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要求及配合比设计
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719de67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2.png)
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透水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道路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水性和抗压性能。
这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透水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道路用途、气候环境、施工条件等。
一般来说,透水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沥青剂量:沥青是透水沥青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剂量应该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
2. 骨料:骨料是透水沥青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粒径、形状、密度等应该与沥青剂量相匹配,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
3. 聚合物剂量:聚合物是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增强剂,其剂量应该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4. 水剂量:水是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湿润剂,其剂量应该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
在透水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满足要求,同时保证其耐久性和稳定性。
具体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用途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和
优化。
透水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水性和抗压性能,可以有效解决城市雨水排放和路面积水问题。
但是由于其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复杂性,需要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团队进行操作。
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e87d7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1.png)
一、概述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二、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介绍2.1 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性能特点 2.2 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应用领域三、配合比设计原理3.1 透水性能和强度的平衡3.2 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四、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4.1 材料性能测试4.2 骨料配合比确定4.3 沥青配合比确定4.4 设计配合比的调整与优化五、实际工程应用5.1 工程案例分析5.2 工程效果评价六、结论与展望6.1 研究结论总结6.2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文章正文:一、概述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道路及其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沥青混凝土在排水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临排水不畅、积水严重等问题,给交通安全和行车舒适性带来了一定影响。
研究透水性能更好的沥青混凝土材料成为当前道路建设领域的热点之一。
1.2 研究意义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透水材料,具有优良的透水性能和较高的抗压强度,可以有效改善路面排水问题,提高道路使用寿命。
开展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对于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介绍2.1 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性能特点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由多孔胶结材料和透水骨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和抗压强度。
其特点主要包括:透水能力强、排水性能优越、抗压能力高、耐久性好等。
2.2 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应用领域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适用于城市道路、停车场、人行道、广场等场所,能够很好的解决雨季道路积水、湿滑等问题,提高道路安全性和使用舒适性。
三、配合比设计原理3.1 透水性能和强度的平衡pac13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的设计需要在保证透水性能的前提下,兼顾抗压强度,实现透水性能和强度的平衡。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与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226d7b01f69e3143329435.png)
【 关键词】 透水性路 面; 沥青混凝 土; 材料 配合 比
0 引 言
我 国 虽 然在 透 水 铺 装 上 有 所 研 究 , 比如 透 水 沥 青 的 研 究 取 得 了一
2 配合 比设 计
透水 性 混 凝 土 的 配 合 比设 计 , 到 目前 为 止 还 没 有 成 熟 的 计 算 方
1 透水 性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原 材 料选 择
211 透 水 混 凝 土 一 般 是 采 用 单 一 粒 径 的 粗 骨 料 , 乎 小 掺 或 掺 很 少 .. 几
的 细集 料 . 以设 计 时 就 没 必 要 考 虑 砂 率 的 问 题 。集 料 的用 量 基 本 只 所
11 具 有 较 小 的 针 人 度 和 较 高 的 软化 点 。 ._ 2 11 应 有 较 好 的 抗 裂性 , 免 沥青 面 层低 温 开裂 。 .. 3 避
具 有 一 定 的 强 度 。 不 需要 将 骨料 之 间 的空 隙 填 充 密 实 。 透 水 性 混 而 l
凝 土 的 重 量 应 为 骨 料 的 紧 密 堆 积 密 度 和 单 方 沥 青 胶 浆 用 量 之 和 , 据 根
