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教案——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于变局中开新局。
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本部分为第一至第五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
3. 培养学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在变局中开新局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概述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定义2.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点第二章: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1. 识别大变局中的“变”2. 认识大变局中的“不变”第三章:准确识变的重要性1. 准确识变的意义2. 提高准确识变能力的途径第四章:科学应变的方法与策略1. 科学应变的基本原则2. 科学应变的策略与方法第五章:在变局中开新局1. 变局中开新局的含义2. 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特点、准确识变、科学应变的方法与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教案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相关书籍。
2. 课件:教案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实例分析等。
3. 网络资源: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相关报道和分析文章。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2课时第二章:2课时第三章:1课时第四章:2课时第五章:2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强调学生在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六、第六章: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1. 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 探讨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对各国的冲击和机遇七、第七章: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1. 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历史与现状2. 分析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及其影响八、第八章: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1. 探讨科技创新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2. 分析产业变革中的机遇与挑战九、第九章:人口结构与社会变迁1. 了解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2. 探讨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十、第十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分析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2. 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挑战十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人口结构与社会变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内容。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学习目标]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影响2、掌握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根源、表现,认识这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阶段特征]本阶段的断限从80年代末至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支配了国际关系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
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局面和发展趋势。
美国企图独霸世界,到处插手;民族主义思潮抬头,地区性冲突加剧,局部战争不断。
争取世界和平,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
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但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促进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大问题。
[基础知识]苏联解体1、原因〃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讨论——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
答案要点:不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全力发展军事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民族政策中的偏差;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
〃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路线和政策。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方向。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这里需强调的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成功,所凭借的,归根到底是其经济上的实力。
2、影响(1)对欧洲的影响。
首先,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如果说在苏联解体前欧洲处于两极对峙状态,而苏联持进攻态势,西欧面临苏联的强大压力的话,那么在苏联解体后,情况就发生了逆转,俄罗斯居防守态势,北约东扩使俄罗斯面临巨大压力。
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其三,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个
第二次世界大战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阶
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段
第四章 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两极格局下 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的世界 4、美苏争霸
5、亚洲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世界格 局的变化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世界政治的发展
3、世界经济的发展
2
第一章 前言分析
把握两条线索:1、即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革命胜 利后苏俄(苏联)为建设社会主义 而进行的探索;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内容特 无限次复制特权 权 文档格式转换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复制文档内容,不用下载即可获取文档内容 VIP有效期内可以将PDF文档转换成word或ppt格式,一键转换,轻松编辑!
阅读页去广告
列宁《四月提纲》---由资产阶级革命 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十 月革命形势ຫໍສະໝຸດ 和平(人民掌握武装) 的发展 暴力(七月流血事件)
革 命 十月革
▪10月决议 ▪11月7日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
的 命概况 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世上第一
胜
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胜利)
利
❖ 政治:废旧——平等
革命 ❖ 经济:银行铁路大工业国有化没收
世界现代史概况
时间: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现在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曲折前进
线索: 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相互对抗
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
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
