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录像课教学案例分析.doc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a2c7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2.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优质
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掌握7的乘法口诀。
2.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板书:7的乘法口诀。
2.乘法口诀卡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拿出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尝试快速背诵7的乘法口诀。
2. 学习乘法口诀
1.7乘以1等于7;
2.7乘以2等于14;
3.7乘以3等于21;
4.7乘以4等于28;
5.7乘以5等于35;
6.7乘以6等于42;
7.7乘以7等于49;
8.7乘以8等于56;
9.7乘以9等于63;
10.7乘以10等于70。
3. 练习
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练习,回答师生提出的各种乘法题,如7×4、7×8等。
4. 拓展
设计一些趣味性游戏,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口诀并提高计算速度。
五、课堂反馈
当练习结束后,让学生相互交流,检查对7的乘法口诀是否掌握。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7的乘法口诀的作业和练习题,鼓励学生在家中复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以上为《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希望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
《7的乘法口诀》(教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7的乘法口诀》(教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ea24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2.png)
2. 完成练习题1-3。
希望大家能够在家里认真完成作业,做到熟练掌握。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谢谢大家!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7的乘法口诀,我为大家推荐了一篇拓展阅读材料:《乘法口诀的由来》。这篇文章介绍了乘法口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各种有趣的乘法口诀记忆方法。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能够对乘法口诀有更深的认识。
2. 教学难点:
(1)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背诵。对于学生来说,记忆和背诵7的乘法口诀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和背诵。
(2)乘法口诀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如何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例。
(3)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可能缺乏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的机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7的乘法口诀。相信你们已经掌握了6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奥秘吧!
2. 探究7的乘法口诀
首先,我们来观察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可以试着默念7的乘法口诀,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发现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吗?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同学们,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课后,我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些拓展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以下是一些建议:
a. 深入研究乘法口诀的规律,尝试发现更多有趣的乘法口诀记忆方法。
b. 尝试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家庭开支、购物预算等。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6《7的乘法口诀》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6《7的乘法口诀》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d625d0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2.png)
一、案例背景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6《7的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乘法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运算。
在教学案例中,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7的乘法口诀。首先,我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了一个关于7的乘法口诀的有趣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接着,我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口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背诵7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运算。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故事导入、图片和实物展示、口诀接龙游戏等,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口诀。
此外,我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和记忆口诀。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7的乘法口诀,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5.反思与评价促进自我改进:在课堂的最后阶段,鼓励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反思和评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秀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促进。通过这些亮点,本节课成为了一个生动、互动和富有成效的教学案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时,我会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7的乘法口诀。我会逐一展示7的乘法口诀的每一句,并通过实际的例子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口诀的意义和规律。同时,我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
《7的乘法口诀》(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7的乘法口诀》(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bb2b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4.png)
