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3年新版初中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和经纬线(1)地球仪 a、地轴:地球,北端始终指向方向。
b、两极:北极: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2)经线和纬线:(3)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用途:运用经纬网定位。
方法:。
地球表面都可以用通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来表达。
(4)高、中、低纬地划分高纬:;中纬:;低纬:。
(5)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2、地球的自传3、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P11 图1.19地球公转示意(3)地球的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
我国大部分位于,南部小部分位于,没有。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1、海陆分布大势:(1)地球表面,而。
概括地说,地球上。
(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重要集中在,但是北极周边却是一片;海洋大多分布在,而南极周边却是一块。
2、几个基本地理事物(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中所有位于北半球的有:。
所有位于南半球的有:。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四周环水。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世界最大的半岛:(4)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5)世界著名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1)大小顺序:。
(2)所有位于北半球的洲:。
(3)所有位于南半球的洲:。
(4)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洲:。
(5)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4、四大洋大小顺序:,四洋贯通。
五、发展与合作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共200多个(1)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
(2)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10个)(3)地跨两洲的国家:(亚洲非洲)、(亚洲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4)国界:地。
地生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生会考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运动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具有复杂的地球结构和多种运动形式。
地球上有陆地和海洋,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而地球的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形成了地球的地形地貌。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外形特征,包括山脉、平原、丘陵、河流、湖泊、海洋等。
地球的地形地貌是由地质作用和气候作用共同塑造的,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地貌特征。
3.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可供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地生会考试中通常会涉及自然资源的分布、利用、保护和管理等知识点。
4.气候与气候带气候是地球上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的统计规律,而气候带则是地球上根据纬度划分的气候区域,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三种气候带。
地生会考试中通常会涉及气候的分类、影响因素、气候变化等知识点。
5.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地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地生会考试中通常会考察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解决办法等知识点。
二、生物学知识点1.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生物是地球上的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的分类和特征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通常包括有关生物分类的系统、特征和进化等内容。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包括生物的多样性、分布和保护等知识点。
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地生会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3.生物生态生物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级别。
生物生态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的适应和生态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平衡和生态脆弱性等。
4.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是指生物种群在物种形成和种群变迁中的遗传和适应变异过程。
生物进化的知识点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物种形成等内容。
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特征、气候、环境、人文等方面的学科,会考的地理主要考察地质、气候、土地利用、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地理会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南北两极略扁,赤道偏圆。
2.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结构,地壳最薄,地核最热。
二、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经纬度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天是24小时。
2.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是365天。
3.地理经纬度:经度是指东西方向上的角度,以本初子午线为0度;纬度是指南北方向上的角度,赤道为0度。
经纬度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位置。
三、地球的气候和天气1.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因素。
2.天气是指短期的大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四、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1.气候带是地球表面按纬度划分的带状区域,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
2.气候类型是对一定地区长期气候状况的概括,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五、地球的地理景观和自然灾害1.地理景观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组合,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
2.自然灾害是地球上自然因素引发的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的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等。
六、人口与城市化1.人口是指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的数量。
2.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和城镇化等现象。
七、土地利用和资源利用1.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等。
2.资源利用是指人类对地球上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
八、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1.经济发展是指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2.区域合作是指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会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会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它的半径约为6400千米,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层结构组成。
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但在地图上通常表示为圆球体。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公转的周期为365.24天。
3. 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地球的气候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和大气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
地球的季节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和地球自转造成的。
