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命题规律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命题规律

高考地理命题规律

高考命题规律一、有关特征的描述............................ (一)地形特征................................ (二)气候特征................................ (三)河流特征................................ (四)农业生产特征............................ (五)工业生产特征............................二、成因问题..................................三、分布规律描述..............................四、区位因素分析评价型........................1.农业布局:...............................2.工业布局:...............................3.城市布局:...............................4.人口分布:...............................5.铁路布局:...............................6.港口分布:...............................7.旅游区位:...............................五、判断说理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解决措施型................................ 补充:对方向的描述............................一、有关特征的描述(一)地形特征地形类型(有哪些地形)、地势及起伏状况(海拔、相对高度)、主要地形区分布、以那些地形为主、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二)气候特征气温(生长期、积温)--热量条件、最高最低气温、年较差;降水(干湿状况)--水分条件、季节分配情况、年际变化大小、总量多少;大气运动(盛行风(季风)、风带、气压带);水热组合—同一地区时间上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地区空间上水热组合状况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地区差异(三)河流特征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补给类型,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凌汛,流速、落差、水能资源等。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总结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总结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总结作为高考地理考试的一名考生,我们要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并要掌握一些规律,下面来总结一下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

一、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答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明确问题,从而避免我们走题,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解答问题。

1、分析命题趋势在高考中,地理题的难度其实是比较平均的,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熟悉各章的内容,还要认真分析命题趋势,这样在考试时才能更好的把握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和考点的要求。

2、做好理解解题方式高考下高中地理题的命题风格相比初中的题目更加突出理解,所以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做好理解解题方式的准备工作,关注解题中的每一个细节,把握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题意。

3、掌握考点在做题时,考生要对地理的各个章节、各个知识点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并且要对各个考点进行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在考试时知道出题者在考察什么。

二、合理选答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选择题和论述题。

对于选择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阅读题目选择题中有一些比较细微的差别,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注意题干中的特殊标志,这样才能避免因为一些小错误被扣分。

2、排除法在做选择题时,经常会遇到两个选项看起来都相对正确,但是我们只能选一个,这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排除法,逐个分析出哪些是不是题目所要求的选项,再进行排除,逐步缩小答案的范围,更容易选择正确答案。

对于论述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答题范围在回答论述题时,首先要明确答题的范围,不要跑题,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失分。

2、答案的层次性考生在答题时需要把答案的层次性分明,逐步展开,尽量把答案写的统一、连贯,言简意赅,避免语言表述上的问题。

三、巧用图例地图和图例在高考地理考试中的作用和影响非常大,图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地图,而且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理解地理概念。

1、多维度观察合理巧用地图上的图例,通过将地图和图例结合起来,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理解地理概念,从而帮助我们更自然、更准确地理解地理现象、规律等问题。

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高考方向研究命题原则

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高考方向研究命题原则

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高考方向研究命题原则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的命题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地理学科的素养导向:高考命题以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为特色,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这一原则强调对学生地理思维深度和地理素养认知程度的考察。

2. 强调情境创设的真实性:高考命题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通过丰富的情境依托,如文字材料、地图、拆线图、示意图等,来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开放性特征明显:高考地理学科的命题在设问角度和方式上体现了非常强的开放性特征。

例如,试题中可能包含多项组合题,这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与难度,旨在“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4. 综合考查模式:高考地理命题持续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旨在提升选才效度,考查关键能力。

5. 区域选题分布:综合题以中国扬州和亚洲孟加拉国为背景区域,这符合高考的区域选题分布惯例。

总之,高考地理学科的命题原则主要围绕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情境的真实性、试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同时遵循区域选题分布惯例。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整理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整理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整理随着高考各科目难度的不断增加,地理学科余波不轻。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地应对地理学科的考试,但如果你掌握了一些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你就能够更好地通过考试,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1. 熟悉图表地理学科中的很多题目都和图表有关,如底图(地形图、地质图、农业区划图)、表格、统计图、示意图、剖面图、气象图、土壤剖面图等等。

