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入朝各军大全
抗美援朝战争全记录(下)
![抗美援朝战争全记录(下)](https://img.taocdn.com/s3/m/bcbd1c791ed9ad51f01df2ae.png)
抗美援朝战争全记录(下)朝鲜裔部队及其干部回国史实实际上,朝鲜裔部队及其指挥员的回国,在历史上是经由了多个批次阶段的。
一、第一批返回朝鲜人员。
在历史上,第一批返回朝鲜国内的,当属金日成所率领的中共东北委员会特别支部局朝鲜工作团(东北抗联教导旅)的抗联将士和由金武亭任总司令、朴一禹(王巍)任政治委员兼副司令、朴孝三、金雄任副司令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朝鲜义勇军的一部(一个团)。
其中,当时跟随金日成回国的,主要有金策、朴德山(金一)、崔贤、安吉、崔春国、吴白龙、吴振宇、朴成哲、林春秋(很可能还包括崔勇进、李永镐、徐哲等人)等朝鲜裔抗联干部。
我在前文中提到金光侠也是朝鲜工作团随行人员之一,是不对的,也属没有对所采用的史料进行辩析而导致的失误。
实际上,金光侠的回国时间很晚。
最早踏上朝鲜国土的,是金日成朝鲜工作团的成员。
时间是1945年9月19日。
此前,由于抗联在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日战争中遭受重大牺牲,损失惨重,退入苏境内的全部抗联部队仅约千余人。
统编为东北抗联教导旅。
而抗联是以中国东北将士为主的抗日力量。
据此来看,教导旅中的原朝鲜裔部队的人数应当很少。
金日成所率领回国的,主要是以教导旅第1营为主的朝鲜裔部队。
而该营系由原朝鲜人民革命军余部及第1路军直属队余部中的部分朝鲜裔官兵组成。
组建时兵力不足200人。
同月,八路军冀热辽军区朝鲜义勇军一部随军区第16军分区部队出关,挺进东北,于6日进驻沈阳。
另部义勇军也于同月,从太行山八路军前方总部出发,会合延安军政干校朝鲜裔干部数百人,于10下旬进入东北。
史载,因当时的驻朝苏军封锁中朝疆界,拒绝作为八路军正规部队之一的朝鲜义勇军部队入朝,而只允许金武亭率该军部分官兵回国。
金武亭受命,率领部分官兵开赴朝鲜。
而义勇军主力遂由朴一禹、金雄率领,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的战斗序列。
11月7日“十月革命节”纪念日,朝鲜义勇军云集沈阳,召开大会,编组支队并正式开始扩军。
原拟编组七个支队,实际编成第1、第3、第5和第7等四个支队。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da5a5913ff00bed5b9f31d8f.png)
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鲜、韩国之间的民族内战,后中、美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入侵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
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
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战事陷入焦灼状态。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名称: 抗美援朝战争 地点: 朝鲜半岛 时间: 1950-1953年 参战方: 中国、朝鲜、苏联;韩国、联合国军 结果: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参战方兵力: 中、朝、苏军队1,066,000 韩军、联合国军队1,205,605 伤亡情况: 中朝方面伤亡63万人 韩国、联合国军伤亡57万以上 主要指挥官: 彭德怀、金日成 主要指挥官:麦克阿瑟、李奇微、李承晚 战争简介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并使斯大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设想”。
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密访问中国北京,他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而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时机不够成熟。
斯大林随后给毛泽东电报,希望他调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丹东-沈阳一线。
毛泽东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而当6月25日战争爆发时,毛泽东并未事先得到消息,这点和美国一样。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编制序列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编制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a653e9586c85ec3a87c2c5bd.png)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编制序列一、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19日-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司令部〕辖炮兵第1、2、8师及高炮第1团..〔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6团..〔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1、2分部..〔第13兵团〕....................兵团部改组为志愿军司,副司令员邓华、洪学..裕民(兼),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炮兵第1师〉辖炮兵第25、26、27团。
师长文击,政委张英,参谋长杨国治,政治部主任张百令。
....〈炮兵第2师〉辖炮兵第28、29、30团。
师长宋承志,政委丁本淳,参谋长张进,政治部主任戈亚明。
....〈炮兵第8师〉辖炮兵第42、44、45、46团。
师长王珩,政委李振邦,副师长黄登保,参谋长郑扶。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6团。
副司令员陈正峰。
..〔前线后勤指挥部〕(1950年10月由东北军区后勤部组成志愿军司令部后勤科,11月改为前线后勤指挥部)部长张明远,政委杜者衡....〈第1分部〉(1950年10孔庆隆,副政委曾茂林....〈第2分部〉(1950年10......师长宋文洪,参谋长凌少农,政治部主任余琳....〈第39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副政委李雪三,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兼),政治部副主任贺大增......第115师(辖第343、344、345团):师长王良太,政委沈铁兵,副师长颜文斌,政治部主任姚书梅,副参谋长程国璠,政治部副主任尹培良......第116师(辖第346、347、348团):师长汪洋,政委石瑛,副师长张峰,参谋长薛剑强,政治部主任王世琳,政治部副主任陈绍昆......第117师(辖第349、350、351团):师长张竭诚,政委李少元,....〈第40军〉(1950年10月19....,政委李铁郭宝恒,政治部副主任李学南......第125师(辖第373、374、375团):师长王道全(代),政委谭文邦,副师长茹夫一,参谋长王兴中,政治部主任王淮湘......第126师(辖第376、377、378团):师长黄经耀,政委车学藻,参谋长周黎,政治部副主任凌旺..〔第50军〕(1950年10月26日入朝)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何运洪,副参谋长李佐,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 ..第148师(辖第442、443、444团):师长白肇学,政委陈一震,副师长赵鹤亭、戴天祥,副政委余孝礼,参谋长戴天祥(兼). ....第149师(辖第445、446、447团):师长陇耀,政委金振钟,副. ....