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练习题
高二物理练习题(打印版)
![高二物理练习题(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3430d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8.png)
高二物理练习题(打印版)# 高二物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若物体质量为2kg,作用力为10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5m/s²B. 10m/s²C. 20m/s²D. 40m/s²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其速度达到8m/s。
求物体的加速度。
A. 1m/s²B. 2m/s²C. 3m/s²D. 4m/s²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无关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摩擦力为5N,求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
A. 5NB. 10NC. 15ND. 20N5. 以下哪个选项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C. 能量在封闭系统中总量保持不变D. 能量在开放系统中总量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3kg,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
(提示:重力公式:G = mg)7.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h的自由落体运动,其下落时间为t,求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提示:平均速度公式:v = s/t)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其速度为v,推力为F,摩擦系数为μ,求物体的质量。
(提示:推力与摩擦力平衡)9.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其位移为s,求物体的加速度。
(提示:位移公式:s = 1/2 * a * t²)10.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其下落高度为h,求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动能变化。
(提示:动能公式:K = 1/2 * m * v²)##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其速度达到20m/s。
高二物理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d50e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2.png)
高二物理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机械波的特点?A.能量传播B.只有振动的物体才能产生C.能在真空中传播D.需要介质传播2.下列哪个不是横波的特点?A.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B.声波是横波C.不能穿透真空D.具有波峰和波谷3.下列哪个不是纵波的特点?A.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B.声波是纵波C.能穿透真空D.没有波峰和波谷4.当有两个同频率、同振幅的正弦波相遇时,如果相位差为0,其合成波的振幅为原波的多少?A.2倍B.1/2倍C.1倍D.无穷大5.在气温一定的情况下,声音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的传播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A.增大B.减小C.不变D.没有固定规律二、计算题1.一根绳子上有一横波,波长为2m,频率为50Hz。
当波通过一个固定点需要0.1s时,该固定点处的速度是多少?解:速度=频率*波长=50Hz*2m=100m/s。
2.一根铁棒长度为20cm,悬挂一端后,其自由振动的最低频率为20Hz。
求声速。
解:声速=频率*波长。
最低频率对应的波长是最长波长,即铁棒的长度,所以波长为20cm=0.2m。
声速=20Hz * 0.2m=4m/s。
三、简答题1.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是一种通过物质中的振动传播的波动形式。
机械波传播的物质称为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机械波的振动传播是通过介质中的分子、离子或分子团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什么是横波和纵波?横波是指波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
波峰和波谷是横波的特点。
典型的横波有水波和光波。
纵波是指波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纵波没有波峰和波谷这种振动形态,采用方向性箭头表示。
典型的纵波有声波和地震波。
3.什么是波的干涉?波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在空间中相遇、叠加产生干涉现象的过程。
干涉可以是构成波峰叠加而增强的叫做构成干涉峰,叠加而减弱或完全抵消的叫做构成干涉谷。
四、答案1.选C。
机械波能在介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选C。
高二物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物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e609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8.png)
高二物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练习题含答案1.关于下列四幅图中的弹力说法正确的是()FA.甲图中,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1B.乙图中,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丙图中,碗对筷子的弹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图中箭头所示D.丁图中,绳的拉力不一定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答案】A【详解】A.1F为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A正确;B.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 错误;C.图中碗底对筷子的弹力应垂直该处碗的切面斜向上,即接触点与碗心的连线向上,C 错误;D.绳的拉力一定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错误。
故选A。
2.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详解】A.球受重力和弹力,根据平衡条件,杆对小球的力应竖直向上,A错误;B.2F应为零,该绳没有发生形变,否则球不能平衡,B错误;C .球受重力、下面球的弹力和墙壁的支持力,两个支持力均垂直于接触面,C 正确;D .A 还受大半圆对它的支持力N F ,方向沿过小球A 与圆接触点的半径,指向大半圆圆心,D 错误。
故选C 。
3.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现将一质量为m 物块悬挂在弹簧下端,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1l ,已知弹簧的原长为0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mgl B .1mgl C .01mgl l - D .10mgl l - 【答案】D【详解】由题意可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0()k l l mg -=解得10mgk l l =- 故选D 。
4.在实验室中,同学将两根相同的轻弹簧串接在一起,下面挂两个相同的钩码,如图甲所示,此时两根轻弹簧的总伸长量为x 。
若该同学将两个钩码按照图乙方式挂在两轻弹簧上,则两根轻弹簧的总伸长量为( )A .2xB .34xC .xD .32x【答案】B【详解】根据胡克定律可得,按图甲所示连接时,两轻弹簧的伸长量为224mg mg mgx k k k=+=按图乙所示连接时,两轻弹簧的伸长量为23mg mg mgx k k k'=+= 联立解得34x x '= 故选B 。
高二物理合格考练习题
![高二物理合格考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0fec0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9.png)
高二物理合格考练习题1. 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牛顿第一定律?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
C.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做曲线运动。
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位移3. 纯滚动是指一个物体既有转动又有滑动的情况。
下列哪个条件下,物体将会发生纯滚动?A. 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平衡。
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之间存在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最大值。
4. 以下哪组物理量都是矢量?A. 离散力、功、功率B. 动量、作用力、冲量C. 质量、密度、弹性系数D. 位移、加速度、力5. 在抛体运动中,以下哪个参数不会影响抛体的水平飞行距离?A. 初速度的大小B. 起始角度C. 重力加速度D. 空气阻力的大小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当一个物体发生自由落体运动时,A.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B.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C. 动能和势能都增大D. 动能和势能都减小7.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电流的定义?A. 电流是电压和电阻的比值。
