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的若干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需求。
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思维,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
历史教学创新思维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创新思维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兴趣: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吸引力。
2.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思维有助于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3.培养综合素质: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成为时代需求。
历史教学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国家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三、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的实践方法1.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素养。
4.多元评价: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跨学科整合: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实现历史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路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路在中学教育中,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过去,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
然而,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我们需要探索创新的教学思路。
一、情境创设,让历史鲜活起来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显得遥远而陌生。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
例如,在讲述古代战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地图、战争场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思考和决策,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想法和行为。
此外,实地考察也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痕迹。
比如,参观当地的古城墙、古寺庙,让学生亲眼看到历史的实物,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
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思考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在讲述工业革命时,可以提出问题:“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进行思维的碰撞。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如果没有工业革命,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历史的可能性。
三、小组合作,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比如,在学习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时,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如文学、艺术、科技等。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历史教育中的创新思维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历史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历史教育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注入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方法和策略。
1. 教材选用与设计创新的历史教育首先需要教师的教材选用与设计具备创新性。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多元主题的教材,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时,教师应考虑加入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 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核,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该尝试采用一些新颖的、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新思维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进行历史考古实践,参与历史研究课题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历史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 倡导学生创新性的作业和项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创新性的作业和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一篇历史小说或者设计一个历史主题展览等。
这些创新性的作业和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并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
5.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创新教学在当今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创新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搜索历史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历史教学资源,通过在线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等。
初中历史课程反思与创新
初中历史课程反思与创新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课程反思与创新历史课程在初中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然而,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等。
为了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将从反思与创新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完善。
二、初中历史课程现状分析1.教学内容过于庞杂,缺乏系统性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丰富,但教材编排过于庞杂,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把握重点,学生也难以消化吸收。
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使之更加系统化。
2.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
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兴趣不足,学习效果不佳。
3.忽视历史素养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历史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4.评价体系不合理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忽视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系统性针对教学内容庞杂的问题,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可以将历史课程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聚焦一个主题,深入挖掘,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历史素养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
关于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创新,这已成为所有从事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大多数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已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并有不少心得体会见诸报刊、杂志,供史学界同仁们互相学习,相得益彰,无疑有助于推动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笔者有幸作为湖北省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育课题的参与者,就历史创新教育的试验已进行了将近两年,那么,中学历史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教学?创新教育有何显著特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如何评价创新历史教学?下面我结合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旨在抛砖引玉,望同仁专家斧正。
一、中学历史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教学?第一、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严重弊端。
创新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而言的。
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其弊端表现在:教学观点落后,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手段陈旧,老师难教,学生厌学,重知识轻能力,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忽视历史教育的资政功能,育人功能,不利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时代的要求,呼唤历史教育必须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不期而至,而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注重创新和升级换代的经济。
21世纪的科技是以探索和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探索是发现新知识领域的过程,创新是扩大知识利用,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知识是人创造的,离开了人,任何高科技术也都失去了意义;反过来,知识经济又是一切为了人的经济。
如果说农业经济是为了吃饱穿暖的经济,工业经济是保证衣食住行,提高基本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经济,那么知识经济则是建立在人的自主选择基础上的,是满足更多层次的精神需要的,它需要更加透彻地了解人、人性和人的需求。
工业经济的特点是注重统一性,知识经济则是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