第150师(辖第448、449、450团)副师长贺焰藩,政治部副主任田克东..............25日-12月24日,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司令部〕辖炮兵第1、2、8师..〔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5、6、8团..〔铁道兵〕辖铁道兵第1师及两个直属团..〔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1、2、3、4分部..〔直属军〕....〈第38军〉辖第112、113、114师....〈第39军〉辖第115、116、117师....〈第40军〉辖第118、119、120师....〈第42军〉辖第124、125、126师....〈第50军〉辖第148、149、150师....〈第66军〉辖第196、197、198师..............,副司令员邓华、..........〈炮兵第2师〉(辖炮兵第28、29、30团)师长宋承志,政委丁本淳,参谋长张进,政治部主任戈亚明....〈炮兵第8师〉(辖炮兵第44、45、46、47团)师长王珩,政委李振邦,副师长黄登保,参谋长郑扶..〔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5、6、8团)主任陈正峰..〔铁道兵〕(1950年11月入朝,辖铁1师及直属桥梁团、直属独立团)副司令员李寿轩....〈铁道兵第1师〉(辖桥梁第1、11团,线路第21团)师长刘克,政委郭延林,副师长汪祖美,副政委李平,参谋长刘波涛,政治部主任李平(兼)......〈第1强珠,副政委王中番........庆隆......。
抗美援朝的参战国家有哪些
![抗美援朝的参战国家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df5fca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3.png)
抗美援朝的参战国家有哪些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那么你了解抗美援朝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美援朝的参战国家,希望能帮到你。
抗美援朝的参战国家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次规模非常大,持续时间非常长的一次战争,在这一次战争中参与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苏联和朝鲜,但是实际上苏联军队所发挥的作用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真正的被公布出来,所以一直到上个世纪末期人们广泛认为抗美援朝参战国家中是没苏联的。
主要原因是因为当中国决定参战时曾经向苏联请求过支援,但是遭到了苏联领导人的拒绝,所以在不久之后中国志愿军独自踏上了支援朝鲜的道路,但是不久之后战场上空出现了身穿中国志愿军衣服的空军战队。
当时的美国军队一直以为是中国的空军战队,但是实际上这些人是苏联派来支援中国的空军,这些事情在之前一直没有被公布出来,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不断发展苏联的这一做法已经可以被公布。
所以现在的官方说法大部分是抗美援朝参战国家中有中国、美国、苏联和朝鲜。
抗美援朝参战国家中的中国对朝鲜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不仅仅是在人数上比朝鲜本国的军队都多,更重要的是中国为朝鲜带来了苏联这个军事强国,当时的中国空军部队还没有完全组建,苏联的加入就像是如虎添翼,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牵制住了以美军为首的空军部队,这在当时的作战中有非常大的贡献,也为朝鲜军队带来了希望。
所以说,苏联在抗美援朝参战国家中占重要地位。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结果抗美援朝战役又被称为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发生在朝鲜和美国之间的一次战争,主要目的是阻挡以美国军队为首的军队来袭。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和苏联以及韩国都参与了战争,这场战争双方伤亡都非常惨重。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这一场战争的伤亡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伤亡数量最高的一场战争,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战役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队愿意短暂的停战。
那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经过是怎样的呢?据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第四次战役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长,在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后紧接着就展开了第五次战役,这一次战役美国军队的主要目的就是切断中国和朝鲜军队的后勤供应线,他们意识到中国的后援军队会不断得到达战场并且战争物资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能够有效的遏制中国和朝鲜军队物资的增加,美国军队决定将切入点定位在中国部队的侧后方,试图在这里开辟出新的战线。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各解放军部队入朝参战情况(1)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各解放军部队入朝参战情况(1)](https://img.taocdn.com/s3/m/0fd093f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7.png)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各解放军部队入朝参战情况(1)志愿军番号一共有27个军,即:1军、12军、15军、16军、20军、21军、23军、24军、26军、27军、36军、37军、38军、39军、40军、42军、46军、47军、50军、54军、60军、63军、64军、65军、66军、67军、68军。
那么,在当时的解放军野战部队中,还有哪些部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呢?第一野战军第1军,前期主要在西北担负剿匪,维护社会治安,建立人民政权等任务,1952年6月,第3军番号撤销,其所属各师分别编入第1军,于年底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第2军,奉命解放新疆,促进西藏和平解放,担负保卫国防、维护与巩固社会治安,参加生产建设等任务,1953年番号撤销,未入朝作战。
第3军,朝鲜战争前期执行剿匪肃特、维护社会治安、建立人民政权及参加生产建设等任务,1952年6月与第1军合并,年底入朝参战。
第4军,主力执行剿匪任务,修筑天兰铁路等,1952年9月番号撤销,1951年3月分别从下属各师各抽调1个营组成一个暂编团入朝参战。
第5军,原新疆民族军,协助第6军剿匪的同时,主力投入了大生产运动,未入朝作战。
第6军,主要负责地方政权建设和剿灭武装土匪等活动,为大西北的解放及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1953年5月番号撤销,未入朝作战。
第7军,前期在陇南和四川金堂地区执行剿灭武装土匪,修建天兰铁路,1951年10月,第7军番号撤销,在19兵团入朝前抽调3600余人补充到该兵团;1953年1月其19师改编为铁道兵第5师,入朝参战;1952年8月其20师改编为高炮第65师入朝参战;1951年3月其21师改编为炮兵第4训练基地,下属炮兵第31师入朝参战;1951年5月又以21师62团为基础,组建炮兵32师师部和炮兵405、406团,入朝参战;1953年1月其20师58、60团与青岛流亭基地合编为空16师,入朝参战;7军主力基本全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12个师首长都是谁?又是什么军衔?