B.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
C.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电容器的电荷量。
D. 电流是与导线长度成正比的电荷速度。
8. 以下哪个材料是良导体?A. 木材B. 橡胶C. 铜D. 纸张9. 用电器中的保险丝是为了保护电路免受过大的电流损坏。
保险丝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保险丝会自动断开电路,以防止电流过大。
B. 保险丝会增大电流阻力,以降低电流的大小。
C. 保险丝会改变电压的大小,以控制电流的大小。
D. 保险丝会发出警报声,提醒使用者注意电流的大小。
10. 设有两个相同的电阻器,连接在电源的两个端口上,一个电阻器的电阻是另一个的两倍。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电阻器的电流比是多少?A. 1:1B. 1:2C. 2:1D. 1:42. 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图中是一个阻尼振动的质点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A. 当阻尼力与弹簧力相等时,质点的加速度是多少?B. 阻尼振动的周期是否随阻尼力的大小而改变?2.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焦耳热和机械功,并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高二物理磁场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磁场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9088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6.png)
高二物理磁场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磁场中的基本物理量?A) 磁感应强度 B) 磁场强度C) 磁通量 D) 磁矩2. 在空间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最大,磁场强度为零,则该点的磁场中的电流线是从哪个方向来的?A) 上方 B) 下方C) 左方 D) 右方3. 在均匀磁场中,电子的轨道半径和质量均不变,将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4倍后,电子的运动周期将A) 减至原来的1/4 B) 减至原来的1/2C) 保持不变 D) 增至原来的2倍4.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使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A) 改变导线长度 B) 改变导线截面积C) 改变导线形状 D) 引入铁芯5. 两根平行的长直导线之间的力是相互的,它们的方向是A) 互相平行 B) 互相垂直C) 互相成60度角 D) 互相成180度角二、填空题1. 测量某区域的磁场强度,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2. 直观地表示磁场分布情况的方法是绘制________。
3. 磁感应线指示出磁场中________的方向。
4. 磁场强度是________的物理量。
5. 真空中磁场中的电流线是________的。
三、解答题1. 描述磁感线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2. 一根长直导线通过平面内一点O,与O点的距离为d,点O的水平方向又有一根与之平行的长直导线通过。
导线间的电流为I,分别求:a) 两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b) 对第一根导线单位长度的作用力。
3. 在一个外磁场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一个具有电荷量q,质量m的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以速度v运动,由于磁场的作用,其运动轨道发生半径R的圆弧。
求推导出R和v 之间的关系。
四、高分答案1. 答案:D2. 答案:A3. 答案:C4. 答案:C5. 答案:D二、填空题1. 答案:磁力计2. 答案:磁力线3. 答案:磁场强度4. 答案:矢量5. 答案:闭合的三、解答题1. 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具有以下特征:- 磁感线起始于北极,终止于南极,是闭合曲线。
高二物理密度的练习题
![高二物理密度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890b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7.png)
高二物理密度的练习题练习题一:某实验室里有一块质量为80克的黄铜块,其体积为20立方厘米。
试回答以下问题:1. 求该黄铜块的密度。
2. 如果将该黄铜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水的体积上升了多少?解答:1. 密度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ρ = m / V。
根据题意可知,黄铜块的质量为80克,体积为20立方厘米,代入公式可得:ρ = 80克 / 20立方厘米 = 4克/立方厘米。
因此,该黄铜块的密度为4克/立方厘米。
2. 当黄铜块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后,黄铜块和水将共同占据容器的空间。
由于黄铜块已知的体积为20立方厘米,所以在黄铜块放入之前,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就已经被黄铜块所占据了。
因此,放入黄铜块后,水的体积不会改变,即水的体积上升为0。
练习题二:某材料的密度为2.5克/立方厘米,如果把这种材料制成一个质量为200克的均匀球体,则该球体的直径是多少?解答: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球体的体积与直径的关系。
球体的体积公式为V = (4/3)πr³,其中V为体积,π为圆周率,r为球体的半径。
由题意可知,该球体的质量为200克,而密度的定义为ρ = m / V,代入已知数据得到:2.5克/立方厘米 = 200克 / V。
由此可解得球体的体积为:V = 200克 / (2.5克/立方厘米) = 80立方厘米。
将球体的体积代入球体的体积公式,我们可以解得球体的半径:80立方厘米= (4/3)πr³。
解得r³ = (80立方厘米) * (3/4π)。
因此,r = (80立方厘米)^(1/3) * (3/4π)^(1/3)。
最后,我们知道球体的直径等于半径乘以2,所以球体的直径为:直径 = 2 * r。
综上所述,该球体的直径为2 * [(80立方厘米)^(1/3) * (3/4π)^(1/3)]。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b862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4.png)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练习题及答案1. 选择题1.1 下面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电磁感应现象?A. 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电流。
B.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
C. 当导体静止在磁场中时,会产生电流。
D. 当电荷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电流。
答案:A1.2 下列哪个物理量与电磁感应没有直接关系?A. 磁感应强度B. 磁通量C. 电势差D. 导体长度答案:D1.3 下面哪个公式描述了电磁感应定律?A. U = IRB. F = maC. F = qvBD. ε = -dφ/dt答案:D2. 填空题2.1 一个弯曲的导体处于一个磁场中,导体两端的电势差为_______。
答案:零2.2 一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5 T,磁通量为0.1 Wb,相应的电势差为_______伏特。
答案:0.05 V2.3 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5 T,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为0.02Wb/s,相应的感应电动势为_______伏特。
答案:0.01 V3. 解答题3.1 描述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公式表达形式。
答案:电磁感应定律是指当导体中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表达形式,感应电动势ε等于磁通量的变化率对时间的负导数。
即ε = -dφ/dt,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φ表示磁通量,t表示时间。
3.2 请解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当在电磁场中放置一个导体并通过导体通电时,在导体中会产生电流。
由于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导致导体开始在电磁场中旋转。
这种旋转运动最终被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电动机工作。
3.3 请解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也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当通过导体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在发电机中,通过转动磁场和绕组的方式来实现磁通量的变化。
由于感应电动势的产生,通过导体的电流开始流动,实现了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最终产生电能。
高二物理电动势练习题
![高二物理电动势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3a36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8.png)