可见历史教育必须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第三、素质教育的需要。
所谓“素质”,有两各理解,一种是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通过遗传获得,所以也叫做遗传素质,或叫禀赋。
反思中学历史教学方案的改进与创新思路研究
反思中学历史教学方案的改进与创新思路研究引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国家和个人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方案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学方案的改进与创新思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重视历史教学的多样性中学历史教学方案应当注重多样性,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递,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述、讨论、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历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中学历史教学方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而不仅仅是记忆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素养是指学生对历史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能够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中。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编写历史小说,参与历史模拟实验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学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是指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和历史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事件和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因果思维和推理能力。
四、整合国内外历史资源中学历史教学方案应当整合国内外的历史资源,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通过引入国外历史案例和材料,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多种信息资源,如书籍、期刊、互联网等,以积累更多的历史知识和信息。
历史教学创新的若干方面思考
历史教学创新的若干方面思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时,要让学生敢于推陈出新,敢于挑战前人学术观点与结论,但这样又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另一种倾向,使他们的思想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切思维、想象、推理都可以随心所欲。
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
我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谈几点看法。
1学习历史需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的过程。
历史教材是以文字为主的信息载体,概括性的文字叙述较多,如果能够依据文字材料的揭示,在头脑中想象出具体生动的形象,将会更真切地感知历史过程。
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借助于历史教学发展他们的再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历史教学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效,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说了。
中学历史教育也存在着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有利条件。
历史教育由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故事性、强烈的感染力,并能为学生树立典范,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效尤前人,做个品德高尚和有作为的人无疑是有积极影响和作用的。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2.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
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
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
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创新思考word精品文档4页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创新思考历史知识是一个公民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初中是一个人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段。
但是,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众多的不合理因素,致使这一阶段的历史教学成果非常不如人意,许多学生的历史知识近乎空白,或者只是一些与生活无关的、考过即忘的零碎知识点。
趁着新课改的东风,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看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谋求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1、以应试为目的知识的作用在于扩大或者加深我们对于世界、对于自身的理解。
但是我们的传统教学把知识当成敲门砖,当成应试工具,以通过考试为唯一目的。
这种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上主要造成两个弊端:一是由于历史在升学考试中分量不重,被当成可有可无的豆芽科目,很受轻视,因此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历史课都是敷衍了事;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应试知识点的记忆,活的历史被肢解,名物的沿革,事件的梳理,人物的成长,全都受到割裂,学生的理解力得不到锻炼,甚至完全想不到所学的知识跟这个从历史演变而来的世界有什么关系。
2、脱离实际历史不仅是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情,更是研究现在的由来,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和现实生活是脱节的,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历史知识可以拿来干什么,只当它是博物馆里的动植物标本,除了考一个好分数,完全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很多初中学生常常连最基本的社会常识都没有,看新闻,看报纸,完全摸不着头脑,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没有一点分析能力。
这是我们历史教学的失败,必须要好好反省的。
3、标准答案心态历史是一个极具趣味性和开放性的学科。
但是传统历史教学设定了一套价值观,把所有的历史事件纳入一个单一的解释体系。
这样,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大打折扣,学生的判断力和创造性也被抹杀,课堂上没有参与感,只得到一堆前人留给他们的标准答案。
接受这些答案的人,放弃了独立思考,对世界的理解会变得僵化;不接受这些答案的人,要么没有自己的看法,要么有自己的意见却找不到生长和讨论的空间,时间一过,这些苗头也就熄灭了。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第一篇范文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的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意愿,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强调历史价值观。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1.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水平。
2.案例教学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和思维品质。
3.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
4.跨学科整合。
将历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地理、政治、文化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1.注重历史脉络。
教师应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关注历史人物。
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品质和精神,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3.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现象,揭示其背后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融入时事热点。
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关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时事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四、教学评价的创新1.多元化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
2.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重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史料实证素养等各方面的成长。
3.动态性评价。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67B10/2017(二)克服直觉感知,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而小学生思维方式以直觉思维为主。
如学生在低年级学习除法应用题时,常常会有这样的学习经验:列除法算式时一般情况都是较大数除以较小数,所以到了高年级继续学习关于除法应用题的知识时,再涉及到小数除以大数时也往往会出现不分析数量关系、直接用较大数除以较小数的现象。
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帮助学生审题,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将知识发现过程与学生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避免思维定势,培养学科素养伽利略曾经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一方面对其后续学习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容易让学生搬用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解决问题,从而对当前环境中的学习刺激物感知错误,产生错觉定势思维。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有针对性地不断设计组编一些探索型、开放型等题目,让隐藏的数学学习“错觉”演绎出精彩!如教学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一课时,学生会算出图一图形的周长并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大圆的周长的规律。
