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回收再利用资源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经被提上了国家政治议程,并有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规范。
一、再生资源回收的意义再生资源,是指废弃物中可以被再次利用的部分,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布料等等。
对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效益再生资源回收能够节约原始资源的应用,减少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
同时,回收产生的再生资源可以再次进入生产领域,满足社会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
环境保护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降低了大量垃圾排放进入环境系统的风险。
同时,利用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污染,对于环境的保护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再生资源的顺利回收,推动社会层面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和管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再生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
如《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标准》等等。
那么,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和社会监管。
下面,将逐一进行阐述。
1.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整个管理体制的基础,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管理规定,加强了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对于再生资源利用的准确度和有效性。
具体包括一下几点:•国家对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开展专项管理•政府对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于资源回收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具体规定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定了在回收资源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标准。
按照《生产力促进法》的要求,,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引导和推广生产经营活动,提升资源回收再利用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具体的行业标准包括:•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规范和方法•资源回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资源回收过程中的机构和人员管理•资源回收的质量、环保、安全等要求3. 社会监管社会监管是再生资源回收的重要环节。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深府[2004]214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深府[2004]214号](https://img.taocdn.com/s3/m/a7cd413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5.png)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004年12月10日深府[2004]214号)《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保障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促进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管理。
危险废物、严控废物及报废设备的回收利用及管理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依法保护单位和个人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市、区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规划、政策拟定及协调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的有关事宜。
公安机关负责维护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的治安管理;工商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行为的登记与市场经济秩序管理;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的市容卫生管理;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的场地规划;国土管理部门负责依照法定程序出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所需用地;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助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做好职权范围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任何单位与个人有义务保护、积攒、交售再生资源,有权揭发、举报破坏或滥用再生资源的违法行为。
第六条再生资源分拣整理场所依规划布点,依招标、拍卖方式确定场所经营者。
山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山东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政府令第21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者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设备及其零部件、废纸、废棉、废橡胶、废塑料、废玻璃等。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其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法律、法规对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科技、公安、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意识,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第六条鼓励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积攒交售再生资源。
鼓励对再生资源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七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组织人员培训,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咨询和服务。
第二章回收管理第八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环境和资源等情况,制定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
供销合作社应当按照规定的职责,具体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管理工作。
第九条设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站(点)和集中分拣处理场所,应当符合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配套建设必要的预防扩散和渗漏的设施,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管理行为,促进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合用于涉及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为。
再生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电子产品等。
第三条回收机构应当在依法取得经营许可、注册、备案后方可开展相关业务。
第四条回收机构应当为参预回收的各方提供便利,保护消费者和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回收行业的监管。
第五条回收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公正、公开、透明的再生资源回收业务,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回收环节的安全、健康。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回收机构应当建立严格、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作业规范,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和培训,确保回收作业质量和安全。
第七条回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回收机制,鼓励并优先回收实用再生资源。
优先回收具有循环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并优先回收有环保效益的产品。
第八条回收机构在回收过程需对各种资源分类回收,并设置相关标签和标识,进行分类管理。
第九条回收机构应当定期对回收设施和设备的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并确保设备及环保设施运作有效。
第三章实施规范第十条回收机构应当在回收过程中注重环保、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标准,保证合法合规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为。
第十一条回收机构应当制定消费者告知书和合同,并在回收过程中向消费者提供规范回收流程和要求。
第十二条回收机构应当对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入库登记,并按照像关标准分类存放,严格遵守资质要求,对于不具备再生资源回收条件的应进行配送或者处理。
第十三条回收机构应当制定质量安全标准,并对再生资源表面进行物理和化学检测,进行检测合格的再生资源的贡献情况的定期调查与统计。
第十四条回收机构应当建立保密管理制度,保护客户信息。
第四章监管与奖惩第十五条回收机构应当通过信用评估来评价和追溯其回收行为。
建议回收机构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回收机构应当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开展自查,保证回收过程中零重口罩等有害物质的规范排放。
再生资源管理办法

再生资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再生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环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运输、储存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再生资源管理应当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的原则。
第二章再生资源定义第四条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回收、加工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橡胶、废玻璃等。
第三章回收经营者要求第五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二)具备相应的回收、储存、运输设施;(三)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四)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再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六条回收经营者应当建立规范的回收登记制度,确保回收资源的来源可追溯。
