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中位线专题辅助线
三角形中位线中的常见辅助线
三角形中位线中的常见辅助线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三角形中位线中的常见辅助线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中点一、与中点有关的概念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三线合一(底边的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高重合)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中位线判定定理: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斜边中线判定:若三角性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二、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方法一:倍长中线解读:凡是出现中线或类似中线的线段,都可以考虑倍长中线,倍长中线的目的可以旋转等长度的线段,从而达到将条件进行转化的目的。
方法二:构造中位线解读:凡是出现中点,或多个中点,都可以考虑取另一边中点,或延长三角形一边,从而达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目的。
方法三:构造三线合一解读:只要出现等腰三角形,或共顶点等线段,就需要考虑构造三线合一,从而找到突破口其他位置的也要能看出方法四:构造斜边中线解读:只要出现直角三角形,或直角,则考虑连接斜边中线段,第一可以出现三条等线段,第二可以出现两个等腰三角形,从而转化线段关系。
其他位置的也要能看出CEDBA常见考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考点说明:①凡是出现中点,或多个中点,都可以考虑取四边形对角线中点、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或其他线段中点; ②延长三角形一边,从而达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目的。
“题中有中点,莫忘中位线”.与此很相近的几何思想是“题中有中线,莫忘加倍延”,这两个是常用几何思想,但注意倍长中线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构造三角形全等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平移也有类似作用.典型例题【例1】 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AE 是ABD △的中线,且AB BD =,求证:2AC AE =.举一反三1. 如右下图,在ABC ∆中,若2B C ∠=∠,AD BC ⊥,E 为BC 边的中点.求证:2AB DE =.2.在ABC∆中,90ACB∠=︒,12AC BC=,以BC为底作等腰直角BCD∆,E是CD的中点,求证:AE EB⊥且AE BE=.EDCBA【例2】 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连结EF 分别交AC 、BD 于M 、N ,求证:AMN BNM =∠∠.MNF EDCB A举一反三1. 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 B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EF 交AC 于M ;EF 交BD 于N ,AC 和BD 交于G 点.求证:GMN GNM ∠>∠.GBCDEFM N A2. 已知:在ABC ∆中,BC AC >,动点D 绕ABC ∆的顶点A 逆时针旋转,且AD BC =,连结DC .过AB 、DC 的中点E 、F 作直线,直线EF 与直线AD 、BC 分别相交于点M 、N .(1)如图1,当点D 旋转到BC 的延长线上时,点N 恰好与点F 重合,取AC 的中点H ,连结HE 、HF ,求证: AMF BNE ∠=∠(2)当点D 旋转到图2中的位置时,AMF ∠与BNE ∠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MN AB EF DC(N )M F EDCBA【例3】 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90ABC AED ∠=∠=︒,BAC EAD ∠=∠,F 为CD 的中点.求证:BF EF =.EDFCBA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 中,D 为AB 的中点,分别延长CA 、CB 到点E 、F ,使DE=D F .过E 、 F 分别作直线CA 、CB 的垂线,相交于点P ,设线段PA 、PB 的中点分别为M 、N .求证: (1)DEM FDN ∆∆≌; (2)PAE PBF ∠=∠.3. 已知:在ABC ∆中,分别以AB 、AC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 ,和CAN ,P 是边BC 的中点.求证:PM PN =PNMCBA4. 如图所示,已知ABD ∆和ACE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90ABD ACE ∠=∠=︒,连接DE ,设M为DE 的中点.(1)求证MB MC =.(2)设BAD CAE ∠=∠,固定Rt ABD ∆,让Rt ACE ∆移至图示位置,此时MB MC =是否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EMDCBA EM DCBAEDEDBC5. 在△ABC 中,AB=AC ,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BC 边中点中点,连接MD 和ME(1)如图1所示,若AB=AC ,则MD 和ME 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所示,若AB≠AC 其他条件不变,则MD 和ME 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3)在任意△ABC 中,仍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BC 的中点,连接MD 和ME ,请在图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判断△MED 的形状.图1图2 图3【例4】 以ABC∆的两边AB 、AC 为腰分别向外作等腰Rt ABD ∆和等腰Rt ACE ∆,90BAD CAE ∠=∠=︒.连接DE ,M 、N 分别是BC 、DE 的中点.探究:AM与DE 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1)如图① 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AM 与DE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线段AM 与D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2)将图①中的等腰Rt ABD ∆绕点A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θ︒(090θ<<)后,如图②所示,(1)问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图①NM EDCB A图②NM EDCBA图1EDCBA图2BC EDAF ABCDE图3举一反三1. (1)如图1,BD 、CE 分别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过点A 作AD BD AE CE ⊥⊥、,垂足分别为D E 、,连接DE .求证:()12DE BC DE AB BC AC =++,∥ (2)如图2,BD CE 、分别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 (3)如图3,BD 为ABC △的内角平分线,CE 为ABC △的外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添加方法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添加方法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两个三角形。
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通常使用SAS(两边和夹角),ASA(两角和边),SSS(三边)等条件来进行证明。
为了证明这些条件,我们可以添加一些辅助线来简化问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全等三角形辅助线添加方法:1.中位线法中位线是连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可以通过连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及对边中点来添加中位线。
这样,原来的两个三角形就分解成了两个平行四边形,从而简化了证明过程。
2.高线法高线是从一个顶点垂直于对边的线段。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可以添加一条高线,从而将一个三角形分解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进行证明。
3.角平分线法角平分线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分别平分两个相邻边的线段。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可以通过连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和相邻边的角平分线来添加辅助线。
这样,原来的两个三角形就分解成了两个高度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4.旁切线法旁切线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切线到对边的线段。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可以添加一条旁切线,从而将一个三角形分解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进行证明。
5.等腰三角形法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个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如果我们发现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添加一条辅助线,将该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进行证明。