4. 大洲和洋流地球上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地球上还有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水流,在地球环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地理坐标和地图投影地球的表面被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经过0度经线的地方被定义为本初子午线,它通过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地图投影是将三维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有等角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等。
6. 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它们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7. 人口和城市地理研究的内容还包括人口与城市的空间分布。
人口是指特定时期内特定地区居住的人口总数,城市是指人口聚集、经济发展较为集中的区域。
8. 经济活动和区域发展地理也研究了地球上的经济活动和区域发展情况。
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和商业等,它们对当地的发展和资源利用都有重要影响。
以上就是地理必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考生有所帮助。
地理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学科,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保护地球。
会考地理大题知识点总结
会考地理大题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物质构成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的,地壳是地球上最薄的一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地幔是地壳下面一层,是由岩石和矿物组成的,厚度在30至2900公里不等;地核则是地球的内部中心,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它导致了地球的白昼和黑夜的交替。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它决定了地球的四季变化和日照时间的长短。
3. 地球的自然地理现象地球的自然地理现象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等多个领域。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变化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风向等。
水文是指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山脉、平原、丘陵等。
4. 地球的人文地理特征地球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等多个方面。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数量和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人口结构等。
城市是指地球上集中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地区,包括大城市、中小城市等。
交通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方式,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
5. 地球的资源与环境地球的资源与环境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多个方面。
大气资源是指地球上的空气和气候条件,包括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淡水和海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生产情况,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6. 地球的区域地理地球的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世界地理、国家地理、地区地理等多个层次。
世界地理是指全球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和发展情况,包括地域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
国家地理是指各个国家的地理特征和区域分布情况,包括地势、气候、资源等。
地区地理是指某一特定地理范围内的地理特征和地理环境情况,包括地域文化、产业特色、发展状况等。
以上就是地理大题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高考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会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自然环境1. 地理概念: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2.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椭球体,赤道周长约为40000公里,两极赤道之间的距离短。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轨道周期24小时,地球公转周期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
4. 太阳辐射:地球表面每平方米每秒钟能够获得的平均辐射量称为太阳辐射。
5. 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圈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顶层和外层组成。
6. 气候类型:根据地球不同地区的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等因素,可以将气候划分为不同类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7. 地球的地貌:包括山地、高原、低地、盆地、平原、丘陵等。
8.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地方。
9.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洪水、干旱、飓风等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1. 人口的分布:全球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而南极洲上几乎没有人口。
2. 人口与资源: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改变产生影响。
3. 城市的发展:城市是人口集聚和生产活动密集的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化率提高。
4. 城市生活: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城市中居住区的建设、交通设施的完善、公共设施的配备等方面也有所改变。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1. 农业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2. 农业生产: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地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和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
3. 工业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4. 工业生产: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物质消耗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第四章贸易与交通1. 贸易的发展:贸易是一种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国际贸易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地理
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地理一、自然地理1. 大气环境: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气候变化原因,以及气候对人类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2. 地表环境:了解地表形态、地表水资源、水循环、地表植被、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保护和利用等内容。
3. 地球内部: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地质运动、地震、火山活动及其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4. 自然资源:了解自然资源的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植被资源、土壤资源等。
5. 自然灾害: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预防和减灾措施,包括洪涝、干旱、风灾、地震、滑坡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地理:了解人口的分布、增长、结构、流动、迁徙及其对地域环境的影响。
2. 经济地理:了解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类型及其对地域环境的影响,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等。
3. 城市地理:了解城市的发展、结构、规模、功能和城市化的影响,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生活及环境问题。
4. 区域地理:了解地域的概念、类型、特征、功能及其在国家和世界发展中的作用。
5.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目标、方法和措施,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维护方法。
三、地理实践1. 地图与地图阅读:了解地图的类型、制图方法、使用方法,以及地图上的符号、比例尺、方向等的解读。