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7.版图中的德意志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 我们感到休戚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 下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 问题:(6分) (1)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的变迁?(2分) (2)B图和D图的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2分) (3)C图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 (4)四张图片给你哪些启示?(1分) (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 (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 (3)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 (4)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 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
课堂小结
1、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认识
a.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发 展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 b.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走上了非资 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容易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比人类历 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因而社会主义的巩固比历史上任何一 个革命都困难得多,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d.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布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 必然遭到来自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遏制、围剿直至颠覆, 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会带来严重影响。 e.社会主义国家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 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绝不能拘泥于苏 联模式。 f.苏联东剧巨变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 失败,相反中国已吸取教训,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单元分析
二、本单元高考说明内容 三、第五章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 联解体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新课导入话说名医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说蔡桓公的皮肤表面有病,如果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
蔡桓公说他没病。
扁鹊出去了,蔡桓公说医生就喜欢治没有病的人用来邀功。
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他的病在肌肤里了,如果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
桓侯不理他。
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他的病在肠胃里了,如果不治恐怕会深入。
桓侯还是不理他。
过了十天,扁鹊望见蔡桓公就回头避开。
蔡桓公特地派人去问他回避的原因,扁鹊说病在皮肤表面的时候,汤剂和熨敷就可以治疗它;在肌肤里的时候,用银针和石针就可以治疗它;在肠胃的时候,用火齐(汤药)就可以治疗它;在骨髓的时候,是掌管命的神所管辖的地方,就无可奈何了。
现在蔡桓公的病在骨髓了,我所以就不再请求拜见了。
过了五天,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去了,蔡桓公很快就死了。
蔡桓公讳疾忌医的结果是病入膏肓,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何尝不是如此?这些国家虽也进行了改革,但都不敢触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最后落得个剧变或解体的下场。
东欧是怎样剧变的,苏联是怎样解体的,学习了本节就知道个大概了。
二、知识结构三、高考试题(2003•全国)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B)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B、东欧各国都先实行政治多元化,然后完成政权更迭C、大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四、情景新设(一)数字解读(二)隐性挖掘(三)概念阐析(四)思维发散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政党的变化B、经济制度的变化C、国名的变化D、社会制度的变化2、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和惟一通过流血冲突发生剧变的国家分别是A、波兰、罗马尼亚B、罗马尼亚、匈牙利C、民主德国、南斯拉夫D、匈牙利、民主德国3、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的历史原因是A、苏联模式的束缚B、长期的政治动荡C、民族关系紧张D、共产党丧失政权4、1991年苏联全民公决的内容是A、是否实行多党制B、是否继续进行改革C、是否保留苏联D、是否建立独联体5、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B、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国家政权C、俄罗斯等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D、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同外因是A、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B、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D、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7、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思想路线是什么社会主义A、科学社会主义B、民主社会主义C、专制社会主义D、空想社会主义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B、西方的和平演变C、民族矛盾的积累D、苏联体制的僵化9、100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
世 界 现 代 史下册知识点口诀
世界现代史下册知识点口诀第一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背景客观主观二方面,帝义特征薄弱点,参与一战激矛盾,阶级政党同盟军二、过程:二月革命推沙皇,两个政权共并存,《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破和平,十月革命终成功三、历史意义:首创社义制国家,为俄现代奠基础,破资义一统天下,宣告社义变现实;社义民解受鼓舞,世界进入现代史四、巩固政权:内忧外患成背景;废旧建新民权等;监收企业分土地;与德签约赢时间,组建红军勇抗敌,战时共义效用大,击溃白军逐外敌五、向社会主义过渡:经济危机变政危,新经政策终出台,粮食税代余粮收集,中小企业有放宽,自由贸易按劳分,经济恢复巩政权,社义过渡得实现。
六、苏联成立:苏联一大宣成立,俄外乌白初加盟,1924定宪法,国家组成联邦制,社义国家是根本。
七、第三国际三大国际纵向记第三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联共14大定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二五计划成就大 15大定农业集体社义建设三问题重视重工轻农轻消费水平跟不上人民生活水平低牺牲农民累资金二、斯大林模式形成公有经济成主导苏联八大颁新法社义制度在苏建苏联模式也形成积极消极重弊端个人崇拜很严重清洗运动影响深第二章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美英法操纵和会五国意图要识记对德和约终签定划界分海外殖民限制军备索赔款相继签约奥、保、土凡尔赛体系终形成欧洲中东格局变体系隐含四矛盾国联成立美梦空时地宗旨与实质二、华盛顿体系美英日掀军竞赛美国倡导开会议九大国家三条约四国条约葬英日五国海条美受益日本受压归山东九国公约损中国华顿体系美获益凡-华体系新格局第三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1929-1933经济危机资义鸡毛是根因供求矛盾为直因股票投机引导火股市崩溃危机发迅速扩及工农业其他资国受波及三大特征重识记范围时间加破坏加深各国内危机世界局势变紧张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当选总统大刀阔斧推新政整顿金融恢信用通过工业复兴法调农政策稳价格以工代赈增就业新政本质要识记减缓破坏复经济缓和矛盾巩统治开创国家新模式三、德法西斯专政建立建立原因有三个缺民主传统为根民族仇恨凡和约经济危机打击大德国纳粹兴作浪国会选举纳粹党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专政在徳建二战源地形成了内外政策显专制打击共党建独裁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军备战撕和约文教思想严控制迫害犹太搞灭绝四、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建立原因与德似军部推动是区别广田弘毅组内阁日本建立法专政对内对外略识记第四节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一、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共产“七大”在莫开建立战线为目标加强各党自主性指导各国展斗争二、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意重入侵埃比亚英勇抵抗破其意西方大国行绥靖助长意侵略气焰埃塞比亚终失败小日发动侵华战中朝军民共抵抗三、西班牙内战佛郞哥发动判乱德意助叛军行干涉性质变反法西斯英法美继续绥靖苏联国际大援助叛军取胜建独裁四、德意日法西斯结盟为了利益而勾结德意签约轴心成反共协定成借口三国轴心德意日扩大侵略二战近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节二战的爆发和扩大一、慕尼黑阴谋德对捷克提要求英法德意搞阴谋绥靖政策达顶峰助长侵略的气焰苏为自保与德和二、二战爆发和扩大德国军队袭波兰英法宣战二战始苏军乘机扩疆域英法静坐波兰亡德军强大占西欧攻入法国英法撤敦克尔刻保实力法国投降食恶果德袭英国遇阻力老丘上台顽抵抗德军六月袭苏联苏军不备损失重莫斯科战终取胜日本扩张损英美共同压制小日本为夺先机搞突袭袭珍珠港美参战二战规模到最大三、反法同盟的形成美国调整中立策大西洋宪章美英发 26国齐集华盛顿反法同盟终形成增力量鼓舞斗志加速胜利的进程。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8年9月,粟裕等指挥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揭 开战略决战的序幕。
