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及教育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师范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家评述

任课教师解淑玲

题目浅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及教育思想姓名徐婷婷

学号 2014040710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浅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及教育思想

徐婷婷

摘要:在社会契约方面,以公意为基础的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可谓是近代最有代表性的民主思想。卢梭是人民主权理论的集大成者,明确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人民主权这一概念,并系统地论述了人民主权理论。在教育方面,自科学教育兴起以来,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既因对人的自然天性的宣扬受到推崇,也因其自然宗教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语境对卢梭自然宗教论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进行重新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语境对其在现代教育现实中的价值意义再探析。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存在缺陷,无法在实践中实现,但其历史进步意义无法掩盖,人民主权的理念深入人心,直接民主制的比重会不断提升,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并积极地影响了世界政治文明的走向。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有着深远影响,对当今中国也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卢梭;人民民主理论;公意;自然主义教育;局限性

一、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一)人民主权理论内容

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从分析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中,得出用暴力手段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权的激进的革命结论;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提出“人民主权”这一富有彻底反封建的革命精神的民主思想,要求实行体现人民主权、体现公意的法律,强调用法治代替君主专制政治,这些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他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他的理论前提——自然状态是主观臆想出来的,他的社会契约理论是唯心主义的,他忽略了从“恶”的方面考虑问题,没有提出权力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思想。

(二)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的局限性任何理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亦是如此。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为人们展现了一个美好的、令人神往的理想社会,但由于其理论的内在矛盾和缺陷,使其在实践中无法得以实现。

1.过于抽象的公意

卢梭对公意的定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首先他没有明确说明谁的意志代表公意,如何确定公意。他将公意与众意相对立起来,使公意失去了众意的基础,使得公意这一概念更为抽象,更为难以确定。

2.立法的不可实现性

在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中,公意永远是正确的,法律应体现公意,"立法者在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中被神明化了,这样的立法者在现实中无法找到,现实中代表公意的判断也无法永远都是正确的、明智的。

3.直接民主制的不可实现性

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要求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法律制定,认为代议制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然后直接民主制在现实中却是难以实现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直接民主制只有在人口少、面积小,并且公民时间充足等情况下才能实现,显然这些条件在现实中难以满足。

4.强烈的阶级性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夕,其内在的阶级属性无法消除,他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性质,为资产阶级服务,难以实现全人类真正的平等与自由。恩格斯指出"卢梭社会契约的实现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实践也证明受

卢梭影响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所实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和民主。

二、自然主义教育

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让我们回归自然”是书中最主要的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1.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

在卢梭看来,人性本善,正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所以教育的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要使人善良的本性得以发展,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要培养“自然人”。依照卢梭的说法,“凡是出自造物主手里的东西都是好的,一转移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他认为人的堕落是腐败社会造成的,人是自然的学徒,自然的学徒是不需要老师的,平庸的老师只能限制他们的智力,把他们束缚在教师自己的狭隘能力的范围之内。

卢梭提出的“自然人”,首先是相对于公民而言的,在卢梭看来,专制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然本性受到了扭曲,但好的社会制度可以改变这种扭曲,其次,所谓的“自然人”是指不依从于任何社会地位、社会职业的人,否则当社会急剧变动时,人就无所适。卢梭认为,“在自然秩序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之上。”所以教师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拿什么东西去教育孩子,使他成为固守某种特定地位和职业的人,而是要指导孩子怎样做人,即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2、教育要适应儿童的个性发展

卢梭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号召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他说,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特殊气质,这种气质决定着他的能力和性格,这种气质或者应当加以改变和限制,或者应当加以发展和改进。卢梭指责当时的教育,把小孩当成大人看待。卢梭还十分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他还主张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努力去做,自己去判断、预想和思考。

(二)“回归自然”的教育理念

“回归自然”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其来源不外三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到达了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的很有意义卢梭还进一步分析:“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的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顺应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这样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

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他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运用于儿童,就可以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

(三)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卢梭主张的摆脱社会制约而率性发展的教育主张其实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他将天性与社会性截然分离,视天性为至上,视教育为自然成长是不正确的。贯穿这种哲学终究会导致教育的消亡,从而严重阻碍社会的向前发展。毕竟,人并不是生来就知道善的,但是,一旦他的理智使他认识了善,他的良心就会使他爱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