通过添加这些辅助线,我们可以改变问题的形式,简化证明过程,并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全等条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辅助线的添加要符合几何图形的性质,不能改变原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总之,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辅助线的添加是一个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证明过程,找到更多的全等条件,提高证明的效率和准确性。
需要根据具体问题来选择合适的辅助线添加方法,灵活运用几何定理和性质来进行证明。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专题中线(一)
BMC 图①BMC图②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专题(一)中线类型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三角形中线的相关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三线合一(底边的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高重合)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中位线判定定理: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中线中位线相关问题(涉及中点的问题)见到中线(中点),我们可以联想的内容无非是倍长中线以及中位线定理(以后还要学习中线长公式),尤其是在涉及线段的等量关系时,倍长中线的应用更是较为常见.【例1】以AABC的两边AB、AC为腰分别向外作等腰RtAABD和等腰RtAACE,Z BADCAE=90。
.连接DE,M、N分别是BC、DE的中点.探究:AM与DE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⑴如图①当AABC为直角三角形时,AM与DE的位置关系是;线段AM与DE的数量关系是;⑴将图①中的等腰RtAABD绕点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0°(0<0<90)后,如图②所示,⑴问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例2】在课外小组活动时,小慧拿来一道题(原问题)和小东,小明交流原问题:如图1,已知AABC,ZA CB=90°,ZABC=45°,分别以AB,BC为边向外作AABD和ABCE,且DA=DB,EB=EC,ZADB=ZBEC=90°,连接DE交AB于点F,探究线段DF与EF的数量关系。
小慧同学的思路是:过点D作DG丄AB于G,构造全等三角形,通过推理使问题得解小东同学说:我做过一道类似的题目,不同的是,ZABC=30°,ZADB=ZBEC=60°小明同学经过合情推理,提出一个猜想,我们可以把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况。
请你参考小慧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这三位同学提出的问题:(1)写出原问题中DF与EF的数量关系(2)如图2,若ZABC=30°,ZADB=ZBED=60°,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如图3,若Z ADB二Z BEC=2Z ABC,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D C BAED F CB A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初中数学三角形辅助线技巧
初中数学三角形辅助线技巧
在解决初中数学中的三角形问题时,添加辅助线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三角形辅助线添加技巧:
1. 中点连线: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一个中点,可以通过连接这个中点到其他顶点来找到新的等腰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从而简化问题。
2. 平行线:通过作平行线,可以构造新的平行四边形或相似三角形,从而利用这些图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3. 延长线:在某些情况下,延长线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新的角或线段,从而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
4. 作高:在直角三角形中,可以通过作高来找到新的线段或角,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5. 作角平分线:角平分线可以将一个角分为两个相等的角,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新的等腰三角形或平行线。
6. 构造全等三角形:通过添加辅助线,可以构造两个或多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7. 倍长中线:在已知中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倍长中线来找到新的等腰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8. 构造相似三角形:通过添加辅助线,可以构造两个相似的三角形,从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以上技巧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条件灵活运用。
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多思考、多实践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第19章《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含答案)
第19章《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含答案)《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含答案)【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
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一)例题讲解 例1、(“希望杯”试题)已知,如图ABC ∆中,5=AB ,3=AC ,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如何把AB ,AC ,AD 三条线段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当中。
解:延长AD 到E ,使DA DE =,连接BE 又∵CD BD =,CDA BDE ∠=∠ ∴()SAS CDA BDE ∆≅∆,3==AC BE ∵BE AB AE BE AB +-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即822 AD ∴41 AD经验总结:见中线,延长加倍。
初中数学14种方法教会你给三角形加辅助线!
初中数学14种方法教会你给三角形加辅助线!1.垂线: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从顶点A引一条垂线AD,垂足D位于BC边上。
通过垂线可以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进而使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中线: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从任意两个顶点A和B引两条中线CD和EF,其中C和D是AB边的中点,E和F是AC边和BC边的中点。
通过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进而使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3.角平分线: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从顶点A引一条角平分线AD,使得∠CAD=∠BAD。
通过角平分线可以将一个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从而使用相等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4.内切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画出其内切圆,该圆与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切。
通过内切圆可以获得三个切点,进而使用切点的性质解决问题。
5.外切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画出其外切圆,该圆与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切。
通过外切圆可以获得三个切点,进而使用切点的性质解决问题。
6.高线: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从顶点A引一条高线AH,垂足H位于BC边上。
通过高线可以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进而使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7.中位线: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从任意两个顶点A和B引两条中位线CD和EF,其中C和D是AB边的中点,E和F是AC边和BC边的中点。
通过中位线可以将三角形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进而使用面积相等的性质解决问题。
8.三角形的对称性: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观察到三个顶点关于其中一条边的对称性,根据这种对称性可以找到一些相等的角或边,从而简化问题的解决。
9.倒错: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考虑将这个三角形倒转或翻转,从而改变三角形的位置和形态,进而简化问题的解决。
10.几何图形的组合:对于给定的三角形ABC,可以考虑将它与其他几何图形进行组合,例如,与一个正方形、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组合,从而改变问题的形式,解决新问题。
三角形中做辅助线的技巧及典型例题