⑴辽沈战役。1948年 9月12日至11月2日, 林彪、罗荣桓指挥东 北野战军向锦州、长 春、沈阳地区的国民 党军发起的一次规模 巨大的战役。作战方 针的根本点是: 把敌军封闭在东北, 各个歼灭。其关键点是,首先包围并攻克锦州。
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正式签署《政府 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 表示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 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等。
重庆谈判具有重要意义:
⑴通过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这是我党 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一个重大胜利。它在客观 上促进了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运动的开展;
于是,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三次电邀毛 泽东赴重庆,共商“国家大计”。
中共的基本态度:
应当因势利导,为实现和平民主而努力
⑴和平是战后广大人民的愿望,中国共产党应代表人 民利益,尽力争取和平。
⑵通过谈判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藉以教 育人民。
⑶推迟内战爆发时间,有利于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 中共中央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
此外,在农村、城市工作等方面,也采取了一 系列正确政策。
二、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1.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
2.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1947年3月至1947年6月 ,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陕 北两个解放区。 “哑铃战术”。 在陕北,胡宗南出动25万兵力进犯陕甘宁边区。3月19 日,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彭德怀、习仲勋率领西 北野战军相继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 。 后又在沙家店战役中歼敌6千余人 。
历史九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国家观念。
下面是历史九年级下册的全部知识点:1.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1.1 商代的政治格局1.2 西周的政治格局1.3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1.4 秦汉以及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2. 第二章西方世界的变革与争霸2.1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2.2 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2.3 殖民地争夺与两次世界大战2.4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格局3. 第三章中国的近代化与民主革命3.1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2 太平天国运动与戊戌变法3.3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3.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土地革命4. 第四章二战与中国解放战争4.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4.2 中国的抗日战争4.3 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4.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5. 第五章当代世界格局与中国发展 5.1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5.2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5.3 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5.4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作用6. 第六章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6.1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治理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3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6.4 当代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道路通过学习上述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历史观念和文化传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世界,为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人类进步的镜子,我们应该珍视历史,学会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这里呈现的午如是通过提及历史九年级下册的全部知识点,简要概括了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阅读本文,读者可以获取对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的整体了解。
这些知识点囊括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西方世界的变革与争霸、中国的近代化与民主革命、二战与中国解放战争、当代世界格局与中国发展以及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不仅涵盖了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国家观念和综合能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国际合作等内容。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树立全球观念、提高国际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世界地理格局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时,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学生对于国际合作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进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世界发展趋势,掌握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观念,提高国际视野,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发展趋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国际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相关地理图片、地图、案例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读图分析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地图、案例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2.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本章内容,了解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理格局,引出本章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现状。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分析国际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4.巩固(10分钟)提问环节: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合作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案
