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
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
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
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
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
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
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
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
试剂货架寿命长,稳定性好,具有大规模自动化测试的功能。
这项技术发展很快,已有许多厂商生产各具特色的测定仪器与配套试剂。
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FT3、FT4、TSH的方法(精)
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FT3、FT4、TSH的方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摘要目的探索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替换放射免疫法检测的可靠性及在方法学上前者是否更具上风。
方法利用2种方法法分别检测血清FT3、FT4、TSH,并进行精密度、正确度、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回收率等几方面的比较。
结果 2种方法法检测结果差异有明显性(P <0.05),并且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在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精密度、分析灵敏度、抗干扰能力、正确度试验方面均优于放射免疫法。
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完全能够替换放射免疫法,并且还具有报告范围宽,精密度、分析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低限;抗干扰试验由于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FT3、FT4、TSH本钱较低,目前还有部分实验室仍在采用,但因该法报告时间长,结果不稳定,且存在同位素污染新题目,在国外已趋于淘汰。
近年来国内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具有快速、正确、重复性好并平安无毒等优点,受到临床和实验室的关注。
本文分别采用2种方法对血清FT3、FT4、TSH检测做了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精密度、分析灵敏度、抗干扰试验、正确度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和试剂美国罗氏公司生产的2010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美国生产的Cap-Ria-16型全自动γ计数仪。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购于罗氏公司,放射免疫分析试剂购于天津九鼎公司。
1.2 方法和结果1.2.1 精密度分别取FT3、FT4、TSH 3种不同浓度的混合血清,见表1。
其中一半重复测定20次,另外一半分成10份,装进塑料离心管置于-20℃冰箱,天天1次共测定10次,测定结果,见表2。
表1 FT3、FT4、TSH 3项不同浓度的混合血清(略)表2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的精密度情况(略)1.2.2 分析灵敏度用2种方法分别对空缺零标准做批内20次检测,分别记录放射强度和发光强度并做统计,再计算检测低限(LLD)[1]。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精)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剖析技术是罗氏企业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企业肩负,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记。
这个仪器让大家惊讶的一大原由就在于向来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竟然已经真实地家产化了,此中我们向来没法解决的诸多问题(特别是重现性均已获得解答,看来罗氏确实花了许多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剖析技术的性能特色——创新的技术,独出心裁一、最初进的检测原理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当前最初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此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拥有敏感、快速和稳固的特色,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当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起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响,实质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满联合。
电化学发光与一般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响,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经过化合物混淆启动发光反响,是单次瞬时发光。
所以ECL反响易精准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联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响时标记物直接发光。
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响过程能够循环往复进行,产生很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加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拥有很强的非共价互相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联合密切。
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相联合,增大了抗体联合量,达到放大成效。
在ECL的试剂中,SA经过特别的蛋白联合物平均坚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联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
