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发泡工艺简介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工艺,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海绵制品,
如床垫、沙发垫、汽车座椅等。
这种工艺可以生产出具有良好弹性、透气性和舒适性的海绵制品,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青睐。
首先,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的原料主要包括聚醚型或聚酯型的聚氨酯原料、气
体发泡剂、助剂和颜料。
其中,聚氨酯原料是主要的成型材料,气体发泡剂用于在制品内部形成气泡,助剂则用于调整发泡体系的性能,颜料则用于为海绵制品着色。
在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聚氨酯原料与气体发泡剂、助剂充分混合,形成均
匀的发泡体系。
然后,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利用模具的特定结构和加热系统,使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发泡反应。
在发泡过程中,气体发泡剂释放气体,使混合物体积膨胀,形成具有开放细胞结构的海绵制品。
发泡反应完成后,海绵制品需要经过一定的固化和后处理工艺,以保证制品的
稳定性和品质。
在固化过程中,海绵制品会逐渐凝固和硬化,形成最终的产品形态。
同时,海绵制品还需要进行切割、修整、磨光等后处理工艺,以满足客户的具体需求。
总的来说,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是一种高效、灵活和环保的生产工艺,可以生
产出各种类型的海绵制品,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医疗等领域。
通过不断的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将会在未来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海绵制品。
PU发泡工艺介绍

考量开孔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9
聚氨酯原材料
聚氨酯原材料主要有ISO部分(又称黑料或 B料)和聚醚组合料部分(又称白料或A料) 组成。
ISO部分: TDI、TDI&MDI、 MDI。
聚醚组合料部分: 聚醚: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
10
聚氨酯原材料
助剂:
催化剂:发泡胺催化剂和凝胶胺催化剂 泡沫稳定剂:有机硅油 发泡剂:H2O、F-11、F-12、二氯甲烷 阻燃剂:磷酸铵、氧化锑、含卤(烃、醇、酯、醚)、
撕裂强度:
通过规定形状的式样加撕裂力,来测定材料的抗撕裂性能。 试样尺寸为150*25*25mm(GB/T 10808),试样厚度方向为泡沫上升方向。
试样一端的中心部,沿厚度方向(泡沫上升方向)切一40mm长的切口, 沿试样厚度方向测量厚度,将试样张开夹在试验机夹具上,以 50~20mm/min的速度施加负荷,用刀片切割试样,保持刀口在中心位 置,记下试样断裂或撕裂50mm时的最大值。
• 料比: 产品硬度,物理性能和开孔性的重要控制 点;
17
聚氨酯原材料-聚醚组合料
• 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未来发展趋势: • 高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 • 高固含量和低粘度的聚合物多元醇; • 低挥发性; • 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范围小; • 伯羟基含量进一步提高。
18
聚氨酯化学
两个主要反应方程式
• 将聚醚,水,催化剂和稳定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后搅拌均匀的体系; 也称为A料
• 常见的配方:
22
工艺流程
• 原料检验
•
羟值,含水量,固含量,NCO含量等原材料性能;
• 配料
•
按配方配制聚醚组合料;
• 浇注
聚氨酯发泡技术

聚氨酯发泡技术
聚氨酯发泡技术是一种由聚氨酯原料,以及各种增塑剂、发泡剂、润湿剂、抗氧化剂、催化剂等复合而成的生产工艺。
它具有自主发泡性能,不需要外界加热即可实现空气及水分子体系中的渗透发泡,可得到有一定强度、密度和结构的发泡体,并可添加一些特殊功能性添加剂,使发泡材料具有抗水性、耐油性、耐酸碱性、抗紫外线老化性等特点,从而在保证发泡体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用性。
聚氨酯发泡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发泡技术,它的发泡过程采用的是自主发泡的原理,即聚氨酯原料在凝固时,由于其内部的发泡剂、催化剂等物质的作用,会形成小气泡,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密度和结构的发泡体,从而使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耐油性、耐酸碱性、抗紫外线老化性等特点,从而在保证发泡体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用性。
聚氨酯发泡技术具有良好的发泡效果,可以生产出空心、多孔、可塑性好的发泡体,从而为实现结构密闭性、抗紫外线老化性、隔热性等特殊应用和要求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聚氨酯发泡技术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包装、冰箱、冷库等领域。
聚氨酯发泡技术的优点还有:发泡过程简单,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发泡原料和发泡工艺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生产出各种规格不同的发泡体;发泡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弹性大,耐受冲击;发泡过程中产生的CO2也可以有效利用,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等。
总之,聚氨酯发泡技术具有发泡效果好、环保性强、耐用度高、可塑性良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包装、冰箱、冷库等领域,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发泡技术。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聚氨酯海绵是一种常见的海绵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吸震、吸音、隔热等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家具、汽车座椅、鞋垫等。
聚氨酯海绵的制作过程中,发泡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聚氨酯海绵的发泡工艺及相关参考内容。
1.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的基本步骤:(1) 原料准备:聚氨酯发泡材料主要包括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和增发剂等。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比例,并搅拌均匀。
(2) 模具准备: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制作合适的模具,确保发泡后的聚氨酯海绵符合尺寸和形状要求。
(3) 发泡过程:将原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和加压的方式触发发泡反应。
发泡过程中,原料逐渐膨胀,填充整个模具空间。
(4) 固化和冷却:发泡完成后,聚氨酯材料需要经过固化和冷却,以保证海绵材料的稳定性和质量。
(5) 脱模和修整:待聚氨酯材料完全固化和冷却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加工,如剪裁、打磨等。
2.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的注意事项:(1) 原料配比:聚氨酯海绵的质量和性能与原料的配比关系密切。
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合适的原料比例,以确保发泡后的海绵材料具有合适的硬度、弹性等特性。
(2) 发泡条件:发泡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对聚氨酯发泡效果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发泡材料和产品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发泡温度和压力,以获得最佳的发泡效果。
(3) 模具设计:模具的设计应符合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要求。
同时,模具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抗粘性,以便顺利脱模和修整。
(4) 固化和冷却时间:发泡后的聚氨酯海绵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化和冷却,以确保材料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和材料性能的发挥。
固化和冷却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以上是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及相关参考内容的简要介绍。
发泡工艺对于聚氨酯海绵的制作至关重要,不同的产品和要求将对发泡工艺提出不同的要求。
通过合理配比原料、控制发泡条件、优化模具设计以及适当的固化和冷却时间,可以生产出具有高质量和性能的聚氨酯海绵产品。
聚氨酯发泡生产工艺

聚氨酯发泡生产工艺
聚氨酯发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家具等行业的发泡材料,其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原材料准备、混合反应、模具注射和固化四个步骤。
首先,进行原材料准备。
聚氨酯发泡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有聚醚、聚酯、催化剂、气体发生剂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严格按照配比准备,并且保持干燥和洁净。
其次,进行混合反应。
将事先准备好的聚醚、聚酯等原材料加入混合机中进行搅拌和混合。
加入的催化剂和气体发生剂可以控制发泡材料的反应速度和发泡性能。
然后,进行模具注射。
混合反应后的聚氨酯液体会在模具中注射,模具形状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模具中的空腔会被聚氨酯液体填充,同时发生泡沫扩张,形成发泡材料的形状。
最后,进行固化。
注射完成后,发泡材料需要在模具中进行固化。
根据产品的要求,可以通过加热、冷却等方式对发泡材料进行固化,使其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强度。
在整个聚氨酯发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环节。
首先,原材料的选择和准备非常重要,不同的原材料和配比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其次,混合反应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控制好,以保证反应的充分和均匀。
注射过程中,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也需要精确,以确保产品形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最后,固
化的温度和时间也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固化效果。
总之,聚氨酯发泡生产工艺需要进行原材料准备、混合反应、模具注射和固化等步骤。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发泡产品。
PU发泡工艺介绍

