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

合集下载

临床血液学检验概述

临床血液学检验概述

3、 血液生化学 4、血液免役学
5、
遗传血液学 6、血液流变学7、实验血液学。 Nhomakorabea1
血液病的发展史
1929年发明了骨髓穿刺针,骨髓象血液一样被 吸取和推成薄膜片,在油镜下观察。
细胞形态学至尽还是血液学家研究的重要部分 和临床血液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2
3
红细胞的认识
红细胞内有碳酸酐酶,能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 变成碳酸根离子,使之溶解于血液中,同时也 能将碳酸根离子转化成二氧化碳,在肺泡中释 放。
24
血细胞发育演变规律
胞体:大→小(巨核细胞:小→大,且不规则) 胞核:大 小:大→小(红细胞核消失,巨核细胞:小→大)
形 状:圆→不规则 染色质:细致稀疏→粗糙致密,浅→深 核 仁:多→少→无 ,清晰→模糊→消失 胞质:数量:少→多 染色:嗜碱、深染→嗜碱、淡染→嗜酸、淡染(单核细
胞和淋巴细胞仍嗜碱) 特殊物质(血红蛋白、特殊颗粒等):无→少→多 核/质:大→小(核大质少→核小质多),巨核细胞则相反。
胞。 骨髓造血 胚胎第14周时,骨髓开始造血。
12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造血 1、红骨髓 至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 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 2、黄骨髓 骨髓中的造血细胞被 脂 肪细胞代替,成为脂肪化的骨髓。
13
淋巴器官造血
胸腺和骨髓是淋巴细胞产生、增殖、分化和成 熟的场所。
脾不仅有造血功能,还有免疫、清除、储血、 滤血等多种功能。
阳性 阳性 弱荧光、强荧光
19
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 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胎肝干细胞移植。
基因治疗。
20