![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12个师首长都是谁?又是什么军衔?](https://img.taocdn.com/s3/m/983337b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9.png)
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12个师首长都是谁?又是什么军衔?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人民军攻势迅猛,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攻占了南朝鲜90%的土地,将南朝鲜军队驱逐到了釜山,南朝鲜龟缩一角,无力反抗。
9月15日,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北朝鲜军队无力应对,被美军打得节节败退。
应朝鲜请求,也为了保家卫国,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0年10月25日,秘密赴朝参战,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方面先后分批次投入了27个军入朝作战。
首批跟随志愿军总部一起入朝的是第13兵团,这是第一批入朝的军队,合计6个军18个师。
随后,在1950年11月4日,第九军团作为第二批进军朝鲜,奔赴前线。
第九军团秘密入朝,在第二次战役期间突然向美军及南韩军队发动进攻,展开了惨烈的长津湖战役。
此战,第九军团损失惨重,在之后战役中甚至无法以完整编制参战。
但是,此战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打得美军无力再发动攻势,被迫南撤。
作为第二批参战的第九军团,各级指挥都是谁?后来又被授予了什么军衔呢?第九军团总部:司令员先后由宋时轮、陶勇、王建安担任。
副司令员先后由陶勇、王必成担任。
政委先后由宋时轮、王建安兼任。
参谋长先后由覃健、胡炳云担任。
政治部主任由谢有法担任。
授衔情况:宋时轮、王建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王必成、陶勇、覃健、谢有法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胡炳云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九军团1950年作为第二批入朝作战军队,下辖第20、第26、第27军。
每个军均辖4个师。
第20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改编而成。
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和第五次战役。
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后谭佑铭为政委,张翼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谭佑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副军长廖政国,廖政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20军下辖第58、59、60、89师。
第58师师长黄朝天,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59师师长戴克林,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8781d22baf45b307e87197f1.png)
目录 战争简介 战争过程 大事记 伤亡情况 统帅名单
战争简介
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 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并使斯大 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 现国家统一的设想”。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密访 问中国北京,他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 韩战争的意图,而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 争时机不够成熟。斯大林随后给毛泽东电报,希望他调 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丹东-沈阳一线。毛泽东 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 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而当6月 25日战争爆发时,毛泽东并未事先得到消息,这点和美 国一样。
第二次战役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 第 二次战役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 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 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联合国军”虽然已经发觉志愿军入朝 参战,但却估计志愿军参战只不过是为保卫边界。1950年11月 24日,“联合国军”发起旨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志愿军按预定计划,将“联合国军”诱至预定地区后,立即发 起反击,给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 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被迫弃平壤、元山,分 从陆路、海路退至“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 36000多人。
英勇战斗
第五次战役及以后
是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 人民军为挫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 国国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在“三八线” 南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以进攻粉碎“联合国 军”的侧后登陆计划,夺回战场主动权。志愿军由于 第19、第3兵团的到达和原在元山地区休整的第9兵团 重返前线,兵力已居优势。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战争 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指导方针,歼灭其有生 力量,夺回战场主动权。发起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 役。
志愿军参战将领
![志愿军参战将领](https://img.taocdn.com/s3/m/b098a0b9c77da26925c5b063.png)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将领名单一、第一次战役序列(1950年10月19日——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彭德怀(兼)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副政治委员:邓华(兼)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炮兵司令部司令员:万毅政治委员: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民参谋长:匡裕民(兼) 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第13兵团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邓华(兼) 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第38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参谋长:管松涛政治部主任:吴岱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第40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军长:温玉成政治委员:袁升平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宁贤文政治部主任:李伯秋第42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副军长:胡继成副政委:郭成柱参谋长:廖仲符政治部主任:丁国钰第50军(1950年10月26日入朝)军长:曾泽生政治委员:徐文烈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何运洪副参谋长:李佐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第66军(1950年10月27日入朝)军长:肖新槐政治委员:王紫峰副军长:陈仿仁副政委:张连奎参谋长:刘苏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兼)政治部副主任:罗亦径二、第二、三次战役序列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彭德怀(兼)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 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炮兵司令部司令员:万毅政治委员: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民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5、6、8团) 