PU发泡工艺介绍PU(Polyurethane)是一种具有众多优良性能的聚氨酯材料,其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家电、电子等领域。
而PU发泡工艺是将PU材料通过特定的工艺进行发泡制造,以实现材料的轻量化和良好的绝缘性能。
下面将对PU发泡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PU发泡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制、混合与反应、发泡加工、硬化和成型等环节。
首先,原料配制是指将PU材料的主体成分聚醋酸酯(Polyol)和异氰酸酯(Isocyanate)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与反应环节中,将配制好的主材与辅助材料(如发泡剂、催化剂、稳定剂等)与机械设备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以促使材料发生反应,并产生气体,从而形成泡沫结构。
发泡加工阶段,经过一系列工艺操作,如调整温度、压力、密度等参数,对PU材料进行发泡加工,以获得所需的产品形状和尺寸。
硬化阶段是指将发泡完毕的PU材料进行定型和固化,使其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成型阶段是将硬化的PU材料进行剪裁、冲压、压延等工艺,通过模具来完成最终产品的成型。
首先,PU发泡工艺可以制造轻质的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
这是由于PU材料中的发泡剂释放出的气体可以形成许多微小的气泡,从而使材料的密度降低。
其次,PU发泡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良好绝缘性能。
PU泡沫是一种封闭细胞,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和耐火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和电子领域。
再次,PU发泡工艺可以制作各种复杂形状的产品。
PU材料具有优良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可以通过调整发泡工艺参数和选择合适的模具来生产各种形状、尺寸和硬度的成品。
此外,PU发泡工艺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PU材料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PU发泡工艺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从而实现资源节约。
在应用方面,PU发泡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家电、电子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PU发泡材料可用于墙体隔热、屋顶保温、地板隔音等。
在汽车行业,PU发泡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座椅、车门内饰等零部件。
pu发泡工艺技术

pu发泡工艺技术PU发泡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聚氨酯材料进行发泡制作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使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如建筑、汽车、家具、电子等。
在PU发泡工艺技术中,聚氨酯材料是通过化学反应组成的,形成一个具有轻质孔隙结构的发泡体。
PU发泡工艺技术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混合、注塑、发泡、固化等步骤。
首先,需要准备好聚氨酯材料,通常是由两种液体材料混合而成的。
然后,将这两种液体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其达到适合发泡的状态。
接下来,将混合的材料注入模具中。
模具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任何形状,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在注塑过程中,材料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充满整个模具,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
在发泡阶段,注塑的材料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使整个空腔膨胀。
这样,PU发泡材料就形成了一个轻质、高强度的聚氨酯泡沫。
最后,通过固化工艺,使聚氨酯泡沫发泡体完全固化。
固化的时间和温度取决于具体的产品要求和材料性质。
完成固化后,就可以将PU发泡制品取出模具,得到成品。
PU发泡工艺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PU发泡材料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可以在电子领域中广泛应用。
其次,由于聚氨酯材料的性质可调,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硬度、厚度和形状的产品。
另外,PU发泡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可以减少产品的重量和成本。
PU发泡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在建筑领域,可以用来制作隔热材料、隔音材料和防水材料等。
在汽车领域,可以用于制作车座、车门和车顶等。
在家具领域,可以用于制作床垫、沙发和椅子等。
此外,PU发泡材料还可以用于制作包装材料、运动器材和医疗器械等。
总之,PU发泡工艺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且具有广泛应用的技术。
它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将聚氨酯材料转化为轻质、高强度的泡沫制品。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各种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PU发泡工艺技术将在更多领域中发挥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
聚氨酯发泡工艺范文

聚氨酯发泡工艺范文一、材料准备聚氨酯发泡工艺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异氰酸酯、多元醇和发泡剂。
异氰酸酯是聚氨酯发泡工艺的主要原料,其化学结构中含有活性氰基。
多元醇是异氰酸酯与其反应生成聚合物的胺类化合物,可以控制聚氨酯的硬度和弹性。
发泡剂可用于控制聚氨酯的密度和泡孔。
二、配方设计根据产品要求和使用环境的特点,设计合适的聚氨酯发泡工艺配方。
配方设计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比例、反应速度和反应温度,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
三、计量根据配方比例,精确计量所需的异氰酸酯、多元醇和发泡剂。
计量时需要注意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免对产品性能产生影响。
四、混合将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按照预定比例加入混合设备中,搅拌混合。
混合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配方要求进行控制,以确保均匀混合和反应的顺利进行。
五、发泡将混合物加入发泡设备中,根据产品要求控制发泡剂的用量和温度。
在发泡过程中,发泡剂内的液体化学品在高温和压力下分解,产生气泡和泡孔,使聚氨酯材料具有轻盈且绝缘性能。
六、固化发泡后的聚氨酯材料需要进行固化处理,以加强产品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固化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配方和产品要求进行控制。
七、加工固化后的聚氨酯材料可以进行各种加工操作,如切割、打磨和装配。
根据产品设计和使用要求,对聚氨酯材料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
八、质量检验对最终的聚氨酯发泡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测产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外观质量,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总结:聚氨酯发泡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加工工艺,通过控制配方比例、发泡参数和固化条件,可以制造出具有特定硬度和密度的聚氨酯材料。
在实施聚氨酯发泡工艺时,需要精确计量原材料、合理控制温度和压力,并进行适当的质量检验,以确保产品达到预期要求。
PU发泡工艺介绍

➢ 混合后泡沫并不是马上起发,而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后, 泡沫才开始变白并开始迅速起发.
➢ 混合结束到起发(泡沫上升)之间的时间就是乳白时间. ➢ 乳白时间越长则泡沫的流动性越好. ➢ 乳白时间长有利于原料在模具中分布.
8
聚氨酯泡沫形成
上升:
涉及到泡沫填充能力和熟化速度.
拉丝:
涉及泡沫的凝胶程度.
1
课程目标
• 介绍聚氨酯发泡工艺基础原理 • 发泡设备、模具的基础知识 • 工业生产安全防范
2
课 程 目录
• 聚氨酯的发展史 • 聚氨酯的分类 • 原料的介绍 • 聚氨酯的发泡原理 • 影响发泡的因素 • 配方制作基本要素 • 脱模剂原理及选择 • 发泡设备简单介绍
• 发泡模具简单介绍 • 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 常见问题分解 • 工业生产安全防范 • 聚氨酯发展趋势 • 知识要点回顾 • 持续改进(发泡工艺) • 经验分享
28
工艺控制
配方
➢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TDI&MDI体系. ➢ MDI体系: 密度范围52-60g/cm3 ➢ TDI 体系 : 密度范围35-45g/cm3
29
发泡测试标准
测试项目:
✓ 密度:密度=质量(kg)/体积(m3) ✓ 硬度:压陷硬度(ILD)、压缩硬度(CLD) ✓ 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 撕裂强度 ✓ 回弹性 ✓ 压缩永久变形 ✓ 阻燃 ✓ VOC
➢ 不平衡的压力将导致:浇注重量波动,超差;混合效果不 好;
➢ POL与ISO的比例不对; ➢ 混合程度、串料;
26
工艺控制
原料温度
➢ 在所有的工艺参数中,强调温度的稳定是首要条件. 如果温度波动,势必导致其它系统参数的波动. 例如:温度变化导致原料粘度发生变化,导致混合效果不 好,最终产品发生产品缺陷.
聚氨酯发泡工艺详解

聚氨酯发泡工艺一、发泡聚氨酯的优点/Article26079.html发泡聚氨酯由双组分组成,甲组分为多元醇,乙组分为异氰酸酯,施工时两组分进入喷涂机械中混合喷出,呈雾状,一分钟发泡凝固成型。
这种材料近几年才引进,用于建筑保温防水经过二、三年的使用,有较多的了解,优点很多,使用范围很广。
1.保温性能好。
导热系数0. 025左右,比聚苯板还好,是目前建筑保温较好的材料。
2.防水性能好。
泡沫孔是封闭的,封闭率达95% ,雨水不会从孔间渗过去。
3.因现场喷涂,形成整体防水层,没有接缝,任何高分子卷材所不及,减少维修工作量。
4.粘结性能好。
能够和木材、金属、砖石、玻璃等材料粘结得非常牢固,不怕大风揭起。
5.用于新作屋面或旧屋面维修都很适宜特别是旧屋面返修,不必铲除原有的防水层和保温层,只需清除表面的灰、砂杂物,即可喷涂。
6.施工简便速度快。
每日每工可喷200多平米,有利于抢进度。
7.收头构造简单。
喷涂发泡聚氨酯收头,不用特别处理,大为简化。
如使用卷材,在女儿墙处,需留凹槽,收头在凹槽内;若不能留凹槽,需用扁铁封钉收头,还要涂嵌缝膏。
8.经济效益好。
如果把保温层和防水层分开,不仅造价高,而且工期长,而发泡聚氨酯一次成活。
9.耐老化好。
据国外已用工程总结和研究测试获知,耐老化年限可达30年之久。
二、发泡聚氨酯的应用1.平屋面防水保温不上人屋面加喷一道彩色涂料,作为保护层;上人屋面,在上坐浆铺面砖。
2.瓦顶坡屋面将发泡聚氨酯喷在望板下沿,瓦块座浆在望板上,不会发生滑动。
3.墙体保温发泡聚氨酯用作墙体保温更具优越性装。
配式大墙板,喷在板肋间,粘结好又严密。
如用空心砌块,可将发泡聚氨酯喷在孔洞内,塞充饱满冻库的墙壁,喷涂尤佳。
目前墙体改革很关键的是保温技术,发泡聚氨酯可以大展宏图。
4.地下室外墙保温防水,是发泡聚氨酯大显身手的部位,既能保温、防水,又省去其他保护层,一举二得。
三、发泡聚氨酯的缺点虽然发泡聚氨酯有如此多的优越性,但也不是万能的,存在短处和不适宜之处。
聚氨酯发泡保温施工工艺