《7的乘法口诀》(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7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够运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运算。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到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体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1. 7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和记忆方法。
2. 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本节课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1.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提高他们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通过学习7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为二年级学生,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在相关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1到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体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运算。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方面,二年级学生通常对数学运算和游戏活动感兴趣。
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能够快速记忆和掌握知识点。
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倾向于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活动来学习,喜欢通过游戏和比赛来巩固知识。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对于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可能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规则的乘法口诀。
此外,学生可能对乘法运算的原理和应用缺乏深入理解,需要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7的乘法口诀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7的乘法口诀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0f3609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2.png)
5.教学策略的运用: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的质量。
3.小组竞赛:设计一些小组竞赛活动,如口诀接龙、口诀拼图等,让学生在竞赛中运用7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2.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互相学习和借鉴,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够熟练记忆7的乘法口诀。
2.学生能够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够正确得出结果。
3.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乘法口诀的推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7的乘法口诀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二年级上册的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初步阶段,对于7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尤为重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7的乘法口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7的乘法口诀,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7的乘法口诀。同时,我还运用了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和巩固7的乘法口诀。
3.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如“为什么7的乘法口诀的结果都是奇数?”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6.1《7的乘法》教案2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6.1《7的乘法》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2684b6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6.png)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6.1《7的乘法》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7的乘法口诀。
2.能够运用口诀计算含有7的乘法算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
•难点:运用口诀计算含有7的乘法算式。
三、教学准备
1.课件:PPT或实物图片展示。
2.黑板、粉笔、教具等。
四、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1.师生热情互动,引入乘法算式的讨论。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7的乘法口诀。
第二步:讲解(15分钟)
1.通过PPT或实物图片展示7的乘法口诀,例如:“七七四十九,积大
心发喜”等。
2.详细解释口诀中的数字对应及记忆技巧。
第三步:练习(20分钟)
1.让学生口头反复念诵7的乘法口诀。
2.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计算含有7的乘法算式。
第四步: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口诀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加深对7的乘法的掌握。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7的乘法的练习题。
2.复习口诀,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根据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6.1《7的乘法》教案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7的乘法口诀展开教学,通过讲解、练习和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巩固,学生将提升对7的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推荐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推荐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e4d7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a.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72—74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积.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 齐背5和6的乘法口诀。
2. 回答:6×5是多少?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被乘数是几?表示什么?乘数是几?表示什么?二、新课1. 做教科书第64页的准备题。
教师出示方格图,同时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4页上面的准备题。
请1名学生读题后,让大家把得数填在自己的书上。
学生填完以后,教师边提问,边在黑板上填写。
“第2个格里填几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第3个格里呢?……”2. 教学例1。
(1)出示1条小鱼图,并提问。
“这一条小鱼是由几个小三角形组成的?1个7是几?”“1个7是7的乘法算式怎样写?你能编写一句乘法口诀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小鱼圈的下面板书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2)出示2条小鱼图,并仿照上面的问题提问。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把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
