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济学完整版复习资料(内容仅供参考)
运输经济学复习资料
![运输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192024b4daa58da0114a40.png)
1、什么是运输需求,什么是运输供给?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运输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缺少任一条件,都不能构成现实的运输需求。
(P43)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
运输供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运输生产者出售运输服务的愿望和生产运输服务的能力,缺少任一条件,都不能形成有效的运输供给。
(P60)2、什么是弹性,交叉弹性?运输需求弹性用来分析运输需求量随其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反应程度,即它是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变化百分率的比值。
(P47)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即互价格弹性,主要是指一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将引起的另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之几,用公式表示为: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价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灵敏程度,表示为:Es>l,运输供给富有供给价格弹性Es<l,运输供给缺乏供给价格弹性Es=l,运输具有单位供给价格弹性3、单利和复利(怎么计算,表达式,表达式字母及其含义)(P258)1)单利利息I = P·n·I,如以F代表本利之和,则:F = P + I = P(l + n·i)式中 F ——本利之和;P ——本金;n ——计息期数(如年数),即占用资金的时间;i ——单位计息期的利率(如年利率)。
2)复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滚利”。
用复利计算利本之和:F = P ( 1 + i ) n常用的复利计算公式通常将复利计算式简写成 P[ F / P , i , n ] 的形式,即:F = P ( 1 + i ) n = P[ F / P , i , n ]符号[ F / P , i , n ]称为复利因子,表示在利率i和计利的利息期数n 确定下,已知本金P,要求利本之和F。
运输经济学-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运输经济学-期末复习整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84486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8.png)
绪论1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核心思想——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2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有利于劳动的地区分工和市场专业化●促进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沟通了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扩大了对外贸易,密切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实力3运输业的经济特征:1、产品无形,不改变运输产品的属性2、时间与空间上不可替代,生产消费同时进行3、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4、运输生产既创造价值,也创造使用价值第二章运输需求1 需求●定义: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条件:购买欲望;支付能力3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下,用图形来描述一种物品的市场价格与该物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
4 需求规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购买者便会趋向于购买更少的数量。
5 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Q=f(P)P为商品的价格;Q d为商品的需求量。
2 运输需求特点●派生性: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出来的需求●广泛性●多样性:运输服务提供者必须适应运输质和量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空间特定性:运输需求是对位移的要求,而这种位移是运输消费者指定的两点之间带有方向性的位移。
产生了运输需求的两个要素:流向、流程;流向和流程●时间特定性:客货运输需求在发生的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性时间特定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对运输速度的要求。
产生了运输需求的两个要素:流时、流速●部分可替代性6 需求弹性1)弹性(Elasticity):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决定因素中某一种的反应程度的衡量。
核心:/E=/Q QZ Z,其中Z为影响因素2)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运输经济学期末考试资料-答案版
![运输经济学期末考试资料-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b39819c281e53a5802ffe2.png)
运输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运输需求(26)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价格水平下运输的消费服务愿意并能够购买统一。
2、运输供给量50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3、机会成本72即经济资源引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在其他可供替代的使用机会中能够取得的追高收益。
4、差别定价142完全垄断条件下运输生产者可以决定其最佳产量和价格以获得最大可能的垄断利润。
二.1、E>1即需求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31d2、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效用低的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较低的价格。
(√)433、运价的制定只用考虑运输的成本,不用考虑消费者剩余。
(×)434、运输供给的能力通常用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来表示,说明能够承运的货物和旅客的数量和规模。
(√)5、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因自身因素所造成的生产率的降低或者使得收益减少的现象,称为内在不经济。
