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2012年年报
移动互联网教育手机动漫行业分析报告2012
![移动互联网教育手机动漫行业分析报告2012](https://img.taocdn.com/s3/m/51e32066561252d380eb6e12.png)
2012年移动互联网教育手机动漫行业分析报告拓维信息2012年10月目录一、公司由增值服务提供商向移动互联网服务企业的战略转型 (4)1、公司简介 (4)2、公司产品线分析 (5)(1)问题型业务(Question Marks,指高增长、低市场份额) (8)(2)明星型业务(Stars,指高增长、高市场份额) (8)(3)现金牛业务(Cash cows,指低增长、高市场份额) (9)(4)瘦狗型业务(Dogs,指低增长、低市场份额) (9)二、移动教育蔚然成型,未来增长最为确定 (10)1、公司进军教育市场路线图 (10)2、借助校讯通产品成功介入移动教育领域 (11)(1)校讯通产品价值得到客户普遍认可 (11)(2)校讯通市场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12)3、通过市场收购整合做大做强,成为校讯通产业标杆 (13)4、叠加教育互联网产品,发展实体教育,充分利用渠道资源 (14)5、中小学教辅行业成长迅速,学大等行业龙头近年来高速成长 (16)6、移动教育产业收入测算 (19)三、手机动漫行业即将启动,公司亟待创新商业模式享受行业高速发展 (20)1、手机动漫简介 (20)2、手机动漫行业即将启动 (22)(1)天时: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重点扶持 (23)(2)地利:3G用户和智能终端的高渗透率带来的良好阅读体验 (23)(3)人和:中移动动漫基地全国范围内正式商用的促进作用 (24)3、公司是移动手机动漫领域的先行者 (25)(1)公司在手机动漫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 (26)(2)公司是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的战略合作伙伴 (26)(3)公司手机动漫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 (26)4、手机动漫领域收入预测 (29)四、战略布局移动商务,静待成熟商业应用 (30)1、移动商务战略布局 (30)2、电子商务两大电子商务应用-“移动票务”和“手机投注” (31)3、移动电子商务领域收入预测 (32)五、公司聚焦移动互联网,其他业务将战略收缩 (33)1、系统集成与软件业务不再是资源投放重点,但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33)2、传统增值业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萎缩不可避免 (34)(1)SI和平台类业务具有一定粘性,下滑速度相对较慢 (34)(2)普通和功能类业务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鸡肋业务,衰退不可避免 (35)六、盈利预测 (36)七、风险因素 (38)1、公司传统电信增值业务萎缩速度超预期 (38)2、运营商与公司合作政策出现调整 (38)3、公司新兴增长点尚在培育阶段,可能营收低于预期 (38)一、公司由增值服务提供商向移动互联网服务企业的战略转型1、公司简介拓维信息成立于1996年,总部设在湖南。
中国联通校园营销策划方案
![中国联通校园营销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12d3b5f01dc281e43af0b5.png)
中国联通校园营销策划方案四、市场分析一、市场目标分析(一)联通的企业目标树立共享与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的企业文化,秉承用户至上和用心服务的理念,坚持变革创新、求真务实、诚信合作与共创价值的价值观,力争将中国联通建设成为世界级联通企业集团。
(二)校园营销的目标联通的品牌定位: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积极推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信息通信服务。
2009年1月,中国联通获得了当今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产业链最为完善的WCDMA制式的3G牌照。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联通便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WCDMA网络。
目前,3G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
(三)此策划的目标以滁州学院为依托,探究以联通手机卡业务如何能更好的在竞争日益激励的校园里占据一席之地并能够稳定的良性的发展下去。
二、目前营销状况分析(一)行业状况1、政策监管方面联通、移动、联通都获得了全业务运营资格,三家巨头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政策监管方面也是无偏向性的。
2、校园市场分析移动已经做了好多年校园市场,有丰富的经验,服务优,口碑好,品牌知名度高,旗下“动感地带”深厚广大学生喜爱。
凭借飞信已经占据约75%的市场。
联通发展晚,用户少,服务较移动差。
资费实惠划算,使用WCDMA技术,以夺得3G市场的主导权。
电信以绑定有线宽带的方式市场份额迅速上升。
但是资费较高,不易被学生接受。
2、业务前景方面我们将三大运营商的业绩拉来做一番对比,看下它们各自有哪些亮点与隐忧。
哪家运营商能更顺利地从语音业务向数据流量业务的转型,哪家公司的压力就会小得多。
图1 三大运营商2012年业绩比较数据来源:运营商2012年年报,BDA一、中国移动:增长率下降明显3月14日,中国移动发布的2012年全年业绩年报显示,2012年全年实现营运收入5604亿元,增长6.1%,净利润1293亿元,增长2.7%,客户总数达到7.1亿户,增长9.3%。
未来十年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十年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728558f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78.png)
未来十年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潘勇【期刊名称】《通信世界》【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2页(P29-30)【作者】潘勇【作者单位】河南省统计局【正文语种】中文过去十年是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10421.5万户,几乎达到人手一部。
移动通信步入3G时代后,用户趋于饱和,“三足鼎立”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未来十年各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将机遇和挑战并存,正确认识面临的困难,准确把握市场机会,积极准备、从容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预计,未来十年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将面临十大机遇和挑战。
NO.1 用户红利步入尾声表1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和普及率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2005年 2010年 2011年普及率(%)6.7 30.3 64.4 73.6用户数量(万户)8453.3 39340.6 85900.3 98625.3进入21世纪后,我国移动通信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仅仅十余年,移动用户数就从不足1亿户增长到10亿以上,用户普及率从2000年的6.7%增长到2011年的73.6%,几乎达到人手一部手机。
随着市场进入饱和期,未来10年用户增长速度会陡然下降,市场发展将步入平稳期,对于各家运营商而言用户高速增长下的红利时代已经步入尾声,必须尽快适应用户规模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代下的市场竞争。
对此,各家运营商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经营思路和重心需要从如何发展新用户,转向如何维系老用户,提高用户忠诚度。
NO.2 ARPU值下降是大势所趋表2 历年中国移动客户ARPU值(数据来源: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企业年报)(单位:元)2007年2011年ARPU值 89 83 77 73 71 2008年2009年2010年2008年对于中国通信行业而言意义非同凡响。