高二物理电动势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单位可用于表示电动势?A. 伏特(V)B. 皮亚斯(P)C. 库仑(C)D. 欧姆(Ω)2. 下列哪一个电池的电动势最大?A. 碱性电池B. 镍氢电池C. 锂电池D. 铅酸蓄电池3. 一根导线在外磁场中以一定速度运动,导线两端将会产生什么电动势?A. 感应电动势B. 静电电动势C. 化学电动势D. 磁场电动势4. 以下哪个元件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整其电动势?A. 电压表B. 变压器C. 发电机D. 电阻器5. 在电荷移动时,如果电阻不变,电动势的变化将影响哪个物理量?A. 电流强度B. 电阻值C. 电荷量D. 电位差二、填空题6. 当一个通过导线的电流在磁场中垂直运动时,将会产生一种称为____的电动势。
7. 一个包含两个电池的电路,电动势分别为4V和6V,总电动势为____。
8. 如果两个电池的电动势相同,串联电路的总电动势为____。
9. 非理想电池的内阻会导致电池的____降低。
10. 理想电池的内阻为____。
三、计算题11. 一个电路由两个电阻分别为10Ω和20Ω的电阻器组成,串联连接,电池的电动势为5V。
求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
12. 一台电冰箱工作电压为220V,电阻为200Ω。
计算通过冰箱的电流强度。
13. 一个由3个电阻分别为10Ω、20Ω和30Ω的电阻器组成的并联电路,供电电压为12V。
求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
14. 一根导线以1m/s的速度垂直穿过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2T。
如果导线长度为0.5m,求导线两端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15. 一个电路由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和一个电动势为12V的理想电池组成,串联连接。
求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路中的电位差。
四、解答题16. 简述电动势和电位差的区别与联系。
17. 什么是感应电动势?它是如何产生的?举例说明。
18. 解释为什么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动势等于各电池电动势之和。
19. 什么是非理想电池?非理想电池的特点是什么?20. 解释为什么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
高二必修三物理练习题
![高二必修三物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0bce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3.png)
高二必修三物理练习题一、选择题1. 蒸发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下列哪个条件会促使蒸发速率变快?A. 温度升高B. 温度降低C. 液面面积减小D. 压强增大2. 以下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为零B.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不为零C. 物体保持静止的条件是合力为零D. 物体保持静止的条件是合力不为零3. 下列摩擦力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A. F=μNB. F=μmgC. F=μRD. F=μmgcosθ4.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平速度始终保持不变B. 缺乏垂直方向的加速度C. 重力加速度始终指向地面D. 抛体做的是匀速运动5. 下列关于电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B.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流动的方向C. 在导线中,正电荷沿着电流方向运动D. 电流大小与电荷通过的时间成正比二、填空题1. 当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___。
2. 做功的条件是力与_________有夹角。
3. 根据等效电阻的计算公式,若两个电阻相连,且电阻值相等,则等效电阻为_________。
4. 在电路中,由电源提供能量,经过电阻产生的能量损失以_________形式释放。
5. 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__A。
![电路图](电路图.jpg)三、解答题1. 请解释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为什么能够实现减速的效果。
2. 利用波长和频率的关系,解释为什么蓝光的折射角要大于红光的折射角。
3.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物体以初速度10 m/s向东方运动,另一个物体以初速度8 m/s向北方运动。
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后,物体A向东方弹开,速度为6 m/s,物体B向南方弹开,速度为4 m/s。
请确定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合外力的作用方向,并分析为什么物体A的速度减小而物体B的速度增大。
四、计算题1. 一辆汽车匀速行驶了4小时,行驶总路程为320 km。
高二物理综合练习题(物理)
![高二物理综合练习题(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dc475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1.png)
高二物理综合练习题(物理)1. 单选题(3分)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 下列表达式中属于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是( )A.电容C=εr S4πkdB.电势φ=E p qC.金属导体的电阻R=ρL SD.场强E=U d2. 单选题(3分)线圈发生电磁感应时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ΔφΔt越小, 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就越小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最小时, 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就一定最小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增大时, 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增大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等于0 时, 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就一定为03. 单选题(3分)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当两导体棒以相同的速度在导轨上匀速向右运动时,导体棒中能产生感应电流B.图乙中,当导体棒ab在匀强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时,导体棒中能产生感应电流C.图丙中,当闭合圆环导体(水平放置)某一直径正上方的直导线中通有逐渐增大的电流时,闭合圆环导体中能产生感应电流D.图丁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不闭合的导体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4. 单选题(3分)如图所示, 悬线下端系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 整个装置处于范围足够大、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电场强度大小为mgq(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 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平衡时, 悬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45∘B.小球平衡时, 悬线的拉力大小为2mgC.若剪断悬线, 则小球做类平抛运动D.若剪断悬线, 则小球做加速度大小为2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 单选题(3分)当导线中分别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读者的是()A.AB.BC.CD.D6. 单选题(3分)一个质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P点运动到Q点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 图中的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图中的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 P点的场强都比Q点的场强小B.无论图中的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 P点的电势都比Q点的高C.如果虚线是电场线, 质子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电势能大D.如果虚线是等势面, 质子在P点的速率一定小于在Q点的速率7. 单选题(3分)如图所示, a、b两个闭合正方形线圈用同样材料和粗细的的导线制成, 庍数均为N庍, 线圈边长l a=4l b, 图示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不考虑线圈之间的相互影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线圈内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a、b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之比为4:1C.a、b线圈中感应电流之比为4:1D.a、b线圈中电功率之比为4:18. 单选题(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实验装置,给平行板电容器充上一定量的电荷后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板不动,将B 板向右移动,电容器的电容将增大B.A 板不动,将B 板向下移动,电容器的电容将增大C.A 板不动,将B 板向上移动,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将增大D.A 、B 板不动,将一块玻璃板插入A 、B 两极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将增大9. 