气道的情况下,传统的喉镜可能无法清晰地暴露声门,导致插管困难甚至失败。

可视化喉镜则通过在喉镜前端安装摄像头,将喉部结构的图像实时传输到显示屏上,让医生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声门的位置和周围组织结构。

这大大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困难气道患者中。

此外,可视化喉镜还减少了插管过程中对喉部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术后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基于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的闭环管理方法探究

基于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的闭环管理方法探究
内 所 有 信 息 都 能 被 记 录 ,且 都 为 结
构 化 数 据 ,在 每 个 医 疗 环 节 都 可 以
实 现 信 息 的 可 追 溯 [4]。 手 术 麻 醉 信
息 系 统 与 医 院 HI
S系 统 协 同 运 行,
人 工 记 录 来 生 成 表 单 的 过 程 ,因 此 ,
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手术麻醉
cnk
i.
chqm.
2020.
27.
1.
26
j.

管 理 以 及 临 床 科 研 数 据 分 析 ,显 得
610041
Ch
i
neseHea
l
t
hQua
l
i
t
t Vo
l.
27No.
1(
SN152) JAN.
2020
yManagemen
并 与 医 院 内 其 他 系 统 对 接 ,可 实 现
信息系统要实现闭环管理必须有主
姚涛????????????????????????????????????????????????????????????????????????????????????????????????????????????????????????????????????????????????????????????????????????????????????????????????????????????????????????????????????????????????????????????????????????????????????????????????????????????????????????????????????????????????????????????????????????????????????????????????????????????????????????????????????????????????????????????????????????????????????????????????????????????????????????????????????????????????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

人工智能在临床麻醉学的应用进展

人工智能在临床麻醉学的应用进展

人工智能在临床麻醉学的应用进展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临床麻醉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临床麻醉学领域得到飞速发展,它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数学模型,自动化处理临床数据,凭借闭环系统、决策辅助系统、自动化图像识别等技术推动临床麻醉工作的智能化运转,通过人机交互与合作,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临床麻醉效率。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史,其次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临床麻醉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麻醉;算法;机器学习引言人工智能在临床麻醉学中的应用不断扩大,研究者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处理麻醉相关的数据流,计算机系统自动化地早期干预或预测麻醉事件,辅助麻醉医师的日常工作。

人工智能将改变传统的麻醉模式,推动麻醉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加速智能化麻醉时代的到来。

人工智能对于临床麻醉学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数学建模处理任意临床数据,为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在临床麻醉学中的应用及其如何自动化辅助麻醉医师制订临床决策,现立足于临床麻醉学,围绕人工智能的概念、算法以及在临床麻醉学的应用进行全面介绍,以为今后智能化麻醉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1人工智能发展史人工智能是一门关于计算机如何从数据中不断挖掘和学习信息的科学学科,是统计学和高效算法的交叉领域。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通过算法从海量数据中自我学习,寻找数据间的潜在关系,产生稳定的输出模型。

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

监督学习属于任务驱动式学习模式,人为预先设定输出值,通过算法辅助学习,完成期望输出指标;无监督学习属于无任务驱动式学习模式,计算机可自我识别规则,对数据直接进行整合处理,自动输出稳定模型;强化学习是由动物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算法通过环境的交互奖罚制度指导学习,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学习,得到期望值,整体过程类似于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

2人工智能在临床麻醉学中的应用2.1闭环靶控输注系统临床工作中,麻醉医师需要实时根据患者状态与手术情况,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药物的剂量,以维持患者处于适宜的镇静、镇痛和神经肌肉松弛状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医疗器械临床实验方案PLOS