三角形中做辅助线的技巧口诀:三角形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线段和差及倍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线段和差不等式,移到同一三角去。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一、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 口诀: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角平分线具有两条性质:a 、对称性;b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对于有角平分线的辅助线的作法,一般有两种。
①从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②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对称图形(如作法是在一侧的长边上截取短边)。
通常情况下,出现了直角或是垂直等条件时,一般考虑作垂线;其它情况下考虑构造对称图形。
至于选取哪种方法,要结合题目图形和已知条件。
与角有关的辅助线 (一)、截取构全等如图1-1,∠AOC=∠BOC ,如取OE=OF ,并连接DE 、DF ,则有△OED ≌△OFD ,从而为我们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例1. 如图1-2,AB//CD ,BE 平分∠BCD ,CE 平分∠BCD ,点E 在AD 上,求证:BC=AB+CD 。
例2. 已知:如图1-3,AB=2AC ,∠BAD=∠CAD ,D A =DB ,求证DC ⊥AC例3. 已知:如图1-4,在△ABC 中,∠C=2∠B,AD 平分∠BAC ,求证:AB-AC=CD分析:此题的条件中还有角的平分线,在证明中还要用到构造全等三角形,此题还是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
用到的是截取法图1-2DBC图1-4ABC来证明的,在长的线段上截取短的线段,来证明。
试试看可否把短的延长来证明呢?练习1. 已知在△ABC 中,AD 平分∠BAC ,∠B=2∠C ,求证:AB+BD=AC2. 已知:在△ABC 中,∠CAB=2∠B ,AE 平分∠CAB 交BC 于E ,AB=2AC ,求证:AE=2CE 3. 已知:在△ABC 中,AB>AC,AD 为∠BAC 的平分线,M 为AD 上任一点。
(完整版)三角形中位线中的常见辅助线
三角形中位线中的常见辅助线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中点一、与中点有关的概念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三线合一(底边的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高重合)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中位线判定定理: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斜边中线判定:若三角性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二、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方法一:倍长中线解读:凡是出现中线或类似中线的线段,都可以考虑倍长中线,倍长中线的目的可以旋转等长度的线段,从而达到将条件进行转化的目的。
方法二:构造中位线解读:凡是出现中点,或多个中点,都可以考虑取另一边中点,或延长三角形一边,从而达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目的。
方法三:构造三线合一解读:只要出现等腰三角形,或共顶点等线段,就需要考虑构造三线合一,从而找到突破口其他位置的也要能看出方法四:构造斜边中线解读:只要出现直角三角形,或直角,则考虑连接斜边中线段,第一可以出现三条等线段,第二可以出现两个等腰三角形,从而转化线段关系。
其他位置的也要能看出常见考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考点说明:①凡是出现中点,或多个中点,都可以考虑取四边形对角线中点、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或其他线段中点;②延长三角形一边,从而达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目的。
“题中有中点,莫忘中位线”.与此很相近的几何思想是“题中有中线,莫忘加倍延”,这两个是常用几何思想,但注意倍长中线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构造三角形全等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平移也有类似作用.CEDBA典型例题【例1】 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AE 是ABD △的中线,且AB BD =,求证:2AC AE =.举一反三1. 如右下图,在ABC ∆中,若2B C ∠=∠,AD BC ⊥,E 为BC 边的中点.求证:2AB DE =.2. 在ABC ∆中,90ACB ∠=︒,12AC BC =,以BC 为底作等腰直角BCD ∆,E 是CD 的中点,求证:AE EB ⊥且AE BE =.EDCBA【例2】 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连结EF 分别交AC 、BD于M 、N ,求证:AMN BNM =∠∠.MNF EDCB A举一反三1. 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 B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EF 交AC 于M ;EF 交BD 于N ,AC 和BD 交于G 点.求证:GMN GNM ∠>∠.GBCDEFM N AMN ABEF DC(N )M F EDCBA2. 已知:在ABC ∆中,BC AC >,动点D 绕ABC ∆的顶点A 逆时针旋转,且AD BC =,连结DC .过AB 、DC 的中点E 、F 作直线,直线EF 与直线AD 、BC 分别相交于点M 、N .(1)如图1,当点D 旋转到BC 的延长线上时,点N 恰好与点F 重合,取AC 的中点H ,连结HE 、HF ,求证: AMF BNE ∠=∠(2)当点D 旋转到图2中的位置时,AMF ∠与BNE ∠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例3】 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90ABC AED ∠=∠=︒,BAC EAD ∠=∠,F 为CD 的中点.求证:BF EF =.EDFCBA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 中,D 为AB 的中点,分别延长CA 、CB 到点E 、F ,使DE=DF .过E 、 F 分别作直线CA 、CB 的垂线,相交于点P ,设线段PA 、PB 的中点分别为M 、N .求证: (1)DEM FDN ∆∆≌; (2)PAE PBF ∠=∠.3. 已知:在ABC ∆中,分别以AB 、AC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 ,和CAN ,P 是边BC 的中点.求证:PM PN =PNMCBA4. 如图所示,已知ABD ∆和ACE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90ABD ACE ∠=∠=︒,连接DE ,设M 为DE 的中点.(1)求证MB MC =.(2)设BAD CAE ∠=∠,固定Rt ABD ∆,让Rt ACE ∆移至图示位置,此时MB MC =是否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EMDCBA EM DCBAEDEDBC5. 在△ABC 中,AB=AC ,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BC 边中点中点,连接MD 和ME(1)如图1所示,若AB=AC ,则MD 和ME 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所示,若AB≠AC 其他条件不变,则MD 和ME 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 (3)在任意△ABC 中,仍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BC 的中点,连接MD 和ME ,请在图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判断△MED 的形状.图1 图2 图3图【例4】 以ABC ∆的两边AB 、AC 为腰分别向外作等腰Rt ABD ∆和等腰Rt ACE ∆,90BAD CAE ∠=∠=︒.连接DE ,M 、N 分别是BC 、DE 的中点.探究:AM 与DE 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1)如图① 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AM 与DE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线段AM 与D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2)将图①中的等腰Rt ABD ∆绕点A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θ︒(090θ<<)后,如图②所示,(1)问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图①NM EDCB A图②NMEDCBA举一反三1. (1)如图1,BD 、CE 分别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过点A 作AD BD AE CE ⊥⊥、,垂足分别为D E 、,连接DE .求证:()12DE BC DE AB BC AC =++,∥ (2)如图2,BD CE 、分别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 (3)如图3,BD 为ABC △的内角平分线,CE 为ABC △的外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
中点常见的辅助线
(五)条件中无中点时,完善图形得中位线:
如图,△ABC边长分别为AB=14,BC=16,AC=26,P为∠A的平分线AD 上一点,且BP⊥AD,M为BC的中点,则PM的值是_______.
练习:
在△ABC中,∠B=2∠A,CD⊥AB于D,E为AB的中点,求证:DE=
1 BC 2
(三)添加三角形的第三边,构建中位线:
如图,已知E、F分别为△ABC的边AB、BC的中点,G、H为AC 边上的两个三等分点,连EG、FH,且延长后交于点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四)添加三角形的另一边并取中点,构建中位线: 在四边形ABCD中,E、F、M分别是AB、CD、BD的中点,AD=BC. 求证:∠EFM=∠FEM.
A
B
E
D
C
3、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 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如图,四边形ABCD中,∠DAB=∠BCD=90°,M为BD中点, N为AC中点,求证:MN⊥AC.
