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之数字印前工艺介绍
《数字印前技术》课件
目录
• 数字印前技术概述 • 数字印前技术的基本原理 • 数字印前技术的流程 •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数字印前技术的应用案例
01
数字印前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字印前技术是指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流程进行印刷品制作和输出的技术。
特点
高效、灵活、可定制性强,能够满足个性化、短版印刷等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印刷品质量。
数字印前技术的应用领域
商业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宣传册、 海报、名片等商业印刷品,具有 快速、灵活、高效的特点。
短版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进行短版印刷 ,具有快速、灵活、环保的特点 ,适合小批量、高要求的印刷品 制作。
01
包装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各种包装 盒、纸袋等产品,具有高效、环 保、可定制性强的特点。
02
03
个性化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个性化印 刷品,如照片书、定制T恤、DIY 贺卡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
04
02
数字印前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是数字印前技术的核心,主要涉 及图像的输入、处理、编辑和输出等环节。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 调整和修饰,如色彩校正、对比度调整、锐化 等,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满足印刷要求。
04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
01
高效性
数字印前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印 刷生产的效率,减少传统印刷 中繁琐的制版和校对过程。
02
精准度
数字印前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 的印刷复制,满足各种精细的 印刷需求。
03
可编辑性
数字文件可以随时进行编辑和 修改,方便快捷,降低了生产 成本。
数字印前
数字印前在现代复制工艺中,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图形、图像、文字等各种信息以数字方式记录存储于计算机中,制作过程变得简单化。
数字印前(pre-press)是印刷之前的生产过程,是指出版物从交付印刷至得到印刷所涉及的所有步骤。
其印刷设计、图文输入、制版、输出、胶片、打样均由数字文件组成。
一、数字印前的工艺流程如果能将传统印刷制版工艺的各工作步骤在一台个人计算机上完成,那么这就构成了桌面出版,也就是数字印刷前处理。
与传统的印前制版过程是有所区别的,郑州品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数字印前工艺流程主要由以下6个环节组成。
1.数字摄影首先印刷专业用的数码照相机的分辨率必须是3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可以把影响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郑州品翼还能够用图像处理软件将数字相片进行加工,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甚至做成动画短片。
对于新闻、出版行业而言,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形可以实时传递,既减少图像失真,又提高新闻时效,是有力的新闻工具。
不用胶卷,物冲印过程,直接将内存条置于电脑中,就可获得高精度的图像。
2.文字输入将文字原稿输入计算机,编辑处理后通过电子文本格式把文章传送给版式设计师,或者将文字拷贝到软盘上,以数字文件的形式传递到下一步骤。
3.图像扫描用扫描仪将照片、画稿进行扫描记录下来,用电脑进行校色处理,然后以数字文件格式保存。
扫描分为粗扫和精扫两种。
精扫的图片要求用分辨率高的滚筒扫描仪。
粗扫可用平板扫描仪扫描。
粗扫一般用于设计;精扫一般用于高档画册、包装产品等。
4.设计印刷设计师按照产品要求进行创意,在计算机上把文字、图片、颜色、图形等诸多元素进行综合设计,创作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作品,例如将图片进行创意、缩放、剪切等技术处理,文字等元素也要进行设计。
5.组版拼版人员在计算机上将设计通过的作品,按版式要求排列在印刷页面内。
组版要考虑装订方式,留出裁切位。
天头、地脚、翻口、背面等部位的尺寸也要统一制定。
特别是书籍制作时,纸张的厚度也要考虑进去,否则将会有尺寸不合的现象出现,然后按页码、印刷方式拼版,才能输出符合印刷工艺的样张。
数码印刷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流程详解
数码印刷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流程详解Digital printing is a modern printing method that involves the transfer of digital images directly onto various substrates. This process has gained popularity due to its efficiency, flexibility, and high-quality results. Here are some key points about the digital printing process:1. Image Preparation: The first step in digital printing is preparing the image. This involves editing and optimizing the digital file to ensure the best possible print quality. Design software like Adobe Photoshop or Illustrator is commonly used for this purpose.2. Color Management: Color accuracy is crucial in digital printing. Color profiles are used to ensure that the printed colors match the intended design. This involves calibrating the printer and using ICC profiles to achieve consistent color reproduction.3. Print File Setup: Once the image is prepared, it needs to be set up for printing. This includes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print settings such as resolution, file format, and size. The print fileis then sent to the digital printer.4. Printing: The digital printer uses inkjet or laser technology to transfer the image onto the chosen substrate. The printer applies ink or toner in precise patterns to recreate the digital image. The substrate can be paper, fabric, plastic, or even metal.5. Finishing: After printing, the substrate may undergo various finishing processes to enhance its appearance and durability. This can include laminating, varnishing, die-cutting, or binding, depending on the desired outcome.6. Quality Control: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to ensure that the final prints meet the desired standards. This includes inspecting the prints for color accuracy, sharpness, and overall print quality.中文回答:数码印刷工艺流程基本知识数码印刷是一种现代印刷方法,它将数字图像直接转移到各种基材上。