2. 地方调查与考察:了解地方调查的方法、内容及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3. 地理信息系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构成、应用及其在地理研究和实践中的作用。
4. 现代科技与地理学:了解现代科技在地理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包括遥感技术、卫星导航、气象预报等。
总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丰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既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要全面掌握地理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实践和思考。
希望上述整理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准备。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纬线和经线:纬线是垂直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地球表面与大气1、地壳的组成与运动: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壳。
地壳的运动表现为板块运动和地震,板块运动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运动之一。
2、大气圈的组成与特征: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外层。
大气圈的特征包括分层性、流动性和复杂性。
3、水圈的组成与特征:水圈是由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组成的系统,具有连续性和运动性。
水圈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水循环。
4、岩石圈的组成与特征: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硬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岩石圈具有不均一性和运动性,与水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
三、世界地理1、世界地理概述:世界地理主要研究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人口、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世界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分支。
2、世界自然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全球各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包括地球的地理带、气候类型、自然景观等。
3、世界人文地理:世界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地理分布、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化、民族与宗教、贸易与交通等。
4、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地理会考是指中国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一科,要求考生对地理学科的知识有一定掌握,包括地球与地理环境、地理经济与地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
下面是地理会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与地理环境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为近似于一个扁椭球体,赤道稍长,两极稍短。
2.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运动,自转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使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形成四季交替。
3.地球的地理格局:包括大陆与海洋的分布、地球上的坐标系统、经纬度的基本概念等。
4.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农业、工业、交通等。
二、地理经济与地域发展1.自然资源与经济开发: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其对经济开发的影响。
2.地域经济发展差异:包括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间的分工合作等内容。
3.区域发展规划:包括国家级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了解中国的国家级战略以及不同地区的发展规划。
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1.地图阅读与制作:能够根据地图上的符号和标志来阅读地图信息,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和使用场合。
2.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理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应用与意义。
四、其他重要知识点1.人口与城市化:了解中国人口数量、分布、增长趋势以及城市化现象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措施,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重要性。
3.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包括地震、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以及防灾减灾的方法。
以上是地理会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当然,地理学科的知识非常广泛,考生还需要结合历年真题和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学习。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2.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3.地理学的基本范畴和研究方法4.视图和地图的基本知识二、地球的自然环境1.天文地理环境2.大气地理环境3.水文地理环境4.陆地地理环境5.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与人口地理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3.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4.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四、经济与资源1.国民经济与地理环境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经济3.农业与农业地理4.交通与交通地理5.资源与能源地理五、地理与区域发展1.地理与区域规划2.区域可持续型发展问题及对策3.地理与国土安全4.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以这些知识点为基础,以下是各个知识点的详细内容: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主要包括地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代表性地理学家及其贡献等方面的内容。
2.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内部的层次结构、地壳构造和地壳形态等方面的内容。
3.地理学的基本范畴和研究方法地理学的基本范畴和研究方法:包括地理学的目的和任务、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学科交叉等方面的内容。
4.视图和地图的基本知识视图和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视图的构图和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地球的自然环境1.天文地理环境天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球的运动、季节变化和日照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2.大气地理环境大气地理环境:包括大气的组成、大气的运动和气候类型等方面的内容。
3.水文地理环境水文地理环境:包括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和中国的主要江河湖泊等方面的内容。
4.陆地地理环境陆地地理环境:包括陆地形态、地貌和土壤等方面的内容。
5.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包括资源的分类、资源的分布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与人口地理人口与人口地理:主要包括人口的组成和分布、人口增长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4初中汇总
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华北平原(正确答案)
中国的第一大河流是?
A. 黄河
B. 长江(正确答案)
C. 珠江
D. 淮河
下列哪座山脉不是中国的主要山脉?
A. 喜马拉雅山脉
B. 昆仑山脉
C. 阿尔卑斯山脉(正确答案)
D. 天山山脉
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且位于江西省的是?
A. 鄱阳湖(正确答案)
B. 洞庭湖
C. 太湖
D. 洪泽湖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A. 季风气候显著
B. 雨热同期
C. 气候复杂多样
D. 全年无寒暑变化(正确答案)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
A. 塔克拉玛干沙漠(正确答案)
B. 撒哈拉沙漠
C. 戈壁沙漠
D. 巴丹吉林沙漠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地理分区的一部分?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青藏地区
D. 南洋地区(正确答案)
中国的首都是?
