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竞赛试题

合集下载

苏科版七上初一数学竞赛系列训练题含答案

苏科版七上初一数学竞赛系列训练题含答案

苏科版七上初一数学竞赛系列训练题含答案初一数学竞赛系列训练(12)一、多项选择题1.平面上有5个点,其中仅有3点在同一直线上,过每2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作直线()条a、 6b.7c.8d.92.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a、 3b。

1或3C。

1或2或3D。

不一定是1,2,33.平面上6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仅有3条直线过一点,则截得不重叠线段共有()a.36条b.33条c.24条d.21条4.已知平面上有n个点a、B和C在一条直线上,a、D、F和E四个点也在一条直线上。

除了一些,没有三点共线或四点共线。

如果将这n个点用作一条直线,则总共可以绘制38条不同的直线。

此时,n等于()(a)9(b)10(c)11(d)125.如果平行线AB和CD与相交线EF和GH相交,形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相同的侧内角()a.4 vs.b.8 vs.c.12 vs.d.16 vs.6。

如图所示,如果已知FD‖be,∠ 1 + ∠ 2 - ∠ 3=()a.90°b.135°c.150°D.180°each二、填空gbfa3g2b1cca1edf2dbd第5题f问题6 e问题77.如图,已知ab∥cd,∠1=∠2,则∠e与∠f的大小关系;8.平面上有5个点,每两点都连一条直线,问除了原有的5点之外这些直线最多还有交点9.平面上的三条直线最多可分为三部分。

10.如图所示,ab‖CD‖EF,PS?GH在P,∠ FRG=110°,则acser第10题lhfgpqbd∠psq=。

11.假设a和B是直线L外的两点,则AB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之间的交点数为。

12.平面内有4条直线,无论其关系如何,它们的交点个数不会超过个。

三、回答问题13.已知:如图,de∥cb,求证:∠aed=∠a+∠b14.已知:如图,ab∥cd,求证:∠b+∠d+∠f=∠e+∠gdaaebfecgcbd第13题第14题15.如图所示,已知CB?AB,CE∠ BCD,de∠ CDA,∠edc+∠ecd=90°,求证:da?ab16.平面上两个圆和三条直线有多少个不同的交点?17.平面上5个圆两两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不同的交点?最多将平面分成多少块区域?18.直线上5分,直线外3分。

七年级数学下册 7.4 认识三角形测试题(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 7.4 认识三角形测试题(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认识三角形一选择题:1.有5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6cm,任意取其中的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可搭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A.5个 B.6个 C.7个 D.8个2.在△ABC中,画出边AC上的高,下面4幅图中画法正确的是()A.B. C. D.3.如图,AD是△ABC的中线,CE是△ACD的中线,DF是△CDE的中线,若S△DEF=2,则S△ABC等于( )A.16 B.14 C.12 D.104.三角形两边长为6与8,那么周长的取值X围()A.2<<14 B.16<<28 C.14<<28 D.20<<245.如图,已知点D是△ABC的重心,连接BD并延长,交AC于点E,若AE=4,则AC的长度为()A.6 B.8 C.10 D.126.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 )A.40° B.30° C.20° D.10°7.在△ABC中,AB=8,AC=6,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X围是()A.6<AD<8 B.2<AD<14 C.1<AD<7 D.无法确定A.3<<8B.5<<11C.6<<10D.8<<119.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5 B.6 C.7 D.810.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 ( )A.10 B.7 C.5 D.411.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5°,则∠BDC 等于()A.60° B.60° C.70° D.75°12.已知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A.315° B.270° C.180° D.135°13.如图,∠1,∠2,∠3,∠4恒满足的关系是( )A.∠1+∠2=∠3+∠4 B.∠1+∠2=∠4-∠3C.∠1+∠4=∠2+∠3 D.∠1+∠4=∠2-∠314.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时,则与和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B.C. D.15.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A.90° B.100° C.130° D.180°16.如图所示,分别以边形的顶点为圆心,以1cm为半径画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A. B. C.D.17.如图,已知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为()A.3个C.5个D.6个18.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o,连续四条边的长依次为 1,3,3,2,则这个六边形的周长是( ) A. 13 B. 14 C. 15 D. 1619.如图,P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过P点分别做三边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F,则PD+PE+PF 的值为( )A.B. C.2 D.20.图1为一X三角形ABC纸片,点P在BC上,将A折至P时,出现折痕BD,其中点D在AC上,如图2所示,若△ABC的面积为80,△ABD的面积为30,则AB与PC的长度之比为()A.3:2 B.5:3 C.8:5 D.13:8二填空题:21.已知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4、a、8,则a的取值X围是;如果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周长为.2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cm,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的两部分之差是3cm,则它的腰长是23.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108°,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它的内角和是.24.如图在△ABC中,∠A=50°,∠ABC的角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25.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______.则∠P=_________°.2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ɑ,∠β分别是∠BAD、∠BCD相邻的补角,∠B+∠CDA=140°,则∠ɑ+∠β等于________________.28.如图所示,求∠A+∠B+∠C+∠D+∠E+∠F=.29.如图,已知∠A=ɑ,∠ACD是△ABC的外角,∠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1,得∠A1;若∠A1BC 的平分线与∠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得∠A2……∠A2015BC的平分线与∠A2015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016,得∠A2016,则∠A2016=.(用含ɑ的式子表示)30.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BAC=90°,AB=2,AC=4,E、F分别是BD、CD的三等分点,连接AE、AF、EF.若四边形ABDC的面积为7,则△AEF的面积为.三简答题:31.若是的三边的长,化简.32.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ABC面积是28,AB=20cm,AC=8cm,求DE的长.33.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B=10cm,BC=8cm,AC=6cm.(1)求△ABC的面积;(2)求CD的长;(3)作出△ABC的中线BE,并求△ABE的面积.34.如图,若AE是△ABC边上的高,∠E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D,∠ACB=40°,求∠ADE.35.一个凸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的和为2 75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36.如图所示,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外角∠ACE的平分线,且与BD交于点D;(1)若∠ABC=60°,∠DCE=70°,则∠D=°;(2)若∠ABC=70°,∠A=80°,则∠D=°;(3)当∠ABC和∠ACB在变化,而∠A始终保持不变,则∠D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含∠A的式子表示∠D)37.我们知道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如图,AD是△ABC边BC上的中线,则S△ABD=S△ACD.(1)如图2,△ABC的中线AD、BE相交于点F,△ABF与四边形CEFD的面积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2)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是线段BC、AD、CE的中点,且S△ABC=8,求△BEF的面积S△BEF。

