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制备多孔微球 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虾壳 y 挑选、清洗 y 烘干 y 酸浸、脱钙( 质量 分数为 4% 盐酸在室温下 8 h 2 次) y 分离、提取 ( 80 e ) y 除去无 机盐的壳 y 清洗 y 脱蛋白( 消 化) y w ( 烧碱) = 10% 煮( 4 h) y 漂 白( 硫酸氢 钠、高锰酸钾) y 晒干 y 甲壳素 y 浓烧碱液保温[ w( NaOH ) = 40% , 90 e , 7 次, 每次 2 h] y 蒸馏 水清洗 y 烘干 y 脱乙酰度达 96. 12% 的壳聚糖。 1. 2. 2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吸附量/ (mmol # g-
1)
5. 60
2. 78
3. 70
3. 12
3. 26
4. 52
6. 28
3. 15
5. 84
结果表 明, 制备 的壳聚 糖微 球对 金属 离子 Cd2+ 的 吸 附 量 最 小, 对 金 属 离 子 Zn2+ 、Cu2+ 、 Ag+ 、Ni2+ 的 吸 附 量 次 之, 对 金 属 离 子 H g2+ 、 Pd2+ 、Au3+ 的吸附量最高。 2. 3 吸附动力学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 1 壳聚糖微球的结构测定 将制备的壳聚糖微球过直径为 60 Lm 筛后,
筛过量占总的形成球粒的 80% 以上。对过筛后 的微球在 Axioskop 40 生物显微镜( 5 @10) 观察 其结构特征, 见图 1 所示。结果表明: 90% 的壳聚 糖微球的粒径范围分布在 0. 8~ 1. 0 Lm 之间, 微 球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且微球呈多孔状, 孔径在 0. 05~ 0. 07 Lm 之间。
选择金属离子 Cd2+ 和 A g+ 为污水样品, 采用 1. 2. 4 所述方法对壳聚糖微球进行吸附动力学测 定, 结果见图 2、图 3。由图 2、图 3 可见多孔壳聚 糖微球对污水中的金 属离子具有较 快的吸附速 度, 100~ 200 min 吸附率可达到 60% 以上, 之后 吸附速度变缓, 充分吸附一定的时间, 其吸附率近 100% 。由于壳聚糖能通过分子中的氨基和羟基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 其吸附机理可以通过壳 聚糖微球对污水中的金属银离子的吸附平衡和解

壳聚糖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

壳聚糖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壳聚糖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摘要] 本文从壳聚糖的定义、性质、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我国应重点开发和充分利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扩大对壳聚糖研究的范围。

[关键词]壳聚糖;研究;应用壳聚糖是一类重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英文名为( chitosan)又名脱乙酰几丁质、聚氨基葡萄糖、可溶性甲壳素,是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转化而成的生物大分子,也是一种维持和保护甲壳动物和微生物躯体的线性氨基多糖,广泛存在于海洋节肢动物(如虾、蟹等)的甲壳中,也存在于昆虫、藻类、菌类和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分布极广泛,在自然界的存储量仅次于纤维素。

作为地球上一类大量存在的有机资源,可以说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再生资源宝库。

壳聚糖由于其本身独特的多糖分子结构,通过化学改性可赋予各种功能特性。

其阳离子食用纤维性,以及同生物体极好的兼容性等特点,使得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吸水剂、药物、酶载体、细胞固化、聚合试剂、金属吸附和农用化学制剂的研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1811年Braconnot首次描述甲壳素至今,人们对甲壳素和壳聚糖的认识与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几年,各国研究人员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实验探究开始越来越多,大家公认的是:在自然界迄今为止发现中,壳聚糖是的膳食纤维中唯一带阳离子的高分子基团,并因为它特有的结构和特性在医学、化妆品、农业、食品、生物工程、化工、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现在,科学家们逐渐将壳聚糖看成继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脂肪之后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第六生命要素。

1壳聚糖的研究概述1.1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1.1.1壳聚糖定义与结构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Chitin)脱乙酰基后的产物,是甲壳素最基本、最重要的衍生物。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化学名为(1,4)—2—乙酰胺—2—脱氧—β—D—葡聚糖,主要存在于虾、蟹、蛹及昆虫等动物外壳以及菌类、藻类植物的细胞壁中。

壳聚糖微球的研究

壳聚糖微球的研究
IV
广东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effects of CTS-MP and WSC-MP on binding capacities of lipids and bile salts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conditions simulating huma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vitro.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inding capacities of lipids and bile salt of CTS-MP and WSC-MP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common CTS and WSC. Rats were fed with high- fat diets for 2 weeks to establish the hyperlipidemic condition and treated with CTS-MP, WSC-MP, CTS and WSC for 4 weeks. Results showed that CTS microspheres and WSC microspheres reduced TC, TG, LDL-C and plasma viscosity significantly, and increased the serum superoxide dismutate (SOD) levels significantly. The weight reduction effect of CTS-MP and WSC-MP on obese rats was taken for 4 weeks. As a results, CTS-MP and WSC-MP can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body weight, lighter the weight of fat tissues of the high fat diet rats and do not curb appetite. CTS-MP and WSC-MP can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level of total cholesterol(TC) , triglyceride(TG)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in the serum of the high fat diet rats. In order to develop a more effective medicine for lowering lipids or body weight, CTS-MP, which has the effect on lowering lipids and body weight, was used to envelop the CAP that have the same effect as CTS-MP to achieve the cooperation. The conditions of the preparation of CTS-CAP-MP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orthogonal and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the evaluation index included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and the drug loading efficiency. The yields and particles size as the main evaluation index, the conditions of the preparation of microspheres were investigated in inlet temperature, flow rate and hot air flow.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 for both products was optimized via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TS-CAP-MP have a spherical shape, the particle size was 4.50µm, the Zate was +3.48mV; the drug entrapment efficiency was can reach to 85.17%±0.78; the drug loading efficiency was 8.87%±0.08.

