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植物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06b01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8.png)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园艺植物病虫害是园艺生产中常见的问题,防治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以常见的几种植物病虫害为例进行介绍。
一、蚜虫防治蚜虫是园艺植物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寄生在植物的叶片、茎部和花朵上,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防治蚜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机械防治:通过手动将植物上的蚜虫捕捉或清除,可以用手指捏死蚜虫,或者用水枪将蚜虫冲洗掉。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对蚜虫进行控制,如瓢虫和蚜虫寄生蜂。
瓢虫为蚜虫天敌,可以将一些瓢虫放在蚜虫的密集地区,起到控制蚜虫数量的效果;蚜虫寄生蜂可以用来寄生于蚜虫体内,控制其繁殖。
3.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一些适用于蚜虫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常用的有丁硫磷、毒死蜱等。
二、白粉病防治白粉病是园艺植物常见的真菌病之一,通过寄生于植物上,对植物造成危害。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移植健康的种苗:在种植时选择健康的植物种苗,可以减少植物感染白粉病菌的机会。
2. 剪除受感染的叶片:一旦发现植物叶片上有白粉病,应及时将患病的叶片剪除,以减少病菌传播。
3. 喷洒杀菌剂:用适合于白粉病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可以起到抑制病菌繁殖的作用。
常用的杀菌剂有硫黄粉、蒸白点等。
4.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白粉病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红蜘蛛防治红蜘蛛是园艺植物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衰弱甚至死亡。
防治红蜘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增加空气湿度:红蜘蛛喜欢干燥的环境,因此增加空气湿度可以减少红蜘蛛的滋生。
可以通过喷水、增加水分蒸发量等方式提高空气湿度。
2. 喷洒杀虫剂:可以使用适合于红蜘蛛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常用的有硫黄粉、阿维菌素等。
3. 手动清除:定期检查植物叶片,如果发现红蜘蛛,可以用手指或棉签将其清除掉。
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
通过选择健康的种苗、及时剪除患病叶片、增加空气湿度等方法也可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9edf92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6.png)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美好。
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园林植物的病虫害至关重要。
下面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1.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核心原则,即在植物病虫害出现前通过预防措施,减少植物生长的不良因素,以保证健康生长。
预防措施包括做好日常养护,保持适宜的环境,以及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等。
2. 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是指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
治理措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式。
3. 个体化施策。
个体化施策是指根据不同植物品种、生长环境等不同的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理措施,达到最优的治理效果。
个体化施策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能够为种植者带来最优的效益。
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引入或增殖有益昆虫、细菌、真菌等生物制品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被保护植物的抵抗力,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具有长效防治的作用。
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释放生物制品等。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品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杀灭害虫、病菌,但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使用化学药品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掌握药品种类、使用剂量和使用方式等相关知识。
物理防治是指采用机械、物理方法来控制害虫的方法,如使用巨大喷洒器、剪刀、钢筋喷枪来对害虫进行控制。
同时,还可以通过高压喷雾、高压水枪等方式来消灭病菌、清理病害植物等。
4. 防虫网、草布等防治措施。
防虫网、草布等防治措施是指针对某些害虫特别是蝴蝶和尺蠖等在成虫期飞来的害虫,或者是一些害虫在幼虫期出现的情况采用的防治措施。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害虫的侵害,是较为便捷且经济实惠的一种防治措施。
5.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指通过改善植物生长的环境,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秋季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
![秋季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2938f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5.png)
秋季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1. 红叶病:叶片呈现红色,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可采取喷洒草铵水溶液或施用山梨酸盐进行预防和治疗。
2. 蚜虫:叶片出现黄斑、变形和卷曲,严重影响植物生长。
可采取喷洒辣椒水或封闭性栽培等方法进行防治。
3. 蜘蛛螨:叶片出现黄化和枯黄,丝织网状物可见。
可以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喷洒,同时保持植物适宜湿度。
4. 表皮溃疡病:叶片出现黑色溃疡,导致叶片破裂。
可采取剪除受害部分并喷洒过氧化氢进行治疗。
5. 白粉病:叶片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导致黄化和脱落。
可以喷洒硫磺粉剂或百菌清来进行防治。
6. 根腐病:植物根部出现腐烂症状,导致植物死亡。
可通过合理浇水、提高排水性和施用益生菌等方法进行防治。
7. 青霉病:叶片表面出现灰色霉斑,严重时导致叶片枯黄。
可采取喷洒腐霉灵等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8. 根结线虫:叶片生长不良,根部出现肿胀和结节。
可采取土壤消毒、合理施肥以及使用合适的抗线虫剂进行防治。
9. 银环蛾:幼虫将叶片表皮挖食,导致叶片出现大片透明区域。
可采取拾虫和喷洒噻虫嗪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10. 纹枯病:叶片出现黄化、枯黄和裂纹等症状。
可通过剪除受害部分并喷洒多菌灵等杀菌剂来进行治疗。
11. 蜗牛、蝸螺:咀嚼叶片,导致叶片呈现不规则的形状。
可手动采集和草木灰撒施来进行防治。
12. 昆虫食叶:叶片被咬食,出现不规则的缺口和洞穴。