期末必刷题(压轴题,10种题型)—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苏科版)(解析版)

期末必刷题(压轴题,10种题型)—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苏科版)(解析版)

期末必刷题(压轴题,35题10种题型)【考试题型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23-24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再现了古蜀文明的辉煌景象.某校组织师生共480人开展三星堆博物馆研学活动.该校计划向运输公司租用A,B两种车型接送师生往返,若租用A型车3辆,B型车6辆,则空余15个座位;若租用A型车5辆,B型车4辆,则还有15人没有座位.(1)求A,B两种车型各有多少个座位?(2)若要求租用的每辆客车都坐满,那么共有多少种租车方案?并列出所有的租车方案.2.(23-24七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某市政府筹集了抗旱必需物资120吨打算运往灾区,现有甲、乙、丙三种车型供选择,每辆车的运载能力和运费如下表所示:(假设每辆车均满载)(1)若全部物资都用甲、乙两种车型来运送,需运费6400元,问分别需甲、乙两种车型各几辆?(2)该市政府决定甲、乙、丙三种车型至少两种车型参与运送,己知它们的总辆数为18辆,请通过列方程组的方法分别求出三种车型的数量.【答案】(1)需甲车型8辆,需车型10辆;(2)方案一:甲车型12辆,乙车型0辆,丙车型6辆;方案二:甲车型10辆,乙车型5辆,丙车型3辆;方案三:甲车型8辆,乙车型10辆,丙车型0辆.【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思想联系起来,读懂题列出方程即可求解.(1)设需甲车x辆,乙车y辆,根据运费600元,总吨数是120,列出方程组,再进行求解即可;(2)设甲车有x辆,乙车有y辆,则丙车有z辆,列出等式,再根据x、y、z均为非负整数,求出x,y,z 的值,从而得出答案.【详解】(1)解:设需甲车型x辆,乙车型y辆,根据题意,得:{5x+8y=120300x+400y=6400,解得:{x=8y=10,答:需甲车型8辆,需车型10辆;(2)解:甲车型x辆,乙车型y辆,丙车型z辆,根据题意,得:{x+y+z=185x+8y+10z=120,消去z得5x+2y=60,∴x=12−25y,因x,y是非负整数,且不大于18,得y=0,5,10,15,则x=12,10,8,6;又z是非负整数,解得z=6,3,0,∴{x=12y=0z=6或{x=10y=5z=3或{x=8y=10z=0,∴共有三种运送方案:方案一:甲车型12辆,乙车型0辆,丙车型6辆;方案二:甲车型10辆,乙车型5辆,丙车型3辆;方案三:甲车型8辆,乙车型10辆,丙车型0辆.3.(23-24八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是公安部在全国开展的一项安全守护行动,也是营造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的重要标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应当戴安全头盔.某商场欲购进一批安全头盔,已知购进2个甲种型号头盔和5个乙种型号头盔需要390元;购进4个甲种型号头盔和3个乙种型号头盔需要360元.(1)甲,乙两种型号头盔的进货单价分别是多少?(2)若该商场分别以55元/个、80元/个的价格销售完甲,乙两种型号的头盔共200个,请写出销售收入Q (元)与销售的甲种型号头盔的数量m (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商场销售该批头盔的利润能否为3150元?若能,请写出相应的采购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甲,乙两种型号头盔的进货单价分别45元和60元 (2)Q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Q =−25m +16000 (3)能,采购甲,乙两种型号头盔分别为85个和115个【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和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1)设甲,乙两种型号头盔的进货单价分别是x 元和y 元,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即可; (2)根据销售收入=售价×数量,分别计算甲、乙两种型号的头盔销售收入并求和即为Q ;(3)根据销售利润=(售价−进价)×数量,分别计算甲、乙两种型号的头盔销售利润并求和就是总的销售利润,令其值为3150,若解得的值符合题意,说明商场销售该批头盔的利润可以达到元,并求出此时(200−m )的值,否则,则不能.【详解】(1)解:设甲,乙两种型号头盔的进货单价分别是x 元和y 元. 根据题意,得{2x +5y =3904x +3y =360 ,解得{x =45y =60 ,∴甲,乙两种型号头盔的进货单价分别45元和60元; (2)销售的乙种型号头盔的数量为(200−m )个, 根据题意,得Q =55m +80(200−m )=−25m +16000, ∴ Q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Q =−25m +16000; (3)能.