单选题(3分)如图所示, 平行金属导轨的距离为 d , 左端接一电源, 电动势为E ,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 方 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 一根金属棒ab 与导轨成θ角放置, 整个回路的总电阻为R , 当接通开关S 瞬间, 金属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A.BEd RB.BEd RsinθC.BEd RcosθD.BEdsinθR10. 单选题(3分) 如图甲所示, AB 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 若有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 以 某一初速度沿AB 由A 点运动到B 点, 所经位置的电势随与A 点距离的变化规律如 图乙所示。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0888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0.png)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1. 一个物体以3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它的位移是多少?答:位移=速度×时间 = 3 m/s × 4 s = 12 m2. 一个物体静止,突然以2 m/s²的加速度向前运动,经过3秒后,它的速度是多少?答:速度=初速度+加速度×时间 = 0 m/s + 2 m/s² × 3 s = 6 m/s3. 一个火箭以20 m/s的速度垂直上升,加速度为10 m/s²,求它上升的位移。
答:位移 = 初速度×时间 + ½ ×加速度 ×时间² = 20 m/s ×t + ½ × 10 m/s² × t²(t为时间)练习题二:1. 如果力的大小为40牛顿,物体的质量为5千克,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答:加速度 = 力 / 质量 = 40 N / 5 kg = 8 m/s²2. 如果物体的质量为8千克,加速度为4 m/s²,求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大小。
答:力 = 质量 ×加速度 = 8 kg × 4 m/s² = 32 N3. 弹簧常数为200牛/米,弹簧伸长了0.5米,求作用于弹簧上的力的大小。
答:力 = 弹簧常数 ×伸长的长度 = 200 N/㎡ × 0.5 m = 100 N练习题三:1. 如果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2千克和4千克,它们之间的引力大小为多少?答:引力 = 万有引力常数 ×(质量1 ×质量2)/ 距离² = 6.67 ×10⁻¹¹ N·㎡/kg² ×(2 kg × 4 kg)/ 距离²(距离为两物体间的距离)2. 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为0.1米,它们之间的引力大小为10牛顿,求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795c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e.png)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题:在高空自由落体实验中,小明操作了如下步骤:从高空坠落后紧贴金属楼梯向上攀爬。
请问小明为什么能够在坠落后紧贴金属楼梯向上攀爬?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会产生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
当小明坠落时,他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加速,与此同时,小明身体同样会对地面产生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
当小明坠落至金属楼梯时,他的身体将产生与金属楼梯接触的反作用力,并且在该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小明能够紧贴金属楼梯向上攀爬。
第二题:小华用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进行了如下实验:物体固定在桌面上,小华通过施加一个10N的水平推力将物体推了1m的距离。
请问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解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即 F外 = F摩擦。
已知施加的水平推力 F外 = 10N,推动的距离为1m。
由功的定义可知:功 = 力 ×距离。
设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F摩擦,由于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所以水平推力和摩擦力的功相互抵消。
则 F外 × 1 = F摩擦 × 1,即 10 × 1 = F摩擦 × 1。
解方程可得 F摩擦= 10N。
所以物体的摩擦力为10N。
第三题:小李用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平滑水平桌面上进行了如下实验:开始时物体静止,小李通过施加一个20N的水平推力将物体推了3m的距离。
请问物体的动能变化是多少?解析:在物体平滑运动的情况下,动能定理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动能变化。
动能定理表达式为:△E动 = F外 ×△s已知施加的水平推力 F外 = 20N,推动的距离为3m。
代入公式可得△E动 = 20 × 3 = 60J。
所以物体的动能变化为60J。
第四题:小明用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了如下实验:物体初始速度为10m/s向上运动,经过2秒后达到垂直上抛的最高点。
请问物体在这2秒内所受的合外力是多少?解析:根据运动学知识,物体在垂直上抛运动中,在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
物理高二电学练习题
![物理高二电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763d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d.png)
物理高二电学练习题题目一:1. 一个由电阻为 R 的电阻器和电阻为 R 的电子器件并联,两个器件之间的电流为 I ,求电子器件的电流和电阻器的电流。
解答:由于两个器件是并联的,所以它们之间的电势差相同。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 I 等于总电压 U 除以总电阻 R(即 I = U/R)。
对于电子器件而言,电流 Ie 为总电流 I;对于电阻器而言,电流 Ir 为总电流 I 减去电子器件的电流 Ie。
因此,电子器件的电流为 Ie = I,电阻器的电流为 Ir = I - Ie = I - I = 0。
题目二:2. 一个由电阻为4 Ω 的电阻器串联于电压为 8 V 的电源上,求电路中的电流以及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解答: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I 等于总电压 U 除以总电阻 R(即I = U/R)。
根据题目给出的电压和电阻值可得:I = 8 V / 4 Ω = 2 A。
根据电压分压定律,电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总电压 U: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 8 V。
题目三:3. 一个由电阻为3 Ω 的电阻器与电阻为6 Ω 的电阻器并联,两个电阻器组合后串联于电压为 6 V 的电源上,求电路中的电流以及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解答:由于两个电阻器是并联的,它们之间的电势差相同。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 I 等于总电压 U 除以总电阻 R(即 I = U/R)。
根据电阻器并联的特性,等效电阻Re = 1 / (1/3 + 1/6) = 2 Ω。
根据题目给出的电压和等效电阻可得:I = 6 V / 2 Ω = 3 A。
电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总电压 U: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 6 V。
题目四:4. 一个由电阻为2 Ω 的电阻器串联于电流为 2 A 的电源上,求电路中的总电压以及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解答: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压 U 等于电流 I 乘以总电阻 R(即U = I*R)。
根据题目给出的电流和电阻值可得:U = 2 A * 2 Ω = 4 V。
高二物理练习题附详细答案推荐
![高二物理练习题附详细答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7078e4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5.png)
高二物理练习题附详细答案推荐在高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做一些练习题,可以帮助巩固和提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高二物理练习题,并附上详细的答案解析,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问题一: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分别从30米和50米高的地方自由下落,那么它们同时落地时的速度比是多少?解答:根据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公式:v² = v₀² + 2aΔh设物体1的速度为 v₁,物体2的速度为 v₂对于物体1:v₁² = 0 + 2 × 9.8 × 30对于物体2:v₂² = 0 + 2 × 9.8 × 50将两个式子相除得到:(v₁/v₂)² = 30/50 = 3/5所以 v₁/v₂ = √(3/5) ≈ 0.774即物体1的速度是物体2的速度的0.774倍。
2. 问题二: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匀速运动的速度 v = s/t所以 s = v × t = 20 × 3 = 60(m)所以汽车行驶的距离为60米。