因此,在准备考试时要花时间熟悉各种图表,仔细理解其代表的意义,掌握图表上的各项指标和符号。

2. 对复合题掌握方法地理学科中的复合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对于这类题目,我们需要有一些特别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查找答案时,我们可以先将所有与题目有关的信息扫描一遍,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思维模型。

然后,按照题干中的要求,逐步围绕这个模型展开思考,寻找答案。

3. 善于运用知识框架在学习地理学科时,我们既要理解某一知识的具体内容,还要将它与其他相关的知识相联系,形成一个知识框架。

这样,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框架进行推理,快速找到答案。

例如,在计算人口增长率时,我们可以运用“年末人口总数=年初人口总数+自然增长数+外部迁入人口”这个框架,轻松地完成计算。

4. 注意解题的角度对于地理学科的某些题目,一个小小的角度变化就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答案。

因此,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角度问题。

例如,在考察某个地区的人口集聚规律时,我们要考虑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背景因素。

只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才能够找到最全面、最准确的答案。

5. 学会解读地理信息地理学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对于地理信息的丰富利用。

这些信息包括一些数字、图表、图像等等。

我们需要善于解读这些信息,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考察某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该地区的温度、降雨、风速等数据,来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

6. 小题大做高考中的地理学科题目往往都很细致、具体,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考点例题解析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考点例题解析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考点例题解析
一.考试要求
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时区的划分。

区时的应用。

日界线;国际标准时刻;北京时刻。

二.命题规律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阻碍、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时刻运算等知识。

2.从对知识的能力要求上看,更侧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明显提高。

3.从考核形式上看,有两大规律:一是直截了当以日照图或区域图来考查,二是以一些重大地理事件、自然地理现象或某些现实生活情形作材料来考查。

4.从考试内容来看,本部分知识在各省市考试题中都属于每年必考的内容。

5.从题型看,近几年较多地在选择题中以组团形式显现,分值常常达到8到12分。

三.近几年命题趋向
1.地球运动、太阳光照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等是近几年高考中较稳固的考核方向,说明本部分知识的考查方式差不多趋于稳固,其变化多显现在示意图的表现方式的差异,试题更加注重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深入明白得程度和对光照图原理的明白得和想象。

2.联系实际,利用社会热点和生活常识作为背景材料,提供隐性信息,综合考查学生对地球日照图、经纬网、太阳直射点、晨昏线、季节与时刻运算等核心知识的明白得和综合应用能力。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规律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规律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规律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技巧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剧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

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淡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技巧二: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需留意的两个方面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留意以下两个方面:1.绘制转换新图时,肯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技巧三: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要力求一次精确作答,简单做的要尽快作答,对难题要赐予适当的时间。

技巧四:答题时应画帮助图地理学科几乎大部分试题都与地图有关,这段时间考生要加强对地图的复习,要拿出地图册把它完整看一遍。

不能只是手中有图,最终要达到心中有图,高考题当中以前曾经考过没有图的题,考生自己需要构建一个图。

考生在做题的同时还应把地图册拿到手里,而高考答题时最好画帮助图,对答题特别有关心。

技巧五:选择题不宜二次检查过去老师总提倡考试结束之后假如有剩余时间可以检查选择题,把当时做错的题改过来。

但从目前的高考来看,检查选择题不是最佳(方法),由于选择题的容量特殊大,假如其次次检查会很匆忙,没有第一次答题的时候细致,所以简单把对答案改错。

从这几年的命题方式来看,选择题都是由简洁到简单,建议考生最好根据挨次答,不要跳着答。

高考地理答题留意事项考生应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提出的问题。

考生首先必需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中心含义,以及试题答题要求。

答题时要留意反馈教材的相关信息,从而使答案尽可能简洁明白,切中要害。

因此,在答题时仔细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仔细分析图中的组成要素,区分有用条件和迷惑条件,特殊是图中有无指向标、隐含风向和河流流向、图例和注记等简单忽视的内容,做到精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留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敏捷运用。

普通高考文综地理命题规律及复习策略.

普通高考文综地理命题规律及复习策略.