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综合试题

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综合试题

血液学综合试题1.下列哪种贫血,外周血片中不会出现幼红细胞: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2.全血细胞减少,下列哪项是错的:A.红细胞减少B.粒细胞减少 C.淋巴细胞减少D.血小板减少3.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下列哪项是错的:A.肾性贫血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骨髓纤维化D.难治性贫血4.患男30岁,贫血外貌,MCV 86fl,MCH 29 pg,MCHC 0.34,其贫血属于: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5.造血功能障碍的病理主要在骨髓,下列表现哪项是错的:A.骨髓增生减低B.全血红骨髓总量减少 C.黄骨髓减少D.黄骨髓增多6.不属于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的是: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C.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D.非霍奇金氏淋巴瘤7.急性红白血病属于:A.淋巴细胞的恶性疾病B.粒细胞和红细胞的恶性疾病 C.单核细胞的恶性疾病D.粒细胞的功能异常8.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A.电离辐射,化学物中毒B.大叶性肺炎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溶血9.下列哪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正确的:A.见到病态造血就可诊断MDSB.出现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即可诊断MDS(RARS型)C.骨髓中原始粒细胞>24%,可诊断MDS(RAEB-T型)D.RAEB-T型MDS可作为早期白血病对待10.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程度与白细胞升高程度成正比B.外周血与骨髓各阶段粒细胞分布呈一致性C.血清维生素B12增高幅度与白细胞增多程度成正比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与白细胞增多成正比1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骨髓纤维化D.类白血病反应12.转化急性白血病可能性最大的MDS亚型:A.RA B.RAEB C.RAEB-T D.RARS13.患者男性,60岁,全血细胞减少,脾肋下1cm,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0.08,早幼粒细胞0.10,环状铁粒幼红细胞0.05,最大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C.再生障碍性贫血D.粒细胞缺乏症14.以下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特征:A.白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异常B.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肝、脾和淋巴结C.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中D.白血病细胞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15.急淋与急非淋白血病分类根据:A.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 C.白血病细胞的数量D.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16.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分类根据:A.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 C.白血病细胞的数量D.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17.骨髓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反应的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8.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常减少或缺如的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巨幼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19.急粒与急单白血病的训要鉴别点是:A.过氧化物酶阳性程度B.Auer小体粗细 C.血清溶菌酶升高程度D.α-醋酸萘酚染色可否被氟化钠抑制20.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疑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A.骨髓增生低下B.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受抑制 C.某系原+早幼(幼稚)细胞>30% D.骨髓细胞以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为主21.确诊白血病的必备条件:A.贫血 B.血小板减少C.白细胞增高 D.检出白血病细胞22.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细胞化学染色为:A.PAS反应 B.过氧化物酶染色 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2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减低常见于: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感染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24.急性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重要区别:A.全血细胞减少的程度B.病态造血是否明显 C.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多少D.环形铁粒幼细胞多少25.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A.多见于老年人B.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白细胞计数增高D.骨髓中见到大量幼稚淋巴细胞26.绿色瘤最常见于哪一型白血病: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颗粒增多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7.下列哪项对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A.白细胞增高,见大量淋巴细胞B.白细胞增高,见大量变态淋巴细胞 C.白细胞正常,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D.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28.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A.儿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缓解后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最重要的特点是:A.小淋巴细胞为主,核浆比率高B.篮细胞多见 C.PAS反应阳性D.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30.关于Ph′染色体,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G期22号染色体的畸变B.仅出现中性粒细胞 C.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特有D.慢性急变后,Ph′染色体消失31.急性红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周血可见幼红和幼粒细胞B.血清中可检出内因子抗体 C.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D.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积分明显增高32.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DIC主要原因:A.白血病合并感染B.白血病合并溶血 C.血中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D.白血病细胞浸润33.下列哪项不确切:A.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高B.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D.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减少34.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特征:A.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B.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 C.未找到巨核细胞D.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35.急性白血病经治后达到完全缓解最主要标准是:A.血红蛋白>100g/L B.血小板>100×109/L C.外周血无幼稚细胞D.骨髓原始及早幼(幼稚)细胞<5%36.哪项不是慢淋白血病性淋巴细胞的特点:A.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B.易见蓝细胞 C.可见到胞浆内Auer小体D.PAS反应阳性37.急非淋白血病M2a型与M1型主要区别:A.Auer小体多少B.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C.中性粒细胞碱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程度D.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38.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A.外周血检查B.骨髓检查C.浆膜腔穿刺D.腰椎穿刺39.高雪病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酶所引起的:A.神经鞘磷脂酶B.葡萄糖脑苷酶C.葡萄糖醛酸酶D.氨基己糖酶40.尼曼-匹克病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酶所引起:A.神经鞘磷脂酶B.葡萄糖脑苷酶C.葡萄糖醛酸酶D.氨基己糖酶41.提示骨髓纤维化的最简便指标是:A.血涂片中见到有核红细胞及泪滴状红细胞B.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呈干抽C.骨髓中巨核细胞明显增生D.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42.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A.淋巴样组织细胞B.单核样组织细胞C.吞噬性组织细胞D.多核巨细胞43.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A.起病急,高热,衰竭和进行性贫血B.全血细胞减少 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D.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44.对骨髓纤维化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A.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B.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 C.骨骼X摄片检查D.外周血象检查45.脾切除对治疗下列哪一种疾病最有效: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脾功能亢进 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骨髓病性贫血46.诊断脾功能亢进下列哪一项最重要:A.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B.骨髓增生,各系细胞出现成熟障碍C.脾肿大D.血细胞寿命缩短47.典型霍奇金病患者淋巴结穿刺涂片可找到下列何种细胞:A.幼稚淋巴细胞B.Reed-Stenberg细胞 C.组织细胞D.纤维细胞48.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淋巴瘤最重要:A.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B.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 C.淋巴系统造影检查D.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49.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生化最主要的特征是:A.r-球蛋白增高B.“M”蛋白的出现 C.尿凝溶蛋白阴性D.白蛋白降低50.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A.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B.外周血涂片检查 C.血沉测定D.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定51.下列哪一项是多发性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A.骨骼疼痛B.病理性骨折 C.广泛性出血D.反复感染52.成人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下列哪一项:A.白细胞计数<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B.白细胞计数<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C.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D.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109/L53.成人白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下列哪一项:A.白细胞计数<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109/LB.白细胞计数<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6×109/LC.白细胞计数<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D.白细胞计数<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4×109/L54.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由EB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B.本病早期单核细胞明显增多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C.骨髓无特异型淋巴细胞D.病人血清中存在嗜异型淋巴细胞55.临床上最常见的类白血病反应的类型是:A.淋巴细胞型B.单核细胞型C.中性粒细胞型D.嗜碱性粒细胞型56.关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中性粒细胞型:白细胞总数>50×109/L,同时伴有3%以上幼稚粒细胞B.淋巴细胞型:白细胞增多常在20~30×109/L,分类淋巴细胞>40%C.单核细胞型:白细胞总数>30×109/L,其中单核细胞>20%D.嗜酸性粒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20%,均为成熟细胞57.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的鉴别下列哪一项最重要:A.寻找原因B.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C.骨髓象与细胞化学染色D.对全身组织和器官有无浸润58.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下列哪一项:A.>0.1×109/L B.>0.2×109/L C.>0.3×109/L D.>0.4×109/L59.典型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象特征是:A.粒系再生或成熟障碍,红系和巨核系增多B.粒系再生成熟障碍,红系和巨核系减少C.粒系再生或成熟障碍,红系和巨核系正常D.粒系再生或成熟障碍,红系增多巨核系正常60.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收缩反应增强B.血小板被激活 C.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D.局部血粘度降低61.下列哪些物质减少使抗止血功能减弱:A.因子Ⅲ,VW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 I)B. PGI2,t-PA和抗凝血酶Ⅲ(ATⅢ)C.因子Ⅲ,ⅫD.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K)62.下列哪些物质增加,使抗止血功能增强:A.因子Ⅲ.VWF.PA I B.PGI2.t-PA.ATⅢ C.因子Ⅲ.ⅫD.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63.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止血物质是: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C.前列环素(PGI2)D.血栓调节蛋白(TM)64.下列哪项不属于前列环素的生理作用:A.使cAMP生成增加B.抑制血小板聚集 C.扩张血管D.抑制腺苷酸环化酶65.血小板粘附功能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胶原蛋白B.需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C.需有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D.需有血浆纤维蛋白原66.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因子I B.因子ⅢC.因子ⅤD.因子Ⅶ67.在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能形成复合物:A.因子Ⅸa,Ⅷa,磷脂,Ca离子B.因子Ⅲ,Ⅶa,Ca离子 C.因子Ⅹa,Ⅴa,磷脂,Ca 离子D.因子Ⅻa,Ⅺa,Ⅸa,Ca离子68.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下列哪项有关:A.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血浆纤维蛋白原D.血浆钙离子69.有关血栓素A2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抑制腺苷酸环化酶B.使环腺苷单磷酸(cAMP)生成增多 C.抗血小板聚集D.扩张血管70.血小板膜糖蛋白I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A.粘附功能B.聚集功能C.分泌功能D.凝血功能71.下列哪一项是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凝血途径开始共同起作用的凝血因子:A.因子ⅧB.因子ⅤC.因子ⅦD.因子Ⅹ72.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下列哪一个:A.ⅧB.ⅩC.ⅫD.ⅩⅢ73.从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这一过程,是指下列哪一项:A.外源凝血途径B.内源凝血途径C.外源凝血系统D.内源凝血系统74.外源凝血系统和内源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时,都需要下列哪一个凝血因子:A.ⅦB.ⅧC.ⅩD.ⅩⅢ75.下列哪一凝血因子在转变为活化凝血因子过程中,不需Ca离子参与:A.因子Ⅻ→Ⅻa B.因子Ⅹ→Ⅹa C.因子Ⅱ→Ⅱa D.因子ⅩⅢ→ⅩⅢa76.在肝合成时,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是下列哪一组:A.Ⅷ.Ⅸ.Ⅺ.ⅫB.Ⅱ.Ⅴ.Ⅶ.ⅩC.Ⅱ.Ⅶ.Ⅸ.ⅩD.Ⅰ.Ⅲ.Ⅴ.Ⅶ77.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相互作用中,生理作用完全相反的调控系统是下列哪一对:A.TXA2,PGI2 B.TXB2,PGI2 C.PGG2,PGD2 D.PGH2,PGE278.CAMP与血小板聚集之间的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cAMP增高,促进血小板聚集B.cAMP减低,促进血小板聚集 C.cAMP正常,抑制血小板聚集D.cAMP减低,抑制血小板聚集79.血小板a颗粒释放的特异蛋白质是:A.ADP,ATPB.5-羟色胺和钙离子C.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D.血小板促生长因子(PDGF)和凝血酶致敏蛋白(TSP)80.血小板诱导剂,其诱导作用下列哪项最强:A.ADP B.肾上腺素 C.凝血酶 D.TXA281.下列哪一组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A.微管,微丝和膜下细胞丝B.致密颗粒,a-颗粒和溶酶体颗粒 C.ADP,β-血小板球蛋白D.ATP和纤维蛋白82.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需要下列哪个凝血因子的参与:A.ⅩB.ⅪC.ⅫD.ⅩⅢ83.完成血小板粘附功能所需条件是:A.血小板数量增多B.微血管壁的结构正常C.GPIb和VWF含量正常以及内皮下层组织成分的存在D.血浆总蛋白,血液电解质浓度及pH值均正常84.抑制凝血酶活性最主要的物质是:A.抗凝血酶I(ATI)B.抗凝血酶Ⅱ(ATⅡ) C.抗凝血酶Ⅲ(ATⅢ)D.抗凝血酶Ⅳ(ATⅣ)85.活化蛋白C(APC)能灭活下列哪些因子:A.因子Va和Ⅷa B.因子Ⅶa和Ⅹa C.因子Ⅸa和Ⅺa D.ATⅢ和肝素辅因子Ⅱ86.下列哪项不属于纤溶酶的生理作用:A.裂解纤维蛋白原B.裂解纤维蛋白 C.水解多种凝血因子D.灭活蛋白C87.肝素的抗凝作用,尚需依赖下列哪一项:A.抗凝血酶Ⅲ(ATⅢ)B.肝素酶 C.活化蛋白C抑制物(APCI)D.α2-巨球蛋白(α2-M)88.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生理功能是:A.促进血液凝固B.抑制血液凝固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D.抑制纤维蛋白溶解89.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外时,下列结果哪一项是不符合的:A.出血时间延长B.血小板计数减少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血块收缩不良90.引起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形成的原因,下列哪项是最重要的:A.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降低B.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强C.凝血机理降低D.抗凝血机理减低91.引起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A.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B.骨髓巨核细胞增生C.血小板血栓形成消耗血小板D.免疫因素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92.下列哪项是慢性型ITP患者骨髓象的主要特点:A.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B.巨核细胞增多和有成熟障碍现象C.巨核细胞增多和明显左移现象D.血小板巨大,异形和染色深93.ITP的发病机理与下列哪项有关:A.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B.抗体与血小板内含物结合C.抗体与血小板膜结合D.巨噬细胞吞噬被抗体包被的血小板94.血小板粘附率降低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A.巨大血小板综合症B.心肌梗塞C.糖尿病D.缺血性中风95.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提示下列哪一组凝血因子缺陷:A.因子Ⅷ.Ⅸ.ⅪB.因子ⅩⅢ.Ⅻ.ⅪC.因子Ⅱ.Ⅴ.Ⅶ.ⅠD.因子Ⅴ.Ⅶ.Ⅷ9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下列哪一种性质的试验:A.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筛选试验B.DIC确诊试验C.内源性凝血因子筛选试验D.外源性凝血因子筛选试验97.临床上以肌肉和关节腔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应选用下列哪组试验作筛选性检查:A.束臂试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C.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测定D.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试验,出血时间98.原发性纤溶时可见:A.三P试验阴性B.纤溶酶原含量增多C.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D.血片上破碎红细胞增多99.具有明显加强AT-Ⅲ的抗凝作用的是:A.凝血酶B.纤溶酶C.肝素D.蛋白C(PC)100.一患者术后伤口渗出不止,临床疑有DIC,你应选择下列哪一组筛选试验:A.出血时间,束臂试验,凝血时间B.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C.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出血时间D.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01.下列哪项不符合DIC发病现理:A.纤溶系统被抑制B.任何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C.大量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消耗D.纤溶系统被激活10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A.微血管血栓形成B.微血管功能障碍C.微血管血液瘀滞D.微血管内血流减少10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其实验室检查下述哪项不符:A.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或<100×109/L B.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对照3S以上C.纤维蛋白原<1.5g/L D.优球蛋白>120分104.对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重要的根治措施是:A.根治诱发DIC病因B.肝素、新鲜血同时使用C.改善微循环D.抗休克,抗纤溶二.填空题:1.CFU-S意即_________________;CFU-C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教学大纲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是采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变化,以阐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一门科学。

