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劳动力流动探析

——以陕西省蓝田县蓝桥乡为例

曹雪丹

【摘要】本文以陕西省蓝田县蓝桥乡农民外出务工为例,探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原因、途径,并联系已有理论,运用托达罗模型解释该现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存在于各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使非农业劳动力比重提高,现阶段表现为“农民工”阶层涌入乡镇、城市,承担许多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脏、苦、累的职业,并且收入低、待遇差,经常被拖欠工资。“农民工”作为城市边缘人,不能融入城市居民生活,盖房没房住,失业不能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子女上学艰难,生活条件困苦,饱受城市居民歧视,却仍旧踏上背井离乡的进城路,这是为什么?本文就以“农民工”为代表,探究、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

一、概念界定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一般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诸多文章及论著如杨云善、时明德(2005)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将二者混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李莹、张小林,2005),本文只涉及前者。按照发展经济学人口转移理论的传统定义,农业剩余劳动是指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小于、等于零,或者大于零小于固定制度工资。为了便于理解本文采用李仙娥,王春艳(2004)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进行归纳结果的一种,即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①基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如此,具体到一家一户仍待商榷。

李莹、张小林(2005)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进行了区分。因本次蓝桥乡调研对象的活动内容包括在职业间、产业间、地区间的运动,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农转非”这个结果,即“农民工”农民户籍与所从事非农职业分离现象。所以在此强调“流动”这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①还有三种分别为:①传统定义;②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③当一个国家(地区)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下降趋势时,就认为该国家(或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载于李莹,张小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5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原因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一般指具有农民户籍的“农民工”跨乡镇、区域从事非农生产与服务,他们的身份职业与实际从事的职业发生分离,在中国突出表现为,80年代开始每年有巨大的“民工潮”往返于城乡之间。直接原因可追溯到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相配套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相继推出,人为加剧了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禁止农民进城。之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虽然使工业部门体系逐渐健全,也使“剪刀差”以牺牲农业为代价,造成中国城市化严重落后于工业化。张绍辉(2004)采用钱纳里城市化进程模型比较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现,2001年中国GDP超过800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44.4%,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37.7%,远低于模型中城市化率65%。综上所述,中国低城市化水平和世界各国发展进程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素自由流动使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具有必然性。

具体调查显示蓝桥乡安子沟村劳动力流动存在内外双重原因。内因即农业和农村本身作用推动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城市,表现如下: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民素质提高,使很多农民抱有开阔眼见、增长见识、提升人生价值的目的,进城发展。74名调查对象中拥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占88%,其中一小部分作为家庭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⑵在外出务工目的选项中,74位有60位,即81%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农业收入不足一项,反映了农村农业生产率较改革前有所提高,但是农民生存、生活条件仍然滞后这一现象。农业一直以“剪刀差”的形式受工业剥削,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可支配收入较城镇居民差距日益增大。张文娟(2004)计算1990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城乡人均收入比分别为2.2、2.7、2.7、2.9、3.1,有关资料还显示中国城乡基尼系数已超过0.4警戒线。⑶关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进程缓慢,不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前面已做简述。

外因即外部的拉动力量,包括:⑴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别,使农民受利益驱动进入城市。城市预期收入与实际收入显然都大于农业生产的收益,农民中有知识、有能力的人都以从城镇赚工资回乡证明自身价值为荣,许多农村青年早早步入城市,即便当时找不到工作,仍然可以耐心等待最脏、最累、最苦的工作,赚钱后回乡办工厂、开店面。⑵城镇经济飞速发展,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特别是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等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73位调查对象中40%的人从事建筑业(如小工、装修工等),25%的人从事服务业(如酒店服务员、家政等),23%的人从事制造业(多在东南沿海,如此次调研中很多人在上海达夫妮制鞋厂做工)。⑶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变革使劳动力流动与转移成为可能。2001年3月,国务院转批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在各地全面展开。同时,一些大中城市也放宽落户条件,调整户籍政策(杨云善、时明德,2005)。⑷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整体过剩是许多学者的共识,估计在2亿左右。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饱和并实现技术转型减员增效条件下,积极推动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缓减农村劳动力剩余,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素质是地方政府的责任。蓝桥乡安子沟村以政府形式组织农民工外出占调查对象14%,提供相关信息占12%。

此外,中国加入WTO,实现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及农民观念的转变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途径与相关理论

⒈途径分析

杨云善、时明德(2005)根据20多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地域和职业领域上的双重流向,将转移途径分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大模式。前者也称“就地消化”,它以乡镇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吸收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就是陆学艺所说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是20世纪80年代流动与转移的主要途径。后者指农村人口以就业为目的,不定期的离开自己户口所在的,就业地域发生变化的一种迁移行为。它又分为①“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异地进城模式;②“离土又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异地乡镇企业”模式;③“离乡不离土”模式。这是20世纪90年代后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蓝桥乡安子沟村务工地域分类中本县、本省、外省比重分别为4%、65%、31%;农忙解决方式中务工返乡人员比重为48%,不存在缺口占29%,雇用农业帮工占11%,其他12%。据此得出以下结论:该村主要流动与转移途径仍处于过渡阶段,进城且季节性回流,帮忙务农,而进城也不是进厂,主要从事建筑业小工,服务业家政、临时工等职业。调查对象虽然也有进厂农民工,但年龄较小,女性比例较大,而且占调查人数比重小。此外笔者认为杨、时分类欠缺和忽视了众多过渡劳动力流动与转移,虽然这一比例在调查对象中占绝大多数。

⒉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理论支撑

邬静琼(2002)综述人口迁移相关理论中提到推拉理论、刘易斯两部门模式、费拉模式和托达罗预期理论,是经典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张勇(2004)提到国内持有就地消化论、城市分流论、多项输出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论等,实际是国外理论的翻版。七种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阜阳模式、珠海模式、宝鸡模式、上海郊区“三集中”模式、南街村模式却是结合中国各地民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范。

在这种探究方式之下,笔者认为托达罗模式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并且指导蓝桥乡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

该理论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认为人口流动是在普遍失业这一条件下进行的。从西欧和美国的经验看来,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合乎理性的经济行为。基本思想包括:

①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是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也包含心理因素;

②预期城乡收入差异决定人们是否流入城市,这一点区别于刘易斯、费拉模式中的城乡

实际收入差距。预期的收入差异包含收入水平和就业概率两个因素。

③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④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在城乡预期

收入差异很大的条件下,情况必然如此。

加入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条件,人口流动行为仍然受有限理性预期影响。

公式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