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的制备和表征

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的制备和表征

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的制备和表征张瑞1,韩宝三2,彭承宏2(1.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摘要:目的:制备和研究一种新的体外三维环境下肝细胞黏附培养的微载体支架-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

方法:利用壳聚糖为基本材料,以2%乙酸为溶剂,采用液氮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和方法对其形态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表征。

结果:本研究成功地制备出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成球率>90%,内外多孔且相互连通,孔径在20 80μm之间,具有一定的密度、弹性、溶胀性、亲和性和形态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为以其作为支架来进行肝细胞体外三维环境下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微载体;多孔;壳聚糖;细胞培养中图分类号:R73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13(2011)01-0018-07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PHERICAL POROUS CHITOSAN MICROCARRIERZHANG Rui,HAN Bao-san,PENG Cheng-hong(Department of Tumor Surgery,Affiliated Hospital,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Hohhot01005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prepare and study a new microcarrier support named spherical porous ch-itosan microcarrier,for hepatocyte adhesion culture in 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 in vitro.Meth-ods:The microcarrier with chitosan as the material and2%peracetic acid as solvent was prepared by the liquid nitrogen freeze-drying technology.The optical microscop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other method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its morphous,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Results:The spherical porous chitosan microcarrier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in the project.Further more,the ball-rate was more than90%.The porosity was occupi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microcarrier and interconnected.The pore size ranged from20μm to80μm..The microcarrier not only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density,elasticity,swelling,and affinity and morphology structure.but also has good me-chanical strength,stability,and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Conclusion:Spherical porous chitosan收稿日期:2010-10-10;修回日期:2010-12-08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研究项目(2007AA02Z4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20074031,30672043和30772105)作者简介:张瑞(1972-),男,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

壳聚糖微球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壳聚糖微球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纳米微球进行形貌观察,用动态光散 射仪(DLS)测定纳米微球的粒径及分布,通过红外光谱(IR)分析纳米微球的 化学结构,并采用体外释放实验考察纳米微球的载药性能和药物释放行为。
实验结果
通过优化乳化法制备的烷基壳聚糖纳米微球形貌圆整,粒径分布较窄,直径 在100-200nm之间。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烷基链成功引入到壳聚糖分子中。药物 负载实验表明,烷基壳聚糖纳米微球具有较高的载药量,药物负载率可达30%以 上,负载药物的纳米微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化学性能:如降解性、稳定性等。壳聚糖微球纳米粒需要在不同的环境 中保持稳定,同时又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降解,因此对于其化学性能的要求较 高。
3、生物性能:如细胞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等。由于壳聚糖微球纳米粒在药 物传递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需要对其生物性能进行 深入研究。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需要考察壳聚糖微球纳米粒对于细胞和血 液的影响,以评估其生物安全性。
(2)小鼠免疫:将制备的免疫原注射到Balb/c小鼠体内,以诱导产生抗体。
(3)杂交瘤细胞制备: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将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 瘤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
(4)单克隆抗体纯化: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出能够稳定分泌抗人CD28单 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进行克隆扩大。然后,通过蛋白A柱进行纯化,得到 单克隆抗体。
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壳聚糖微球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原位聚合法:将壳聚糖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溶解,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 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得到微球纳米粒。该方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产量高,但 可能引入残留物,影响其性能。
2、乳滴聚合法:将壳聚糖溶液与不相容的溶剂混合,通过高速搅拌形成乳 滴,再通过热处理或溶剂挥发法制备出微球纳米粒。该方法的优点是乳滴尺寸可 控,但可能受到搅拌速度和热处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研究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研究

实施。

在由靛红经靛红232肟最终热解制备邻氨基苯甲腈的两步反应中不难看出,两步反应的前后变化主要是溶剂的有无和反应温度的差异,从理论上说,该制备可以用一锅法加以实施。

显而易见,第一步缩合时的溶剂水是不利于第二步热分解反应的进行的,为此中间产物靛红232肟的除水和干燥就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稍过量的盐酸羟胺将随溶剂的除去而充分除去,微量残留并不影响靛红232肟的热分解反应的进行。