聚氨酯发泡保温施工工艺1. 聚氨酯发泡的基础知识聚氨酯发泡,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实,它就是一种在建筑中常用的保温材料,能让我们的房子在冬天温暖如春,夏天凉爽如秋。
说到聚氨酯,它的好处可真是数不胜数。
首先,它的保温效果特别棒,密度轻、强度高,而且使用寿命长,真是家居保温的好帮手。
想想在寒冷的冬天,坐在沙发上,外面风呼呼地刮,屋里却是温暖如春,那感觉可真是棒极了。
说到施工,哎呀,这可是一门艺术呢!施工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尤其是发泡的时候,得掌握好技巧。
首先,我们要确保现场的干净整洁,就像给自己家里大扫除一样,把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清理干净,腾出空间来好好工作。
然后,做好防护措施,别让自己的衣服和皮肤沾上那些化学材料,毕竟安全第一嘛。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在正式施工之前,材料准备可不能少。
聚氨酯发泡的原料主要有两种,叫做A料和B料。
A料一般是聚醇,B料则是异氰酸酯。
两者混合后会产生发泡反应,这个过程可是神奇得很,瞬间就能变成蓬松的泡沫,就像变魔术一样。
选择材料时,建议找信誉好的品牌,质量一定要过硬,毕竟谁也不想半路出岔子,对吧?2.2 设备检查设备检查也是重中之重。
想要施工顺利,喷枪、气源、混合装置等等,都要提前检查一遍,确保它们能正常工作。
就像打游戏前先把装备准备好一样,千万别临时抱佛脚。
喷枪要调试到最佳状态,喷出的泡沫才能均匀,效果才会好。
谁会喜欢那种喷出来的泡沫像小白鼠一样一边大一边小的呢?3. 施工过程3.1 现场操作正式开工啦!先在需要保温的地方喷一层聚氨酯发泡。
喷的时候要注意控制速度,尽量保持均匀,别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
想象一下,就像是在给墙壁涂抹奶油蛋糕一样,匀称又美观。
喷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持喷枪与墙面一定的距离,这样喷出的泡沫才能更好地展开,形成厚厚的保温层。
施工时,记得时不时看看喷出的效果,没喷到的地方可不能漏掉。
很多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漏了个小角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得重新补救,费时又费力。
聚氨酯发泡工艺简介