(√)89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按供求关系划分运输市场可分为(ABC )21A、卖方运输市场B、买方运输市场C、均势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E、完全竞争市场2、影响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ACD )57A、运输生产要素适应运输需求的范围大小B、运输方式及布局的选择C、调整运力的难易程度D、运输成本增加幅度大小E、运输工具的选择3、私人成本也称内部成本或企业成本,是指企业所负担的成本,它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BCD )75A、机会成本B、直接成本C、隐性成本D、正常利润E、交易成本4、运输价格由哪些因素所决定(ABCDE )107A、运输成本B、运输供求关系C、运输市场结构的模式D、国家经济政策E、各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5、根据运输业波及效果产生的途径不同,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几种(ABE )187、后向波及效果B、前向波及效果C、横向波及效果D、纵向波及效果E、消费波及效果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厚利少运策略的含义及其适合的情况?36答:厚利少运在形式上与薄利多运相反,但其目的仍为去的尽可能多的利润,所所谓的厚利就是保持较高的价格水平,而宁愿维持较低的运量。
运输经济学课程总复习
![运输经济学课程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f93495c804d2b160b4ec0ba.png)
《运输经济学》课程总复习一、填空题1.运输生产是一切经济部门生产过程的延续。
2.交通运输的发展增加了人与货物的流动性。
3.旅客运输需求根据人们出行的目的一般可分为四类:公务、商务、探亲、旅游4.运输供给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时间上和地区上的不平衡。
5.运输成本是反映运输企业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之一。
6.固定资产的损耗包括两种情况: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7.货车周转时间的计算方法可分为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两种。
8.劳动定额通常分为现行定额、计划定额、设计定额和不变定额四种。
9.运价由物质消耗支出(C)、劳动报酬支出(V)和盈利(M)三部分构成。
10.经济效益的投入包括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两个方面。
11.运输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
12.交通运输是全球化的载体或根据。
13.运输需求具有时间上和方向上的不平衡性。
14.运输供给的数量通常用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来表示。
15.按费用要素,运输成本可分为工资、材料、燃料、电力、折旧和其他。
16.运输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17.表示运输生产情况的指标有:运输任务指标和运输能力指标。
18.劳动定额通常分为现行定额、计划定额、设计定额和不变定额四种。
19.运输价格是运输者为提供运输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它是以运输成本、运输价值为基础的。
20.经济效益是经济效果、经济效用和经济效率三者的结合。
二、单项选择题1.运输业的产品是(D )。
A.吨公里B.人公里C.人与货物的重量D.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2.从(A )角度考察,运输扩大了市场范围,促进了分工和工业化的实现。
A.历史B.产业史C.供求关系D.经济地理3.货流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可以用(B )来反映。
A.不平衡系数B.波动系数C.回运系数D.空驶系数4.下列运输方式中,最灵活、方便的运输方式是(C )A.铁路B.公路C.水运D.航空5.将运输成本分为直接费和间接费,是按(D )来分类的。
运输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运输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bcc43d86294dd88d0d26b56.png)
运输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一、考核目标和范围1、考核目标:通过考核,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经济学和运输经济学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是否能运输相关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分析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有没有在概念理论基础上拓展思维。
2、考核范围:本教材分为十一章。
各章内容都后涉及。
考核的重点章节是:第三章:运输需求、第四章:运输供给;第五章:运输成本;第六章:运输固定资产折旧;第八章:运输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九章:运输价格;其余章节考核简单的概念和基础二、考核方式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如:某学生平时成绩90分;考试成绩80分,则最后综合成绩=90*30%+80*70%=27+56=83分三、复习资源和复习方法1、复习资源:教材;网络导学资料内的电子版导学;离线三次作业中的习题集;在线作业中的模拟测试;2、复习方法:第一:首先认真通读教材;第二:查看导学资料内的关于章节重点内容的提示第三:下载离线作业中的三次练习题,根据题目前面的章节和知识点的提示,将每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汇总,认真练习。
尤其是掌握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题型的考核。
做到举一反三。
四、期末复习重难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运输业生产的特点1、理解掌握运输的含义。
考核题型: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2、掌握运输的分类。
考核题型:填空、多选3、重点掌握运输业的性质的三种理论。
考核题型:论述;单选第二节: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1、掌握运输经济学形成的几个关键节点。
考核题型:单选、填空2、运输经济学的概念。
考核题型:名词解释第二章: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节: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简单了解即可不做考核第二节: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对比记忆)1、掌握区域经济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考核题型:多选、填空2、掌握古典区位论的主要立足点着眼于成本特别是运费的最省。
考核题型:单选、填空3、掌握古典区位论的几种典型代表理论及其观点4、掌握改进区位论的立足点。
考核题型:填空、单选5、掌握区域经济理论的立足点第三章:运输需求(重点章节)第一节:运输需求及其特征1、重点掌握运输需求的概念和有效运输需求满足的条件,会联系实际说明。
运输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输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3de9e7856a561252d36f2d.png)
《运输经济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工业区位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加工过程中原材料或产成品( )的程度确定加工厂的位置。