靛红与盐酸羟胺缩合时采用的溶剂为水,缩合完成后易于除去,留下的固体可在温热和真空条件下充分干燥。

靛红232肟不经处理,直接用于下步反应,研究表明,这样的做法是可行的。

为了实施前述两个目的,本文选用同时添加催化剂和高沸点有机溶剂的方法,达到了相当理想的结果。

本文选用甲醇钠为催化剂,添加甲醇钠后可使热分解温度由原来的224°C降低到165~180°C。

在选用高沸点有机溶剂时研究发现:卤代苯、硝基甲苯、煤油、聚乙烯醇等均存在不足,且可行的产物收率很低,实用价值不高。

本文选用水溶性好,易于除去且对人体危害不大的环丁砜作为热分解溶剂,充分满足了设计要求。

催化剂的添加量为靛红的0.005~0.05倍,溶剂为0.05~5倍。

考虑到成本及后处理的难易,最终选定为靛红∶甲醇钠∶环丁砜为1∶0.01∶0.5 (摩尔比),由此制得的邻氨基苯甲腈的收率可维持在80%以上。

热解温度达到靛红232肟的起始分解温度(165°C)时必须暂时撤去热源,避免反应过分剧烈,不易控制。

热分解完成后可以用减压蒸镏,收集成品,但产物易于在镏出通路凝固,造成堵塞,故本文选用化学处理。

热分解完成后的混合液经水和丙酮处理,可使催化剂,溶剂和热分解残渣充分除去,最终得到相对较纯的产品。

参考文献1 L itvishkov Y M,et al.Ger O ffen,1979:2810 8562 L itvishkev Y M.U SSR1980:7874063 A ro ra,P K,Sayre L M.T etrahedron L ett, 1991;32(8):10074 Bakke J M,H eikm ann H K Ger O ffen1971:2 1251325 Bakke J M.Ger O ffen1972:20956845 Bedfo rd G R,Partridge M W.J Chem Soc, 1959:1633修稿日期:1998.9.28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研究3丁 明 施建军 皇甫立霞 高建锋(合肥联合大学化工系 合肥230022)摘 要 利用液体石蜡作有机分散介质,甲醛、戊二醛作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液交联法制备了微米级窄分布壳聚糖微球,对合成最佳条件进行了实验选择,并对产物的形态、红外光谱特性及吸附行为进行了初步表征。

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制备工艺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医学和药物传递系统的快速发展,载药微球作为一种创新的药物传递系统,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在载药微球的制备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旨在为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载药微球制备中的优势,随后详细阐述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包括材料选择、配方优化、制备条件控制等关键环节。

本文还将对制备的载药微球进行表征分析,以评估其性能参数,如粒径、包封率、药物释放特性等。

本文将总结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药物传递系统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载药微球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壳聚糖(CS,脱乙酰度≥95%,分子量100,000-300,000 Da)、海藻酸钠(SA,粘度≥200 mPa·s)以及模型药物(本实验选用布洛芬作为模型药物,纯度≥98%)。

还需要戊二醛(GA,分析纯)、氯化钠(NaCl,分析纯)、氯化钙(CaCl ₂,分析纯)、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等化学试剂。

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电子天平(精度001g)、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锅、注射泵、显微镜、喷雾干燥机、冷冻干燥机、激光粒度分析仪、药物含量测定仪等。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

首先将壳聚糖溶解在1%乙酸溶液中,制备成壳聚糖溶液。

然后,将模型药物布洛芬溶解在壳聚糖溶液中,形成载药壳聚糖溶液。

将海藻酸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海藻酸钠溶液。

将载药壳聚糖溶液逐滴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形成初级乳液。

(09综合实验)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09综合实验)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壳聚糖微球固定木瓜蛋白酶的研究1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壳聚糖属多糖类物质,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廉价易得的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

壳聚糖易于进行化学改性,引入新的功能团,尤其是壳聚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氨基,通过化学交联剂(戊二醛)很容易与酶发生间接共价结合,使酶牢固地固定在壳聚糖分子上。

因此,壳聚糖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酶固定化载体。

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溶解、碱性条件下沉淀,在较低浓度的NaOH溶液中,壳聚糖微球在还未完全沉淀成球以前就己经塌陷,壳聚糖分子堆砌在一起,导致所成微球形态不好、强度较差、表面厚度不均一、凸凹不平、不能形成良好的结构。

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壳聚糖微球迅速成形,容易形成厚度均一、形态较好、韧性好的微球,此时微球表面被撑起,呈现出壳聚糖自身的疏松多孔结构。

不过当其浓度达到20%,又不能成球,因为浓度太高来不及成球就己经粘连在一起,形成一片絮状物。

所以适宜的NaOH浓度范围为7.5-15%。

在NaOH溶液中加入乙醇后形成的壳聚糖微球更加圆润,而且随着溶液中乙醇含量的增加,壳聚糖微球的机械强度得到了加强,韧性越来越好,但当乙醇浓度达到50%时,球表面产生了很多气泡,微球悬浮在溶液中,不利于操作。

故选取2.0%壳聚糖滴入10%NaOH:乙醇=4:1的溶液中为较好的成球条件。

壳聚糖2.0g 溶于100mL、1.0%乙酸溶液中((20℃条件下)充分溶解,将壳聚糖溶液逐滴滴入250mL混合液(10.0% NaOH与95%乙醇,体积比为4:1),得粒度均匀、形状规整的壳聚糖微球,过滤收集壳聚糖微球,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湿态保存。

2 壳聚糖微球的交联:将1.0g壳聚糖微球置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一定体积(0.6、1.0、1.4mL)的25%戊二醛,30℃下恒温振荡 2.0 hr,用大量水反复洗涤,以去除残留的戊二醛溶液,即得壳聚糖微球载体。

3 木瓜蛋白酶的固定化称取上述壳聚糖微球载体,加入10mL的0.lmol/L磷酸缓冲溶液(pH = 6.0、7.0、8.0)和10mL木瓜蛋白酶溶液(浓度为:0.5、1.0、1.5mg.mL-1),30℃下恒温振荡一定时间(3.0、4.0、5.0 hr)。

壳聚糖药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壳聚糖药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壳聚糖药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摘要】壳聚糖由于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在微球的制备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综述了近两年来壳聚糖药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并探讨了影响微球质量的因素。

【关键词】壳聚糖制备应用【中图分类号】R9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076-02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聚糖,在体内溶胀成水凝胶后可被很好的生物降解,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黏附性,无毒,无抗原性,能溶于酸或酸性水溶液,被广泛应用于微球的制备。