2024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案第一章:冷战的起源与美苏争霸1.1 教学目标1.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其起源。
2. 掌握美苏两国在二战后的实力对比及矛盾冲突。
3. 理解冷战期间美苏争霸的过程及影响。
1.2 教学内容1. 冷战的定义与背景2. 美苏争霸的阶段及关键事件3. 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1.3 教学活动1. 通过历史影片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冷战背景。
2. 组织学生讨论美苏争霸的关键事件,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
3. 分析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如北约与华约的成立等。
第二章: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2.1 教学目标1. 掌握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2. 了解冷战期间的重要国际组织及作用。
3. 理解冷战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1.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2. 重要国际组织的作用,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3. 冷战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2.3 教学活动1.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2. 组织学生讨论冷战期间重要国际组织的作用。
3. 分析冷战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如冷战时期的贸易战、文化渗透等。
第三章:冷战与中国3.1 教学目标1. 了解冷战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2. 掌握中国在国际格局演变中的地位与作用。
3. 理解冷战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1. 冷战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2. 中国在国际格局演变中的地位与作用3. 冷战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3.3 教学活动1. 通过历史文献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冷战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2. 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在国际格局演变中的地位与作用。
3. 分析冷战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如改革开放的背景等。
第四章:冷战结束与新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4.1 教学目标1. 掌握冷战结束的标志及意义。
2. 了解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3. 理解新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1988—1990年转而政治改革 1)做法
A.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 社
会主义
B.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C.实行总统制,总统不服从于任何一个政党 D.放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2)结果 A.国民经济大滑坡 B.苏共党内斗争日趋尖锐化和公开化 C.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立陶宛率先宣布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时间: 20世纪80年代末迄今
二、阶段特征: ①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②两级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 趋势; ③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以及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一、东欧剧变 1、方式:
除了罗马尼亚采取暴力手段外,其他各国基 本通过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 2、过程: 3、实质:
1、(2003江苏高考题)关于20世纪80年代 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各国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B.东欧各国都实行政治多元化,然后完成政
B 权更迭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D.波兰时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2、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
剧变,这表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8、19” 事件彻底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7.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改革出现重大挫折
D
B.国家政权的更迭和延续
C.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
D.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蜕变
《了解联合国、评价联合国和参与联合国事务》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了解联合国、计价联合国和参与联合国事务》是高二历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章末安排的一节活动课。
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与教学策略:笔者在这节活动课的设计中将采用“和谐、互动、探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充分联系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全方位思考问题的品质;通过学主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其关心世界和人类共同命运。
2.教材地位: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广泛性、最有影响和最大的国际组织。
她孕育于“二战”期间,成立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f时。
伴随着联合国的成立,雅尔塔体系随之建立。
在两极时代和多极j化趋势的发展!种途径获得知识,熟悉信息化时代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开展了解、评价、参与联合国事务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际社会,关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增加爱国主义观念和国际主义观念,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四、教学重点对联合国事务的j,解、讨论。
五、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历史和现实,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愿望,选择了解和评价联合围的历史,了解和评价联合国现在的事务。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纽约曼哈顿区东河之滨,有一块18亩、属于人类共有的“国际领土”。
在这块土地上,矗立着一座39层的摩天大厦和一组壮丽的建筑群,这便是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成立后,为维护人类正义与和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我们就联合圈的成立及其发展历合国、评价联合国秘教学设计过程中,联合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国际事务等很多领域中展开了许多重大的活动。
通读《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二仔,我们不难发现联合囤的重要地位,这部分内容是世界现代史教学的浓墨重彩之。
三、教学目标l、知识与能力掌握联合国的南来、机构和宗旨;了解联合圜过去和现在正在进行的r 作;正确评价联合国的活动和作用;让学生仞步掌握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本次活动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特别是通过现代化的互联网获取和处理大量有关联合国的信息资料,让学生适应从多固谚扔固………一…--程,联合国的作用等问题开展探究。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ppt5 人教版
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多元化”、
“民主化”和“公开性”三大“革命性倡议”;
在党的奋斗目标方面,宣布“向人道的、民主