3.14×4+3.14×8÷2=3.14×8= 25.12(厘米)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我又组编了图二的图形让学生计算周长。
因为(图二)题目并没有告诉三个内圆弧的直径长度,学生习惯了有数据的计算,于是就直接将内半圆的第一个半圆的直径当作是外大圆的半径来算了,而这种想法其实是没有根据,不符合题意的。
于是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图二与图一的内圆弧的直径长度与大圆有什么关系吗?”班级学生陷入深思……终于,班级有位尖子生兴奋地举手,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妙法:先求三个内半圆弧所在的三个整圆周长:(3.14×d 1+3.14×d 2+3.14×d 3)=3.14×(d 1+d 2+d 3),而d 1+d 2+d 3的长度就是一个大圆的直径,所以图形二的周长就相当于是一个大圆的周长。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秦昆[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就是开拓、突破、得出新的认识。
在历史教学中应研究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创新学习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强调人们从事学习、工作的一种能力,即运用各种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认识,乃至形成新成果或客服困难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考创新的含义,词典解释为抛弃旧的,创造新的,要有创造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推进,以之相适应的是教学的改革个方法的更新。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观念、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改革。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其前提是要有创新型的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
创新型的教师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一条中指出:"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人的各种能力及其发展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同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
因此,不能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去培养每位学生,必须在保证必要共性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通过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做到不求全责备,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对于历史老师来说,历史教学创新将如何进行?对此,本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环境,有时不能直接提供充分的信息。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与创新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与创新导言:历史是人类经验的宝库,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
然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喜欢学习历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角度出发,对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反思与创新。
一、教材选择:多元化与综合性学习历史不能仅限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应该融入其他种类多样的资源,以使学生获取更全面的历史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搜索、图书馆、博物馆等渠道,收集到更多的历史资料,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
例如,我们可以从考古学、文学作品、艺术品等多个角度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既能掌握历史事实,又能体会历史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方式:启发式与互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教学方式,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优点。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互动中自主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与个性化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对学生记忆力和书本知识的测试,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在评价方面,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例如口头报告、小组合作、项目展示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展示他们的历史素养。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可以给予个性化的评价,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动力。
四、师资培养:专业化与发展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
因此,对于中学历史教师的培养应该注重专业化和发展。
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专业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教学指导,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结语:中学历史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反思与创新。
通过改变教材选择、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有趣和有效的历史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
中学历史课堂思考创新教学方法范文5篇
中学历史课堂思考创新教学方法范文5篇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思考创新教学方法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历史课堂思考创新教学方法范文1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陈独秀蔡元培、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一、导入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既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
通过这次思想交锋,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新思想,中国出现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我们学习了“新文化运动”,大家就会有所了解。
二、授课过程(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学生们回忆一下辛亥革命的成果是什么?(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师: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什么?)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支持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死了之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动荡局面之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给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
对历史教学创新问题的思考
对历史教学创新问题的思考摘要: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
为了适应历史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遵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创新历史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等。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程;改革;创新;方法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而创新是关键与基础。
怎样改革历史教学,实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教师要用创造性地“教”去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这才是达到目标的根本之路。
一、要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创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如果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且又最佳的形态发挥出来。
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教师要使学生敢于创新,就应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
如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
但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极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落后挨打。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激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
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
如有的学生对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它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前进,有的学生认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此外,教师还要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但他们更担心被同学看成出风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表现欲望。
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位学生。
浅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作为历史学科,历史课程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进行创新呢?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增加互动与体验式教学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只是讲授历史知识,同学们被动地听课并去记忆。