第四章回收经营规则第七条回收经营者应当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回收活动,不得采取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
第八条回收经营者应当对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分类储存,避免混合、污染。
第九条回收经营者应当定期向当地再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回收情况,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再生资源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第十一条再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回收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法回收经营行为进行举报,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再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一)未取得合法经营资格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二)回收、储存、运输设施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三)未建立回收登记制度或者回收登记制度不规范的;(四)采取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进行回收经营活动的。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或者资源浪费的,依法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或者经济责任。
关于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管理实施办法

关于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者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
第三条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危险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建筑垃圾、餐厨垃圾、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等回收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
第四条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应当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市容,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第五条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鼓励守法经营、公平竞争,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
第六条鼓励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积攒交售再生资源。
对废旧电池、废玻璃等影响环境和低价值的再生品种,给予政策支持鼓励积攒交售和回收。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
第七条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着力推动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发展;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饮料瓶等为突破口,在有条件的社区、商场等公共场所试点设立智能型自动回收机;鼓励龙头企业推行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加盟)等方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管理办法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活动的企业和个人。
第三条管理原则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应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企业设立与备案第四条设立条件设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1.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2. 有固定的经营场所;3. 有相应的再生资源回收设备和设施;4. 有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5. 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备案程序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应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备案,提交以下材料:1.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2. 企业章程;3.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4. 企业经营场所证明;5. 企业设备设施和技术条件说明;6.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证明;7. 企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三章经营行为规范第六条合法经营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非法经营活动。
第七条质量保障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回收的再生资源质量。
第八条数据报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应定期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报告经营数据,包括回收量、处理量、利用量等。
第九条环境保护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应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条商务主管部门职责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备案管理工作,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十一条监督检查商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媒体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行监督,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违规经营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最新版】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最新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行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本办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行业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
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全部或部分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具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可分为生产性再生资源、生活性再生资源和其他特定废旧物品三类:1.生产性再生资源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废料;报废的机器设备、机电设备等;废旧人力车、机动车、船舶等;做废旧物资处理的仓储积压产品、残次品等。
2.生活性再生资源包括: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旧金属、塑料、纸张、棉麻、毛、骨、玻璃、橡胶等。
3.其他特定废旧物品包括:废旧电子产品、废旧家用电器、废电池等。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经营活动和监督管理。
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城管执法、环保、规划、建设、交通、税务、卫生、供销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应当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市容,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坚持统筹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原则,鼓励守法经营、公平竞争,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
政府提倡和鼓励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对不同种类和品质的再生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逐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业化。
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工商、城管执法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当对本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及时告知相关部门。
第二章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城管执法、环境保护等部门编制本地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规划,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促进经济政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
第三条本第二条条例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生物质目录,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会产生的废旧金属、废旧橡胶、废旧塑料、废纸、废包装物、废木制品、废玻璃、废玻璃纤维、废油、废电池、废棉、废棉制品、废毛、废丝、废麻、废化纤、废旧聚酯瓶等。
危险废物、回收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五条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应当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五条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
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
公安、工商、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财政、科技、税务等行政管理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宣传,普及推广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回收管理第七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都市计划建设发展规划,由市和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再生资源回收前项网点的设置,应当便于再生资源的交售、集中和储运,符合国家、省有关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第九条利用固定场所固定开办再生资源回收经营项目的,应当按照规定行政环境保护向部门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后,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申领登记手续,并自登记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市或者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区或者县(市)公安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本条例前已经领取营业执照的利用固定场所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10日内,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备案。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一、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生产、建设、流通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已经或部分失去原有实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及处理,能够重新获得实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材料及制品,报废的机电设备,废旧车辆及其拆卸品,废旧电子产品,废旧木材及木制品,作为废旧物资处理的仓储积压物品,残次品,废旧塑料、纸张、棉麻、毛、骨、玻璃、橡胶等。