普通高考文综地理命题规律及复习策略周立国(怀柔区第二中学板块一重点、热点知识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一、命题规律分析1. 全国题命题规律①从考核内容上看, 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黄赤交角、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时间计算等知识;②从对知识的能力要求上看 , 单科题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并重,文综题更侧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明显更高;③从考核形式上看,有两大规律 : 一是直接以日照图或区域图来考查 , 二是以一些重大地理事件、自然地理现象或某些现实生活情景作材料来考查, 文综题尤其如此。

2. 上海题命题规律①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地球的生命现象、太阳活动影响、黄赤交角、地球运动特征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点;②从考核形式上看,一方面侧重以原理图、日照图、区域图等图形方式考查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注重创设新生活情景和重大地理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基础知识。

3. 综合全国卷及北京、上海卷命题规律①考核内容上,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黄赤交角、地球运动特征及意义、时间换算等知识点;②由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的考查上升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 ③从考核形式上看,一方面侧重以各种日照图和区域图的形式,另一方面特别注重以一些重大地理事件、地理现象和某些现实生活情景为背景材料, 设置问题。

(二、命题趋势预测1. 考核内容上,宇宙环境探测及宇宙资源的开发、太阳活动及其影响、地球运动特征及意义、时间问题仍是命题重点所在;2. 考核形式上,继续强调以现实材料为背景设问和以区域图、光照图形式考查。

3. 注重培养用地理运动基本规律解释现象的能力和意识。

(三、专题能力聚焦1. 人类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认知过程及启迪。

2. 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 地球运动形式及两种运动的关系—黄赤交角。

4.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5. 地球运动的形式及关系、黄赤交角的产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内在联系。

6. 地球运动的原理和规律与地理环境要素 ( 如气候、水文、生物、自然带、农业等的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与分布的内在联系。

高考地理答题规律汇总

高考地理答题规律汇总

高考地理答题规律汇总作为考生的你,必须做到享受高考的境界,才能拿到高分,才能体验到我的高考,我做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答题规律汇总,仅供大家参考!高考地理答题规律汇总1.城市小专题⑴ 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 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 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 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 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 科技发达; ④ 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 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 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 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 便利的水运。

⑶ 上海市的发展:优越的区位因素:① 便捷的交通;② 广阔的消费市场; ③ 高素质的劳动力;④ 宽广的经济腹地;⑤ 充足的商品供应;⑥ 丰富的农副产品;⑦ 雄厚的技术力量。

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表现:① 道路狭窄,交通堵塞; ② 居住拥挤;③ 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 用地紧张。

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 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 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城市规划:① 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② 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③ 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④ 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⑷ 城市道路网问题: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作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地理】探索命题规律,为高考背水一战

【地理】探索命题规律,为高考背水一战

【地理】探索命题规律,为高考背水一战一、近两年新课标高考区域地理部分命题特点分析高考中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如湖泊、河流等)及注记的地图、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

一般来说,试题大多遵循以下思路:展示经纬网地图,进行空间定位,判断重要地理事物名称;提供区域地图或统计资料,分析其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剖析地理成因;根据地理环境特征,分析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具体如下:1.高考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离不开区域区域是试题的背景和知识的载体,能够提供设计问题的素材。

高考命题不是因区域来设问,而是因设问需要来选择某个区域。

换言之,区域并不作为问题的本身,即不是考查区域的具体地理事象,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象所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以及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命题的时代性非常鲜明以热点作为背景素材,重点考查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近两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是灵活掌握知识!3.条件表述的图像性及多元化命题情境中地图“唱大戏”,做主角,各种材料(如科普短文、表格等)为“配角”,试题趋向信息材料的多元化,并且图像信息渐趋隐蔽化。

这就需要考生具有提取有效答题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二、2013年高考区域地理命题预测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的具体地理事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落实、验证。

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地理要素间关系的分析、地理事物分布的掌握、空间概念的建立等,都是在区域背景下,通过推理和分析来完成的,这些推理与分析主要是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运用。

地理高考试题命题实施方案

地理高考试题命题实施方案

地理高考试题命题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考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地理高考试题命题实施方案,以确保试题的质量和公平性。

二、命题目标1. 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2. 考查学生对地理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和解释能力;4. 考查学生对地理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