可采用手动收集和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
13. 病毒感染:叶片出现黄化、畸形和病斑,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可剪除受害部分并使用抗病毒剂进行治疗。
14. 蟋蟀、蝈蝈:咀嚼叶片,导致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缺口和裂纹。
可采用草木灰撒施或手动捕捉来进行防治。
15. 蚂蚁:蚂蚁群体进攻植物,导致叶片褪色和凋落。
可采取粘贴纸、涂抹粘胶或饵剂进行防治。
16. 叶绿体体内离子失衡: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褪绿。
可通过适量施肥和调整土壤酸碱度来进行防治。
17. 菌核病:叶片出现圆形黑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
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
![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45f2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1.png)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如诱导植物抗病 性、拮抗微生物的接种等,提高植物 的抗病性能。
天敌昆虫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和传播。
03 防治技术案例
苹果树细菌性病害防治
01
苹果树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苹果 树溃疡病和苹果树软腐病等,这 些病害会导致苹果树生长受阻、 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差。
02
防治效果评价标准
防治效果评价结果的应用
根据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严重程度、防 治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防治成本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防治效果评价标准。
将防治效果评价结果应用于改进防治 措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
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 防治措施进行科学评估,以确定其实 际效果。
防治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防治方法:加强果园管理,保持 果园清洁,定期修剪和清除病枝 病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化 学防治,如喷洒杀菌剂等。
水稻细菌性病害防治
水稻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 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灌溉,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选择抗病性 强的品种;化学防治,如喷洒杀菌剂等;生物防治,如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病害 控制。
02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细菌性病害具有较高抗 性的植物品种,降低病害发生
的风险。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施合理的轮作制 度,以减少土壤中细菌的积累 。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 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细菌的 传播源。
化学防治
药剂预防
在病害发生前,定期喷 洒化学药剂进行预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31ace4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6.png)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中种植的植物受到细菌、病毒、真菌、昆虫、螨等生物侵害而导致的疾病。
病虫害不仅会破坏园林的美观度和景观功能,还会减弱植物的生长力和抗逆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
因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园林绿化质量和景观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主要包括预防、综合治理和病虫害生态调控三个方面。
预防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第一要义。
预防包括管理制度、文化措施、合理种植和环境调控等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植物检疫、消毒和防治规范等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病虫害的源头,可以有效地预防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在发生病虫害时采取综合措施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主要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的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方式防治病虫害,如人工清除、焚烧、割草、覆盖等方式。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
但需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必须遵循科学防治原则,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超期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或经过人工繁殖的有益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具有环保、安全、长效等特点。
病虫害生态调控是指通过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病虫害的发生环境和自然宿主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调节病虫害的数量、组成和时空分布的目的。
例如重视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结构的复杂性,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保护园林中的病虫害天敌,使园林植物与病虫害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状态,从而达到病虫害的生态调控和防治的目的。
1. 建立疾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和趋势。
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培育强健的植物,注意植物和环境的协调性。
3. 采取生态防治和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防治病虫害。
4. 鼓励市民参与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
5. 遵循科学防治原则,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并注意安全。
防植物病害的措施有哪些
![防植物病害的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790b385f01dc281e43af01b.png)
防植物病害的措施有哪些流行程度预测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量(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等)作定量的表达;也可用流行级别作定性的表达。
流行级别多分为大流行、中度流行(中度偏低、中等、中度偏重)、轻度流行和不流行,那应该如何防治植物病害呢?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