提问:“7乘2等于多少?可以编成哪句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陆续出示3条、4条、5条、6条、7条小鱼图,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把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
教师注意巡视。
学生填完以后,指定一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填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教师板书:7×3=21 三七二十一7×4=28 四七二十八7×5=35 五七三十五7×6=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教师:同学们填写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7的乘法口诀)(4)齐读7的乘法口诀。
(5)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
提问:“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7的乘法口诀中的第2个数呢?”“7的乘法口诀中的第1个数在乘法算式中是什么数?表示什么?”3. 做教科书第65页上面“做一做”的习题。
6.1《7的乘法口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6.1《7的乘法口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836b2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6.png)
7的乘法口诀学情分析《7的乘法口诀》具有上承2——6的乘法口诀,下启8——9的乘法口诀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经历编制2——6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积累了一些活动经验,根据课前调查,发现个别学生已经会背7的乘法口诀,但多数学生对于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还比较模糊。
教学工具7的乘法口诀卡片、7幅七巧板、7幅用七巧板拼成的动物图案、学习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情境,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7的乘法,会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应用迁移类推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利用规律熟记7的乘法口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乐于助人的教育,给孩子们播种下梦想和希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教学方法本节课为了让学生置身于自主探究的氛围,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激趣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一)拍手并对口令复习1――6的乘法口诀。
师:九九乘法表呀!“二三”、生:得六师:四六生:二十四师:……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整体感知1.看来同学们对1至6的乘法口诀掌握得很牢固,今天我们就跟图片中的人物一起学习新知识,他们是?(7个小矮人)认识她吗?她是?(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生活在一起,有一天,白雪公主一个人出去采花,不小心走入迷宫迷路了,7个小矮人就去迷宫解救她,当他们来到迷宫门口,听到迷宫主人说:“要想找到白雪公主,必须完成数学任务。
”2.师:小矮人们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生:3.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小朋友,快看看我们要做的第一个数学任务是什么?(录音1:任务一――拼出7幅漂亮的图案,并数一数一共用了多少块板,我就为你们打开迷宫大门。
)4.出示拼图秘诀:这里有拼图秘诀,谁来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指名学生读。
人教版数学二上《7的乘法口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7的乘法口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aa215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4.png)
人教版数学二上《7的乘法口诀》教案一. 教材分析《7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数学二上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7的乘法口诀掌握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巩固。
此外,学生可能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掌握7的乘法口诀。
2.难点: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4.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7的乘法口诀。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展示、游戏等。
2.教学卡片:用于学生分组练习。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列出7的乘法口诀,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口诀的规律。
同时,教师解释乘法口诀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通过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573f7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0.png)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一. 教材分析《7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记忆简单的乘法口诀。
但是,对于7的乘法口诀,由于其特殊性,学生可能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7的乘法口诀,用于游戏教学。
3.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3-4人,方便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你们知道7的乘法口诀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教师提问:“你们发现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吗?”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7的乘法口诀。
例如,教师出示一张卡片,上面写有一个7的乘法口诀,学生需要快速说出答案。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18b6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e.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第【1】篇〗在这次青年教师挂牌课中,我上了《7的乘法口诀》一课。
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2~6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本节课是口诀教学的延续。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经历编写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后我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
一、处理好了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的问题:就教材而言,显得很枯燥,以前我会简单地处理成找规律,编口诀,背口诀的机械记忆的模式,这次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很多很多的生活中的与7有关的话题,例如:1、从儿童喜闻乐见的七个小矮人引入,继而来探讨7的乘法口诀。