聚氨酯发泡工艺简介聚氨酯硬泡生产工艺硬泡成型工艺聚氨酯硬泡的基本生产方法聚氨酯硬泡一般为室温发泡,成型工艺比较简单;按施工机械化程度可分为手工发泡和机械发泡;根据发泡时的压力, 可分为高压发泡和低压发泡;按成型方式可分为浇注发泡和喷涂发泡;浇注发泡按具体应用领域、制品形状又可分为块状发泡、模塑发泡、保温壳体浇注等;根据发泡体系可发为HCFC 发泡体系、戊烷发泡体系和水发泡体系等, 不同的发泡体系对设备的要求不一样;按是否连续化生产可分为间歇法和连续法;间歇法适合于小批量生产;连续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效率高;按操作步骤中是否需预聚可分为一步法和预聚法或半预聚法; 1.手工发泡及机械发泡在不具备发泡机、模具数量少和泡沫制品的需要量不大时可采用手工浇注的方法成型;手工发泡劳动生产率低, 原料利用率低, 有不少原料粘附在容器壁上;成品率也较低;开发新配方,以及生产之前对原料体系进行例行检测和配方调试, 一般需先在实验室进行小试, 即进行手工发泡试验;在生产中,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小规模现场临时施工、生产少量不定型产品或制作一些泡沫塑料样品;手工发泡大致分几步: 1 确定配方, 计算制品的体积, 根据密度计算用料量,根据制品总用料量一般要求过量5%~15% ;2 清理模具、涂脱模剂、模具预热;3 称料, 搅拌混合, 浇注, 熟化, 脱模;手工浇注的混合步骤为:将各种原料精确称量后, 将多元醇及助剂预混合, 多元醇预混物及多异氰酸酯分别置于不同的容器中, 然后将这些原料混合均匀, 立即注入模具或需要充填泡沫塑料的空间中去, 经化学反应并发泡后即得到泡沫塑料;在我国,一些中小型工厂中手工发泡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手工浇注也是机械浇注的基础;但在批量大、模具多的情况下手工浇注是不合适的;批量生产、规模化施工, 一般采用发泡机机械化操作, 效率高; 2.一步法及预聚法目前,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都是用一步法生产的,也就是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后发泡成型;为了生产的方便, 目前不少厂家把聚醚多元醇或及其它多元醇、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等原料预混在一起, 称之为“ 白料”, 使用时与粗MDI俗称“ 黑料” 以双组分形式混合发泡, 仍属于“ 一步法”, 因为在混合发泡之前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早期的聚氨酯硬泡采用预聚法生产;这是因为当时所用的多异氰酸酯原料为TDI-80;由于TDI 粘度小, 与多元醇的粘度不匹配; TDI 在高温下挥发性大;且与多元醇、水等反应放热量大, 若用一步法生产操作困难, 故当时多用预聚法;若把全部TDI 和多元醇反应, 制得的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粘度很高, 使用不便;硬泡生产中所指的预聚法实际上是“ 半预聚法”;即首先TDI与部分多元醇反应, 制成的预聚体中NCO 的质量分数一般为20%~ 25%;由于TDI大大过量, 预聚体的粘度较低;预聚体再和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发泡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等混合, 经过发泡反应而制得硬质泡沫塑料;预聚法优点是:发泡缓和, 泡沫中心温度低, 适合于模制品;缺点是:步骤复杂、物料流动性差, 对薄壁制品及形状复杂的制品不适用;自从聚合MDI 开发成功后, TDI 已基本上不再用作硬质泡沫塑料的原料, 一步法随之取代了预聚法;浇注成型工艺浇注发泡是聚氨酯硬泡常用的成型方法, 即就是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 注入模具或制件的空腔内发泡成型;聚氨酯硬泡的浇注成型可采用手工发泡或机械发泡,机械发泡可采用间歇法及连续法发泡方式;机械浇注发泡的原理和手工发泡的相似,差别在于手工发泡是将各种原料依次称入容器中,搅拌混合;而机械浇注发泡则是由计量泵按配方比例连续将原料输入发泡机的混合室快速混合;硬泡浇注方式适用于生产块状硬泡、硬泡模塑制品, 在制件的空腔内填充泡沫, 以及其它的现场浇注泡沫;块状硬泡及模塑发泡块状硬质泡沫塑料指尺寸较大的硬泡块坯, 一般可用间隙式浇注或用连续发泡机生产;块状硬泡切割后制成一定形状的制品;模塑硬泡一般指在模具中直接浇注成型的硬泡制品;块状硬泡的生产方法和连续法块状软泡及箱式发泡软泡相似;原料中可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粉状或糊状填料;块状硬泡在模具顶上常装有一定重量的浮动盖板;反应物料量按模具体积和所需泡沫塑料密度计算,另加3%~ 5%比较合适;这种情况下,泡沫上升受到浮动盖板限制, 结构更为均匀, 各向异性程度减小;也可用自由发泡生产块状硬泡,即在没有顶盖的箱体内发泡,泡沫密度由配方决定;小体积体积小于 m3, 厚度不大于10cm聚氨酯硬泡生产配方及工艺目前已经成熟, 国内普遍采用;大体积块状硬泡发泡工艺难度较大, 国内生产厂家少;在大体积聚氨酯硬泡生产中, 应注意防止泡沫内部产生的热量积聚而引起烧芯;一般需控制原料中的水分, 不用水发泡以减少热量的产生, 尽量采用物理发泡剂以吸收反应热, 降低发泡原料的料温;间隙式箱式发泡和模塑发泡,发泡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多元醇、发泡剂、催化剂等原料精确计量后置于一容器中预混合均匀, 加入异氰酸酯后立即充分混合均匀, 具有流动性的反应物料注入模具, 经化学反应并发泡成型;箱式块状发泡工艺的优点是投资少, 灵活性大;一个模具每小时一般可生产两块硬泡;缺点是原料损耗大, 劳动生产率低;模塑发泡是在有一定强度的密闭模具如密闭的箱体内发泡, 密度由配方用量和设定的模具体积来决定;一般用于生产一些小型硬泡制品, 如整皮硬泡、结构硬泡等;模塑发泡的模具要求能承受一定的模内压力;原料的过填充量根据要求的密度及整皮质量而定;大体积块状泡沫一般需用发泡机混合与浇注物料;高、低压发泡机均可;机械发泡, 发泡料的乳白时间远比搅拌式混合的短;因此,生产大块泡沫塑料,最好选用大输出量发泡机;连续法生产块状硬泡的过程与块状软泡的相似, 所用发泡机, 其原理和外观也与生产软泡的机器相似;如Planibloc平顶发泡装置也适用于生产块状硬泡;浇注成型中的注意事项浇注发泡成型的催化剂以胺类催化剂为主, 可采用延迟性胺类催化剂延长乳白时间, 满足对模具的填充要求, 这类催化剂可提高原料体系的流动性, 但不影响其固化性;异氰酸酯指数稍大于100, 如105;浇注发泡成型过程中, 原料温度与环境温度直接影响泡沫塑料制品的质量;环境温度以 20~ 30℃为宜, 原料温度可控制在20~ 30℃或稍高一些;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易得到高质量的制品;对船舶、车辆等大型制品现场浇注成型, 难以控制环境温度, 则可适当控制原料温度并调节催化剂用量; 对模具的要求是结构合理, 拆装方便, 重量轻, 耐一定压力, 并且内表面还要有较好的光洁度;同时还要根据模具的大小和不同的形状, 在合适的位置钻多个排气孔;制造模具的材质一般是铝合金, 有时也用钢模;模具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反应热移走的速度;模温低,发泡倍率小, 制品密度大, 表皮厚;模温高则相反;为制得高质量的泡沫塑料制品, 一般将模温控制在40~ 50℃范围;料温和模温较低时, 化学反应进行缓慢, 泡沫固化时间长;温度高, 则固化时间短;在注入模具内发泡时, 应在脱模前将模具与制品一起放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熟化, 让化学反应进行完全;若过早脱模, 则熟化不充分, 泡沫会变形;原料品种与制件形状尺寸不同,所需的熟化时间和温度也不同;一般模塑泡沫在模具中需固化10min 后才能脱模;由于混合时间短, 混合效率是需重视的因素;手工浇注发泡, 搅拌器应有足够的功率和转速;混合得均匀, 泡沫孔细而均匀, 质量好;混合不好, 泡孔粗而不均匀, 甚至在局部范围内出现化学组成不符合配方要求的现象, 大大影响制品质量;聚氨酯硬泡喷涂成型聚氨酯硬泡喷涂发泡成型即是将双组分组合料迅速混合后直接喷射到物件表面而发泡成型;喷涂是聚氨酯硬泡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 可用于冷库、粮库、住宅及厂房屋顶、墙体、贮罐等领域的保温层施工, 应用已逐渐普及;喷涂发泡成型的优点是:不需要模具;无论是在水平面还是垂直面、顶面, 无论是在形状简单的物体表面或者还是复杂的表面, 都可通过喷涂方法形成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劳动生产率高;喷涂发泡所得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无接缝, 绝热效果好, 兼具一定的防水功能;低压及高压喷涂一般按喷涂设备压力分为低压喷涂和高压喷涂,高压喷涂发泡按提供压力的介质种类又分为气压型和液压型高压喷涂工艺;低压喷涂发泡是靠柱塞泵将聚氨酯泡沫组合料“ 白料” 即组合聚醚、“ 黑料” 即聚合 MDI这两种原料从原料桶内抽出并输送到喷枪枪嘴, 然后靠压缩空气将黑白两种原料从喷枪嘴中吹出的同时使之混合发泡;低压喷涂发泡的缺点是:原材料损耗大, 污染环境;黑白两种原料容易互串而造成枪嘴、管道堵塞, 每次停机都要手工清洗枪嘴;另外压缩空气压力不稳定, 混合效果时好时坏, 影响发泡质量, 喷涂表面不光滑;但低压喷涂发泡设备价格较高压机低;低压喷涂发泡施工是一般先开空气压缩机, 调节空气压力和流量到所需值, 然后开动计量泵开始喷涂施工, 枪口与被喷涂面距离300~ 500mm, 以流量1~ 2 kg/min、喷枪移动速度~ s/m 为宜;喷涂结束时先停泵, 再停压缩空气, 拆喷枪, 用溶剂清洗之;高压喷涂发泡, 物料在空间很小的混合室内高速撞击并剧烈旋转剪切, 混合非常充分;高速运动的物料在喷枪口形成细雾状液滴, 均匀地喷射到物件表面;高压型喷涂发泡设备与低压型喷涂发泡设备相比, 具有压力波动小、喷涂雾化效果好、属无气喷涂、原料浪费少、污染小、喷枪自清洁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国内高压喷涂设备主要来自美国Glas-Craft公司、 Graco 公司、Gusmer 等公司;进口的高压喷涂机有的带可控加热器, 可把黑白料加热最高达70℃;为了方便施工, 在主加热器与喷枪之间配备长管;为防止两个发泡料组分在流经长管道时冷却降温, 长管外面包有保温层, 内有温度补偿加热器, 以保证黑料、白料达到设定的温度;选择合适的喷涂发泡设备, 是控制硬质聚氨酯喷涂泡沫平整度及泡沫质量的关键之一;高压喷涂发泡效果明显优于低压喷涂发泡;喷涂发泡工艺对原料的要求①毒性小, 喷涂发泡时, 原料喷散成很细的液滴, 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除发泡剂外, 其它原料中的低沸点成分应严加控制, 臭味大的叔胺催化剂尽量少用;特别是聚合MDI 中, 易挥发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异氰酸酯含量要控制在很低范围内; ②粘度小, 有利于在极短时间内混合均匀; ③催化剂活性要大, 因为喷涂发泡工艺要求反应速度较快, 泡沫应很快固化, 不流淌;一般选用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催化剂;具有催化作用的叔胺类多元醇, 如由乙二胺与环氧丙烷反应制得的俗称“ 胺醚” 的多元醇, 常常用于喷涂发泡;组合料的固化速度应调节在适当的范围, 如乳白时间3~ 5s, 不粘时间10~ 20 s;这样, 能保证反应液混合后立即在喷射面固化, 形成泡沫塑料;这一点, 对由下往上的顶部喷涂特别重要;关于喷涂发泡的环境条件, 有几点应注意; 1 喷涂发泡环境温度与待喷物体的表面温度较合适的温度范围是15~ 35℃;有的施工单位把5~ 8℃作为最低温度界限;温度过低, 泡沫塑料容易从物体表面脱落, 而且泡沫塑料的密度明显增大;温度在15~25℃范围内, 泡沫塑料的密度没有明显变化;温度为5℃时, 密度明显升高;环境温度过高, 发泡剂损耗太大; 2 异氰酸酯很容易和水反应生成含脲键结构;这种结构含量增高, 则泡沫塑料较脆;待喷涂物体表面若有露水或霜, 应予以去除, 否则, 泡沫塑料的脆性增大, 且影响与物体表面的粘接性; 3 在室外进行喷涂发泡作业, 当风速超过5 m/s 时, 因反应产生的热量被风吹失,热量不易积累, 妨碍泡沫塑料进一步快速发泡反应, 不易得到优质泡沫塑料;另外, 风速过大, 原料损耗也大;为防止喷涂物料细滴的飞散,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必要时, 可用防风帷幕; 4 待喷物体表面要无锈、无粉尘、无油污和无潮气;必要时, 应预先进行清洗和干燥, 达到上述要求; 5 应注意安全卫生问题, 加强劳动保护;要戴防护镜, 避免在施工时吸入有害化学原料;喷涂泡沫塑料是一层层堆积起来的,一次喷涂的厚度要适宜;一次喷涂厚度一般为10~ 30mm, 最好为15~ 20mm;具体厚度取决于泡沫塑料原料体系、温度、被喷基材的热导率等因素;一次喷涂厚度太薄, 泡沫塑料的密度增大;一次喷涂厚度过大, 反应放热难以发散,容易产生烧芯变形等现象;喷涂发泡施工注意事项环境温度和待喷涂表面的温度应在10℃以上;温度过低, 泡沫塑料与物体表面的粘接性差, 易脱离, 而且泡沫密度明显加大;环境温度最好在15~ 35℃之间;温度太高, 则发泡剂损耗大;一次喷涂的厚度要适宜, 单层喷涂的厚度约15 mm 为宜;厚度太薄, 泡沫密度增大,太厚则不易控制喷涂表面的平整度;待喷涂物体表面不能有油、灰尘等;若表面有露水或霜, 应予以除去, 否则将影响泡沫与物体表面的粘接性, 影响泡沫性能;在室外喷涂时, 当风速超过5m/s 时, 物料和热量损失大, 不易得到满意的泡沫层, 并且污染环境;必要时可使用防风帷幕;聚氨酯保温层喷涂施工结束后必须严格保护, 以免破坏隔热效果或造成其它问题;隔汽层及聚氨酯硬泡表面均需采取保护性措施;地坪喷涂完毕后必须作好防水层及其上面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墙面泡沫喷涂完毕后也必须采取其面层保护措施, 以防碰坏;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是我国开展冷库喷涂施工的单位之一,该院对喷涂硬泡的施工提出了一个规程, 其中对喷涂硬泡提出六项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 密度墙、顶喷涂泡沫密度> 37 kg/m3, 地面> 45 kg/m3; 2 压缩强度形变10%时的压缩应力用于墙面、顶面为≥ 147kPa, 一般地坪≥ 245 kPa, 行走叉车的地坪≥ 294 kPa; 3 导热系数墙、顶泡沫≤ m· K, 地坪≤ m· K; 4 尺寸稳定性不大于2%; 5 吸水率按照GB8810 规定≤ 4 %; 6 阻燃性能按照GB2406- 80 规定样块尺寸150mm× × , 氧指数≥ 26, 按照GB8333- 87 规定离火自熄时间必须达到“ 0 ” 级标准; 块状聚氨酯硬泡生产及加工技术块状聚氨酯硬泡的生产块状硬质泡沫塑料是指尺寸较大的泡沫块, 截面积大多接近矩形, 用于切割制作一定形状的制品;所以, 块状硬泡是一种坯料;生产方法分为间歇与连续两种类型;硬质块状泡沫的制造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泡沫块体尺寸要大;泡沫断面应为正方形或矩形, 以尽量减少切割损失量;模具的数量要少, 这就要求熟化时间要短;块状泡沫各部位的密度变化应尽可能地小;间歇法生产块状硬泡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多元醇、发泡剂、催化剂等原料精确计量后置于一容器中预混和均匀, 最后加入异氰酸酯立即充分混合;反应物料在达到乳白时间前注入模具, 经化学反应并发泡后得到硬质泡沫塑料;在实验室, 少量的低活性混合物可以用简单的可分散搅拌器手工混合;但当物料多于500g 时, 最好用机械搅拌器混合;从设备供应商那里可以得到许多设计合理的螺旋或涡轮式搅拌器;它的选择取决于发泡反应混合物的多少和粘度;在间歇法生产块状泡沫中一般使用搅拌式混合;物料必须搅拌均匀才能注入模具, 模具顶上常装有浮动盖板;浮动盖板的重量要合适, 刚好能限制泡沫向上顶起就足够了;该工艺仅须人工投资,特别适用在配方经常改动或原料粘度比较大或原料体系需要加入填料的情况下的批量生产操作, 原料中允许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粉料或糊状物;这种简单块料工艺能提供每小时每模大约两块泡沫;而每块泡沫必须在泡沫上升终了以后至少需留在模具中10~ 15min, 以防止泡沫的强度不足而损坏;并且若过早脱模, 泡沫会变形;通常还要保证3%~5℅ 过填充量;与自由发泡相比, 这通常足以得到平顶的块料和更加均一的、各向异性不明显的泡沫;该法优点是投资少, 灵活性大;缺点是原料损耗大, 留在混合容器内的原料无法回收;劳动生产率低, 劳动力费用高;手工操作化学原料, 有一定潜在不安全因素;图5-1 表示其生产过程; 1带铰链的模具, 内涂蜡脱模剂或衬以聚乙烯薄膜; 2浇入泡沫原料; 3泡沫正在浮动盖板下上升; 4泡沫充满模具, 浮动盖板在上, 泡沫呈矩形图 5-1 间歇法浮动盖板式块状硬泡制法要克服上述缺点得用发泡机混合与浇注物料;高、低压发泡机均可;反应物料要充分混合, 同样在达到乳白时间前浇入模具中;经过大约十分钟根据反应装置而定固化后打开模具, 取出泡沫块;通常, 块状泡沫熟化一周后再进行切割;机械发泡, 反应物料乳白时间远比批量搅拌式混合为短;因此, 生产大块泡沫塑料, 若采用高反应性原料体系, 应选用大输出量发泡机;例如, 若要生产密度为30kg/m3 硬质泡沫塑料, 模具尺寸为2m× 1m× 1m,需约66 kg 泡沫原料;若这些原料要在20s 内注入模具, 发泡机浇注量必须达到200kg/min;由此可见, 要求的输出量是很可观的;较小输出量的发泡机同样能生产块状泡沫塑料, 如图5-2 所示, 可用一移动分配管将反应液注入模具;模具略倾斜;如用这种改进方法生产截面积为1m× , 长达数米的泡沫塑料, 机器输出量约50 kg/min 即可;此方法适用于聚氨酯及聚异氰脲酸酯硬泡, 后者发泡过程乳白时间较短;泡沫塑料密度在30~ 200 kg/m3范围可调节; 1—发泡机; 2—多元醇贮罐; 3—异氰酸酯贮罐;4—计量泵; 5—混合头图 5-2 块状硬质泡沫塑料生产工艺连续法生产块状硬泡是最经济的加工方式;这种方法类似于软质块状泡沫的生产, 所用发泡机, 其原理和外观也与生产软泡的机器相似;原料经计量、混合均匀后连续注入由纸或聚乙烯膜围成的料槽内发泡;料槽安放在运输带上并不断向前移动;大部分连续生产硬泡块料设备的运输系统, 侧壁在垂直方向上可向上移动;侧壁运输带与水平方向移动的运输带同步协调地驱动;有的设备侧壁是固定的, 但其面层紧紧按在垂直辊轮上, 以减少泡沫上升的阻力;顶端受顶部运输带限制, 泡沫只能上升到设备调节的高度, 以形成平顶泡沫;一种改进型被称作planibloc平顶发泡装置如图5-3 也适用于块状硬泡;要生产高质量块状硬泡,原料体系乳白时间宜短,上升时间应可调节,不粘时间也宜短;乳白时间与不粘时间短的原料体系, 有利点在于:生产的硬泡, 泡孔细而均匀, 性能较好;发泡设备的运输带长度短;固化快的泡沫塑料, 可较早地切割成一定长度; 1—混合头; 2—顶部纸; 3—压板; 4—泡沫; 5—运输带图 5-3 planibloc 块状泡沫塑料生产装置块状聚氨酯硬泡的加工技术连续加工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建筑用板材,而间歇加工方式则用于小批量生产各种尺寸以及复杂结构的板材;可以使用下列制造方法; 1.切割法通过锯或削——木材加工所用方法在这里也适用——从块状泡沫上切取所需尺码的泡沫块, 然后包覆所需的表面层, 如木板、塑料板、粒子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以聚氨酯、不饱和聚酯、环氧树酯、聚醋酸乙烯酯、氯丁橡胶等为基的粘合剂为宜, 根据所用粘合剂的类型, 固化时需适当加压或加热;在确认所选用溶剂不会损害泡沫体和层压材料之后, 可以使用含溶剂的粘合剂;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组成的表面层, 也可以层压到泡沫层上;凡适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其它工艺方法, 如人工贴合、喷涂和真空成型法, 在此都适用;但务必注意用快速固化来限制苯乙烯对泡沫的影响;该法的优点是:泡沫的生产很简单;层压材料的设计及其几何形状易于改变, 可以经济地制作较小的零件;该法的缺点是:切割块料时有废料;由于要粘合, 增加了附加工序; 2.泡沫填充法将反应混合物倒入要填充的空腔里, 在其反应要固化时, 泡沫体便粘到表面层上;在有些应用中, 必须采用特殊的施工步骤, 才能确保泡沫对表面层的良好粘着, 金属片材必须涂敷能增加粘着强度和抗腐蚀的底层材料;如果面对泡沫的那一侧有玻璃纤维露出表面, 则人工压制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就可得到特别好的粘着性能;机械生产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则必须打毛或涂粘合剂;粒子板、石膏板和石棉水泥板, 只要干燥表面无尘, 就能和泡沫粘牢;有两种现场发泡制造板材的方法——分层浇注料法和注射法;用分层浇注料发泡法时, 将反应混合物浇注到立式模具开口端的各个表面层之间;混合物的用量必须称量, 以使每层的厚度不超过20~ 25cm;如果每层的厚度大于这个数值, 则泡沫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注料的时间间隔至少应有2min, 以使底层有机会固化;需注意, 第一层的厚度稍有不均匀就会影响下一层的表面平整性;这个方法的优点是产生的泡沫压力很小, 因此不需要昂贵的模具;由于反应混合物是分几次浇注到模具内的, 因而可以使用小而经济的发泡机;也可以制得比较低的泡沫密度大约38 kg/m3 ;其不足之处是相邻两层之间生成的表皮层会引起泡沫密度不均;由于需要等待前一层基本固化才能浇注下一层, 因此加工速度较慢;当采用注射法时,表面层和棱层都放入模具内, 对反应混合物必须进行精确计量以保证充满模腔;还。
聚氨酯发泡工艺技术