首先,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文《关于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标志着国家对通信行业资费管制开始松动;其次,电信行业重组完成,“五变三”形成势均力敌的“三足鼎立”市场竞争格局,三大运营商均实现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数据网络的“全业务”运营模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012年度全国电信网码号资源年报
![2012年度全国电信网码号资源年报](https://img.taocdn.com/s3/m/a8977eab650e52ea54189888.png)
2015年度全国电信网码号资源年报系统使用帮助(基础运营企业和专网单位)前言“2015年度全国电信网码号资源年报”按照“码号使用单位在线填报、年报数据在线核查”的总体要求进行系统设计。
根据码号使用单位性质的不同,我们把码号使用单位分为了“基础运营企业和专网单位”以及“非基础运营企业码号使用单位”两大类。
本《系统使用帮助》主要针对“基础运营企业和专网单位”的在线填报进行说明。
根据年报系统设计,基础运营企业集团公司需在线填报的年报表单有:《业务号码及用户号码资源年报表》、《国际No.7信令点编码年报表》、《国内No.7信令点编码年报表》。
其中,《业务号码及用户号码资源年报表》只填写部里核配或者在部里报备的号码,并且只填写到部里批准/报备的位长,包括移动网号、1字头短号码、1065X、400/600/700/800/200/201号码等。
省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及专网单位填写需在线填报的年报表单有:《国内No.7信令点编码年报表(各地专网单位填写)》、《本地网局号资源年报表》、《省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1字头短号码资源年报表》、《省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1065XXXX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年报表》、《省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HLR号码资源年报表》、《省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智能网号码资源年报表》。
用户登陆系统后,用户填报的年报表单可以通过进行手动添加方式进行或者通过码号列表进行年报的方式进行,用户需按照年报表单中各个字段中的填表说明如实、全面地填写。
1 用户登录用户进入电信业务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若南方用户访问速度慢,请访问),显示系统首页如。
(图01所示):(图01)进行年报之前需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电信业务资源综合管理系统。
在“系统登录”处正确填写您的“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点击“登录”按钮。
(如图02所示):(图02)注:如果您不清楚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请点击“找回密码”,查看“关于外网用户索要帐号密码的流程说明”。
2012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47a38f57312b3169a451a47b.png)
2012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来源:运行监测协调局】【字体:大中小】2012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我国电信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持续围绕转型和创新两条主线,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目标,着力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普及3G业务和应用,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市场结构逐步优化,有效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全行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
一、总体情况经初步核算,2012年全行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984.6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0762.9亿元,同比增长9.0%;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3613.8亿元,同比增长8.5%。
2012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9%。
图1. 2008-2012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情况二、电信用户2012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1895.7万户,总数达到139030.8万户。
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215.5万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80.0%。
表1. 2008-2012年电话用户到达数和净增数图2. 2008-2012年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一)移动电话用户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2590.2万户,达到111215.5万户。
其中,3G用户净增10438.0万户,年净增用户首次突破1亿户,达到23280.3万户。
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9.0部/百人。
图3. 2010-2012年移动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移动增值业务中,移动个性化回铃业务用户达到60838.4万户,渗透率达到54.7%;移动短信业务用户达到76481.5万户,渗透率达到68.8%;移动彩信业务用户达到20704.3万户,渗透率达到18.6%;手机报业务用户达到9592.5万户,渗透率达到8.6%。
图4. 2012年主要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情况(二)固定电话用户2012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694.5万户,达到27815.3万户。
2013-2014年三大运营商分析报告
![2013-2014年三大运营商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893381a0116c175f0e485a.png)
2013-2014年三大运营商分析报告
2014年3月
目录
一、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2013年完成情况和2014年计划 (3)
1、2013年投资计划基本完成,2014年整体略增5.4% (3)
2、2013年看传输,2014年看无线 (4)
(1)传输接入:2013年增速30%,2014年下滑18.1% (4)
(2)无线:2014年迎来历史增速高峰,单年增长18.8% (5)
(3)重点公司:武汉凡古和中兴通讯 (6)
二、中国运营商竞争格局 (7)
1、中国移动优势衰减,行业整体趋向弱平衡格局 (7)
2、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收入结构发生巨变 (8)
(1)我国通信行业呈现出多个70% (8)
(2)对比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移动宽带网络的优势正在积极体现 (9)
(3)用户红利逐渐消失,未来竞争要看数据业务的发展 (10)
三、发展趋势 (11)
一、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2013年完成情况和2014年计划
1、2013年投资计划基本完成,2014年整体略增5.4%
随着三大运营商2014年年报的陆续披露,各家的今年资本开支计划也相继出台。
运营商资本开支仍是高位运行,2013基本完成公布的目标,2014年预期总体资本开支增幅5.4%
注:资本开支的数额包含了集团公司的投资,所以总额超过上市公司公布的数额从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数据里来看:
中国移动投资规模增加128亿,贡献了主要的增量。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市公司层面资本开支从2013年的1902亿增加到2252亿,但是集团层面的TDS预计将大幅缩水,中国移动在2013.08月进行过一些TDS的建设招标之后,再也没有新的动作。
中国电信,基本和去年持平。
2011年中国移动游戏(手机游戏)产业年报
![2011年中国移动游戏(手机游戏)产业年报](https://img.taocdn.com/s3/m/3d72a870a417866fb84a8e60.png)
指导单位: 文化部 市场司新闻出版总署 科技和数字出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 软件服务司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新媒体产业工作委员会 (简称:中国移动媒体工委)编委会成员: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当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产品(中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趣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Gameloft智乐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掌上明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调研启动日期:2011年10月20日数据截止日期:2011年12月31日报告发布日期:2012年 3月28日目 录第一篇 序言 (6)第二篇 2011年移动游戏产业概况§1.1 编委会构成 (7)§1.2 版权声明 (7)§1.3 研究方法 (8)§1.4 概念定义 (8)§1.5报告背景 (9)第三篇 产业链构成及其分析§2.1移动游戏产业链 (10)§2.2移动终端设备商 (10)§2.3 移动游戏开发与发行商 (14)§2.4移动游戏独立运营商 (16)§2.5移动游戏平台运营商 (16)§2.5.1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游戏基地 (17)§2.5.2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游戏运营中心 (20)§2.5.3当乐网——中国移动游戏第一门户和社区 (22)§2.6移动游戏分发渠道商 (22)§2.7支付渠道 (23)§2.8当前国内市场运营的主要移动游戏 (24)第四篇 移动游戏用户行为分析§3.1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基本属性分析 (25)§3.1.1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性别比例分布 (25)§3.1.2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年龄分布 (25)§3.1.3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地区(省份)及区域分布 (27)§3.1.4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学历分布 (29)§3.1.5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收入分布 (30)§3.1.6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职业分布 (31)§3.2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参与移动互联网及游戏属性分析 (32)§3.2.1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选择智能手机原因分析 (32)§3.2.2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Java用户)更换手机意愿分析 (34)§3.2.3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平板电脑持有情况 (37)§3.2.4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上网的情况 (38)§3.2.5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游戏开发商品牌认可程度 (41)§3.2.6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游戏时间与地点分析 (42)§3.3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行为分析 (43)§3.3.1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游戏类型偏好 (43)§3.3.2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周平均下载量情况分布 (45)§3.3.3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游戏黏性分析 (46)§3.3.4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付费分布情况 (49)§3.3.5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拒绝付费原因分析 (50)§3.3.6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月付费额度分析 (50)§3.3.7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付费频率分析 (51)§3.3.8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单款游戏付费额分析 (52)§3.3.9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付费方式选择分析 (53)§3.3.10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内嵌广告认可度分析 (55)§3.4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行为分析 (57)§3.4.1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偏好的题材分布 (57)§3.4.2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终端平台接受网游差异对比 (58)§3.4.3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参与游戏的原因分析 (59)§3.4.4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流失原因分析 (60)§3.4.5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游戏黏性分析 (62)§3.4.6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最感兴趣的网游功能 (65)§3.4.7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喜爱的在线活动 (66)§3.4.8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喜爱的互动方式 (67)§3.4.9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付费额度分析 (68)§3.4.10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支付方式分析 (69)§3.4.11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客服满意度分析 (69)第五篇 移动游戏产业的现在与未来§4.1 2011年移动游戏的整体状况 (71)§4.2 移动游戏产业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72)§4.3 手机游戏发展应得到扶植 (73)§4.4 移动游戏操作系统发展趋势 (74)§4.5 移动游戏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76)§4.5.1 市场前景广阔,游戏独占移动娱乐鳌头 (76)§4.5.2 市场呼唤精品,精品占领市场 (76)§4.5.3 跨平台制作精品,分平台论述 (77)§4.5.4 探索移动游戏新的商业模式 (77)结语 (78)序言伴随着云计算概念的提出和平板电脑的面市,手机进入了移动互联的阶段,互联网也从网络驱动进入了内容驱动的时代。
中国移动战略管理系统--2012赵强
![中国移动战略管理系统--2012赵强](https://img.taocdn.com/s3/m/af69647e55270722192ef7d3.png)