2、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碰碰车”来巩固学生对7的乘法的掌握。
3、欣赏《村居》这首七言诗,用口诀算出这首七言诗的字数。
4、人的年龄段的划分也与7有关,教师出示相应的年龄段划分方法,让学生说自己、妈妈、奶奶处于哪个年龄段。
5、人每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喝几杯水。
6、3只七星瓢虫的背上共有多少个黑点。
7、让学生结合小矮人的生活情景,解答问题等,特别是最后的这一环节,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并且能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同时又将生活问题数学化,二. 处理好了情景创设的问题:本课开始用动画引出小朋友喜欢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画面,从小矮人过渡到他们手中的气球再到气球上的数字,完成气球的7、14、21、()、()、()、()填数活动,从学生直接的对图像的兴趣转移到对数字的兴趣,巩固七的乘法口诀。
又如课尾设计了七个小矮人的生活情景,将七个小矮人的情景用得更有实在意义,给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创造精彩的更多的机会。
这样的情景创设在学生的学习中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情景设置需要追求的一个方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实录与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fb79495acfa1c7aa00ccee.png)
愉快的学习之旅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2页例1及练习十六中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口诀的形成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在自主编制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初步记忆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解决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难点: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七星瓢虫顺口溜题卡两人一张,智慧通道题卡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一、交流激趣,方法指导师:课间活动的时候,你们都喜欢做些什么呀?生:我喜欢和同学一起踢毽子。
生:我喜欢和好朋友一起跳绳。
生:我喜欢打乒乓球。
……师: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可真丰富!老师小时候特别喜欢和小伙伴拍手唱儿歌,有一个关于青蛙的顺口溜印象特别深刻。
今天,我特地把它带来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你们想看吗?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动画欣赏儿歌《数青蛙》学生禁不住拍手随唱)课件展示顺口溜中的重点句子:师:你知道这里的“8”是怎样算出来的吗?生:4+4=8师:可以用加法来算。
还有别的方法吗?生:还可以用乘法来算。
师:说说你的想法?生:1只青蛙有4条腿,2只青蛙就有两个4,就可以用4×2来算。
师:4×2,可以用哪句口诀来算?生:二四得八师:你会用新学的乘法知识来解决问题,真了不起!师:那3只青蛙12条腿,可以用哪句口诀来算?生:三四十二师:继续唱下去,4只青蛙几条腿?可以用哪句口诀来算?生:四四十六师:小小的顺口溜里竟然藏着这么多口诀的知识!其实呀,只要爱动脑筋,我们也能编出好玩的顺口溜!【评析:教师通过聊天式谈话和借助富于童话情境般的动画,和学生一起欣赏顺口溜《数青蛙》,瞬间就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所谓课伊始,情趣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加法和乘法两个不同的角度对顺口溜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为学生下面顺利编制七星瓢虫的顺口溜做好了形式上和方法上的准备,充分相信学生的迁移能力,为《7的乘法口诀》教学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二、自主体验,编制口诀1、编七星瓢虫的顺口溜:⑴明确七星瓢虫“七星”特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004db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b.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一. 教材分析《7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运用口诀时,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快速准确地报出口诀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索、实践,学生能够发现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7的乘法口诀,并在报口诀时快速且准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口诀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乘法表、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口诀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6的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口诀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7的乘法口诀。
4. 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
5.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7的乘法口诀与其他乘法口诀的关联,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6. 小结(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
7. 家庭作业(3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3328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b.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猜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
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2、出示七星瓢虫图,你发现了什么? 3、发现问题: 1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点,那2只七星瓢虫共有几个点呢?你是怎么想的?3只?4只?5只?6只?7只?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创编口诀1、填表七星瓢虫(只)1234567点数(个)观察表格:1个7是多少?,怎样列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一七得七”是什么意思?2个7呢?2、看着这张表格,你会编口诀吗?和你的同桌编一编3、学生汇报编写的乘法口诀。
师出示口诀,追问,你是怎么编出这句口诀的?4、数一数共有几句口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7的乘法口诀。
(板书:7的乘法口诀)5、看着自己编出的口诀,开心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的开心。
6、读得真精神啊!好,现在给你1分钟的时间, 背一背这几句口诀,好吗开始!7、时间到!想一想,刚才背口诀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几句比较好记8、你觉得哪几句口诀不好记?谁能有好方法记住这句口诀9、每个同学都有自己记口诀的方法,其实按规律记口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仔细观察一下7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引导生观察、小结:从上往下看,得数依次多7.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少7.)10、掌握了这么多的小窍门,现在口诀就好记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 (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deeb98c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d.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 (3)一. 教材分析《7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7的乘法口诀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7的乘法口诀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7的乘法口诀。
