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文化概观》形考作业3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观》形考作业(三)
1、道家“无为”、“自为”、“无不为”等思想的内涵(10分)
答:庄子作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又因其文化精深高远,又多以寓言寄意,正言若反之语颇多,所以给我们正确理解庄子思想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无为是庄子的主要思想之一
2、结合教材,简析墨家学派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时代意义。(10分)
答:墨家尚俭节用、兼爱非攻的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墨家文化中的科技因素虽然或多或少被忽略,但它一直以隐性的方式不断被中原人民传承下来。墨家思想对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融合进了中原地区的本土文化之中
3、结合教材,简析《管子》中“轻重”治国理念的内涵及意义。(10分)
答:《管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饮食”、“侈乐”是民之所愿,只有“足其所欲,赡其所愿”,统治者才能“用之”。“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4、简术孔子的“君子”理想的内涵。(10分)
答:子人格贯穿于孔子整个思想体系当中,这种君子人格的主要标准是具备内心自觉自发的“仁”的道德境界,同时还要遵循外在的“礼”的道德规范,说明以“仁”为质并约之以“礼”是孔子的理想君子人格的崇高的道德精神内涵。
5、简述孟子的“大丈夫人生”的内涵。(10分)
答: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将孔子倡导的仁智勇具体落实到他的“大丈夫”人格理论中,强化了理想人格现实的操作规范。孟子的“大丈夫”人格以人性善为理论基础,以仁智勇为精神内涵,呈现出强劲的阳刚之气,通过居仁由义,持志养气的培养途径得以实现。
6、简述《老子》中的智慧人生内涵。(10分)
答:《庄子》中的处世智慧流传至今,其思想对现代人认识世界、价值取舍有着诸多影响,而庄子处世智慧中的超脱和逍遥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庄子不为世俗羁绊,有着过人的智慧,他欣赏世间每一事物,享受生命每一刹那。庄子的游刃有余;有用无用;福祸相依;生死观等等,这些处世智慧,对于帮助人们洞悉万物存在与人间价值的玄机,大有裨益。
7、简述黄老家的宗教人生的内涵。(10分)
答: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
8、简述庄子的“逍遥”人生的内涵。(10分)
答:逍遥“是庄子所向往的超越物我、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最高人生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体现在《庄子》的文本结构中,还体现在其“三言“的言说方式中。作为卮言特性之一的“曼衍“,无论从其内涵,还是其实际使用,都可以说是“逍遥“境界的另一种写照。《逍遥游》篇中,庄子对“逍遥无待“的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正是在这种不拘常规演变的“以卮言为曼衍“的言说方式中得到了实现。
因此,“逍遥“和“曼衍“是庄子最高人生境界的不同表述和在不同层面的运用。
9、结合教材,阐述“文治政府”的特征。(10分)
答:、(1)文治政府治国理念上的道德理想主义。
(2)开创平民出生的士大夫治天下的格局。
(3)文治政府的行政者是一个庞大的官僚群体,这个以儒生为主体的官僚群体,保证他们被选拔的条件,是他们圣人学徒的资格。
(4)士大夫的文化理想和皇权的私有之间,时常会产生冲突。
(5)出现皇权宣扬的政治理想与实际的政治实践之间的矛盾。
(6)文治政府在处理国家经济问题上巨大的局限性。
10、结合教材,阐述王朝的“间歇”现象、“百年”现象的内涵。(10分)答:封建王朝实际用于统治的软件系统是与儒家文化不同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基本源自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从外在特征看有点类似法家的理论,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内用法家”的统治方法。这些方法用现代眼光看——实际上都不是成系统的知识,比如维护一个王朝运作的规制、机构、礼仪等都都不是成形的知识。所谓“不成形的知识”是指这些知识都没有形成类似《十三经注疏》一样的经典教材,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规范。这一类文化号称“帝王术”,是帝王处理事务的方法、控制臣属的技巧、对历史经验的借鉴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