[ ]A.品质B.减重或增重C.重量或体积D.运输距离2.运输业的产品和所售出的东西是运输对象的( ),而不是实体产品。
[ ]A.物理变化B.性质变化C.化学变化D.位置变化3.运输网络由于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共同作用,运输总产出扩大引起( )不断下降的现象。
[ ]A.总成本B.边际成本C.平均成本D.平均变动成本4.当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广泛采用新技术,二是运输的 [ ]A.自动化B.法制化C.一体化D.科学化5.使运输活动经济效率最大化的定价原则之一是:运价( )运输活动的机会成本。
[ ]A.高于B.低于C.等于D.具体情况而定6.目前,我国控制公路车辆排放的( )主要有可买卖的执照、差别车辆税和新车税收优惠。
[ ]A.市场手段B.经济手段C.行政手段D.规章制度7.运输管制包括社会管制和经济管制,以下各项中属于经济管制主要内容的是 [ ]A.经营者资格管制B.运输设备条件管制C.环境问题管制D.价格管制8.运输网的( )直接影响线路货物的吸引范围和各线路的通过能力及需求的适应程度。
[ ]A.数量和质量B.规模C.密度D.线路长度9.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外部因素又可分为区域之间的要素移动和 [ ]A.供给因素B.区域之间的贸易C.需求因素D.区域的空间结构10.由于运输需求和供给的时空差异,加上供需双方之间交易信息的不完全,运输需求与供给的完全均衡很难实现,运输组织通过( )来充分利用大型载运工具的成本优势与小型载运工具的灵活性。
[ ]A.长途运输B.中转运输C.短途运输D.直达运输11.喷气式飞机发出噪音,对于机场附近的居民来说使用价值是属于 [ ]A.噪音污染B.空气污染C.“纯拥挤”D.“纯污染”12.边际成本定价法强调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客户接受某项运输服务必须满足:总支付意愿的折现值( )所用资源机会成本的折现值。
运输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运输经济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82a9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6.png)
运输经济学复习题答案运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运输活动、运输市场以及运输政策的学科,它涉及到运输成本、运输需求、运输供给、运输效率以及运输对经济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运输经济学的复习题及其答案,供学生参考。
一、选择题1. 运输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运输工具的设计B. 运输成本的计算C. 运输市场的需求与供给D. 运输政策的制定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运输成本分析B. 运输需求预测C. 运输工具的制造工艺D. 运输政策的影响评估答案:C3. 运输需求弹性是指什么?A. 运输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B. 运输需求对时间变化的敏感度C. 运输需求对地点变化的敏感度D. 运输需求对运输工具变化的敏感度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运输成本的构成。
答案:运输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运输量变化的成本,如车辆购置费、保险费等。
变动成本是指随运输量变化的成本,如燃油费、驾驶员工资、过路费等。
2. 什么是运输市场的均衡状态?答案:运输市场的均衡状态是指在某一价格水平下,市场上的运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没有剩余的供给也没有未满足的需求,市场达到稳定状态。
三、论述题1. 论述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运输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运输可以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增加市场规模,提高经济效率。
其次,运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再次,运输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物流、仓储等。
最后,运输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
2. 分析运输政策对运输市场的影响。
答案:运输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而对运输市场进行的干预。
运输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运输价格、提供补贴、制定安全标准等方式影响运输市场。
合理的运输政策可以促进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运输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
以上是运输经济学的一些复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运输经济学复习
![运输经济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0277a12647d27284b7351ed.png)
需求函数: Q = Q(P, Y)
需求函数的性质: 非负性 单调性
运输需求函数模型 :运输Q需=求a变+动bP + rY 运输需求的变动与运输需求量的变动
运输需求量变动
运输需求表示需求量与运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总和,给定这 样一个对应关系,可描绘出一条运输需求曲线。
运输需求量则表示在一确定的运价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 的运输服务的确定数量,它对应于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当 非运价输格需因求素的不变变动时,,是由需不求同函运数价的水参平数下发的生不了同变需化求,量是构曲成线的一 条 移曲动线;表运示输一需种求运量输的需变求动,则在是这一条定运函输数需关求系曲 下线,上自变,量不引同起点的 运 因价变是量不的同变的化,但是非在价曲格线因上素的是移相动同。的(。请看图示)
运输业发展与运输化理论 经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 二、 运输需求函数 三、运输需求弹性
运输需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运输供给的特点和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需求函数: Q = Q(P, Y)
运输需求量可表示为影响它的诸多因素的函数:
Q = Q(P, Y1, …,Yj,…,Ym)
Q = Q(P, Y) 称为需求逆函数
根据所研究的运输,Y可以是人均收入、GDP或工农业产值 等某一重要因素。
需求函数: Q = Q(P, Y)
需求函数的性质: 非负性 单调性
运输的需求函数具有以下性质:
(以下对一般商品需求函数也同样适用):
运输经济学部分复习资料
![运输经济学部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662915d2b160b4e767fcf48.png)
运输经济学部分第三章:1、运输需求的六项要素:流量,流向,流程,流时,流速,运价,运输需求的结构。