C D A N M B
四、两个或多个中点常见的辅助线: 当图中有多个中点时,同时还要考虑中位线,
中点常见的辅助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
1、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中线至一倍,构建全等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 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 三边的一半。
1、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中线至一倍,构建全等三角形
1、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若AB=2, AC=4,则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A
B
中考专题之与三角形有关的辅助线
第一节等腰三角形常用的辅助线例1、文文和彬彬在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命题时,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如图,她们对各自所作的辅助线描述如下:文文:“过点A作BC的中垂线AD,垂足为D”;彬彬:“作△ABC的角平分线AD”;数学老师看了两位同学的辅助线作法后,说:“彬彬的做法是正确的,而文文的做法需要订正;”1请你简要说明文文的辅助线作法错在哪里;2根据彬彬的辅助线作法,完成证明过程;例2、如图,已知AD∥BC,AB=AD+BC,E为DC的中点;求证:∠ABE=∠CBE;例3、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AB的中点,在CD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FE=FC,EF交AD于P;求证:AE=2DF;连接CE,取CE中点HFHE全等于FHC,FH垂直于CE角BEC=角ECFCE/EB=CF/CH=根号5CF=根号5CH=根号5CE/2=根号5根号5BE/2=BE5/2=AB5/4DF=CF-CD=AB/4=AB/21/2=AE1/2例4、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点在AB上,E在AC延长线上,且BD=CE,连结DE交BC于点F;求证:DF=EF;DF=EF证明如下:过点D作平行于BC的直线交AC于点G因为AB=AC;DG//BC所以BD=CG又BD=CE,故CG=CE又因为CF//DG所以CF是三角形DEG的中位线所以F是DE的中点所以DF=EF综合演练:1、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BD=2,E、F分别是边AD、CD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CF=2;1求证:△BDE≌△BCF;2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设△BEF的面积为S,求S的取值范围;1AE+CF=2=CD=DF+CF∴AE=DFAB=BD∠A=∠BDF=60°∴△BDE全等于△BCF2由1得BE=BF且∠EBF=∠EBD+∠DBF=∠EBD+∠ABE=∠ABD=60°∴△BEF是等边三角形33√3/4<=S<=√3第二节直角三角形常用的辅助线例1、如图,在△ABC中,∠ACB=90°,AC=BC,AD是∠BAC的平分线,求证:AC+CD=AB;综合演练:Rt 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1、如图,CD是ABCA、25°B、30°C、45°D、60°2、如图1,△ABC的边BC在直线l上,AC⊥BC,且AC=BC;△EFP的边FP也在直线l上,边EF与边AC重合,且EF=FP;1在图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并写出AB与AP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EP交AC于点Q,连结AP、BQ;猜想并写出BQ与AP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3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3所示的位置时,EP的延长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Q,连结AP、BQ;你认为图2中所猜想的BQ与AP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锐角△ABC中,BE、CF是高,在BE、CF或其延长线上分别截取CP=AB,BQ=AC,分别过P、Q作PM第三节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E为AC边上一点,BE与AD交于F,若AE=EF;求证:AC=BF;例2、1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C>AB,AD=CD,BD平分∠ABC;求证:∠BAD+∠C=180°;2已知:如图2在△ABC中,BE是∠ABC的平分线,AD⊥BE,垂足为D;求证:∠BAD=∠DAC+∠C;例3、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AC=80°,P为△ABC内一点,若∠PBC=10°,∠PCB=30°,求∠PAB 的度数;例4、已知:如图,BD是四边形ABCD的∠ABC的平分线,∠A+∠BCD=180°;求证:AD=DC;例5、已知:如图,在△ABC中,DE∥GF∥BC,且AD=GB;求证:AE=CF;例6、已知:如图,P为∠AOB平分线OP上一点,PC⊥OA于C,∠OAP+∠OBP=180°;求证:AO+BO=2OC; 例7、如图,在△ABC中,∠B=60°,AD、CE是△ABC的角平分线,且交于点O;求证:AC=AE+CD;综合演练:1、操作:如图①,△ABC是正三角形,△BDC是顶角∠BDC=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作一个60°的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边于M、N两点,连结MN;探究: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说明:1如果你经历反复探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上的方法,请你把探究过程中的某种思路写出来要求至少写3步;2在你经历说明1的过程之后,可以从下列①、②中选取一个补充或更换已知条件,完成你的证明;①AN=NC如图②;②DM∥AC如图③;附加题:若点M、N分别是射线AB、AC上的点,其他条件不变,再探索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在图④中画出图形,丙说明理由;① ② ③ ④2、如图,两个全等的含30°,60°的三角形ADE 和ABC,E 、A 、C 在一条直线上,连结BD,取BD 的中点M,连结ME 、MC,试判断△EM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①,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②,量得他们的斜边长为10cm ,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图③所示的形状,但点B 、C 、F 、D 在同一直线上,且点C 与点F 重合;在图③至图⑥中统一用F 表示;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1将图③中的△ABF 沿BD 向右平移到图④的位置,使点B 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2将图③中的△ABF 绕点F 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⑤的位置,F A 1交DE 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 的长度; 3将图③中的△ABF 沿直线AF 翻折到图⑥的位置,AB 交DE 于点H,请证明:AH=DH;① ② ③ ④ ⑤ ⑥4、已知:点O 到△ABC 的两边AB 、AC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OB=OC;1如图1,若点O 在边BC 上,求证:AB=AC ;2如图2,若点O 在△ABC 的内部,求证:AB=AC ;3若点O 在△ABC 的外部,AB=AC 成立吗 请画图表示;1 25、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在菱形ABCD 和菱形BEFG 中,点A,B,E 在同一条直线上,P 是线段DF 的中点,连结PG ,PC;若∠ABC=∠BEF=60°,探究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C PG 的值; 