壳聚糖药物微球的制备方法一般有乳化-化学交联法,喷雾干燥法,离子交联法,沉淀/凝聚法等多种方法。

1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1.1乳化-化学交联法是将药物、乳化剂和壳聚糖混合搅拌乳化制成乳状液,在复乳体系中,通过引入制孔剂,制备壳聚糖多孔微球,以此提高壳聚糖微球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并逐步滴加入交联剂,减压过滤后用不同溶剂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壳聚糖多孔微球的一种方法。

易兵鸿[1]等制备5-氟脲嘧啶壳聚糖缓释微球,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结果药物则固定于微球骨架或结合于表面,通过体外累计释药率的比较表明,所制微球具有缓释性和药物突释效应。

方志文[2]等以壳聚糖为分散介质, 选用戊二醛为交联固化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盐酸丙米嗪壳聚糖微球,所制微球外观均匀圆整,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均匀。

1.2 喷雾干燥法是将药物溶于壳聚糖制成溶液,经喷嘴喷入干燥室内,其雾滴中的水分被送入干燥室的热空气快速蒸发而干燥制备微球的一种方法。

该法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微粒体形成速度快等特点,便大量生产,目前是微粒体制备工业化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液的粘度、均匀性、喷雾速率及干燥速率等。

为了减少微球间的粘连常可加入抗粘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镁及二氧化硅等。

赵国巍等[3]以壳聚糖、丙烯酸树脂为载体材料,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三七皂苷缓释微球,所制三七皂苷缓释微球的外观圆整, 平均粒径为11.80μm,包封率70.4%,载药量9.1%,在磷酸缓冲液中三七皂苷12h释放缓慢、平稳,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

多孔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形态观察

多孔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形态观察

世界,
[ ]何强芳 乳化剂对壳聚糖微球形成的影响[ ] 广东教育学院
学报, ,( )
[ ]邢晓慧,吕晓玲,宫蔗梅,等 甲壳素、壳聚糖作为固定化酶载体
的研究进展[ ] 食品研究与开发, ,( ):
[]

[]
, ,:
[ ]赵立明,金哲山,金海善,等 壳聚糖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延
边大学医学杂志, ,( ):
出疏松的网状结构。甲壳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
的天然碱性多糖[ ],它在大多数溶剂中是不能溶解
的,壳聚糖是将甲壳素脱乙酰化到一定程度得到的
衍生物,其凝胶形成的微球具有网状结构,机械性能
良好,化学性质稳定,耐热性好,特别是其分子中存
在的大量氨基使它能在
以下的酸性溶液中
溶解[ ],既易与酶共价结合,又可络合金属离子,使
结构,因此采用

浓度较合适。
图 不同粘均分子量的壳聚糖所成微球表面结构
万;
万;




溶液中所成壳聚糖微球的整体形态( 、 )及表面结构( 、 )
壳聚糖浓度对壳聚糖成球的影响
试验发现:壳聚糖浓度为
时,虽然微球表
面疏松多孔,但是所成微球形态不好,有轻微拖尾,
当壳聚糖浓度增大到
时,球的强度逐渐增大,
但拖尾较严重,球表面比较致密,而且孔也不大,不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乌氏粘度计( !
);滴定管;注射器;
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真空冷冻干燥机(
),
上海厦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扫描电子显
微镜( ,
)。
试验方法
壳聚糖基本性质测定
水分( )测 定 采 用

壳聚糖的荧光性质及多功能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壳聚糖的荧光性质及多功能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2+
were
prepared
in
a
precipitation/gelation process. Secondly, the Cd
was chosen as the templales selective absorption ability. Glutaldehyde was used as the crosslinker, 0.01 M HCl solution was the extraction reagent of the template Cd 2+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bsorption ability to the Cu 2+ ions for the un-modified chitosan particles is the strongest. It was about the twice of that for the Cd 2+ . However, the absorption ability to the Cd 2+ ions of the chitosan particles with selective absorption property is the strongest, which is about 2-3 times of that for Cu 2+ and Zn2+ . The other advantages are that the absorption rate of this particles are fast and the re-use abilit y is good too. Keywords: Chitosan; Auto-Fluorescence; Magnetic; Bi-Functional Microspheres; Electrospray; Selective Absorption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研究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研究

DK - Z W4型水浴恒温振荡器( 黄骅渤海 电器厂生产 )D 5 F型机械搅拌器( ;2. 2 杭州仪表电器厂生产 ) ; SI 3 I . 型水循环真空抽滤泵( - Z 河南省巩义市杜甫仪器厂生产 )Ai kp 0 ; x so 生物显微镜 ( o 4 上海精密仪器仪 表有 限公 司生产 ) .
收 稿 日期 : 070—2 20 -32
作者简介 : 李志洲(99)男 , 1 . , 陕西汉中人 , 6 副教授 , 主要从事化工工艺的开发 与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第 3期
李志洲等 : 多孔壳 聚糖微球 的制备研 究
27 4
1 实 验 部分
载体 , 则使载体和吸附物都难 以回收, 从而限制其应用 .
有关 多 孔壳聚 薄膜 和微球 的研 究 已有文 献 报 道 , 壳 聚糖研究 近 年来 发 展 迅 速 ( 表 1 . 表 1 见 多 孔 壳 见 )从 可 聚糖 和壳聚 糖 的研 究成果 增长 几乎呈 现 出指数增 长发 展
表 I 20 00年以来 C pu 数据库 Al s
11 材 料 、 . 试剂 与 仪器
壳聚 糖 ( 乙酰 度为 9 .2 , 江金壳 生物 化学 有 限公 司生 产 )液 体石 蜡 ( 安化 学 试 剂 厂生 产 , 脱 56 % 浙 ; 西 分析 纯 )环 己烷 ( 安化学 试剂 厂生 产 , 析纯 )乙酸 乙酯 ( 安化 学试剂 厂 生产 , ; 西 分 ; 西 分析 纯 )体 积分数 为 ; 5% 的戊 二醛溶 液 (lk 公 司生 产 , 0 Fua 天津 市试 剂公 司 , 生化 试剂 ) , 剂 均为分 析纯 . 等 试
法 制备含 磁性微 球 _ ; 承 慧等 以水 溶性 羧 甲基 壳 聚糖 6伊 作 为缓释 辅料 , 通过乳 化交 联工 艺制备 了环丙 沙星/ 聚 壳 糖微 球 ; 吴婉 莹 等用 O W/ / O型复 乳化 制备 了金雀 异黄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_张弦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_张弦