血液学检验既属于血液学范畴,又是医学检验的一个分支,是医学检验的主干课程之一。

近十年来,血液学基础理论研究随着实验手段的不断更新而迅速发展,而实验性很强的血液学,也越来越多的引进各种新的检验项目或赋予基础检验以新的评价。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设置在医学检验专业必修课程中,其目的是使该专业的学生掌握血液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临床血液学相关基础知识;同时掌握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常见血液病的检验方法及血液学特点,能对常见血液病作出初步诊断结论。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的任务是利用血细胞的检验技术、超微结构技术、病理学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分子遗传学技术、生物遗传工程、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他多种技术,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异常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诊治的观察,从而促进血液学和临床血液学的发展和提高,推动了血液病学研究向更高层次迈进。

学生需要经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实验医学的专门学习和培养,不仅要有熟练的实验医学技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实验;适应血液学的发展,建立有关新实验,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为血液病做出诊断。

该课程共分四篇:造血细胞及其检验、红细胞疾病及其检验、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和血栓与止血及其检验。

它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常见的血液病为主线,创建了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

本课程主要由医学检验系临床血液学教研室安排,课程设置建立在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后。

关于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形态学的教学体会

关于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形态学的教学体会

关于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形态学的教学体会
血液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血液的组成、功能和相关疾病。

在血液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血液
的各方面知识,包括血液成分、血液的生理功能以及各种血液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血液学检验形态学的教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观察和分析
血液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了解血细胞的
形状、大小、颜色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和细胞质的变化。

这些细微的
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和区分各种血液疾病,例如贫血、白血病和血
小板减少症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血液学检验形态学的重要性。


过观察和分析血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这
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践操作中,我学会
了正确使用显微镜和进行细胞计数,同时也学会了判断和描述不同血
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此外,血液学检验形态学也需要仔细的观察和耐心的思考。

在观
察细胞形态时,我们需要注重细节,并进行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不同的血液细胞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总的来说,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形态学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通过学习,我不仅对血液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提
高了观察和分析血液细胞的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今后的临床
实践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指导手册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指导手册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指导手册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指导手册第一章血液学基础知识1.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血浆中含有水、蛋白质、电解质、激素等物质,起着运输、养分供应以及体温调节等多种功能。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负责运输氧气、参与免疫反应以及止血等重要功能。

1.2 血细胞的生成与发育血细胞的生成是发生在骨髓中的,通过造血干细胞经过不同分化阶段形成成熟的血细胞。

其中,红细胞的生成受到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白细胞的生成则受到不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

1.3 血液学相关常用指标血液学检验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各项指标来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常用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等。

1.4 血液疾病的分类与诊断血液疾病可以分为贫血、白血病、血栓病等多种类型。

通过血液学检验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对血液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第二章血液学检验技术2.1 血液样本采集与保存正确的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采集血液样本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将样本保存于适当的温度和容器中,以避免样本的变质和污染。

2.2 血液凝固与抗凝技术血液凝固与抗凝是血液学检验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了解血液凝固机制和不同的抗凝剂的作用,能够确保血液样本在检验过程中的稳定性。

2.3 血常规检验技术血常规检验是血液学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测定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以对全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进行评估。

2.4 骨髓涂片检查技术骨髓涂片检查是对骨髓中各种细胞的形态和数量进行观察和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骨髓涂片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对血液疾病进行准确定性诊断。

第三章常见血液疾病及其检验指标3.1 贫血的检验指标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的异常导致机体缺氧的疾病。

常见的贫血类型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通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对贫血进行评估和诊断。