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GP 交DC 于点H,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CPG 的值; 2将图1中的菱形BEFG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使菱形BEFG 的对角线BF 恰好与菱形ABCD 的边AB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 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若图1中∠ABC=∠BEF=)900(2 <<αα,将菱形BEFG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原问题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PCPG 的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1 2第四节相似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例1、如图,△ABC中,点D、E在BC上,且BD=DE=EC,又AB上的中线CF分别交AD、AE于G、H, 求FG:GH:HC;例2、如图,□ABCD中,点E在AB上,AE=2BE;点F是BC的中点,连结EF交对角线BD于点G;求:BG:BD的值;例3、已知:如图,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条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和E;求证:AE:ED=2AF:FB;例4、如图,△ABC中,AB=8,AC=6,点D在AB上,且AD=2;试在边AC上找一点E,使△ADE与原三角形△ABC 相似,求AE的长;例5、如图,△ABC 中,∠C=90°,AB=5,AC=4,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BD=AB,动点P 在线段BC 上移动,作直线DP 交AC 于点E;设BP=x ,AE=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2当PB 为何值时,直线DP 恰将△ABC 的面积平分例6、如图,在△ABC 中,AB=AC=5,BC=6,矩形DEFG 的顶点D 在AB 上,E 、F 在BC 上,G 在AC 上;1设BE=x ,y S DEFG 四边形,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连结EG,当x 取何值时,EG ∥AB 求此时矩形DEFG 的面积;例7、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A=90°,BC=8,AB=12,AD=a ;试问:能否在边AB 上找到点P,使得△ADP 与△BCP 相似 并说明a 的取值对点P 的个数是否有影响,请加以说明;例8、如图,在△ABC 内有一点O,连结AO 、BO 、CO 并分别延长后与BC 、CA 、AB 相交于点D 、E 、F;求证:1=++CFOF BE OE AD OD ;综合演练:1、已知:如图,在△ABC 中,D 为AB 边上一点,∠A=36°,AC=BC,AD AB AC ⋅=2;1试说明:△ADC 和△BDC 都是等腰三角形;2若AB=1,求AC 的值;3试构造一个等腰梯形,该梯形连同它的两条对角线,得到了8个三角形,要求构造出的图形中有尽可能多的等腰三角形;标明各角的度数2、如图所示,一段街道的两边缘所在的直线分别为AB 、PQ,并且AB ∥PQ;建筑物的一端DE 所在的直线MN ⊥AB 于点M,交PQ 于点N;小亮从胜利街的A 处,沿着AB 方向前进,小明一直站在点P 的位置等候小亮; 1请你在图纸中画出小亮恰好看见小明时的视线,以及此时小亮所在位置用点C 标出2已知MN=20m ,MD=8m ,PN=24m ,求1中的点C 到胜利街口的距离CM;3、已知:如图1,在ABC Rt ∆中,∠C=90°,AC=4cm ,BC=3cm ,点P 由B 出发沿BA 向点A 匀速运动,速度为1cm ∕s ;点Q 由A 出发沿CA 方向向点C 匀速运动,速度为2cm ∕s ;连结PQ;若设运动的时间为)20)((<<t s t ,解答下列问题:1当t 为何值时,PQ ∥BC2说明理由;4如图2,连结PC,并把△PQC 沿QC 翻折,得到四边形C PQP ',那么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四边形C PQP '为菱形 若存在,求出此时菱形的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 24、如图,四边形ABCD 为一梯形纸片,AB ∥CD,AD=BC,翻折纸片ABCD,使点A 与点C 重合,折痕为EF,已知CE ⊥AB;1求证:EF ∥BD;2若AB=7,CD=3;求线段EF 的长;5、如图,在ABC Rt 中,∠A=90°,AB=6,AC=8,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点P 从点D 出发沿DE 方向运动,过点P 作PQ ⊥BC 于Q,过点Q 作QR ∥BA 交AC 于R,当点Q 与点C 重合时,点P 停止运动;设BQ=x ,QR=y ; 1求点D 到BC 的距离DH 的长;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点P,使△PQR 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三角形中位线中的常见辅助线(1)
三角形中位线中的常见辅助线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中点一、与中点有关的概念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三线合一(底边的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高重合)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中位线判定定理: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斜边中线判定:若三角性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二、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方法一:倍长中线解读:凡是出现中线或类似中线的线段,都可以考虑倍长中线,倍长中线的目的可以旋转等长度的线段,从而达到将条件进行转化的目的。
方法二:构造中位线解读:凡是出现中点,或多个中点,都可以考虑取另一边中点,或延长三角形一边,从而达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目的。
方法三:构造三线合一解读:只要出现等腰三角形,或共顶点等线段,就需要考虑构造三线合一,从而找到突破口其他位置的也要能看出方法四:构造斜边中线解读:只要出现直角三角形,或直角,则考虑连接斜边中线段,第一可以出现三条等线段,第二可以出现两个等腰三角形,从而转化线段关系。
其他位置的也要能看出常见考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考点说明:①凡是出现中点,或多个中点,都可以考虑取四边形对角线中点、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或其他线段中点;②延长三角形一边,从而达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目的。
“题中有中点,莫忘中位线”.与此很相近的几何思想是“题中有中线,莫忘加倍延”,这两个是常用几何思想,但注意倍长中线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构造三角形全等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平移也有类似作用. 典型例题【例1】 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AE 是ABD △的中线,且AB BD =,求证:2AC AE =. 举一反三1. 如右下图,在ABC ∆中,若2B C ∠=∠,AD BC ⊥,E 为BC 边的中点.求证:2AB DE =.2. 在ABC ∆中,90ACB ∠=︒,12AC BC =,以BC 为底作等腰直角BCD ∆,E 是CD 的中点,求证:AE EB ⊥且AE BE =.【例2】 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连结EF 分别交AC 、BD于M 、N ,求证:AMN BNM =∠∠. 举一反三1. 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 B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EF 交AC 于M ;EF 交BD 于N ,AC 和BD 交于G 点.求证:GMN GNM ∠>∠.2. 已知:在ABC ∆中,BC AC >,动点D 绕ABC ∆的顶点A 逆时针旋转,且AD BC =,连结DC .