聚氨酯发泡工艺技术聚氨酯(Polyurethane)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聚合物材料,由于其低密度、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抗冲击性,广泛用于建筑、汽车制造、家具等各个领域。
而聚氨酯发泡工艺技术作为聚氨酯制品的核心生产技术,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聚氨酯发泡工艺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化学发泡和物理发泡。
化学发泡主要通过在聚氨酯原料中加入发泡剂,然后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来产生气体,使聚氨酯原料膨胀形成气泡结构,最后固化成弹性固体。
这种发泡工艺适用于制造软性的聚氨酯制品,如垫子、座椅和海绵等。
化学发泡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发泡剂和控制好热处理过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化学发泡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聚氨酯发泡工艺之一。
物理发泡则是通过在聚氨酯原料中加入物理泡沫剂,然后通过机械方式形成气泡结构,最后固化成形。
这种发泡工艺适用于制造硬质的聚氨酯制品,如保温板、泡沫塑料和绝缘材料等。
物理发泡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泡沫剂和控制好发泡的机械参数,以确保产品的密度和结构均匀。
物理发泡工艺具有成型精度高、产品性能稳定的优点,但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不论是化学发泡还是物理发泡,聚氨酯发泡工艺技术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原料。
聚氨酯发泡材料通常由两种原料:聚氨酯预聚体和发泡剂组成。
在选择聚氨酯预聚体时,需要考虑预聚体的活性、分子量和端基类型等因素。
在选择发泡剂时,需要考虑发泡剂的稳定性、挥发性和气化速率等因素。
合理选择原料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次是控制好发泡参数。
发泡参数包括发泡剂的添加量、加热温度和时间等。
合理控制发泡参数可以确保聚氨酯材料膨胀形成均匀的气泡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
不同类型的聚氨酯制品需要根据其特定的要求来调整发泡参数,以满足产品的功能和应用需求。
最后是合理的快速固化。
聚氨酯发泡工艺中的固化过程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固化过程一般通过加热、冷却或添加固化剂来完成。
动力电池聚氨酯发泡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动力电池聚氨酯发泡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动力电池作为新兴的能源存储设备,其性能和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聚氨酯发泡工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生产中的技术,其通过在动力电池内部注入聚氨酯材料并进行发泡,可以提高电池的结构强度和隔热性能,同时也能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在聚氨酯发泡工艺中,聚氨酯材料在接触空气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泡沫,这些泡沫可以填充电池内部的空隙,提高电池的结构稳定性和抗振动性能。
同时,聚氨酯材料还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少电池内部温度的变化,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和循环寿命。
动力电池中聚氨酯发泡工艺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使用聚氨酯发泡工艺,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有效提升,电池的质量和体积也得到了显著减小。
此外,聚氨酯发泡工艺还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减少电池在高温、受冲击或振动等恶劣环境下的失效风险。
然而,聚氨酯发泡工艺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聚氨酯材料的选择和配比需要经过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其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其次,聚氨酯发泡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也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发泡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此外,聚氨酯发泡工艺在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难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总之,动力电池聚氨酯发泡工艺在提高电池性能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聚氨酯发泡工艺有望在未来发展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动力电池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提供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文章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正文部分则包括了聚氨酯发泡工艺的原理、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以及该工艺的优势和挑战。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动力电池聚氨酯发泡工艺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最终给出结论。
PU发泡工艺介绍