可 透水 性 沥青 混 合 料 对 沥 青 有 较 高 的 要 求 , 对 有 关 沥 青 性 能 对 比 这 个 原 则 , 以初 步 确 定 透 水 性 混 凝 土 的 配 比 。 青 ” 为 透 水 性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结 合 22 设 计 流 程 建 壳 作 221 配 比参 数 的 确 定 .. 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参数有强度 、 目标 孔 隙率 、 石 比。 油 1 . 集 料 2
透 水 性 混凝 土 的强 度 受 多 种 凶 素 的影 响 , 原 材 料 的性 能 ( 沥 有 如 透 水 性 沥 青 混 合 料 由于 隙 率 较 大 , 此 主要 以粗 集 料 为主 。 L 因 # ̄ H 油 1 . 粗 集 料 ( - 5 m) .1 2 5 1m ,选 用 有 较 大 磨 光 值 的 砂 岩 .其 压 碎 值 ≤ 青 品种 与 性 能 。集 料 品种 与 级配 .bJ剂 性 能 等 ) 石 比 。孔 隙率 。成 型 方 法 和 养 护 条件 等 方 面 的影 响 。在 实 际应 用 中 , 据 透 水 性 混凝 土 根 2 % , 杉 矾磨 耗 值 ≤ 1% , 光 值 /4 。 0 洛 0 磨 > 7
透水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3篇)
![透水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c36e6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f.png)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道路全长5000米,道路宽度为30米,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
根据道路排水要求,本次改造工程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排水、降噪、环保、减轻路面病害等优点,适用于城市道路、停车场、人行道等场所。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及规范:熟悉施工图纸及国家相关规范,如《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透水沥青混凝土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如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水等。
3. 机械设备:配置适合透水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机械设备,如拌合设备、摊铺设备、压实设备、切割设备等。
4.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透水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5. 施工现场:平整施工现场,确保排水畅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三、施工工艺流程1. 基层处理:对原有路面进行处理,清除路面杂物,平整路面。
2. 下基层施工:按照设计要求,铺设下基层,采用沥青稳定碎石材料,厚度为10厘米。
3. 透水基层施工: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材料,厚度为6厘米。
施工步骤如下:(1)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确保摊铺均匀,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至达到密实度要求。
(3)切缝:使用切割机进行切缝,形成一定的缝隙,便于排水。
4. 表面层施工: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材料,厚度为4厘米。
施工步骤如下:(1)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确保摊铺均匀,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至达到密实度要求。
(3)切缝:使用切割机进行切缝,形成一定的缝隙,便于排水。
5. 施工缝处理: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确保施工缝的平顺。
6. 检验与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与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要点1. 原材料控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拌合: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拌合速度等参数,确保拌合均匀。
透水沥青混合料特性与配合比设计
![透水沥青混合料特性与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e2283a763231126edb115b.png)
PAC配合比设计方法
3.1 美国FHWA设计方法
用煤油当量试验求出粗集料表面容积系数; 用经验公式算出沥青用量; 用振动法求出击实粗集料的空隙率,决定细集料用量; 沥青过多时,进行简单的流淌试验,可调整沥青用量,确定 不会产生流淌的拌合温度; 最后评定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28
PAC
AC
4
透水沥青混合料概述
1.2 PAC与其他沥青混合料对比
5
透水沥青混合料概述
1.3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道路路网日趋完善,城市 的地表逐步被密实性路面覆盖。
密实性路面铺装使渗入地下的 雨水明显减少,降水大部分通 过城市的排水系统排出,地下 水得不到补充。随着城市用水 量的增加,城市地下水位下降, 已经呈现出漏斗状,损害了城 市的水平衡。
3.2 日本设计方法
PAC配合比设计方法
先通过试算法确定集料配合比; 利用混合料流淌试验确定初试沥青含量; 通过密度试验、马歇尔试验、析漏试验与肯特堡飞散试验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最后用渗水试验、车辙试验、水稳性试验进行性能验证; 制作马歇尔试件时双面击实 50 次。
29
3.3 我国设计方法
20
原材料性质与技术要求
2.3 细集料
PAC用细集料质量要求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城乡建设部)
试验项目
单位
表观相对密度
—
坚固性(>0.3mm部分)
%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
砂当量
%
棱角性(流动时间)
s
技术要求 ≥2.50 ≥10
≤1 ≥60 ≥30
21
原材料性质与技术要求
2.3 矿粉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方法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fd77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0.png)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方法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城市内部的洪水,降低城市内部的温度,净化雨水等多种优点。
本文将介绍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其施工方法。