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防植物病害的措施有哪些呢?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改变作物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以有机合成药剂为主的农药的发展,杀灭病虫害已比较容易,但同时,由于抗药性的增加和天敌的减少而使害虫再度增加以及原来并无危害的潜在害虫造成危害,同时由于这些农药直接危害人畜,或农药的残留及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浓缩而造成危害等,对这些问题已意识到,要进行综合防治或病虫害的控制,即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以不互相冲突的形式协调地使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手段,一般应在经济的容许范围内,维持病原或害虫的种群控制体系。
以有效地利用病原和害虫种群的天然控制机制为基础,再辅以各种防治手段,这要以降低病原和害虫密度,并使其变动幅度维持在小范围内为目标,只有在病虫害密度超过容许水平时,才可使用喷洒药剂等临时性措施。
同时,除非是新侵染的病虫害或者是人类传染病的媒介,最好勿使其绝灭。
根据这一主张,重要问题是确定合适的病原与害虫的密度,使它和作物可容许的受害临界值相适应。
V.M.Stern等(1959称此为经济的为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FIL)但这个词常会和作物的被危害程度本身相混淆,所谓“经济的为害水平”一词也易被误解,俊一和桐谷圭治(1973)建议把着眼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规定的作物被危害程度称作“为害限制量(tol- erable injury level)”、把与此相对应的病原或害虫密度称为“危害限制密度”(tolerablepestdensity)。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46a72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0.png)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1.植物病虫害预测是指根据植物病虫害的流行规律,预测未来病虫害的分布、传播和危害的趋势。
2、新型农药:指具备环境和谐或生物合理的特征,具有安全、广谱、高效、低毒、无公害、易分解、与环境相容和免除有害副作用特性的农药。
主要包括植物农药,抗生素农药、昆虫信息素、微生物活体农药和植物疫苗等。
3.生物防治:利用病虫天敌控制病虫害的方法或途径。
4、性信息素:指由成虫释放于体外,能够吸引同种异性昆虫前来交尾的一类激素。
知识发展:
1、植物病虫害的预测的常用方法:
(1)发育进程法:根据田间害虫在前一个虫期的发育进程,并参考当时的气温预报和害虫相应的身体变化所经历的时期,可以计算出未来害虫的发生期。
(2)期距法:利用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病菌和害虫生长发育阶段较为稳定的经历时期,推算以后病虫害的发生期。
(3)有效积温法:利用病虫害有效积温相对稳定的特点,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期。
(4)物候法:据同一地区其他物种与病虫害对外界环境因素有相同的时间性反应来进行预测。
2.生物防治战略:
(1)控制虫害密度,主要途径有保护,利用本地天敌和引进外地天敌。
(2)这些微生物保护植物的根和叶,并击退大量有害生物。
(3)诱导植物的抗性:诱导植物体产生抗性。
(4)使细菌和害虫生病:将“不育基因”或“自杀基因”引入害虫,使其不育或在其有能力伤害之前自杀;人工接种或传播致病性细菌和害虫病毒,以杀死害虫和病菌。
植物病害防治的方法
![植物病害防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88ff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c.png)
植物病害防治的方法
植物病害防治的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和机械防治等。
农业防治是通过改进耕作制度、保持田间清洁、严禁吸烟等措施,以减少病原物侵染来源或错开病原物发育的最适季节,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是应用化学药剂消灭病原物使作物不受侵害的措施。
氢氧化铜、乙蒜素、春雷霉素等都是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化学制剂。
物理和机械防治则主要利用或协调有益微生物与病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有利于微生物而不利于病原物的生长发育,以防治病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农业专家或查阅农业书籍,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树木花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树木花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5e84d2a58da0116c17497c.png)
树木花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树木花卉病虫害一直是妨害植物健康生长,困扰着广大绿化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如何发现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事关绿化事业的大局,现将树木花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列举出来,以便广大绿化工作者参考。
白粉病为害对象:月季、蔷薇、山刺玫、风仙花、玫菊花、杨、柳、槐、栎、玫瑰、大丽花、栗、核桃、泡桐、桑、朴、臭椿、苹果、梨、桃、丁香为害状况:为害叶、枝、花柄花芽长出一层白粉状物,叶片卷曲,枝条畸形,严重时花少而小,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1、早春发芽前,彻底剪除罹病枝叶,集中烧毁,再喷3—4度石灰硫磺合剂。
2、生长期喷50%代林铵或7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25%多菌灵500—800倍液。
黑斑病为害对象:月季、蔷薇、山刺玫、黄刺玫、榆叶梅、杨、核桃、油桐为害状况:主要为害叶片,叶上长出紫黑褐色或褐色圆形斑或不规则的轮纹斑,引起叶片脱落。
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2、根据病情可喷100—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
锈病为害对象:蔷薇、玫瑰、月季、萱草、菊花、云杉、落叶松、马尾松、云南松、黑松、油松、毛白杨、枣。
为害状况:为害叶、茎、花茎和花蕾,产生橙黄色夏孢子堆和黑色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1、发现病株,及时清除。
2、生长期药剂保护,喷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97%敌锈钠250—300倍液(加0.1—0.2%洗衣粉)。
灰霉病为害对象:牡丹、仙客来、菊花、芍药、葡萄、杨、柳为害状况:为害叶、茎和花,紫褐或褐色病斑,长出灰霉病状物,茎上病斑软腐,致使植株折倒。
防治方法:1、注意通风透光,及时剪除病枝叶,集中烧毁。
2、药剂保护,喷120—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波或代森锣800—1000倍。
褐斑病为害对象:榆叶梅、菊花、贴梗海棠、除虫菊、杨、沙枣为害状况:被害叶上有褐色或黑褐色圆形病斑,叶渐变黑,枯死。
防治方法:1、冬、春季彻底消除病叶、枝,并烧毁。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e52fe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5.png)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植物病害是指植物由于病原微生物、病虫害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植物病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生物控制因子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昆虫来控制病虫害。