2.难点:灵活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提高合作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7的乘法口诀》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7的乘法口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思考:你们 already know the multiplication table of 7? How did you learn it? 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的学习经验,为新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教师可以一边呈现,一边让学生跟读,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7的乘法口诀卡片。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比一比哪个小组答得快。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2e3f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e.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72——73页[教学目标预设]●知识与技能1.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弄清每句口诀的来源。
2. 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 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吗?赶快用掌声把她请出来吧!(出示:白雪公主)她的好朋友是谁?(七个小矮人)今天是白雪公主的生日,小矮人们想邀请小朋友一起为白雪公主唱支生日歌,愿意吗?(课件:小矮人们联欢的场景,并配上“生日快乐”音乐)细心的小矮人们还为白雪公主准备了小礼物呢!(课件:7个小矮人,每个小矮人手捧7朵鲜花)爱思考的白雪公主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鲜花,问了小矮人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鲜花中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吗?”可是小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发现。
相信聪明的你们通过仔细地观察,一定会发现的!有信心吗?(生:有。
)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当当小矮人们的“小老师”,给他们讲讲吧!(随即贴出情境课题:我给小矮人当老师)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活动一] 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1. “小老师”们,仔细观察,然后把你发现的数学知识先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可跟同桌交流交流。
2. 组织汇报交流,师板书。
(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与补充,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3. 把你们发现的数学知识给小矮人们读一遍吧,读完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出本节数学课题: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活动二] 交流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1. 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觉得哪句记?是怎么记的?有没有觉得不好记的?谁来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他?2. 生交流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1e1a41af1ffc4ffe47ac55.png)
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页【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独立整理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ppt课件、口诀卡片、训练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 背1-6的乘法口诀。
2. 口算(看算式先说口诀,再读算式及得数。
)二、导入新课范老师发现1-6的乘法口诀大家都学得非常棒,那么大家猜一猜今天要研究什么?――7的乘法口诀那你知道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吗?它们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三、探究新知 1. 情境导入:(1)介绍“七巧板”。
出示七巧板的图案。
同学们,认识它吗?这是我国古代人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叫七巧板。
(出示名称)你知道每一副七巧板由几块组成的吗?(7块)我们可以用这七块板拼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大家有没有玩过呀?老师用七巧板摆了一些图案,想看吗?(幻灯演示)老师摆的怎么样?【设计理念:有趣的七巧板拼图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课的学习作好了“情感”的铺垫,无形之中拉进了孩子与老师和陌生知识的距离。
】(2)填表格。
刚才老师摆一个图案用了几块图形?(出示:7)摆2个图案呢?(用了14块)你是怎么得到的?(学生如果说2×7=14,师:2×7=14表示什么意思?哦,2个7是14,也就是7块再加7块是14块。
)那摆3个、4个、5个、6个、7个图案又分别用了几块图呢?你会算吗?请你把答案填在课本第72页的表格里。
(生填)(3)全班交流表格填写过程,并小结: 刚才我们在算的时候,每次都是加几?(7)我们知道1个7是7。
对《7的乘法口诀》录像课教学案例分析
![对《7的乘法口诀》录像课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21628df705cc1754270967.png)
对《7的乘法口诀》录像课教学案例分析“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口诀”只是单纯为“计算”而存在的。
于是,“熟记口诀”和“用口诀计算题目”成了他们建构课堂的两个核心视点。
这样,数学口诀服务于数学计算的“工具性”得以充分显现,但数学口诀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价值”却遭到严重抑制。
通过观看《7的乘法口诀》这一节录像课,强烈地感受到该课对“乘法口诀”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
[ 课堂实录 ]一、探究规律,孕育口诀(课件出示:森林背景下的“白雪公主”和七个拿着气球的“小矮人”。
)师: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她是谁呢?她还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生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师: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合)1,2,3,4,5,6,7。
(课件在每个小矮人下方出示相应的编号。
)师:每位小矮人手上还拿着一个气球。
(课件在前三个气球中分别出示“7”“14”“21”)请同学们看看,这三个气球上的数是怎么样排列的?生2:每一次都加上了7。
生3:它们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4: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2个7相加,生三个数是3个7相加。
师:接下去几个气球中的数该怎样排列呢?生5:21接下来应该是28。
师:你怎么算的?生5:21再加上1个7就是28。
(课件在第四个气球上出示:28。
)(紧接着,后面三个气球上的数“35”“42”“49”也在师生对话中动态生成了。