两种试剂混淆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三、独到的载体ECL中采纳的固相载体是带有磁性的直径约2.8m的聚苯乙烯微粒。
其特色是反响面踊跃大,比板式扩大20-30倍,使反响在近乎液相中进行,反响速度大大加速,利用氧化铁的磁性,使用电磁场分别联合态和游离态,方便快速,实现了精准的全自动化。
评价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评价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ECLI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梅毒患者血清标本51例和非梅毒患者血清样本91例,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毒螺旋体抗体(ELISA)进行检测,对比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与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度为100%、98.04%,而特异性98.90%、100%,对比两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CLIA方法在敏感性方面高于ELISA方法。
结论 ECLIA用于梅毒检测中,有着很高的敏感度,有着较高的特异性,且准确性也很高,在进行梅毒检测的时候,操作上比较的简便,能够进行快速的检测,结果较为客观,有着较好的重复性等。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梅毒检测;诊断梅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该疾病的引发主要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感染造成的,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能够对全身各器官进行侵犯,对多器官造成损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病率呈现攀升的趋势[1]。
但部分梅毒感染者由于有着较长的潜伏期而没有明显的症状,难以及早地发现,若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在对梅毒进行诊断的时候,梅毒血清检测是重要的指标。
选择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准确性高的检测方法,能够使筛查和诊断更加的快速、准确,从而符合检测机构的要求,这显得十分的重要。
本文对梅毒检测中使用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经过病史询问、临床症状分析、血清学试验诊断,确诊51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91例非梅毒患者血清标本,样本年龄介于22至78岁之间,平均(40.11±3.57)岁。
1.2 方法使用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还有与之相配的梅毒检测试剂,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来对苍白密螺旋抗体机械能检测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异性化学发光反应,是电化学和化学
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是
目前非常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电化学发光技术主要技术:
1. 三联吡啶钌标记技术;
(1)循环使用,不会被消耗,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循环进行,测定信号无限循环放大,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
(2)其盐是很稳定的水溶性化合物,试剂的稳定性好,效期长
(3)N 羟基琥珀酰胺( NHS )酯能与蛋白质赖氨酸的ε-氨基或核酸上的氨基形成稳定的酰
胺键,应用广泛,宽广的检测菜单
(4)惰性元素,非放射性元素,稳定
(5) [Ru(bpy)32+]和TPA ,无电压的情况非常稳定,确保反应结果的准确性
2. 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技术;
(1)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灵敏度高
(2)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灵敏度高
3. 磁性微粒子技术;
(1)反应面积大,结合量增大
(2)反应在近乎液相中进行,信号均匀精确
(3)分离方便迅速,无背景干扰
4. 电启动的化学发光反应。
(1)实现了结合相和游离相的完全自动化分离
(2)彻底清洗,反应易于控制
电化学发光技术特点:试剂稳定、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特异性优异、检测菜单丰富、准
确性好,精密度高、操作便捷;。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ISA)是一种流行的抗体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和测定抗体或抗原。
ELISA最初由发明者迪卡贝尔(Dica Bell)于1970年发明,以前称为发光免疫分析法或发光免疫比色法。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抗原或抗体在生物样品中的浓度。
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特定的抗原和发光探针分别固定到水凝胶的微孔平板上,然后将待测样品加入微孔平板,抗原识别抗体或抗原与它结合,抗体和发光探针之间形成免疫复合物。
然后,抗体免疫复合物结合到抗原,使抗体免疫复合物和发光探针之间形成发光免疫复合物。
最后,将产生的发光免疫复合物可以在发光分析仪上读取,从而实现抗原检测目的。
ELISA技术的预处理过程是:首先将特异性抗原固定到微孔平板上,然后将抗原固定物体洗涤干净,洗涤后,将含有实验样品的溶液加入。
抗原和实验抗体在抗原上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
接下来,将发光探针加入该免疫复合物,使免疫复合物和发光探针形成发光免疫复合物,以发光的方式检测体外抗原的浓度。
ELISA技术的优点是快速、准确、可重复,可以用来检测各种抗原的抗体,如霍乱抗原、疱疹病毒抗原、轮状病毒、肝炎抗原等。
ELISA 技术也可以用来研究抗体的特异性、可稳定性和稳定性,从而为研究抗原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ELISA技术也有一些缺点,如测定样品抗体或抗原的反应强度不够准确。
此外,ELISA技术的准确性受到实验参数的影响,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抗原和抗体的浓度和稀释比例等。
ELISA技术具有快速、可靠和可重复性等特性,是当今最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它不仅能用于抗原抗体检测,还经常被用于临床检测,用于诊断疾病,如癌症、HIV等。