主任:陈正峰铁道兵(1950年11月入朝,辖铁1师及直属桥梁团、直属独立团)副司令员:李寿轩指挥部部长:张明远政治委员:杜者衡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参谋长:管松涛政治部主任:吴岱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治委员: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副政委:李雪三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主任:李雪三政治部副主任:贺大增第40军军长:温玉成政治委员:袁升平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宁贤文政治部主任:李伯秋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副军长:胡继成副政委:郭成柱参谋长:廖仲符政治部主任:丁国钰第50军军长:曾泽生政治委员:徐文烈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何运洪副参谋长:李佐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第66军军长:肖新槐政委:王紫峰副军长:陈仿仁副政委:张连奎参谋长:刘苏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兼)政治部副主任:罗亦径第9兵团(二次战役后,进行休整,未参加第三次战役)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宋时轮(兼) 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曾甦元第20军(1950年11月10日入朝)军长:张翼翔政治委员:张翼翔(兼) 副军长:廖政国副政委:谭右铭参谋长:俞炳辉政治部主任:邱相田第26军(1950年11月19日入朝)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李耀文副军长:张铚秀参谋长:冯鼎山_E第27军(1950年11月12日入朝)军长:彭德清政治委员:刘浩天副军长:詹大南副政委:曾如清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张文碧三、第四次战役序列(1951年1月27日—4月21日)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彭德怀(兼)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 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炮兵指挥部主任:匡裕民副参谋长:贾克装甲兵指挥部主任:黄鹄显副主任:罗杰政治部主任:毛鹏飞副参谋长:李自群工兵指挥所主任:陈正峰副主任:苏旺参谋长:马骏驰空军联合司令部司令员:刘震副司令员:王连(朝方) 常乾坤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前线后勤指挥部部长:周纯全副部长:张明远副政治委员:杜者衡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参谋长: 管松涛政治部主任: 吴岱政治部副主任: 王树君第39军军长: 吴信泉政治委员: 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副政委:李雪三参谋长:吴国璋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兼) 石瑛第40军军长: 温玉成政治委员: 袁升平参谋长:宁贤文政治部主任:李伯秋第42军军长: 吴瑞林政治委员: 周彪副军长: 胡继成副政委: 郭成柱参谋长: 廖仲符政治部主任:丁国钰第50军军长:曾泽生政治委员:徐文烈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何运洪副参谋长:李佐第66军军长:肖新槐政治委员:王紫峰副军长:陈仿仁副政委:张连奎参谋长:刘苏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兼)政治部副主任:罗亦径第47军军长:曹里怀政治委员:李人林副军长:刘贤权政治部主任:陈发洪副参谋长:蒋克诚政治部副主任:杨中行第3兵团司令员、政委:陈赓(兼) 副司令员:王近山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主任:刘有光副参谋长:李懋之政治委员:李冠元第12军军长:曾绍山副军长:肖永银副政委:李震参谋长:肖永银(兼) 政治部主任:李开湘副参谋长:贺光华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钰政治部主任:车敏樵第60军军长:韦杰政治委员:袁子钦副军长:查玉升参谋长:邓仕俊政治部副主任:李哲夫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副司令员:葛晏春郑维山参谋长:郑维山(兼) 政治部主任:陈先瑞副参谋长:康博缨第63军军长:傅崇碧政治委员:龙道权副政委:黄振棠参谋长:杜瑜华政治部主任:黄振棠(兼) 副参谋长:马万钟第64军军长:曾思玉政治委员:王昭副军长:唐子安副政委:黄文明参谋长:马卫华第65军军长:肖应棠政治委员:王道邦参谋长:阮平政治部主任:陈宜贵第9兵团司令员、政委:宋时轮(兼) 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曾甦元第20军军长:张翼翔政治委员:张翼翔副军长:廖政国副政委:谭右铭参谋长:俞炳辉余光茂政治部主任:邱相田第26军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李耀文副军长:张铚秀参谋长:冯鼎山政治部主任:王直政治部副主任:曹普南第27军军长:彭德清政治委员:刘浩天副军长:詹大南副政委:曾如清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张文碧四、第五次战役序列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彭德怀(兼)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 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炮兵指挥部主任:匡裕民副参谋长:贾克装甲兵指挥部主任:黄鹄显副主任:罗杰政治部主任:毛鹏飞副参谋长:李自群工兵指挥所主任:陈正峰副主任:苏旺参谋长:马骏驰铁道兵指挥所主任:李寿轩副政委:崔田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司令员:刘震副司令员:王连(朝方) 常乾坤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洪学智(兼)政治委员:周纯全副司令员:张明远副政委:杜者衡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王良太参谋长: 王良太(兼) 政治部主任: 吴岱政治部副主任: 王树君第39军军长: 吴信泉政治委员: 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副政委:李雪三参谋长:吴国璋政治部主任:石瑛第40军军长: 温玉成政治委员: 袁升平参谋长: 宁贤文政治部主任:李伯秋第42军军长: 吴瑞林政治委员: 周彪副军长: 胡继成副政委: 郭成柱参谋长: 廖仲符政治部主任:丁国钰第47军军长:曹里怀政治委员:李人林副军长:刘贤权政治部主任:陈发洪副参谋长:蒋克诚政治部副主任:杨中行第3兵团司令员、政委:陈赓(兼) 副司令员:王近山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主任:刘有光副参谋长:李懋之第12军军长:曾绍山副军长:肖永银副政委:李震参谋长:肖永银(兼) 政治部主任:李开湘副参谋长:贺光华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钰政治部主任:车敏樵第60军军长:韦杰政治委员:袁子钦副军长:查玉升参谋长:邓仕俊政治部副主任:李哲夫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宋时轮(兼) 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曾甦元第20军军长:张翼翔政治委员:张翼翔(兼) 副军长:廖政国副政委:谭右铭参谋长:俞炳辉余光茂政治部主任:邱相田第26军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李耀文副军长:张铚秀参谋长:冯鼎山政治部主任:王直第27军军长:彭德清政治委员:刘浩天副军长:詹大南副政委:曾如清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张文碧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副司令员:葛晏春郑维山参谋长:郑维山(兼) 政治部主任:陈先瑞副参谋长:康博缨第63军军长:傅崇碧政治委员:龙道权副政委:黄振棠参谋长:杜瑜华政治部主任:黄振棠(兼) 副参谋长:马万钟第64军军长:曾思玉政治委员:王昭副军长:唐子安参谋长:马卫华政治部主任:袁佩爵第65军军长:肖应棠政治委员:王道邦参谋长:阮平政治部主任:陈宜贵五、一九五一年夏、秋季防御作战序列(1951年6月11日——12月3日)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彭德怀(兼)第一副司令员:邓华第二副司令员:陈赓第三副司令员:宋时轮副司令员: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 甘泗淇参谋长:解方张文舟(代)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兼) 副参谋长:王政柱张文舟(代) 政治部副主任:杜平炮兵指挥部主任:匡裕民副参谋长:贾克装甲兵指挥部主任:黄鹄显副主任:罗杰政治部主任:毛鹏飞副参谋长:李自群空军联合司令部司令员:刘震副司令员:王连(朝方) 常乾坤参谋长:沈启贤副参谋长:李如海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冲击指挥所司令员:徐德操政治委员:吴富善副司令员:李阔(朝方) 