一、配合比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由水泥、砂、石头和水等多种原料构成。
其配合比的设计应合理、可行、经济,并且满足所需要的透水性能。
一般来说,透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300~400kg/m³,砂用量为200~300kg/m³,石头用量为1000~1200kg/m³,水用量为150~200kg/m³。
二、施工方法1、基础处理:在施工之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首先要保持基础的平整、洁净和干燥,其次要进行填土和碾压处理,以保证基础的稳固和平整。
2、模板制作:透水混凝土的模板采用钢模板或木板,其拼装要紧密耐用,尺寸应符合规定,以保证透水混凝土的准确度。
3、混凝土搅拌:在混凝土搅拌机中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掺入水泥、砂、石头和水等原料,每个原料间的比例和落差要求很高,需要按特定的标准进行精度控制。
4、浇注:将混凝土浇进预制模板中,倾斜度不能太大,泛滥和混凝土潮湿也不能出现,必须保证正常的浇注量。
5、抹平:用专用的工具对透水混凝土进行抹平,使其密度合适。
6、养护:养护期至少要达到26天,期间不要让透水混凝土受到太阳长时间的暴晒和化学腐蚀,以便更好地提高透水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三、总结本文主要介绍了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施工方法,透水混凝土有着比传统混凝土更优异的透水性能,能够预防城市内部的水浸,清洁雨水,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配方、模板、施工方法和养护期等要求进行施工,以便更好地发挥透水混凝土的性能。
论 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论 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1de72c02768e9951e7386a.png)
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该方法以空隙率为主要控制指标,建议采用20%为空隙率目标值。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根据沥青膜、析漏结果、飞散结果综合确定。
材料的路用性能考虑高温抗变性、抗水稳定和抗长期老化能力。
根据研究成果,配合比设计成型马氏试件时,击实次数宜提高至每面65次。
关键词: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前言透水沥青路面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其混合料采用断级配设计,孔隙率高达18-25%。
使水通过大孔隙透水面层渗透到达不渗水的下卧层表面,然后从侧向排到路面的边缘,并流入路边边沟。
借助纤维等改良添加物,加筋强化骨料与沥青的结合力,腾出的孔隙则成为透水的路径。
这种路面具有降噪、排水、抗滑、防水漂等优点,这种新型沥青路面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地推广应用开,但是很多研究机构及其院校根据我国国情和这种路面的混合料、路用性能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是铺筑这种沥青路面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为此我们在课题研发基础上,总结了这套配合比设计方法。
2适用范围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件的体积设计方法进行,并以空隙率作为配合比设计主要指标。
本法适用于以普通改性沥青或者高粘度改性沥青为胶结料的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其所含集料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25㎜。
本法适用于试验室内配合比设计及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3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在不具透水性的底层上铺设多孔隙、透水性面层,使落于面层上的水渗入层内而在不透水的底层上发挥排水功能,迅速往两侧路边边沟排水,如图1所示标准结构。
图1 透水性路面结构透水路面结构为确保发挥排水机能,其排水处理方式可参考如图2的基本型式:A. L型沟防水粘结层C. L型沟带透水平石结构D. 中央分隔带4设计原理透水沥青混合料不同于传统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由于透水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为一种空隙率大的沥青混合物,单以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法确定沥青用量不合实际。
透水混凝土c30配合比
![透水混凝土c30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4ee016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9.png)
透水混凝土c30配合比
摘要:
一、透水混凝土简介
二、C30配合比的设计要求
三、C30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
四、C30透水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设计
五、C30透水混凝土的实际应用
正文: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为C30。
本文将详细介绍C30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一、透水混凝土简介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环保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
透水混凝土主要用于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场所,可有效缓解城市排水压力,防止城市内涝等现象发生。
二、C30配合比的设计要求
设计C30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强度等级为C30,透水系数不小于1.0 m/s,抗压强度不低于30 MPa,抗冻性能不低于D100。
三、C30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
1.水泥:选择强度等级不低于3
2.5 MPa的水泥。
2.碎石:选择粒径为10~31.5mm的玄武岩碎石,要求破碎面均匀,粒径分布合理。
3.黄砂:选择级配良好、表观密度为2.56g/cm的河砂。
4.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四、C30透水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设计
1.水泥用量:根据强度要求计算,一般为472 kg/m。
2.砂用量:根据级配和表观密度计算,一般为528 kg/m。
3.碎石用量:根据粒径和密度计算,一般为1292 kg/m。
4.水用量:根据配合比设计要求计算,一般为208 kg/m。
五、C30透水混凝土的实际应用
C30透水混凝土已在我国多个城市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如公园、绿地、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场所。