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在政治体制方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 制,实行西方式三权分立
“新思维外交”
改革的失败和政治经济状况的恶化,使得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 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一年之内,苏联除吉尔吉斯斯坦外,其 余14个加盟共和国都发表独立宣言或主权宣言,苏联已濒于解 体。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部分公民 表示赞同保留联盟和原国名。此后,戈尔巴乔夫与一些共和国 领导人,就签订新的联盟条约进行磋商。8月,《苏维埃主权 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在苏联即将要被改成一个松散邦联的 情况下,一些党的高级干部为控制局势,发动了“八· 一九”事 件。“八· 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叶 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 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 影响: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 自行解散,苏共处于分崩离析状态。叶利钦威信大增,掌握了 大权。
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 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 西方条件,以“经济制裁”相威胁。
思考
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方
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根本的因 素是什么呢?
最根本的因素是他们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
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东欧剧变 概念 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 实质 形式 结 果 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罗马尼亚除外) 各国政权易手 德国统一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地区性战争不断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原 因 内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之处 ①未能找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体制的弊端和政策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③经济改革成效不大,酿成经济、政治危机; ④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的政 治体制改革; ⑤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原因
性质: 影响: 认识:
1993 加入
一、东欧剧变 二、苏联剧变和解体 (一)经过 (二)原因
一、东欧剧变 二、苏联剧变和解体 (一)经过 (二)原因 三、苏东剧变的影响和认识 1、影响: 2、认识和启示:
看一看,议一议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 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 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 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 的杜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 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 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 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 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 动作用。 ——钱其琛
一、东欧剧变
二、苏联剧变和解体
(一)经过 1、戈尔巴乔夫改革 2、“八一九”事件”(“八月政变”) 3、1991.12月,明斯克协定: 俄、乌、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4、《阿拉木图宣言》: 苏联完全解体; 5、1991.12.26,苏联停止存在; 6、苏联解体的含义: 分裂为15个国家;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一、东欧剧变
1、时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经过: 3、方式: 4、结果: 5、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6、原因: 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教条袭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背离国情; 经济改革成效不大,酿成经济、政治危机; 内因: 执政党和政府脱离人民群众;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的 外因: 推动;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高一北京历史目录
高一北京历史目录在学习这条路上,有人激动,有人沮丧,我不管,至少我为了学习付出,我收获了快乐,我辛勤的耕耘,学习会给我丰硕的回报。
我相信自己!我相信学习!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书目录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1、鸦片战争2、鸦片战争的影响3、第二次鸦片战争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5、太平天国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发展6、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7、新思想的萌生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1、清朝政局的变动2、洋务运动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4、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5、甲午中日战争6、瓜分中国的狂潮7、戊戌变法8、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2、同盟会的创建和革命形势的发展3、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4、中华民国的设立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1、袁世凯独裁统治2、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共产党的诞生1、新文化运动2、五四爱国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问世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同时实现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3、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4、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章:国共的十年交战1、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2、“工农武装割据一方”的构成3、九一八事变4、红军的长征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爆发2、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复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4、共产党秉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辉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自爆2、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3、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四章:中国近代文化1、清朝晚期文化(一)2、清朝晚期文化(二)3、民国时期文化(一)4、民国时期文化(二)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1、新中国的设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1、社会主义建设在积极探索中坎坷发展第七章:“----”的十年1、全国小动乱2、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居面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第九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生2、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3、文艺复兴4、宗教改革第二章:资本主义革命时代的东西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欧洲封建制度国家的改革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4、欧洲的启蒙运动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