参谋长:油江黄炜华轰炸指挥所司令员:聂凤智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贺晋年(兼) 政治委员:张明远(兼)副司令员:刘居英南学龙(朝方) 金黄一(朝方) 李寿轩叶林副政治委员:崔田民苏尚贤(朝方) 政治部副主任:陈力军管局局长:刘居英(兼) 副局长:金黄一(兼)运输局局长:周克副局长:金在贤(朝方)抢修指挥局局长:李寿轩(兼) 副局长:彭敏权泽(朝方)后方勤务司令员:洪学智政治委员:周纯全副司令员:张明远副政委:杜者衡政治部主任:漆远渥直属军第38军军长:梁兴初江拥辉(代) 政治委员: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参谋长: 王良太(兼) 政治部主任: 吴岱第39军军长: 吴信泉政治委员: 徐斌洲李雪三副军长: 张竭诚吴国璋副政委:贺大增参谋长:张竭诚(兼)政治部主任: 石瑛政治部副主任:李少元第40军军长: 温玉成政治委员: 袁升平副军长:邓岳徐国夫参谋长: 邓岳(兼)政治部主任: 李伯秋副参谋长:叶荫廷第42军军长: 吴瑞林政治委员: 周彪副军长: 胡继成副政委: 郭成柱参谋长: 廖仲符政治部主任:丁国钰第47军军长:曹里怀政治委员:李人林副军长:刘贤权政治部主任:陈发洪副参谋长:蒋克诚政治部副主任:杨中行第50军军长:曾泽生政治委员:徐文烈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何运洪副参谋长:李佐政治部副主任:梓桢西海岸防御指挥所司令员:韩先楚第3兵团司令员、政委:陈赓(兼) 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委:杜义德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主任:刘有光副参谋长:李懋之第12军军长:曾绍山副军长:肖永银副政委:李震参谋长:肖永银(兼) 政治部主任:李开湘副参谋长:贺光华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副军长:周发田第15军参谋长:张蕴钰政治部主任:车敏樵第60军军长:韦杰政治委员:袁子钦副军长:查玉升参谋长:邓仕俊政治部副主任:李哲夫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宋时轮(兼) 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第20军军长:张翼翔政治委员:张翼翔(兼) 副军长:廖政国副政委:谭右铭参谋长:俞炳辉余光茂政治部主任:邱相田第26军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李耀文副军长:张铚秀参谋长:冯鼎山政治部主任:王直第27军军长:彭德清政治委员:刘浩天副军长:詹大南副政委:曾如清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张文碧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副司令员:郑维山参谋长:郑维山(兼) 政治部主任:陈先瑞副参谋长:康博缨第63军军长:傅崇碧政治委员:龙道权副政委:黄振棠参谋长:杜瑜华政治部主任:黄振棠(兼) 副参谋长:马万钟第64军军长:曾思玉政治委员:王昭参谋长:马卫华政治部主任:袁佩爵第65军军长:肖应棠政治委员:王道邦参谋长:阮平政治部主任:陈宜贵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副政委:张南生参谋长:肖文玖政治部主任:张南生(兼) 副参谋长:邱蔚赵冠英第67军军长:李湘(代)政治委员:旷伏兆副军长:李水清刘儒林参谋长:刘苏政治部主任:钟华农副参谋长:张西帆第68军军长:陈仿仁政治委员:李呈瑞(代) 副军长:宋玉林参谋长:宋学飞政治部主任:严庆提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政治委员:高克林副司令员:姚吉吉政治部主任:裴周玉第36军军长:张迈春王建业(代) 政治委员:康建民副军长:张惠源参谋长:樊折桂政治部主任:李远副参谋长:李骥程第37军军长:张世珍政治委员:帅荣副军长:卫景林冯梓政治部主任:张逊之副参谋长:王元钦六、一九五二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与反轰炸、反细菌战序列(1952年12月——1952年8月)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彭德怀(兼)第一副司令员:邓华第二副司令员:陈赓第三副司令员:宋时轮副司令员: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 甘泗淇参谋长:解方张文舟(代)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兼) 副参谋长:王政柱张文舟(代) 政治部副主任:杜平军管局(总局下设熙川分局、定州分局、新成川分局、平壤分局、高原分局) 局长:刘居英(兼) 抢修指挥所司令员:彭敏副司令员:权泽(朝方)高炮指挥所司令员:吴昌炽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洪学智政治委员:周纯全副司令员:张明远副政委:杜者衡政治部主任:漆远渥工兵指挥所副主任:苏旺第38军军长:梁兴初江拥辉(代) 政治委员: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王良太参谋长: 王良太(兼) 政治部主任: 吴岱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第39军军长: 吴信泉政治委员:李雪三副军长: 张竭诚副政委:贺大增参谋长:张竭诚(兼)政治部主任: 石瑛副参谋长:匡斌政治部副主任:李少元南静之第40军军长: 温玉成政治委员: 袁升平副军长:邓岳徐国夫参谋长: 邓岳(兼)政治部主任: 李伯秋副参谋长:叶荫廷第42军军长: 吴瑞林政治委员: 周彪副军长: 胡继成副政委: 郭成柱参谋长: 廖仲符政治部主任:丁国钰第47军军长:曹里怀政治委员:李人林副军长:刘贤权政治部主任:陈发洪副参谋长:蒋克诚政治部副主任:杨中行第50军军长:曾泽生政治委员:徐文烈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何运洪副参谋长:李佐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西海岸防御指挥所司令员韩先楚第3兵团司令员、政委:陈赓(兼) 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委:杜义德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主任:刘有光副参谋长:李懋之第12军军长:曾绍山副军长:肖永银副政委:李震参谋长:肖永银(兼) 政治部主任:李开湘副参谋长:贺光华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钰政治部主任:车敏樵第60军军长:韦杰政治委员:袁子钦副军长:查玉升参谋长:邓仕俊政治部副主任:李哲夫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宋时轮(兼) 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第20军军长:张翼翔政治委员:张翼翔(兼) 副军长:廖政国副政委:谭右铭参谋长:俞炳辉余光茂政治部主任:邱相田第26军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李耀文副军长:张铚秀参谋长:冯鼎山政治部主任:王直政治部副主任:曹普南第27军军长:彭德清政治委员:刘浩天副军长:詹大南副政委:曾如清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张文碧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副司令员:郑维山第63军军长:傅崇碧政治委员:龙道权副政委:黄振棠参谋长:杜瑜华政治部主任:黄振棠(兼) 副参谋长:马万钟第64军军长:曾思玉政治委员:王昭参谋长:马卫华政治部主任:袁佩爵第65军军长:肖应棠政治委员:王道邦参谋长:阮平政治部主任:陈宜贵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副政委:张南生参谋长:肖文玖政治部主任:张南生(兼) 副参谋长:邱蔚赵冠英第67军军长:李湘(代)政治委员:旷伏兆副军长:李水清刘儒林参谋长:刘苏政治部主任:钟华农副参谋长:张西帆第68军军长:陈仿仁政治委员:李呈瑞副军长:宋玉林副政委:李致远参谋长:宋学飞政治部主任:严庆提炮兵指挥部主任:匡裕民副参谋长:贾克装甲兵指挥主任:黄鹄显副主任:罗杰政治部主任:毛鹏飞副参谋长:李自群空军联合司令:刘震政治委员:周赤萍(兼) 副司令员:王连常乾坤参谋长:黄炜华何振亚副参谋长:李如海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空军第3军军长:曾国华副军长:邓东哲副政治委员:栗在山参谋长:蔡永政治部主任:邱子明中朝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1951年12月成立)司令员:刘居英政治委员:刘居英(兼) 副司令员:李寿轩副司令员:金黄一(朝方) 副政治委员:崔田民。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https://img.taocdn.com/s3/m/7d1c2d6225c52cc58bd6be68.png)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这里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军队列表,暂缺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前信息。