采购方案如下:设商场销售该批头盔的利润为w 元,则w =(55−45)m +(80−60)(200−m )=−10m +4000, 当w =3150时,−10m +4000=3150, 解得:m =85,200−m=200−85=115(个),∴当采购甲,乙两种型号头盔分别为85个和115个.4.(23-24八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第19届杭州亚运会2023年10月8日闭幕了,在亚运会期间某经销商销售带有“琮琮”吉祥物标志的甲、乙两种纪念品很畅销,该经销商用12400元一次性购进了甲、乙两种纪念品共200件.已知甲、乙两种纪念品的进价和售价如表:(1)该经销商一次性购进甲、乙两种纪念品各多少件?(2)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销售完全部纪念品,则可获得利润为多少元?【答案】(1)甲种纪念品80件,乙种纪念品120件(2)6400元【分析】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组和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1)该经销商一次性购进甲种纪念品各x件,乙种纪念品各y件,利用进货总价=进货单价×进货数量,结合该经销商用12400元一次性购进了甲、乙两种纪念品共200件,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总利润=每件销售利润×销售数量(进货数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设该经销商一次性购进甲种纪念品各x件,乙种纪念品各y件,根据题意得:{x+y=20050x+70y=12400,解得:{x=80y=120答:该经销商一次性购进甲种纪念品80件,乙种纪念品120件;(2)甲种纪念品每件利润为(100−50)元,乙种纪念品每件利润为(90−70)元,根据题意得:(100−50)×80+(90−70)×120=50×80+20×120=4000+2400=6400(元)答:可获得利润为6400元.5.(23-24七年级上·福建厦门·期末)请你观察下列几种简单多面体模型,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长方体棱数,可依据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均为四边形即有4条棱,得出总棱数为12;请你猜想多面体面数、形状、棱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完成以下计算:①如图所示,正八面体的每一个面都是三角形,则正八面体有__________条棱;②正十二面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五边形,则它共有__________条棱;(2)如下图,一种足球(可视作简单32面多面体)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黑皮为正五边形,白皮为正六边形,且边长相等,已知图中足球有90条棱;某体育公司采购630张牛皮用于生产这种足球,已知一张牛皮可用于制作30个正五边形或者制作20个正六边形,要使裁剪后的五边形和六边形恰好配套,应怎样计划用料才能制作尽可能多的足球?【答案】(1)12;30(2)用于制作30个正五边形的牛皮共180张,用于制作20个正六边形的牛皮共450张.【分析】本题考查了几何体中点、棱、面之间的关系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与整除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1)根据每一个面有三条棱,每二个面共用一条棱即可求解,即:棱数=面数×3÷2.(2)设一个足球有黑皮x块,白皮y块,根据二个面共用一条棱,结合题意可列方程组,求得每个足球黑皮块数与白皮块数;然后再设用于制作正五边形的需要m张,用于制作正六边形的需要n张,依据题意建立方程组,求得m与n的最大整数值,并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解:①正八面体的每一个面都是三角形,则每一个面有三条棱,故八个面共有8×3=24条棱,但每两个面共用一条棱,因此正八面体棱数是:24÷2=12(条).②根据①的思路可知,正十二面体共有棱数:12×52=30(条).故答案为:12;30.(2)设一个足球有黑皮x 块,白皮y 块,根据题意得: {5x +6y =90×2x +y =32,解得:{x =12y =20设630张牛皮中,用于制作正五边形的需要m 张,用于制作正六边形的需要n 张,依据题意得:{m +n ≤63030m 12=20n 20,解得:{m ≤180n ≤450(m 、n 为整数)m 、n 取最大的整数并经过检验知,m =180,n =450正好符合题意, ∴最多制作20n20=450(个)足球,且正好将630张牛皮全部用完.答:用于制作30个正五边形的牛皮共180张,用于制作20个正六边形的牛皮共450张. 