)师:14是几个7相加?28是几个7相加?35里面有几个7?49里面有几个7?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屏幕上的这些数都跟哪个数字有关系呀?生:(合)7!(教师板书:7)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上的数,说说1个7是7,2个7是14……(学生齐说: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师:如果今天我们要学乘法口诀,老师知道你们肯定能猜出来是学——生:(合)7的乘法口诀!(教师完善板书:7的乘法口诀)[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引入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情节,有效的引领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故事氛围中生成探究材料,通过气球图上出示的数字,按规律找数,感知口诀原型,激发了学生编口诀的欲望。
二年级数学《7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7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3d1e18f111f18583d05ab6.png)
二年级数学《7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分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获奖课例《7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李香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师: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她是谁呀?(白雪公主)她有几个好朋友,又是谁呢?(七个小矮人)七个小矮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气球,气球上的数字是怎么排的?生:7加7是14,再加7是21。
师:第一个气球是1个?(7)1个7是几?(7)2个7呢?(14)21是怎么得到的?接下去是怎么排的?生:21后面是28师:你是怎么想的?生:21+7=28师:几个7相加了?(4个)师:下面(35)怎么算的?(28+7=35)接着呢?(42)最后一个一起说!(49)师:我们看这些数,14是几个七相加?28是几个七相加?35里面有几个七?42里面有几个七?49呢?师:我们来看着屏幕说一说:一个7是7,2个7是14……师:这些数都跟什么数有关?(7)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口诀的话,你们想想是学?(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反思】学习的兴趣很重要,新课的导入部分又是全课兴趣的源头,导入得好学生的思维集中的快且兴奋点高。
本课教师以学生所熟知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作为情境的创设背景,不仅一下就调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与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并且让七个小矮人人手一个气球,在气球上出示7、14、21、……、49。
通过分析得出这些数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与7的关系:7的1倍、2倍、……、7倍),以此出示课题。
这样的导入不仅调集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过渡自然,不生硬、突然,学生能比较快的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中去。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师:你会不会自己编7的乘法口诀呢?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学生自编口诀)师:你们编了几句?(7句)谁来展示给大家看看?(学生展示)和他一样的举手。
请大家看着你编的口诀读一读。
(学生读,师出示口诀)大家本领真大,一下子把7的乘法口诀编好了,让我们再来自豪地读一读。
师:这些口诀,你能把它背出来吗?试着背一背(学生背口诀)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学生背口诀)师:背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我几句口诀特别好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7的乘法口诀》录像课教学案例分析“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口诀”只是单纯为“计算”而存在的。
于是,“熟记口诀”和“用口诀计算题目”成了他们建构课堂的两个核心视点。
这样,数学口诀服务于数学计算的“工具性”得以充分显现,但数学口诀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价值”却遭到严重抑制。
通过观看《7的乘法口诀》这一节录像课,强烈地感受到该课对“乘法口诀”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
[ 课堂实录 ]一、探究规律,孕育口诀(课件出示:森林背景下的“白雪公主”和七个拿着气球的“小矮人”。
)师: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她是谁呢?她还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生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师: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合)1,2,3,4,5,6,7。
(课件在每个小矮人下方出示相应的编号。
)师:每位小矮人手上还拿着一个气球。
(课件在前三个气球中分别出示“7”“14”“21”)请同学们看看,这三个气球上的数是怎么样排列的?生2:每一次都加上了7。
生3:它们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4: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2个7相加,生三个数是3个7相加。
师:接下去几个气球中的数该怎样排列呢?生5:21接下来应该是28。
师:你怎么算的?生5:21再加上1个7就是28。
(课件在第四个气球上出示:28。
)(紧接着,后面三个气球上的数“35”“42”“49”也在师生对话中动态生成了。
)师:14是几个7相加?28是几个7相加?35里面有几个7?49里面有几个7?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屏幕上的这些数都跟哪个数字有关系呀?生:(合)7!(教师板书:7)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上的数,说说1个7是7,2个7是14……(学生齐说: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师:如果今天我们要学乘法口诀,老师知道你们肯定能猜出来是学——生:(合)7的乘法口诀!(教师完善板书:7的乘法口诀)[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引入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情节,有效的引领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故事氛围中生成探究材料,通过气球图上出示的数字,按规律找数,感知口诀原型,激发了学生编口诀的欲望。
在这个环节中,课堂数学获得了“邀请”(情感层面)和“感知”(认知层面)双嬴。
]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师:大家能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生:(合)能!师:老师相信大家!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并请组里的一位同学把大家编的口诀写在白纸上。
你们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好不好?(学生开展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巡回指导。
)师:请告诉老师,你们编了几句口诀?(学生汇报,结果显示所有的小组都编出了7的口诀。
)师:大家都编出了7句,真能干!哪一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编的口诀?生1:(把写有口诀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汇报)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师:同意这个小组编的口诀吗?生2:三七应该是二十一,他们写成了三七二十。