战略管理作业--2012赵强中国移动目前主要面临的竞争威胁(1)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这两大运营商对中国移动现有业务的冲击(2)互联网和移动环境趋于融合的特点带来挑战以iPhone为代表智能移动终端的兴起,带动了网络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催生了微信、米聊等一系列公共平台的软件,这些平台不仅占用大量的网络信令,耗费大量移动互联网资源,而且正在逐步挤占中国移动的短信、彩信和语音通话等传统业务的市场,导致中国移动的收入增速变慢,特别是短彩信业务,从三大运营商的2012年年报中可知,去年运营商的数据流量处于爆发式增长状态。
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总流量增长约两倍;中国联通全年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92.0%;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也比上年增长187.6%。
而与之相对的,是运营商的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的下滑。
中国联通指出,其GSM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主要因为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的下滑。
中国移动的短信及彩信去年的占比已下降到了26.6%。
中国移动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34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75亿元增加5.7%。
尽管中国移动3G业务最近吸引到更多的用户,但分析师Victor Yip 在报告中称,这并未给每用户平均收入带来大的提升。
该公司第一季度每用户平均收入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币65元降至63元。
这是促使中国移动努力与苹果公司就销售iPhone达成协议的部分原因。
今年1月份,奚国华在北京与苹果公司首席执行长蒂姆•库克(Tim Cook)会面,讨论合作事宜,这增强了有关中国移动将开始销售iPhone的预期。
中国移动将成为苹果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
三星电子等公司生产采用谷歌公司安卓(Android)操纵系统的智能手机,对苹果公司带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移动目前的核心资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对中国移动实施计划和财政单列,信息产业部对其实行业务指导,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分别纳入国家通信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年度综合计划。
中国移动股票投资分析分析
![中国移动股票投资分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6bb335cfc789eb172dc88f.png)
中国移动的股票投资分析摘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一家基于GSM网络(即GPRS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于1997年10月22日和23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股票在1998年1月27日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股票代码为00941。
集团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移动通信服务供应商,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用户基础和全球最大的一体化连续覆盖全数字网络。
然而,随着通信市场饱和度的日益提升,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同质竞争更加激烈;互联网业务异质替代日益凸显,跨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
公司市场地位面临挑战,发展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而中国股票市场开始步入以研究为主导的价值投资时代。
本论文从中国移动公司的现状,电信行业的分析,近几年股票的走势等方面着手,采用K线分析和技术指标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移动股票进行综合投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投资建议。
关键词:中国移动电信行业 K线分析股票走势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其作为资本市场及金融市场组成部分的地位由此确立。
特别是股票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
到2006年年底,全球股票市场市值达到了49.9万亿美元,股票市场交易也日趋活跃,2006年股票交易金额超过了50万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证券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飞速发展,经过14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经营分散、规模不大的本地市场成长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市场。
截止2006年年底,香港主板市场总市值达到13.24万亿港元,市值在全球排名第10名在亚洲仅于日本东京股市,排在第二位。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中资通过红筹股和H股大举进军香港证券市场。
截至2006年年底,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有144家,H股和红筹股的交易额已占市场交易额的56.39%。
可以说,红筹股和H股改变了香港股市结构,成为影响香港股市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中,于1997年10月22日和23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中国移动(00941)就是典型的H股。
中国移动一年半8名高管被查
![中国移动一年半8名高管被查](https://img.taocdn.com/s3/m/62edaa89cc22bcd126ff0c08.png)
记者注意到,中移动这些出事高管大多出自数据业务部门,比如四川移动数据部原总经理、中国无线音乐运营中心原总经理李向东,中国移动数据部原副总经理马力等人。该部门是中国移动增长最为迅猛、利润最为丰厚的部门。
业界评价说,垄断行业最容易滋生腐败,特别是中移动内部手握千亿元收入、掌握数千家相关企业命运的数据业务部门。根据中移动2010年年报显示,数据业务去年收入达1514亿元,比例提至31.2%.
大批小公司“傍大款”暴富
中移动千亿元数据产业,更是带动了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公司“傍大款”跟着暴富。据不完全统计,A股里与中国移动撇不清关系、借题材炒作的公司,大约有30家。
行内人士说:“移动层层外包,没有猫腻才怪。”这类寄生于中移动的服务公司,往往技术门槛与政策门槛均不高,最重要的是凭借关系,即依附于垄断行业获得订单的能力及其可持续性。而且,这些公司更是将订单层层转包,层层赚取丰厚利润。
消息人士说,有关部门加大对中央重点行业和重点岗位人员的监管力度,将成为常态。
日前,业界传出中国移动旗下子公司卓望负责人叶兵被“双规”的消息,这已是中国移动一年多中第8名“落马”高管。中国移动集团对此没有表态。
多出自利润最丰厚部门
反腐风暴也使得更多的关联公司也成为被调查的重点。根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在前期的调查中,马力涉案金额可能超过1.1亿元,并牵出总金额超过3.5亿元,至少60人的涉案人或案件知情人名单。
这意味着,顺着马力这根“藤蔓”,一批“毒瓜”将逐渐暴露。
中国联通校园营销项目策划方案
![中国联通校园营销项目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acb2e1783e0912a3162a0f.png)
中国联通校园营销策划方案四、市场分析一、市场目标分析(一)联通的企业目标树立共享与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的企业文化,秉承用户至上和用心服务的理念,坚持变革创新、求真务实、诚信合作与共创价值的价值观,力争将中国联通建设成为世界级联通企业集团。