印刷行业印前工艺流程培训资料
印刷行业印前工艺流程培训资料印前工艺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用户提供的原始文字、图像和色彩等信息进行排版、调校和编辑,以满足印刷品的印刷要求。
在印刷行业中,印前工艺是整个印刷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一、印前工艺的定义和作用:印前工艺是指印刷行业中在印刷开始之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文稿的编辑、设计、排版、调色和图像处理等各个环节。
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印刷品的质量:通过印前工艺的处理,可以对原始文字、图像和色彩进行合理的处理和调整,使得印刷品的质量更加优良。
2. 提高印刷效率:印前工艺能够使印刷厂的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化和高效化,提高印刷效率,节省时间和资源。
3. 降低印刷成本:合理的印前工艺可以减少印刷厂的废品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印刷成本。
4. 保证印刷品的一致性:印前工艺能够确保印刷厂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印刷品的一致性,保证印品的稳定性。
二、印前工艺流程:印前工艺流程包括以下五个主要环节:1. 文稿编辑:对用户提供的文稿进行组织和编辑,确保文稿的信息准确和完整。
2. 图像处理:对用户提供的图像进行处理和调整,包括图像的剪裁、色彩的调整、锐化和降噪等处理。
3. 排版设计:根据用户要求和印刷品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字体、字号、行距和版面设计,使得印刷品的阅读体验更好。
4. 色彩管理:对印刷品所需的颜色进行准确的调整和管理,保证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
5. 输出文件:将经过排版、编辑、图像处理和色彩管理后的印前文件准备好,并输出为合适格式供后续的印刷生产使用。
三、印前工艺要求的技能: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印前工艺流程,印前工艺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的技能:1. 排版技能:熟练掌握常见的排版软件,了解字体设计和版面设计的原理与技巧。
2. 图像处理技能: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了解图像处理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对图像进行合理的处理和调整。
3. 色彩管理技能:掌握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色彩调整和色彩管理的技巧。
数字化印前
第一章1 印刷发展初期,制版采用的是手工制版工艺。
19世纪中叶,形成了照相制版工艺。
手工制版工艺----照相制版工艺------电子分色制版------数字印前工艺(图文分开处理)2 图像数字处理的主要优点:既可以对图像作线性变换处理,也可以作非线性变换处理,且处理精度高,处理结果的再现性好。
数字处理的主要缺点:处理速度慢,需要的数据存储空间大,这增加了数字图像处理的成本。
3 桌面出版系统DTP; 1 通用性,灵活性:软硬件的结合2 开放性:多种输出输入装备3 所见即所得4 强大的整理功能和创作功能第二章阶调: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度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层次:图像上从最亮到最暗部分的密度等级阶调,层次都是密度的函数密度表示物体吸收光量的大小的性质,吸收光量大,其密度就大阶调再现是指将原稿上的阶调与层次再现于印刷品上为什么要用非线性阶调:1 印刷的局限性2 人眼的先天客观因素(视觉敏锐度)网点:组成网点图像的像素,通过面积和墨量变化再现原稿浓淡效果印刷品之所以能用网点来表达图像的浓淡层次变化是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定的视觉敏锐度,在正常视距下,人眼的最小分辨距离是0.0073mm,当印刷品种的网点间距小雨此距离,人眼无法分辨出来人眼对灰度的变化最敏感分色:数码相机从客观景物取得RGB三色分量实际上完成了分色过程,图像数字化时原稿颜色分解为RGB三色或直接扫描为CMYK图像同样完成分色过程,而处理结束后将彩色图像从其它颜色空间转换到CMYK颜色空间。
分色步骤:在全部图像处理后根据原稿和色彩复制的工艺特点选择某种分色类型生成黑版;确定四色油墨总量和黑色油墨的最大使用量,限制油墨的作用范围;规定网点扩大补偿值。
颜色分解:利用红、绿、蓝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选择性的透过和吸收进行的。
颜色合成:利用有网点的黄、品红、青三原色和黑色再现颜色。
印刷品表现颜色的局限性:①色域压缩:油墨的实际吸收和理想的吸收差别很大,油墨不仅吸收应该吸收的光谱区域内的光线,而且也吸收其他光谱区域内的光线。
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及制作要点分析
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及制作要点分析第一篇: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及制作要点分析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及制作要点分析《广东印刷》2013年第2期文/范丽娟更新日期:2013-06-26 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建立在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印前、印刷、印后及相关过程中的图文信息和生产控制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和控制的系统和技术。
印前处理是印刷复制的一个重要工作流程,随着印刷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印前处理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逐步形成并完善。
随着印前技术的发展与革新,高精度图文数字化采集、图文数字化处理、计算机直接制版(C T P)、拼大版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数字印前图文处理开始向更高、更深层次领域迈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字印前技术也相应得到发展。
下面就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的制作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印前数字化图文信息的采集印前图文数字化的采集一般包括原稿的采集与图形图像的制作、文字的录入、艺术创意设计等工作。
该过程将为后续的计算机图文信息处理工作提供最原始的数字信息,其输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复制质量。
.原稿的数字化采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原稿的数字化输入、数字原稿已成为趋势,依据图文信息的类型及原理特征,应用不同的输入设备,将原稿图文信息输入计算机。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及数字化仪、扫描仪、语音输入装置、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