目录[隐藏]∙ 1 志愿军介入初期o 1.1 联合国军▪ 1.1.1 美国▪ 1.1.2 韩国▪ 1.1.3 英国▪ 1.1.4 加拿大▪ 1.1.5 澳大利亚▪ 1.1.6 法国▪ 1.1.7 新西兰▪ 1.1.8 荷兰▪ 1.1.9 泰国▪ 1.1.10 希腊▪ 1.1.11 土耳其▪ 1.1.12 菲律宾▪ 1.1.13 南非o 1.2 中、朝方▪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1.2.2 北朝鲜∙ 2 僵持初期o 2.1 联合国军▪ 2.1.1 美国▪ 2.1.2 韩国o 2.2 中、朝方▪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2.2 北朝鲜∙ 3 停战前o 3.1 联合国军▪ 3.1.1 美国▪ 3.1.2 韩国▪ 3.1.3 英国▪ 3.1.4 加拿大▪ 3.1.5 澳大利亚▪ 3.1.6 法国▪ 3.1.7 新西兰▪ 3.1.8 荷兰▪ 3.1.9 泰国▪ 3.1.10 希腊▪ 3.1.11 哥伦比亚▪ 3.1.12 土耳其▪ 3.1.13 比利时▪ 3.1.14 菲律宾▪ 3.1.15 南非▪ 3.1.16 埃塞俄比亚▪ 3.1.17 卢森堡o 3.2 中、朝方▪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4 注释∙ 5 参考文献志愿军介入初期[编辑]联合国军[编辑][注 1](1950年10月-12月)∙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注 2]美国[编辑]∙(直辖)第10军(英语:X Corps (United States)),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
o3师。
o7师。
o第1海军陆战师。
∙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注 3]。
o1军,军长弗兰克·米尔本。
▪24师。
o9军,军长约翰·库尔特。
▪2师。
▪25师。
▪骑兵1师。
∙远东空军,司令乔治·斯特拉特迈耶。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499513c14791711cc7917b3.png)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经过两年九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毙伤俘敌71.8万余人,其中美军29.7万余人。
迫使"联合国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中央军委轮番作战方针,先后有27个军另1个师入朝参战。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首番参战部队有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第50军、第20军、第27军、第26军共计9个军30个师(其中第20军、第27军、第26军首番参战辖4个师);1951年4月22日至6月上旬,第二番参战部队有第64军、第63军、第65军、第60军、第12军、第15军和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39军、第40军共计11个军33个师;1951年6月中旬以后,属于第三番参战部队有第67军、第68军、第47军和第12军、第15军、第60军、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63军、第64军、第65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共计17个军51个师,另有第36军、第37军两个军担任在朝鲜南市、泰州、院里三个机场担任抢修、维护警戒任务。
1952年9月,第23军、第24军、第46军入朝,轮换第20军、第27军、第42军回国;同年11月,第33师入朝,担任东海岸元山地区的防御任务;为加强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力量,第16军、第1军、第54军、第21军先后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入朝。
朝鲜停战前后,大部分部队先后凯旋回国。
第1军、第16军、第21军、第23军、第54军暂驻朝鲜执行维护停战协定实施任务,并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1958年3月至10月,上述5个军胜利完成任务后,分三批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7个军参战概况如下:志愿军第38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8军编为志愿军序列。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武安老兵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武安老兵](https://img.taocdn.com/s3/m/b956afd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2.png)
│2020河北省武安市属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太行革命根据地的东大门,解放战争时期是晋冀鲁豫边区的首府,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出发地。
武安有1万余名热血青年跟随八路军129师、刘邓大军南征北战,其中有部分老兵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如:1952年11月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3师97团,其前身之一是1937年12月在武安阳邑镇成立的阳邑新兵营;1951年3月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4师102团,其前身是1945年9月由武安和磁县基干团合编而成的太行军区第48团;1951年3月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其前身是1945年9月成立的太行第五军分区武安独立团。
此外,1947年10月由2812名武安新兵和50余名南下干部组成的“太行新兵3纵队4团”,在大别山区整建制补充到刘邓大军各个纵队,其中有部分武安老兵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这些武安老兵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拼死搏斗,英勇杀敌,有的因伤致残,有的壮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有115名武安籍军人牺牲在朝鲜)。
笔者今天记述的这些武安老兵,既不是指挥官,也不是牺牲的烈士,而是曾与邱少云一同坚守、与黄继光并肩战斗过的立有赫赫战功的草根军人,即在乡老复员军人。
他们中有步兵、通信兵、炮兵、工兵、运输兵、卫生兵、后勤兵等不同兵种。
2014年,笔者采访了健在的30余人。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深切缅怀老英雄们的丰功伟绩。
“我半个大拇指留在了朝鲜战场”这是武安市西土山乡富润庄村伤残老复员军人、步兵战士裴同聚的一句话。
1928年5月出生的裴同聚,1947年10月参军。
1948年2月随“太行新兵3纵队4团”补充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6旅17团,1948年5月改为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6旅17团,1949年2月改编为第二野战军3兵团第10军29师86团。
1951年2月,10军29师调归15军入朝参. All Rights Reserved.│202012战。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编制序列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编制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b370faeee518964bce847c33.png)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编制序列一、第一次战役( 1950 年 10月 19日-11月 5 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首脑: (1950 年 10 月 25 日,第 13 兵团部改 组为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彭德怀(兼),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 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炮兵司令部〕司令员万毅,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 民,参谋长匡裕民(兼) ,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 李俭珠. 〈炮兵第 1 师〉辖炮兵第 25、 26、 27 团。
师长文击,政 委张英,参谋长杨国治,政治部主任张百令。
. 〈炮兵第 2 师〉辖炮兵第 28、 29、 30 团。
师长宋承志, 政委..〔炮兵司令部〕辖炮兵第..〔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第 13 兵团〕 .. 〈第 38 军〉辖第 112、 .. 〈第 39 军〉辖第 115、 .. 〈第 40 军〉辖第 118、 .. 〈第 42 军〉辖第 124、 ..〔第 50 军〕辖第 148、 ..〔第 66 军〕辖第 196、 1、2、8师及高炮第 1 团 4、6 团 1、2 分部113、 114师116、 117师119、120师125、 126 师149、 150 师197、 198 师丁本淳,参谋长张进,政治部主任戈亚明。
. 〈炮兵第8 师〉辖炮兵第42、44、45、46 团。
师长王珩,政委李振邦,副师长黄登保,参谋长郑扶。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6 团。
副司令员陈正峰。