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e721e5a58da0116d174902.png)
附录D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D.0.1一般规定1除本方法另有规定外,应遵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规定执行。
2对用于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各种材料,其质量必须符合本技术规程第5章规定的技术要求。
透水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高黏度沥青胶结料,其质量宜符合表5.3.1与表5.3.2的技术要求,当实践证明采用普通改性沥青或纤维稳定剂后能符合当地条件时也允许使用。
3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件的体积设计方法进行,并以空隙率作为配合比设计主要指标,配合比设计指标应符合本规程表6.2.2与表6.2.3规定的技术标准。
4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宜按图D.0.1的框图的步骤进行。
图D.0.1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D.0.2目标空隙率的选择1广东地区炎热多雨,宜根据表D.0.2及各地区的平均年降水量(施工前10年平均年降水量)合理选择目标空隙率。
表D.0.2不同平均年降水量下适用的空隙率平均年降水量i(mm)适用的空隙率i≥170020%1000≤i<170019%注:①对于空气质量较低、路面容易污染严重的地区,考虑到路面透水性能的持续和空隙清洗疏通等方面,可以适当增大1%~2%。
D.0.3设计矿料级配的确定1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规定的方法精确测定各种原材料的相对密度,其中4.75mm以上的粗集料为毛体积相对密度,4.75mm以下的细集料及矿粉(含消石灰、水泥)为表观相对密度。
2以本技术规程表6.2.1级配范围作为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在充分参考同类工程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同粗细的初试级配,3组级配的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的通过率处于级配范围的中值、中值±3%附近。
3对每一组初选的矿料级配,按式D.0.3.3-1计算集料的表面积。
根据希望的沥青膜厚度,按式D.0.3.3-2计算每一组混合料的初试沥青用量P b。
cjj∕t 190-2012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cjj∕t 190-2012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4ec50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4.png)
cjj∕t 190-2012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cjj∕t 190-2012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是中国建筑工程标准化协会发布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透水沥青路面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
透水沥青路面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路面材料,具有透水透气、抗滑、耐久、减少雨水积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等场所。
根据《cjj∕t 190-2012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透水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透水沥青路面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包括透水沥青混合料、底层材料、路基材料等。
透水沥青混合料应具有适当的透水性能和抗滑性能,能够有效保证路面的排水性能。
2.路面结构设计应合理,包括透水沥青层、底基层、底基处理层等,各层之间应有良好的粘结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3.透水沥青路面施工应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包括路面材料的摊铺、压实和养护等环节,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4.在实际施工中,要注意避免雨水对透水沥青路面的影响,及时处理雨水渗透和排水问题,以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透水沥青路面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城市道路的排水条件,减少雨水积聚造成的交通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透水沥青路面还能提升城市道路的美观性和舒适性,符合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的发布对推动透水沥青路面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提高城市道路的环境质量和交通安全性做出了贡献。
希望工程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能够认真遵守规程要求,确保透水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字数未达到2000字,但核心内容已表达清楚】。
第二篇示例:《cjj∕t 190-2012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是中国建筑工程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一项标准,在透水沥青路面技术方面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
本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透水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保障透水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促进城市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透水沥青混凝土做法
![透水沥青混凝土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6d25d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2.png)
透水沥青混凝土做法一、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概念和特点透水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在雨水天气下可以有效地将雨水排走,避免积水和滑坡等问题。
同时,透水沥青混凝土还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耐久性和噪音降低等方面的优点。