三、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单位均应执行本办法。
四、再生资源回收应当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容貌,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五、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现代物流回收利用体系,将各回收企业、回收站(点)、交易市场的建设纳入本县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六、xx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市场管理工作。
xx县供销联社负责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管理工作。
公安部门负责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治安管理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登记管理和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城建、环保等部门按各自职能,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协调管理工作。
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可以成立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
行业协会应当配合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管理机构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回收标准,接受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执行从业规范,反映从业人员的要求,维护行业利益。
八、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向再生资源回收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搞好集中经营网点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有序进行。
九、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经营者,须持有省级以上劳动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须持有xx县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管理机构颁发的《xx县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资格证》,并到工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公安部门予以备案。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市场规模不断
扩大,再生资源回收量逐年上升。
•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已经成为一个万亿元级的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
力。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竞争激烈
•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
废玻璃等各种
再生资源的回
收。
适用于再生资
源回收行业的
各个环节 -管
理办法适用于
再生资源回收
行业的收集、
运输、处理、
利用等各个环
节。
01
02
• 通过管理办法的推行,规范
• 通过管理办法的推行,规范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各个领域,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各个环节,
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主要规定和要求
• 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进行监管,确保
管理办法的落实。
行业的健康发展。
• 企业和个人应当遵守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规定,合
• 对违反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企业和个人,应当依法
法合规地进行再生资源回收活动。
追究其法律责任。
04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实施
效果及评价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实施效果
• 技术创新将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
• 产业升级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
• 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行业的长远
展,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展,提高行业的附加值。
发展,提高行业的生命周期。
03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主要
内容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
关于最新《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全文

关于最新《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全文《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是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办法。
那么该办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请阅读以下文章,跟着一起来了解。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称“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报废汽车的回收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国家鼓励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积攒交售再生资源。
第五条国家鼓励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回收处理再生资源,鼓励开展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
第二章经营规则第六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条件,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七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机构备案。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1. 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消耗速度逐渐加快,资源短缺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并减少环境污染,各国纷纷制定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本文将介绍再生资源回收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管理办法。
2. 再生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再生资源是指废弃物中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
根据再生资源的不同特点和回收难度,可以将再生资源分为以下几类:2.1 废纸回收管理废纸是再生资源中最常见且最易回收的一类。
废纸可以通过回收再生,生产新的纸张或纸浆,有效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
废纸回收管理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废纸回收目标:设立废纸回收率指标,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积极参与废纸回收。
•建立废纸回收网络:建立废纸回收站点,方便居民投放废纸,并制定废纸收集时间和频率。
•完善废纸回收流程:建立废纸分类和回收流程,确保废纸的有效分离和再利用。
2.2 废塑料回收管理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废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对于节约资源和减少塑料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废塑料回收管理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废塑料回收政策: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使用可回收塑料制品并建立回收网络。
•推广塑料分类回收:鼓励居民和企业将废塑料进行分类回收,提高回收效率。
•加强废塑料再加工技术:加大对废塑料再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塑料再生产能力。
2.3 废金属回收管理废金属回收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废金属回收管理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废金属回收体系:制定废金属回收目标和收购价格,鼓励废金属回收企业开展业务。
•制定废金属回收标准:建立废金属分类回收标准,确保废金属的再利用质量。
•完善废金属循环利用链条:促进废金属的再加工和再利用,通过循环利用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
2.4 废玻璃回收管理废玻璃是再生资源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一类重要材料。
废玻璃回收管理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立废玻璃回收站点:建立废玻璃回收站点,提供方便的废玻璃投放设施。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3)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一)违反第十三条规定,没有经营资格证的企业和个人,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包括有色金属)的予以取缔,没收非法收购的物品及非法所得。
(二)违反第十四条规定,在禁设地点设点收购废旧金属的,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强行拆除,情节严重的,没收非法收购的物品及非法所得。
(三)违反第十五条规定,未向公安机关备案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经济处罚,直至取消其经营资格。