三、命题原则1. 突出基础性和前沿性:试题要既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对地理前沿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突出综合性和应用性:试题要注重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突出灵活性和多样性:试题要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避免死记硬背;4. 突出公平性和客观性:试题要公平合理,避免出现偏题或歧视性问题。

四、命题内容1. 自然地理方面:包括地球形态、地表形成、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2. 人文地理方面:包括人口迁移、城市发展、文化传承等;3. 地理技术方面: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4. 地理实践方面:包括地理调查、实地考察等。

五、命题方法1. 单选题: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2. 多选题: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3. 判断题: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和解释能力;4.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地理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5. 计算题:考查学生对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六、命题实施1. 制定试题命题计划:确定命题时间、命题人员、命题范围等;2. 编写试题草稿:根据命题原则和内容,编写试题初稿;3. 审定试题草稿:由专家组对试题进行审定,确保试题质量;4. 印制试卷:将审定后的试题印制成试卷;5. 考试监督:对考试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七、总结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考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高考地理命题规律及能力要求

高考地理命题规律及能力要求

高考地理命题规律及能力要求(全国各地文综地理高考卷对高考复习的启示)一、考查内容分析比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课标卷没有考查地球运动知识,其实新课标卷近三年来都没有考查关于地球运动的知识。

北京卷、天津卷虽考查了地球运动知识,但相对比较基础。

三套试卷对气候知识的考查所占分值相当大,命题形式多样,试题平稳。

另外本组试题还考查了洋流、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农业生产、河流水文及地貌、区位、产业转移、等值线、旅游、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地理主干知识。

纵观三套试题,可以看出其突出特点是试题不偏不怪,紧扣课标,立足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因此在地理复习备考时不必去钻偏题、难题、怪题,应该研究课标、考纲,抓基础、重主干。

1、紧扣课标突出主干三套试题还注重2、联系实际聚焦发展联系实际考查生活中的地理是新课改命题方向。

课标卷以综合题第37题为例:在目前红木家具价格飙升、市场活跃,南部沿海地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研究我国云南红木基地区位优势、加工企业在此聚集以及越南限制红木原材料出口原因。

试题设置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热点渗透其中。

北京卷考查了旅游服务设施选址、北大西洋暖流对航行的影响、绿化带的作用、数字地图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试题。

天津卷主要有城市铺设透水砖、2012年奥运会,西南大旱,山西CO2排放,天津新城自然资源分析等,均是联系当今社会与当地实际进行地理知识的考查。

试题同时关注环境,聚焦可持续发展,农业、工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处处体现。

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理念。

因此在备考时,应注重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用地理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努力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

通过试题分析还可以看出新课标背景下地理试题3、清晰定位注重效度每一道地理试题都有明确的考查目标,定位清晰准确,注重效度。

一组试题的题目之间基本没有相互提示答案情况,前一道题的正确解答与否对后面题目影响减小。

高考地理选择题出题规律

高考地理选择题出题规律

高考地理选择题出题规律高考地理选择题是考生备考复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在考试中将直接影响成绩的高低。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选择题,考生有必要了解高考地理选择题出题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1. 题目类型高考地理选择题主要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类型。

单选题要求考生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题要求考生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在实际出题中,单选题和多选题通常会交替出现,考生需要注意区分并准确回答。

2. 出题内容高考地理选择题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地球运动、地貌地形、气候与环境、人口与资源、经济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出题时通常会涉及不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地理知识,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 出题原则高考地理选择题出题原则包括考查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能力、注重实际应用等。

出题者在设计选择题时,会注重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会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对地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能力。

4. 出题技巧在备考高考地理选择题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备考效率:•系统复习:从地理知识的基础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

•重点突破:根据往年高考真题和重要知识点分析,针对性地加强重点难点内容的学习和训练。

•多维拓展:注意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拓展,加强对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应用能力训练。

5. 考试技巧在考试时,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技巧提升答题效率和准确率:•审题准确: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所给出的条件和要求,避免因误解导致答题错误。

•主次分明:对选项进行分类和筛选,分清主次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辨析分明:注意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尤其是多选题中的排除法,有助于准确选择正确答案。