医疗器械临床实验方案PLOS
两个组的诱导阶段定义为从丙泊酚(得普利麻,阿斯利康)和雷米芬太尼(瑞捷,宜昌人福)输注开始到BIS低于60达30秒为止,维持阶段为从该时点到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输注结束。
诱导阶段,研究者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用于诱导的丙泊酚(2—4ug/ml)和雷米芬太尼(4-8ng/ml)的初始靶浓度.维持阶段,在人工组中手动调节丙泊酚靶浓度维持BIS在50左右(40~60),在闭环组中,由系统自动调节丙泊酚靶浓度;两组的雷米芬太尼应用B通道TCI人工输注,靶浓度范围在2~8ng/ml;肌松剂使用罗库溴铵(爱可松,默沙东),应用C通道进行闭环输注,反馈条件统一设为计数2,其他参数由研究者根据临床经验设定.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有必要,研究者可以停止闭环输注改为手工调节。
产品的机理、特点与试验范围:
威利方舟生产的全凭静脉三通监控自动注射系统,是在原有成熟的双通道靶控注射泵基础上结合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开发出的新一代注射系统.此款产品分为三个输注通道,A通道的主要功能是在BIS等脑电监测结果(系统通过数据线与BIS等监测仪相连并采样,每5秒采集一个BIS值)的指导下闭环输注丙泊酚;B通道的主要功能是雷米芬太尼的TCI;C通道的主要功能是在TOF监测结果的指导下闭环输注肌松剂,即先前的闭环肌松注射系统(CLMRIS)改进版.
总体分数(GS):
GS=(MDAPE+Wobble)/%(BIS值在40~60时)
低MDAPE和Wobble同时BIS值在40~60所占时间比例高,并由此得到低的GS说明该闭环系统的性能好。
次要指标包括充分麻醉(40〈BIS<60)、麻醉过深(BIS<40)和麻醉过浅(BIS〉60)所占的时间比,爆发抑制比(SR)即SR>10%持续至少1分钟,以及PE、MDPE、MDAPE、Wobble。

对比研究BIS指导下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

对比研究BIS指导下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

对比研究BIS指导下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1. 引言1.1 背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腹壁小切口进入腹腔进行手术的微创手术技术,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而在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的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手术体验。

传统的麻醉方法存在个体化程度低、调节不及时等问题,为此,BIS指导下的闭环和开环靶控输注技术应运而生。

闭环靶控输注技术是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图指数,自动调节麻醉药物输注速度,实现更加个性化的麻醉管理;而开环靶控输注技术则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生理参数手动调节麻醉药物的输注速度。

目前关于这两种技术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方面的比较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闭环和开环靶控输注技术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好的麻醉管理策略。

1.2 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研究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差异,探讨两种输注方式在提高手术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旨在为临床医师选择最合适的输注方式提供依据,为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和减少患者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通过对比分析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的优缺点,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进一步推动麻醉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1.3 意义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方式,对于一些妇科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手术的麻醉效果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因此改进麻醉方式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手术体验。

现有的研究表明,闭环靶控输注和开环靶控输注是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它们在控制麻醉药物输注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2. 正文2.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取了符合入组标准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闭环靶控输注组和开环靶控输注组,分别接受不同的麻醉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专业监测设备对患者的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论文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论文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论文摘要:目的:分析智能化管理模式优化临床麻醉药品的管理。

方法:选取2018年1月10日~2018年9月10日时间段,对不同科室的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其中A科室采取智能化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B科室则采用人工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分析两个科室的处方修改率、登记漏记率、毒麻药物管理情况。

结果:观察组科室的处方修改率、登记漏记率低于对照组科室(P<0.05);观察组科室在毒麻药物管理情况中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对临床麻醉药品采取智能化管理模式,不仅能降低登记漏记率以及处方修改率,还能提高毒麻药物管理效果,保障临床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智能化管理模式;临床麻醉药品;管理研究显示,临床麻醉药品管理操作较为重要,尤其是毒麻药品,一旦在操作环节产生问题,易引起药物滥用情况发生。

在临床各个科室中,毒麻药物十分常见,患者使用量较大,而加强管理措施较为重要[1]。

因此,本次研究对智能化管理模式优化临床麻醉药品的管理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0日~2018年9月10日时间段,对不同科室的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其中A科室采取智能化管理模式为观察组,B科室则采用人工管理模式为对照组。

观察组:其中A科室共有手术室4间、麻醉人数500例,麻醉患者年龄在20~70岁,性别:女350例、男150例,使用毒麻药物600支。

对照组:其中B科室共有手术室4间、麻醉人数500例,麻醉患者年龄在21~71岁,性别:女351例、男149例,使用毒麻药物620支。

观察组、对照组各项基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人工管理模式。

本次研究手术室涉及的麻醉药物包括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管理模式,由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毒麻药应专柜、专锁保存,每日由护理人员对当日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并向专管护理人员进行领取[2]。