2、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旅客需求:公务、商务、探亲、旅游货物运输需求:1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2生产力布局与消费者群体的空间分3地区间商品质量、品种、性能、价格上的差3、运输需求的特征:派生性,广泛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部分可替代性:外部替代:用运输以外的方式,使得运输需求消失内部替代:用另一种运输方式替代4、影响货运需求的因素:(1)经济因素: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运输市场(2)政治、体制、政策因素,(3)技术因素,(4)运输网络与运输能力,(5)人口增长与分布5运输需求弹性::用来分析运输需求量随其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反应程度,即它是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变化百分率的比值。
6、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货物价值;货物的季节性;市场状况;资源分布;工业布局7、运输供给的内容:运输供给量;运输方式;运输布局;运输经济管理体制8、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科学技术因素9、运输方式的评价指标:运输成本;运输能力;送达速度;经济里程10、运输成本考虑因素:投资(规模);运输密度(决定运输能力);运输距离(速度与效益);能耗与人工11、各供给方式间的基本关系:某一供给方式垄断;两种供给方式间的竞争;各供给方式间的分工与协作13、协作系统的联动效应:占主导地位的供给方式所产生的联动效应大,处于辅助地位的供给方式所产生的联动效应小14、运输路线的布局:运输路线走向;运输路线的类型;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15,、弹性,函数,相关例题看书和PPT。
16、运输需求预测原理及方法:惯性管理:趋势外推法、时间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类推原理:产值系数法,增长率法,产运系数法,乘车系数法相关管理:回归预测法第四章:1、运输成本的构成:人工费,设备费,燃料费,管理费,其他费2、影响运输成本的基本因素:(1)运输规模对运输成本的影响能够以低于加倍成本获得加倍产出,则称之为规模经济,如果加倍成本只能获得低于加倍产出,则存在规模不经济。
运输经济学复习材料完整版
![运输经济学复习材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002c18a300a6c30c229f69.png)
本材料仅供参考,大家复习以课本和ppt为主,特别要注意相关的曲线以及课本的图。
若是有什么问题的,也可以问我~~~ 内容比较多,希望大家好好复习!祝大家考试顺利!考试题型一、填空(1×10=10分)二、选择(1.5×10=15分)三、判断(1×12=12分)四、名词解释(4×2=8分)五、问答(3道共35分)六、计算(10×2=20分)第一章1.运输的定义、功能(交通与运输的差别、运输与配送的差别、运输与搬运的差别)(a)运输的定义: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人)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即人或物借助运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动。
(b)运输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效用;也具有时间效用。
(c)运输与配送的区别体现在:(1)活动范围不同。
运输--大范围,如国家、地区、省市之间;配送--仅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内进行。
(2)功能上存在差异。
运输——大批量、远距离的物品位置移动;配送——小批量、多品种、近距离的位置转移。
(3)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不同。
运输——多种运输工具,进行选择;配送——多是短途运输工具,如汽车。
(d)交通与运输的差别:交通是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交通强调的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情况,而与交通工具上所载人员、物资的有无和多少没有关系。
运输强调的是运输工具上载运人员与物资的多少、位移的距离,而不是特别关心使用何种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
当然,在有载时交通的同时也就是运输的过程。
交通是运输的前提,而运输又是交通有实际意义的保障。
(e)运输与搬运的主要区别在于:运输是在大范围内(如国家、地区、省市、工厂之间等)进行的以实现位移为目的的物流活动;搬运一般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如工厂、仓库、车站等)对物品进行以水平位移为主要内容的物流作业。
2.运输经济学的定义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
运输经济学复习资料
![运输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f88010caaedd3383c4d3f5.png)
运输经济学(集美大学)第一章* 运输的经济意义1、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2、运输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3、运输是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4、运输能保持价格的稳定性,鼓励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发展运输的真正意义:淘汰生产成本高的产地,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韦伯的工业区位模型。
P111、目标:工厂的选址Z应满足运输成本T最小。
2、假设:1)所有活动在一个均匀平面上进行2)运输费用与间隔距离及所运货物质量成正比3、求解方法:图解法、精确中心法、交叉中值法等。
*运输产业特征。
(5点)P16-171) 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运输生产具有服务性。
2) 运输业具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特征。
3) 运输业具有隐性社会贡献的特性。
4) 运输业具有特殊的时空特性。
5) 运输业具有公共性和企业性的复合特性。
运输业的发展阶段,我国目前处于运输化的哪个阶段,为什么?1、发展阶段P18-19前运输化阶段、运输化阶段、后运输化阶段2、我国正处于需要迅速扩大运输能力的初步运输化阶段原因:P20 我国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小,也缺少该比重迅速上升的过程,这从一个角度表明了我国运输化过程发展不足。
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特征(8项指标排序对比)P22成本、能耗、固定资产效率、速度、通用性、连续性、机动性、运载量运输结构。
P22结构是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凡是系统就有结构。
运输结构是指运输业的内部结构,也就是五中运输方式在运输业中的地位和中用,以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宏观:交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关系:中观:五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微观:五种运输方式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
判断。
1、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各不相同(对)2、从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和货物的平均运距发展趋势来看,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日趋合理(错)第二章运输的含义、特点。
P43-44运输需求: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运输经济学1章复习课程