例如,可以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寄生蜂等,来捕食害虫,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如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化学农药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菌或害虫,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过量使用造成农药残留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应选择对目标病害有效、对非目标生物安全性高的农药,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三、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高温、低温、光照等物理因素来消灭病原菌或害虫。
例如,在温室中可以利用高温熏蒸的方法来消灭病原菌,或使用冷冻处理来杀灭害虫。
此外,还可以利用光照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例如,在温室中使用紫外线灯来消毒。
四、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是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来预防和减轻植物病害的发生。
首先,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
其次,合理的施肥和浇水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降低病害的发生。
此外,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以防止病害的传播。
还应注意合理的间作和轮作,以防止病害的累积。
五、环境调控环境调控是通过改变生长环境来控制植物病害的发生。
例如,调节温湿度、光照等因素可以影响病原菌或害虫的生长繁殖。
此外,合理的排水和通风也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另外,还可以利用覆盖材料来遮荫或保温,减少病害的侵染。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栽培管理和环境调控等多种手段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f560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3.png)
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1.选择健康种苗:选用无病虫害的健康种苗。
2.轮作休耕:采用轮作和休耕来改善土壤条件,减少病害菌的数量。
3.合理施肥:维持适宜的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不过量,不缺乏。
4.正确浇水:避免过浇或不浇,浇透不浇多。
不使土壤过于潮湿,以防生发病菌。
5.清理积雪:及时清理积雪,防止病菌在积雪中生存。
6.割掉患部:发现病害应及时割除患部,避免病害扩散。
7.消毒器械:注意使用器械卫生,避免病害交叉感染,及时清洗、消毒。
8.喷洒防治剂:采用生物性和化学性防治剂喷洒,但不得过量,也要注意安全。
9.设置陷阱:利用粘虫板和黄色板卡防治飞行昆虫,防止入侵。
10.及时发现、防治:通过巡查、观察、发现患部,能够提高治理效果。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及措施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9fa3b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f.png)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及措施植物病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害,农业专家们总结了一系列的防治技术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病害防治的相关技术和措施。
一、病害诊断和监测在进行植物病害防治之前,第一步是准确地诊断和监测病害。
通过观察病害症状、使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和进行病理学实验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病害的类型和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培育和选用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可以大大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遗传改良和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抗病性更强的品种,提高植物的整体抗病能力。
三、合理的种植制度合理的种植制度也是植物病害防治的关键。
采用轮作、间作、合理的种植密度等制度,可以减少病原体在土壤中的积累和传播。
此外,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也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四、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拮抗菌和植物抗病物质等生物资源进行病害防治的一种方法。
例如,可以引入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和线虫,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
同时,利用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等,可以有效地防治一些真菌性病害。
此外,一些植物本身含有抗菌物质,通过喷施植物提取物,可以帮助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五、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之一。
使用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农药,可以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害。
然而,使用化学农药也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时机,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六、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是一种无污染、环保且可持续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通过使用遮阳网、覆盖薄膜等物理隔离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害虫和病原体的侵入。
此外,使用高温杀菌和紫外线消毒等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杀灭病原体。
七、综合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的植物病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包括病害防治的各种技术和措施的综合应用,通过多种手段共同作用,实现对植物病害的全面防控。
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c711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1.png)
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1. 预防病害的发生:例如选用适宜品种,控制森林地力,防止侵入危害的虫害等。
2. 林间清理:清除病树、弱树、死树、残余根茬及树冠上的枯枝败叶等,尽可能减少病菌、虫害过冬的腐殖物。
3. 活力建立:通过降低林分密度,留出充足的空气和阳光,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抗病能力。
4. 化学控制: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病害,如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剂,如碘酸钠、铜制剂,农育水等。
需要注意化学农药的选择、使用浓度、使用时间等情况。
5.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和竞争植物等方式控制病害的发生,如通过引入天敌控制某些病虫害、通过种植竞争植物来降低对主要森林植物的危害等。