No.5.2007固定化酶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固定化酶具有诸多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酶的固定化成功与否主要依靠载体的特性。

甲壳素和壳聚糖是天然的聚氨基葡萄糖,呈现出疏松的网状结构。

甲壳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天然碱性多糖之一[1],它在大多数溶剂中不能溶解;壳聚糖是将甲壳素脱乙酰化到一定程度得到的衍生物,其氨基的出现使它能在pH6.5以下的酸性溶液中溶解[2]。

近年来以甲壳素或壳聚糖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研究比较多[3-4],但是关于如何制备表面疏松多孔的壳聚糖微球却鲜见报道,尤其是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来确定多孔形成条件的报道国内少见。

本试验以壳聚糖微球形态、表面及内部结构为参考指收稿日期:2006-10-20*通讯作者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ABA090)。

作者简介:张弦(1982-),女,硕士研究生。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张弦1,李春美1*,钟方旭2(1.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武汉430070;2.武汉工业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系,武汉430023)摘要:以不同黏均分子量的壳聚糖为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壳聚糖微球表面、内部结构及形态,并以其为主要参考指标,研究了壳聚糖黏均分子量、NaOH浓度、乙酸乙酯比例、壳聚糖浓度、凝结时间等对壳聚糖形成多孔微球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采用2.5%黏均分子量448.4kDa的壳聚糖为载体、3.0%的NaOH为凝结液、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比例为1∶20、在凝结液中处理3h时,能制备得到较好的多孔壳聚糖微球。

关键词:壳聚糖;多孔微球;黏均分子量中图分类号:TS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989(2007)05-0050-03PreparationofporouschitosanmicrosphereZHANGXian1,LIChun-mei1*,ZHONGFang-xu2(1.College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2.DepartmentofBiologicaland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WuhanPolytechnicUniversity,Wuhan430023)Abstract:Thefactorsaffectingthepreparationofchitosanmicrospheres,suchasviscosity-averagemolecularweightandconcentrationofchitosan,ratioofethylacetateandNaOH,agglomeratingtime,werestudiedandthemethodofpreparingporouschitosanmicrosphereswasoptimizedusingthesurface,innerconfigurationsandshapeofchitosanmicrosphereobtainedby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asindex.Theoptimumcondi-tionsforpreparingporouschitosanmicrosphereswereasfollows:thecarrierwaschitosanwithviscosity-aver-agemolecularweightof448.4kDaandconcentrationof2.5%,3.0%NaOHasclottedsolution,ratioofethylacetateandNaOHsolutionwas5%,agglomeratingfor3h.Keywords:chitosan;porousmicrospheres;viscosity-averagemolecularweight工艺技术50DOI:10.13684/ki.spkj.2007.05.016No.5.2007标,探讨了影响壳聚糖成球的因素,确定了制备疏松多孔、球形较好的壳聚糖微球的最佳条件,以便为制备性能良好的可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壳聚糖微球提供理论依据。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研究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研究

5 使 壳 聚 糖 和 高分 于微 球 的 功 能性 相 复 合 可使 其 在 生物 医 学 领 域得 到 更大 的 应 用 〔
, ,
7
]。
目前
对 壳 聚 糖微 球的 制备 及 性 能 研 究 不 多 易琼 等 人 制 备 了 壳 聚 糖 吸 附剂 但 成 球 及 单 分 散 性 不
佳阁

张 所信 制备 了毫 米 级 实心 及 中 空 壳 聚糖球 粒 并 用 于
, 。
pH
为 9
,
0 升温 至 8


进一 步 反 应 h l 最后 于
过 滤 用 煤 油 充分洗 涤 再 用 无 水 乙 醇 于
索 氏 提 取 器 中抽 提 除去 残 留 有 机 物
2
.
8 0 ℃ 烘箱
中干燥 将 产 物 轻研 成 均 匀 粉 末

,
3
பைடு நூலகம்性 能测 定
H

用 日本 5 7

0 型 扫 描 电镜观 察 微 球 粒子 大 小 和 外 观 形 貌 8 的表 面 化学 结 构
2 2
.
;
CP

;煤
油及 3 0
透 平 油 工 业 级 聚 乙 烯醇
AR


实验 方法
3 % 乙 酸 溶 液置 于 s o m l
,
取适 量 一 定 浓 度 的 壳 聚 糖
、 、


烧瓶 中 然 后 分 别 加 入 油 相 分 散
,
介质 致 孔 剂 乙 酸 乙 醋 乳 化 剂 及 高 分 子表 面 改 性 剂 在 5 0 ℃ 下 充 分 搅拌 使 反 应 体 系 呈 乳 液