..〔前线后勤指挥部〕(1950 年10 月由东北军区后勤部组成志愿军司令部后勤科,11 月改为前线后勤指挥部)部长张明远,政委杜者衡. 〈第1分部〉(1950年10月组成)部长王强珠,政委马绍华,副部长孔庆隆,副政委曾茂林. 〈第2分部〉(1950年10月组成)部长王希克,政委李纲,副部长廖德桂,副政委霍嘉霖..〔第13 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邓华(兼),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 〈第38 军〉(1950 年10 月19 日入朝)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参谋长管松涛,政治部主任吴岱,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 第112 师(辖第334、335、336 团):师长杨大易,政委李际泰,副师长李忠信,政治部主任沈春光,政治部副主任张致善.. 第113 师(辖第337、338、339 团):师长江潮,政委于敬山,副师长刘海清,政治部主任李欣吾,副参谋长庞坦直.. 第114 师(辖第340、341、342 团):师长翟仲禹,政委李伟,副师长宋文洪,参谋长凌少农,政治部主任余琳. 〈第39 军〉(1950 年10 月19 日入朝)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副政委李雪三,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兼),政治部副主任贺大增.. 第115 师(辖第343、344、345 团):师长王良太,政委沈铁兵,副师长颜文斌,政治部主任姚书梅,副参谋长程国璠,政治部副主任尹培良.. 第116 师(辖第346、347、348 团):师长汪洋,政委石瑛,副师长张峰,参谋长薛剑强,政治部主任王世琳,政治部副主任陈绍昆.. 第117 师(辖第349、350、351 团):师长张竭诚,政委李少元,副师长彭金高,参谋长杨启轩,政治部主任吴书,政治部副主任杨弃. 〈第40 军〉(1950 年10 月19 日入朝)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宁贤文,政治部主人李伯秋.. 第118 师(辖第352、253、354 团):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参谋长汤景仲,政治部主任刘振华.. 第119 师(辖第355、356、357 团):师长徐国夫,政委刘光涛,副师长何耀海,参谋长夏克,政治部主任程克廉. 第120 师(辖第358、359、360 团):师长罗春生,政委张海棠,副师长黄国忠,参谋长郑志士,政治部主任张继之〈第42 军〉(1950 年10 月19 日入朝)军长吴瑞林,政委周彪,副军长胡继成,副政委郭成柱,参谋长廖仲符,政治部主任丁国钰.. 第124 师(辖第370、371、372 团):师长苏克之(代),政委李铁中,副师长肖剑飞,参谋长肖剑飞(兼),政治部主任汤从烈,副参谋长郭宝恒,政治部副主任李学南.. 第125 师(辖第373、374、375 团):师长王道全(代),政委谭文邦,副师长茹夫一,参谋长王兴中,政治部主任王淮湘.. 第126 师(辖第376、377、378 团):师长黄经耀,政委车学藻,参谋长周黎,政治部副主任凌旺..〔第50军〕(1950年10月26日入朝)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何运洪,副参谋长李佐,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 ..第148 师(辖第442、443、444 团):师长白肇学,政委陈一震,副师长赵鹤亭、戴天祥,副政委余孝礼,参谋长戴天祥(兼). ... 第149 师(辖第445、446、447 团):师长陇耀,政委金振钟,副师长任孝宗、李平野,参谋长宁坚,政治部主任李挺. ... 第150 师(辖第448、449、450 团):师长王家善,政委李冠元,副师长贺焰藩,政治部副主任田克东..〔第66军〕(1950年10月27日入朝)军长肖新槐,政委王紫峰,副军长陈仿仁,副政委张连奎,参谋长刘苏,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兼),政治部副主任罗亦径. 第196 师(辖第586、587、588 团):师长晨光,政委智生元,副师长康银寿,参谋长秦永寿,政治部主任王卓. 第197 师(辖第589、590、591 团):师长成少甫,政委钟炳昌,副师长张一波,政治部主任宋卿云. 第198 师(辖第592、593、594 团):师长宋玉林,政委黄连秋,副师长王茂全,参谋长徐月波,政治部主任宋长庚二、第二、三次战役(第二次战役1950 年11 月25 日-12 月24 日,第三次战役1950 年12 月31 日-1951 年1 月8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司令部〕辖炮兵第1、2、8 师..〔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5、6、8 团..〔铁道兵〕辖铁道兵第1 师及两个直属团..〔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1、2、3、4 分部..〔直属军〕. 〈第38 军〉辖第112、113、114 师. 〈第39 军〉辖第115、116、117 师中国人民志愿军首脑:司令员彭德怀,政委彭德怀(兼) , 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 ,参谋 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炮兵司令部〕司令员万毅,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 民,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 〈炮兵第 1 师〉(辖炮兵第 25、26、27 团)师长文击,政 委张英,参谋长杨国治,政治部主任张百令. 〈炮兵第 2 师〉(辖炮兵第 28、29、30 团)师长宋承志, 政委丁本淳,参谋长张进,政治部主任戈亚明. 〈炮兵第 8 师〉(辖炮兵第 44、45、46、47 团)师长王珩, 政委李振邦,副师长黄登保,参谋长郑扶..〔工兵指挥所〕 (辖工兵第 4、5、6、8 团)主任陈正峰 ..〔铁道兵〕(1950 年 11 月入朝,辖铁 1师及直属桥梁团、〈第 40 军〉辖第 〈第 42 军〉辖第 〈第 50 军〉辖第〈第 66 军〉辖第第 9 兵团〕〈第 20 军〉辖第〈第 26 军〉辖第〈第 27 军〉辖第118、119、120师124、125、126师148、149、150师 196、197、198师 58、59、60、89师 76、77、78、88师 79、80、81、94师直属独立团)副司令员李寿轩. 〈铁道兵第1 师〉(辖桥梁第1、11团,线路第21 团)师长刘克,政委郭延林,副师长汪祖美,副政委李平,参谋长刘波涛,政治部主任李平(兼)..〔前线后勤指挥部〕部长张明远,政委杜者衡. 〈第1 分部〉部长孙力余,政委李承琨,副部长张振宇、尹闲邪、王强珠,副政委王中番. 〈第2 分部〉部长王希克,政委李纲,副部长廖德桂、于寿康,副政委霍嘉霖. 〈第3分部〉(1950年11月组成)部长毛普安,政委胡廷,副部长孔庆隆. 〈第4分部〉(1950年11月组成)部长钟羽一,政委贺有元,副部长陈耀汉,政治部主任冯村..〔第。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d383b31c6bd97f192279e997.png)
塔里木大学军事协会名称: 地点: 时间: 参战方: 朝鲜战争 朝鲜半岛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朝鲜、中国、苏联;韩国、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 军 结果: 1953年7月战争双方签署停战协议抗美援朝战争篇参战方兵力: 中、朝、苏军队1,066,000 韩、美等国军队1,205,605 伤亡情况: 中朝伤亡63万,中国阵亡183108人 韩、美等国至少伤亡57万人 主要指挥官: 主要指挥官: 彭德怀、金日成 麦克阿瑟、李奇微、李承晚1950 年 10 月 7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进入朝鲜境内作战积极开始临战准备,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 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我军先后入朝作战的有出自一野的有 1 军;出自二野的有 12 军、13 军一万余人组成补训师参战,1954 年随 15 军回国、15 军、16 军出自三野的有 20 军、21 军、23 军、24 军、26 军、27 军。
出自四野的有 38 军、39 军、40 军、42 军、46 军、47 军、50 军、54 军。
出自十八兵团的 60 军。
出自华北野战军的 63 军、64 军、65 军、66 军、67 军、68 军。
这些部队先后入朝作战,包括空军和炮兵在内,总共先后投入的总兵力达近 150 万。
10 月 19 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 、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
从 10 月 25 日至 12 月 24 日,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歼敌 5 万余人,于 12 月 6 日收复平壤,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 朝鲜的战局。
1950 年 12 月 31 日至 1951 年 1 月 7 日,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歼敌 1.9 万多人。
1 月 25 日至 4 月 21 日,志愿军又发动第四次战役,歼敌 7.8 万人。
45、开国第一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
![45、开国第一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e159ccf5ba0d4a7302763abd.png)
核心提示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这里就成为了东西两大阵营对抗的前沿,中国也在1950年的10月25日正式卷入这场至今仍然没有签订和平协议的局部战争。
虽然这场战争至今仍有很多争议,但也正是因为它,才使得诞生不足一年的新中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批入朝部队跨过鸭绿江正式入朝参战。
一般人们都称呼这场战争为“朝鲜战争”,中国的官方文献对此场战争则有着严格的名称定义。
从南北双方开战开始,朝鲜战争就已经爆发。
而直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中国所说的“抗美援朝战争”才正式开始。