2.原稿的输入不同类型的原稿有不同的输入方式。
文字原稿一般在文字编辑软件中进行。
图形原稿采用在电脑中绘制的方法输入。
图像原稿的输入可采用扫描仪输入和数码相机输入,也可以购买图片库或者设计素材。
不论何种原稿,都将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综上所述,数字化原稿的形成如下所示。
二、印前图文信息的处理要点印前图文处理系统主要是对各种原稿的图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之后,输出图文质量和版式都符合复制要求的图文合一的晒版底片或印版。
因此,印前图文处理系统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文字、图形、图像,三者并称为图文信息,是构成印刷版面、出版物页面等的基本信息元素。
数字印刷工艺流程
数字印刷工艺流程数字印刷是一种利用电子文件直接打印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印刷工艺。
相比传统印刷,数字印刷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印刷中被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下数字印刷的工艺流程。
数字印刷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文件准备、打样和印刷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文件准备。
在数字印刷中,所需要的文件通常是以电子形式存在。
设计师需要使用图形设计软件,如Adobe Photoshop或Adobe Illustrator等,制作出需要印刷的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包括文字、图片、背景等元素,设计师需要将这些元素适当排版和调整,以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符合要求。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确认印刷材料的规格和要求,并将其设置在设计文件中。
这些工作完成后,设计师将设计文件保存为适合印刷的文件格式,如PDF或PSD等。
接下来是打样。
为了确保印刷效果符合预期,设计师需要提前打印一份样品。
通过打样,可以检查设计文件中的文字、图片和颜色等是否正确,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文件。
打样还可以用来调整打印机的参数,如色彩校正、打印质量等。
设计师可以在自己的打印机上进行打样,或者将设计文件交给专业的数码印刷店进行打样。
最后是印刷。
打样通过后,设计师可以将设计文件发送给数字印刷厂家进行大规模的印刷。
数字印刷厂家首先需要将设计文件导入到自己的数字印刷设备中。
印刷设备通常由打印头、墨盒、一个传输带和一台计算机控制台等组成。
计算机控制台可以将设计文件分解成小的图像块,并通过打印头和墨盒将这些图像块直接打印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
打印头可以控制每个像素的颜色和密度,从而实现图像的印刷。
在印刷过程中,印刷设备会根据设计文件中的颜色信息来选择相应的墨盒。
每个墨盒通常由三种基本颜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和黑色组成,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基本颜色的比例来生成所需的颜色。
印刷设备将每个像素的颜色和密度数据转化为墨盒的控制信号,并通过打印头将墨盒中的墨水喷射到纸张上,从而实现图像的印刷。
数字印刷工艺综述
数字印刷工艺综述一.数字印刷的概念数字印刷也称为数码印刷,是根据其工艺流程特点命名的。
在整个印刷过程中,用数字描述页面内容,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进行传递,以数字成像方式形成印刷品。
国外也称之为NIP(Non-Impact Printing),可翻译为“非冲击式印刷”,以NIP命名是根据印刷过程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数字印刷是一种计算机直接印刷技术(Computer to Print)。
它不需要印刷底版(Master),底版也就是传统的印版,具有永久性记录信息的能力。
数字印刷采用可成像表面(Imageable Surface)作为图文载体,这类介质表面不具备永久性保存信息的能力,如光导鼓等,每印完一个印张就需要重新成像一次,而原来的成像内容能立即擦除。
因此,数字印刷的原稿可以是可变数字信息。
许多人把DI(计算机直接成像)印刷也归为数字印刷,这是不恰当的。
虽然在整个工艺流程中DI也采用数字文件形式,但依然需要使用印版,不具备可变信息印刷功能。
它只是“在机直接制版印刷”(Computer to Press)而已。
二.数字印刷的工艺流程在传统的印刷工艺中,一般数字化程度只能到输出胶片。
而数字印刷从原稿到印品完成,整个过程都实现了数字化。
印刷活件用数字方式定义,处理过程是数字形式的,印刷参数直接从数字活件上获取,总之,数字印刷是一个数字化工作流程。
数字印刷工艺中,每完成一个物理印刷页面后需要再次成像,即使页面内容完全相同也必须如此。
图1表示数字印刷工艺流程。
与传统印刷工艺流程相比,数字印刷流程中没有了制版,对可成像表面的成像过程已经是印刷的一部分。
图1 数字印刷工艺流程三.数字印刷成像原理数字印刷主要采用数字成像技术,成像技术的种类很多,根据其成像的物理或化学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种:静电照相成像、喷墨成像、磁记录成像、电凝聚成像、离子成像和热敏成像等。
其中静电照相成像和喷墨成像技术应用最多,技术最为成熟,被广泛的用于数字印刷系统中。
数字印刷工艺流程
数字印刷是一种现代化的印刷技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从电脑或其他数字设备上直接输出印刷品。
以下是典型的数字印刷工艺流程:
1.设计和准备:使用计算机软件(如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等)进行设计和编辑,
并准备好印刷文件。
2.预处理:对印刷文件进行预处理,包括颜色校正、图像调整、分辨率匹配等,以确保最
佳的输出效果。
3.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处理:将原始的矢量或位图图像转换为打印机可理解的位
图数据格式。
4.打样:在实际印刷之前,通常会进行打样测试来验证颜色和质量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5.打印:将经过预处理和RIP处理的文件发送到数字印刷机,通过喷墨、激光或静电传递
等技术将图像直接印刷到纸张或其他媒介上。
6.后处理:根据需要,可能会进行后处理步骤,如裁剪、折页、覆膜、烫金、UV涂层等,
以增加印刷品的特殊效果和保护。
7.检验和质检:对印刷品进行检查,确保质量满足要求。
包括颜色准确性、图像清晰度、
文字清晰度等方面的检查。
8.整理和包装:将印刷品进行整理,并根据需要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交付给客户。
数字印刷工艺相比传统印刷工艺具有快速、灵活和经济高效的优势,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
然而,实际的数字印刷流程可能会因使用的设备和特定需求而有所不同。
数字印前技术
2.1.1扫描仪-平面式扫描仪
平面扫描仪的主要构成
光学系统:光源、反射镜、棱镜等 光电转换系统:电荷耦合器件(CCD)等 电子系统:A/D转换器、控制电路、接口电路
等
机械系统:机体、扫描平台、机械传动部件
等
线形CCD结构与工作原理
CCD的工作过程主要是电荷的产生、存储、传输和检测。
滚筒扫描仪 光学分辨率主要取决 于扫描线的宽度,即 滚筒转一圈扫描头横 向进给的距离。扫描 线越细,分辨率越高; 反之,分辨率越低。 扫描线的粗细与扫描 光孔的大小有关。
dpi、图像放大倍数和lpi之间的关系
扫描分辨率=放大倍数×加网线数×质量因子
质量因子一般取1.5~2.0
最大分辨率
在光学分辨率的基础上,如果通过软件对扫描 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像素的插值可以提高图像 的分辨率。 最大分辨率:就是最大限度地插入像素后求 得的分辨率,也称为插值分辨率,指通过计 算所达到的分辨率。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