二、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材料选择1. 沥青:选择优质的沥青作为基础材料,以保证路面耐久性和稳定性。
2. 矿物骨料:选择粗细级配合理、强度高、吸水率低的矿物骨料作为填充材料,以保证路面强度和透水性能。
3. 粉状填料:选用粉状填料对沥青进行调配,以提高路面密实度和耐久性。
4. 助剂:添加助剂可以改善沥青与矿物骨料之间的黏附力,增加路面抗剪切能力。
三、透水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基础处理,包括清理、修补和平整等。
2. 沥青混合料制备:将沥青、矿物骨料和粉状填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然后添加助剂进行调配。
3. 沥青混合料铺设:将沥青混合料铺设在路面上,并使用振动器进行压实,保证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4. 表层处理:在路面表层上喷涂一层特殊的涂层,以增加路面的透水性能和耐久性。
5. 路缘石设置:根据需要,在路边设置透水性能好的路缘石,以便将雨水有效地排走。
四、透水沥青混凝土的优点1. 良好的透水性能:可以有效地避免积水和滑坡等问题。
2. 较好的抗滑性能: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能。
3. 耐久性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少的维修费用。
4. 噪音降低:可以有效地降低交通噪音污染问题。
五、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应用范围透水沥青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和人行道等场所,以及一些需要排水的特殊地区,如山区、海滨等地。
在城市建设中,透水沥青混凝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环保型路面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推广。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探析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0ecee80066f5335b812198.png)
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的强度较低,在应用中也就更加偏向于需要强度较低的地方。实践证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大,混凝土的强度也会有变化,基本是以先大后小的特点,透水系数是一直减少。选择最优的水灰比可以将骨料完全包裹的情况下又不至于将孔隙全部填满。既可以保证强度,又可以保证透气性。骨料的直径越大,强度越小。主要在于其表面积相接触的大小。骨料的直径越小,接触的面积也就越大,强度也会增强。透水混凝土都有着一定的目标孔隙率,为了达到透气性,这种孔隙是无法避免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按照常识来讲,只有混凝土内部是密实无气孔无缝隙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强度标准,而本身存在孔隙的透水混凝土是无法达到这种要求的。
2.2计算配合比的方法
相比于一般的混凝土的配比,透水混凝土更加的复杂,在配比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计量计算方法也变得较为重要。在水灰比、骨料颗粒、目标孔隙率、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四个方面中,孔隙率是需要首先考虑的,最理想的状态是骨料可以被水泥浆完全包裹并且没有多余的水泥浆流出。在此,简单介绍两种方法,即质量法和体积法。质量法就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快速准确的计算出需要材料的质量,达到简化配比的效果,方便了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和采购人员。体积法就是根据所需要的目标孔隙率,结合粗骨料本身的孔隙率,通过较为仔细的计算来得出浆体的体积,有利于之后对于孔隙率的掌握和计算。相较之下,体积法较为妥当,通过体积乘以密度可以得出相关的质量。体积法也相对较严谨。
2.配比混凝土的具体步骤
为了透水混凝土能够更好的确定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经过多次的实验,选择出相对较好的方案。
2.1配合比参数
水灰比、骨料颗粒这些都是配比参数,此外•••••••••••••••,目标孔隙率、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共四个方面,在这其中,水灰比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很多次的实验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即使水量较少,水泥量较多也会导致水泥浆干的相对较快,由此,流动性就会降低,即使是易被水泥浆包裹的粗骨料也难以达到被水泥浆完全包裹的要求,导致骨料之间的缝隙比较大的问题。缝隙增大虽然可以提高透水性,但是材料的强度却会大打折扣,不符合安全的要求。水灰比参数最好选择在0.33左右。作为透水混凝土的骨架的主要组成的骨料颗粒,它的粒径对于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粒径越小,强度越大,但是透水性越差,反之亦然。在8mm左右的石子粒径和7.2mm左右的陶粒粒径下,相对来说能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
透水路面C20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透水路面C20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076a512af90242a895e583.png)
透水路面C20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要素
1、设计依据
⑴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2)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
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
⑴设计强度等级C20;⑵渗透系数大于2000m/d
3、配合比使用的材料
⑴水泥:烟台山水水泥有限公司P.O52.5
⑵碎石:梁场10~20mm单粒级配
⑶水:饮用水(4)减水剂:山西黄河
4、拟用工程部位:园区路面透水混凝土板
二、配合比设计过程
1、确定基准配合比
⑴计算试配强度
f cu,0= f cu,k/(1-σv)=20/(1-0.16)=23.8MPa
⑵计算每m3 透水大孔混凝土水泥用量
m co=69.36+784.93×f cu,0/f ce=69.36+784.93×23.8/59.3=384kg/m3
依据铁建设【2010】241号,水泥用量宜为250~350,选用350kg/m3
⑶确定水灰比
W/C=0.58-0.000715 m co=0.58-0.000715×350=0.33,选用W/C=0.25 ⑷计算用水量
m wo =0.25×350=88kg/m3。
⑸1m3大孔混凝土碎石用量取每方10~20mm碎石紧密密度,即1630 kg/m3。
⑹减水剂用量:3.5kg/m3。
(7)试拌调整
经试拌混凝土和易性状态符合要求,表现为水泥在粗骨料表面包裹均匀,没有水泥浆下淌现象,而且颗粒表面有金属光泽,无干涩感,同时在搅拌机内不结底,确定基准配合比如下:
水泥:碎石:水:减水剂=350:1630:88:3.5。
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ca124c3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0.png)
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引言透水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道路材料,它具有透水性和抗滑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积聚和道路上的水浸现象,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透水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是确保其性能达到要求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常用配合比及其优缺点,并介绍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透水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透水性:透水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以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渗透到下层,并快速排水。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骨料的粒径、填料的类型和沥青的用量。
2.保证强度: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道路的使用要求,合理确定沥青和骨料的用量,以保证透水沥青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弯曲强度。
3.稳定性和耐久性:透水沥青混凝土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应对道路使用中的变形和各种气候条件。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料配合比和添加剂,以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常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透水沥青混凝土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常用配合比:1.纯沥青法配合比:该配合比使用较高的沥青含量,通过沥青对骨料的填充作用来实现透水性。
这种配合比适用于骨料吸水性较小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保持透水性能,但强度相对较低。
2.中空骨料法配合比:该配合比通过在骨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空骨料来实现透水性。
中空骨料能够在骨料中形成空隙,使雨水能够通过空隙渗透到下层。
这种配合比比纯沥青法配合比具有更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3.复合法配合比:该配合比结合了纯沥青法和中空骨料法的优点。
通过使用一定比例的中空骨料和适量的沥青,可以同时保证透水性和强度。
这种配合比在透水性、强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平衡。
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考虑因素在透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骨料:透水沥青混凝土中的骨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以便使雨水能够在骨料之间渗透。
在工程路面中C30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应用
![在工程路面中C30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9471f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f.png)
在工程路面中C30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应用传统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一般在C25以下,主要还是被用于人行步道、体育休闲场馆、园林路等承载非机动车辆或轻型机动车辆的场所。
与南方城市相比,北京地区透水混凝土用量少,设计需求抗压强度低,施工水平参差不齐,易在施工过程中堵塞孔隙造成透水性较差。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北京原地面沉降呈快速增加趋势,透水路面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将雨水收集利用,或将雨水回渗地下,维持水资源生态平衡的环境友好型材料。
透水混凝土路面有良好的渗水性及保湿性,透水性铺装地面以下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得到有效的保护,因而很好地体现了“与环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1]。
用透水性铺装代替不透水铺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不透水硬化地面对于城市水资源的负面影响。
结合当前透水混凝土的市场需求,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程进行研究,形成一套符合工程要求的配合比及施工应用方法,为今后企业生产透水混凝土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北京某重点工程,总建设用地面积108633.561m2,主要包括主楼、配套管理用房、观景广场及门卫房。
其中配套管理房周边及广场西侧路面均为透水路面,面积约8000m2。
该工程对透水混凝土路面设计要求为透水层厚度为150mm,透水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表观平整,透水系数≥1mm/s。
2配合比设计本文采用填充理论和体积法,以实际工程为基础,开展C30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和DB11/T 775—2010《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建议施工方将厚度150mm的路面分为两层,透水结构层为100mm,透水面层50mm,分两道工序进行摊铺施工。
首先要结合实际生产确定原材料,通过多组试验,研究配合比中各参数变化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最后针对该工程要求进行最终的配合比设计和计算。
3原材料及其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水泥:选用质量稳定、强度较高的北京金隅北水P·O 42.5水泥,其物理力学性能见表1。
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d7eae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2.png)