3. 问题三: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一个力5N作用,求物体在5秒内的速度变化。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所以 a = F/m = 5/2 = 2.5(m/s²)加速度 a = (v - u) / t其中 v 为最终速度,u 为初速度,t 为时间。
代入已知值:2.5 = (v - 0) / 5所以 v = 2.5 × 5 = 12.5(m/s)所以物体在5秒内的速度变化为12.5m/s。
通过这些简单的例题,我们可以加深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成绩。
高二物理必修三电荷练习题
![高二物理必修三电荷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7531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2.png)
高二物理必修三电荷练习题1. 以下关于电荷和电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电子带有负电荷,质子带有正电荷。
B.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C. 引力是一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D. 电子的电荷量是质子的电荷量的两倍。
答案:A、B解析:A选项正确,根据电子带有负电荷,质子带有正电荷的事实,可以得出A选项的结论。
B选项正确,库仑是电荷的单位,符合国际单位制原则。
C选项错误,引力是一种质量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无关。
D选项错误,电子的电荷量和质子的电荷量相等,不具备两倍关系。
2. 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 电荷的多少B. 电场的强弱C. 电荷的正负性D. 电荷间的距离答案:A、B、C解析:A选项正确,电荷的多少越大,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B选项正确,电场的强弱越大,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C选项正确,电荷的正负性不同,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
D选项错误,与电场力无关。
3. 三个点电荷Q1、Q2、Q3分别位于坐标轴上的点A(2, 0)、B(-2, 0)、C(0, 3)。
已知Q1 = 4μC,Q2 = 2μC,Q3 = -3μC,求Q3处的电场强度。
解析:首先计算点C处Q1和Q2对Q3的电场强度的贡献,然后将两个电场强度矢量相加。
设Q1对Q3的电场强度为E1,Q2对Q3的电场强度为E2,Q3处的总电场强度为E。
由库伦定律可知,Q1对Q3的电场强度公式为:E1 = k × |Q1| / r1²其中,k为电场力常量,r1为Q1到Q3的距离。
代入已知值计算E1:E1 = (9 × 10^9 N·m²/C²) × (4 × 10^-6 C) / (3 m)²E1 ≈ 16 × 10^3 N/C同理,计算Q2对Q3的电场强度E2:E2 = k × |Q2| / r2²代入已知值计算E2:E2 = (9 × 10^9 N·m²/C²) × (2 × 10^-6 C) / (2 m)²E2 ≈ 18 × 10^3 N/C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将E1和E2的矢量相加得到Q3处的总电场强度E。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14ff5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9.png)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自从牛顿奠定了理论物理学的基础以来,物理学的公理基础的最伟大变革,是由法拉第、麦克斯韦在电磁现象方面的工作所引起的。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11.对于电场中A、B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势差的定义式UAB=WABq,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UAB与电场力做功WAB成正比,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成反比B.把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则有UAB0C.电势差的定义式中,UAB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无关D.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等于把正电荷q从A点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功解析:选BC.根据电势差的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静电力所做的功,仅由电场及两点的位置决定,与移动的电荷量及做功的多少无关,即U=Wq也是比值定义式,故应选B、C.2.(2011年安徽省两地三校高二联考)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q=2.0 10-9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静电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6.010-5 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 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3.0104 VB.1.0104 VC.4.0104 VD.7.0104 V解析:选B.由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得电场力对物体做的功W=8.010-5 J-6.010-5 J=2.010-5 J.由W=q(b)得b=W/q=1104 V,所以只有B对.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2一、选择题1.在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AB=75 V,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BC=-200 V,则A、B、C三点电势高低关系为( )A. B.BC. D.A解析:选C.UAB=75 V表示A比B高75 V,UBC=-200 V,表示C比B高200 V,所以三点电势高低为B,选C.2.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从a点移至b点,静电力做功5 eV,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由b到aB.a、b两点的电势差是5 VC.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5 eVwD.因电势零点未确定,故不能确定a、b间的电势差解析:选ABD.电子在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做正功,说明电势升高,电子的电势能减少,因此B错误;C正确;由于电场线方向不一定沿ab 连线方向,故A错误;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为确定的数值.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无关,故D错误.3.一电子飞经电场中A、B两点,电子在A点电势能为4.810-17 J,动能为3.210-17 J,电子经过B点时电势能为3.210-17 J,如果电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A.电子在B点时动能为4.810-17 JB.由A到B电场力做功为100 e VC.电子在B点时动能为1.610-17 JD.A、B两点间电势差为-100 V解析:选ABD. 因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子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故有EkA+EpA=EkB+EpB,可得出EkB=4.810-17 J,A正确C错误;电势能减少了4.810-17J-3.210-17 J=1.610-17 J,故由A到B电场力做正功1.610-17 J=100 eV,B正确;由100 eV=UAB(-e)得:UAB=-100 V,故D正确.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过原、副线圈每一匝磁通量之比是10∶1B.穿过原、副线圈每一匝磁通量的变化率相等C.原、副线圈每一匝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之比为10∶1D.正常工作时原、副线圈的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1∶1解析:选BD.对理想变压器,B选项认为无磁通量损漏,因而穿过两个线圈的磁通量相同,磁通量变化率相同,因而每匝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才导致电压与匝数成正比;D选项可以认为忽略热损耗,故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5.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若增加接在副线圈两端的负载,则( )A.副线圈中电流增大B.副线圈输出的电功率减小C.原线圈中电流不变D.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增大解析:选AD.由于U1、U2不变,负载增加,用电器的`总电阻减小,由I2=U2R知I2增大,A对C错.由P=UI解得P2=U2I2,所以P2增大,P1增大,B错D对.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31.1927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在伦敦第一次用电传递了活动的图像,标志着电视的诞生.电视塔天线发送的是( )A.电子B.电流C.声波D.电磁波答案:D2.对红外线的作用及来源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B.红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C.红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热作用D.