A. 上海
B. 北京(正确答案)
C. 广州
D. 成都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A.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B. 海洋矿产资源丰富
C. 海洋空间资源广阔
D. 海洋水资源短缺(正确答案)。
地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地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月食现象等。
2. 大小。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经线和纬线。
-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2. 经度和纬度。
- 纬度: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分别称为北纬(N)和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分别称为东经(E)和西经(W)。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三)地图。
1. 地图的三要素。
-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方向:一般地图上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别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
二、世界地理。
(一)陆地和海洋。
1. 海陆分布。
-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2. 七大洲和四大洋。
-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地理新高考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新高考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人文现象的学科,是理科中的一门综
合性学科。
新高考地理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下面对地理新高考会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
1.地球的结构和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
公转和倾角变化。
2.地球的地貌和地层
地貌主要包括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等,地层主要包括岩石、矿床和地质构造等。
3.气候与气象
气候是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降雨量、温度、湿度和风向等指标,气
象是短期的天气现象,包括天气变化和预报等。
4.水文地理
水文地理主要研究水系、河流、湖泊、河口和地下水等水文现象,也
包括洪涝、干旱和水资源等。
5.生物地理和生态环境
生物地理主要研究生物区系、动植物分布和生态系统等,生态环境包
括环境污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二、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人口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等,城市主要包括城市化、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等。
2.经济地理和农业地理
经济地理主要研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等,农业地理主要研究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业资源等。
3.交通与通信
交通主要包括陆路交通、水路交通和航空交通等,通信主要包括电信和信息通讯等。
4.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环境保护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措施等。
5.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规划主要研究区域规划体系和区域开发战略等,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等。
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会考是指中国的高考中的地理科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地理知识和理解的能力。
地理会考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所以要想在地理会考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掌握很多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和地理坐标-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经度和纬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天文地理- 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 星空的变化和星座的观测方法3.大气和天气- 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 气压和风的形成原因- 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天气变化的预测方法4.水文地理- 水循环的过程和影响- 河流系统和河流的特点- 海洋的特点和影响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地球的植被和土壤- 主要植被类型和分布- 土壤的成因和分类6.地质地理- 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 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原因- 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和人口迁移- 人口数量和分布- 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2.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城市化的过程和影响- 城市发展的模式和影响因素3.农业和农村发展- 不同类型农业的特点和分布- 农村发展的问题和对策4.工业和工业区- 工业的类型和特点- 工业区的特点和分布5.交通和交通运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优劣- 交通运输的连接方式和影响6.旅游和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旅游业的影响和发展三、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点1.地图制图和地图阅读- 地图的制作和投影方式- 不同类型地图的特点和用途- 地图上各种符号的含义和解读2.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GIS的应用领域和价值以上是地理会考必考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对你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点也非常重要,建议你在备考过程中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地理复习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复习会考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学1. 地球基本概念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地球自转产生白昼和黑夜,公转产生季节变化。
2.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由于自转和地球自身重力引起的地球扁球化。
3.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地球表面上点位置的坐标,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4.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由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球内部的活动导致了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5. 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是由不同气体组成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平流层。
6. 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包括陆地表面的水体和海洋,在地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7. 地球的生物圈地球的生物圈包括所有生命体的栖息地,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二、人文地理学1. 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数量、分布和结构,以及人口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等问题。
3. 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种植业制度等问题。
4. 工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研究工业的空间分布和工业化对环境和人口的影响。
5. 交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研究交通系统的空间分布和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 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研究地理区域的共同特征、空间组织和演变规律。
三、地理信息技术1.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现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手段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3.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确定地球表面位置的技术系统。
四、自然灾害1.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等,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安全造成威胁。
3. 生物灾害生物灾害包括疾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会考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会考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地球为研究对象,探索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理环境、地理条件、地域、地区、地理系统、地理规律等。
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环境的总称,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文化、经济、社会等人文要素。
地理条件是指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限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地域是指地球上的某一特定区域,是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理系统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系统总称,包括自然地理系统和人文地理系统。
地理规律是指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规律和指导规律,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地球的构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由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圈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硬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片岩、页岩等构成,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地壳是地质活动的主要场所,包括地震、火山、岩浆等地表现象。
地幔是地壳的下一层,它是由高温、高压的岩浆构成的。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很高,是地壳的主要熔岩来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个部分,外核由液态铁构成,内核由固态铁构成。
地核是地球内部热能的主要来源,地球磁场的产生也与地核密切相关。
大气圈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由多种气体构成,主要有氮氧气体。
大气圈是地球气候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气压、湿度、温度、风力等气象现象。
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生命之源。