ELISA技术对对医学和科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抗原或抗体,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支持。
总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ISA)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抗体检测技术,也是当今最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可以根据其特定的技术原理来进行抗原检测。
免疫电化学发光法
免疫电化学发光法
免疫电化学发光法(Immuno-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分子或生物活性的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技术。
免疫电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是利用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将待检测的生物分子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该复合物被固定在电极表面,可以是金电极或碳纳米管等。
接下来,通过施加恒定的电压或电流,引发电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特定的荧光信号。
这种荧光信号是通过化学发光产生的,即在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会导致荧光物质的生成,进而产生荧光信号。
这种发光反应可以通过电化学放大机制,使得信号更加灵敏和稳定。
免疫电化学发光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广泛的动态范围和快速的分析速度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学、生物传感器、基因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苏东梅【摘要】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指定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分别利用ECLIA、ELISA等方法完成100例乙肝患者血样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验。
记录两种方法检测抗-HBc阳性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ECLIA法检测100例乙肝患者血样中抗-HBc阳性率高达98.00%,显著高于ELISA法检测阳性率81.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可显著提高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真实可靠的诊断依据,使患者及时确诊病情并获得正确治疗,保障其临床疗效及预后。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n clin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A clinical laboratory staff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rich experience was specified, using ECLIA, ELISA respectively(anti-HBc)test completed 100 cases of hepatitis B blood sampl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HBc of the two methods was detected and record, gives statistical analysis conclusion.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HBc ECLIA was up to 98%in 100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detected by ELISA(81%),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test results, provide the reliable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for clinicians, enable patients totimely diagnose the disease and get the correct treatment, ensu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4(000)023【总页数】3页(P102-103,156)【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临床检验;应用效果【作者】苏东梅【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检验科,广东茂名5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使用的新型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特点为检测速度快、易于控制、灵敏度较高等[1-3]。
发光免疫的种类及特点
发光免疫的种类及特点发光免疫是利用一些特定的发光物质来标记抗原、抗体,这些物质吸收能量后能使其分子进入激发态。
当处于激发态的分子退回到基态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从而产生可见或不可见光,然后通过对光的强度和属性进行检测来判断被测物的量[1]。
根据发光物质的不同,发光免疫分析可分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生物发光酶免疫分析、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是以化学发光底物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常用的标记发光剂有鲁米诺、异鲁米诺及吖啶酯类。
80年代Pateln等采用吖啶酯为发光剂,改进了标记方法,在反应过程中不需催化剂,只要在碱性环境中就可进行,从而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1]。
吖啶酯衍生物有几种分子结构,它们结构中都有共同的吖啶环,通过启动发光剂,在过氧化氢作用下,生成电子激发态的中间体N-甲基吖啶酮,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hT),激发波长395nm,发射光波长430nm,其发光为快速闪烁发光,其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8×10-19mool/I,。