红外线容易穿过云雾、烟尘答案:ACD解析: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且热物体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本领大,A正确.荧光效应是紫外线的特性,红外线没有,红外线显著的作用是热作用,B错误,C正确.红外线波长较长,衍射能力较强,D正确.3.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可见光、γ射线、伦琴射线按波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B.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伦琴射线C.γ射线、伦琴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D.紫外线、红外线、γ射线、伦琴射线、无线电波、可见光答案:A解析:在电磁波谱中以无线电波波长最长,γ射线波长最短,所以正确的顺序为A.4.我们生活中用的日光灯是靠镇流器产生的高电压使灯管中的稀薄汞蒸气发出某种电磁波,该电磁波射到灯管壁上的荧光粉上,从而发光.你认为汞蒸气激发后发射的电磁波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γ射线答案:B解析:该电磁波使荧光粉发光,说明该电磁波具有荧光效应,所以应为紫外线.5.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为了将埋在倒塌建筑中的被困者迅速解救出来,救援队在救援过程中使用生命探测仪来寻找被压在废墟中的伤员,这种仪器主要是接收人体发出的( )A.可见光B.红外线C.紫外线D.声音答案:B解析:不同温度的物体会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生命探测仪就是根据人体发出红外线与周围环境不同而寻找的,故选B项.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太阳光把地面晒得发热是因为可见光的热效应在各种电磁波中是最强的B.医院里用X射线进行人体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本领最大的C.科学家关注南极臭氧层空洞是因为过强的紫外线会伤害动植物D.在热学中所说的热辐射就是指红外线辐射答案:CD解析:热效应最强的是红外线,A选项错误;贯穿本领最强的是γ射线,B选项错误;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动植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所以C、D选项正确.7.家庭的照明电路使用的是220 V的交变电流,这个交变电流是按正弦规律周期性变化的,所以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又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这样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而产生电磁波.该电磁波的波长是多少?答案:6×106 m解析: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为真空中的光速c=3×108 m/s,而家庭用照明电的频率为f=50 Hz,故产生电磁波的波长λ== m=6×106 m.8.下表给出了无线电波各波段的特性及主要用途,试求长波和短波的频率范围.波段波长频率传播方式主要用途长波30 000~3 000 m地波超远程无线电通信和导航中波3 000~200 m100 kHz~1 500 kHz地波和天波调幅(AM)无线电广播、电报中短波200~50 m1 500 kHz~6 000 kHz短波50~10 m天波续表波段波长频率传播方式主要用途米波(VHF)10~1 m30 MHz~300 MHz近似直线传播调频(FM)无线电广播、电视、导航分米波(UHF)10~1 dm 300 MHz~3 000 MHz直线传播移动通信、电视、雷达、导航厘米波10~1 cm3 000 MHz~30 000 MHz毫米波10~1 mm30 000 MHz~300 000 MHz答案:长波:10 kHz~100 kHz 短波:6 MHz~30 MHz解析:由表中数据知长波波长范围30 000~3 000 m,而波速c=3×108 m/s.由c=λf可知f1== Hz=1×105 Hz=100 kHz.f2== Hz=1×104 Hz=10 kHz,则长波频率在10 kHz~100 kHz间.同同理可读出短波波长在50~10 m之间,则频率范围在6 MHz~30 MHz之间.。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c6516c0b1c59eef8c7b4fe.png)
高二物理练习题一选择题1.质子和一价钠离子分别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它们的圆周半径恰好相等,这说明它们在刚进入磁场时: ( )A.速率相等B.带电量相等C.动量大小相等D.质量相等2.“中国月球着陆探测器”在中国航天馆揭开神秘面纱.它将带着中国制造的月球车,在38万千米之外的月球表面闲庭信步.月球的表面长期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使得“月壤”中的32He 含量十分丰富,科学家认为,32He 是发生核聚变的极好原料,将来32He也许是人类重要的能源,所以探测月球意义十分重大.关于32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He 的原子核内有三个中子两个质子B.32He的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两个质子C.32He 发生聚变,放出能量,一定会发生质量亏损D.32He 原子核内的核子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3.矩形线圈ABCD 位于通电直导线附近,如图所示,线圈和导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线圈的两个边与导线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线圈远离导线移动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B.当导线中的电流I 逐渐增大或减小时,线圈中无感应电流C.当线圈以导线为轴转动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D.当线圈以CD 为轴转动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4.若在磁场是由地球表面带电产生的,则地球表面带电情况是: ( ) A.正电 B.负电 C.不带电 D.无法确定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子和质子结合氘核时吸收能量B .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减小C .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D .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6.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跟中性面重合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线圈中的磁通量为零 B.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C. 线圈的每一边都不切割磁感线 D.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不为零7.正离子源发射出正离子经加速电压后,进入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中,电场和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发现离子向上偏转,要使离子沿直线通过混合场,需要: ( )A.增大电场强度E,减小磁感应强度BB.增大电场强度E,减小加速电压UC.适当增大加速电压UD.适当减小电场强度E9.如图所示,abcd 为一闭合金属线框,用绝缘线挂在固定点O ,当线框经过匀强磁场摆动时,可以判断(空气阻力不计):( )A.线框进入磁场或离开磁场时,线框中均有感应电流产生B.线框进入磁场后,越靠近OO/线时,电磁感应现象越明显C.此摆最终会停下来D.此摆的机械能不守恒10.如图所示,L 为一个带铁芯的线圈,R 是纯电阻,两支路的直流电阻相等,那么在接通和断开开关瞬间,两表的读数I1和I2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 )A. I1<I2, I1>I2B. I1>I2, I1<I2C. I1<I2, I1=I2D. I1=I2, I1<I211.如图所示,abc 为三个同心圆环,且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此平面向里的磁场局限在b 环内部,当磁场减弱时,三个金属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关系是:( )A.Ea>Eb>EcB. Ea<Eb<EcC. Ea<Eb=EcD. Ea=Eb>Ec11.(2011·合肥模拟)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A 球与质量为3m 的静止B 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 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 .0.6vB .0.4vC .0.2vD .v12.2010年2月,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代表团凭借申雪/赵宏博在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的完美表现,获得本届冬奥会上的第一块金牌,这也是中国队在花样滑冰赛场上获得的首枚奥运会金牌.若质量为m 1的赵宏博抱着质量为m 2的申雪以v 0的速度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赵宏博突然将申雪向前水平推出,推出后两人仍在原直线上运动,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分离时赵宏博的速度为v 1,申雪的速度为v 2,则有( )A .m 1v 0=m 1v 1+m 2v 2B .m 2v 0=m 1v 1+m 2v 2C .(m 1+m 2)v 0=m 1v 1+m 2v 2D .(m 1+m 2)v 0=m 1v 1二.实验题( 本题14分)13.(4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和厚度,读出下图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________cm ,厚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mm.Id14.(10分)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2.5V,0.6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1)在小电珠接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档____倍率(选填“×1”、“×10”、或“×100”)进行测量。