6、美国的创建7、拉丁美洲独立运动8、16~18世纪的亚洲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年革命3、马克思主义的问世和社会主义运4、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构成6、亚洲革命风暴第四章:寡头垄断资本主义的构成1、第二次工业革命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5、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五章: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1、自然科学2、文学和艺术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创建2、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4、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和胜利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4、美苏争霸5、殖民体系的崩盘和第三世界的兴6、亚洲经济的发展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世界政治的发展3、世界经济的发展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1、科学技术2、学术思潮和教育3、文学艺术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1、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2、夏、商、西周的更迭和制度3、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4、夏、商、西周的文化5、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7、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第二章:封建制度大一统时期1、秦朝的统治2、两汉的统治者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4、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6、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7、秦汉时期的文化第三章:封建制度国家的分类和民族融合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1、较长时间的隋朝2、唐朝的开国和盛世3、唐朝后期的政局4、隋唐制度的革新5、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经济繁荣6、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7、隋唐时期的相处亲善8、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强化和封1、五代十国2、北宋的创建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提3、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4、辽、西夏的创建和宋辽、宋夏的5、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6、元朝的创建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7、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8、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1、明朝的创建和专制制度的强化2、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3、清朝的创建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7、明清时期的文化。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笔记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笔记第一章人们的生活与经济活动1. 人们的生活•中东的生活方式:游牧民族、定居民族•中世纪欧洲的三个等级:贵族、教士、平民•中国明清时期的三层社会结构:士绅、农民、手工业者、商人2. 经济活动•农业革命带来的变化:开垦农田、使用新工具、引进新作物•商业经济的发展:定居型商人、漂泊型商人、货币经济第二章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1. 世界各地的政治格局•欧洲封建制度•东亚的封建制度•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族组织2. 交流与融合•亚欧非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响马文化的传播•伊斯兰文化的传播第三章初期的全球化1. 大航海时代•欧洲种族主义思潮•动物、植物的跨洲传播•文化的大量流动2. 世界商业体系的形成•东印度公司的成立与发展•《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世界银行的设立第四章民族国家的形成1. 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主义的概念以及出现背景•德意志帝国的形成•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2. 欧洲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国际关系•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国际联盟的成立与现代国际关系的形成第五章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1. 美苏关系的发展与对抗•美苏关系的产生背景•美苏关系的发展•美苏关系的对抗2.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国家独立运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政治变革以上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笔记,包括人们的生活与经济活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初期的全球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这些知识点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
第05章-世界经济格局
2.斗争取得的成绩 从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 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由兴起到高潮,虽受到发达国家的阻 挠并最终走入低谷,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收回经济主权。 (2)《洛美协定》的签定 (3)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二)冷战结束后的南北关系
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矛盾依然存在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 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 一面和利益冲突的一面都会不断地增加。因此,正确处 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建立公正、 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而且对发达国 家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20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极 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钢铁、化学、机械、汽车 制造、电力等重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世界工业结构 开始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 工业结构的转变使得资本集中加速,造成生产和资本的 集中,并产生垄断。世界经济的格局由自由竞争的资本 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转变。
第一节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所谓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 变化和分化组合,从而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均势逐渐被打破,再也 无法保持下去的结果。
一、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618年至1648年,欧洲爆发了三十年战争,这是中世纪 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 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战后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 义的国际关系条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法国不久成 为欧洲大陆的盟主,瑞典在北欧的国际事务中也开始起 主导作用,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更加严重,西班牙 势力受到严重的打击。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新人教版)[优化]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优化]第一章: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学目标】1. 了解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殖民地对欧洲殖民者的反抗方式和斗争成果。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背景和原因。