药物递送功能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研究

药物递送功能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研究

药物递送功能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研究摘要:壳聚糖为具有正电荷的碱性多糖,自然界中分布量较大。

此种物质主要在甲壳类动物外科、昆虫外科中。

此种物质及分解产物均无毒,且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抗凝血性良好,为此在医学及食品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

在医学领域应用主要为壳聚糖微球,壳聚糖包埋固体或液体药物形成微小球状体,与其他微球载体对比优势显著。

为此,本文中将对已有关于壳聚糖药物微球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资料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壳聚糖;药物微球;制备;应用前言:壳聚糖为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物质,体内溶胀成为水凝胶后生物降解良好。

此物质在成膜、黏附性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且五毒、无抗原性[1]。

在其性质方面,可溶于酸或酸性水溶液,为此适合用于微球制备中。

壳聚糖药物微球制备方法较多,如喷雾干燥法、离子交联法等[2]。

制备成为药物微球后,可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如在抗肿瘤药物、避孕药物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应用。

1壳聚糖药物微球的制备研究1.1乳化-化学交联法应用乳化-化学交联法为壳聚糖微球制备常用方法。

此种制备方法具体为药物、乳化剂、壳聚糖缓和搅拌乳化制备成为乳状液[3]。

复乳体系中,经引入致孔剂,制备壳聚糖多孔微球,可提升壳聚糖微球比表面积与吸附能力。

增加交联剂经减压过来后应用不同溶剂洗涤,经冷冻干燥处理最终获取壳聚糖多孔微球[4]。

以5-氟尿嘧啶壳聚糖缓释微球制备为例,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可促使药物古锭刀微球骨架或结合在表面,具有缓释性及药物突释效应[5]。

1.2喷雾干燥法应用喷雾干燥法在壳聚糖微球制备中较为常用,且操作方法简单。

喷雾干燥法的应用为,药物溶于壳聚糖制备成为溶液,通过喷嘴喷入干燥室,雾滴中水分被送入干燥室的热空气快速蒸发,干燥制备成为微球[6]。

既往有大量研究认为,喷雾干燥法用于壳聚糖药物微球制备,其优势体现在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微粒体形成速度快,便于量产[7]。

喷雾干燥法应用过程,其重点控制内容为混合液粘度、均匀性、喷雾速率、干燥速率等。

壳聚糖为基础的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壳聚糖为基础的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壳聚糖为基础的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大分子有机物,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等优良特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利用壳聚糖为基础的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进展。

1. 壳聚糖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壳聚糖可通过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多种方法制备多孔材料。

其中,化学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将壳聚糖与某些化学试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多孔结构的方法。

例如,在碳酸钙晶体表面沉积壳聚糖,再用酸处理,最终得到多孔壳聚糖材料。

(2)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利用溶胶(如硅酸盐或钛酸盐)和凝胶剂(如氢氧化物)作为前体,在壳聚糖溶液中凝胶化,生成多孔结构。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强,可用于制备多种材料。

2. 壳聚糖多孔材料的性能研究多孔壳聚糖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性能研究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物理性质多孔壳聚糖材料具有良好的介孔性、孔径可控性和比表面积等特性。

抗拉强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质也可通过适当的处理加以改善。

同时,多孔壳聚糖材料还可通过改变孔径和孔隙度等参数,调节其吸附性能和渗透性能。

(2)生物性能多孔壳聚糖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使其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中。

研究表明,多孔壳聚糖材料对细胞黏附和增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用于细胞培养、修复骨缺损和软骨缺损等领域。

3. 应用前景多孔壳聚糖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例如,可用于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组织、敷料和药物载体等。

在环境领域中,壳聚糖多孔材料还可用于分离、去除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等方面。

结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物医学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多孔壳聚糖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和改进,将有望为它在更广泛领域中的应用开发提供更加实用和优良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壳聚糖多孔微球制备与表征摘要:用来源丰富且廉价,并具有许多优良生物性能的壳聚糖为原料,把他配成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通过与戊二醛交联,用三氯甲烷作为制孔剂,制备一定粒径的壳聚糖多孔微球。

用香兰素测试其吸附性能。

关键词:壳聚糖多孔微球吸附制备表征在可生物降解天然大分子材料中, 壳聚糖是一类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中的甲壳素经化学方法脱乙酰基后提取的氨基高分子多糖, 它来源丰富、成本低廉, 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类天然大分子材料[ 1~ 3] .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是目前唯一具备电正性特点的天然大分子, 已在医药、食品、农业、环保、日化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高分子微球由于其具有高分散性和大比表面积的特点,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载体材料, 在药物控制释放、生物工程、废水处理等方面已被广泛研究,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4] . 把壳聚糖材料制备成高分子微球,使壳聚糖和高分子微球的优异性能有机结合也是目前国内外较为热点的研究领域[ 5] .壳聚糖(Chitosan)又称可溶性甲壳质、甲壳胺、几丁聚糖等,化学名为2-氨基-β-1,4-葡聚糖,分子式为:(C6H11O4N)n,结构式为:壳聚糖它是甲壳质经脱乙酰基而得到的一种天然阳离子多糖。