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易于引起同学们的学习疲劳和学习兴趣的下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互动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例如游戏式教学、角色扮演等,让同学们成为历史的主人公,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充分地参与到历史学科学习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另外,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历史考古、郊游实践等,让学生们跳出课本和教室,走进实践中去感受历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让学生运用多元思维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让学生记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历史的重建过程中,不断地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提高他们的多元思维和分析能力。
例如,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研究,我们可以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多元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探讨历史的现实意义历史学科的学习不是只限于过去发生的事件,更应该注重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的探讨,让学生们了解历史对当今和未来的影响,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例如,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们认识到一些问题的历史根源,以此来更好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历史演变,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社会变革的能力。
四、发挥多媒体技术作用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例如PPT、视频等,来呈现历史信息,可以使历史变得更加直观化和有趣化。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与创新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与创新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与创新历史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塑造合格公民的使命。
初中历史教学既是对小学生历史观念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对高中历史学习的铺垫。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反思与创新,以期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内容方面:初中历史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古至今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历史事件背景、内涵的深入挖掘,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2.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影响其学习兴趣。
3.教学评价方面: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评价方式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容易导致教师、学生过分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4.学生学习状况方面: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生把历史学习当作负担,缺乏学习主动性。
此外,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待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容易出现片面、偏颇的情况。
三、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注重历史背景的挖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内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提高其历史素养。
2.改进教学方法:摒弃“填鸭式”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3.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全面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其历史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初中历史教学创新1.情境教学: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影视作品等,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课教学创新谈_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个人
历史课教学创新谈_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历史课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学生了解历史发展、培养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历史课教学中不断尝试创新,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学方法创新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模式多以讲述为主,缺乏互动和学生思维的培养。
在我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我注重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我精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锻炼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课堂上,我会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历史并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我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进行历史研究和探索。
我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参考书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中,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录制视频等手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历史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我还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和拓宽视野。
在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时,我会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并要求他们撰写小论文或制作PPT来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效果评估科学有效的评估是教学改进的关键环节。
在历史课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多种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明确了期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我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与记录。
我会定期进行学生作品、小测验等形式的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我还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估和互评,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分析和总结,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的若干思考
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的若干思考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关键。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创新教育的观念同样不可缺失,许多老师往往会为了创新而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现代的知识经济社会,不但学生需要有创新精神,教师的教学也需要创新。
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创新的理念,积极结合教材实践进行创新教学。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发展国家发达的希望和动力。
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性思维,思维的奇异性、独创性和变通性,是智力水平发展成熟的表现。
一般拥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会在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角度和方向。
中学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教育学生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验教训。
如何创新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简要谈谈。
一、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创新教学的原因1、历史教学的传统笔端。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沿袭的历史教学观点单板,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古旧,机械的教学都让学生感到厌倦。
题海战术和历史教学的偏失,极其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行历史创新教学迫在眉睫。
2、时代要求历史教学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以知识为基础的升级和创新。
以探索为主的知识领域创新运用,把知识转化为经济生产力。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各种多样经济,都可以从历史教育中培养出学生对人的了解和把握,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人才。
3、素质教育呼唤历史教学创新。
