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反思
作者:李红霞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年第08期
在新课改火热进行中,我们很快适应了当前“形势”,摒弃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精心的“表演”和“看表演”,学生未冷静思考就进行小组讨论,炫目繁杂的多媒体运用,五光十色的动感图片,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语文高效课堂强势而来,全面铺开。

观摩了一些高效语文课后,笔者不禁暗自神伤,不热闹就不是语文课吗?
韩军老师曾在随笔《语文课:随心上出真境界》中批评有些公开课流于矫情、浮华、虚伪,他大声疾呼语文课的回归。

笔者读后也深有感触,曾经有人提出“误尽苍生”是语文,力主改革,所以现在很多地方提出各自的高效课堂标准,广泛推广“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这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笔者发现,现实课堂上的一些教学活动并非真的高效,而是一种“表演”,一种“讨好”,甚至有将语文本体自我放逐的嫌疑。

笔者曾听过某地高效课堂大赛的一节语文课,讲课教师选讲的是李清照的《声声慢》,色彩绚丽的图片影像让人目不暇接,抑扬顿挫的背景音乐此起彼伏,热闹活泼的表演层出不穷,中间竟然不知如何就过渡到了街舞,两个男生上台充满激情地跳了一段听课者没看明白的街舞,下台时掌声四起,我却不知这掌声是给街舞的,还是给李清照的。

一堂课中学生始终处在无比兴奋的状态,听课的领导下课后大加赞赏,“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笔者忽然坐立不安了,心中充满悲伤与疑惑,这就是我们要的语文高效课堂吗?这样的语文课就不会“误尽苍生”了吗?
我们知道,语文课玩出花样很容易,教出实效却很困难。

新课改背景下,将“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这已成共识。

但语文课非要规定出来教师只能讲十五分钟吗?甚至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很多语文教师生怕课堂不热闹,生怕没有学生表演活动显得冷清,想尽办法把没有联系的活动也要搬进课堂。

甚至课堂上出现五分钟以上的沉默,教师就觉得惶恐不安。

渐渐地,“静悄悄的课堂”成了众多语文教师的大忌,“生动活跃的课堂”成了一种普遍的追求和评价标准。

在某些学校的高效课堂比赛中,评委成了几个和语文没有任何关系的“教改先锋”的舞台,没有教过一天语文,却能够分辨谁的课堂花样百出、热闹非凡,教语文的坐立其中却无所适从了。

语文课本是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语言素养的。

说的再简单些,就是“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叶圣陶)。

“课标”中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词概括了语文课程目标。

那么在我们的现实课堂中,更应强调过程的呈现、方法的运用、“学”的行动这些目标,而不是虚空的热闹。

有课改专家说“语文姓…语‟,文本的任何价值均应通过语言得以实现。

”这句话恰恰说明了语文课的实质。

语文教学确实需要改变,语文课再也不能也不该“捏着粉笔头,带着孩子们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

但是语文课也不是“玩”,那样“玩”,
玩掉的不只是学生的语言素养,也将会是一个民族的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持久的言语实践与内化,就是通过听、说、读、写、思考、积累等语文活动来实现的。

学生动起来的标志不是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而是其思维有没有动起来。

课堂“对话”不着边际,思维也浅尝辄止;讨论热热闹闹,感悟却蜻蜓点水。

持续弱化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素养的培养,语文课堂就会走向低效和虚无。

古人云“宁静致远”。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语文课堂上也需要适时的给学生一个沉静思考的时空,而不是整节课的无比亢奋。

笔者不赞成语文课堂死气沉沉,但也不能离开适时的静心阅读和用心思考。

叶圣陶老先生及他们那一代的老先生们,面对情景时很快就能做出一个对子,且表达准确、深刻、生动,做韵律感较强的古诗也是信手拈来,轻松自如,合辙押韵。

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很是愧对代代相传的中华文化。

今天,笔者身边的同事已经很少阅读经典著作了,甚至很少读书,每天忙于高考习题,埋在了试卷中,还有的是疲于应付各种社交活动,读书对于很多语文教师来说已是很久远的事了。

而我们之后的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还在继续弱化,用“一代不如一代”来概括绝不为过。

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反思,语文教师尚且不能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秉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去读书、去探究、去丰富,不断拓宽自己的语文视野,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又该如何教会我们的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呢?我们不能因为积累语言太辛苦,就顺着学生去“玩”语文。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学什么有基本的要求。

笔者虽不赞成学语言去死记硬背,但基础的语文“本钱”不是架空来的。

巴金在《谈我的散文》中说:“我仍然得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

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

”我们有时不得不感慨,“死记硬背”就不好吗?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很多,但选择哪种方法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切忌“花拳绣腿”。

“朴实”与语文课堂采取灵活的教法学法并不矛盾呀!而且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知识怎么可能用同一种高效课堂的“模式”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