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管理

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管理

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管理
刘必铿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08(020)001
【摘要】麻醉药品系特殊管理药品,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方法,门诊药房在满足癌痛患者及其他疼痛患者使用药品的同时,杜绝药品滥用或流入社会造成危害.医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及岗位(如管理人员及调剂人员)职责的落实,保障了麻醉药品安全、合理的使用.
【总页数】2页(P110-111)
【作者】刘必铿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福州,35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5;R971+.2
【相关文献】
1.基于闭环管理构建的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 [J], 丁晓虎;沈晓琴;王昱;李彩云
2.PDCA 循环在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J], 易优兵;张红霞;易洪宇;谢小妮;李世学
3.PDCA循环在该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J], 陈智攀; 李樱
4.PDCA循环在该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J], 彭勤江;陈瑗
5.PDCA循环在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J], 易优兵[1];张红霞[2];易洪宇[1];谢小妮[1];李世学[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医嘱闭环管理及各数据采集点

浅谈医嘱闭环管理及各数据采集点

浅谈医嘱闭环管理及各数据采集点医嘱闭环管理在医嘱生命周期内的各个执行环节上给予监控与信息反馈。

通过医嘱执行过程的跟踪及时得到医嘱执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以提高医嘱执行的及时性、准确性,降低医疗差错。

医嘱系统从医嘱生命周期来分析,需要涉及HIS、CIS、LIS、PACS、PDA、手麻等医院众多的核心业务系统。

1.药品医嘱闭环药品医嘱闭环,以医师开出医嘱为起点,到药师审方,再到药品的准确调配,护士给药,到药品用于患者为终点,整个医嘱用药流程中,从药物配发到使用每个关键节点均由系统监控,从而确保药品使用流程正确,全程可视、可追溯。

住院药品医嘱闭环是将口服药医嘱和执行环节的交互信息制定标准,各个业务系统,如医嘱、护士站、药房、PDA均按照规范对接,从而实现药品医嘱的闭环管理。

药品医嘱闭环分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个独立的小闭环:●医嘱开立闭环:医生开嘱、护士校对、药房审方、皮试处理(自闭环)、医生停嘱、停嘱核对;●药品准备闭环:提交、发药、静配、配送、签收,从护士提交医嘱到病区签收药品;●药品执行闭环:配液、发药、注射、输液等护士执行环节,从病区接收药品要药品使用到患者。

2.临床输血闭环住院输血包括病房输血和手术室输血两种场景。

病房输血是住院医生站开嘱,手术输血是手术室医生开嘱;病房输血医嘱核对是执行是病房护士处理,手术室输血是手术室的护士处理。

输血主要是针对输血申请单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方便各业务系统及时了解输血的过程。

整个输血过程涉及到三个申请单的流转:医嘱开立、备血、发血、输血、血袋处理。

●医嘱开立:输血申请、输血审核(上级、科主任、医务部)、输血复核;●备血:采血、血样配送、血样签收、交叉配血;●发血:发血、血袋配送、血袋签收(病区);●输血:输血开始、巡视、输血结束;●血袋处理:血袋回收、血袋销毁。

3.检查业务闭环检查业务闭环适用于门诊、急诊、住院的检查申请,通过业务交互实现检查申请单的闭环。

检查大闭环下分5个环节:医嘱开立、预约、检查、报告、危急值。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有效控制腋窝途径-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所致应激反应的麻醉深度探讨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有效控制腋窝途径-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所致应激反应的麻醉深度探讨

·论著·基金项目:四川省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项目(NC2020B205)作者简介:苏明萍,主治医师,Email:cyfsd1546@163.com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有效控制腋窝途径-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所致应激反应的麻醉深度探讨苏明萍1a,杨小霖2a,敬世霞1b,邓姣1a,袁玉红2b1.南充市中心医院,a麻醉科,b消毒供应中心,南充6370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a麻醉科,b产科[摘要] 目的 探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有效控制双侧乳晕和腋窝途径-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BABA RAT)所致应激反应的麻醉深度。

