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练习试卷习题二(含答案) (44)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练习试卷习题二(含答案) (44)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练习试卷习题二(含答案) (44)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练习试

卷习题二(含答案)

某校规定学期综合成绩按照平日成绩2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50%计算,由此看出,期中成绩的权是______.

【答案】30%

【解析】

【分析】

根据权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比的形式,如4:3:2,

另一种是百分比的形式,如平日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等.

【详解】

解: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可知:

期中成绩的权为30%.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

52.在一次爱心捐款中,某班有40名学生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有捐5元、10元、20元、50元的.如图所示的是不同捐款的人数比例,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_________元,中位数是_________元,众数是_________元.

【答案】16 , 5 , 5 .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扇形统计图中各种情况所占的比例,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求出这个班的学生捐款的平均数;再分别求出捐5元、10元、20元、50元的人数,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即可求出这个班的学生捐款的中位数、众数.【详解】

这个班的学生捐款的平均数是:5×60%+10×10%+20×10%+50×

20%=16(元);

捐5元、10元、20元、50元的人数分别是:40×60%=24,40×10%=4,40×10%=4,40×20%=8,

把40名同学捐款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两个数是5,5,所以中位数是(5+5)÷2=5(元);

由于捐款5元的有24人,人数最多,所以众数是5元,

答:这个班的学生捐款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16元、5元、5元.

【点睛】

此题考查众数,中位数,加权平均数,扇形统计图,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

53.随机抽取某市一年(以365天计)中的30天的日平均气温状况统计如下:

请根据上述数据填空: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

(2)该城市一年中日平均气温为26℃的约有________天

(3)若日平均气温在17℃~23℃为市民“满意温度”,则该城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约有________天

【答案】22℃73 146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和图表数据求解即可.

【详解】

解:(1)根据概念,由图可知中位数是22℃;

×365=73;

(2)由图可知每个月平均气温26℃有6天,故6

30

×365=146.(3)由图可知每个月“满意温度”有12天,故12

30

故答案为:(1)22℃;(2)73(3)146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中位数的求法.

54.每年5月11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某校为了解全校2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随机抽测了200名学生的体重,根据体质指数(BMI)标准,体重超标的有15名学生,则估计全校体重超标学生的人数为

______名.

【答案】150

【解析】

【分析】

用全校学生人数乘以样本中体重超标人数占比即可,

【详解】

估计全校体重超标学生的人数为:15

?=名.

2000150

200

故答案为150.

【点睛】

考查样本估计总体,明确总体,样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5.某林业部门统计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下的移植成活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估计这种幼树移植成活率的概率为 (精确到0.1). 【答案】0.9 【解析】 【分析】

对于不同批次的幼树移植成活率往往误差会比较大,为了减少误差,我们经常采用多批次计算求平均数的方法.

【详解】 ∵0.9230.8830.8900.9150.9050.8970.902

x 0.97

++++++=

≈,

∴这种幼树移植成活率的概率约为0.9. 故答案是:0.9

56.为了解我市初三女生的体能状况,从某校初三的甲、乙两班中各抽取27名女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测试数据统计结果如右表。如果每分钟跳绳次数≥105次的为优秀,那么甲、乙两班的优秀率的关系是

【答案】甲优<乙优

【解析】

试题分析:要比较甲乙两班的优秀率,只要比较一下中位数即可,甲乙两班的中位数都为第13位同学的成绩,所以,通过比较甲乙两班的中位数即可比较

优秀率.

从表格中可看出甲班的中位数为104,104<105,乙班的中位数为106,106105,

即甲班大于105次的人数少于乙班,

所以甲、乙两班的优秀率的关系是甲优<乙优.

考点:利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概念,即可完成.

57.某工程队有14名员工,他们的工种及相应每人每月工资如下表所示:

现该工程队进行了人员调整:减少木工2名,增加电工、瓦工各1名,与调整前相比,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填“变小”、“不变”或“变

大”).

【答案】变大.

【解析】

试题分析:∵减少木工2名,增加电工、瓦工各1名,∴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不变,但是每个数据减去平均数后平方和增大,则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变大.故答案为变大.

考点:方差.

58.某巴蜀中学组织数学速算比赛,5个班级代表队的正确答题数如图.这5个正确答题数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

【答案】15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13、13、15、15、20,

最中间的数是15,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5

故答案为15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如果一组数据有奇数个,那么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排在中间位置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一组数据有偶数个,那么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排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59.某校八年级(1)班为了了解同学们一天零花钱的消费情况,对本班同学开展了调查,将同学一周的零花钱以2元为组距,绘制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各组的频数之比为2∶3∶4∶2∶1.

(1)若该班有48人,则零花钱用最多的是第_____组,有_______人;

(2)零花钱在8元以上的共有_____人;

(3)若每组的平均消费按最大值计算,则该班同学的日平均消费额是

_______元(精确到0.1元)

【答案】第五组4人12人7.5

【解析】

【分析】

(1)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可知,小正方形越高,数值越大,反之越小,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频数=总人数×频率计算即可;

(3)计算出各组的人数,然后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1)由图可知,零花钱用最多的是第3组,有4

48=1612

?

人; (2)8元以上的频率=31

=124

,

∴零花钱在8元以上的人数为:1

48=124

? .

(3)平均数=24364821012

23421

?+?+?+?+?++++=7.5 .

故答案为:3,16,12,7.5. 【点睛】

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60.已知1x 与2x 的平均数是4,则1x +1与2x +3的平均数是 .

【答案】6. 【解析】

试题分析:∵1x 与2x 的平均数是4,即12

12482

x x x x +=?+=, ∴1x +1与2x +3的平均数是

()()1212134846

2

2

2

x x x x ++++++===.

考点:1.平均数;2.整体思想的应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