应用吖啶酯类化合物可以标记多抗、单抗,进一步制备固相试管或微球,可以应用于竞争法分析,也可用于夹心法进行免疫化学发光分析,这一领域里全自动分析仪发展很快,目前已有多家以吖啶酯为标志物的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每小时可以完成数百个测试,很快在临床得到了推广应用。
2 生物发光酶免疫分析生物发光是化学发光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是生命活性生物体所产生的发光现象,发光所需的激光来自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催化此类反应的酶称为荧光素酶。
生物发光包括萤火虫生物和细菌生物发光,前者发光反应需ATP的参与,故萤火虫生物发光又称ATP依赖性生物发光。
ATP依赖性生物发光反应中,萤火虫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ATP、Mg2+和O2存在下可发光,反应式为:ATP+荧光素+荧光素酶→腺苷基荧光素。
腺苷基荧光素+O2→腺苷基氧化荧光素+光子[2]。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方法和医学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对AFP 含量进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做出线性评价、精密度评价与回收实验,并进行对比,运用两种方法对60例患者血清标本的AFP含量进行平行检测,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重复率明显优于放射免疫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回收率明显优于放射免疫分析。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精确度与准确性都要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标签:电化学发光免疫;临床运用;放射免疫;检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出现于自20世纪90年代,是一类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集纳米微粒子技术、电子发光技术、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以及电磁场分离整合设计的自动化标记免疫分析系统,结合了电化学发光与免疫测定,具有化学发光与电化学两个过程,磁珠微球当做固相载体,发光物质为三氯联吡啶钌[Ru(bpy)3]2+,电极进行激发,三丙胺参与循环反应,稳定快速的发光,检测的结果可靠、稳定,具有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要高于酶联免疫法[1]。
发光检测灵敏度高,不具有人为操作误差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取60例患者血清标本,18份标本血清甲胎蛋白浓度正常,42份标本血清甲胎蛋白的浓度超出正常的范围。
通过Roche Elecsys201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与SN-697型自动双探头放射免疫γ计数器进行检验。
1.2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运用甲胎蛋白宽范围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运用的检测试剂为Elecsys2010配套AFP定量检测试剂盒,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
2结果2.1 通过NCCLS精密度评价方案,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法对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的血清甲胎蛋白质控血清作重复性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法都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CV值对比放射免疫分析法相对较小。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
• 化学发光分析----根据化学发光反应在某一时刻的发光强 度或反应的发光总量来确定反应中相应组分含量的分析方 法,成为化学发光分析。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集灵敏的化学发光技术和特异的 抗原抗体免疫测定于一体的检测技术。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特点: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分离简 便、快速、试剂无毒、安全稳定、可自动化。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类型
按发光剂不同分为
1. 发光酶免疫测定(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passay CLEIA)
2.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
活性。
酶1,促酶反促应反的应发的光发底物光底物
• 是指经酶的降解作用而发出光的一类发光底物 • CLEIA中常用的酶有HRP和AP • HRP的发光底物有鲁米诺、对一羟基苯乙酸 • AP的发光底物有AMPPD、4—MUP(荧光底物) 特点:可做标记物,也可以做过氧化物酶的底物
1.鲁鲁米米诺诺
对一羟基苯乙酸(HPA)
进行电解反应的产物之间或与体系中共存组分反应产生化 学发光的现象. 它包含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
ECL和CL的区别在于:ECL是电启动发光反应,而CL是通 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因此ECL反应便于精确控制, 具有灵活性.
电化学发光剂
三联吡啶钌的特点
ECL分析中采用三联吡啶钌作为标记物,其活化衍生物是 三联吡啶钌+N羟基琥珀酸胺脂(NHS),该衍生物具有水 溶性,且高度稳定,保证电化学发光反应的高效和稳定, 而且避免了本底噪声的干扰。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比较与探讨
其中H B V感 染血 清标 志 物 ( H B V M) 是 应 用 于 临 床最早 的乙型肝 炎 标 志物 之 一 , 其 目前 临 床 最 常
用 的检 测 方法有 酶联 免疫 吸附 试验 ( E L I S A) 和 电 化 学发 光 免 疫 分 析 法 ( E C L I A) 。本 研 究 以 HB V M 的模式 分 布相对 恒 定 为 基 础 , 通 过 调 查 一定 数 量人群 的 乙型肝炎 “ 两 对 半 ”的 模 式 分 布 比较 E L I S A和 E C L I A 2种方 法检 测结 果 的差异 。
检验 医学 2 0 1 3年 4 月第 2 8 卷第 4期
L a b o r a t o r y M e d j ! ! r j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4 6 . 6 1
!