C C D传感器阵列
虹膜式光圈
数码照相机的成像过程
景物
镜头 CCD 模拟信号
模/数转换
快门 数据压缩 存储或输入电脑
显示 电子邮件 打印
影响数码相机图像质量的因素
数码相机的分辨率 数码相机的颜色深度 数码相机的光学镜头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 图像的压缩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
传统复制工艺流程
文字 照相机 图形 手工 拼版 图像 电分机 阴图 (阳图) 拷贝机 阳图 晒版机 打样版 打样机 样张 阴图
拼上 机版
晒版机
上机版
印刷机
印刷品
拍照
照像机
拣字
skull ba单色印刷品的照像制版工艺
数字印前原理与技术
1.灰成分替代:是指分色时在整个阶调范围内部分或全部去除由黄、品红、青三色油墨叠印形成的灰色(包括独立的灰色、黑色像素和某一彩色像素中的灰色成分),由黑墨来代替的工艺。
(灰色成分替代是一种以黑色油墨在整个图像阶调复制范围内代替一部分或全部由彩色油墨叠印产生的非彩色颜色的工艺。
)2.拼大版:印刷机的印刷幅面通常为8开–全开,图文混排的单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印刷幅面大小,这样才能晒制印刷版。
在印刷中,这一过程称为拼大版。
3.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将图像、文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的处理与工、图形的绘制,然後将图形、图像、文字拼合成整页版面,利用激光照排机将此电子版面输出,成为晒版原版。
4.采样:是指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集合的一种操作。
5.色彩管理系统:是将一种设备译码的数据(如扫描仪的RGB)转换成另一种设备数据(如打印机的CMYK)的系统6.加网:如果能将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不同面积大小的点着墨后,着墨的多少也就不同,在视觉效果上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阶调层次。
同样,着墨的多少,也反映出了色彩的千变万化。
这些小点在印刷上称之为网点,所以印刷上一定要采用网点来印刷。
RIP:也称为栅格图像处理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数字页面描述数据转换成对应输出设备输出的“栅格图像”,即构成输出设备曝光点的二进制值输出文件,再控制输出设备输7.数字印前系统的内涵、系统构成:数字印前系统是以通用硬件和软件组合为基础,加上相应的印刷应用软件和印刷输出设备构建而成。
系统构成:(1)硬件组成:①输入设备,包括文字输入设备、图像和图形输入设备;②主机或工作站、③输出设备(2)软件组成:①操作系统:Mac OS、Windows ②应用软:文字处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排版软件、拼大版软件、RIP软件、流程软件8.数字印前的基本工艺流程:9.印前工艺的主要处理对象及其输入方式:(1)文字:输入设备:①键盘②OCR字符阅读器(2)图形和图像;输入设备:①扫描仪图像输入设备②数码相机图像输入设备③数字化仪图形输入设备10.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1)数字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文字照排系统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CTP印前系统(2)传统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手工制版照相制版电子分色阶段11.简要比较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和CTP工艺的异同点?(1)组成设备都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设备12.灰平衡的含义:灰平衡是指由浅入深的整个阶调获得中性灰的三原色等效平衡,即中性灰颜色中C、M、Y的网点百分比关系灰平衡的意义:灰平衡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图像的灰色调的控制,来间接控制图像的所有色调。
数字印前技术入门
第一章数字印前技术入门数字印前技术改变了整个印刷业。
它增强了我们的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出版周期。
结果,导致了印刷出版业的高速发展。
印前是将初始设想转化为印刷现实的一门科学。
其中包括从最粗略的草稿到要安装在印刷机上的印版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工作。
借用托马斯·爱迪生的名言,图像设计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制作——不了解印前的问题和技术,即使是最辉的设想也不会成为纸上的油墨。
台式计算机出现之前,印前以一系列明明确定义的行为而存在。
各部门的工作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叉:有的设计活件;有的排字;有的制作线条稿;有的拍摄照片;有的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以备印刷;有的制作印刷。
对一个人而言,该技术过于广泛、复杂。
今天,这种状况已经改变,强大的计算机和软件使这些曾经各自独立的各种任务之间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
一个人通常在同一个工作站上就可以完成绘制图像、扫描图像、设计多页文档以及制作可供印刷的胶片等任务(甚至“印前”一词——从字面上讲,即“印刷之前”——也已经显得过时,因为它沿未包括胶片记录机、彩色打印机、高端拷贝机和其他现代化的复制选项)。
如果读者的工作涉及时性印刷出版中的任意一道工序——无论是销售代理或印刷经纪人、图像设计员或扫描仪操作员、校色人员或输出人员——读者的名片都可以写成“印前操作员”。
若想事业有成、财运通达,就必须认识到个人的工作与整个工艺密切相关。
由于个人的工作只是整个链条上的一环,因此个人的选择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各个环节。
设计人员制作文档时产生的一个错误,就可能导致输出人员无法输出胶片;扫描仪操作人员扫描图像时的计算错误,可能导致校色人员无法平衡这些颜色。
出现错误会削弱整个工作链,引起工期、成本超限问题——这是任何印刷专业人员的恶梦。
计算机已经从根本变了人们的工作方法,但目标却与以前毫无二致;即在纸上印刷油墨。
在印刷机上印一个活件所包括的物理因素并没有改变,但它们已经渗透到个人工作的各个方面。
数字印前技术-第2讲 印刷概述
8.2.3 彩色电子 印前系统的输出
进行打样,输出分色加网软片。 由各种打印机和激光照排机构成。
一、 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
• 页面描述语言: 以一个页面为基本描述对象,描述页面上的文
字、图形、图像等各种要素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 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 最常用的页面描述语言,由Adobe公司推出,已
连接料:油墨中的流体组成部分,颜料颗粒均匀地分 散在连接料中成为浆状胶体,印刷后在承印物表面干 燥并固定下来,形成墨膜,并使印刷品有一定的光泽。
填充料:油墨中固体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调节油墨浓 度的助剂,还能增加油墨膜层的厚度,改善其耐磨性, 它不具着色力和遮盖力。主要有硫酸钡,碳酸钙、氢 氧化铝等,使用时将其研碎成白色粉末。
五. 印刷机械
• 定义:生产印刷品的机器和设备的总称。
• 分类:
印前 —— 照相机、电分机、扫描仪、照排机、晒版机 电雕机、直接制版机
印刷 —— 印刷机 印后 —— 联动装订机(折页、切纸、包封)、切纸机、
覆膜机、上光机、模切机 质检 ——密度计、色度计、分光光度计
晒版机
晒版机是用于制作印版的一种接触曝光成像设 备,利用压力(包括大气压力和机械压力),使原 版与感光版紧密贴合,以便通过光化学反应,将 原版上的图像精确地晒制在感光版上。晒版机 是能够完成接触曝光的真空成像设备。
• 适用:印刷电路板,织物,商品包装, 玻璃,不规则曲面
另外! 所有印刷方式若按印版与承印物的接触关系分