土地资源是农业、工业、建设等活动的重要基础,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城市用地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根本生存之基。
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铝矿石等,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和原料。
2024年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
2024年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一、生物部分。
(一)七年级上册。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例如,人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这是植物的应激性。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个体能够由小长大,并且能够繁殖后代。
如种子的萌发、动物的繁殖等。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例如,沙漠中水分少,只有少数耐旱植物生存;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柑橘适宜生长在南方温暖地区。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
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是竞争关系;蚂蚁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是合作关系;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是寄生关系。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对环境表现出适应性。
例如,骆驼尿液少、出汗少,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环境。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例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3.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 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一、自然地理1.地球与地理分支: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上的生活区域;地理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大陆和海洋:大陆和海洋的分布;大洋和大洋的特点;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带。
3.天气与气候:气象要素;天气变化的原因;气温和降水分布;气候类型。
4.居住与环境:人类与环境;城市与乡村的布局;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增长与控制;城市的发展与布局。
2.农业与工业:农业的类型和特点;农业与农村发展;工业的类型和特点;工业与城市的发展。
3.交通与通信:交通方式和通讯方式;交通与经济发展;交通与环境问题。
4.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
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接下来进一步详细介绍。
自然地理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包括地球的大小、赤道和南北极的位置等。
还要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季节变化,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造成季节变化的原因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地球上的生活区域,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等,以及各自的特点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此外,熟悉地理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也是必备的。
在大陆和海洋方面,我们需要知道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如何划分大洋和大洲等。
同时要了解每个大洲和大洋的特点,如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带,如海岸线的形成和类型等。
天气与气候是初中地理的重点知识点之一、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
同时,还要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如冷暖气团的运动和锋面的形成。
此外,还需要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以及气候带的划分和特点。
居住与环境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
我们需要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和乡村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等。
同时,还要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布局和相关特点,如城市周边的交通和通信设施等。
此外,还要了解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紧缺等。
地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会考2024
地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会考2024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有: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现象、地球卫星照片等。
2. 大小。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纬线和经线。
- 纬线。
-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点;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形状是圆。
- 纬度划分: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 经线。
-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 经度划分: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E),0°经线以西为西经(W)。
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东西经180°重合。
2. 经纬网。
- 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例如,北京的经纬度约为(116°E,40°N)。
(三)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 周期:约24小时(1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地方时差异(东边时间早于西边,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 地球的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1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也是整个太阳系中最特殊和独特的行星。
地球的构造有三个主要层次,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其中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沉积岩构成,海洋地壳是由玄武岩组成。
地壳的主要特征是厚度不均匀,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地震、火山和地形变化等自然现象。
二、自然环境1.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象的平均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力等方面。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灾害和天气变化规律等方面。
气候和气象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具有深远影响,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和气候变化规律。
2.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资源的科学。
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冰川等自然水体的地理特征,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需要重视水文地理知识。
3. 地貌与地形地貌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不同地貌类型。
地形是指地表的高程和坡度等特征,包括地形图、地形概念和地形分析等方面。
地貌和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需要掌握其基本知识和地理现象。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是研究人口分布、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科学。
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政策等内容。
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理解人口地理的基本知识和人口变化趋势。
2.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是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科学。
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和城市问题等内容。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中心和重要载体,需要了解城市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城市发展规律。
四、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地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包括资源分布、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区域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经济地理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需要了解经济地理的基本知识和经济发展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2017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1、地球特点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2、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3、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4、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5、地图辨方向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6、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7、大洋和大洲的位置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8、七大洲地形(1)亚洲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面积小,分两区,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9、海底地形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0、地形变化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板块运动,拉伸挤压,断层褶皱,出现高洼;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风浪水冰,侵蚀变化,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造成地表高低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
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
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3)高纬环流: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
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
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
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
△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