注意:试样需水平,钢球下落前固定(静止),每件试样做三次,每次 间隔20s,记录最大值。
精选版课件ppt 35
发泡测试标准
压缩永久变形:
在恒定的环境下,使泡沫材料试样在一定得时间内维持恒定 的变形,带试样回复一段时间后,观察变形对试样厚度的 影响。用试样的初始厚度与最终厚度之差与试样初始厚度 的比值表示泡沫塑料的永久压缩变形。
工艺流程(从配料到浇注)
GP-104
ZS-1618
Y-10366
A-380
C-225
三乙醇胺 (85%)
水
称量 搅 拌
进料罐
P1
M
计量泵
P2
M
计量泵
高压 混合
P3
M
计量泵
ISO
M
计量泵
精选版课件ppt CV8前座
25
工艺控制
压力
➢ 压力循环的目的使系统平衡 高压循环压力=浇注压力(欧洲);高压循环压力≥浇注 压力(目前)
➢ 混合结束到起发(泡沫上升)之间的时间就是乳白时间。 ➢ 乳白时间越长则泡沫的流动性越好。 ➢ 乳白时间长有利于原料在模具中分布。
精选版课件ppt 8
聚氨酯泡沫形成
上升:
涉及到泡沫填充能力和熟化速度。
拉丝:
涉及泡沫的凝胶程度。
收缩:
考量开孔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精选版课件ppt 9
聚氨酯原材料
➢聚氨酯原材料主要有ISO部分(又称黑料或 B料)和聚醚组合料部分(又称白料或A料) 组成。
较硬; ➢ 其中TDI理想的范围是90-105; ➢ MDI系统理想的范围是85-95。
精选版课件ppt 20
聚氨酯发泡工艺详解

聚氨酯发泡工艺详解(总2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聚氨酯发泡工艺聚氨酯发泡工艺聚氨酯发泡工艺一、发泡聚氨酯的优点/Article26079.html发泡聚氨酯由双组分组成,甲组分为多元醇,乙组分为异氰酸酯,施工时两组分进入喷涂机械中混合喷出,呈雾状,一分钟发泡凝固成型。
这种材料近几年才引进,用于建筑保温防水经过二、三年的使用,有较多的了解,优点很多,使用范围很广。
1.保温性能好。
导热系数0. 025左右,比聚苯板还好,是目前建筑保温较好的材料。
2.防水性能好。
泡沫孔是封闭的,封闭率达95% ,雨水不会从孔间渗过去。
3.因现场喷涂,形成整体防水层,没有接缝,任何高分子卷材所不及,减少维修工作量。
4.粘结性能好。
能够和木材、金属、砖石、玻璃等材料粘结得非常牢固,不怕大风揭起。
5.用于新作屋面或旧屋面维修都很适宜特别是旧屋面返修,不必铲除原有的防水层和保温层,只需清除表面的灰、砂杂物,即可喷涂。
6.施工简便速度快。
每日每工可喷200多平米,有利于抢进度。
7.收头构造简单。
喷涂发泡聚氨酯收头,不用特别处理,大为简化。
如使用卷材,在女儿墙处,需留凹槽,收头在凹槽内;若不能留凹槽,需用扁铁封钉收头,还要涂嵌缝膏。
8.经济效益好。
如果把保温层和防水层分开,不仅造价高,而且工期长,而发泡聚氨酯一次成活。
9.耐老化好。
据国外已用工程总结和研究测试获知,耐老化年限可达30年之久。
二、发泡聚氨酯的应用1.平屋面防水保温不上人屋面加喷一道彩色涂料,作为保护层;上人屋面,在上坐浆铺面砖。
2.瓦顶坡屋面将发泡聚氨酯喷在望板下沿,瓦块座浆在望板上,不会发生滑动。
3.墙体保温发泡聚氨酯用作墙体保温更具优越性装。
配式大墙板,喷在板肋间,粘结好又严密。
如用空心砌块,可将发泡聚氨酯喷在孔洞内,塞充饱满冻库的墙壁,喷涂尤佳。
聚氨酯发泡工艺详解