(二)校园营销的目标联通的品牌定位: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积极推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信息通信服务。
2009年1月,中国联通获得了当今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产业链最为完善的WCDMA制式的3G牌照。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联通便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WCDMA网络。
目前,3G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
(三)此策划的目标以滁州学院为依托,探究以联通手机卡业务如何能更好的在竞争日益激励的校园里占据一席之地并能够稳定的良性的发展下去。
二、目前营销状况分析(一)行业状况1、政策监管方面联通、移动、联通都获得了全业务运营资格,三家巨头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政策监管方面也是无偏向性的。
2、校园市场分析移动已经做了好多年校园市场,有丰富的经验,服务优,口碑好,品牌知名度高,旗下“动感地带”深厚广大学生喜爱。
凭借飞信已经占据约75%的市场。
联通发展晚,用户少,服务较移动差。
资费实惠划算,使用WCDMA技术,以夺得3G市场的主导权。
电信以绑定有线宽带的方式市场份额迅速上升。
但是资费较高,不易被学生接受。
2、业务前景方面我们将三大运营商的业绩拉来做一番对比,看下它们各自有哪些亮点与隐忧。
哪家运营商能更顺利地从语音业务向数据流量业务的转型,哪家公司的压力就会小得多。
图1 三大运营商2012年业绩比较数据来源:运营商2012年年报,BDA一、中国移动:增长率下降明显3月14日,中国移动发布的2012年全年业绩年报显示,2012年全年实现营运收入5604亿元,增长6.1%,净利润1293亿元,增长2.7%,客户总数达到7.1亿户,增长9.3%。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4f75752af90242a895e59f.png)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作者:赖婧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24期摘要: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关键词:中国移动;财务报表;分析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42-02根据中国移动的年报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移动的总资产为7514亿元。
流动资产为2873亿元。
中国移动的营业收入从2005年起迅速上升,从05年的2430.41亿元上升到了09年的4521.03亿元,而与销售收入的迅速增加相对比,中国移动的应收账款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一、盈利能力分析中国移动的销售净利润率逐年增加,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从2005 年的22.05%,到2009年的27.39%,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持续加强。
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中国移动的客户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不断增加。
在外部环境方面,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步伐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加剧,城乡信息化的推进使得中国移动的客户规模不断增加。
而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新产品的开发,中国移动不断制造着新的需求。
例如,手机QQ、手机邮箱、一卡通等为顾客提供了新的产品、新的体验和服务。
而且,中国移动近年来注重发展高端用户。
比如,中国移动3G新业务用户平均每月话费高达130元。
这相当于几位中国移动普通业务用户的月话费。
高端用户的开发,为中国移动带来了高额的利润。
另外,中国移动不断开发集团用户,为企业带来了巨额信息化收入。
中国联通2006年销售净利润率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计入了可换股债券衍生工具部份公允值变动导致的损失。
近几年来其销售净利润率远低于中国移动,是由于其高端用户较少,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公司运营成本较高,毛利率偏低。
中国移动从2005-2009年EBITDA利润率基本上维持在50%-55%的水平上。
中国移动年报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年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09328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0.png)
中国移动年报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对中国移动公司的年报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该公司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中国移动市场的重要洞察。
2. 公司概述中国移动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
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提供移动通信和数据服务,并拥有大量的移动用户。
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和创新的产品。
3. 财务状况分析根据年报数据,中国移动在过去一年实现了稳定的财务状况。
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净利润为X亿元,同比增长X%。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移动在过去一年取得了良好的财务表现。
4. 用户增长分析中国移动在过去一年继续增加了其移动用户基础。
根据年报数据,公司的总用户数达到X亿,同比增长X%。
这表明中国移动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依然稳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总用户数在增加,但移动数据用户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5. 移动数据服务分析中国移动在移动数据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根据年报数据,移动数据服务收入增长了X%,达到X亿元。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移动不断推出的数据服务产品和套餐,以满足用户对高速、稳定的数据连接的需求。
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移动数据服务市场也面临着挑战。
6. 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国移动在技术创新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公司持续投入资金用于研发新技术和产品,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中国移动在5G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在一些城市展开了试点项目。
这些努力有望为中国移动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7. 面临的挑战和展望尽管中国移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其他运营商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和产品。
中国移动需要持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随着移动数据服务市场的发展,用户对高速、稳定的数据连接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移动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提供更好的移动数据服务。
(整理)三大运营商4G.