油墨 直接印刷:印版
承印物
印版上图文是反像
例如 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
油墨
油墨
间接印刷:印版
印前工艺的流程
关于印刷中印前工艺的流程摘要:印刷品制作过程分为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阶段。
印前即印刷之前的处理过程,印前工艺又称为制版工艺。
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照排技术等在印前工艺中的广泛应用,印前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以数字形式描述页面信息,以电子媒体或网络传递页面信息,以激光技术记录页面信息。
随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印前的技术流程也在不断改变,其基本趋势是工艺流程的高效化和一体化。
下面主要介绍了印前阶段涉及的部分工艺流程内容。
关键词:图像处理;组版与拼版;打印输出;印前发展趋势一、图像处理(一)、图像扫描1、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平面扫描仪获取图像的方式是先将光线照射在扫描的材料上,光线反射回来后由CCD光敏元件接收并实现光电转换。
当扫描不透明的材料如照片,打印文本以及标牌、面板、印制板实物时,由于材料上黑的区域反射较少的光线,亮的区域反射较多的光线,而CCD器件可以检测图像上不同光线反射回来的不同强度的光通过CCD器件将反射光皮波转换成为数字信息,用1和0的组合表示,最后控制扫描仪操作的扫描仪软件读入这些数据,并重组为计算机图像文件。
而当扫描透明材料如制版菲林软片,照相底片时,扫描工作原理相同,有所不同的是此时不是利用光线的反射,而是让光线透过材料,再由CCD器件接收,扫描透明材料需要特别的光源补偿-透射适配器(TMA)装置来完成这一功能。
扫描仪主要对页面实物信息进行扫描,即将所扫描的图像放置于扫描设备内,所扫描图像信息面对着下端激光扫描头。
当扫描头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扫描结束,在计算机中将会得到数字形式的扫描图像。
当计算机外连扫描设备时,计算机内会出现扫描仪自带的软件,可对扫描所得的数字信息进行预扫描设置。
并可以设定扫描区域大小、扫描模式,可以为彩色模式、灰度模式和二值灰度模式。
而且也可设定扫描到的数字信息的分辨率。
扫描所得的图像就可直接用于图文处理后再用于印刷输出。
图1 扫描仪2、平面扫描仪操作步骤扫描操作步骤主要分为:放置原稿——预扫——参数设置——正式扫描。
数字印前
CCD的大小会影响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
ACTcP技术是指采用传统的PS板材作为制版材料的直接制版技术。
ARIP是印前技术的核心,系统的开放性,输出质量和输出速度很大又RIP决定。
ARIP后拼大板是拼版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
ACCD的信噪比比PMT高。
BCTP板材主要有银盐扩散型,喷墨型,光敏型三种。
BUCR的计算公式中K值取100.BCTP光敏型板材可以在明室操作。
BXY缝合技术的扫描仪可以保证大幅面原稿的扫描精度。
AB包装印刷的一个特点是经常使用专色印刷。
A白场,黑场定标应在颜色校正完成后进行。
B白场定标时,一般是将原稿的最白支出定为白场。
B白场,黑场定标应在层次调整完成之后进行。
BC彩色复制中,胶片不会产生色误差。
A采用线条稿扫描模式时,应选较高分辨率,使得到的图像有足够黑和白像素。
A才能保证得到高清图像。
A采用X+Y变焦技术的扫描仪的扫描精度与原稿的宽度有关。
A层次调整时,若Gamma值降低,则适合阶调较亮的原稿。
AD定标时,如果白场定的较低,则图像颜色较浅。
B则图像的阶调较平。
A底色去除的两个参数是去除量,起始点。
A定标时,如果白场定的较高,则图像阶调较崭。
A大部分原稿的密度范围超过了印刷品的密度范围,所以…..线性压缩。
B电分机的记录部分工作原理与外鼓式照排机相同。
AG滚筒扫描仪采用的是逐行扫描的方式。
BH后工序采用柔印,则在照排输出时应该选择“镜像项”。
B黑,白场定标不能纠正原稿的色偏。
B黑板的计算公式K直取100.B黑场定标时,白场处CMY的网点大小是相同的。
BJ橘黄色网点配比中,平红含量应超过黄色50%左右。
B黄色含量应超过平红50%左右。
A绞盘式照排机具有外鼓式照排机和内鼓式双重优势。
B激光照排输出时,片基面应对着激光。
B激光打印机能在有图层的打印纸上打印。
BK克里奥热敏直接制版系统采用独特的方形激光点成像技术,以保证网点质量。
A 可以采用RGB三色激光对原稿分色。
BL连续喷墨印刷设备所使用的墨水能导电,以便偏转电场控制飞行方向。
数字印前技术
数字印前技术第一部分数字印前概述一、概念:1、印前定义:在印刷之前进行图文信息设计、处理、输出等全部过程2、数字印前基础:桌面出版系统(DTP)3、数字印前系统:为了以数字方式实现图文输入、图文处理和图文输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集合4、桌面出版系统:用于出版、印刷的图文信息进行输入、处理、输出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二、基本能力:1、两要素:(1)页面排版或拼版(组版):将页面上各页面元素进行拼合和定位、构成完整页面的操作(2)硬拷贝输出:利用激光照排机、直接制版机等设备将页面信息记录在介质上的过程2、数字印前工序:图文输入、排版、打样3、印前常用的数字图像获取的设备:数码相机、扫描仪4、印前常用的图文处理设备:PC机、Mac机5、印前常用的图文输出设备:打印机、直接制版机、激光照排机三、现代发展工艺流程:1、传统复制工艺:2、现代复制工艺:四、特点:1、图像处理方法更灵活,可以满足客户的创意要求2、可以实现图文合一处理3、整个系统呈开放性、资源可以共享4、整个复制工艺中可变因素少、使印品质量有可靠的保障5、工序相对简单、工作效率高、出版周期显著缩短6、原材料的使用少、对仓储空间的要求降低7、利于环保、节省贵重金属8、人员培训相对容易9、图文信息可以实现远程传送10、直观效果好11、任何一个工序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印刷质量第二部分印刷图像复制基础一、网点:1、定义:将原稿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正确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基本元素2、网目调:将连续变化的图像变成不连续、由油墨小网点组成的头像,通过改变小网点在纸张上的覆盖面积比例来改变油墨的浓度或图像的明度(1)特点:1)单位面积内网点面积越大,油墨在纸张上的覆盖比例就越大,产生的颜色就越深2)单位面积内网点面积越小,油墨在纸张上的覆盖比例就越小,产生的颜色就越浅(2)印刷行业通常用油墨的百分比来表示图像颜色的深浅3、扫描印刷品原稿时必须去网4、图像加网与图形加网:(1)要求不同(2)采用图像加网方式,图形、文字的边缘不光洁5、作用:(1)网点的大小能调节油墨量(2)网点在印刷效果上能组色(3)网点能冲淡墨色4、网点大小:(1)网点的绝对面积:网点绝对面积=(网线数的倒数)2注:①一般指的是调频网点②网线数越大,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网点数越多,网点的绝对面积越小(2)网点的相对面积:单位面积内接受油墨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注:①一般指的是调幅网点②传统上以成数表示6、网点形状:(1)定义:油墨点印在纸张上的形状(2)形状:方形网点、圆形网点、链条形网点(菱形网点)等(3)网点扩大:网点形状不同,相同面积的网点的周长不同,扩大量不同(与网点周长成正比),会对阶调的再现造成不同的影响注:①方形网点扩大50%时,扩大量最大②圆形网点扩大78.5%时,扩大量最大7、网点角度:(1)定义:网点排列线和水平线间的夹角(一般逆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2)龟纹(莫尔条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角度的网点套印在一起产生的叠印注:①提高加网线数可使莫尔条纹细小②调幅加网不可避免,调频加网可避免(3)常用网点角度:0°(90°)、15°、45°、75°注:①45°的网点角度最舒服、最美观,是最佳的网点角度②15°和75°的网点角度不稳定、不呆板③0°(90°)的网点角度稳定、太呆板,视觉效果最差(4)四色版的网点角度:8、加网技术:(1)调频加网(2)调幅加网:加网角度、加网线数、网点形状(3)混合加网9、加网线数:(1)网线数定义:单位长度内的网点数量,单位:lpc(线/厘米)或lpi(线/英寸)(2)特点:网线数的多少决定了网点的密集程度1)网线数越高,网点越密集(网点越小),印刷品越细腻2)网线数越低,网点越大,印刷品越粗糙(3)常用加网线数:80lpi、100lpi、120lpi、133lpi、150lpi、175lpi、200lpi、300lpi等(4)各种纸的加网线数:1)铜版纸(高级压光白纸板):175lpi—300lpi2)胶版纸:120lpi—150lpi3)新闻纸:80lpi—133lpi(5)考虑因素:1)视距远近:a.