具有可降解性、良好的成膜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一定的抗菌和抗肿瘤等优异性能。

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行业,素有万能多糖的美誉[6]。

香兰素是人类所合成的第一种香精,由德国的M·哈尔曼博士与G·泰曼博士于1874年合成成功的。

通常分为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

甲基香兰素(vanillin),化学名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结晶,具有香荚兰香气及浓郁的奶香,为香料工业中最大的品种,是人们普遍喜爱的奶油香草香精的主要成份[7]。

其用途十分广泛,如在食品、日化、烟草工业中作为香原料、矫味剂或定香剂,其中饮料、糖果、糕点、饼干、面包和炒货等食品用量居多。

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说香兰素对人体有害。

乙基香兰素为白色至微黄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类似香荚兰豆香气,香气较甲基香兰素更浓。

属广谱型香料,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合成香料之一,是食品添加剂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其香气是香兰素的3-4倍,具有浓郁的香荚兰豆香气,且留香持久。

广泛用于食品、巧克力、冰淇淋、饮料以及日用化妆品中起增香和定香作用。

另外乙基香兰素还可做饲料的添加剂、电镀行业的增亮剂,制药行业的中间体[8]。

香兰素为芳香酚类的代表, 被作为模型分子.为此, 针对香兰素分子中含有疏水性的苯环, 我们合成具有疏水性吸附能力的壳聚糖多孔微球为第一网. 针对香兰素分子中含有亲水性的酚羟基, 我们合成具有亲水性吸附能力的与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为第二网.实现亲水性聚合物和疏水性聚合物共混, 利用分子链缠结产生“强迫相容”, 获得了性能较好的疏水/亲水性壳聚糖多孔微球[9]。

壳聚糖是一种生物降解性优异的高分子,其广泛用于医用材料,如制备一次性医疗器械。

壳聚糖发泡可得到多孔材料。

本实验把壳聚糖配成质量分数为3%的溶液,通过过与戊二醛交联,用三氯甲烷作为制孔剂,制备一定粒径的壳聚糖多孔微球。

用香兰素测试其吸附性能。

存在不足是壳聚糖粒径分布较宽,且吸附香兰素的量偏低,戊二醛和三氯甲烷易挥发,有毒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1 实验部分1.1试剂与仪器(1)实验仪器JY501 Max 500g电子天平FA2104N分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数字恒温水浴锅HHZ常州智博瑞仪器制造有限公司DHG-9070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TU-1810型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SHZ-82A 恒温振荡器烧杯玻璃棒光学显微镜量筒注射器(2)实验药品壳聚糖,戊二醛,三氯甲烷,3%的氢氧化钠溶液,1%的醋酸溶液,香兰素,10%的乙醇溶液,蒸馏水1.2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制备采用液相滴球法制备多孔微球,将一定质量的壳聚糖溶入1%的醋酸溶液中,配成1.5%的壳聚糖溶液。

将5%的戊二醛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迅速搅拌5min.使其交联完全。

再加入一定体积的三氯甲烷作为制孔剂,迅速搅拌10min.把配制好的壳聚糖溶液用注射器滴在水浴温度为40℃的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待全部滴完球后,搅拌10min。

迅速捞起来,放在40℃清水中漂洗10min.再捞起来,放在表面皿中于35℃的烘箱下烘24小时。

制备过程把水浴温度(20℃,40℃,50℃,60℃,70℃),壳聚糖的浓度(1%,1.5%,2%),戊二醛的用量(0.5g,1.0g,1.5g),三氯甲烷的用量(0.5ml,1.0ml ,1.5ml)设置为变量,制备不同条件下的壳聚糖。

1.3壳聚糖性质表征香兰素标准曲线的绘制:把香兰素制备成不同梯度的标准浓度3.6g/L、4.8 g/L、6.0 g/L、7.2 g/L、8.4 g/L、9.6 g/L等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下测定其吸光度,制备标准曲线[10]。

香兰素的浓度对对壳聚糖吸附性能影响:取1g壳聚糖六份,分别加入到10ml香兰素浓度分别为3.6g/L、4.8 g/L、6.0 g/L、7.2 g/L、8.4 g/L、9.6 g/L,PH=6.0中,25℃下振荡吸附2小时,计算壳聚糖的吸附容量[11]。

壳聚糖的加入量对壳聚糖吸附容量的影响:分别将0.6g、0.8g、1.0g、1.2g和1.4g的壳聚糖加入10ml香兰素的浓度为5.0 g/L,PH=6.0,25℃下振荡吸附2小时,计算壳聚糖的吸附容量[12]。

壳聚糖吸水率和吸水速度的测定: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壳聚糖,把它放在10ml的蒸馏水中,分别在2小时、4小时、6小时、24小时的时候把壳聚糖取出,用滤纸擦去表面的水分,测其重量。

按下式计算吸水率和吸水速度:W=(B−G)G×100%式中:W为吸水率,以百分率表示之,G为试样干燥后的重量,以公克为单位,B 为试样饱含水份以后的重量,以公克为单位。

ε=(B−G)T式中:ε为吸水速率,以克/小时为单位,G为试样干燥后的重量,以公克为单位,B 为试样不同时间吸收水份以后的重量,以公克为单位1.4壳聚糖微球强度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壳聚糖微球,放在玻璃板上,在上层再放一块玻璃板。

在上层玻璃板上放一定质量的砝码直至壳聚糖微球被压破。

2.实验结果40℃水浴温度下,1.5%壳聚糖,0.1g 5%戊二醛,1ml的三氯甲烷,3%的氢氧化钠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强度,孔的大小和多少,吸附性能,吸水速率和吸水率最佳。