![(整理)三大运营商4G.](https://img.taocdn.com/s3/m/36aababd50e2524de4187e1e.png)
三大运营商4G“暗战”面临牌照等多重挑战2013年09月19日00:15 每日经济新闻我有话说(514人参与) 每经记者孙卫涛发自北京中国移动正在借助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加速4G网络建设。
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日前宣布,计划今年建设4G(TD-LTE)基站8000多座,实现重点城市城区的连续覆盖及数据业务热点区域的有效覆盖。
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也表示,今年预计至少新建TD-LTE基站6000个,年内实现全省移动4G 网络覆盖。
随着4G牌照发放时间的临近,中国移动对4G网络的建设开始迫不及待起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电信(51.25, -0.86, -1.65%)则刚开始第一轮的低调招标,而在3G时代拿了一副好牌照的中国联通(15.76, -0.47, -2.90%)未有实质性动作。
但这一切都取决于工信部的4G牌照会以什么形式发放。
不过坊间已有不同版本流传开来,有的说是先发TD-LTE,一年之后才发FDD-LTE,有的说双牌照会一起发给三家运营商。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围绕着4G建网,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暗战,都在各自依靠自己的专家和学者向政府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结果。
移动的用户流失危机中国移动的用户数量在目前的3G时代受到了威胁。
中国移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2012年12月净增用户数为302.9万,3G用户新增549.9万,3G新增用户大于净增用户数。
有媒体称,这是中国移动2G用户首次出现大规模流失,数值高达247万。
记者从中国移动河北分公司的一份资料中获悉,2012年1~5月,中国移动在河北省客户累计新增1060万,累计净增38.9万,而2011年同期新增客户为1100万,累计净增246万。
客户数量下滑严重可见一斑。
一位接近中国移动的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2010年10月中国联通和苹果(491.92, 1.28, 0.26%)合作开始,中国移动的中高端用户市场就受到冲击。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1e520f4a7cd184254b35358c.png)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信息服务市场广阔一:信息时代,中国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大,用户的需求量大。
中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等,将给信息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支持,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
在中国复兴的驱动下,信息产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国家鼓励技术,政府全力支持TD-作为新一代无线技术,其产业化、商用化、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移动宽带、智能终端和云平台构建的移动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服务已经广泛融入个人生活和各行各业。
信息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移动作为中国通信产业的龙头,将面临的更大的发展契机。
三:用户群分布状况的变更,用户索求信息量的增加。
国民素质提升促进通信消费需求增加自1998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的10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680万人,全国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也由2000年的%增加到2010年的%,按现有招生规模计算,未来十年全国高校每年毕业生人数将维持在700万左右,十年后全国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将达到20%左右。
国民素质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将有力的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就业机会也将更多地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届时城市将有更多的白领、金领产生,这些高素质的移动通信消费额会大幅提升,需求会更加多元化,这无疑会给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机会。
四: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用户消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
"有钱才能消费,才敢消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包括各家运营商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收入增加意味着消费潜力增加和消费信心增长,消费者有意愿、有能力更多的消费。
五:新商业模式带来更多发展空间等新商业形式的发展给电信运营商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2010年以后,三家运营商陆续推出了电子商务平台,中国联通推出"沃商店"、中国移动推出"网上商城"、中国电信推出"天翼商城",各家运营商通过积分网上兑换、网上手机卖场、手机卡、充值缴费等方式曲线进入电子商务,希望能搭上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实现从"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变。
腾讯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报
![腾讯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报](https://img.taocdn.com/s3/m/b2da38c1941ea76e58fa0459.png)
查看最新行情新浪科技讯 3月20日下午消息,腾讯(466.4, 6.40, 1.39%, 实时行情)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票编号:00700) 今天公布截至2012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的第四季度综合业绩及经审核的全年综合业绩。
财报显示,腾讯2012年全年营收438.94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123.32亿元,同比增长24.8%。
第四季度营收121.53亿元,同比增长53.4%,环比增长5.1%,净利润34.63亿元,同比增长36.5%,环比增长7.6%。
2012年全年业绩摘要:§总收入为人民币438.937亿元(69.8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0%。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19.952亿元(50.9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9%。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7.230亿元(5.9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8%。
-网络广告收入为人民币33.823亿元(5.3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8%。