(在确认错误后,教师请该组其他同学上台订正:三七二十一。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成果?生3:……师:还有不同的编法吗?生:(合)没有!师:都一样,是吗?那就请大家把自己编的口诀与数学家们编的口诀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一样。
(教师依次贴出7句口诀,学生自发念诵。
)师:大家真了不起!自己动脑筋编的口诀,居然与数学家们想的一模一样。
让我们自豪地读读这些口诀!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评析:通过开展个人自编口诀、小组交流口诀、全班汇报口诀、评价修改口诀等数学活动,“7的乘法口诀”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单纯接受的数学术语,而是充分体验的数学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当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得到组内同学的认同、得到教师“数学家”的肯定时,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激发和巩固。
)三、解读品味,感悟口诀师:读了这些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生1:上面的口诀都比下面的口诀少7。
生2:下面的口诀都比上面的口诀多7。
生3:我发现了它们的结果是从小到大的。
生4:也可说是从大到小的。
师:(指着口诀)是的,从上往下看每句口诀的结果依次多7,而从下往上看每句口诀的结果依次少7。
那么,口诀的前半部分呢?生5:都是几七、几七的。
生6:口诀的第一个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第二个字都是“七”。
师:七句口诀里原来有这么多的规律。
现在我们把这七句口诀来记一记。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背。
)师:在背的过程中,你们感觉哪几句口诀特别好背?生7:“一七得七”“二七十四”这两句特别好背。
因为这两句是其中最小的。
生8:还有“七七四十九”也很好记。
因为前两个字都是七,而且得数最大,所以也比较好记。
师:那么,哪些口诀不太好记呢?生9:我觉得“三七二十一”最难记。
师:谁有办法来记这句口诀?生10:先记“四七二十八”,再从28里减去7,就是“三七二十一”了。
师:其实,“三七二十一”这句话,我们应该非常熟悉!看过《西游记》吗?生:(合)看过!(课件配音播放《西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
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师:在这段话中,有两句乘法口诀,是——生:(合)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师:有同学说“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是最难记的,可孙悟空却经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怎样怎样”。
有时候,利用生活中的些俗语也能加深我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为了今后的数学学习,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都要熟记这些口诀。
(评析: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提示口诀后,老师便着力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口诀的隐含规律、亲历口诀的自由诵记、交流口诀的记忆窍门等途径来增进对乘法口诀的个性化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适时提供《西游记》中的有关俗语来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更体现了老师对数学教学中学法指导和思想启蒙的关注。
)四、多维应用,深化口诀师:7是个很神奇的数,我国古代有很多问题都跟7有关。
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古诗《枫桥夜泊》)。
师:这首唐诗有多少字呢?你们能用一句口诀把它算出来吗?生:(合)四七二十八!师:这首唐诗每句是七个字,所以又被称为“七言诗”。
师: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与7有关的实际问题呢?生1:我们小区有7幢楼房,每幢楼房是7层,一共有“七七四十九”层。
生2:这边的听课老师坐了5排,每排坐7人,一共坐了35位听课老师。
师:好的!老师这里也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课件依次配图出示以下三组问题:①医生说,人每天要喝6杯水,那么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呢?②钢琴上每组键盘有7个键,这个键盘(四组)共有多少个键呢?③3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多少个黑点?教师引导学生用“说口诀”或“列算式”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师: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课件出示7个小矮人,并配音呈现“1个矮人一张床,7个矮人7张床;1个矮人2只碗,7个矮人14只碗……”的儿歌文字。
)师:这是一首儿歌,大家会说吗?生:(合)会!(学生跟着电脑配音一起说。
)师: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什么意思?生3:后面还有很多,他不说下去了。
师:他不说下去了,那我们会不会接着说?生:(合)会!那好,请同学们下课以后把这首儿歌继续编下去,好不好?生:(合)好!(评析:对知识应用的不同设计,意味着对知识价值的不同定位。
以上的板块中,乘法口诀的多维应用颇具深意——远及古代,计算唐诗字数,近到当前,计算一周喝水杯数、计算钢琴键数、计算瓢虫背上的黑点数。
这样教学,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乘法口诀,而且对乘法口诀的文化内涵和现实色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与开课情节呼应的“儿歌续编”又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萌发出新的探究热情。
)[ 全课总评:]围绕“重构口诀教学新格局”这一视角,以下两点是本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1.凸显探究意味。
与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数学知识一样,“乘法口诀”也有其生长、发展、成型的来龙去脉。
这就意味着“乘法口诀”在担负“数学计算工具”这一角色的同时,其本身还是有待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究、创造重现的“知识体”。
站在“发展为本”的高度审视,“乘法口诀”所秉持的“知识体”价值意义显然高于“计算工具”的价值意义。
对于这一点老师有着深刻的认识,于是也就生成了精彩的数学行为。
“在探究规律中感知口诀”“在自主合作中创编口诀”“在解读品味中感悟口诀”“在多维应用中深化口诀”,学生的身体、思维、情感都充分地参与到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其活跃的身体姿态、灵动的现场思维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对本课“自主探究”“充分探究”“成功探究”的探究意味的生动诠释!2.体现现实色彩。
这里所指的“现实色彩”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即源于生活现实),也兼容教学方式的现实性(即让学生凭借自身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背景和学习能力实现数学知识的差异感悟)。
教学实践中,前者容易得到关注,而后者却往往被忽视。
对此,老师的很多教学行为值得借鉴。
首先是内容的现实性。
导入中的“童话故事”、探究中的“《西游记》情节”、应用中的“唐诗字数、喝水杯数、钢琴键数、瓢虫背上的黑点数、儿歌续编”等内容均取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或学习生活。
其次是方式的现实性。
“如果今天学乘法口诀,你们猜学什么”——“7的乘法口诀”的师生对话,使得课题揭示不再独裁牵强,而是自然生成。
“能编几句就编几句”的口诀创编,使得学习过程不再限制重重,而是余地宽绰。
“读了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哪几句口诀难记?哪几句口诀比较好记?有什么诀窍?”的口诀解读,使得知识建构不再整齐划一,而是个性体悟。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与7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原型找寻,使得数学教学不再是苍白说教,而是主体反思。
正是由于内容现实性、方式现实性两个方面的优化整合,才使得本课体现浓郁的现实色彩。
总之,通过观看录像,听了这节课,不仅佩服执教者的睿智和活力,更被整节课的逻辑之密,人文之美而深深折服。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