血液学练习题题库

血液学练习题题库

血液学练习题题库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练习题一.选择题:1.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场所是:A、肝B、脾C、淋巴结D、骨髓E、胸腺2.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进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A、胞体由大至小B、核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C、核仁从有至无D、颗粒从无至有E、早幼粒细胞大于原粒细胞3.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特征的是:A、胞体大B、细胞核内见明显的核仁C、胞浆中一般无颗粒D、核染色质细致均匀E、核浆比例小答案4.主要对造血多能干细胞发生调控作用的血细胞激活素是:A、红细胞生成素(EP)B、集落刺激因子(CSF)C、白细胞介素-3(IL-3)D、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E、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O)5.血细胞由原始向成熟阶段发育,下述不符合一般形态演变规律的是:A、核浆比例:小→大B、染色质:淡紫红色→深紫红色C、核仁:可见→看不见D、浆量:少→多E、核染色质由细致至粗糙6.骨髓细胞检查以晚幼红增生为主,细胞内铁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常出现于:A、缺铁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C、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7.骨髓穿刺呈“干抽”,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下列哪项一般不宜考虑:A、再障B、骨纤C、白血病D、恶性淋巴瘤E、溶血性贫血答8.区别中幼、晚幼、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A、胞体直径的大小B、核染色质粗细情况C、胞浆中颗粒的多少D、细胞核的凹陷程度E、细胞的大小9.作骨髓检验不能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自身免疫性贫血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0.除哪项外,骨髓检查均可出现巨幼红细胞增多: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难治性贫血D、白血病治疗后E、恶性贫血211.粒红比例<2:1,通常不出现在下列何者:A、放射病早期B、急性化脓性感染C、脾功能亢进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再障12.不是骨髓穿刺成功的指标是:A、抽出骨髓瞬间,有特殊感觉B、髓粒和脂肪滴C、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D、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的比值</=外周血E、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的比值>/=外周血13.粒红比例>5:1时,与下列何者不符: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类白血病反应C、单纯红细胞性再障D、急性失血性贫血E、急粒14.下列不属于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B、粒红比例为2-4:1C、原粒<2%,早幼粒<4%D、偶见组织嗜碱细胞E、全片巨核细胞为7~35个15.骨髓穿刺呈“干抽”,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脾也不肿大,下列最佳选择是:A、再障B、慢粒C、骨纤D、多发性骨髓瘤E、急粒答案:16.下列关联组合错误的是:A、大红细胞见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B、靶形红细胞见于地中海贫血3C、红细胞苍白区扩大见于缺铁性贫血D、卡波氏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E、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17.下列哪种细胞在骨髓片中出现,则具有肯定的病理意义:A、尼曼-匹克(Niemann-Pick)细胞B、成骨细胞C、破骨细胞D、Ferrata细胞E、浆细胞18.浆细胞系占骨髓有核细胞30%,其中原、幼阶段细胞占浆细胞的50%,下列何者应首先考虑:A、急性风湿热B、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多发性骨髓瘤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慢粒19.除下列哪项外,骨髓检查可表现有巨核细胞减少: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再生障碍性贫血C、急性白血病D、放射病E、急性红白血病20.巨核系细胞增多的骨髓象一般不出现在: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再生障碍性贫血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早期D、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A、原粒+早幼粒占6%B、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C、原淋+幼淋>10%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E、淋巴细胞占20%22.下列关联组合错误的是:4A、镰刀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B、球形红细胞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红细胞缗钱状形成见于多发性骨髓瘤D、破碎红细胞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E、椭圆性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23.骨髓增生程度呈极度活跃,最常出现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正常骨髓象C、溶血性贫血D、各种白血病E、缺铁性贫血24.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首选试验是:A、NSE染色B、PAS染色C、ALP积分测定D、ACP染色E、PO某25.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A、PO某染色B、PAS染色C、ALP积分测定D、ACP染色E、NSE染色26.确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A、急粒变B、急淋变C、急单变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E、合并过敏反应27.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某(+),AL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a-NBE(—),据此,下述最可能5A5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原因是:A、造血原料不足B、失血过多C、红细胞破坏过多D、骨髓造血功能障碍E、红细胞寿命缩短52.下列哪种贫血,外周血片中不会出现幼红细胞: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3.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A、电离辐射,化学物中毒B、大叶性肺炎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溶血E、急性阑尾炎答案A54.以下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特征:A、白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异常B、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肝、脾和淋巴结C、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中D、白血病细胞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E、白血病细胞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答案55.急淋与急非淋白血病分类根据:A、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C、白血病细胞的数量D、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E、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答案1156.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分类根据:A、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C、白血病细胞的数量D、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E、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答案57.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常减少或缺如的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巨幼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答案58.急粒与急单白血病的主要鉴别点是:A、过氧化物酶阳性程度B、Auer小体粗细C、血清溶菌酶升高程度D、a-醋酸萘酚染色可否被氟化钠抑制E、碱性磷酸酶染色答案59.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疑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A、骨髓增生低下B、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受抑制C、某系原+早幼(幼稚)细胞>30%D、骨髓细胞以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为主E、以上都不是答案1260.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细胞化学染色为:A、PAS反应B、过氧化物酶染色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E、糖原染色答案61.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DIC主要原因:A、白血病合并感染B、白血病合并溶血C、血中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D、白血病细胞浸润、E、以上都不是62.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A、外周血检查B、骨髓检查C、浆膜腔穿刺D、腰椎穿刺E腹腔穿刺63.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A、起病急,高热,衰竭和进行性贫血B、全血细胞减少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D、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E骨髓涂片见到浆细胞二.填空题:1.CFU-S意即_____脾集落形成单位_____;CFU-E意即_____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_________________。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pdf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pdf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pdf一、血液学概述血液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血液和血液相关的生理、病理过程。

它不仅涉及到血液的生成、循环和功能,还涉及到血液中各种细胞和分子的特性、功能和相互关系。

血液是人体内的重要液体,它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也会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因此,对血液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疾病过程至关重要。

二、血液学检验的重要性血液学检验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血液样本,以了解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形态和功能的一种方法。

这些检验可以提供关于健康状况、疾病诊断、疾病进程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信息。

例如,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从而帮助医生诊断贫血、感染、炎症等疾病。

三、血液学检验的方法1. 血常规检查:这是最基本的血液学检验,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贫血、感染等疾病。

2. 血沉检查:血沉是红细胞在血浆中下沉的速度,可以反映血浆成分的变化。

血沉的增加可能表示有炎症、感染或肿瘤。

3.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血液的凝固能力。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

4. 骨髓检查:骨髓检查可以了解骨髓的增生情况,帮助诊断贫血、白血病等疾病。

5.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可以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抗原等物质,帮助诊断免疫系统疾病、感染等疾病。

四、结论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在医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血液学检验,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各种疾病,评估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学检验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

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

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

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血液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相关疾病的学科。

通过对血液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并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而血液学检验则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血液参数的指标,以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一、血液学基础知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电解质等组成,而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这些成分在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抵抗感染和凝结止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血液学检验的项目常见的血液学检验项目包括完血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液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血细胞数量、质量和形态的信息,进而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和程度。

三、血液学检验的意义血液学检验是评估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血液参数的检测,可以了解血细胞的数量和内部结构,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等。

这些数据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炎症、感染或其他血液疾病。

四、血液学检验的临床应用血液学检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室,特别是血液科、内科和儿科等相关专业。

它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例如,在白血病的诊断中,骨髓象检查和血液学检验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五、血液学检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液学检验之前,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准备,例如禁食、停药等。

同时,采集血液样本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污染和误差。

此外,检验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六、血液学检验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血液学检验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新一代的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器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为血液学研究带来了更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这些进展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血液学的理解和应用。

结语: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血液学检验我们可以了解体内的健康状况,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莫武宁 林发全 贺利艳 刘 萍 黄春妮 丘晓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南宁 530021)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是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学为工作对象,创建了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的新体系。

该课程是学生反映较难学的专业课程之一。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几年来我们努力探索和完善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工作,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培养高素质人才,师资是关键教学工作需要有一支素质好、水平高,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教师要有扎实的业务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掌握新知识,洞察新进展,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疑难问题。

在实践中,专任教师们除授课时间外,经常参加学术活动和附属医院日常临床血液学检验工作及全区骨髓疑难片会诊,多年来一直坚持给附属医院进修生授课,因而教学及实践经验不断丰富。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还充分利用附属医院优势,整合教学资源。

附属医院许多教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参与临床医疗实践,如红细胞疾病,尤其是广西多发病“地中海贫血”的授课是儿科教授的特长之一,而白细胞疾病和出凝血疾病的授课是血液内科的教授、博士们的特长之一,他们的课件制作精美,重点突出,授课得心应手,案例随手拈来,我们邀请他们讲授部分内容,充分发挥他们的强项,结合大量临床实例,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们兴趣高涨,效果很好。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把业务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通过言传身教,把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传授给学生。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吸收率,教师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优质的课件,同时血液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每次形态学实验课老师要解答上百次的提问,教师们的耐心指导,不厌其烦的热情解答和纠正错误都是带教老师良好师德师风的表现。