高二物理练习题电学
![高二物理练习题电学](https://img.taocdn.com/s3/m/c615c3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1.png)
高二物理练习题电学一、选择题1. 两个电阻分别为4欧和6欧的两个导体串联在一起,通以2A的电流,求这两个导体之间的总电压是多少?A) 4VB) 6VC) 12VD) 10V2. 一个电源的电动势为12V,内阻为2欧,当它与一个外阻为4欧的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A) 2AB) 3AC) 4AD) 5A3. 一个电源的电动势为10V,内阻为2欧,当它与一个外阻为6欧的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A) 1AB) 2AC) 3AD) 4A4. 一个电源的电动势为5V,内阻为1欧,它与一个外阻为5欧的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A) 0.5AB) 1AC) 1.5AD) 2A5. 一个电源的电动势为9V,内阻为3欧,当它与一个外阻为6欧的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A) 1AB) 2AC) 3AD) 4A二、计算题1. 在一个电路中,一个电阻为2欧的负载连接到电源上,电源的电动势为12V,内阻为3欧。
求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源的输出电流。
(提示:使用欧姆定律和电源的内阻)2. 在一个并联电路中,两个电阻分别为3欧和4欧,电源的电动势为10V,内阻为2欧。
求整个电路中的总电流和每个电阻上的电压。
(提示:使用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公式)3. 在一个串联电路中,两个电阻分别为5欧和6欧,电源的电动势为15V,内阻为2欧。
求整个电路中的总电流和每个电阻上的电压。
(提示:使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公式)4. 在一个电路中,一个电阻为10欧的负载连接到电源上,电源的电动势为24V,输出电流为2A。
求电源的内阻。
(提示:使用欧姆定律和电源的输出电流)5. 在一个电路中,一个电阻为8欧的负载连接到电源上,电源的电动势为12V,输出电流为1A。
求电源的内阻。
(提示:使用欧姆定律和电源的输出电流)三、简答题1. 请解释电阻的定义和单位。
2. 什么是欧姆定律?请写出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请解释串联和并联电路,并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高二物理必修三练习题
![高二物理必修三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a153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f.png)
高二物理必修三练习题高二物理必修三是学习物理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和现象。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知识,并且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题一:力的作用与力的分解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恒力3N的作用力,求该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加速度是多少?(10分)2. 若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则可以断定该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吗?试举例说明。
(10分)练习题二:牛顿第二定律与质量1. 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受到一个作用力4N,求该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10分)2. 在草原上有一块石头,若我们用同样的力推动该石头和推动一个质量较小的小石头,哪个石头的加速度更大?为什么?(10分)练习题三:弹性力与胡克定律1. 当物体受到一个弹簧拉伸力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2. 如果将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悬挂在弹簧上,发现弹簧伸长了0.5m,求该物体所受的拉力大小。
(弹簧劲度系数为60N/m)(10分)练习题四:力和加速度的关系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使其产生加速度1m/s²,若该物体的质量增加到4kg,受到相同的力作用时,新的加速度是多少?(10分)2.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变,它受到的力增加了一倍,那么它的加速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10分)练习题五:作业一1. 如果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这个小球在下滑的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力?这些力的方向如何?(10分)2. 在电梯上,当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一个站在电梯上的人感觉自己的体重增加了,这是为什么?(10分)练习题六:作业二1. 在一个竖直向上的坡道上,有一辆质量为100kg的小汽车,它受到了与坡度无关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为300N,小汽车所受的推力是多少才能保持匀速上坡?(10分)2. 在上一题的情况下,如果小汽车所受的推力为700N,小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10分)练习题七:弹性力与动能1. 弹射器上的橡皮筋拉紧后发射小球,小球射出的速度是否受到橡皮筋的劲度系数的影响?为什么?(10分)2. 在一个摩擦很小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当物体从静止开始逐渐向右推动,直到达到2m/s的速度时停止推动,求整个过程中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适合高二物理的基础练习题推荐
![适合高二物理的基础练习题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6bcec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f.png)
适合高二物理的基础练习题推荐在高二物理学习阶段,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大量的基础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并巩固所学内容。
本文将为高二物理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基础练习题,以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效果。
1. 力与运动a) 选择题:1) 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所受的合力是多少?A. 零B. 正方向的力C. 负方向的力D. 无法确定2) 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F作用后发生位移s,另一个物体受到力2F 作用后所发生的位移是多少?A. sB. s/2C. 2sD. 4sb) 计算题:1) 一个物体以40 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停止所需的时间是5秒,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物体以10 m/s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后它的速度是多少?2. 动力学a) 选择题:1) 在一个平滑的水平面上,对一物体作用一个恒力,使物体保持等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少?A. 常数B. 与速度成正比C. 与速度成反比D. 零2) 当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进行直线运动时,所受的重力是多少?A. 始终垂直向上B. 始终垂直向下C. 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D. 与加速度方向有关b) 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3 N的恒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 kg,受到30 N的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3. 能量与功a) 选择题:1) 抛出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当它上升到最高点时,动能和势能的比值是多少?A. 动能大于势能B. 动能小于势能C. 动能等于势能D. 无法确定2) 摩擦力做功时,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平行B. 垂直C. 反向D. 无关b) 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从高处下落,下落过程中,其势能减少400 J,求物体下落的高度。
2) 一个物体受到10 N的阻力水平滑行一段距离,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00J,求物体滑行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二(下)学期321班物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B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C .磁铁的周围存在磁场,说明磁场不一定是电荷运动产生的
D .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其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也不垂直