塑:
・ 3 5 1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8 6 4 0 . 2 0 1 3 . 0 4 . 0 2 5
是: 1~1 0岁 4 8 4例 、 6 9 1例 ; 1 1~2 0岁 1 0 0 6例 、
9 8 0例 ; 2 1~3 0岁 2 2 3 0例 、 3 6 6 3例 ; 3 1~4 0岁 2 1 7 0 例、 3 1 3 3例 ; 4 1~5 0岁 2 4 7 3例 、 3 7 9 1例 ;
计 学分 析 , 计量 资料 分 析采用 检 验 , P< 0 . 0 5 表
示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二、 结 果
1 .2种 方 法 检 测 H B V M 模 式 结 果 比较 E L I S A和 E C L I A 检测 H B V M 结 果 分 别 是: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临床应用
行 ,产 生 许多 光 子 ,光 电倍增 管 检测光 强 度 ,光强
度与 [ u(p ) 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可测 出待 R by3 ]
配 体 的含量 。 电化学 发光 免 疫分 析采 用链 霉 亲 和素一 生 物素 包 被技 术 ,这是 一 种新 型 生物反 应 放大 系统 。以直 径 为 28ln的磁 性 球 作 为 载 体 ,反 应 面积 比板 式 .a 扩大了 2 3 0~ 0倍 ,利 用 生 物 素 一链 霉 素 亲 和 素 的 牢 固结 合力 ,免 疫放 大 能力 和反 应 系统 中 的磁分 离 功 能 ,使免 疫 反应 在微 球表 面快 速 进行 。并 且 ,电
分析 ,能为 临床 准确 ,及 时 的诊 断疾 病 ,监 测治疗 效 果 显得 十 分必要 。 由于普通 的细菌 培养 方法 往往 存 在 培养 时 问过 长等 诸 多缺 陷 ,因此 ,现 在很 多 实 验 室 都在 寻求 快速 、灵敏 的检 测 方法 。研 究表 明用
放 大 核酸 序列 分析 的方法 对食 物 中沙 门杆 菌进 行检 测 ,结 果 表 明 ,应 用 E LA 技 术 在 1 就 可 得 CI 8h后
电化学 活性 底物 在 反应 中引起 的光 子发 射 。含三 丙
发光过 程产生许 多光子 ,使光信号 得 以增 强。因 此 ,其 检测 灵 敏度 大为 提 高 ,可达 到检 测浓 度小 于 1 m lL的超 微量 物 质 ,线性 范 围也 可达 6个 数 量 o P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为85.5%。Magliulo 等[20]建立了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化学发光酶
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将黄曲霉毒素M牛血清白蛋白包被在聚丙烯板上,
通过酶标二抗在含有鲁米诺的基板上进行检测。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
1 pg/mL,且板间板内数据的变异系数均低于9%,回收率在96%~
122%之间。 Lin 等[21]建立了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 的化学发光免 疫分析方法。该方法线性检测范围在0.05~10 ng/g 之间 ,检测灵敏度 为0.01 ng/g,板间及板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2.2%及 10.0%。 农产品中样 品添加回收率在79.8%~115.4%之间。 同时, 将建立的分析方法与黄 曲霉毒素商品化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了相关性试验,相关系数为
菌素B1 的 ELISA 方法相比,其方法灵敏度提高了10 倍。 且通过样品的
添加回收率试验表明其有良好的回收率,其分析结果与ELISA 分析方法
与 HPLC 方法有良好的相关性。
Yang等[17]建立了食品中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碳纳米管的化
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将SEB 抗体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 , 然后将抗
方面报道还有Perschel 等[13]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原发性醛固酮
过多症(PHA)进行快速筛选, Tudorache等[14]利用磁颗粒免疫支
持液膜方法(m-ISLMA)检测唾液中的孕酮含量,Iwata 等[15]利用双
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1的含量等。关于这方
面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应用的最为广泛,正是在医学检测方
种生物化学领域中最新的超灵敏的碱性磷酸酶底物,其特点是反应速度
快,在很短时间内提供正确可靠的结果。在它的分子结构中有两个重要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测量池中3个反应步 骤
结合相/游离相的分离 ECL反应 释放微粒子清洗测量池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量池示意图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结合相/游离相的分离
➢吸入包被了抗原抗体复合物的 微粒子
➢ 激活磁铁(为避免干扰,测定 开始前磁铁不被激活)
➢通过电极上的磁铁捕获抗原抗 体复合物
➢ 吸入TPA-ProCell冲洗工作电 极上的微粒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特点
高灵敏度,检测下限达1pmol 线形范围宽,达7个数量级 快速,出第一个结果的时间仅需数分钟 应用范围广,可以同样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检测各种物质,包括DNA 试剂稳定,无污染和衰变问题 自动化程度高
➢ 发射出的光在短时间内 (0.20-0.60 sec.)达到峰值
➢ 光电倍增管检测到ECL信 号并转换成电子信号
➢ 相应的信号值用于计算出 结果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释放微粒子与清洗
➢测量池中吸入清洗液
➢ 将微粒子从电极上冲 洗掉
➢ 吸入TPA-ProCell冲 洗测量池表面
➢ 测量池可进行下一次 的测定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过程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特点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l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 是以电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标记