-电子商务交易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4.278亿元(7.044亿美元)。
-毛利为人民币256.864亿元(40.8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3%。
毛利率由去年的65.2%降至58.5%。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154.794亿元(24.6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3%。
经营盈利率由去年的43.0%降至35.3%。
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营盈利2为人民币170.528亿元(27.13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1%;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由去年的46.4%降至38.9%。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127.849亿元(20.34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0%。
净利率由去年的35.9%降至29.1%。
非通用会计准则期内盈利2为人民币143.978亿元(22.9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8%;非通用会计准则净利率由去年的38.6%降至32.8%。
中国移动年报
![中国移动年报](https://img.taocdn.com/s3/m/f67ded6f27d3240c8447ef16.png)
FutureCHINA MOBILE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12年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 2012致信未来待的实现,诠释移动如何改变生活。
realization of all expectations and explain how Mobile Changes Life.032012年年度报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目 录Contents 12380424063010341843Company Profile 公司情况介绍Improve Customer Services 提升客户服务Corporate Structure 公司组织架构Motivate the Organization 激发组织活力Leadership Team 公司领导团队Strengthen Professional Operation 深化专业运营Facilitate Coordinated Quad-Network Development 促进四网协同Fulfill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践行社会责任Pursue Better Future of the Mobile Internet 迈向移动互联Milestones in 20122012年大事记04公司情况介绍Company Profile2012年位列世界强In 2012, China Mobile ranked the 81st in Fortune 500811077位万个亿户客户总数超过More than 700 million customers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3千亿元人民币,目前,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
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MOBILE LIMITED中國移動有限公司(根據公司條例在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股份代號:941)二零一二年年度業績公佈董事長報告書尊敬的股東:二零一二年,國民經濟總體增長平穩,信息通信業快速發展,為本集團發展帶來正面推動。
同時,我們也面臨移動通信普及率不斷提高、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新技術新業務特別是互聯網對傳統通信業務的影響和替代效應日益凸顯帶來的嚴峻挑戰。
本集團加快推進戰略轉型,深入推動改革創新,深化實施管理提升,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經營業績平穩增長,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繼續保持行業領先。
財務業績二零一二年,本集團營運收入實現平穩增長,達到人民幣5,604億元,比上年增長6.1%;盈利能力繼續保持同行業領先水平,股東應佔利潤達到人民幣1,293億元,比上年增長2.7%,股東應佔利潤率達到23.1%;EBITDA達到人民幣2,536億元,比上年增長1.0%,EBITDA率達到45.3%;每股基本盈利達到人民幣6.43元,比上年增長2.6%。
本集團一貫穩健的資本結構以及強勁的現金流,為抵禦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業務發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本集團繼續大力提升質量,改善服務,深化創新,努力拓展市場,保持了業務平穩發展。
二零一二年,淨增客戶6,073萬戶,客戶規模達到7.10億戶;其中3G 客戶淨增3,672萬戶,總數達到8,793萬戶,繼續保持規模優勢。
語音業務繼續發展,客戶總通話分鐘數達到41,923億分鐘,比上年增長7.8%。
數據業務快速發展,其中,無線上網業務高速增長,其流量比上年增長187.6%,收入比上年增長53.6%,佔營運收入比重達到12.2%,成為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集團客戶經營效果顯著,集團客戶擴大至346萬家;集團信息化業務保持良好增長勢頭,集團專線累計達到78.1萬條。
我們堅持「質量是通信企業的生命線」和「客戶為根,服務為本」的理念,網絡質量客戶綜合滿意度保持了領先優勢,產品質量和業務支撐水平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我們繼續優化客戶服務界面,客戶感知不斷改善;強化信息安全,保護消費者權益。
客戶滿意度保持行業領先,客戶升級申訴率全行業最低。
戰略轉型我們積極推動戰略轉型,在深化四網協同發展、加強基礎設施資源積累、拓展移動互聯網領域三個方向取得了進展。
四網協同初見成效,網絡能力和覆蓋水平持續提升,流量承載結構逐步優化,為推動流量經營提供有力保障。
G S M網絡覆蓋和語音質量優勢繼續保持。
協助母公司推進3G (TD-SCDMA)網絡建設,3G網絡實現了縣級以上城市和部分鄉鎮的覆蓋,在大中城市實現了連續覆蓋,利用率不斷提高。
WLAN精細化管理不斷加強,熱點區域覆蓋水平顯著提升,有效發揮了對流量的分流作用。
配合母公司開展15城市TD-LTE擴大規模試驗;在杭州、廣州、深圳建設具備試商用能力的網絡,在杭州開展的體驗活動客戶反應良好;政府部門對TD-LTE進展給予高度評價,明確表示大力支持、加快發展。
在香港推出了TD-LTE/ LTE FDD融合網絡服務;TD-LTE國際化進程日益加快,「全球TD-LTE發展倡議」(GTI)已有51家運營商和44家製造商加入,14個商用網絡已正式推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我們增強了基礎設施資源積累,加快形成後發優勢。
城域傳送網、公共互聯網以及IDC等基礎資源能力有了新提升。
我們堅持高起點、差異化、效益為先,發揮與母公司的協同效應,有選擇的發展業務,以集團專線、IDC、融合通信和高端家庭寬帶為重點的全業務產品體系初步形成。
我們圍繞「構築智能管道,搭建開放平臺,打造特色業務,展現友好界面」的策略,積極推動移動互聯網發展。
二零一二年,移動應用商場客戶數和下載量大幅提升;戰略性入股科大訊飛,召開全球開發者大會,加快移動互聯網佈局;在手機支付、雲服務、位置服務、智能語音門戶等新領域推出了一批特色產品。
繼續推動「無線城市」規模發展,構建了「統一平臺、分省接入、集中運營、集中管理」的運營體系。
物聯網應用領域和規模持續擴大,發展前景廣闊。
改革創新二零一二年,我們以管理集中化、運營專業化、機制市場化、組織扁平化、流程標準化為目標,深入推進改革創新。
繼續推進在終端銷售、集團客戶、國際業務、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的專業化運營。
終端公司聚合產業鏈合作夥伴,推動終端機型豐富、產品質量提升,促進渠道進一步扁平化,產品競爭力和銷售業績大幅提升。
國際公司正逐步形成全球網絡能力,建立具有後發優勢的國際網絡和平臺,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國際業務保持穩步增長。