视距近,网线数多(细)b.视距远,网线数少(粗)2)客户要求:a.要求印刷品质量高,油墨、纸张好,网点增大,网线数可多(细)b.要求印刷品质量低,油墨、纸张较普通,网点增大,网线数要少(粗)3)印刷工艺:a.胶印、凹印的网点增大较少,网线数可多(细)b.柔版印刷、丝网印刷的网点增大较大,网线数要少(粗)10、前、后端加网:(1)前端加网: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设定加网参数注:可满足不同的加网要求(2)后端加网:输出时进行加网参数设定注:保证一个版面上所以加网元素均相同二、数字加网:1、记录栅格:图像输出设备在记录网点时按一定的规则把记录平面划分的一个个的小方格而形成的集合注:①传统加网无需记录栅格②在一次加网输出时记录平面上的记录栅格数大小相同2、设备像素:记录设备的曝光点注:每一个在记录栅格中的小方块(设备像素)都是相同的3、网目调单元(网点单位面积):一个用于包含网点的区域,只有100%面积率的网点(实地)才会与网目调单元一样大注:①绝网:0%面积率的网点②在一定条件下,网目调单元中小方格的多少决定了网点轮廓形状接近理想形状的程度,小方格越多,越接近理想的形状4、加网线数(频率):(1)意义:反映了两个相邻网点的中心距离的长短 (2)特点:1)网线数高,中心距离近,网目调单元小,网点绝对面积小 2)网线数少,中心距离远,网目调单元大,网点绝对面积大注:一般情况下,数字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均应该输出到记录介质上,即加网线数等于数字图像的分辨率,也可以说一个像素对应一个网点 5、加网质量因子(q ):(1)定义:图像分辨率与加网线数之比(dpi/lpi ),一般q=1.5或2(2)常用角度:满足输出一个网点需要一个像素,需要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大约1.414(2)倍,取整1.5倍1)0°:一个网点要1.5(1.5×cos0°)个像素 2)45°:一个网点要1(1.5×cos45°)个像素 3)15°:一个网点要1.45(1.5×cos15°)个像素 (3)公式:图像分辨力=q×加网线数6、记录分辨率:输出设备的记录精度,以逐点扫描方式的图像输出设备可以在单位长度上扫描曝光的光点数,通常以dpi 表示7、输出设备的分辨率与扫描仪的分辨率: (1)扫描仪的每一个点可用于产生一个像素(代表原稿某一小区域的平均亮度) (2)激光照排机的点是激光的曝光点,一个激光点一般远小于数字图像的一个像素所代表的物理尺寸 (3)两者区别: 1)点的大小不同2)像素点有两岸不同,曝光点亮暗一样 8、最小网点直径:(1)意义: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制约着网点记录点阵的精细程度 (2)公式:最小网点直径=)dpi 输出设备记录分辨率(1注:理论上输出设备记录分辨率的倒数(扫描仪记录光点的直径)=加网图像的最小网点直径9、记录分辨率与半色调单元的关系:(1)记录分辨率高并不意味着网点一定很精细,因为网点的精细程度与网目调单元包含的记录栅格数有关(2)一般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分为有限的几档,而记录栅格数可任意指定 (3)加网线数与记录分辨率、网目调单元包含的记录栅格数有关系 (4)网点的绝对尺寸和记录栅格的大小有关 10、网目调单元中的记录栅格数:(1)网目调单元点阵中包含的小方块(记录栅格)数由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和加网线数决定(2)公式:记录栅格数(n )=2))lpi 加网线数()dpi 记录分辨率(((3)网目调层次数(灰度等级):记录栅格数+1(n+1)1(4)网点的相对大小(最小网点面积率):灰度等级11、有理正切加网:(1)定义:加网角度的正切为有理数的加网模式(2)加网角度为0°、45°:每一个网目调单元的四个角点能够做到与记录栅格的角点准确重合(左下图)(3)加网角度为15°:网目调单元的角点中只有一个角点与记录栅格的角点重合,其他三个不重合(右上图)(4)特点:1)每一个半色调单元的角点必须准确地与输出设备记录栅格的交点重合2)每一个半色调单元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可以将具有相同面积率和形状的网点在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重复复制3)加网角度的正切值为有理数,有利于数字网点在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快速生成(5)各色版加网线数比:1)当加网角度为0°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92)当加网角度为 18.4°(代替15°和75°)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103)当加网角度为45°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8(6)存在问题:1)为满足半色调单元角点与输出设备记录栅格角点重合,用18.4°代替15°,绝对误差3.4°,且可能会出现龟纹2)实际加网线数与指定加网线数有偏离(黄版除外)3)供选用的加网线数和角度只有有限的组合4)易出现玫瑰斑,降低对图像的表现能力和细节分辨力(7)玫瑰斑:1)产生条件:印刷图像中的黑、青、品三块强色版的夹角为30°2)类型:空心玫瑰斑、实心玫瑰斑、中心玫瑰斑12、超细胞结构加网:(1)定义:在输出设备有限的记录分辨率范围内通过采用超大型细胞,并在每个细胞内设置多个网点生长点的方法,解决精密逼近15°角和记录分辨率间的矛盾,使得桌面制版技术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四色分色工艺能获得的效果(2)基础:有理正切加网(3)要求:网目调单元包含更多的记录栅格,近似程度越高,记录栅格越多,输出设备有极高的记录分辨率(4)超细胞网点生长方式:多个中心点开始(多个网点生长点)(5)超细胞的四个角点能与记录栅格的角点重合,但网目调单元不能(6)比较:1)超细胞结构加网的加网角度与传统加网角度相同(1)二值化命令设定好加网参数后,显示器能显示陈出加网效果(2)打印命令设定好加网参数后,显示器不能显示陈出加网效果14、复制品复制大小:(1)等大复制:记录分辨率(dpi)=2×加网线数(lpi)(2)放大n倍复制:记录分辨率(dpi)=2n×加网线数(lpi)三、彩色复制基础理论:1、图像层次复制:(1)原稿的标准复制曲线:1)层次传递规律:原稿与印刷品的理想层次(A )与现实层次(C )曲线对比: a.原稿密度范围要压缩 b.原稿层次欠佳注:用RGB 滤色片对彩色原稿分色得到CMY 色版2)复制工艺过程对层次传递的非线性影响:晒版、打样或印刷工序都会影响 注:晒制PS 版网点会缩小 3)复制类型:a.理想复制:原稿与印刷品的光学密度比为1:1的复制b.标准复制:原稿与复制品的明度比为常数的复制,公式:RminRmax OminOmax Rmin R Omin O V -V V -V V -V V -Vc.循环法标准复制曲线制定图:第一象限:标准复制曲线(D O —D R )注:建立的关键是使原稿与复制品的明度比为一个常数 第二象限:印刷品密度与明度关系曲线(V O —D O ) 第三象限:原稿与印刷品明度关系曲线(V O —V R ) 第四象限:原稿密度与明度关系曲线(V R —D R )(2)孟塞尔的视觉特性:注:①明度值与密度不呈线性关系②人眼对低密度的敏感性比高密度大2、分色加网标准曲线的设定:(1)方法:倒推对应法(2)复制工艺流程:原稿→ C、M、Y、K网点阳图→ C、M、Y、K印版→印刷品(3)分色加网曲线:第一象限:复制曲线第二象限:灰平衡曲线第三象限:晒版曲线第四象限:分色曲线注:①影响分色加网曲线变化的条件:印刷工艺、油墨、纸张②考虑了后工序的因素,可以弥补晒版过程中层次传递的损失四、图像颜色复制:1、分色原理:2、颜色再现:(1)网点的叠印和并列:黄、品、青三种网点油墨可以形成二次色红、绿、蓝和三次色(2)黑墨(第四种颜色):在印刷中一般只对形成颜色的亮暗有影响3、影响因素:(1)光源(很小)、滤色片(基本色不足,相反色过量;该吸收的光不能完全吸收,该透过的光不能完全透过)(2)油墨、纸张(3)原稿注:感光胶片、印版一般不形成色误差4、灰平衡:(1)定义:如果一幅在规定印刷条件下生产的印刷品在规定观测条件下呈灰色,该分色片上的青、品红和黄的阶调值(网点面积)处于灰平衡状态,贯穿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注:灰平衡贯穿于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是衡量印刷复制中色彩再现是否正确的一种依据(2)等效中性灰密度:三原色油墨实现中性灰平衡时所达到的密度值注:理论上相同的网点配比的黄、品红和青可以达到灰平衡,但实际上这三色要达到灰平衡所需的网点比例不同,一般青的网点面积大于黄和品红的网点面积(35、黑版:(1)类型:1)短调黑版(骨架黑版):辅助色版a.