![运输经济学1章复习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af15fe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6.png)
分析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探讨如何实现 供需平衡。
04
运输成本与运输效率
运输成本的定义和分类
运输成本定义
运输成本是指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 资源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
运输成本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运输成本可以 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外部成本 和内部成本等。
运输经济学1章复习课程
• 运输经济学概述 • 运输市场和运输价格 •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 运输成本与运输效率 • 运输政策与法规
01
运输经济学概述
运输经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运输经济学定义
运输经济学是研究运输活动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它主要探讨运输系统的投入、产出、成本、价格、效 率和资源配置等问题,为政策制定和企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和控制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运输成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运输距离、 运输量、运输方式、运输速度、运输路线、 运输设备等。
控制运输成本的方法包括优化运输路线、提 高装载效率、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等。
运输效率的定义和评价标准
要点一
运输效率定义
要点二
评价标准
运输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投入下,运输系统所实现的产出与 投入之间的比例。
运输工具数量和技术状况
运输工具的数量和技术状况直接影响 运输供给能力。
运输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影响运输供给者的成本和收 益,进而影响其供给意愿。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对运输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如政府对某些运输方式的扶持或限制 政策。
运输供需平衡分析
平衡状况分析
通过对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对比分析,判断市场是否处于平衡 状态。
运输经济学复习资料
![运输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d4d8b867375a417876f8f23.png)
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共9题,45.0分)1运输进入机器生产阶段,交通运输业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B)A、3B、4C、5D、62经济学之父是(B)A、凯恩斯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李斯特3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DA、《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B、《国民经济中的运输工具》C、《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D、《国富论》4可实现“门到门”运输的运输方式是(B)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5宏观经济学之父是(B)A、亚当.斯密B、凯恩斯C、大卫.李嘉图D、李斯特6受气候条件影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D)A、铁路B、公路C、航空D、管道7最早采用管道运输的国家是(C)A、美国B、英国C、中国D、德国8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A、运输资源的配置方式B、运输市场C、运输企业D、运输经济效益9已知甲的价值是100,乙的价值是80,丙的价值是50,那么选择甲的机会成本是(B)A、100B、80C、50D、130二.多选题(共5题,25.0分)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ABCDE)A、公路B、铁路C、水路D、航空E、管道2经济学两大流派是(AB)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古典经济学D、新古典经济学E、现代经济学3以下属于运输的产业属性的是(ABDE)A、交通运输属于第三产业B、交通运输是网络型产业C、运输业具有隐性社会贡献特征D、交通运输是基础产业E、交通运输是先导性产业4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BCDE)A、系统理论与方法B、唯物辩证观点与方法C、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D、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E、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5运输四要素是(ABCD)A、交通网络设施B、运载工具C、运输组织管理技术D、运输对象E、运输规则三.判断题(共6题,30.0分)1交通与运输反应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对)2没有一个理论是绝对正确的,所有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客观基础和一定限制条件下的。
(对)3交通是手段,运输才是目的。
运输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
![运输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01d95b00975f46527d3e1e0.png)
运输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一、运输:人员或物品借助于运力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生的位置移动。
二、运输业的形成:1、运输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机械运输业的产生作为标志三、交通运输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水运为主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2、铁路为主阶段(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3、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4、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四、运输业的特点:1、运输劳务不具有实体性2、运输劳务具有即时性3、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4、运输劳务的他率性5、运输劳务计量的特殊性6、运输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7、准公费服务特性五、运输业的性质1、物质生产部门论: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