6. 结语了解高考地理选择题出题规律对于考生备考复习至关重要。

通过对出题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提高答题准确率和得分率,更好地面对高考地理选择题,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世界地理命题规律

高考世界地理命题规律

高考世界地理命题规律
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一个大洲(如亚洲)的地理环境特点。

2.从考查形式上看,主要以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结合文字材料综合考查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特征,尤其是区域发展、区域环境建设以及区域环境问题的治理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

3.多角度、较全面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以热点地区和事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定位能力,获取信息、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

高考地理答题规律大总结

高考地理答题规律大总结

高考地理答题规律大总结高考地理答题规律大总结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③远离居住区区,对人们生命财产威胁小。

④建设成本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高考地理答题规律大总结2. 海洋资源小专题: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 ④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③海盆:深海锰结核 (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高考地理答题规律大总结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高中地理命题规律与综合题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命题规律与综合题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命题规律与综合题答题技巧高中地理答题技巧与命题规律总结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二)应试策略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2.认真审题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三)应试技巧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A. 东南方向B. 西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东北方向答案:D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

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四)解题方法介绍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答案:D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及知识规律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及知识规律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及知识规律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及知识规律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及知识规律
命题原则:稳中求变
问:今年高考地理试题命题原则是什么?
答:今年高考地理试题命题原则是稳中求变。

稳是指命题的基本原则不变,题型、题量、分数、难易程度基本稳定。

但是能力要求层次逐年提高,所以变是指试题选择的角度、设置情境的新颖性在变化;材料来源广泛,不局限于教材,密切同现实联系在一起;图表与文字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变化。

针对性训练加强知识梳理
问:目前应如何复习?应不应该大量做题?
答:目前考生要有选择地做练习,题目不在多,要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点、结合点、空白点、重难点训练,注重同类题型的归类、整理和延伸。

一:注重梳理规律,增强应用地理的意识,逐步学会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探索新的地理知识。

进一步熟悉初、高中8本教材,力争吃透每一个知识点。

二:依据考试大纲,建构知识体系。

打破教材的框架体系,将相互联系的知识重新整合,建立知识的纵横联系,总结出共性的规律和特征,运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三:抓住重点主干知识,夯实基础,重点部分“重锤敲”。

高中地理选择题的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选择题的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选择题的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随着高中地理教育的不断发展,选择题成为高中地理最常见的考题形式之一。

在考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对于选择题的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将有助于提高考试成绩。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广大考生成功备考高中地理。

一、命题规律1.基础知识题基础知识题在高中地理选择题中非常常见,是考察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也容易让考生得分。

这些题目通常直接问某个地理概念、现象、理论等的定义、描述、特点、分类等。

例如,“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的交界是?”、“海拔高度是指什么?”等。

考生需要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题目所问内容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2.综合考察题综合考察题在高中地理选择题中也较为常见,它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整合并综合应用。

这类题目通常是综合多个知识点,然后要求考生结合场景做出思考。

例如,“某些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城市化率提高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某种社会问题。

这种问题是什么?”等。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能够把知识点串起来,并能结合场景做出判断和解答。

3.判断推理题判断推理题是指以地理学科理论或概念为前提,进一步推理或判断某个地理问题的作答题型。

例如,“自然条件相同,不同的地区农作物种植方式不同的原因是?”等。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从已知的前提出发,合理推理后给出答案。

二、答题技巧1.全面系统地学习要想做好高中地理选择题,首先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多做笔记,注意整理系统性的笔记。

在自己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建立一个系统的地理知识框架。

系统地学习不仅可以帮助考生系统掌握地理知识,还有助于提高答题准确率。

2.理解题干,善于归纳在做高中地理选择题时,需要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题目所问内容和所给出的选项。

对于一些比较综合的问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找出各种选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清选择题的逻辑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2023高考地理答题规律与方法

2023高考地理答题规律与方法

2023高考地理答题规律与方法学习地理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最终的高考,以高考作为最终的重点话,那么平常的小考大考都只是一个过程,一个训练的过程。

要把目标放得远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总有一天你会学好的!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地理学习内容,一起来看看吧!2023高考地理答题规律抓住地理规律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