可见,抗美援朝战争只不过是朝鲜战争中的一部分,尽管这个部分是绝大部分。
朝鲜,这个二战中日本的殖民地,在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即将迎来自己民族的独立解放的时候,遭遇了人为导致的民族分裂。
随着美军一个下级军官在地图上随便画出的三八线,苏美双方分别接受朝鲜半岛日军的投降,随后在苏美双方各自的支持下,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两个对立的政权分别成立。
在南北朝鲜对立的情况下,两个政权都想要统一整个朝鲜半岛。
南北朝鲜正式开战之前,两个朝鲜都在政治上进行互相的攻讦。
直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第七警备旅向韩军第十七团发起进攻,朝鲜战争正式爆发。
不论是朝鲜宣称的韩军先挑衅进攻,人民军自卫反击并全面进攻韩国,或者是韩国宣称的朝鲜率先挑起战争,都已不重要。
金日成和李承晚都宣称过要武力统一朝鲜半岛。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鲜人民军在苏联武器装备的支持下,战斗力和军事实力均超过韩军。
所以,在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韩军全面溃败。
6月28日人民军占领汉城。
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6月25日至9月15日的进攻,红色为各时期人民军的推进战线朝鲜半岛问题从二战结束后就一直处于美国操控的联合国的监管之下。
面对美国利益的损失,害怕共产主义势力在东亚像东欧一样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决定让联合国作出决议干涉朝鲜战争。
志愿军各军入朝作战时间
![志愿军各军入朝作战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758262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5.png)
志愿军各军入朝作战时间入朝部队序列1950年10月19日起,1953年1月22日1军、?16军,11月7日20军,?21军,?23军,?24军,11月19日26军,10月22日38军10月24日114师,10月16日10月19日42军,10月26日50军,?64军全部或一部及炮兵5师,炮兵8师等42万志愿军官兵和17.2万随军民工和担架队员从集安口岸入朝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辑安(集安)过江入朝部队序列(开始时间部队番号军长政委师长政委回国时间)1950年10月16日18时,第42军先头侦查部队,由侦查处长孙照普带率领,从鸭绿江铁路桥过江入朝。
16日深夜,第42军第124师第370团,由副师长兼参谋长肖剑飞率领,过江入朝。
10月19日晚,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第124师(师长苏克之、政治委员季铁中)为先头梯队;军前指挥所为第二梯队;第126师(师长黄经耀、政治委员车学藻)为第三梯队;第125师(师长王道权、政治委员谭文邦)为第四梯队,依次从铁路桥过江入朝。
(1952年11月4日回国)同时,从水下桥过江入朝的部队是:军属炮兵团为第一梯队;炮兵第8师(师长王珩、政治委员李振邦)为第二梯队;军后勤车辆为第三体队;第124师、第126师、第125师的车辆与本师部队同时分别从水下桥通过后,再各尾随其本部队。
10月22日黄昏,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刘西元)第113师,由师长江潮、政治委员于敬山率领,过江入朝。
随后,第112师由师长杨大易、政治委员李际泰率领,过江入朝。
(1953年7月10日回国)10月24日晚,第38军第114师、由师长翟仲禹、政治委员李伟率领过江入朝,其中,第340团是志愿军中唯一的涉过没胸的江水过江入朝的部队。
(1953年7月10日回国)38军114师340团30 张开水四川省金堂县云绣公社瓦堰大队 38军114师340团10月26日晚,第50军(军长郑泽生、政治委员徐文烈)第148师、由师长白肇学、政治委员陈一震率领,过江入朝。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aef083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a.png)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经过两年九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毙伤俘敌71.8万余人,其中美军29.7万余人。
迫使"联合国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中央军委轮番作战方针,先后有27个军另1个师入朝参战。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首番参战部队有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第50军、第20军、第27军、第26军共计9个军30个师(其中第20军、第27军、第26军首番参战辖4个师);1951年4月22日至6月上旬,第二番参战部队有第64军、第63军、第65军、第60军、第12军、第15军和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39军、第40军共计11个军33个师;1951年6月中旬以后,属于第三番参战部队有第67军、第68军、第47军和第12军、第15军、第60军、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63军、第64军、第65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共计17个军51个师,另有第36军、第37军两个军担任在朝鲜南市、泰州、院里三个机场担任抢修、维护警戒任务。
1952年9月,第23军、第24军、第46军入朝,轮换第20军、第27军、第42军回国;同年11月,第33师入朝,担任东海岸元山地区的防御任务;为加强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力量,第16军、第1军、第54军、第21军先后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入朝。
朝鲜停战前后,大部分部队先后凯旋回国。
第1军、第16军、第21军、第23军、第54军暂驻朝鲜执行维护停战协定实施任务,并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1958年3月至10月,上述5个军胜利完成任务后,分三批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7个军参战概况如下:志愿军第38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8军编为志愿军序列。
志愿军八大血战
![志愿军八大血战](https://img.taocdn.com/s3/m/139dd717227916888486d756.png)
志愿军八大血战抗美援朝战争为朝鲜战争之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美国、苏联、中国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在经历了长期矛盾和冲突积累后,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进行统一战争,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
8月中旬,北朝鲜人民军将韩国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领土。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直接介入朝鲜战争,并将战火扩大至中国鸭绿江边。
名扬朝鲜战场——志愿军朝鲜八大血战盘点(1)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
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
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2)血战长津湖血战长津湖是在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猖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
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
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入朝各军大全
张立文
【期刊名称】《军事史林》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经过两年九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毙伤俘敌71.8万余人,其中美军29.7万余人。
迫使“联合围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
【总页数】7页(P45-51)
【作者】张立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7.5
【相关文献】
1.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记
2.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3.钢铁运输战线主力军——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贡献4.没有归档的“档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二三事5.浅析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打赢美国牢军的原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