3.结果与讨论3.1水浴温度对壳聚糖孔的大小,多少,强度影响。

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壳聚糖多孔微球的空变多,但小球的强度变脆。

主要由于用三氯甲烷很容易挥发,沸点是62℃,随着温度的升高,三氯甲烷的挥发速度加快,造成壳聚糖孔洞变多,但强度变脆。

温度过低,有些三氯甲烷包埋在壳聚糖里面,形成不相连的孔洞且容易塌陷。

3.2戊二醛浓度的影响。

戊二醛是一种常用的交联剂,两个醛基很活泼,与壳聚糖中的氨基反应生成Schiff 碱。

若用6%的戊二醛作交联剂,由于浓度低,交联度低,机械强度差,不能得到十分规整的球,且随着戊二醛的浓度的增加,得到的壳聚糖多孔微球的颜色呈棕褐色[13]。

实验表明:5%的戊二醛作交联剂,可得到较好表面结构较好的壳聚糖多孔微球。

醛基与氨基的比例在反应的聚合过程中,加入的戊二醛试剂实际只有一部分参与反应能进入壳聚糖珠体内;由于当其分子中的一个醛基与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反应后,壳聚糖大分子的运动与缠绕,会造成某些氨基由于空间位置的原因无法与戊二醛的另一个醛基反应,形成“悬挂醛基”。

这样形成的壳聚糖结构相对松散,有较大的溶胀度和含水量。

经对比实验得出,聚合时醛基与氨基的比例为4/1,可得到理想的壳聚糖微球[14]。

3.3搅拌速度对成球性能的影响。

在制备过程中,液滴与分散介质间的界面张力和搅拌机的剪切力对成球的作用影响相反。

在一定的界面张力和搅拌强度下,液滴会通过分散和合并的一系列过程,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最后达到一个平均粒度,但液滴大小仍存在一定得分布,因为在制备过程中液滴受到的搅拌强度是不均匀的。

当搅拌速度提高时,所得的平均粒经减小,粒经分布变窄,但成球率有所提高。

这表明搅拌速度的提高导致分散在介质中的壳聚糖小液滴粒经变小,比表面积增大,液滴数目增多[15]。

3.4壳聚糖的浓度的影响。

壳聚糖浓度太高,其粘度大,不易于滴球和小球的固化成型。

如果壳聚糖的浓度太低,虽然很容固化成球,但放在烘箱里干燥时,壳聚糖微球固缩成很小的球,里面的孔洞都封闭了。

经对比实验得出:1.5%的壳聚糖所成的球强度,孔洞,粘度适中。

3.5壳聚糖对香兰素的吸附影响。

由于壳聚糖具有多孔性,对香兰素有吸附作用。

主要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而产生的吸附。

另一方面,香兰素是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含有醛基,能与壳聚糖里面的氨基上的氢发生化学吸附。

吸附量与平衡浓度关系参考文献【1】Muzzarelli R A A. Chitin. Ox for d: Per gamonPress, 1977. 【2】Knor r D. Use of chit ino us polymers in food.Foo d, T echnolog y, 1984, 38( 1) , 85~ 97.【3】Gorovoj L, Burdukov a L. Chit in producedfromfung i: Medicine application perspective.Domar d A, Jeuniaux C, M uzzarelli R A A, etal .Advances in Chitin Science. Lyon: JacquesAndre Publisher, 1996( 1) : 430~ 439.【4】Sandford P A. Chito san: Commercial uses andpotentialapplicatio n. Skjak G, AnthonsenT ,Sandford P. Chit in and Chitosan: Sources,Chemistr y, Biochemistry ,Physica l PropertiesandApplicat ions. Elesevier, New York, 1988,51~ 69.【5】Xu Y, Su J X, Yuan B, et al . Drug deliver ystudyo f temperature r esponsiv e chitosan/ poly(Nisopropylacrylam ide ) seminterpenetratingpolymenetwork beads. Jour nal of NanjingUniversit y ( Natur al Sciences) , 2009, 45 ( 4) :523~ 528. ( 徐勇, 苏江勋, 袁博等. 壳聚糖/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性珠状小球的药物释放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 2009,45( 4) : 523~ 528) .【6】He, B. L.; Huang, W. Q. Ion exchange and adsorptive resin.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Education Press, 1995: 126, 394,398 [何炳林, 黄文强.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 上海: 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 1995: 126, 394, 398]【7】何强芳,李国明,巫海珍,等. 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J] . 应用化学, 2004, 21 (2): 192~195. 【8】张静,张政朴,宋瑜,等. 染料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对牛血清白蛋白(BSA) 吸附性能的研究[J]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 26(12): 2363~2368【9】丁明,施建军'黄甫立霞,等.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研究『Jj_化学世界,1998,12(1):634—640【10】何强芳.乳化剂对壳聚糖微球形成的影响『J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3):67—70【11】谢英,李明春,辛梅华,等. 交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J ] .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 ,30 (11) :25【12】李志洲,刘军强,刘军海.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 . 化工科技,2008 ,16 (1) :27【13】韩德艳,蒋霞,谢长生. 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J ] . 环境化学,2006 ,25 (6) :748 【14】Wang, X. J.; Zhao, J. F.; Xia, S. Q.; Zhang, Q. X. EnvironmentalChemistry, 2004, 23(5): 268 [王学江, 赵建夫, 夏四清, 张全兴. 环境化学, 2004, 23(5): 268]【15】张苏敏,魏永锋,郎惠云. 壳聚糖银( Ⅰ) 配合物的合成及吸附动力学[J ] . 化学通报,2005 ,68 (4) :2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