只要把握了这些规律,那么对于地理学问的学习巩固、深化及其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学起来也就简单得多了。

地理形成的因果规律。

我们要擅长启迪同学通过由因导果、由果索因的方法,详细总结它们的因果规律。

从而巩固地理学问、避开死记硬背,把握学问时就会得心应手。

例如降水的形成,在大气中,饱和水汽、动力和凝聚核是成云致雨的必备条件。

因此,降水形成的一般规律是:上升气流或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易于凝聚,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或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聚,降水机会较少。

不难理解,在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终年以上升气流为主,形成赤道多雨带和温带多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终年以下沉气流为主,则形成副热带少雨带和极地少雨带;西风带来充足降水,信风则往往使天气晴燥;暖温气流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稀有;气旋过境时消失阴雨天气,反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等。

这些规律的形成为我们供应了一个必定的识记条件。

(二)地理分布的规律。

地理教学中讨论地表肯定空间位置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很重要,如自然区的分布、人口和民族的人口的分布、地形和矿产的分布、气候和河湖的分布、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交通和城市的分布、工业和农业的分布,都各自显示出地理的规律性,是地理特征的详细内容和依据,老师和同学肯定要充分运用好地图,这是把握地理分布规律和识记学问的最好方法。

例如地形的分布。

在陆地和海底,地形分布是有规律的,而且基本上受地形骨架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命题规律一、有关特征的描述 (2)(一)地形特征 (2)(二)气候特征 (2)(三)河流特征 (2)(四)农业生产特征 (3)(五)工业生产特征 (3)二、成因问题 (3)三、分布规律描述 (6)四、区位因素分析评价型 (9)1.农业布局: (9)2.工业布局: (9)3.城市布局: (10)4.人口分布: (10)5.铁路布局: (10)6.港口分布: (11)7.旅游区位: (11)五、判断说理型 (11)六、解决措施型 (11)补充:对方向的描述 (12)一、有关特征的描述(一)地形特征地形类型(有哪些地形)、地势及起伏状况(海拔、相对高度)、主要地形区分布、以那些地形为主、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二)气候特征气温(生长期、积温)--热量条件、最高最低气温、年较差;降水(干湿状况)--水分条件、季节分配情况、年际变化大小、总量多少;大气运动(盛行风(季风)、风带、气压带);水热组合—同一地区时间上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地区空间上水热组合状况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地区差异(三)河流特征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补给类型,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凌汛,流速、落差、水能资源等。

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弯曲状况、是否有地上河等。

如:松花江水文特征和成因分析:松花江由于纬度位置较高,冬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积雪融水补给出现春汛,夏季由雨水补给出现夏汛,有两个汛期;流经地区林木茂密,含沙量较少;由于水量较充足,汇入支流较多,水量较大。

(四)农业生产特征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部门结构、生产水平(五)工业生产特征发达程度、部门结构、技术水平、地域分布二、成因问题自然环境有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因果关系规律。

资源环境优势、缺陷的形成,灾害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

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尤其如此:(一)自然环境特点—综合成因分析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

应注意图表中的数值,在平面地图中植被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环境”为中心,围绕“气候—地形”这一重要成因因子来分析。

如气候成因分析(1)气温高低: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高低;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2)降水多少风带、气压带、季风—环流形势(西风带、低压带、海风、夏季风);洋流—寒暖流;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海陆位置—距海远近;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

下面是近几年常用的考法:在小比例尺地图中(多在选择题中、大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纬度因素和风带、气压带、季风因素。

在大比例尺地图中(多在非选择题中、小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地理格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热力因素和人为因素。

(二)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例: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和措施?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

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

又如: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天(气候因素)--夏季多暴雨;地(地形因素)--山区地势起伏大;(地质因素)--地壳活跃,断裂发育,岩石破碎人(社会因素)--破坏植被和地表结构再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天(气候因素)--夏季多暴雨;地(地形因素)--千沟万壑,地形破碎;(土壤因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河流因素)--河流比降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植被因素)--地表植被稀少;人(社会因素)--破坏植被和地表结构此外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多发的原因、华北春季缺水的原因、西北荒漠化的原因等都可以按此思路思考分析。