作用:提高暗调的密度,强调图像轮廓b.复制工艺:常规复制、底色去除c.适用范围:明快色彩为主调,中性色和灰色成分较少的原稿2)中调黑版:a.作用:稳定中暗调灰色的再现,增加暗调层次的深度b.复制工艺:常规复制、底色去除c.适用范围:中等明度,亮调有少量的消色,中间调有一定量的灰色,暗调的消色较浓重的原稿3)长调黑版(全调黑版):主要色版a.作用:稳定全阶调的中性灰的复制,改善暗调处网点的叠印适性b.复制工艺:灰成分替代c.适用范围:中暗调以消色为主,彩色为辅,有70%以上的面积为黑灰色的原稿(2)产生:中性色和复合色的消色部分,原色和间色中无注:黑版阶调层次的设定,不会影响图像彩色区域的色相、饱和度,只能改变明度(3)公式:)kS-L -S (p K ⋅= 1)意义:a.K :黑版油墨量b.S :三色油墨的最小值c.L :三色油墨的最大量d.k :可选的比例常数e.p :决定黑版量大小 2)运用:a.黑版量的大小等于三色最小油墨量减去一定比例的三色最大油墨量与最小油墨量的差值b.当S=0时为纯色,k 为负值,无黑版量;当S>0时为复合色,可能有黑版量c.△=L-S ,表示在S 一定的情况下,复合色接近中性灰的程度,且△大小不同,黑版量不同;△≥kS 时,无黑版d.k 作为一个常数,大小决定复合色黑版量受该复合色的纯色饱和度大小的影响,一般为10—15 (4)作用:1)增加图像的密度反差 2)稳定图像的颜色 3)加强暗调层次4)提高印刷适性、降低成本 5)解决文字印刷 6、分色方法:(1)底色去除(UCR ):灰成分替代的基础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在保持颜色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图像中间调到暗调区域内灰成分复制所使用的青、品红、黄三原色的比例,相应增加黑色量的处理方法2)作用范围:3)原理:由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叠印出的复合色与用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中的两种黑墨叠印出的复合色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4)公式:UCR=)kS-L -S (p ⋅注:k一般取55)参数:a.起始点:表示从原稿上哪一级密度进行去除(控制底色去除)b.去除量:表示在去除范围内对黄、品红、青油墨量去除多少(控制底色去除)6)目的:a.减少图像暗调部分的叠印率,适当改善印刷适性b.有利于印刷品的干燥,并起到稳定颜色的功能c.降低成本d.改善图像暗调层次的再现7)特点:a.优点:I.印刷适性提高II.暗调的中性灰再现相对稳定III.降低印刷成本b.缺点:I.容易出现替代前后效果的不一致II.不能复制各种原稿8)应用:a.对纸张的要求:I.纸张质量好、印刷速度慢、去除量少II.纸张质量差、印刷速度快、去除量多b.暗调:去除量控制在10%--30%(2)底色增益(UCA):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弥补灰成分替代引起的图像暗调密度的不足,在图像暗调范围内加相应的青、品红、黄色量的处理方法2)作用:a.在彩色复制过程中,当原稿的密度范围不够深时,用底色增益加强b.可以调整图像暗调区域的灰平衡,并适应暗调区域色彩的特殊要求c.用于灰成分替代,以弥补因大量替代后暗调区域的密度不足3)特点:中性灰区域,图像暗调密度越高,增益量越大,对纯色没作用4)控制:去除量、起始点5)应用增益量保证最终的四色版的网点叠加量在265%(3)灰成分替代(GCR):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保持颜色不变,降低图像整个阶调范围内灰成分复制所使用的青、品红、黄三原色的比例,相应增加黑色量的处理方法2)原理:a.参与在复制中最少的第三原色,用黑墨代替b.彩色复制中中性灰部分用黑墨代替,色偏部分分别用一种或两种彩色油墨按一定的色偏比例组合而成3)理论依据:a.哈拉尔德·屈帕斯椎体色立体假说:人眼靠感红、感蓝、感绿的三种锥体来辨颜色b.黑版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4)规律:a.中性灰替代:随着彩色油墨去除程度的加大,黑墨比例逐渐增加,剩余的彩色油墨仍遵从对应网点比例的灰平衡关系,保证叠印后的呈色更接近中性灰注:中性灰偏什么颜色,复制品颜色偏什么颜色b.彩色区域替代(互补色替代):(左下图)注:灰成分替代可以对最少的第三原色100%替代c.理论值替第三原色进行代与实际替代值对比:(右上图)d.互补色替代:随着复制色彩饱和度的提高而降低,黑墨对两种基本色油墨的替代作用越小;随着复制色彩饱和度的降低而提高,黑墨对两种基本色油墨的替代作用越大5)区别:灰成分替代K K CMYKb.与底色去除对比:I.去除方式不同II.去除作用范围不同III.去除量不同IV.去除规律不同V.黑版作用不同,但都是用黑版代替6)特点:a.优点:灰平衡稳定性高、输墨宽容度高、干燥快、成本低、印品质量高、印刷适性高b.缺点:印品整体复制密度下降、高光部分的透明感下降注:可以复制各种原稿,且贯穿于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7)前提:光学密度一致、视觉效应一致8)复制方法:a.部分替代b.部分替代+底色增益c.完全替代+底色增益9)应用:最大限度利用黑版(提高高调,降低中调,加深暗调)6、参数设定:(1)前端分色:用RGB三色滤色片对彩色原稿进行颜色分解(2)后端分色:图像处理软件从RGB图像转换到CMYK图像(模式转换)第三部分图像数据采集一、原稿:1、作用:复制工作者通过对原稿的扫描分色、组版、晒版、印刷,最终得到复制品,是复制的基础和依据2、类型:(1)传统稿:1)类型:反射稿、透射稿2)质量问题:a.彩色反转片的密度范围不适合印刷复制的要求b.偏色c.层次欠佳d.颗粒粗e.清晰度差3)标准原稿:a.密度:0.3—2.7b.画面色彩平衡、鲜艳,层次丰富c.图像清晰度高,颗粒细腻(2)数字稿:1)类型:数字照片、关盘图像、视频图像2)质量问题:a.图像分辨率低b.含有噪音c.层次太亮或太暗d.清晰度较低e.颜色有误差3)数字原稿的分辨率太低会影响复制质量(3)实物稿:1)定义:厚度适中的实物2)特点:颜色范围不大,基本能得到较好的效果(4)其他类型原稿:1)新闻报导类原稿:以色彩和反差为主的复制工艺2)美术作品、艺术性原稿:以层次为主,忠于原作的复制工艺3)国画原稿:灰成分替代复制工艺4)人物原稿:以希望肤色为主的复制工艺5)商业包装摄影原稿:以被摄原实物的真实色彩为主的复制工艺3、采集:(1)方法:1)扫描仪扫描输入注:印前常用平台式扫描仪2)数码相机拍摄(2)准备工作:1)保证设备处于标准工作状态2)开始扫描前要对设备进行预热3)清洁扫描平台或滚筒、原稿4)透射稿上油或喷粉(3)过程:1)原稿分析2)上稿3)预视扫描4)取景5)预扫描6)参数、曲线调整7)扫描注:①原稿扫描前要对扫描仪进行预热处理②扫描前要设定参数:缩放倍率、扫描分辨率、颜色模式③扫描分辨率和缩放倍率、加网线数成正比4、色彩模式:(1)RGB色彩模式:最常见的色彩模式,最原始的数据,色域范围广,后端进行图像处理非常方便注:扫描一般使用这种模式(2)CMYK色彩模式:RGB色彩模式转换,质量取决于硬件水平、扫描软件中分色数据的多少、操作人员的经验(3)Lab色彩模式:中高档扫描仪特有的一种色彩模式,色域范围最广,信息独立于具体设备之外,不方便调整,不能直接印刷二、定标:1、白平衡定标:扫描设备的定标,使三个分色信号进入平衡和准确的工作状态2、黑场、白场定标:图像原稿的定标,使扫描设备的三个分色信号与原稿的三色平衡取得一致注:印刷条件改变,黑场、白场对应的网点值改变(1)目的:使原稿上需要复制的密度范围(白场—黑场)与印刷所能表现的阶调范围相对应(2)作用:1)纠正原稿的色偏2)纠正原稿的阶调不足(3)影响:1)黑场定标:(左下图)a.黑场定标密度低,图像颜色变深、实地面积变大、阶调变暗b.黑场定标密度高,图像颜色变浅、阶调变亮2)白场定标:(右上图)a.白场定标密度低,图像颜色变深、阶调变暗b.白场定标密度高,图像颜色变浅、阶调变亮、绝网面积加大(4)定标方法:1)自动定标2)手动定标(5)定标原则:1)选择原稿上的次亮密度点和次暗密度点为黑场和白场2)选择中性黑和中性白作为黑场和白场3)黑场、白场应选择在原稿需要复制的主体上4)多选择几个密度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合适的密度点作为黑场和白场5)满足艺术加工需要(6)应用:1)图像偏色:黑场、白场选择在高光偏色区域处进行定标,以纠正原稿的色偏2)根据承印物定标:印刷工艺不同,纸张和油墨的灰平衡数值不同,黑场、白场的定标数值也不同三、层次调整:(先校正)1、方法:(1)粗调:选择合适的层次曲线1)条件:a.