聚氨酯发泡工艺详解(总2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聚氨酯发泡工艺聚氨酯发泡工艺聚氨酯发泡工艺一、发泡聚氨酯的优点/Article26079.html发泡聚氨酯由双组分组成,甲组分为多元醇,乙组分为异氰酸酯,施工时两组分进入喷涂机械中混合喷出,呈雾状,一分钟发泡凝固成型。
这种材料近几年才引进,用于建筑保温防水经过二、三年的使用,有较多的了解,优点很多,使用范围很广。
1.保温性能好。
导热系数0. 025左右,比聚苯板还好,是目前建筑保温较好的材料。
2.防水性能好。
泡沫孔是封闭的,封闭率达95% ,雨水不会从孔间渗过去。
3.因现场喷涂,形成整体防水层,没有接缝,任何高分子卷材所不及,减少维修工作量。
4.粘结性能好。
能够和木材、金属、砖石、玻璃等材料粘结得非常牢固,不怕大风揭起。
5.用于新作屋面或旧屋面维修都很适宜特别是旧屋面返修,不必铲除原有的防水层和保温层,只需清除表面的灰、砂杂物,即可喷涂。
6.施工简便速度快。
每日每工可喷200多平米,有利于抢进度。
7.收头构造简单。
喷涂发泡聚氨酯收头,不用特别处理,大为简化。
如使用卷材,在女儿墙处,需留凹槽,收头在凹槽内;若不能留凹槽,需用扁铁封钉收头,还要涂嵌缝膏。
8.经济效益好。
如果把保温层和防水层分开,不仅造价高,而且工期长,而发泡聚氨酯一次成活。
9.耐老化好。
据国外已用工程总结和研究测试获知,耐老化年限可达30年之久。
二、发泡聚氨酯的应用1.平屋面防水保温不上人屋面加喷一道彩色涂料,作为保护层;上人屋面,在上坐浆铺面砖。
2.瓦顶坡屋面将发泡聚氨酯喷在望板下沿,瓦块座浆在望板上,不会发生滑动。
3.墙体保温发泡聚氨酯用作墙体保温更具优越性装。
配式大墙板,喷在板肋间,粘结好又严密。
如用空心砌块,可将发泡聚氨酯喷在孔洞内,塞充饱满冻库的墙壁,喷涂尤佳。
聚氨酯发泡工艺流程

聚氨酯发泡工艺流程聚氨酯发泡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汽车、家具、建筑材料等领域。
以下是聚氨酯发泡的一个常用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原材料。
聚氨酯发泡的主要原料包括聚氨酯树脂、催化剂、气体发泡剂和其他辅助材料。
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填充剂、颜料等。
这些原料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准备好。
接下来,将聚氨酯树脂与催化剂混合。
通常情况下,聚氨酯树脂与催化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溶解。
混合时需要充分搅拌,使树脂与催化剂均匀混合。
然后,将气体发泡剂加入混合物中。
气体发泡剂可以是物理发泡剂,如二氧化碳、氮气等,也可以是化学发泡剂,如水解的一氧化碳酸酯。
发泡剂的添加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达到所需的发泡效果。
接下来是发泡过程。
将混合物注入模具中,然后进行加热。
加热的温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促使发泡剂释放气体,使混合物膨胀形成泡沫状物体。
发泡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以确保混合物完全发泡。
发泡过程完成后,聚氨酯发泡体需要进行固化。
固化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或化学反应来完成。
加热固化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发泡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达到要求。
化学反应固化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混合物中的化学反应完成。
最后,进行后续处理。
经过固化的聚氨酯发泡体可以进行切割、研磨、涂覆等后续加工,以达到最终的产品要求。
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热处理、冷却等工艺。
聚氨酯发泡工艺流程的具体步骤根据不同的产品和要求会有所不同,上述只是一个常用的工艺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聚氨酯发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制造工艺,它可以为各种产品提供轻质、绝缘、吸音等特性,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聚氨酯发泡工艺