抗体(抗原),以三丙胺(TPA)为 电子供体,在电场中因电子转移而发 生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反应时相-发光
ECL反应
➢ 钌复合物也释放一个电 子,氧化形成激发态的3 价的三联吡啶钌,接着和 激发态的TPA自由基发生 化学发光反应,发射一个 波长620nm的光子。
常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比较
常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比较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英音:[,kemi,lju:mi’nesəns] [,imju:nəuə’sei]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
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
CLIA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
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
1.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两个部分, 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
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同时发射出光子(hv) , 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
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上,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1。
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类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以标记方法的不同而分为两种:(1)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2)酶标记、以化学发光底物作信号试剂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1。
2.1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又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 IA ), 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常用于标记的化学发光物质有吖啶酯类化合物-acridiniumester (AE) ,是有效的发光标记物,其通过起动发光试剂(NaOH-H2O2)作用而发光,强烈的直接发光在一秒钟内完成,为快速的闪烁发光。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简称ECLIA)是一种新的生物分析技术,它利用生物反应物和特定的抗体来检测分子,从而对检测物有着准确的测定。
ECLIA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和夹带特异性抗体的过滤管体中的反应液一起放入体外,然后再加入电催化剂以及分子活性物质(如碳酸氢钠),在外部加入电场来促进反应物和抗体之间的免疫反应,即反应物与抗体结合后发出电化学发光。
与其他免疫分析方法相比,ECLI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ECLIA的优势有:(1)具有极佳的灵敏度(亚拉芬斯),可以检测出极低浓度的免疫物质;(2)反应过程十分快捷,几十秒内即可完成;(3)测量过程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4)结果可以实时观察和记录,减少了人工把柄;(5)可以实现多重反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免疫物质;(6)可以宽泛应用于血液、尿液、细胞液等多种样本中的病毒抗体的检测,对于应用研究和检验检测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ECLIA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它在生物学研究、病毒检测以及其他方面都非常有用,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ECLIA技术被不断改进和完善,也会被用于更多的生物医学检测工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LIA特点
• 三联吡啶钌在电场中不断得到电子,可持续发
光,信号强度高,容易测定容易控制
• 三联吡啶钌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结合稳定,
不影响标志物的理化特性
• 试剂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ECLIA优越性
• 高度敏感,可达pg/ml或pmol水平; • 特异性强,重复性好,CV<5%。 • 测定范围宽,可达7个数量级。 • 试剂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无毒害,无污染,有效期
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 操作简单,耗时短,易于自动化。
临床应用
• 由于该技术无放射性污染,同时有放射免疫测
定的灵敏度,且具有快速、准确、特异、可自 动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激素:甲状腺激素、生殖激素、垂体激素和皮质
激素
• 肿瘤标记物:AFP、CEA、PSA、CA199、CA125、
。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介绍:T3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
FT3约占T3的0.5%,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发 挥生理效应,其浓度与组织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 度一致,也与机体代谢状态一致,对非甲状腺疾病也 有诊断价值。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型甲状腺功能 亢进。
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垂体性或者无痛性亚急性 甲状腺炎的一过性功能减退期、低白蛋白血症。