6. 综合控制: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手段,在特定的地方进行防治,达到防治的效果。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法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aa41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4.png)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法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它们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作物,科学家们研究出了许多有效的防治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
一、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采用生物性农药或天敌来控制病虫害。
它与化学防治法相比,具有环保、无毒、对人畜没有危害等优点。
生物防治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天敌引入法:通过引入具有捕食性或寄生性的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比如引入益虫来吃掉害虫。
2. 抗菌剂使用法:利用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来生产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减轻病害程度。
3. 基因工程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植物基因,使其具有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生物防治法的优点是环保且对人畜无害,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引入的天敌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次,天敌与害虫的数量和比例难以控制;最后,生物性农药的效果可能不如化学农药明显。
二、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法是利用一系列物理方法可控制植物病虫害,而不使用化学药剂。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1. 温度控制法:通过调节环境温度,使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受到限制。
比如利用高温来杀死病原菌或害虫。
2. 自然隔离法:将受感染的植物与健康植物隔离,防止病菌扩散。
3. 物理屏障法:利用物理隔离措施,如使用网罩、纱布等材料来阻挡害虫入侵。
4. 太阳能辐射法:利用太阳能的辐射杀死害虫或病菌。
物理防治法的优点是环保且对人畜无害,但存在一些局限性。
物理隔离和屏障法只能表面上防止害虫入侵,而无法彻底消灭害虫。
此外,某些物理方法可能对植物本身造成损伤。
三、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治方法。
农民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这种方法通常能够迅速有效地降低害虫数量,从而保护作物。
不过,化学农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 污染环境:化学农药的残留会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对人畜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植物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植物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f078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5.png)
植物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面临病虫害的困扰,这不仅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负面影响,还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对于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和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防治1.真菌病害真菌病害是植物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常见的真菌病害包括霉菌病、锈病和腐烂病等。
防治真菌病害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具有抗病性的品种是预防真菌病害的首要措施之一。
(2)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养分含量有利于植物提高抵抗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
(3)定期清除病菌侵染物:及时清理植物上的病菌侵染的部分,防止病害的扩散。
(4)使用化学药剂:在严重感染时,可以使用适当的化学药剂进行治疗。
2.病毒病害病毒病害是植物病害中最难以防治的一类。
常见的病毒病害包括花叶病毒和黄化病毒等。
针对病毒病害,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毒种苗:选用无病毒的种苗对于预防病毒病害至关重要。
(2)发现病毒感染及时隔离:发现植株出现病毒感染症状时,应该立即将其隔离,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3)控制病毒传播媒介:对于那些可以帮助病毒传播的害虫,如叶蝉等,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害虫数量。
二、虫害防治1.蚜虫蚜虫是植物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在植物茎叶上吸食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以下是一些防治蚜虫的方法:(1)引入天敌:一些昆虫如瓢虫和寄生蜂是蚜虫的天敌,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天敌来控制蚜虫的数量。
(2)喷洒有机农药:使用对人畜无害的有机农药进行喷洒,有助于控制蚜虫的繁殖。
(3)清除病源:定期清除受蚜虫感染的植物部分,以防止病情扩散。
2.飞虱飞虱是常见的稻谷害虫,在稻田中以大量吸食水稻汁液,给水稻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以下是一些防治飞虱的方法:(1)合理灌水和施肥:保持适宜的水分和养分含量,有助于提高水稻的抵抗力,减少飞虱的侵害。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8篇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80a0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2.png)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8篇第1篇示例: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园艺植物病虫害是园艺爱好者们在栽培和种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
科学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对于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预防病虫害预防病虫害是防治的第一步。
要做好预防工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选择抗病虫害品种。
在种植园艺植物时,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过量施肥会使植物变得柔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要注意施肥的量和频次。
3、保持通风透光。
通风透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可以减少病菌的生长和繁殖,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
4、定期清洁和修剪。
定期清洁种植容器、工具和植物周围的杂草,定期修剪植物的枝叶,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药剂。