正常的原稿与正常的曲线对应b.较亮的原稿与较厚的曲线对应c.亮的原稿与厚的曲线对应d.较厚的原稿与较亮的曲线对应e.厚的原稿与亮的曲线对应2)印刷专色:(2)细调:局部调整1)Gamma值:2)亮度调整:3)对比度调整:4)CMYK色版曲线调整(分通道或分色版调整):注:只有当原稿有偏色才能用2、阶调类型(三大段层次):高调、中间调、暗调3、一般原稿:(1)复制规律:高中调少压缩或不压缩,暗调多压缩(2)原因:1)人眼视觉对低密度区域的变化敏感,对高密度区域变化不敏感2)一般的原稿高中调是复制的主体,暗调是复制的次要部分4、原则:(1)必须在黑场、白场定标完成之后进行(2)合理分配三大段层次(3)保证三色版的阶调平衡(4)极高光的绝网面积必须控制在小范围内5、不同阶调调整:(1)常规原稿:扫描时,只要黑场、白场定标准确(2)暗调(偏厚)原稿:1)选择一条较薄的层次曲线2)黑场、白场密度点应选择的高一些3)提高图像亮度,增加对比度(3)亮调(偏薄)原稿:1)选择一条较厚的层次曲线2)黑场、白场密度点应选择的高一些3)降低图像亮度四、颜色校正:(后校正)1、任务:复制过程中,设法消除和校正着色误差2、理论依据:(1)目的:校正颜色密度空间的畸变,使它恢复成理想的立方体形状a.降低纯色的饱和度b.使颜色具有更丰富的层次2)产生色误差的原因:基本色不足相反色过量(3)专色(4)色相、饱和度、明度:(校正方法)3、原则:(1)必须在层次调整之后进行(2)校色参考点应选择颜色鲜艳的区域(3)必须保证灰平衡的基础上进行(4)准确程度不能以显示屏为准,以颜色的网点配比为准4、颜色配比:(1)色光三原色:1)蓝:a.叠加:M、C。
数字印刷工艺综述
数字印刷工艺综述数字印刷工艺是一种在数字环境下完成印刷作业的技术,它通过计算机和数字印刷机来实现的,相比于传统印刷工艺来说,其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高效性,能够满足个性化印刷需求,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准确性。
数字印刷技术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数字印刷的早期,其主要应用于印刷少量的文字或图片,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数字印刷可以实现高品质的图像和彩色打印,甚至可以用于印刷图书、海报等远程通信和促销产品。
数字印刷在印刷、包装、出版和邮件营销行业中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艺。
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数字印刷不需要印刷版,而传统印刷则必须刻版、雕版或凸版,这是数字印刷的生产效率更高的原因之一,因为减少了模具的制作和加工过程所需的时间。
其次,数字印刷之所以可以轻松地适应小批量印刷和个性化印刷,是因为它可以通过电子传输来实现精准的打印,并可以直接从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打印。
此外,数字印刷不会产生大量废纸,浪费和排放,因为它的打印过程不需要任何化学品或溶剂。
数字印刷的主要工序包括图像处理、打印输出、装订和后期加工处理等。
在图像处理方面,数字印刷主要是通过数字化设计来处理视觉效果。
打印输出方面,数字印刷采用喷墨、电子墨水和激光等技术,不同的印刷机型号和厂商采用不同的打印技术。
在装订和后期加工处理方面,数字印刷一般需要进行切割、覆膜、烫金、压纹、上光等操作,以达到最终的产品效果。
数字印刷技术在各种应用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下面我们将就数字印刷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在印刷行业中,数字印刷技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艺。
数字印刷可以应用于各种印刷品的制作,比如传单、海报、名片、封面等。
相对于传统印刷技术,数字印刷能够更快、更便捷、更高效地制作高品质印刷品,因此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
在包装行业中,数字印刷可以用于制作礼品盒、食品包装、瓶贴、药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等各种包装材料。
数字印刷具备个性化、手感、视觉效果等优势,能够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定制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之数字印前工艺介绍
泛泛讲来,印刷分印前、印中以及印后加工三个过程,今天,机械设备网小编主要主要和大家讨论一下印前工艺。
印前工艺包括正式上机印刷之前的所有生产工序,即信息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材料上之前的过程。
大致分为原稿→制版→输出胶片→打样四个过程。
首先简单分析一下传统印前制版工艺过程,编辑提供文字,美工提供图形,设计人员设计组合版面,排字工人根据设计人员的要求校样,这些校样和所有的图形一起交给组版人员拼版,把拼好的页面照相以后,得到记录页面内容的胶片,并由底片晒制印版,即完成了印前制版的工艺过程。
印刷之数字印前工艺介绍
但是,如果能将传统印前制版工艺的各工作瞒步骤在一台个人计算机上完成,那么这就构成了桌面出版,也就是数字印前处理。
这与传统的印前制版过程有所区别,数字印前处理过程中,由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作者把文字输入计算机里,然后将电子文件送达编辑。
编辑处理后通过电子媒体把文章送给版式设计师设计版面,美工在计算机上直接创作各种图形,也可以使用平面式或滚筒式扫描仪将客户提供的原稿扫入计算机,然后也同样将电子文件送给版式设计师。
(2)设计师可以利用PS或CorelDraw等专业软件进行图文制作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文字进行修改编辑,也可以调整图片位置形状等。
期间,特别要注意不同设备的色彩匹配,所以在这个环节必须注意色彩管理,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能够处理各种样品尺寸、形状、纹理以及各种透明级别条件下的色彩,并且精确而大容量地生产测量。
(3)制作好的文件进行输出菲林前应检查以下内容:
1. 文件尺寸、页面定义是否正确,是否有足够的出血位。
(出血位一般3―5mm)
2. 图文加印(叠印)是否正确以及其意义如何。
Coreldraw叫加印,平果机叫叠印。
两专色套印(漏空)---不加印,如加肥即加轮廓边需加印。
3. 图文填色是否正确,是否有RGB(如有一个色会出现几个色在一起一般是用c.y.m.k)或其它不正确的颜色。
4. 文件在不同的应用软件间的转换格式(常用Tif、Eps)、分辨率(一般175线用300---350)是否正确。
5. 文件是否有角线(套准十字线)。
6. 能否区别印刷四色与专色,及专色的意义。
7. 细小文字、线条的填色是否符合套印要求。
(一般要求少于3种色)
8. 有图文连接的文件是否连接好图文。
位置是否正确,加印及保存格式是否正确。
(4)组版结果满意之后,即可将电子文件送到输出中心,通过照相发排输出高分辨率的菲林。
(5)最后便是打样了。
打样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方法,即打样机打样、(色粉)简易打样、数字打样。
目的是检验原稿阶调、色彩的再现性是否达到了要求;版面尺寸、图像、文字的编排、规矩线等是否正确,有无遗漏等,如有不妥之处,
就要进行修正。
为正式印刷提供样张或印刷的基本参数,如墨色、网点再现的范围等,使印刷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为客户提供最终印刷品的样品。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印前工艺在印刷过程中不可或缺,因为它在印刷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功能:第一,印前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创造性的设计转换成相匹配的可供大量生产的工具。
第二:将印中印后加工过程中的不同特性和困难很好地考虑,并保证每次重复,在不同设备大量生产能与原稿保持一样的视觉效果和品质.因此,要做好印刷,首要前提便是保证印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