2、第三产业2、基础设施论: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
基础设施:国家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创造共同条件及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和机构的总称。
第二章区位经济理论发展阶段(一)古典区位理论 P25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假设:运输费用即运输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的影响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生产集聚力是影响生产成本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二)、改进区位论主要理论:市场区边界区位理论、综合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相互作用理论等。
(三)、区域经济理论主要理论:部门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生长轴”理论、点—轴—带开发理论、第三章运输需求一、运输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二、运输需求特征派生性、波动性、可替代性、规律性、广泛性、多样性三、运输需求影响因素图表对比运输需求货运需求旅客运输需求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与生产力布局人口的数量及结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运输业本身的发展情况旅客运输业的发展情况运价水平运价水平的高低国家政策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因素运输方式间的替代性四、利用需求弹性五种情况分析具体问题p68第四章运输供给一、运输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产品或服务。
运输经济学完整版本
![运输经济学完整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d157c75858fb770bf78a5590.png)
第一章绪论1、运输业的形成:(1)运输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机械运输业的产生作为标志2、运输业的发展(1)水运为主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2)铁路为主阶段(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3)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4)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3、运输业的特点(1)运输劳务不具有实体性(2)运输劳务具有即时性(3)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4)运输劳务的他率性(5)运输劳务计量的特殊性(6)运输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7)准公费服务特性4、运输业的性质(运输业的物质生产特性):(1)运输业纯粹是实现劳动对象在空间上转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2)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状态,完成消费的准备。
(3)运输业所出售的产品是人和物在空间场所的变动第二章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1、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1)古典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2)改进区位论(3)区域经济理论2、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了解)(1)交通运输是工业区位形成的必要条件(2)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交通运输对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不同(3)交通运输对经济在空间扩散过程中的作用(4)交通运输与经济带的关系(5)交通运输与土地价值第三章运输需求1、运输需求的概念: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运输需求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1)有购买运输服务的欲望(2)有购买能力3、运输需求的种类(了解)(1)按运输对象不同:货运需求客运需求(2)按运输需求的性质:生产性运输需求、消费性运输需求(3)按运输需求产生的地域:区域内的运输需求、区域间的运输需求、过境运输需求(4)按运输方式不同:铁路运输需求、公路运输需求、水路运输需求、航空运输需求、管道运输需求、多种方式的联合运输需求4、运输需求的特征(展开与实例结合,能知道什么现象对应什么特征)(1)派生性:根据需求的直接性与否分为:一种是直接性需求或称本源性需求;一种为间接性需求,即派生性需求。
运输经济学复习材料
![运输经济学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d0008c51e79b89680226be.png)
生产性旅行需求:与人类生产、交换、分配等活动 有关。例如:政务、公务、商务为目的运输需求。 价格需求弹性低
消费性旅行需求:非生产性运输需求,如探亲、旅 游等休闲旅行。价格需求弹性高
运输需求弹性:运输需求量对运输价格变动反应的 程度(灵敏程度)。 运输收入弹性:运输需求量对收入变动反应的程度。 运输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需 求量对另一种运输方式价格变动反应的程度。
运输需求弹性:
Q Q Q P Ed P P P Q
点弹性和弧弹性计算公式
运输供给弹性:运输供给量对运输价格变动反应的 程度(灵敏程度)。
运输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供 给量对另一种运输方式价格变动反应的程度(灵敏 程度)。
运输需求弹性:
Q Q Q P Ed P P P Q
P A
Pc
C
O
Qc
B
Q
价格歧视是企业采用的一种差别定价方法,企业希望通过向不同的 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获得多余的消费者剩余。
P A
Pc
C
O
Qc
B
Q
假设某一运输方式提供A、B两种运输服务,则A 、 B定价满足如下关系:
需求弹性越小,定价可以超出它的边际成本的比例 就越大。
带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企业在授权范围内可以确定一 定的利润水平(控制范围内容许的),而不是利润 最大化。 针对不同对象,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管制上所容 许的价格歧视。
点弹性和弧弹性计算公式
构成运输需求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实现位移的愿望、 具备支付能力
运输经济学复习材料
![运输经济学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7f861ac281e53a5802ff33.png)
某市几家大商场销售国产大屏幕彩电统计如表所示,又该市上一年全年销售国产大屏幕彩电25000台,平均价格6350元/台,今年预计国产大屏幕彩电每台降价400元,试预测今年销售量。
Ed =(Q /Q0)/(P /P0)=(5800-4100)/(6210-6570) ×(6570/4100)=-7.57 Q0=25000(台)Q=Q0[1+Ed ×ΔP/P0] Q=25000[1+(-7.57)×(-400/6350)]=37000(台)▪ 某海运航线运力与价格的函数为求1:价格在25元时的运力供给量求2:价格在25元的弹性求3:价格在25元和36元之间的弹性求4:价格从36元到25元时的供给弹性求3:价格在25元和36元之间的弹性▪ 上海运往肯尼亚蒙巴萨港口“门锁”(小五金)一批计100箱。