聚氨酯发泡工艺聚氨酯发泡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制造工艺,它通过将聚氨酯原料注入模具中,经过反应、发泡、固化等步骤,最终形成所需的聚氨酯制品。
这种工艺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因此在建筑、汽车、航空、包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聚氨酯发泡工艺的原理聚氨酯发泡工艺的原理是通过聚氨酯原料中异氰酸酯与多元醇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使聚氨酯原料膨胀发泡,最终形成聚氨酯泡沫。
这种工艺需要控制聚氨酯原料中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比例、温度、压力等参数,以保证发泡过程的顺利进行。
聚氨酯发泡工艺的应用聚氨酯发泡工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聚氨酯发泡工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冷库、隔热板、墙体保温、屋面防水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冷库中,聚氨酯发泡材料能够有效地隔绝冷热空气,保证冷藏食品的质量;在墙体保温方面,聚氨酯发泡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聚氨酯发泡工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聚氨酯发泡工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汽车座椅、车门内衬、车顶等部位。
由于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能,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聚氨酯发泡工艺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聚氨酯发泡工艺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飞机内部装饰、座椅、隔音隔热等方面。
由于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隔音隔热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聚氨酯发泡工艺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建筑、汽车、航空等领域的要求越来越高,聚氨酯发泡工艺也将不断发展。
未来,聚氨酯发泡材料将更加环保、高效、智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聚氨酯发泡工艺也将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如船舶、电子、医疗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氨酯发泡工艺简介聚氨酯硬泡生产工艺硬泡成型工艺聚氨酯硬泡的基本生产方法聚氨酯硬泡一般为室温发泡,成型工艺比较简单。
按施工机械化程度可分为手工发泡和机械发泡。
根据发泡时的压力,可分为高压发泡和低压发泡。
按成型方式可分为浇注发泡和喷涂发泡。
浇注发泡按具体应用领域、制品形状又可分为块状发泡、模塑发泡、保温壳体浇注等。
根据发泡体系可发为HCFC 发泡体系、戊烷发泡体系和水发泡体系等,不同的发泡体系对设备的要求不一样。
按是否连续化生产可分为间歇法和连续法。
间歇法适合于小批量生产。
连续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效率高。
按操作步骤中是否需预聚可分为一步法和预聚法(或半预聚法)。
1.手工发泡及机械发泡在不具备发泡机、模具数量少和泡沫制品的需要量不大时可采用手工浇注的方法成型。
手工发泡劳动生产率低,原料利用率低,有不少原料粘附在容器壁上。
成品率也较低。
开发新配方,以及生产之前对原料体系进行例行检测和配方调试,一般需先在实验室进行小试,即进行手工发泡试验。
在生产中,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小规模现场临时施工、生产少量不定型产品或制作一些泡沫塑料样品。
手工发泡大致分几步:(1) 确定配方,计算制品的体积,根据密度计算用料量,根据制品总用料量一般要求过量5%~15%。
(2) 清理模具、涂脱模剂、模具预热。
(3) 称料,搅拌混合,浇注,熟化,脱模。
手工浇注的混合步骤为:将各种原料精确称量后,将多元醇及助剂预混合,多元醇预混物及多异氰酸酯分别置于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将这些原料混合均匀,立即注入模具或需要充填泡沫塑料的空间中去,经化学反应并发泡后即得到泡沫塑料。
在我国,一些中小型工厂中手工发泡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手工浇注也是机械浇注的基础。
但在批量大、模具多的情况下手工浇注是不合适的。
批量生产、规模化施工,一般采用发泡机机械化操作,效率高。
2.一步法及预聚法目前,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都是用一步法生产的,也就是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后发泡成型。
为了生产的方便,目前不少厂家把聚醚多元醇或(及)其它多元醇、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等原料预混在一起,称之为“ 白料”,使用时与粗MDI(俗称“ 黑料” )以双组分形式混合发泡,仍属于“ 一步法”,因为在混合发泡之前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早期的聚氨酯硬泡采用预聚法生产。
这是因为当时所用的多异氰酸酯原料为TDI-80。
由于TDI 粘度小,与多元醇的粘度不匹配;TDI 在高温下挥发性大;且与多元醇、水等反应放热量大,若用一步法生产操作困难,故当时多用预聚法。
若把全部TDI 和多元醇反应,制得的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粘度很高,使用不便。
硬泡生产中所指的预聚法实际上是“ 半预聚法”。
即首先TDI与部分多元醇反应,制成的预聚体中NCO 的质量分数一般为20%~25%。
由于TDI大大过量,预聚体的粘度较低。
预聚体再和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发泡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等混合,经过发泡反应而制得硬质泡沫塑料。
预聚法优点是:发泡缓和,泡沫中心温度低,适合于模制品;缺点是:步骤复杂、物料流动性差,对薄壁制品及形状复杂的制品不适用。
自从聚合MDI 开发成功后,TDI 已基本上不再用作硬质泡沫塑料的原料,一步法随之取代了预聚法。
浇注成型工艺浇注发泡是聚氨酯硬泡常用的成型方法,即就是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注入模具或制件的空腔内发泡成型。
聚氨酯硬泡的浇注成型可采用手工发泡或机械发泡,机械发泡可采用间歇法及连续法发泡方式。
机械浇注发泡的原理和手工发泡的相似,差别在于手工发泡是将各种原料依次称入容器中,搅拌混合;而机械浇注发泡则是由计量泵按配方比例连续将原料输入发泡机的混合室快速混合。
硬泡浇注方式适用于生产块状硬泡、硬泡模塑制品,在制件的空腔内填充泡沫,以及其它的现场浇注泡沫。
块状硬泡及模塑发泡块状硬质泡沫塑料指尺寸较大的硬泡块坯,一般可用间隙式浇注或用连续发泡机生产。
块状硬泡切割后制成一定形状的制品。
模塑硬泡一般指在模具中直接浇注成型的硬泡制品。
块状硬泡的生产方法和连续法块状软泡及箱式发泡软泡相似。
原料中可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粉状或糊状填料。
块状硬泡在模具顶上常装有一定重量的浮动盖板。
反应物料量按模具体积和所需泡沫塑料密度计算,另加3%~5%比较合适。
这种情况下,泡沫上升受到浮动盖板限制,结构更为均匀,各向异性程度减小。
也可用自由发泡生产块状硬泡,即在没有顶盖的箱体内发泡,泡沫密度由配方决定。
小体积(体积小于0.5 m3,厚度不大于10cm)聚氨酯硬泡生产配方及工艺目前已经成熟,国内普遍采用。
大体积块状硬泡发泡工艺难度较大,国内生产厂家少。
在大体积聚氨酯硬泡生产中,应注意防止泡沫内部产生的热量积聚而引起烧芯。
一般需控制原料中的水分,不用水发泡以减少热量的产生,尽量采用物理发泡剂以吸收反应热,降低发泡原料的料温。
间隙式箱式发泡和模塑发泡,发泡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多元醇、发泡剂、催化剂等原料精确计量后置于一容器中预混合均匀,加入异氰酸酯后立即充分混合均匀,具有流动性的反应物料注入模具,经化学反应并发泡成型。
箱式块状发泡工艺的优点是投资少,灵活性大。
一个模具每小时一般可生产两块硬泡。
缺点是原料损耗大,劳动生产率低。
模塑发泡是在有一定强度的密闭模具(如密闭的箱体)内发泡,密度由配方用量和设定的模具体积来决定。
一般用于生产一些小型硬泡制品,如整皮硬泡、结构硬泡等。
模塑发泡的模具要求能承受一定的模内压力。
原料的过填充量根据要求的密度及整皮质量而定。
大体积块状泡沫一般需用发泡机混合与浇注物料。
高、低压发泡机均可。
机械发泡,发泡料的乳白时间远比搅拌式混合的短。
因此,生产大块泡沫塑料,最好选用大输出量发泡机。
连续法生产块状硬泡的过程与块状软泡的相似,所用发泡机,其原理和外观也与生产软泡的机器相似。
如Planibloc平顶发泡装置也适用于生产块状硬泡。
浇注成型中的注意事项浇注发泡成型的催化剂以胺类催化剂为主,可采用延迟性胺类催化剂延长乳白时间,满足对模具的填充要求,这类催化剂可提高原料体系的流动性,但不影响其固化性。
异氰酸酯指数稍大于100,如105。
浇注发泡成型过程中,原料温度与环境温度直接影响泡沫塑料制品的质量。
环境温度以20~30℃为宜,原料温度可控制在20~30℃或稍高一些。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易得到高质量的制品。
对船舶、车辆等大型制品现场浇注成型,难以控制环境温度,则可适当控制原料温度并调节催化剂用量。
对模具的要求是结构合理,拆装方便,重量轻,耐一定压力,并且内表面还要有较好的光洁度。
同时还要根据模具的大小和不同的形状,在合适的位置钻多个排气孔。
制造模具的材质一般是铝合金,有时也用钢模。
模具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反应热移走的速度。
模温低,发泡倍率小,制品密度大,表皮厚;模温高则相反。
为制得高质量的泡沫塑料制品,一般将模温控制在40~50℃范围。
料温和模温较低时,化学反应进行缓慢,泡沫固化时间长;温度高,则固化时间短。
在注入模具内发泡时,应在脱模前将模具与制品一起放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熟化,让化学反应进行完全。
若过早脱模,则熟化不充分,泡沫会变形。
原料品种与制件形状尺寸不同,所需的熟化时间和温度也不同。
一般模塑泡沫在模具中需固化10min 后才能脱模。
由于混合时间短,混合效率是需重视的因素。
手工浇注发泡,搅拌器应有足够的功率和转速。
混合得均匀,泡沫孔细而均匀,质量好;混合不好,泡孔粗而不均匀,甚至在局部范围内出现化学组成不符合配方要求的现象,大大影响制品质量。
聚氨酯硬泡喷涂成型聚氨酯硬泡喷涂发泡成型即是将双组分组合料迅速混合后直接喷射到物件表面而发泡成型。
喷涂是聚氨酯硬泡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可用于冷库、粮库、住宅及厂房屋顶、墙体、贮罐等领域的保温层施工,应用已逐渐普及。
喷涂发泡成型的优点是:不需要模具;无论是在水平面还是垂直面、顶面,无论是在形状简单的物体表面或者还是复杂的表面,都可通过喷涂方法形成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劳动生产率高;喷涂发泡所得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无接缝,绝热效果好,兼具一定的防水功能。
低压及高压喷涂一般按喷涂设备压力分为低压喷涂和高压喷涂,高压喷涂发泡按提供压力的介质种类又分为气压型和液压型高压喷涂工艺。
低压喷涂发泡是靠柱塞泵将聚氨酯泡沫组合料“ 白料” (即组合聚醚)、“ 黑料” (即聚合MDI)这两种原料从原料桶内抽出并输送到喷枪枪嘴,然后靠压缩空气将黑白两种原料从喷枪嘴中吹出的同时使之混合发泡。
低压喷涂发泡的缺点是:原材料损耗大,污染环境;黑白两种原料容易互串而造成枪嘴、管道堵塞,每次停机都要手工清洗枪嘴;另外压缩空气压力不稳定,混合效果时好时坏,影响发泡质量,喷涂表面不光滑。
但低压喷涂发泡设备价格较高压机低。
低压喷涂发泡施工是一般先开空气压缩机,调节空气压力和流量到所需值,然后开动计量泵开始喷涂施工,枪口与被喷涂面距离300~500mm,以流量1~2 kg/min、喷枪移动速度0.5~0.8 s/m 为宜。
喷涂结束时先停泵,再停压缩空气,拆喷枪,用溶剂清洗之。
高压喷涂发泡,物料在空间很小的混合室内高速撞击并剧烈旋转剪切,混合非常充分。
高速运动的物料在喷枪口形成细雾状液滴,均匀地喷射到物件表面。
高压型喷涂发泡设备与低压型喷涂发泡设备相比,具有压力波动小、喷涂雾化效果好、属无气喷涂、原料浪费少、污染小、喷枪自清洁等一系列优点。
目前国内高压喷涂设备主要来自美国Glas-Craft公司、Graco 公司、Gusmer 等公司。
进口的高压喷涂机有的带可控加热器,可把黑白料加热(最高达70℃)。
为了方便施工,在主加热器与喷枪之间配备长管。
为防止两个发泡料组分在流经长管道时冷却降温,长管外面包有保温层,内有温度补偿加热器,以保证黑料、白料达到设定的温度。
选择合适的喷涂发泡设备,是控制硬质聚氨酯喷涂泡沫平整度及泡沫质量的关键之一。
高压喷涂发泡效果明显优于低压喷涂发泡。
喷涂发泡工艺对原料的要求①毒性小,喷涂发泡时,原料喷散成很细的液滴,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操作人员的健康,除发泡剂外,其它原料中的低沸点成分应严加控制,臭味大的叔胺催化剂尽量少用。
特别是聚合MDI 中,易挥发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异氰酸酯含量要控制在很低范围内。
②粘度小,有利于在极短时间内混合均匀。
③催化剂活性要大,因为喷涂发泡工艺要求反应速度较快,泡沫应很快固化,不流淌。
一般选用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催化剂。
具有催化作用的叔胺类多元醇,如由乙二胺与环氧丙烷反应制得的俗称“ 胺醚” 的多元醇,常常用于喷涂发泡。
组合料的固化速度应调节在适当的范围,如乳白时间3~5s,不粘时间10~20 s。
这样,能保证反应液混合后立即在喷射面固化,形成泡沫塑料。
这一点,对由下往上的顶部喷涂特别重要。
关于喷涂发泡的环境条件,有几点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