2. 一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1,时间内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B .t1~t2时间内物体机械能守恒 C .t2~t3时间内物体向下运动 D. 0~t2时间内物体机械能一直增大
3.甲乙两人在光滑冰面上相向运动,相遇时两人掌心相碰互推对方,分开后两人运动方向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 甲>m 乙,则甲对乙的冲量一定大于乙对甲的冲量
B .无论甲、乙质量关系如何,甲、乙两人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一定相等
C .若甲的运动方向没变,则相互作用前甲的速率一定大于乙的速率 D.若甲的运动方向没变,则相互作用前甲的动量一定大于乙的动量
4.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M 、N 之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虚线下方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质子和α粒子分别从上板中心S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电场加速后从0点垂直磁场边界进入匀强磁场,最后从a 、b 两点射出磁场(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从a 点离开的是α粒子
C .从b 点离开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率较大
D .粒子从S 出发到离开磁场,由b 点离开的粒子所用时间较长
5.将质量相等的A 、B 两小球从同一高度以相同速率抛出,其中A 竖直上抛,B 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B .两小球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等
C .从抛出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两小球做的功相等
D .从抛出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
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 点的点电荷,以E 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 表示点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
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
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A 、θ增大,E 增大 B 、θ增大,p
E 不变
C 、θ减小,
p
E 增大 D 、θ减小,E 不变
7.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动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
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01t s =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小
B
.该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C
.该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t V π= D .电动势瞬时值为22V 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45︒
8.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
间内( )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
2
1v v +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二、实验题:
9.(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该同学将滑块从距离光电门x 远处由静止释放,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记录的时间为Δt ;测得气垫导轨长度为L1垫起一端距离水平桌面的高度为h 。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mm ;若重力加速度为g ,用相关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则滑块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理论值可表示为a= ,加速度的测量值可表示为a= 。
10.(9分)某实验小组想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实验室找到了如下器材: 待测电源 一段粗细均匀总阻值为Ro 的金属丝 不计内阻的电流表 阻值为R1的电阻 刻度尺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他们的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1)测得金属丝总长度为L0;
(2)然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测量,图中Rx 表示金属丝。
请根据电路图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线;
(3)不断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记录得多组电流表示数,和对应的金属丝长度L 。
根据所得数据做出了
图像如图丙所示,图中坐标值a 、b 、L1均为已知,则电源的电动势E= ;电源的内电
阻r= 。
(用图中坐标值和相关物理量表示)
v 1
三、计算题:
11.质量为m的杂技演员(可视为质点)抓住一端固定于O点的绳子,从距离水平安全网高度为h的A点
由静止开始运动,A与O等高。
运动到绳子竖直时松开绳子,落到安全网上时与A点的水平距离也为h,不
计空气阻力,求:
(1)松开绳子前瞬间绳子拉力的大小;
(2)O、A之间的距离。
12.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奥运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60kg的运动
员从长直助滑道末端AB的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2
3.6/
a m s
=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
24/
B
v m s
=
,A与B的竖直高度差H=48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
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
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m,
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530J,取
2
10/
g m s
=,求:
(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
F
的大小;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
13.如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例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
已知
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
角为30°。
不计重力。
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14.如图,绝缘粗糙的竖直平面MN左侧同时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
场强度大小为E,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滑
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MN下滑,到达C点时离开MN做曲线运动。
A、C两点间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滑块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vc;
(2)求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15.如图,两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距l,左端与一电阻R相连;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
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置于导轨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导轨以速度v
匀速向右滑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
已知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重
力加速度大小为g,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
求
(1)电阻R消耗的功率;
(2)水平外力的大小。
16.一质量为0.5 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 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
物
块以v0=9 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 m/s,碰后以6 m/s的速
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
g取10 m/s2。
(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碰撞时间为0.05 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
(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