【考试题型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6.(23-24八年级上·浙江湖州·期末)【问题背景】小明所在的班级开展知识竞赛,需要去商店购买A 、B 两种款式的盲盒作为奖品.B 款【问题解决】(1)某商店在无促销活动时,求A 款盲盒和B 款盲盒的销售单价各是多少元?(2)小明计划在促销期间购买A 、B 两款盲盒共40个,其中A 款盲盒m 个(0<m <40),若在线下商店购买,共需要______元;若在线上淘宝店购买,共需要______元.(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请你帮小明算一算,购买A 款盲盒的数量在什么范围内时,线下购买方式更合算?【答案】(1)某商店在无促销活动时,A 款盲盒销售单价为10元,B 款单价销售单价为8元(2)(1.6m +291),(1.8m +288);当购买A 款盲盒的数量超过15个且少于40个时,线下购买方式更合算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整式加减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1)设A 款盲盒销售单价为x 元,B 款盲盒销售的单价为y 元,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列出线下购买的费用的代数式和线上淘宝购买费用的代数式,即可求解;结合题意,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1)解:设某商店在无促销活动时,A 款盲盒销售单价为x 元,B 款盲盒销售的单价为y 元, 由题意得,{15x +10y =23025x +25y =450,解得{x =10y =8答:某商店在无促销活动时,A 款盲盒销售单价为10元,B 款单价销售单价为8元;(2)解:依题意,若在线下商店购买,共需要35+0.8×10m +0.8×8×(40−m )=1.6m +291(元) 若在线上淘宝店购买,共需要0.9×10m +0.9×8×(40−m )=1.8m +288(元) 当1.6m +291<1.8m +288 解得m >15, ∴15<m <40;答:当购买A 款盲盒的数量超过15个且少于40个时,线下购买方式更合算.7.(23-24七年级上·浙江杭州·期末)某校课后服务开设足球训练营,需要采购一批足球运动装备,市场调查发现每套队服比每个足球多60元,三套队服与五个足球的费用相等 (1)求足球的单价.(2)该训练营需要购买30套队服和y (y >10)个足球,甲、乙两商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所需商品,各自优惠方案不同:①按照以上方案到甲、乙商家购买装备各需费用多少?(用含有y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 ②请比较到哪个商家购买比较合算? 【答案】(1)足球的单价为90元;(2)①到甲商家购买装备所需费用:(4230+90y )元, 到乙商家购买装备所需费用:(4500+72y )元;② 当训练营需要购买30套队服和15个足球时,在甲乙两个商家所需费用一样多, 当训练营需要购买30套队服和超过15个足球时,在乙商家购买较合算, 当训练营需要购买30套队服和购买足球超过10个而不足15个时,在甲商家购买较合算.【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列代数式的应用,以及最优购物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设足球的单价为x元,则队服的单价为(x+60)元,根据题意“三套队服与五个足球的费用相等”,可得到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2)①购买装备所需费用=买队服的费用+买足球的费用,用含有y的代数式表示即可;②由①中的结论,先求出当甲商家的消费=乙商家的消费时,再分情况比较哪个商家购买较合算.【详解】(1)解:设足球的单价为x元,则队服的单价为(x+60)元,根据题意得,3(x+60)=5x,解得x=90,答:足球的单价为90元;(2)①由(1)得足球的单价为90元,则队服的单价为90+60=150元,到甲商家购买装备所需费用:150×30+90(y−3)=4230+90y,到乙商家购买装备所需费用:150×30+90×80%y=4500+72y;②当甲商家的消费=乙商家的消费时,即4230+90y=4500+72y,解得y=15,∴当训练营需要购买30套队服和15个足球时,在甲乙两个商家所需费用一样多,当甲商家的消费>乙商家的消费时,即4230+90y>4500+72y,解得y>15,∴当训练营需要购买30套队服和超过15个足球时,在乙商家购买较合算,当甲商家的消费<乙商家的消费时,即4230+90y<4500+72y,解得y<15,又∵y>10,∴当训练营需要购买30套队服和购买足球超过10个而不足15个时,在甲商家购买较合算.8.(23-24八年级上·浙江绍兴·期末)嵊州是香榧的盛产地之一,某榧农与某快递公司合作寄送香榧.素材1:素材2:问题解决:【答案】(1)y=6x−28(x>10);(2)最省寄送费用是94元;(3)小红最多可以购买96kg香榧,寄送方式为9件10kg,1件6kg.【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或不等式求解是解题的关键.