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练习题

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练习题

…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练习题一.选择题:1.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场所是:A.肝B.脾C.淋巴结D.骨髓2.骨髓干细胞不产生下列哪项:A.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TL)B.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C.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

D.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O)3.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述概念错误的是:A.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其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B.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C.它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D.其增殖形式为对性增殖(即“自杀性”增殖)4.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进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A.胞体由大至小B.核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 C.核仁从有至无D.颗粒从无至有~5.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特征的是:A.胞体大,但核浆比例小B.细胞核内见明显的核仁C.胞浆中一般无颗粒D.核染色质细致均匀6.主要对造血多能干细胞发生调控作用的血细胞激活素是:A.红细胞生成素(EP)B.集落刺激因子(CSF)%C.白细胞介素-3(IL-3)D.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血细胞由原始向成熟阶段发育,下述不符合一般形态演变规律的是:A.核浆比例:小→大B.染色质:淡紫红色→深紫红色 C.核仁:可见→看不见D.浆量:少→多8.就红细胞生成素(EP)而言,下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肾产生,而人工无制备B.能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使形成红细胞系祖细胞C.能促进幼红细胞增殖和成熟$D.缺氧状态时,肾产生红细胞素增加9.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下列何者与此不符: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再障C.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10.骨髓细胞检查以晚幼红增生为主,细胞内铁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常出现于:A.缺铁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 C.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11.骨髓穿刺呈“干抽”,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下列哪项一般不宜考虑:A.再障B.骨纤C.白血病D.恶性淋巴瘤}12.区别中幼.晚幼.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A.胞体直径的大小B.核染色质粗细情况 C.胞浆中颗粒的多少D.细胞核的凹陷程度13.作骨髓检验不能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贫血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4.除哪项外,骨髓检查均可出现巨幼红细胞增多: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难治性贫血D.白血病治疗后15.骨髓检验对下列哪项不能作出肯定诊断:A.白血病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D.多发性骨髓瘤;16.粒红比例<2:1,通常不出现在下列何者:A.放射病早期B.急性化脓性感染 C.脾功能亢进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7.不是骨髓穿刺成功的指标是:A.抽出骨髓瞬间,有特殊感觉B.髓粒和脂肪滴C.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D.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的比值≤外周血18.粒红比例>5:1时,与下列何者不符:A.急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类白血病反应 C.单纯红细胞性再障D.急性失血性贫血19.下列不属于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B.粒红比例为3~5:1C.原粒L2%,早幼粒L4%D.偶见组织嗜碱细胞20.骨髓穿刺呈“干抽”,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脾也不肿大,下列最佳选择是:A.再障B.慢粒C.骨纤D.多发性骨髓瘤21.中幼红细胞的胞浆呈嗜多色性的原因是:A.浆内血红蛋白尚未形成B.RNA等嗜碱性物质占绝对比例C.细胞发生退化变性D.Hb趋多,而RNA渐少22.下列关联组合错误的是:…A.大红细胞见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B.靶形红细胞见于地中海贫血C.红细胞苍白区扩大见于缺铁性贫血D.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23.下列哪种细胞在骨髓片中出现,则具有肯定的病理意义:A.尼曼-匹克(Niemann-Pick)细胞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D.Ferrata 细胞24.成熟红细胞的异常形态与疾病的关系,下列哪项不正确:A.点彩红细胞提示铅中毒B.棘形红细胞提示β-脂蛋白缺乏症C.半月形红细胞提示疟疾D.镰形红细胞提示HbF增高25.浆细胞系占骨髓有核细胞30%,其中原.幼阶段细胞占浆细胞的50%,下列何者应首先考虑:¥A.急性风湿热B.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C.多发性骨髓瘤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6.外周和骨髓象中嗜酸性粒细胞>10%,通常不出现在下列何者: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霍奇金病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传染病(如伤寒)27.除下列哪项外,骨髓检查可表现有巨核细胞减少: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D.放射病28.巨核系细胞增多的骨髓象一般不出现在: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再生障碍性贫血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早期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A.原粒+早幼粒占6%B.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C.原淋+幼淋占10%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30.下列关联组合错误的是:A.镰刀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B.球形红细胞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红细胞缗钱状形成见于低球蛋白血症 D.破碎红细胞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1.骨髓增生程度呈极度活跃,最常出现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正常骨髓象 C.溶血性贫血D.各种白血病、32.铁吸收率测定的正常参考值是:A.5%~10% B.10%~35%C.35%~50% D.50%~75%33.核素在下列试验中的应用,除哪项外,其基本原理都是一种竞争结合反应:A.铁吸收率测定B.血清铁蛋白测定 C.血清维生素B12测定D.血清叶酸测定34.细胞培养中常以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A.集落B.大丛C.小丛D.微丛35.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适量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用于下列哪项培养:A.CFU-GM B.BFU-E和CFU-E C.CFU-Meg D.CFU-E和CFU-GM[36.某再障患者作CFU-GM培养,其集落数分别是:病人骨髓培养明显减少,病人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培养正常,病人血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后培养也正常,则其发病机理是:A.造血干细胞缺陷型B.免疫抑制型(抑制细胞型)C.免疫抑制型(抑制血清型)D.造血环境缺陷型37.急性白血病时,细胞培养往往表现有:A.CFU-CM的集落数增高B.CFU-E的集落数增高C.细胞丛/集落数的比值增高D.细胞丛/集落数的比值降低38.下列可使血粘度增高的因素是:A.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B.切变率降低 C.纤维蛋白原减少D.温度升高~39.除下列哪项外,血液粘度可以增高:A.冠心病和心肌梗塞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糖尿病和高脂血症D.再生障碍性贫血40.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首选试验是:A.POX染色B.PAS染色C.ALP积分测定D.a-NAE染色41.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首选试验是:A.SB染色B.PAS染色 C.ALP积分测定D.ACP染色42.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A.POX染色B.PAS染色 C.ALP积分测定 D.ACP染色43.为了哪项细胞化学染色对急粒与急单的鉴别意义不大:A.a-NAE染色及NaF抑制试验B.a-NBE染色及NaF抑制试验C.AS-D-NAE及NaF抑制试验D.ALP积分值测定44.确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A.急粒变B.急淋变 C.急单变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45.骨髓涂片中见异常幼稚细胞占40%,这些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SB(-),AS-D-NCE (-),a-NBE(+)且不被NaF抑制,下列最佳选择是: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B.组织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粒-单细胞性白血病46.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AL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a-NBE(-),据此,下述最可能的选择是: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47.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是:A.a-NAE阳性,不被NaF抑制B.AS-D-NCE:阴性C.AS-D-NAE:阳性,被NaF抑制D.a-NBE:阳性,被NaF抑制48.不符合急单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是:`A.AS-D-NCE染色呈阳性B.a-NAE染色呈阳性C.AS-D-NAF染色呈阳性D.a-NBE染色呈阳性49.关于a-丁酸萘酚酯酶(a-NB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A.粒细胞系统均为阴性反应B.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C.组织细胞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D.非T非B细胞可呈颗粒状阳性50.关于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A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A.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报制B.急单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但被NaF抑制:C.红细胞系统均呈阴性反应D.淋巴细胞呈弱阳性反应51.关于a-醋酸萘酚酯酶(a-NAE)染色,下述概念正确的是:A.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B.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C.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D.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多呈阳性反应52.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酸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A.粒细胞酶活性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B.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C.