方法 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4例BABA RAT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目标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BIS为55±5,观察组BIS为45±5(不含50),比较2组丙泊酚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镇静效果及风险事件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维持阶段的丙泊酚持续输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诱导前(T0)、手术1h(T1)、术毕即刻(T2)、术后6h(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术后24h(T4)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6、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BABA RAT中,应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方式将BIS值控制在45±5水平可更加有效地抑制手术应激反应。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机器人手术;麻醉和镇痛;应激,生理学;二异丙酚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23.06.019ExploringtheoptimalanesthesiadepthfortheeffectivecontrolofstressresponseinducedbyBABA RATduringpropofolclosed looptargetedinfusionanesthesiaSuMingping ,YangXiaolin,JingShixia,DengJiao,YuanYuhongAnesthesiologyDepartmentofNanchongCentralHospital,Nanchong637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exploretheoptimalanesthesiadepthforcontrollingthestressresponsecausedbybilateralareolaandaxillarypathwayrobotassistedthyroidectomy(BABA RAT)withpropofolclosed looptargetcontrolledinfusionanesthesia.Methods Atotalof64BABA RATpatientsadmittedtoNanchongCentralHospitalfromJanuary2021toJune2022wereselectedasthestudysubjects.ThetargetEEGbispectralindex(BIS)valueofpropofolclosed looptargetcontrolledinfusionwasusedasthegroupingbasis,andtheyweredividedintoacontrolgroup(n=32)andanobservationgroup(n=32).TheBISofthecontrolgroupwas55±5,whiletheBISoftheobservationgroupwas45±5(excluding50).Thedosageofpropofol,hemodynamicindicators,andseruminflammatoryfactorlevel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Sedativeeffectandincidenceofriskevents.Results Thesustainedinfusionofpropofolduringthemaintenancephas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with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changesinheartrate(HR)andmeanarterialpressure(MAP)beforeinduction(T0),1houraftersurgery(T1),immediatelyaftersurgery(T2),and6hoursaftersurgery(T3)betweenthetwogroupswere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serumlevelsofinterleukin 6(IL 6)andC reactiveprotein(CRP)intheobservationgroupT3and24hoursaftersurgery(T4)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Theawakeningtim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long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visualanalogscale(VAS)score24hoursaftersurgery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with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incidenceofriske vents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s InBABA RAT,theuseofpropofolclosed looptargetcon trolledinfusiontocontroltheanesthesiadepthBISvalueatalevelof45±5canmoreeffectivelysuppresssurgical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3年12月第26卷第6期 ChinJClinHealthc,December2023,Vol.26,No.6stressresponse.[Keywords] Thyroidectomy;Roboticsurgicalprocedures;Anesthesiaandanalgesia;Stress,physiological;Propofol 甲状腺癌属于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颈部肿块或结节,通常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不会对患者寿命产生影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环麻醉管理临床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岳云教授介绍了一组闭环麻醉管理相关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靶控输注与精确的麻醉监测技术可帮助闭环麻醉管理的顺利实施。

靶控输注与麻醉深度监测
靶控输注(TCI)是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为基础,容许麻醉医师按不同要求选择血药靶浓度,并通过调整靶浓度来控制麻醉的深浅,从而满足临床麻醉需求的一种静脉给药输注系统。

尽管TCI能为麻醉医师提供用药指导,不过临床TCI多为人工操作。

麻醉深度是麻醉药物的抑制与伤害性刺激的激惹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状态。

它取决于麻醉药物、镇痛药物的效能与手术刺激强度的平衡。

手术刺激增强或药效不足均可引起麻醉深度和意识水平的变化。

《米勒麻醉学》(第7版)指出:麻醉深度是用药物消除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性的概率,并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和抑制反应性的难度。

其中,麻醉深度的新概念强调了以给药指标[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AC)、半数有效浓度(EC 50)等)]来衡量麻醉深度。

监测给药指标是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云教授认为,在麻醉监测中给药指标和反馈指标均可使用。

给药指标包括吸入性麻醉药的MAC和静脉麻醉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EC50。

反馈指标主要针对个体差异[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AEP)等]。

闭环控制麻醉定义
闭环控制麻醉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可靠药理学作用测定,通过TCI和术中生理学与药理学监测,系统可以自动达到和维持预设的靶目标,从而帮助麻醉医师给予最佳药量,防止给药过量或不足的安全、有效麻醉管理方法。

可靠的药理学作用测定是理想监测变量之一,它需要反映药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能够满足测定药物作用的控制变量、精确调节特定目标值。

药理学作用测定要求具备稳定的控制器、精确的传感器、系统必须适应临床应用和药代动力学模型等条件。

现代麻醉深度定义趋向模糊。

与以往单成分药物不同,目前多种药物分别抑制各麻醉成分,各药剂量相对独立,因而,单一参数不足以判断麻醉深度是否合适,需要分别加以检测才能保证临床麻醉目标。

临床满意麻醉标准分为三方面:意识-无知晓;镇痛-无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不良(应激)反应;肌肉-松弛。