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防治,切不可随意使用不明药剂,以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2、按照使用说明进行。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和剂量进行,切不可使用过量或者不足,以免产生药害或者抗药性。
3、定时定点进行。
化学防治需要定时定点进行,以确保药剂的有效性和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
三、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真菌、细菌等天然生物因素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持久、安全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方式。
1、种植花卉。
一些花卉可以吸引天敌昆虫,例如瓢虫、寄生蜂等,用于控制害虫的数量。
2、施用生物剂。
生物剂是一种利用生物杀菌剂、昆虫病原体等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其优点是对环境友好,不会对植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2bf6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c.png)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病原体或非生物因素的侵害而引发的病害状况。
为了保护植物健康和提高产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方法来预防和应对植物病害的发生。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是预防植物病害的基本措施之一。
合理的灌溉管理、适宜的施肥和良好的通风,能够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营养和气体交换,从而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原体的侵害。
1. 灌溉管理: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特性和土壤湿度来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
避免出现过湿或过干的情况,以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2. 施肥控制:确保植物得到适宜的营养供应,但要避免施肥过量导致植物过于茂盛而易感染病害。
不同植物对肥料的需求不同,应根据植物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
3. 通风管理:保持适当的通风条件,避免植物受潮或受热过度,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二、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植物病害的重要策略之一。
经过育种改良的抗病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在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存活和生长,减少感染和病害的发生。
1. 选择合适的品种:了解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和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栽培条件的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2. 种植抗病砧木:在果树或其他植物的砧木上接种抗病品种的芽苗,利用砧木的抗性来提高整株植物的抵抗力。
三、加强病原体监测和早期防治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及早发现和处理病害,能够防止病害扩散和造成更大损失。
1. 病原体监测:定期巡视田间,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注意留意病斑、病株、虫害等病征,以便及时确诊和采取防治措施。
2. 早期防治:一旦发现植物病害,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如局部剪除受害组织、喷洒防治农药等。
及早处理能够有效减少病害扩散和进一步危害。
四、合理使用农药农药的合理使用是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病害的特性和发生规律,科学选择和使用农药,能够有效杀灭病原体并减少病害的发生。
植物的病害与虫害防治
![植物的病害与虫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32c9f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9.png)
植物的病害与虫害防治植物病害及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农作物的丰收,有效的病害与虫害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植物病害与虫害的防治方法,旨在帮助农民和园艺爱好者更好地管理植物园艺。
一、病害的防治植物病害主要通过病原体感染引起。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
1. 选择抗病品种: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抗病性,选择抗病品种种植能有效降低植物被病害感染的风险。
2. 病害防治剂:使用病害防治剂是控制病害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些药剂能够杀灭病原体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如农药、杀菌剂和抗生素等。
3. 清除病害源:及时清除菌斑、感染的植物器官和已感染的废弃物等,以防止病原体进一步传播和感染健康的植物。
4. 控制环境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这对防治病害非常重要。
过度湿润的环境容易导致真菌和细菌的滋生,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削弱植物的抵抗力。
二、虫害的防治虫害是农作物生长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虫害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虫害防治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或使用昆虫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繁殖。
例如,引入寄生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常用的虫害防治方法,广泛使用农药来杀灭害虫。
但是,使用农药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机械防治:通过机械手段,如手工捕捉、灭杀、振打等方式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在果园中使用粘虫黄板来吸引和捕捉害虫。
4. 配套措施: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采取一些配套措施来防治虫害。
例如,合理的种植密度、适时的灌溉和施肥、及时清除虫害的植物器官等。
三、病害与虫害综合防治综合防治病害和虫害是更可行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综合防治的措施。