过AB 、DC 的中点E 、F 作直线,直线EF 与直线AD 、BC 分别相交于点M 、N .(1)如图1,当点D 旋转到BC 的延长线上时,点N 恰好与点F 重合,取AC 的中点H ,连结HE 、HF ,求证: AMF BNE ∠=∠(2)当点D 旋转到图2中的位置时,AMF ∠与BNE ∠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例3】 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90ABC AED ∠=∠=︒,BAC EAD ∠=∠,F 为CD 的中点.求证:BF EF =.举一反三EDE DB C1.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 中,D 为AB 的中点,分别延长CA 、CB 到点E 、F ,使DE=DF .过E 、 F 分别作直线CA 、CB 的垂线,相交于点P ,设线段PA 、PB 的中点分别为M 、N .求证:(1)DEM FDN ∆∆≌;(2)PAE PBF ∠=∠.3. 已知:在ABC ∆中,分别以AB 、AC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 ,和CAN ,P 是边BC 的中点.求证:PM PN =4. 如图所示,已知ABD ∆和ACE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90ABD ACE ∠=∠=︒,连接DE ,设M 为DE 的中点. (1)求证MB MC =.(2)设BAD CAE ∠=∠,固定Rt ABD ∆,让Rt ACE ∆移至图示位置,此时MB MC =是否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 5. 在△ABC 中,AB=AC ,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BC 边中点中点,连接MD 和ME(1)如图1所示,若AB=AC ,则MD 和ME 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所示,若AB≠AC 其他条件不变,则MD 和ME 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3)在任意△ABC 中,仍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BC 的中点,连接MD 和ME ,请在图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判断△MED 的形状.图1 图2 图3【例4】 以ABC ∆的两边AB 、AC 为腰分别向外作等腰Rt ABD ∆和等腰Rt ACE ∆,90BAD CAE ∠=∠=︒.连接DE ,M 、N 分别是BC 、DE 的中点.探究:AM 与DE 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1)如图① 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AM 与DE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线段AM 与D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2)将图①中的等腰Rt ABD ∆绕点A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θ︒(090θ<<)后,如图②所示,(1)问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举一反三1. (1)如图1,BD 、CE 分别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过点A 作AD BD AE CE ⊥⊥、,垂足分别为D E 、,连接DE .求证:()12DE BC DE AB BC AC =++,∥ (2)如图2,BD CE 、分别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 (3)如图3,BD 为ABC △的内角平分线,CE 为ABC △的外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及例题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及例题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辅助线方法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六种辅助线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一、辅助线法1.等角分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与三角形的另外一个顶点相连,得到一条辅助线。
这条辅助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角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2.中线法: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中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中线。
相等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3.高线法:将三角形内任意一条边的垂线向另外两边引出,得到三角形的高线。
相等的高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4.角平分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相等的角平分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5.角平分线中垂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的中垂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垂线。
相等的角平分线中垂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6.外心连线法:将三角形外接圆心与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相连,得到三条辅助线。
这三条辅助线相等,将三角形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二、例题解析1.已知△ABC,点D,E分别为BC,AB边上的中点,连接AD,BE相交于点F,求证:△DEF≌△ABC。
解析:由题意可知,△ABC是由两个等腰三角形组成的,因此可使用中线法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全等。
由于D,E分别是BC,AB边上的中点,因此DE是AC中线,即DE=1/2AC;同理,AE是BC中线,AF=1/2BC。
因此,△ADB和△AEC是等腰三角形,且AD=EC,AB=AB,∠BAC=∠BAC,因此△ADB≌△AEC。
又因为DE是AC中线,BF是AE中线,因此DE=1/2AC,BF=1/2AE。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D C BAED F CB A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完整word版,全等三角形辅助线系列之二中点类辅助线作法大全,文档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系列之二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作法大全一、中线类辅助线作法1、碰到三角形的中线,可以倍长中线,使延伸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全等将分其他条件会合起来,利用的思想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2、碰到题中有中点,可以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的性质转移线段关系.3、碰到三角形的中线或与中点有关的线段,假如有直角三角形,可以取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试图构造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利用斜边中线的性质转移线段关系.典型例题精讲【例 1】如图,已知在ABC 中,AD是 BC 边上的中线, E 是 AD 上一点,延伸BE交AC于F ,AF EF ,求证:AC BE.AFEAF B D CEBD C G【分析】延伸 AD 到G ,使 DG AD ,连接BG∵BD CD ,BDG CDA , AD GD∴ ADC ≌ GDB ,∴AC GB.GEAF又∵ AF EF ,∴ EAF AEF∴ G BED∴BE BG ,∴BE AC .