麻醉深度监测仍是难题,也是闭环控制麻醉的关键。

在意识监测方面,BIS可监测镇静水平,降低术中知晓发生率。

肌肉松弛度可被精确监测,肌松监测对适当给药和肌松残余测定有利。

伤害性刺激指标包括:体动反应、心血管反应、内分泌反应、心率变异性(HRV)、末梢灌注指数(TPI)和外科伤害指数(SSI),不过尚未出现理想的伤害性刺激监测手段。

闭环麻醉管理研究
闭环麻醉管理研究包含2项试验,分别评价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和全凭静脉三通监控自动注射系统的实用性。

试验1. 闭环肌松注射系统试验
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型号CLMRIS-I,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包含一个监测仪和一个药物注射泵。

在一项30例患者自身对照试验中,患者左右手分别使用肌松检测仪TOF-watch SX(对照组)和闭环肌松注射系统(闭环组)。

对照组根据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指导手动TCI罗库溴铵,闭环组实施TOF反馈闭环输注罗库溴铵。

该试验结果显示,两种肌松监测仪器的准确性未见差异。

闭环肌松输注系统有效性评价指标包括肌松程度达到临床手术要求、术中无需手动加药、闭环输注系统反馈有效、不存在异常反馈情况和临床研究满意度,试验显示各项指标评分均为100%。

由此得出,闭环肌松输注系统监测准确性与国外产品TOF-watch SX无差异;闭环肌松输注系统可帮助麻醉医师准确了解患者的肌松情况,节约肌肉松弛药用量,有效解决肌肉松弛药的个体差异问题,减轻和帮助麻醉医师的工作,有利于推广肌松监测,避免肌松残余阻滞。

试验2. 全凭静脉三通监控自动注射系统试验
该研究分别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三家医疗中心进行。

使用仪器名称为全凭静脉三通监控自动注射系统(型号CONCERT-CL,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该系统包含三个通道:
A通道(BIS反馈闭环输注丙泊酚)、B通道(血压反馈闭环输注瑞芬太尼)、C通道(TOF反馈闭环输注罗库溴铵)。

麻醉方案试验2将患者随机分入A通道人工调节组(手动调节丙泊酚靶浓度,n=89)和A通道闭环输注组(系统自动调节丙泊酚靶浓度,n=86)。

研究者认为血压反馈闭环输注瑞芬太尼存在较大危险性而放弃闭环控制麻醉。

B通道两组患者均采用TCI 方式输注瑞芬太尼。

因C通道已被试验1证实安全有效,在试验2中两组患者均采用TOF反馈闭环输注罗库溴铵。

诱导期给予丙泊酚(2~4 μg/mL)和瑞芬太尼(4~8 ng/mL)。

维持期:BIS范围为40~60。

必要时,研究者可以停止闭环输注改为人工调节。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是总体分数(GS),它反映了包括充分麻醉(BIS范围为40~60)所占时间比例以及由执行误差、绝对中位数(MDAPE)和摆动(Wobble)决定的BIS 波动在内的闭环系统的整体性能。

次要指标为满意麻醉(40<BIS<60)、麻醉过深(BIS<40)和麻醉过量(BIS>60)所占时间比、暴发抑制比、药物用量、是否需要手动加药和临床满意度等。

试验结果 A通道闭环输注组与人工调节组患者的GS评分分别为(22.4±8.49)和(27.2±15.26)(P=0.011);满意麻醉所占时间比分别为(83.8±9.57)和(79.9±13.17)(P=0.026);两组患者的丙泊酚平均靶浓度有微小差异(P=0.021),丙泊酚调节次数存在显著差异(P=0.000);其余次要指标未见明显差异(表1)。

该组研究显示,三通监控自动注射系统(CONCERT-CL)安全、有效。

A通道为BIS 反馈闭环控制输注丙泊酚,能够自动使患者达到合适的镇静水平,其效果优于人工调节。

C通道采用闭环控制输注系统,为手术提供合适的肌松水平,使麻醉医师准确了解患者的肌松情况。

A通道与C通道联用,有效解决了静脉麻醉中肌肉松弛药和镇静药的个体差异,减轻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量。

该研究的局限性为,因伤害性刺激监测技术不够成熟,未能对镇痛药物进行闭环控制。

今后TPI和HRV可能为镇痛监测带来新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