每箱体积为20cm ×30cm ×40cm 。
每箱重量为25公斤。
当时燃油附加费为40%,蒙巴萨港口拥挤附加费为10%。
▪ (1)查阅货物分级表。
门锁属于小五金类,其计收标准为W/M ,等级为10级。
▪2)计算货物的体积和重量。
100箱的体积为20cm ×30cm ×40cm ×100=2.4M3100箱的重量为:25×100箱=2.5公吨1003+=P Q 1151002531003=+=+=P Q 103p 23100321==-=+=dp p d dPdQ 065.011525103=⨯=⋅==Q P dP dQ E s 1181003631003=+=+=P Q 071.01151182536253611511821211212=++⨯--=++⨯--=Q Q P P P P Q Q E s由于2.4M3的计费吨小于2.5公吨,因此计收标准为重量。
(3)查阅“中国-东非航线等级费率表”,10级费率为443港元,则基本运费为:443×2.5=1,107.5(港元)(4)附加运费为:▪1,107.5×(40%+10%)=553.75(港元)(5)上海运往肯尼亚蒙巴萨港100箱门锁,其应付运费为:▪1,107.50+553.75=1,661.25(港元一批棉织品,毛重为1.80t,尺码4.000M3 ,目的港为一基本港,基本费率为人民币45.00元,W/M,燃油附加费每运费人民币8.00元/吨(M3),港口附加费8%,求运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引论1、运输的经济意义(1)运输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依赖于大规模生产和成批销售,而没有高效率和相对便宜的运输,这两者都不可能实现,因此,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
(2)运输与生产:运输通过改变人和物的位置使生产得以进行。
运输也通过它的时间效用创造价值,规模生产依赖时间和空间效用,即依赖运输。
没有运输就没有地区专业化或地区劳动分工。
运输是生产力布局方面的决定性因素。
运输是生产的一个支出项目。
(3)运输与销售:运输是销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和空间效用也在这起作用。
运输与销售是密不可分的,需要用运输去保证大规模销售。
运输提供了销售生产成果的手段,并可实现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向大城市供应商品。
较高的运费,对当地产品就形成了一个保护性市场,如同实行关税或进口配额一样有效。
运输也是一种销售成本。
(4)运输与价格:运输保持了价格的稳定性。
运输鼓励价格的进一步降低。
(5)运输与国民经济:运输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占很大份额。
运输是经济中最大的就业部门之一。
国家政府对运输业的投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位置。
良好的投资效益使得运输投资成为社会私人资金追求利润的目标。
税收总额的相当部分来自运输。
运输业是工业产品的主要消费者。
2、运输的一般意义(1)社会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发达运输的基础中的。
(2)高效的运输使广阔地理区域的政治统一成为可能。
(3)运输——包括它的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以及它的不发达造成的阻隔——均是人们继承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4)交通运输在非常时期将是政府实现自己职能的有效工具。
3、稀缺,就是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4、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5、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实体的行为,即单体如何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6、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包括通货膨胀、收入、失业、经济增长和对外经贸等。
7、实证经济学描述经济社会的事实,也称实证表述。
8、规范经济学提出价值判断,也称规范表述。
第一章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1、运输需求含义: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运输需求的要素:(1)对象:即运输的货种及旅客的类型。
(2)流量:即运输需求量,通常用货运量和客运量来表示,表明货运或客运需求的数量。
(3)流向:指货物或旅客发生空间位移时的空间走向,表明客货流的产生地和消费地。
(4)流程:即运输距离,指货物或旅客进行空间位移的起始地与到达地之间的距离。
(5)流速:即货物或旅客的送达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平均的位移距离。
(6)运价:即运输单位质量或体积的货物和运送每位旅客所需承担的运输费用。
3、运输需求函数1)线性模型:2)半对数模型:3)对数模型:4、运输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弹性为富有弹性,价格下降时,收益将增加。
2)需求弹性为缺乏弹性,价格下降时,收益将下降。
3)需求弹性为单位弹性,价格下降时,收益不变。
点弹性:弧弹性:(课本例题)(P48)5、运输需求交叉弹性:即互价格弹性,主要指一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将引起的另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之几。
点弹性:弧弹性:弧弹性:,说明运输方式j的价格变动将引起运输方式i的需求的同向变动,即可替代性。
2),说明运输方式j的价格变动将引起运输方式i的需求的反向变动,即互补性。
6、运输供给概念: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
7、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1)供给弹性为富有弹性。
2)供给弹性为缺乏弹性。
3)供给弹性为单位弹性。
8、运输供给交叉弹性:(课本例题)供给相对独立,则=0;供给可替代性,则<0;供给可互补,则>0;9、运输供需状态分析(理解:什么时候达到平衡)p6510、供需变动下运输市场的均衡(平衡点的移动)P67(三种情况)第二章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1、运输成本概念(可看课本加深理解p94)会计成本:为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财务支出机会成本:由于作出某一选择而被错过其他可能选择中最好一个选择的价值固定成本:运输企业固定占用的运输资源所形成的成本可变成本:随着服务的数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增量成本:随某一特定决策而发生变动的成本沉没成本:成本不因决策而发生变动,并无法收回作为再投资的资本联合成本、共同成本:生产A种运输产品的同时以某一比例生产B种运输产品,当两者保持固定比例时就是联合成本,比例不固定时则为共同成本短期成本:运输生产规模不作变动情况下的成本长期成本:运输生产规模发生变动情况下的成本私人成本:运输企业本事所负担的成本社会成本:包括该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和公众承担的成本边际成本:表示增加1单位产出所需要增加的成本平均成本:平均每1单位产出所需要的的成本2、成本计算(P98)平均成本:AC=TC/Q=AFC+AVC平均固定成本:AFC=FC/Q平均可变成本:AVC=VC/Q边际成本:MC=TC/Q3、运价结构:指运价的组成及其相互的比例。
(p106)通常有4种形式:里程式运价结构、货种差别式运价结构、客运类别差别式运价结构、邮票式运价结构4、定价理论:运输价值决定论、资源配置论(p112)5、定价方法:边际成本定价法、次优定价法、价格歧视拉姆拉其定价法则、其他定价方法(平均成本定价法、完全成本定价法、按效用或负担能力定价法)边际成本(MC):增加1单位产出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边际收益(MR):当销售增加1个单元时,由此而引起的收益的变化。