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个别呈弱阳性反应D.急粒多呈阳性反应53.关于细胞外铁,下述概念错误的是:A.反映骨髓中贮存铁的量B.它是铁蛋白的聚合体C.用普鲁士蓝显示其存在D.正常人为弱阳性54.细胞外铁阴性,铁粒幼红细胞占12%,此结果符合:"A.正常骨髓铁粒染色B.缺铁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D.难治性贫血55.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铁颗粒在6个以上,且环核分布,则称为:A.细胞外铁B.铁粒幼红细胞 C.铁粒红细胞D.环铁幼红细胞5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淋巴肉瘤 C.多毛细胞白血病D.尼曼-匹克病5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58.PAS染色应用在下列各项鉴别,错误的一项是:A.巨核细胞强阳性B.高雪细胞强阳性C.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强阳性D.巨贫时的红系细胞强阳性59.骨髓片作PAS染色,大多白血病细胞呈红色块状阳性,而胞浆底色不红,下列何者与此相符:A.急粒B.急淋 C.急单D.浆细胞性白血病60.下列何者作PAS染色时红系呈阳性反应:【A.再障B.巨贫 C.红白血病D.溶贫61.PAS染色阳性,唾液水解后再次染色仍为阳性,该阳性物质应除外下列哪项:A.糖原B.粘多糖 C.糖脂D.粘蛋白62.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何者不正确:A.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B.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C.大多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63.POX染色在鉴别急性白血病中,下述判断错误的是:A.急粒(+),急单(±),急淋(-)B.小原粒与原淋细胞区别,前者可呈(+),后者(-)C.急单与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均呈阳性反应D.急早白与急单区别,前者呈强(+),后者呈(±)64.正常血细胞POX反应,下述结果错误的是:A.中性粒细胞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逐渐增强B.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C.原单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和单核细胞呈弥散状弱阳性反应D.淋巴细胞系呈阴性反应,而巨核细胞系呈强阳性反应65.正常血细胞作过氧化物酶染色,下列反应结果不正确的是:A.原粒细胞阴性或弱阳性B.嗜碱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C.原单细胞阴性,幼单可呈弱阳性D.淋巴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呈阴性反应66.非造血的成份是:A.铁B.钙 C.叶酸D.维生素B1267.无效造血过多与何项有关:~A.分裂周期延长B.红细胞本身缺陷C.幼红细胞成熟障碍D.维生素B12供量过多68.红细胞膜结构和变形与何者有关:A.PK B.蛋白质代谢 C.G-6-PD D.细胞内能量代谢,尤其ATP 69.在红细胞膜变形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A.收缩蛋白 B.膜脂质C.膜糖类D.膜酶类70.红细胞破坏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不出现:A.Hb分解为血红素和珠蛋白B.血红素降解为胆绿素.铁和一氧化碳·C.珠蛋白降解为氨基酸D.血红蛋白酌情与结合珠蛋白结合为复合体71.DNA合成障碍性贫血包括:A.增生不良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72.大细胞性贫血包括:A.恶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73.不属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是:A.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骨髓病性贫血}74.溶血性贫血下列何项是正确的:A.红细胞DNA合成障碍B.红细胞寿命缩短C.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D.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增大75.红细胞镰变试验与下列哪种Hb有关:A.HbS B.HbBart C.HbI D.HbG76.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应考虑: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蛋B.地中海贫血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77.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法下列哪项不正确:A.检查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B.加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凝集C.在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D.直接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78.关于冷凝集综合征下列哪项不正确:A.抗体IgM B.0-4℃凝集反应最强C.抗原结合点较多D.溶血不需补体参与79.冷凝集素测定不增高的疾病是:A.衣原体肺炎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D.多发性骨髓瘤80.检查冷抗体,下列哪项是错的:A.冷溶血试验B.自身溶血试验C.酸溶血试验D.冷凝集试验81.发病机制与免疫因素无关的是:A.恶性贫血B.新生儿溶血病C.单纯性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HbE 纯合子82.某女性,28岁,发热,腰痛,伴巩膜发黄一周,两年来有类似发作史,无酱油色尿,血红蛋白70g/L,网织红细胞18%,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尿胆原和尿胆素阳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该病人的可能诊断为: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C.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83.下列哪种疾病临床上同时存在贫血及脾肿大:A.地中海贫血B.缺铁性贫血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再生障碍性贫血84.不符合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是:A.与病毒感染有关B.抗体主要是IgG C.无补体参加D.冷溶血检查可确诊85.红细胞膜的改变哪项不引起红细胞被坏:A.红细胞膜附着C3 B.红细胞表面积加大C.红细胞膜遭微血管病损伤D.红细胞膜上附着IgG不完全抗体86.与血管内外溶血有关的是:【A.多为先天性B.常呈慢性发作C.患者常有脾肿大D.自身免疫性溶血87.表现为再生障碍危象的是:A.慢性溶血者突发全血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减少B.急发全身症状,发热,休克,出现血红蛋白尿症C.急发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5%,出现肾衰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骤降,出现血红蛋白血症88.与血管外溶血不符合的是:A.常为慢性经过B.脾不肿大/C.常为先天性D.破坏的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系统吞噬89.尿含铁血黄素试验何项错误:A.亦称Rous试验B.是应用普鲁士蓝反应C.阳性以慢性血管内溶血的诊断价值很大D.阴性结果可排除血管内溶血存在90.血红蛋白尿的叙述何项不正确:A.见于慢性溶血性贫血者尿中B.尿镜检红细胞可呈阴性C.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D.尿液常为棕色91.血管内溶血最严重的标志是:[A.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减低B.含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C.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D.血浆结合珠蛋白减低92.不属于增生性贫血血象的病是:A.缺铁性贫血B.脾功能亢进C.恶性贫血D.G-6-PD缺陷93.哪项与含铁血黄素尿有关:A.是慢性血管内溶血的有力证据B.含铁血黄素内主要为二价铁C.急性溶血者尿中始终为阴性D.经肝细胞分解为含铁血黄素94.不符合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是:|A.发热,酱油色尿可伴休克B.急性贫血伴黄疸C.肾功能衰竭D.出现左肘关节肿胀95.不属红细胞外在异常所致的溶贫是:A.自身免疫性B.脾功能亢进C.酶缺陷D.铅中毒96.不符合溶贫骨髓象特征的是: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B.粒红比值减低C.三系显著减低D.无巨幼红细胞97.某患者,女,21岁,16岁时开始乏力,头晕,月经量过多,曾服用中药及铁剂,症状无改善,体检:皮肤粘膜苍白,肝肋下2cm,脾侧位肋下,余无异常,Hb 80g/L,RBC ×1012/L,Hct ,网织红细胞,染色血片中可见靶形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肝功能正常,血清胆红素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幼红细胞增生显著,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G/E=:1,未见巨幼样变,细胞外铁(Ⅲ),铁粒幼红细胞,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缺铁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失血后贫血98.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是: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B.G-6-PD缺乏C.异常血红蛋白病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99.增生性贫血时不出现的是:A.血片中可见形态,染色,大小异常的红细胞B.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减低C.血片中原粒细胞>5%,D.外周血网织红细胞>5%100.溶血性贫血血象不会出现:A.血片上可见幼红细胞B.网织红细胞减少 C.血红蛋白浓度减少D.全血MCV增高10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何项不正确:A.患者红细胞呈球形B.自身溶血试验阳性可被ATP纠正C.红细胞酶缺陷所致D.渗透脆性试验阳性102.β-地中海贫血与下列何项无关:A.控制基因突变B.肽链结构异常/C.肽链合成速度减慢D.肽链数量不平衡103.下列红细胞膜缺陷性疾病中何项是获得性的:A.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C.口形红细胞增多症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04.不符合血管外溶血的是:A.起病缓慢,脾大明显B.无血红蛋白尿 C.含铁血黄素尿阳性D.脾切除有效105.诊断溶血性疾病最可靠的指标是:A.网织红细胞增高B.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C.尿胆原增高D.红细胞寿命缩短?106.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A.缺铁性贫血B.感染性贫血 C.血友病D.恶性贫血107.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结果是:A.MCV 60~80fl B.MCH 15~21pg C.MCHC ~D.缺铁蛋白减低108.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是:A.铁蛋白<12ug/L B.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15%C.红细胞苍白区扩大D.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109.不符合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是:;A.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B.血清铁增高C.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D.血浆铁转换率增高110.不符合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原因的是:A.铁利用不良B.组织铁储量减少C.血红素合成障碍D.红细胞无效生成111.患儿,4岁,贫血貌,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75g/L,骨髓增生活跃,血清铁6μmol/L,属何种贫血: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低血素贫血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D.正常细胞性贫血112.维生素B12在DNA合成中的作用,哪项是错的:%A.催化5甲基四氢叶酸生成四氢叶酸B.缺乏时,则四氢叶酸减少,结果DNA合成障碍C.催化甲基丙二酸辅酶A,转变为琥珀酸辅酶AD.缺乏时,血中甲基丙二酸减少11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下列哪项是错的:A.维生素B12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B.叶酸也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C.DNA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物质条件。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