(四)违反第十六条规定,非法收购各种违禁物品的,视情节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行政执法人员应模范遵守本办法,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章附则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再生资源管理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安全管理暂行办法2017-03-09 10:45 | #2楼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生产经营安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者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第三条本暂行办法所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是指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储存、分拣、拆解、打包、销售等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及其相关活动的单位。
第四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和从事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经营,以及从事相关安全管理活动的部门、单位,均应遵守本暂行办法。
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基本原则1. 回收资源应遵循先预防、再利用、再回收的原则。
2. 回收资源应注重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3. 回收资源应实行分类收集、彻底利用和适度回收的原则。
4. 回收资源应采取市场化运作,鼓励创新和发展新技术。
第三章:回收范围1. 可回收物品包括:废纸类、废塑料类、废玻璃类、废金属类、废电子产品类等。
2. 回收范围根据地区和实际情况确定,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第四章:分类收集1. 建立分类收集制度,分类包括可回收物品、可降解物品、有害物品等。
2. 各级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倡公民积极参与分类收集行动。
3. 提供足够的分类垃圾桶和指示标志,方便居民投放回收物品。
第五章:回收利用1. 回收物品应进行有效的初步处理,确保其质量达到再利用要求。
2. 建立回收加工企业,进行废物的精细加工和资源的再利用。
3. 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提高废物转化率和产品的可再利用性。
第六章:适度回收1. 根据回收物品的性质和市场需求,进行适度的回收和再利用。
2. 调整回收价格,保持回收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对于市场需求较少的回收物品,采取适当的补贴和激励措施,鼓励其回收和再利用。
第七章:监督管理1.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回收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其合法经营。
2. 加强对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3. 建立健全的统计和监测制度,定期公布回收利用情况。
第八章:附则1. 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
2. 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以上是《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内容,希望能够对资源回收工作提供一些指导和规范。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
韶关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韶关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24•【字号】韶府规〔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正文韶关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韶关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韶府规审〔2024〕6号)已经2024年5月22日韶关市人民政府第十五届8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韶关市人民政府2024年6月24日韶关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网点规划设置第三章回收经营规则与标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者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报废汽车、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等物品的回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商务主管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对再生资源行业进行总协调,制定和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指导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研究提出促进再生资源发展的产业政策,组织实施再生资源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示范。
公安机关负责再生资源回收活动的治安管理;负责废旧金属回收经营者的备案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配合商务主管部门研究落实扶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监督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资源被消耗并废弃,这给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必须采取有效的资源回收、再利用措施。
本文将从再生资源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应的回收管理办法等方面作出详细阐述。
再生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再生资源又称废弃物资源,是指废弃物中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分离出来并成为新的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在回收过程中能保证资源的质量,符合再利用的技术要求;•因再利用而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以及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影响较小,并降低废弃物处置造成的环境污染。
再生资源可分为有机再生资源和无机再生资源两大类。
有机再生资源包括废纸、金属、塑料、玻璃、电子废弃物、家电等废弃物;无机再生资源则包括有机物类、煤炭、石灰石、石膏、钢铁、铁矿石、精炼铝、铝矿石等废弃物。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以居民社区为例,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设置有机垃圾桶、餐厨垃圾桶、可回收物桶、其他垃圾桶四个容器,实现垃圾分类回收。
回收站点应设置在便利易达、免费利用、安全卫生的场所,且要设置专人负责管理。
再生资源回收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和社区平台、电梯、楼道、小区广场等等,展开再生资源回收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主要包括回收变废为宝的意义、垃圾分类的方法、再生资源的分类和回收方法以及每个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等。
再生资源回收的监督管理为确保再生资源的有效回收,应建立起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和政策,加强对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其次,对回收站点进行日常检查,确保回收桶的标识、颜色等符合规范,垃圾的分类准确;最后,依法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个人或单位进行处罚或责任追究。
总结正确认识回收再利用再生资源的重要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群体参与再生资源回收行动,共同推进资源回收利用工作。
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2021年)

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24•【字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6号•【施行日期】2021.12.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循环经济发展正文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2012年9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87号公布根据2021年9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6号修正并重新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再生资源的回收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储存、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对报废机动车、废旧电器及电子产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等物品的回收,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管理部门职责)市商务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指导制定回收行业经营规范,加强行业信用监管。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促进再生资源发展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再生资源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示范。
绿化市容部门负责可回收物回收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推进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中转站和集散场建设。
经济信息化、规划资源、国有资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管理、房屋管理、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城管执法、应急管理、教育、统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区政府职责)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督促、协调区商务等有关部门履行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和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的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山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经营行为,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优化社会治安,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分类、加工,使其重新具有利用价值的各种废旧物资。
第三条再生资源可分为生产性再生资源、生活性再生资源和其它特定废旧物品三类。
(一)生产性再生资源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废料;报废的机器设备、机电设备、废旧人力车、机动车及作废旧物资处理的仓储积压产品、残次品;废柴油、机油等。
(二)生活性再生资源包括:城乡居民和机关、团体、企业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可再生利用的废弃物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金属及非金属品。
如废旧黑金属和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包括废旧报纸、书刊杂志、废包装箱、板纸等)、废棉麻、动物杂骨、毛、废玻璃、废橡胶、废旧轮胎及房屋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金属和金属边角料等。