2.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方式和成果。
3. 对殖民地人民的评价。
【教学重点】1.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方式和成果。
2. 对殖民地人民的评价。
【教学难点】1.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背景和原因。
2. 对殖民地人民的评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殖民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引起学生对殖民地人民的关注。
2. 讲解:讲解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背景和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方式和成果。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殖民地人民的评价。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位殖民地人民抗争的代表人物,了解其生平事迹,下节课分享。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教学目标】1. 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成果。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历史观念。
【教学内容】1. 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成果。
3. 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评价。
【教学重点】1. 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成果。
2. 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评价。
【教学难点】1. 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评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讲解:讲解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成果,引导学生了解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评价。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资产阶级革命的评价。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位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了解其生平事迹,下节课分享。
第三章:科学革命【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第二节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知识结构]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1、基本特点:2、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①、俄罗斯②、美国③、日本④、欧洲⑤、中国一超:3、主要力量中心:①、局面多强:近期:②、趋势长远: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1、霸权主义:美国①、原因:2、地区冲突:②、范围:③、典型冲突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①1996年1、国际裁军的进展:②近年来2、地区缓和:朝鲜半岛[重点难点分析]1、冷战后国际形势呈现多极化趋势的原因及表现。
答:原因:①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日本提出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
③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④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因素将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表现:①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②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2、二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是如何结束的?结束后,关于建立世界新格局的主张有哪些?你同意哪一种?基本依据是什么?答:20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主张:①美国企图建立由他主宰的单极世界;②日本提出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③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希望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同意:第③种。
基本依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①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基本决定了政治格局的走向。
②俄罗斯、中国等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③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坚决反对大国主宰世界,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
[知识联系拓展]1、概括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重大变动。
答:“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外影响力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格局是现实力量的配置和组合,世界格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际上各种基本力量对比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或体系。
世界格局三次重大变动是:第一次,一战打破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形成资本主义大国联合包围苏联的格局;第二次,二战打破了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美苏对抗、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第三次,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结束,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目前正处于新旧格局变换交替的过渡时期,即暂时以“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为特征的多元化格局。
2、结合历史知识综合归纳朝鲜半岛问题由来?答;①朝鲜于1910年被日本吞并。
1945年8月,朝鲜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
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北部和南部,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②1948年8月,半岛南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北部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③1950年6月,朝鲜爆发内战。
美国悍然进行干涉。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④朝鲜停战后,北、南双方开始了各自的国家建设,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与此同时,双方都在探寻国家统一的途径,以求最终实现民族和解、骨肉团圆。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比较朝鲜半岛统一与我国海峡两岸统一的异同。
答:两者有许多共同点;①都属于同一民族内部的统一与团结问题;②都属于同一国家分裂后的重新统一;③都属于不同社会制度的统一;④都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巨大影响,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同时,两者又有明显不同:①朝鲜统一属于两个国家之间的统一;中国则不同,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是一个独立国家。
②朝鲜的分裂主义是由外国干涉所致;中国海峡两岸的分离主要是内战所致。
③朝韩谈判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对等谈判;我国政府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两岸平等协商,但不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对等谈判。