三、造血与造血调控的认识 (一)造血干细胞的认识 造血干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发育 而来,在造血微环境及造血因子等诱 导下,增殖、分化、发育成熟为各系 血细胞,释放至外周血液执行其生物 学功能。
造血与造血的调控是生命活动的重要部 分,造血系统持续不断生成新的血细胞以替 换那些衰老退变的细胞,以维持体内恒定的 血细胞数量,从而保证生命活动中机体对各 类血细胞的需要。多年来,关于血细胞起源 问题单元论及多元论争论不休。20世纪初, 提出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的概念,当时对这种细胞认识 不甚清楚。直至1961年Till等用致死量放射 线照射实验小鼠,然后进行骨髓移植,成功 地在脾形成结节,发现了造血干细胞,即这 类形成脾结节的原始细胞。
(二)红细胞的认识 对红细胞功能的认识,最先开始于 1871~1876年,已知红细胞有带氧功能且 能在组织中参与呼吸作用,1900~1930 年对此有更全面的了解。1935年才知红 细胞内有碳酸酐酶,能将大量二氧化碳转 变成碳酸根离子,使之溶解于血液中;同 时也能将碳酸根离子转化成二氧化碳,在 肺泡中释放。这一发现不仅明确了红细胞 的呼吸作用,而且了解到红细胞和血液酸 碱平衡有密切关系。
临床血液学(clinical hematolgy) 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基础理论与临床实 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临床学科,主要包括 来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 及非血液病所致的继发性血液病。
临床血液学重点研究血细胞(如白血 病)、造血组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出血倾向(如血友病)和血栓栓塞(如深 静脉血栓形成)等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和诊治措施等。此外,也研究临 床各科疾病,如肝病、肾病、冠心病、糖 尿病、脑血管病、呼吸病、传染病、免疫 病、产科病、恶性肿瘤、遗传病等以及外 科手术、严重创伤、药物治疗等所引起的 血液学异常。

【血液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二部分)

【血液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二部分)

【血液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二部分)第一章绪论1、血液学(Haematology)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包括血液和造血组织的生理、病理基础和临床各个方面.2、临床血液学(Clinical hematology)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结合的综合临床学科。

主要涉及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继发于其他组织器官原发病的继发性血液病。

3、临床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Clinical hematology and hematologyexaminations)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研究对象而创建的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且在临床实验中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的新兴学科。

第二章造血基础理论1.造血(hematopoiesis):是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

造血主要涉及造血器官、造血细胞、造血微环境、造血调节、和血细胞发育、成熟、释放等。

人体造血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脾.2。

造血器官: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

3。

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系指机体内以淋巴细胞(包括浆细胞)为主要细胞成份的组织结果而言。

4.血岛:人胚第二周末时,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成为血岛。

5.妊娠月数造血部位图(记住)出生前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卵子受精后逐渐分为内、中、外三个胚层,造血细胞均发生于中胚层;根据胚胎发育过程中造血中心的转移可将出生前造血分为三个阶段。

①卵黄囊造血期最早,人胚第2周末;主要生成RBC(第3周开始),肯定不生成Lc,粒c 不确定。

第一代幼稚RBC,第二代幼稚RBC。

②肝造血期肝脏造血9—24周,肝造血的干细胞是由卵黄囊迁移来的;以RBC为主,肯定不生成Lc,有粒c,巨核c。

脾脏造血始于第3个月;早期以RBC和粒c为主,第5个月有Lc生成,出生后成为终生制造Lc的场所。

临床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临床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14
检验医师的责任
• 要有扎实的和全面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 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疾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试
验 • 适应血液学的发展,建立有关新试验 • 能从事有关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 • 具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病临床知识,对疾病能下诊断 • 具有与临床之间进(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寻求、 应用证据的医学,亦称实证医学、求证医学。EBM的基 本要素是证据;核心是追踪当前最好的外在证据以回答 临床解决的问题。
12
➢ 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全血→成分血 (RBC悬液、粒细胞、血小板、血浆、丙 种球蛋白、凝血因子等)
➢ 输血存在的问题: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 播性疾病
➢ 自体血体外循环
13
• 血液学检验的任务:利用血细胞的检验技 术、超微结构技术、病理学技术、生物化 学技术、免疫学技术、遗传学技术、细胞 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他多 种技术,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 病所致的血液学异常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 临床诊治的观察,从而推动和促进血液学 和临床血液学的发展和提高。
16
• 循证检验医学(EBLM)/循证血液检验医学(EBHLM)的 循证步骤:循证问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 献查阅,全面收集所有相关、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对照、随机分组、盲法);应用meta分析对文献、资料 和数据进行严格的评价,评价其可靠性、真实性而得出全 面、真实的评价结果;进行调整,确定最佳方案进行临床 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对进行的临床实践做出后效 评价,发布新的结论与实践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 microRNA(miRNA):一组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 RNA,主要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控mRNA,目前成为许多 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和治疗靶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考试重点第三章绪论(1)髓外造血: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以后,骨髓以外的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是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又可以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2)造血干细胞的特征:①多数细胞处于Go期或静止期;②绝大多数表达CD34和Thy-1;③低表达或不表达CD38和HLA-DR;④缺乏系列特异抗原表面标志。

(3)血细胞按所属系列分六大系统。

即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淋巴细胞系、浆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

第四章骨髓检验(4)原粒细胞胞核较大呈淡紫红色,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

早幼粒细胞较原粒细胞大,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胞质内含粗大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紫红色的非特异性颗粒,其颗粒分布不均匀,也少许覆盖在核上。

(5)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是粒细胞系统成熟阶段。

(6)中幼红细胞的形态特点:胞体直径8—15μm,圆形。

胞质量多,由于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而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胞质染色呈不同程度的蓝灰色,灰红色;胞核圆形、居中,约占细胞的1╱2,核染色质凝聚成块,像压碎饼干样,其副染色质明显;核仁完全消失。

