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执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07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0-01-08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会计准则也经历着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过程。会计准则作为一种会计信息的技术规范对我国资本市场和企业的有效运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一项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的经济后果就越大。1978年,美国会计学者泽夫首先提出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这一概念,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越来越被重视。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一套新的会计政策,构建了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使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也实现了我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企业会计准则2006》已经实施4年,它促进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已经凸显。企业在执行准则过程中选择和以往不同的会计政策,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而当前和未来要使用会计信息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政府等也会做出不同的决策,这些个人或团体的决策行为后果可能会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因此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必然会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分析的。
(二)选题意义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是由于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在同一会计准则有不同的会计政策处理同一经济事项时所导致的不同会计信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层以及政府等团体通过不同的会计信息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也会影响各个团体的利益。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成为各个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的博弈对象,因此在制定会计准时,必须考虑各个团体的利益,从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最终形成兼顾各方利益的会计准则,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会计准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更是个政治性的问题。会计不单单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一种社会规范。所以,研究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三)文献综述
1.关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
在《The Rise of Economic Consequences》(Stephen A Zeff,1978)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理解就是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又可能对其它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
《财务会计研究》(威廉姆·R·斯考特,1977)将经济后果定义为:经济后果是一个概念。它是指尽管存在有效市场理论,但会计政策的选择还是影响公司的价值。
《会计准则研究——性质、制定与执行》(林钟,2007)认为,所谓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安排或结构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驱动资源配置状况改变,或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葛家澍、杜兴强,2004)也认为会计准则是一份公共契约,是通过“公共选择”的逻辑而形成的,旨在敦促企业通过一套通用的财务报表提供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的可选择域;遵循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会影响各个相关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和既得利益。
《Positiv Accounting Theory:A Ten Year Perspective》(Watts and Zimmerman, 1990)以契约理论为基础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产生原因进行研究,提出了“三大假说”:管理报酬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来解释会计准则为何产生经济后果。
《新会计准则后果研究——以房地产企业为例》(李春华,2007)提出了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契约的存在是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形成的直接原因。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联合体。
通过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这一特点,从它的兴起可以看出,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是天然存在的,美国学者泽夫最早用文字具体地描述了它的概念,瓦茨和齐默尔曼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理论体系也日渐成熟。
2.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研究
《The Impac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Implications for the FASB》(Rappaport,1977)认为,对规范公司必须报告什么(如披露问题)和如何描述其经济活动(如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问题)的准则制定过程来说,需要以一
个更宽的眼界来重新认识,而不是传统的技术会计角度。
《The role of the independent auditor in a market economy》(Mautz,1975)也认为会计立法者们必须具有更宽的视野,仅仅作为一个会计专家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既谙熟会计,又能洞悉会计在经济环境中的作用及会计决策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博弈制度分析及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拓展》(宋英慧、高铭,2007)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企业契约关系人各方在博弈过程中为谋求自身的利益尽管矛盾重重,角逐不断,但最终往往会就各方的利益分配达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会计准则。
《有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方式和概念框架在GAAP中层次的发展想到的》(葛家澍,2006)提出以目标为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方式。他认为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准则的外部环境、准则制定机构本身和对准则制定的要求以及会计信息需求者诸多方面。
《相关利益者对会计规则制定的参与特征——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吴联胜,2004)指出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会计规则的重要基础。并就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经济后果的认识水平、对会计规则制定的关心程度、参与会计规则制定的愿望、是否曾经参与了会计规则的制定、对举行听证会的赞成程度以及他们准备参与听证会的程度等六个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制定的参与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从“经济后果观”谈会计准则制定》(王君彩、余应敏,2003)提出为避免利益分配失衡,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广泛吸收工商界、金融界等各方面的代表,设立一个由各方代表加的日常咨询机构——会计准则咨询或评审委员会,并赋予其一定的评议权。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准则制定的广泛代表性,使制定出的会计准则更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从而节省准则的执行成本。
《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葛家澍、刘峰,2003)提出会计准则除了技术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性,且后者比前者对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通过上述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会影响到各方面,从宏观上说有对经济环境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微观上说会对企业各利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