(三)其它特定废旧物品包括:废电子产品、废电池、废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和一次性注液器材等医疗垃圾。
第四条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和个人,以及从事管理活动的部门单位,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苍山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是全县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再生资源管理主管部门)。
公安部门负责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经营检查、备案及治安管理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经营的登记管理和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发改、财政、税务、环保、规划、城建、交通、经贸、商贸、城管执法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苍山县再生资源行业协会,是全县再生资源行业(产业)自律性组织。
协会要积极配合再生资源管理主管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在行业自律、价格、品种、流向、市场准入、经营资质认证、从业规范、统一标识、服务规范的制定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同时要反映企业和会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行业的利益。
第二章经营回收管理第七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现代化物流回收利用体系。
将各回收公司、回收站(点)建设纳入本县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建立规范的回收利用网络。
第八条废旧物资回收公司、收购站、点(包括收购站、收购点、收购亭,下同)由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及主管部门协同城建、城管、工商等综合执法部门统一规划定点。
第九条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经营者,须持有省级以上劳动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企业,须持有苍山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及再生资源管理主管部门颁发的《苍山县废旧物资市场准入证》、《苍山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证》、《税务登记证》、工商《营业执照》;从事废旧物资流动收购人员,须持有苍山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及主管部门颁发的《苍山县废旧物资流动人员收购证》;从事生产性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企业在取得经营资格后,须到公安部门予以备案。
第十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实行规范管理,网络经营。
全县各回收站、点的回收物品一律由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公司统一分捡、加工、调拨、销售。
再生资源总公司的设立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布局合理,不影响市容和环境保护;(二)具备储存、利用和加工功能;(三)具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四)使用面积不低于2万平方米;(五)符合《苍山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要求;(六)《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苍山县再生资源经营资格证》、《税务登记证》、《企业代码证》、公安部门备案等证件齐全;(七)制度健全,有完善的财务核算机构;(八)三分之一的职工持有《再生资源回收职业技能资格证》。
各乡镇及社区要设再生资源回收站,千人以上的村设一处回收点。
站(点)须符合下列条件:(一)要本着与城乡规划相配套,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社区管理相统一,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原则,设立回收站、点;(二)符合社区环境卫生要求;(三)营业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四)具有《苍山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并向公安机关备案。
(五)从业人员具有《再生资源回收职业技能资格证》。
居民小区应设置收购亭,并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影响社区环境;(二)营业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三)统一样式、统一制作门牌标识;(四)收购的废品日收日清,不准过时堆放。
第十一条除统一设置的回收公司和收购站(点)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废旧物资经营点。
任何回收企业和个体回收户,不准随意购买拆解机动车辆。
有报废机动车辆需要拆解的,一律由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公司验证手续合法后,交给有拆车资格单位进行拆解。
第十二条对回收站(点)及流动收购人员实行“八统一”、“四规范”管理。
即:统一登记管理、统一培训发证、统一服饰标志、统一指导价格、统一计量工具、统一车牌编号、统一网络标识、统一规划收购区域;规范服务项目,规范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地点和范围。
流动收购的废旧物资须送交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或收购站(点),由县再生资源总公司统一分捡、加工、调拨、销售。
第十三条生产性废旧金属(包括有色金属),由具有废旧物资回收资格证的企业收购,其它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收购非生产性废旧金属,不得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
第十四条在铁路、矿区、机场、施工工地、军事禁区和金属冶练加工企业附近,不得设点收购废旧金属。
第十五条凡从事再生资源收购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取得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批准,并办理各种证件后须在15日内向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六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和个人,禁止收购下列物品:(一)铁路、电力、电信、通讯、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公用设施、消防设施等专用器材;(二)枪支弹药、易燃易爆、有放射性及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各种危险品;(三)国家规定的历史文物;(四)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及嫌疑物品;(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违禁物品。
第十七条提倡和支持对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应对收购的再生资源,根据不同材质、用途进行分类和初级加工。
具备条件的还可建立深加工基地,利用高新技术对不同种类和品质的再生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逐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业化。
第三章综合利用管理第十八条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应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十九条县、乡(镇)级人民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符合有关规定的,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和技术改造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对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符合立项条件的,可以优先列入县、乡(镇)级科技计划,并给予经费扶持。
第二十一条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后,再按照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生产企业应当在可回收利用的产品、产品零部件的包装物上标注可再生品标识,并且在说明书中注明。
开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应当在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产品零部件的包装物上标注再生品标识,并且在说明书中注明。
第二十三条提倡企业自行利用自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不能自行利用的,应当及时向回收企业交售。
第二十四条县和乡(镇)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财政状况,对环境效益显著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给予扶持。
第二十五条从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的减免税款,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用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章罚则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及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八条规定,设置收购站(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令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
(二)违反第九、十条规定的,无市场准入证和流动人员收购证等证件,擅自经营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取缔。
(三)违反第十一条规定,擅自设立回收站(点)的,坚决予以取缔;私收、拆解车辆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罚;造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违反第十二条规定,回收站(点)及流动收购人员不符合统一登记管理规定的,由再生资源管理主管部门和有关执法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视情节给予相应经济处罚。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等部门依据《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第十三条规定,没有经营资格证的企业和个人,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包括有色金属)的予以取缔,没收非法收购的物品及非法所得。
(二)违反第十四条规定,在禁设地点设点收购废旧金属的,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强行拆除,情节严重的,没收非法收购的物品及非法所得。
(三)违反第十五条规定,未向公安机关备案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经济处罚,直至取消其经营资格。
(四)违反第十六条规定,非法收购各种违禁物品的,视情节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行政执法人员应模范遵守本办法,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章附则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再生资源管理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