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准备1 施工所需的工具和人员1.1视面积大小而言,总体分为铲车、强制性搅拌机(0.5立方)、汽油抹光机、、刮杆、抹刀、运输车、摊铺小工具等1.2人员配备,一般每个班组所需人员为10-15人,每天摊铺混凝土可达40立方米左右2材料准备2.1需要的材料为10-20mm粒径的破碎石、3-5mm粒径的米石(高硬度)、42.5级水泥、胶结料、颜料、面层专用密封剂。
材料配比如下:(按质量)石子:水泥 : 胶凝剂:水800g 175kg 6kg 60kg现场做好材料的堆放工作,搅拌材料控制在5分钟以内,运输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摊铺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一、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是多孔砼的一种,常用的透水砼按照组成材料分,有水泥透水砼、沥青透水砼等。
透水性混凝土按照外观效果分为普通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混凝土和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等。
同时还可按功能分为普通透水混凝土路面、景观透水混凝土路面和承载透水混凝土等。
透水混凝土是由一系列相连通的孔隙和实体混凝土部分骨架组成的具有透水性的多孔结构的混凝土,在施工中主要靠包裹在骨料表面的胶结材料浆体硬化后,骨料颗粒胶结在一起,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一种专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我们对工程中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案,按照科学、合理、保质、美观、耐用的原则,编制该项目的施工方案:二、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一般每个班组所需人员为10-15人,每天摊铺混凝土可达40立方米左右三、施工前准备透水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指透水混凝土施工前道工序完成(碎石垫层厚度及压实度达到要求、侧路牙已按要求施工结束),已通过验收,符合透水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项工作准备可分为下列工序:1、施工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整。
施工场地符合原料堆放条件,设备安装已经完成,多种施工机械进场满足施工要求。
2、基层、垫层施工已经达到设计标高,地埋管线已经预埋结束,垫层已经碾压结束,平整。
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材质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材质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92a03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4.png)
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材质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材质要求是指在城市建设中,为了解决雨水排水难题和改善城市市容环境,对人行道路面材质进行一系列技术要求的规定。
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是一种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路面材料,其特殊结构可以有效地将雨水渗透到地下水层或者直接引导至雨水收集系统中,实现了地表雨水的自然循环利用。
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的材料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材料的组成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和适量的外加剂。
这些材料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配比,才能保证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排水性能。
其次,透水混凝土的结构也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采用开放骨料结构,即骨料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雨水可以顺利渗透。
同时,采用适当的层厚和坡度设计,以保证雨水能够快速而均匀地渗透到地下或者排至指定区域。
此外,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
由于人行道路面经常会接受行人和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行走和碾压,因此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滑性能,以确保行人的安全。
同时,在材料的选用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能,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总而言之,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材质的要求主要包括材料的组成、结构设计以及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等方面。
通过满足这些要求,我们可以实现城市道路的良好排水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并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叙述:1. 引言:首先对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材质要求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引出文章的主题。
2. 正文:分为三个要点,依次介绍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材质的要求。
2.1 第一要点:介绍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材质对排水性能和透水性能的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和配置要求。
2.2 第二要点:探讨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材质在提供舒适行走体验方面的要求,包括材质的表面特性和硬度要求。
浅析PAC-13排水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
![浅析PAC-13排水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9385c56c175f0e7cd137f7.png)
浅析PAC-13排水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发表时间:2019-01-18T10:53:10.6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作者:孟梁瑞[导读] 排水沥青路面成功解决了特殊路段积水的问题,使排水路面得到应用和推广,为类似特殊路段路面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高速公路的进程逐年增加,如何向社会提供更安全、舒适、经济、环保型高速公路,已成为我国交通部门的设计理念。