作为人的某些基本才能的综合,素质是个人在后天教育或环境作用下形成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知识、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的能力和个性的素质,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历史教学创新是重要的一步。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教学的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以史实为依据培养创新精神历史课程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尊重事实,尊重历史,才是实施历史教学的核心所在和原则之一。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与创新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与创新导言:初中历史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兴趣的纽带。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校本课程改革的要求。
本文将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创新的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与探讨。
一、历史学科特点的影响1.历史学科的复杂性历史学科本身具有复杂性,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系统性和合理性。
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缺乏内容的组织和整合,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
2.历史学科的抽象性历史学科内容较为抽象,需要从事实中进行总结,从过去中反思现在。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是灌输知识,缺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和培养。
这种抽象性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消失。
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往往以课本为中心,教师局限于按部就班地教授课本内容,缺乏系统的拓展和补充。
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
2.机械复制记忆的评价体系传统教学中常常采用机械复制记忆的评价体系,以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为准则进行评判,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和功利心理。
三、创新教学的路径和策略1.构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通过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将丰富的历史素材灌输到学生的视野中,使学生能够多角度了解历史事件。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质疑,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通过开展辩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融入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历史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
比如参观博物馆、考古遗址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2011-04-07T13:14:43.770Z 来源:《中国校园导刊》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爱华[导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关键。
【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关键。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创新教育的观念同样不可缺失,许多老师往往会为了创新而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现代的知识经济社会,不但学生需要有创新精神,教师的教学也需要创新。
历史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创新的理念,积极结合教材实践进行创新教学。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发展国家发达的希望和动力。
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性思维,思维的奇异性、独创性和变通性,是智力水平发展成熟的表现。
一般拥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会在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角度和方向。
中学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教育学生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验教训。
如何创新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简要谈谈。
一、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创新教学的原因
1、历史教学的传统笔端。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沿袭的历史教学观点单板,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古旧,机械的教学都让学生感到厌倦。
题海战术和历史教学的偏失,极其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行历史创新教学迫在眉睫。
2、时代要求历史教学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以知识为基础的升级和创新。
以探索为主的知识领域创新运用,把知识转化为经济生产力。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各种多样经济,都可以从历史教育中培养出学生对人的了解和把握,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人才。
3、素质教育呼唤历史教学创新。
作为人的某些基本才能的综合,素质是个人在后天教育或环境作用下形成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知识、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的能力和个性的素质,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历史教学创新是重要的一步。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教学的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以史实为依据培养创新精神
历史课程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尊重事实,尊重历史,才是实施历史教学的核心所在和原则之一。
叙述对象的真实,是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杜绝随意歪曲历史,割裂历史的教法。
在历史教学中要以史为据,以史为基础,在全面感受纷繁历史现象的同时,经过分析、比较、推理、演绎,去认识事物历史发展的脉络。
认识历史,把握当下,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基础,创新的源泉。
2、教师主动参与,转换角色积极推动创新教育
在历史课上,要刺激学生的创新神经,引导学生参加到创新教学中来,体验感受历史人物事件的脉络,发挥学生的主体思考和主人翁态度。
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丰富的知识载体,教学方式必须由单纯的教授转向交流教学,完成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师在平时主动更新学术研究成果,引导性地向学生提问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创新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3、坚持适度原则,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迫于各种现实原因,中学生接触到的除课本外的历史知识比较少,教师也由于教学压力无法过多地将课外历史知识教授学生,因此要让学生完全充分地进行创新思维是有难度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片面的观点,不能一锤定音否定,那都是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的智慧感悟,要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并加以肯定鼓励,不断锻炼思维韧性,在适度范围内建立起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
三、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学的思考
1、创设轻松环境,师生互动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这样: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因为紧张而回答错误导致教师不满,进而学生产生担忧心理,久而久之的恶性循环就会让学生缺乏思考的动力,思想思维处于惰性状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提问方式,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消除课堂上的焦虑感。
比如可以采用有奖抢答或抽签回答的形式进行提问,来缓解课堂的沉闷,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我以集体的一员参与到学生中去,广泛交流接触,与学生一起讨论,关注学生差异,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2、进行反思对话,增强兴趣培养思维
历史的结论不是单纯地给学生,而是要把形成结论的过程教给学生。
课程改革要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把问题和思考的余地都给学生自由发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力。
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去感知、体验,对历史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总结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兴趣,训练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变作业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是提高能力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业应当去除繁琐单调的模式,尽量布置一些精炼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开放地去完成。
少作业、多看书、多思考、多应用,这才是有效的作业模式,才能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全面提高学科能力。
比如通过写一段数百字的历史评价或纪念碑文,并结合课后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自由组织讨论学习内容,这样可以消除他们对陈旧作业的枯燥感,激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奠定一个广阔的创新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霞. 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4)
[2] 王金菊.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之我见[J]. 新教育,2009,(01)
[3] 欧阳廷虎.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5) (江西省赣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