任务1:利用电子存单2或3的总费用和计量重量列出方程求出m,从而得解;任务2:根据总计量重量是25千克,设计方案求出总费用,比较大小即可;任务3:要尽可能的多寄送,则应该多寄10千克一件的,也就是一件少于10千克的,其余都是10千克,或者也就是一件10−20千克的,其余都是10千克,设小红购买的香榧一共分y件不超过10kg的寄送方式,根据总费用不超过8000元列出不等式,求出y的取值范围,继而求出y的最大值,计算购买9件10千克的香榧剩余的钱或8件10千克的香榧剩余的钱,再根据剩余的钱计算剩余的寄送的重量,从而得解.【详解】任务1:由电子存单2可得:m(12−10)+32=44,解得:m=6,∴香榧重量超过10千克时寄送费用y(元)关于香榧重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6(x−10)+32= 6x−28(x>10)任务2:若单件寄送,则需寄费y=6×25−28=122元,若分两件寄送,则可使得每件都不少于10千克,例如一件10千克,一件15千克,需寄费32+15×6−28=94元,若分三件寄送,则可使得三件都少于10千克,,则需寄费32×3=96元,∴94<96<122,最省寄送费用是94元.任务3:∵前10千克的快递费是3.2元/千克,超过10千克的部分是6元/千克,∴设小红购买的香榧一共分y件10kg的寄送方式,由题意得,80×10y+32y≤8000,,解得y≤12513又∵y是正整数,∴y最大值为9,∴还剩下8000−80×10×9−32×9=512元,∵512=80×6+32∴9件10kg,余下的钱刚好能再购买并寄送6kg,故共可寄送96kg.若8件10kg的寄送的寄费为80×10×8+32×8=6656元,15×6−28+15×80=1262,6656+1262=7918<8000,16×6−28+16×80=1348,6656+1348=8004>8000,此时最多可寄送95kg.∴最省钱的寄送方式应该是9件不超过10kg的寄送,一件6kg寄送,∴小红最多可以购买10×9+6=96kg香榧,寄送方式为9件10kg,1件6kg.9.(23-24八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随着梦天实验舱的顺利发射,我国空间站完成了在轨组装,为了庆祝这令人激动的时刻,某校开展了关于空间站的科学知识问答竞赛.为了奖励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准备一次性购买A,B两种航天器模型作为奖品.已知购买1个A模型和1个B模型共需159元;购买3个A模型和2个B模型共需374元.(1)求A模型和B模型的单价.(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需一次性购买A模型和B模型共20个,但要求购买A模型的数量多于12个,且不超过B模型的3倍.请你给出一种费用最少的方案,并求出该方案所需的费用.【答案】(1)56元,103元;(2)购买A模型15个,B模型5个,费用最少,该方案所需的费用为1355元.【分析】(1)设1个A模型的价格为x元,1个B模型的价格为y元,根据“购买1个A模型和1个B模型共需159元;购买3个A模型和2个B模型共需374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A模型m个,则购买B模型(20-m)个,根据“购买A模型的数量多于12个,且不超过B模型的3倍”,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再结合m为整数,即可得出各购买方案,利用总价=单价×数量可求出各方案所需费用,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详解】(1)解:设1个A模型的价格为x元,1个B模型的价格为y元,依题意得:{x+y=1593x+2y=374,解得:{x=56y=103.答:1个A模型的价格为56元,1个B模型的价格为103元.(2)设购买A模型m个,则购买B模型(20−m)个,依题意得:{m>12m≤3(20−m),解得:12<m≤15.又∵m为整数,∴m可以为13,14,15,∴共有3种购买方案,方案1:购买A模型13个,B模型7个,所需费用为56×13+103×7=728+721=1449(元);方案2:购买A模型14个,B模型6个,所需费用为56×14+103×6=784+618=1402(元);方案3:购买A模型15个,B模型5个,所需费用为56×15+103×5=840+515=1355(元).∵1449>1402>1355,∴方案3购买A模型15个,B模型5个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1355元.10.(23-24九年级上·湖南邵阳·期末)某商场同时采购了A,B两种品牌的运动装,第一次采购A品牌运动装10件,B品牌运动装30件,采购费用为8600元;第二次只采购了B品牌运动装50件,采购费用为11000元.(1)求A ,B 两种品牌运动装的采购单价分别为多少元每件?(2)商家通过一段时间的营销后发现,B 品牌运动装的销售明显比A 品牌好,商家决定采购一批运动装,要求:①采购B 品牌运动装的数量是A 品牌运动装的2倍多10件,且A 品牌的采购数量不低于18件;②采购两种品牌运动装的总费用不超过15000元,请问该商家有哪几种采购方案?