(7)晩幼红细胞胞体直径7-10μm,圆形。

胞质量多,淡红色或灰红色;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位;核染色质固缩聚集,呈深紫红色或紫黑色团块状,副染色质少见或消失。

(8)骨髓穿刺禁忌症:凝血因子严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晚期妊娠妇女。

(9)骨髓穿刺部位的选择:临床上成人最为理想的穿刺部位是髂骨上棘(包括髂骨前,髂骨后上棘),还可穿刺胸骨。

(10)骨髓涂片低倍镜观察内容:①观察骨髓涂片的质量:观察涂片的厚薄,染色是否满意,取材是否是真正的骨髓液等。

②判断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③观察全片巨核细胞的数量。

④全片观察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特殊异常细胞。

(11)骨髓涂片油镜观察有核细胞分类时,一般在体尾交界处,进行计数。

计数细胞要求200-500个有核细胞。

(1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1.增生极度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常见于各种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2.增生明显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3.增生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基本正常,常见于正常骨髓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

4.增生减低反映骨髓造血功能降低,常见于造血功能停滞,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受抑、低增生性白血病、化疗及骨髓部分稀释后。

5.增生极度减低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及骨髓稀释等。

(13)过氧化物酶染色:粒细胞系统、部分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呈阳性反应。

P31(14)急性髓系白血病过氧化物酶染色>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

(15)SB(苏丹黑B染色)染色一般与POX染色结果相同,两者临床意义也相似。

(16)类白血病反应NAP积分值明显增高;慢粒慢性期NAP积分值显著降低,缓解期恢复正常,加速期和急变期增高(17)过碘酸-席夫反应(PSA):红细胞系:红血病和红白血病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MDS 幼红细胞可出现阳性反应;巨幼细胞贫血红细胞呈阴性反应。

白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原始淋巴细胞多呈阳性反应,为红色粗颗粒或红色块状,也可成阴性反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原始粒细胞大部分呈阴性反应,小部分呈均匀分布的红色颗粒状或均匀红色;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中原始单核细胞的阳性反应呈红色细颗粒状、弥散分布、胞质边缘处颗粒较可粗大。

(18)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α-NAE)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单核细胞及组织细胞呈阳性反应,且能被氟化钠抑制。

各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少数可呈弱阳性反应,不能被氟化钠抑制。

(19)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的临床意义见书 P41(20)正常人骨髓中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的鉄粒属于细胞外铁,而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含有的铁颗粒属于细胞内铁。

此种称为“鉄粒幼细胞”。

其标准为:幼红细胞胞质内的蓝绿色颗粒在6粒以上,并围绕于核周排列大于1╱2周长以上者。

(21)铁染色的临床意义:1.缺铁性贫血骨髓细胞内外铁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2.铁粒幼细胞贫血细胞内外铁明显增加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中,环形铁粒幼细胞占骨髓有核红细胞15%以上。

第七章红细胞检验基本方法(1)红细胞渗透脆性孵育试验的临床意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增高;孵育前脆性正常,孵育后脆性增加。

(2)根据红细胞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分为:正常细胞性贫血(见于急性失血、溶血、再障、白血病);大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感染、中毒、慢性炎症、尿毒症)。

(3)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采用血象、骨髓象和铁代谢检测指标联合检查。

1.储存铁缺乏(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可诊断)(1)血清铁蛋白<14ug/L。

(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细胞外铁减少甚至阴性。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符合储存铁缺乏的诊断标准及以下任何一条可诊断)(1)转铁蛋白饱和度(TS)<0.15(2)骨髓铁染色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铁粒幼红细胞<15%。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加。

3.缺铁性贫血(符合①和②-⑧中任何两条以上可诊断)(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血红素合成障碍及铁利用不良使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和无效生成的一组铁利用障碍性疾病。

(5)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增高,血清总铁结合力正常或减低,红细胞游离铁卟啉增高。

(6)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因物理、化学、生物及某些不明的原因使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类贫血综合症。

(7)慢性再障的骨髓象及诊断标准。

P121(8)溶血性贫血时因某些原因使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发生的一组贫血。

(9)反映红细胞破坏过多、血红蛋白大量分解得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血症、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红蛋白尿、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含铁血黄素尿、高胆红素血症、尿液中尿胆原排除增多。

(10)反映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实验室检查:网织红细胞增多、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11)CD55 和CD59单抗检查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

(12)血红蛋白电泳β地中海贫血患者HbA2和HbF增加,α地中海贫血患者有HbH和Hb Barts增加。

(13)抗人球蛋白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试验依据,本病患者多直接试验阳性,少数患者有间接试验阳性。

第十一章白细胞检验在白细胞疾病中的应用(1)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形态学分型。

P166(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专断标准(包括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

P179(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因淋巴细胞克隆性蓄积、浸润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血液病,这类细胞形态上类似成熟淋巴细胞大量增生,然而是一种共免疫功能不全的细胞。

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细胞大小和形态基本上与外周血一致。

原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较少见<5%。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血象:常为全血细胞减少,亦有一系或两系血细胞减少,并可见病态造血。

骨髓象: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少数增生正常或减低,伴有两系以上有明显的病态造血。

(5)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临床表现:骨骼损害、造血功能障碍的表现、肾损害、高粘滞综合征。

血象:绝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一般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主要特点为浆细胞系的异常增生,占有核细胞数>15%。

血清蛋白电泳:血清总蛋白增高,是M蛋白增高所致。

(6)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是B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恶变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中IgM增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7)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IM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骨髓造血组织被纤维组织所代替,而影响造血功能多产生的病理状态,常伴有随外造血。

血象:贫血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可出现少量中幼或晚幼红细胞,有泪滴状红细胞。

骨髓活检是确诊本病的必要条件。

(8)白细胞减少症: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L(成人)。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低于2.0×10 ^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当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9时,称粒细胞缺乏症。

(9)类白血病反应的患者骨髓象变化不大,除增生活跃及核左移外,粒细胞胞质中有中毒颗粒改变。

(1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血象:异型淋巴细胞在疾病第4、5天开始出现,第7—10天达高峰,大多数超过20%。

骨髓象:淋巴细胞增多或正常,可见少量异型淋巴细胞,但数量较血象少。

血清学试验:传单患者试验的阳性率达80%—90%,少数病例的嗜异型凝集实验始终阴性。

(11)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脾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

第十三章血栓与止血检验(1)血小板的止血功能:黏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反应、簇凝作用、血块收缩。

(2)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因子Ⅱ因子Ⅶ因子Ⅸ和Ⅹ。

(3)纤溶酶的主要作用:①降价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②水解各种凝血因子;③可降解血浆蛋白和补体;④可将单链t-PA、u-PA转变为双链t-PA、u-PA;⑤降解纤维连接蛋白等各种基质蛋白。

(4)出血时间(BT)延长的临床意义:①血小板数量异常;②血小板功能缺陷;③血管性血友病;④血管壁及结构异常;⑤偶见于严重的凝血因子缺乏。

(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

(6)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试验是目前最常用的敏感的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筛选试验。

(7)D-二聚体的检测在原发性纤溶时呈阳性,在继发性纤溶呈阴性。

第十五章血栓与止血检验在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ITP诊断标准:①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②脾肝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③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④具备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者:1、泼尼松治疗有效;2、切脾治疗有效;3、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4、血小板相关补体增高;5、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