【例 2】如图,在 ABC 中,AD交 BC 于点D,点 E 是BC中点, EF ∥ AD 交CA的延伸线于点 F ,交EF于点G,若BG CF ,求证:AD为ABC 的角均分线.FAGFB CA E DG【分析】延伸FE 到点 H ,使 HE FE ,连接 BH .在 CEF和BEH中CE BECEF BEHFE HE∴CEF ≌ BEH∴EFC EHB , CF BH BG∴EHB BGE ,而BGE AGF∴AFG AGF又∵ EF ∥ AD ,∴AFG CAD , AGFBAD∴CAD BAD∴AD 为ABC 的角均分线.【例 3】已知AD为ABC 的中线,ADB ,ADC 的均分线分别交AB 于 E 、交AC于 F .求证:BE CF EF .AAE FE FB D CB DC N【分析】延伸FD到N,使DN DF,连接BN、EN.易证BND ≌ CFD ,∴ BN CF ,又∵ ADB ,ADC 的均分线分别交AB于E、交AC于F,∴ EDF EDN 90 ,利用 SAS 证明EDN ≌EDF,∴ EN EF ,在EBN 中, BE BN EN ,∴ BE CF EF .【例 4】以以下图,在2 2 2 2 ABC 中,D是 BC 的中点,DM垂直于 DN ,假如 BM CN DM DN ,求证 AD2 1 AB 2 AC2.4【分析】延伸 ND 至 E ,使 DE DN ,连接 EB 、EM 、MN .由于 DE DN ,DB DC , BDE CDN ,则 BDE ≌ CDN .从而 BE CN , DBE C .而 DE DN , MDN90 ,故 MEMN ,所以 DM 2DN 2 MN 2 ME 2,即BM 2BE 2 ME 2 ,则 MBE90 ,即 MBD DBE 90 . 由于 DBEC ,故 MBDC 90 ,则 BAC90 .AD 为 Rt ABC 斜边 BC 上的中线,故AD1BC .1 BC2 1 AB 22 由此可得 AD 2AC 2 .4 4【例5】在Rt ABC 中, F 是斜边 AB 的中点, D 、 分别在边、 上,满足 DFE 90 .若 AD 3 ,E CA CBBE 4,则线段 DE 的长度为 _________.【分析】如图、延伸 DF 至点 G ,使得 DF FG ,联系 GB 、GE .由AF FB ,有ADF ≌ BGFBG AD 3 ADF BGF AD ∥GB GBE ACB 180 GBE 90ADFGCEB图 6GEGB 2 EB 2 5 .又DFFG ,EFDGDE GE 5.【例 6】 以以下图, 在 ABC 中, ABAC ,延伸 AB 到 D ,使 BDAB , E 为 AB 的中点, 连接 CE 、CD ,求证 CD 2EC .【分析】解法一:以以下图,延伸 CE 到 F ,使 EF CE .简单证明 EBF ≌ EAC ,从而 BF AC ,而 AC AB BD ,故 BF BD .注意到 CBD BAC ACB BACABC ,CBF ABCFBAABCCAB ,故 CBF CBD ,而 BC 公用,故 CBF ≌ CBD ,所以 CDCF 2CE .解法二:以以下图,取 CD 的中点 G ,连接 BG . 由于 G 是 CD 的中点, B 是 AD 的中点,故BG 是 DAC 的中位线,从而 BG1AC1AB BE ,2 2由 BG ∥AC 可得 GBC ACBABCEBC ,故 BCE ≌ BCG ,从而 ECGC , CD 2CE .【例 7】 已知: ABCD 是凸四边形,且 AC BD . E 、 F 分别是 AD 、BC 的中点, EF 交 AC 于 M ;EF交 BD 于 N ,AC 和 BD 交于 G 点. 求证:GMNGNM .AEA AE ED DM DM MH HNGG GN NBFCB BF F C C【分析】取 AB 中点 H ,连接 EH 、 FH .∵ AEED , AH BH ,∴EH ∥BD , EH1 ,∴ GNMHEFBD2∵ AH BH ,BF CF∴FH ∥AC , FH1AC2∴ GMNHFE∵ AC BD ,∴ FH EH∴ HEFHFE , ∴ GMN GNM【例 8】 在 ABC 中, ACB90 ,AC1 BCD , E 是 CD 的中点,求BC ,以 BC 为底作等腰直角2证: AE EB 且 AEBE .DDEECCF【分析】过E作EF∥BC交 BD于 FACE ACB BCE 135∵ DFE DBC 45∴EFB 135又∵EF∥BC,EF1BC,AC1BC2 2∴EF AC , CE FB∴ EFB ≌ACE ,∴CEA DBE又∵DBE DEB 90∴DEB CEA 90故 AEB 90∴AE EB且 AE BE.【例 9】以以下图,在ABC 中,D为AB的中点,分别延伸CA 、 CB 到点E、F,使DE DF .过E 、F 分别作直线CA、CB的垂线,订交于点 P ,设线段 PA 、 PB 的中点分别为 M 、N.求证:(1) DEM ≌ FDN ;( 2)PAE PBF .CCA DB AD BEEG HFF P P【分析】( 1)以以下图,依据题意可知DM ∥ BN 且 DM = BN ,DN∥AM 且DN =AM ,所以AMD APB DNB .而 M 、N分别是直角三角形AEP 、BFP 的斜边的中点,所以 EM AM DN ,FN BN DM ,又已知 DE DF ,从而DEM ≌FDN .( 2)由( 1)可知EMD DNF ,则由AMD DNB 可得AME BNF .而AME 、BNF 均为等腰三角形,所以PAE PBF .【例 10】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中, ADBC , E 、 F 分别是 AB 和 CD 的中点, AD 、 EF 、 BC 的延伸线分别交于 M 、 N 两点.求证:AMEBNE .NNMMFFC CDD HAEBAEB【分析】连接 AC ,取 AC 中点 H ,连接 FH 、 EH .∵DFCF ,AHCH ,∴FH ∥1AD ,FH1 A D ,同理, EH 1 BC , EH ∥BC222∵AD BC ,∴ EH FH ,∴ HFEHEF∵FH ∥AM , EH ∥BC∴ AMEHFE , HEFBNE ,∴ AMEBNE【例 11】已知:在ABC 中, BCAC ,动点 D 绕 ABC 的极点 A 逆时针旋转,且 AD BC ,连接DC .过 AB 、 DC 的中点 E 、 F 作直线,直线EF 与直线 AD 、 BC 分别订交于点M 、N .MMNDF( N)DCCCFFHNDMAE BAE BAE B图1图2图3(1)如图 1,当点 D 旋转到 BC 的延伸线上时,点 N 恰巧与点 F 重合,取 AC 的中点 H ,连 结 HE 、HF ,依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 可得结论 AMFBNE (不需证明 ).(2)当点 D 旋转到图 2 或图 3 中的地点时, AMF 与 BNE 有何数目关系?请分别写出猜想,并任选一种状况证明.【分析】图 2:AMFENB ,图 3: AMF ENB 180证明:在图 2 中,取 AC 的中点 H ,连接 HE 、 HF ∵F 是 DC 的中点, H 是 AC 的中点1AMFHFE∴HF ∥AD ,HFAD ,∴2同理, HE ∥CB , HE1CB ,∴ ENBHEF2∵ADBC ,∴ HF HE ,∴ HEF HFE ,∴ ENBAMF证明图 3 的过程与证明图 2 过程相像.MNDC CFFH H NDMA E BAEB 【例 12】以以下图,P是 ABC 内的一点, PAC PBC,过P作PM AC于M,PL BC于L,D 为 AB 的中点,求证 DM DL .【分析】以以下图,取AP 、 PB 的中点E、 F,连接 EM 、ED、FD、FL ,1 1AP .则有 DE∥BP且DE BP,DF∥AP且DF2 2由于AMP 和BLP 都是直角三角形,故 ME 1 1BP ,从而ED FL,DF ME .AP,LF2 2又由于MED MEP PED , DFL DFP PFL ,而MEP2 MAP 2 LBP PFL ,且PED DFP ,所以 MED DFL ,从而MED ≌DFL ,故 DM DL .【例 13】如右以下图,在ABC 中,若 B 2 C , AD BC ,E为 BC 边的中点.求证:AB 2DE.AAFB D EB D EC C【分析】如右以下图,则取AC边中点F,连接EF、DF.由中位线可得,1且 B CEF .DF为 Rt ADC 斜边上的中线,∴ DF CF .EFAB2∴ CDF C ,又∵ DFE FDE CEF ,即 C DFE 2 C ,∴ DFE EDF ,∴DE EF 1AB ,∴AB 2DE.【例 14】如图,ABC 中, AB AC ,BAC 90 ,D是 BC 中点,ED FD ,ED与 AB交于 E ,FD 与AC交于F.求证:BE AF,AE CF .A AF FE EB DC BD C 【分析】连接AD .∵AB AC,BAC 90∴B C45∵D是BC中点∴BAD 45 且 AD BC∵ED DF∴EDA ADF 90∵ADE EDB 90∴BDE ADF在BDE 与ADF 中, AD BD ,DAF B 45 ,BDEADF∴BDE ≌ ADF∴BE AF.∴AE CF.【例 15】在□ABCD 中,A DBC ,过点 D 作DE DF ,且EDF ABD ,连接EF、EC,N、 P 分别为 EC、 BC 的中点,连接NP.(1)如图 1,若点 E 在 DP 上, EF 与 DC 交于点 M,尝试究线段 NP 与线段 NM 的数目关系及∠ABD 与∠ MNP 满足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2)如图 2,若点 M 在线段 EF 上,当点 M 在何地点时,你在( 1)中获得的结论仍旧成立,写出你确立的点 M 的地点,并证明( 1)中的结论.D D A DA AF FF MME E EN N 13 2B B 4P C P CBNC P图 1 图 2【分析】( 1) NP MN , ABD MNP 180(2)点 M 是线段 EF 的中点 (或其余等价写法 ).