边际原则:仅仅考虑和计算某一决策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来达到收益或利润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而不考虑过去的盈利或亏损。
竞争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利润最大化。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成本定价:是指在运输供求发生变动时,运输企业必须增加或减少运输数量,并以因增加或减少运输数量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动为基础确定运输价格。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分析定价,通常假设以下3个曲线1.边际成本曲线(MC)是递增的-当生产少量时,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机器设备,此时边际成本小;随着运量的增加,机器设备利用时比较困难,所要付出的成本高,所以MC呈递增趋势;2.平均成本曲线(ATC)是U形-最初运输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当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时,平均成本最小;随后增加运量,平均成本降低。
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为规模产量。
3.市场价格(需求曲线)为某一价格下的水平线,这是因为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微弱,企业为价格的接收者。
无论企业生产多少,其市场价格保持不变。
6、价格歧视:就是收取“使用者愿意负担的费用”,即按支付意愿收费。
第三章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选择行为分析1、效用是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带来的满足程度2、消费者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序数效用理论(p148)3、序数效用理论的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预算线(p152)4、边际效用递减(P149)第四章运输市场与运输企业一、根据市场的竞争程度,运输市场结构大体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特点、相互规律、判断是什么竞争,或出选择题)完全竞争运输市场:是运输企业和货主对运输市场价格均不能产生任何影响的市场,二者只能是运输价格的接受者,故运输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
在现实中,虽然并不存在这种市场,但基本具备该市场条件的则为海运中的不定期船市场。
垄断竞争运输市场:指即有独占倾向又有竞争成分的市场。
其特点为:同类运输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多的生产者,市场竞争激烈;新加入运输市场比较容易;不同运输企业生产的运输产品在质量上有较大差异,而某些运输企业由于存在优势而产生了一定的垄断性。
寡头垄断运输市场:指某种运输产品的绝大部分由少数几家运输企业垄断的市场。
此时运输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几家大企业通过协议或某种默契规定的。
海运中的班轮运输市场是较为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运输市场(独占运输市场)是指某一运输市场完全被一个或少数几个运输企业所垄断和控制。
第六章运输基建项目投资、融资与经营一、基础设施及其分类基础设施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包括:文教和医疗设施。
经济基础设施包括:运输基础设施等运输基建项目:指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铁路路线和车站、公路和城市道路、地铁和轻轨、港口、机场、输油管线等二、基本建设(1)基本建设:是国民经济中投资进行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经济活动(2)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1.建筑安装工程2.设备购置3.勘察、设计、科学研究实验、征地、拆迁、试运转、生产职工培训和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等(3)基本建设的类型主要包括1.按建设的性质分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改建项目、迁建项目和恢复项目。
2.按建设的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性基本建设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三、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程序,也就是现行基本建设工作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工作过程中各个阶段及其先后顺序。
(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1)基本建设程序中重要的步奏1.项目建议书2.可行性研究3.初步设计4.施工图设计5.后评价工作(2)预可行性研究(预可):也称初步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机会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方案进行的进一步技术经济论证,对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
(3)工程可行性研究(工可):是对工程项目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建设可能性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规模应有多大,建设时间和投资应如何安排,采用哪种技术方案最合理等,以便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目前,国内外都把工程建设进展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投资以前阶段、投资阶段和生产阶段。
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以前阶段的主要内容。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那些为完成同一目的的同类工程方案进行选优。
四、运输基建项目筹资(1)运输基础设施分类1.非经营性项目:这类项目完全是为了获得社会效益,因此也称为完全公益性项目。
2.经营性项目:此类项目具有收费机制,但又按其有无利润分配分为纯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
(2)运输基础项目的投资主体1.非经营性项目的投资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公司个人(主要是他们的捐资)2.经营性项目的投资主体:政府、国内企业公司、外商和外国政府、个体(3)运输基建项目的主要筹资方式1.债券2.股票3.可转换债券4.转让经营权5.组建产业投资基金6.项目融资(4)资金成本:指为筹措并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即包括资金筹措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
资金筹措成本主要有:发行股票和债券支付的印刷费、发行手续费、律师费、注册费、代办费、资信评估费和公证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