本项目采用PAC-13进行铺筑,详细阐述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更多还原关键词:PAC-13排水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施工;1.工程概况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北沿江高速公路马鞍山至巢湖段超高端曲线外侧、横纵组合坡较小的段落为PAC-13透水结构层。
图1为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示意图;图1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示意图2.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选材及级配设计2.1 原材料的选择本项目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粗集料采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玄武岩石料厂生产的1#料9.5mm-13.2mm及2#料4.75mm-9.5mm玄武岩碎石,其吸水率小于1.2%,针片状小于10%,表观密度大于2.75g/cm3,1#料9.5mm筛孔通过率以小于5%控制,2#料4.75mm筛孔通过率以小于2%控制;细集料采用4.75mm-9.5mm的石灰岩碎石磨制的0mm-2.36mm机制砂,其2.36mm筛孔通过率控制在6%以内,砂当量控制在75%以上;矿粉采用马鞍山市含山县红太阳石料厂生产的19-26.5mm钙质石灰岩自家磨制,其0.075mm筛孔通过率控制在75%-80%,塑性指数以小于2控制;沥青采用江苏科菌格生产的TPS高黏改性沥青,其60℃动力粘度为175000Pa.s,25℃针入度为55.0,软化点为92.5℃,5℃延度为32.0cm;抗剥落剂采用江苏文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W-1型沥青抗剥落剂,掺量为沥青用量的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 是 道路 工作 者 的一 个 重 要课 题 。本 文 重 点从
透水 沥 青路 面 的研 究现 状 、结构 分类 、材 料组 成 及 配合 比设计 等 方 面进行 研究 。 2 透水 沥青 路面 分 类及 适用 范 围
2 . 1 透 水沥 青路 面分 类
可选 用粒 料类 材料 或土 工织物 。
3 透水 沥青 路面材 料 的选取 与要 求 透 水 沥青 混 合 料 是 一 种典 型 的骨 架 一 空 隙 结
构 .与 密 实 型 沥 青 混 合 料 相 比 。粗 集 料 用 量 较 大 ,约 占总 质量 的 8 5 %,更易 受 紫外线 、水 和 空
渗 入路 基 ,如 图 3所 示 。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0 5 — 2 3
作 者 简介 :宋春 晖 ( 1 9 7 2 一
) ,女 ,辽 宁抚顺 人 ,硕 士 ,高 级工 师 。研 究方 向 :道 路 设计 。
・
9 ・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摘 要 透水 沥青混凝 土路 面具有快速排 水、防滑 、降噪 、环保 等 多重功能 ,得到广 大公路 建
设 者 的 普 遍 重 视 。本 文从 透 水 沥 青 混 凝 土路 面 的 分 类 、适 用 范 围 出发 ,重 点 论 述 了透 水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材 料 组 成及 要 求 、路 面及 基 层 的 配 合 比 设 计 以 及 路 面 结 构 厚 度 的 验 算 方 法 。
表 1 高 粘 度 改性 沥 青 技 术 要 求
2 0 1 5矩
①表面层 ②中下面层 ③基层 ④垫层 ⑤路基
图 3 全 透 型 透水 沥 青 路 面 结构 示 意 图
2 . 2 透 水 沥青路 面 的适用 范 围
透水 沥青 路 面结 构形 式可 根 据道 路所 处 地域
的 年降雨 量 和道路 使用 环境选 择 。 对需要 减 小 降雨 时 的路表 径 流量 和 降低 道路 两侧 噪 声 的各类 新建 ,改 建道 路 ,宜 选用 半 透水
沥青 路 面 I 型 ;对需 要缓 解 暴雨 时 城市 排 水 系统 负担 的各类新建 、改建道路 ,宜选用半透水沥青路
3 . 2 集料
粗 集料 多采 用 颗粒 形 状 良好 的玄 武 岩 、辉绿 岩 、角 闪岩等 。细集料 应 采用 破 碎 的机 制砂 。透
面 Ⅱ型 :路基 土渗透 系数 大于 或等 于 7  ̄ x l O 4 c m / s
关键词 透水 ;沥青混凝 土路 面 ;材料 组成 ;配合 比;厚度验算
中 图 分 类 号 :U4 1 6 . 2 7
1 前 言
文 献标 识 码 :A
透 水 沥 青 路 面
( P e r me a b l e A s p h a l t P a v e —
me n t ) .是 指 由大 孔 隙 的透 水 沥 青 混 合 料 铺 筑 , 路 表 雨水 可进 入 路 面横 向排 出 ,或渗 入 至路 基 内
图 1 半 透 水 沥 青 路 面 I型 结 构 示 意 图
透 水沥 青路 面结构 层 一 般 由面 层 、基 层 、垫
层 等多 层结 构组 成 .按 其 结 构类 型 通 常可 分 为半 透 型和 全透 型两 种类 型 。
半 透 型透水 沥青路 面按 其路 表 水 排水 形 式又
分为 I 型 和 Ⅱ型 两 种 型 式 。I 型是 路 表 水 进 入 表
面层后 直 接排 入 邻近 的排 水 设施 , Ⅱ型则 是 路表
水 先 由面 层进 入 基层 或垫 层 后再 排 入 邻 近排 水设
施 。如 图 l 、图 2所示 。
① 表面层 ( 中下面层 ③基层 ④垫层 ⑤ 路基
图 2 半透 水 沥 青 路 面 Ⅱ型 结 构 示 意 图
全 透 型透水 沥 青 路是 路 表水 进 入 路 面后 直 接
水沥青 混合 料 的矿粉宜 采用 石灰 岩矿 粉 。 粗 集 料 、细 集 料 的技 术 要求 应 符 合 表 2 、表
3的规定 。
表 2 粗 集料 技 术 要 求
全透 型 透水 沥青 路 面的路 基 土渗 透 系数 宜 大 于7 . O x l O 4 c r a / s ,路 基 顶 面 应 设 置 反 滤 隔 离 层 ,
第l 7 卷第4 期
2 0 1 5 年 8月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 RNA L OF L I AON I NG P R OV I N CI AL C OL L EG E OF C OMMU NI C AT I ONS
V ol _l 7 No.4
部 .具有 抗 滑 、抗 车辙 、降 噪音及 保 护 生 态环 境
功能 的 具有 透水 和储 水 能 力 的沥 青路 面 。和 常规
沥 青路 面相 比 ,透 水 沥 青 路 面具 有 降 噪 、降尘 、
透 水 并 储 水 、抗 滑 、补 给 地 下 水 、降 低 地 表 温
度 、减 轻 夜 间 行 车 炫 光 等 优 点 ,利 于 缓 解 城 市 “ 热 岛效 应 ” 、利 于雨水 资 源 利用 、利 于减 轻城 市 雨水 系 统排 放压 力 。透 水 沥青 路 面 的深 入 研究 与
的公 园 、小 区道 路 ,停车 场 ,广 场 和 中 、轻 型荷 载道 路 ,可选用 全透 型透 水沥 青路 面 。 半 透水 沥 青 路 面 I 、 Ⅱ型透 水 结 构 层 下 部应 设 置 封 层 。 封 层 材 料 的 渗 透 系 数 不 应 大 于
8 0 mL / mi n。
Au g . 2 0 1 5
文章 编 号 :1 0 0 8 — 3 8 1 2 ( 2 0 1 5 ) 0 4 — 0 0 9 — 0 5
透水 沥青混凝 土路 面材料要求及 配合 比设计
宋春 晖
( 辽 宁 城 建 设 计 院 有 限 公 司 ,辽 宁 抚 顺 1 1 3 0 0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