1. 种植合理: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和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控制种植密度,保持植物生长的良好状态。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6ee40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a.png)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近年来,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给园林景观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方案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方式,并提供适用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施指南,以期为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帮助。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生物、微生物等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环境友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天敌,如昆虫或鸟类,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同时,利用益生菌和其他微生物也能有效地防治园林植物病害,如利用一些拮抗性微生物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防治需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准确的选择和实施。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切断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或利用物理性杀虫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通过修剪感染了病菌的植物部分,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此外,采用高温、低温、光线、电磁波等物理手段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防治方法。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防治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化学农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也有可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方法,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农药的使用剂量来使用;2. 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农药的毒性、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在使用农药时,应佩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农药;4. 使用后要及时清洗使用器具,避免农药残留。
四、良好的栽培管理预防病虫害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进行良好的栽培管理。
合理选择植物品种,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等都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良好栽培管理措施:1.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2. 注意合理施肥,避免过肥或缺肥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易受病虫害侵袭;3. 定期修剪和清除病虫害的植物部分,及时处理感染病害的植物;4. 注意植物的生长环境,保持足够的光照、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5. 定期检查植物,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植物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摘要: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是指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
植物在病原物的侵害或不适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生理机能失调、组织结构受到破坏的过程。
植物病害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的拮抗性共生;其发生和流行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农作物和林木的病害大发生,常使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受严重损失。
有些患病作物能引起人畜中毒。
一些优质高产品种往往因病害严重而被淘汰。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除自然因素外,常与大肆开垦植被、盲目猎取生物资源、工业污染以及农业措施不当等人为因素有关。
关键字:植物病害防治方法抗病育种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植物检疫、抗病育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六种,这六种防治方法又各有其的利弊。
一、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又叫“法规防治”,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
它是人类同自然长期斗争的产物,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
由此可见,植物检疫是一项特殊形式的植物保护措施,涉及法律规范、国际贸易、行政管理、技术保障和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为一综合的管理体系。
植物检疫是一项传统的植物保护措施,但又不同于其他的病虫防治措施。
植物保护工作包括预防或杜绝、铲除、免疫、保护和治疗等五个方面。
植物检疫是植物保护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内容涉及植物保护中的预防、杜绝或铲除的各个方面,也是最有效、最经济、最值得提倡的一个方面,有时甚至是某一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计划中唯一一项具体措施。
但植物检疫具有的特点却不同于植物保护通常采用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措施。
其特点是从宏观整体上预防一切(尤其是本区域范围内没有的)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植与扩展。
由于它具有法律强制性,在国际文献上常把“法规防治”、“行政措施防治”作为它的同义词。
凡属国内未曾发生或曾仅局部发生,一旦传入对本国的主要寄主作物造成较大危害而又难于防治者;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可能传入而只能随同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随同种子、苗木等植物繁殖材料的调运而传播的病、虫、杂草等均定为检疫对象。
确定的方法一般先通过对本国农、林业有重大经济意义的有害生物的危害性进行多方面的科学评价,然后由政府确定正式公布。
有的列出总的统一名目,在分项的法规中针对某种(或某类)作物加以指定;也有的是在国际双边协定、贸易合同中具体规定。
检疫检验按检验场所和方法可分为:入境口岸检验、原产地田间检验、入境后的隔离种植检验等。
隔离种植检验,是在严格隔离控制的条件下,对从种子萌发到再生产种子的全过程进行观察,检验不易发现的病、虫、杂草,克服前两种方法的不足。
通过检疫检验发现有害生物,可采取禁止入境、限制进口、进行消毒除害处理、改变输入植物材料用途等方法处理。
一旦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则应在未传播前及时铲除。
此外,在国内建立无病虫种苗基地,提供无病虫或不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繁殖材料,则是防止有害生物传播的一项根本措施。
二、抗病育种抗病育种是利用作物不同种质对病害侵染反应的遗传差异通过相应的育种方法,选育耐病、抗病或免疫新品种的技术。
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止蔬菜病害的主要方法之一,与其他防治方法相比,效果稳定,简单易行,成本低,能减轻或避免农药对蔬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等。
抗病机制:蔬菜感染病害的程度是品种抗病性、病原数量和侵染力以及发病环境条件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抗病育种就是通过遗传改良的方法以增强品种的抗病性。