(三)地理事物时空特点的成因分析锁定使用的地理原理。

以季节变化原理、大气运动原理、河水补给原理、地质作用原理等最为重要,应注意进行逆向推理。

1、如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变化:多从近地面的热力环流原理进行分析,用“气温-气压-气流-天气”进行逻辑分析。

2、海上什么时候出行多与风浪有关;其逻辑关系为“温差大(如冬季)-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海浪大-出行不便”,“温差小(如夏季)-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海浪小-出行方便”3、对于河流的补给要掌握不同地区的补给类型和规律(与气温、降水类型有关):我国东北春季雪水、夏季雨水补给;华北是夏季雨水大量补给;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华南是春季锋面雨、盛夏台风雨;地中海气候则是冬雨补给等。

三、分布规律描述(一)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的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1.“点”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疏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北京市市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如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2.“线”状方位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疏密特点。

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又如“我国1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为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3.“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二)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描述的分类1.按形状分类(1)线状地理事物(2)面状地理事物(3)点状地理事物2.按属性分类(1)自然地理事物(2)人文地理事物3.按变化特点分类(1)渐变性地理事物(2)非渐变性地理事物4.按情境分类(1)看图描述(2)推理描述(三)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描述的主要方法(1)分段描述法;(2)分区域描述法;(3)分季节描述法;(4)分类描述法;(5)定性与定量描述法;(6)极值描述法;(7)成因描述法;(8)先分后总法;(9)原理描述法。

例: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年际季节日变化空间水平垂直纬度(南北)海陆(东西)例:(等值线图中)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方法:极值描述法:把握地理事物分布的极值,再由极大值向极小值连续描述。

(有时需要指出极值所在方位)等值线:的描述方法:延伸方向(走向)、疏密四、区位因素分析评价型回答此类问题注意两点:根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农业、工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农业布局:自然因素─气候(气温、光照、降水、温差等)、地形、水源、土壤社会因素─市场(国内、国际)、交通、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水平、冷藏保鲜技术)、政策、地价、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数量及价格、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

2.工业布局:自然因素─土地、资源、能源、水源、环境经济因素─农业经济基础、距离(距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市场的远近)、交通、劳力(技术和素质)、科技、地价、信息(广告、品牌效应)社会因素─政策、国防需要、解决就业、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社会服务和生产协作) 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地理位置—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条件较好3.城市布局: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资源、政治、军事、宗教、旅游、科技、农业基础4.人口分布: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交通、经济、文教、开发历史、农业基础5.铁路布局: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生物。

经济因素─经济条件(经济水平和经济需要),科技水平,沿途资源状况(矿产、农业产品、旅游资源等)社会因素─政治(政策支持、维持国家稳定繁荣),民族(促进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国防、保卫祖国边疆)6.港口分布:水域条件─航道深度和宽度,泥沙淤积和潮汐影响,船舶停靠港湾,陆域条件─开阔平坦的地形,腹地广阔,城市依托。

7.旅游区位:游览价值(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市场距离,交通条件与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开发现状五、判断说理型答好此类题的关键是理由要充分,思路要清晰。

先审清题意,找出关键词,回归教材;然后结合提供的信息,理清具体理由;最后分析判断,得出问题的结论。

六、解决措施型不论哪类问题的解决措施首先要明确原因,对症下药;此类问题开放性强,要点要尽量多;措施可以包括法律、行政、宣传、经济、工程技术手段等,地理学科重点答工程技术手段。

生物、工程、技术措施等。

水、石油、矿产等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还可以从开源、节流上思考;国际性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可以答国际合作和地区合作;自然灾害的解决措施包括预防和治理等。

补充:对方向的描述1.教材知识:地理方位法─如东北方向、自西向东等经纬线法─经线或纬线延伸方向经纬度法─经度或纬度变化的方向2.地理事物:山脉走向:无向性。

如太行山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南-东北走向。

河流流向:有向性。

如密西西比河的流向是自北向南。

等温线走向:依托法。

如某大陆等温线东段与海岸线平行,西段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