• 正常参考值:0.93~1.70ng/dL
促甲状腺激素(TSH):
• 介绍:促甲状腺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
机能的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甲状腺 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 临床意义:
象,比如萤火虫的发光,反应底物荧光 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利用ATP产能, 生成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后者在回复 到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
• 化学发光(生物体内各种现象都与化学
反应有关,都属于化学发光现象)
化学发光
• 化学发光是指伴随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光的发射
现象,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的中间体或产物 由于吸收了反应释放的化学能而处于电子激发态,当 其回到基态时以发射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
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 本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摄人金属锂、碘化钾、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
降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 用肝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降低。
• 正常参考值:0.27~4.20uIU/mL
• 虽然化学发光具备很高的特异性和很小的干扰,但
化学分析本身的不特异性,制约了整个方法的使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CLIA)
• CLIA是将化学发光分析和免疫反应相结合而建立的一
种新的免疫分析技术。
• 这种方法兼有发光分析的高灵敏度和抗原抗体反应的
高度特异性。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CLIA)分类
• 按标志物的不同及反应原理的不同分为
• 免疫分析法 • 发光和化学发光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电化学发光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甲状腺功能介绍
免疫分析
• 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的一种
手段;
• 免疫标记技术是将一些既易测定又具有高度敏
感性的物质标记到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分子上, 通过这些标记物的增强放大效应来显示反应系 统中抗原或抗体的性质与含量。
免疫学检测历史演进
• 放射免疫检测(现仍普遍使用于县级以上医
院);
• 酶联免疫检测(各临床机构普遍使用); • 以化学发光为代表的光生物学标记及免疫检测
技术
发光分类
• 光照发光:发光剂(荧光素)经短波长入射光照射后进入激
发态,当回复至基态时发出较长波长的可见光(荧光)。
• 生物发光:指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发光现
• 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电化学发光
• 电化学发光(ECL)是通过在电极上施加一定
的波形电压或电流信号进行点解反应的产物之 间或与体系中共存组反应产生化学发光的现象
电化学发光剂
• 定义:指通过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而发出
光的物质
• 特点: • 反应在电极进行 • 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 • 子供体为:三丙胺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
正常参考值:2.0-4.4pg/ml
游离甲状腺素(FT4)
• 介绍: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功能体外试验的灵敏指标,
即使在生理情况下引起血浆甲状腺素结合蛋白结合力和浓度 改变时,也能较准确反映甲状腺的功能。
• 临床意义:
增高:甲状腺中毒症、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痛性甲 状腺炎伴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甲状腺制剂服用过 量、甲状腺受体不应症、慢性甲状腺炎伴甲亢。
CA153等
• 贫血因子:VB12、叶酸、铁蛋白、转铁蛋白等 • 糖尿病:胰岛素、血清C-肽、血浆胰高血糖素等
• 感染性疾病:衣原体抗体、弓形虫抗体、
风疹病毒抗体等
• 其它
• 如一些心脏标志物、病毒标志物、治疗药物
的监测等
甲状腺功能项目: 促甲状腺素(TSH)、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甲状腺素(T4)、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
化学发光分析
• 根据化学发光反应在某一时刻的发光强度或反应的发
光总量来确定反应中相应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 化学发光分析。
化学发光分析优点
• 化学发光具有荧光的特异性,同时不需要激发
光,就避免了荧光分析中激发光杂散光的影响 有很高的灵敏度,
• 并且不像放射分析那样存在环境污染和健康危
害
化学发光分析缺点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CLI)
• ECLI是继EIA、RIA、FIA、时间分辨荧 光免疫技术之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 ECLI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 • ECLI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之一。
ECLI原理
• 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
用电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标记Ab(Ag),通过AgAb反应和磁珠分离技术,根据三联吡啶钌在电极 上发出的光强度对待测的Ag或Ab进行定量或定性 分析。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