積極建設集中化、標準化的共享基礎設施,全國性數據中心、呼叫中心、倉儲物流系統的建設初見成效。
推動可共享基礎設施和資源的集中組織、生產和服務,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實現降本增效。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內生動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同時,在組織體制、激勵機制、管理模式和人才體系等方面穩步實施改革,努力構建與戰略轉型相匹配,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組織體制和激勵機制,不斷激發組織活力。
企業管治本公司秉持誠信、透明、公開、高效的企業管治原則,採取一套完整的架構和措施,確保良好的企業管治。
二零一二年,根據香港交易所《企業管治守則》和《上市規則》一系列條款新修訂的要求,我們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加強了企業管治。
我們持續優化法律風險管理體系,強化了對公司創新發展和體制改革的法律支撐。
嚴格規範經理人員和員工的行為;完善內審內控體系,關注公司經營管理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強化對採購、合作運營等重點領域的審計監督力度,構建和完善風險防控體系,保障公司規範、安全、高效運營。
社會責任本集團一貫注重履行社會責任。
二零一二年,我們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將社會責任充分融入公司日常運營,努力發揮信息通信技術的推動作用,創造經濟、社會與環境綜合價值。
我們致力保障通信網絡和信息安全,在應急搶險,保障通信方面全力以赴。
助力縮小數字鴻溝,自二零零四年始,支持母公司積極推進「村村通電話工程」,累計為11.1萬個邊遠鄉村解決了基礎通信問題。
致力節能減排,深入推進「綠色行動計劃」,推廣成熟技術,創新節能應用,二零一二年,單位業務流量耗電比上年下降15%。
繼續助力公益,依托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持續開展各項公益活動:累計培訓4.8萬名中西部農村中小學校長;建設1,694所愛心圖書館、674間多媒體教室;救助593名貧困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在歷時五年的「中國溫暖12•1」項目中,累計為逾1.5萬名愛滋病致孤及特困兒童提供了生活和教育援助。
董事辭任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徐龍先生因工作安排原因,辭去本公司執行董事的職務。
在此,我謹代表董事會,就徐龍先生對本公司作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並深表謝意。
公司榮譽我們的努力得到各界的認同和贊譽。
二零一二年,本公司再度入選《金融時報》「全球五百強」,排名由上年的第十六位躍居第八位;在《福布斯》雜誌「全球二千領先企業榜」排名由上年的三十四位上升到三十一位;「中國移動」品牌連續第七年入選明略行和《金融時報》發佈的「BRANDZ™100全球最強勢品牌」排名,列全球第十位,位居中國品牌之首。
中國移動連續第五年作為中國內地唯一企業成功入選道•瓊斯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數,連續第三年入選恒生可持續發展指數,並獲香港上市公司商會頒發「可持續發展卓越大獎」。
二零一二年,穆迪公司和標普公司都保持了本公司等同於中國國家主權級的企業債信評級,分別為Aa3/前景正面和AA-/前景穩定。
公司股息基於二零一二年全年平穩的經營業績以及考慮到公司未來的長期發展,按照二零一二年全年43%的利潤派息計劃,董事會建議就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的財政年度派發末期股息每股1.778港元,連同已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1.633港元,全年股息每股共3.411港元。
二零一三年,考慮到各項相關因素,包括公司整體財務狀況、現金流產生能力和未來持續發展的需要,本公司計劃二零一三年全年的利潤派息率為43%。
董事會相信本公司持續平穩的經營業績與強勁的現金流產生能力,將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充足的支持,同時為股東帶來良好的回報。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拉動消費政策等,將給信息服務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家鼓勵自主創新技術,政府全力支持TD-LTE作為新一代無線寬帶技術,其產業化、商用化、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
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以移動寬帶、智能終端和雲平臺構建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信息服務已經廣泛融入個人生活和各行各業。
這些,都為我們帶來發展機遇。
同時,信息通信領域正發生顛覆性變革,技術持續創新,新業務不斷湧現,新業態加快形成。
隨著通信市場飽和度的日益提升,通信運營商之間的同質競爭更加激烈;互聯網業務異質替代日益凸顯,跨行業競爭也日趨激烈。
公司市場地位面臨挑戰,發展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公司發展處在特殊的戰略機遇期和關鍵的戰略轉型期。
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將圍繞「移動改變生活」的戰略願景,繼續做好戰略轉型、改革創新、健康發展三篇文章,全面提升網絡能力、營銷能力、管理能力和隊伍能力。
我們將深化推動四網協同發展,增強基礎設施資源能力積累;積極提升開發移動互聯網特色產品能力,進一步加強存量經營,推動流量經營,做好集客經營,加大終端銷售,增強市場營銷支撐;繼續推進管理提升,促進降本增效。
我們將著力創業布局,創新發展,加快轉變方式、調整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公司戰略轉型和持續健康發展。
同時,我們將遵循積極謹慎的原則,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拓展更廣泛的通信市場。
我們將堅持不懈,努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
奚國華董事長香港,二零一三年三月十四日集團業績中國移動有限公司(「本公司」)欣然宣佈,本公司及各附屬公司(「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經審核的綜合業績。
綜合收益表(以人民幣列示)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2012年2011年附註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營運收入(營業額)4語音業務368,025364,189數據業務166,348139,330其他26,04024,480560,413527,999營運支出電路租費9,9095,188網間互聯支出25,14023,533折舊100,84897,113人工成本31,25628,672銷售費用104,90696,830其他營運支出5137,832125,364409,891376,700營運利潤150,522151,299其他收入淨額2,2082,559營業外收入淨額615571利息收入12,6618,413融資成本(390)(565)應佔聯營公司利潤5,6854,306應佔合營公司虧損(1)(1)除稅前利潤171,300166,582稅項6(41,919)(40,603)本年度利潤129,381125,979本年度其他收益:境外企業的財務報表匯兌差額(6)(311)應佔聯營公司其他綜合收益(16)(229)本年度總收益129,359125,439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2012年2011年附註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股東應佔利潤:本公司股東129,274125,870非控制性權益107109本年度利潤129,381125,979股東應佔總收益:本公司股東129,252125,332非控制性權益107107本年度總收益129,359125,439本公司股東股息之詳情載列在附註8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