品种抗病性按其专化程度可分为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两种。
①垂直抗性,又称专化性抗性。
特点是品种对病原某些生理小种具有高度抗性,而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不表现抗性。
抗病反应通常呈过敏性坏死。
在遗传上多为主效基因所控制的简单遗传种种抗病性特异性强,容易识别,受环境影响较小,基因转移容易。
在番茄、马铃薯等自花授粉和无性繁殖蔬菜上广为利用。
但缺点是常会因病原小种变异而丧失抗性。
②水平抗性,又称田间抗性。
品种对某种病害多个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几乎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抗病反应包括过敏性坏死以外的抗入侵和抗扩散等多种反应。
表现为侵染率低、潜育期长、产孢量少或孢子堆小等特点。
抗病程度不如垂直抗性突出,多为耐病性,表现为延缓发病速度,推迟发病高峰。
水平抗性通常属微效多基因所控制的数量遗传。
优点是不易因病原生理小种的变化而丧失抗性。
育种特点:育成抗病品种,必须有可供利用的抗原。
抗原除存在于现有栽培品种或古老地方品种外,近缘野生类型中具有丰富的抗病种质。
因此,在育种开始阶段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收集本地区及国内外的抗源材料;同时,可通过远缘杂交、人工引变、细胞融合等方法,人工创造新的具有抗性的原始材料。
为了发现抗原,必须将育种材料置于病原感染的条件下,使感病与抗病类型区分开。
在病害流行地区或年份进行抗病性鉴定简单易行,但常因自然条件下病原小种不一、不同病害的相互影响、寄主感染受害不匀等原因而影响鉴定结果。
为了提高鉴定的可靠性,许多土传病害的田间鉴定需在专门的人工病床或病圃进行;对某些气传病害,常在田间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行感病品种作为诱发行,以保证有充足的病原。
田间鉴定受环境影响很大,且易感染正常栽培的田块,故在抗病育种中主要采用人工控制条件下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
即用所需病原,采用适当的接种手段(喷雾、喷粉、浸渍、注射、磨擦、拌种或与土壤混合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按一定浓度,在适当苗龄的植株易感部位接种。
接种后应创造侵染环境,促使发病。
接种所用的病原物,因病害种类不同,可分别在寄主活体、残死体或合适的人工培养基上保存、繁殖。
通过调查记载发病的普遍率、严重度和反应型,以估计、判断群体发病情况、发病程度和抗病的特点。
三、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为了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
农业防治如能同物理、化学防治等配合进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农业防治包括的主要措施:a.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这些措施往往影响农田生态系的改变,引起病虫害种类、数量发生深刻的变化,减少或消除病虫害的滋生基地。
b.轮作:正确的轮作,可提高地力,给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使病虫害营养条件恶化、数量减少。
c.耕犁:对地下害虫或以作物遗株越冬的病虫害有直接杀伤,或使害虫翻出土面被捕食或捕杀。
d.调节作物的播、植期:使作物容易受害的生育期与病虫害严重为害的盛发期错开,减轻或避免受害。
e.清除杂草和清洁田园:杂草常常是病虫害的越冬场所或寄主,从而成为病虫害为害农作物的桥梁。
遗株和枯枝落叶中往往潜藏不少病虫害,所以清洁田园及除草对防治病虫害有很大作用。
f.排灌水:可以恶化病虫害的生活环境,尤对水湿性病虫害更为显著。
g.施肥:合理施肥,使作物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施肥还可提高作物受害后的恢复能力;但施肥不当则降低作物抗病虫力。
h.作物抗性品种的利用:可以恶化病虫害的营养条件,能较长时期内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农业防治措施与作物增产技术措施是一致的,它主要是通过改变生态条件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即可达到控制多种病虫害的目的,花钱少,收效大,作用时间长,不伤害天敌,又能使农作物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因此,农业防治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经济、安全、有效的根本措施,它在整个病虫害防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四、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用农药防治植物害虫、病害和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也称药剂防治。
植物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
特别是在有害生物大量发生而其他防治方法又不能立即奏效的情况下采用,能在短时间内将种群或群体密度压低到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防治效果明显,且很少受地域和季节的限制。
农药可进行工业化生产,品种和剂型多,使用方法灵活多样,能满足对多种有害生物防治的需要。
防治原理: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的生物活性,将有害生物种群或群体密度压低到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
农药的生物活性表现在4个方面:①对有害生物的杀伤作用,是化学防治速效性的物质基础。
如杀虫剂中的神经毒剂在接触虫体后可使之迅速中毒致死;用杀菌剂进行种苗和土壤消毒,可使病原菌被杀灭或被抑制;喷洒触杀性除草剂可很快使杂草枯死;施用速效性杀鼠剂可在很短时间内使鼠中毒死亡等。
②对有害生物生长发育的抑制或调节作用。
有些农药能干扰或阻断生命活动中某一生理过程,使之丧失为害或繁殖的能力。
化学不育剂作用于生殖系统,可使害虫、害鼠丧失繁殖能力;多菌灵能抑制多种病原菌分生孢子和水稻纹枯病菌核的形成和散发, 2,4-滴类除草剂可抑制多种双子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株畸形、叶片萎缩,因而致死等。
③对有害生物行为的调节作用。
有些农药能调节有害生物的觅食、交配、产卵、集结、扩散等行为,使之处于不利的情况下而导致种群逐渐衰竭。
如拒食剂使害虫、害鼠停止取食;食物诱致剂与毒杀性农药混用可引诱害虫、鼠类取食而中毒死亡;性信息素可诱集雄性昆虫,干扰其与自然种群的交配,从而影响正常繁衍。
④增强作物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
包括改变作物的组织结构或生长情况,以及影响作物代谢过程。
如用赤霉素浸种,加速小麦出苗,可避过被小麦光腥黑穗病侵染的时期;利用化学药剂诱发作物产生或释放某种物质,可增强自身抵抗力或进行自卫等。
防治策略:总的原则是与综合防治中的其他防治方法相互配合,以取得最佳效果。
基本策略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作物及其产品采取保护性处理,力求将有害生物消灭在发生之前。
如在作物栽种前对苗床、苗圃、田园施药,农产品入库前进行空仓消毒和使用谷物保护剂,以杀灭越冬和作物苗期病虫;在作物表面喷洒保护性杀菌剂,以防止病原物的入侵等。
这些措施对某些常发性病、虫、草害收效尤为显著。
一是对有害生物采取歼灭性处理。
在作物生长期间或农产品贮藏保管期间,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如已发生就施药歼除,以控制和减轻发生为害的程度。
这是化学防治中经常而普遍采用的急救措施。
农药的广泛、大量和长期使用已经给人、畜健康、环境和农田生态系统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有害生物也逐渐产生抗药性。
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与一些农药的高毒性和持久性有关外,施药技术水平不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施药过程中,仅极少量农药击中有害生物靶体,而大量农药散落在环境中。
因此,改进施药技术,以求把农药准确地送达生物靶体,已成为化学防治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外,由于各种有害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可由于某些生物化学反应受到干扰而发生变化,或被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