[知识巩固训练]单项选择题: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A、走向缓和B、趋向紧张C、实现了和平D、和平与动荡并存2、冷战结束后,面临严峻政治经济问题的国家或地区是()A、日本B、朝鲜半岛C、俄罗斯D、欧洲联盟3、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中国产生的有利影响是()A、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B、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作用增强C、有利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D、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和平演变”4、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多极”主要包括()A、美、日、欧盟、中、苏B、美、日、英、法、中C、美、日、英、法、俄D、美、日、欧盟、中、俄5、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变动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不由主要的战胜国主宰确立B、需经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C、要通过大国间的斗争和妥协D、最终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6、两极格局结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出的深层矛盾有()①民族矛盾②种族矛盾③宗教矛盾④领土矛盾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出结束对新式核武器的研制B、要求停止一切核试验C、美国批准了该条约D、将国际裁军与军控推向新高潮8、下列地区出现地区矛盾缓和的是()A、海湾地区B、南斯拉夫C、朝鲜半岛D、欧洲联盟9、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A、两极格局瓦解B、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C、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D、经济出现多极化10、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是()A、和平与发展B、美国的霸权主义C、冷战的威胁D、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11、20世纪80、90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B、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C、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经济冷战对手D、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12、关于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形势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B、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不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C、近年来,国际裁军与军控呈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趋向D、朝韩两国领导人举行的首脑会晤,进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13、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结束;同年中东地区爆发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地区出现了战争和冲突,其激烈程度为欧洲地区50年所罕见;2000年6月,韩国和朝鲜两国领导人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上述材料表明()①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②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③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④冷战结束,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加,同时出现一系列新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14、美国总统布什上台伊始,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要继续开发并部署NMD9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甚至以退出《反导条约》相威胁。
这表明()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问题的最大障碍③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④国家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15、在当今世界,少数西方国家以“尊重人权”、“人权高于主权”来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施加压力,干涉别国内政。
对“人权”的正确理解应是:()A、人权首先应该是国家独立权和人的生存权B、只有真正尊重人权,才能真正解决国家主权问题C、天赋人权的思想已不能适应当代发展的需求D、人权具有普遍性,国家主权只限于外交领域[材料分析题]材料1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摘自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2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
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级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了。
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回答:1、材料1中指出的格局已经打破,而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其原因是什么?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2、你是否赞同材料2中基辛格对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看法?他说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论点是否合理?为什么?[问答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二战后德国与朝鲜半岛分裂的背景和过程有何相同之处?2、近现代史上,德意志民族先后两次从分裂走向统一。
简要说明其统一的不同特点及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3、用史实说明朝韩两国是怎样在走向统一的道路上不断迈进的?反映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什么趋势?参考答案知识结构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1、基本特点:总趋势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①、俄罗斯:面临严峻政治经济问题②、美国:企图独霸世界③、日本:提出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④、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在国际格局中占重要地位⑤、中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超:美国3、主要力量中心:①、局面多强:欧盟、日、俄、中近期:“一超多强”局面还将继续②、趋势长远: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1、霸权主义: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①、原因:两极对立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地区、国家内部长期抑而不发的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即爆发2、地区冲突:②、范围:局部性、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③、典型冲突:海湾战争、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地区战争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①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通过,把国际裁军和军控推向高潮1、国际裁军的进展:②近年来:国际裁军和军控进程出现停止甚至倒退2、地区缓和:朝鲜半岛:对话、会晤单选题:1—5:ACBDA 6—10:DCCDA 11—15:ABDCA材料题:①:答:a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现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制约到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b、取决于综合国力。
②:a、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趋势,其看法符合时代节拍。
b、基本合理。
因为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当然无疑,但如果仅从经济上论,当今世界应是美、西欧、日本三极之争,美国难以称大。
问答题:1、背景:二战后,德日法西斯投降,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过程:分区占领;之后,在美苏支持下,分别建立了两个不同性质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