证明:如图,分别连接BE、 CF.∵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AB∥ DC,A DCB ,∵ A DBC ,∴DBC DCB ,∴ DB DC ①∵EDF ABD ,∴EDF BDC .∴BDC EDC EDF EDC .即 BDE CDF .②又 DE DF ③,由①②③得△BDE≌△CDF.∴ EB FC , 12 .1∵ N、P 分别为 EC、 BC 的中点,∴ NP∥ EB, NP EB . 2同理可得MN∥ FC, MN 1FC.∴NP NM .2∵ NP∥ EB,∴NPC 4 ,∴ENP NCP NPC NCP 4 ∵ MN∥ FC,∴ MNE FCE 3 2 3 1MNP MNE ENP 3 1 NCP 4∴DBC DCB 180 BDC 180 ABD∴ ABD MNP 180【例 16】在 Rt△ ABC 中, ACB 90 , tan BAC1.点 D 在边 AC 上(不与 A,C 重合),连接 BD,2F为BD中点.(1)若过点 D 作 DE⊥ AB 于 E,连接 CF 、EF 、CE,如图 1.设 CF kEF ,则 k = ;(2)若将图 1 中的△ ADE 绕点 A 旋转,使得 D 、E、B 三点共线,点 F 仍为 BD 中点,如图 2所示.求证: BE DE 2CF ;(3)若 BC 6 ,点 D 在边 AC 的三均分点处,将线段 AD 绕点 A 旋转,点 F 一直为 BD 中点,求线段 CF 长度的最大值.A A ADE EDFFC B C B C B图 1 图 2 备图【分析】( 1) k 1 ;(2)如图2,过点 C 作 CE 的垂线交 BD 于点 G,设 BD 与 AC 的交点为 Q.由题意, tan BAC1 BCDE1,∴. 2ACAE2∵D、 E、B 三点共线,∴ AE⊥ DB.∵ BQC AQD ,ACB 90 ,∴ QBC EAQ .∵ ECA ACG 90 , BCG ACG 90 ,∴ ECABCG .∴ △ BCG∽△ ACE ,∴BCGB1,∴GB DE . AC AE 2∵F是 BD中点,∴ F是 EG中点.在 Rt△ ECG 中, CF 1,∴ BE DE EG 2CF .EG2( 3)状况 1:如图,当 AD 1AC 时,取 AB 的中点 M,连接 MF 和 CM ,3∵ ACB 90 , tan BAC 1,且 BC 6 , 2∴AC 12 , AB 6 5 .∵M 为 AB 中点,∴ CM 3 5 .∵1AC ,∴AD 4. AD3∵M 为 AB 中点, F 为 BD 中点,∴ FM 12 .AD2∴当且仅当 M、 F、C 三点共线且 M 在线段 CF 上时 CF 最大,此时 CF CM FM 2 35.状况 2:如图,当 AD 2时,取 AB 的中点 M,连接 MF 和 CM ,AC3近似于状况1,可知 CF 的最大值为 4 3 5 .综合状况 1 与状况2,可知当点 D 在凑近点 C 的三均分点时,线段CF 的长度获得最大值为 4 3 5 .AA ADDDEQ M MF FFGC B图 2 C B C B课后复习【作业 1】如图,ABC 中, AB AC ,AD是中线.求证:DAC DAB .B 【分析】延伸AD 到 E ,使 AD DE ,连接 BE .在 ADC 和EDB中AD EDADC EDB∴ ADC≌EDBDC DB∴AC EB ,CAD BEA在ABE 中,∵AB<AC,∴ AB EB∴AEB< EAB ,∴DAC < DAB.AFEABEFD C D C G【作业 2】在 Rt A BC 中,BAC 90 ,点D为 BC 的中点,点 E 、 F 分别为 AB 、AC上的点,且ED FD .以线段 BE 、 EF 、FC为边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若能,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AA E FE FBDCB CD G 【分析】延伸FD 到点G,使FD GD ,连接 EG 、 BG .在 CDF 和 BDG中CD BDCDF BDGFD GD∴CDF ≌ BDG∴BG CF ,FCD GBD∵A90∴ ABC ACB 90∴ ABC GBD 90在 EDF和EDG 中ED EDEDF EDG 90FD GD∴EDF ≌ EDG∴EF EG故以线段 BE 、 EF 、FC为边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作业 3】AD是ABC 的中线,F是AD的中点,BF的延伸线交 AC 于E.求证: AE 1.AC 3A AE EF F GB DC BD C 【分析】取EC 的中点 G ,连接 DG 易得 DG ∥ BE ,F 为 AD 的中点,所以AE1EG ,从而可证得: AEAC .3【作业 4】如图,在五边形 ABCDE 中, ABC AED 90 , BAC EAD ,F为 CD 的中点.求证:BF EF.A AB BM NE EC FD C F D【分析】取 AC 中点M,AD中点 N .连接MF、 NF 、MB、 NE ,则依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及中位线的性质有MF 1NE,NF1MB,MF∥AD,NF∥AC,AD AC2 2∴ DNF CAD CMF ,∵BM AM ,∴MBA CAB .∴ BMC MBA CAB 2 CAB .同理可证DNE 2 DAE .∵ BAC EAD ,∴ BMC END .∴ BMC CMF FND DNE ,即 BMF ENF ,∴ MBF ≌ NFE ,∴BF EF .。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解析)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那么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 30 、60 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 度或 60 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 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举例
相似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举例1.垂直角辅助线:当三角形中存在垂直角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一条垂直角辅助线来将问题简化。
例如,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可以通过从直角顶点到斜边的任意一点画一条垂直辅助线,这样可以将原问题转化为两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的求解。
2.中位线辅助线:在一个任意三角形中,我们可以通过连接每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来得到三条中位线。
这些中位线的交点被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通过画三角形重心与其他顶点的连线,可以将原问题转化为多个相似的三角形的求解。
3.等角辅助线:当我们需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可以通过添加等角辅助线来帮助我们得到一些相等的角度。
例如,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等角辅助线使得两个直角形成的角相等,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比例辅助线:当我们需要求解相似三角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时,可以利用比例辅助线。
例如,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我们可以通过添加比例辅助线,将两个相似三角形分割成若干个相似的小三角形,并且利用小三角形的边长比例来求解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关系。
5.平行辅助线:当我们需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可以通过添加平行辅助线来帮助我们得到一些对应边平行的关系。
例如,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条边使得它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对边平行,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相似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简化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根据问题的不同,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辅助线方法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