【答案】(1)A 种品牌运动装的采购单价为200元每件,B 种品牌运动装的采购单价为220元每件; (2)该商家共有3种采购方案,方案1:A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18件,B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46件; 方案2:A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19件,B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48件; 方案3:A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20件,B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50件.【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得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设A 种品牌运动装的采购单价为x 元每件,B 种品牌运动装的采购单价为y 元每件,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设A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m 件,则B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2m +10)件,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1)设A 种品牌运动装的采购单价为x 元每件,B 种品牌运动装的采购单价为y 元每件.根据题意,得:{10x +30y =860050y =11000,解得{x =200y =220答:A 种品牌运动装的采购单价为200元每件,B 种品牌运动装的采购单价为220元每件. (2)设A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m 件,则B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2m +10)件. 根据题意,得:{200m +220(2m +10)≤15000m ≥18解得18≤m ≤20又∵m 为整数,m =18,19,20. ∴该商家共有3种采购方案,方案1:A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18件,B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46件; 方案2:A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19件,B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48件; 方案3:A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20件,B 种品牌运动装采购50件.【考试题型3】由不等式组的解集求参数11.(22-23七年级下·湖南长沙·期末)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x+1>mx−1≤n(1)若上不等式组的解集与不等式组{1−2x<53x−12≤4的解集相同,求m+n的值;(2)当m=−1时,若上不等式组有4个非负整数解,求n的取值范围.【答案】(1)1(2)2≤n<3【分析】(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1−2x<53x−12≤4和不等式组{x+1>mx−1≤n的解,再根据两个不等式组的解集相同,即可得出m=−1,n=2,从而得出答案;(2)把不等式组{x+1>mx−1≤n的解集表示出来,根据4个非负整数解即可求出n的取值范围.【详解】(1)解:{x+1>m①x−1≤n②,解不等式①得,x>m−1,解不等式②得,x≤n+1,∴不等式组{x+1>mx−1≤n的解为:m−1<x≤n+1,{1−2x<5③3x−12≤4④,解不等式③得x>−2,解不等式④得x≤3,∴不等式组{1−2x<53x−12≤4的解为:−2<x≤3,∵不等式组{x+1>mx−1≤n的解集与不等式组{1−2x<53x−12≤4的解集相同,∴m−1=−2,n+1=3,∴m=−1,n=2,∴m+n=−1+2=1;(2)当m=−1时,由(1)可知不等式组{x+1>mx−1≤n的解集为:−2<x≤n+1∵不等式组有4个非负整数解,分别为0,1,2,3∴3≤n+1<4,∴2≤n<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题的关键时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组的方法.12.(22-23七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末)如果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也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则称该一元一次方程为该不等式组的“相伴方程”,例如,方程2x−6=0的解为x=3,不等式组{x−2>0x<5的解集为2<x<5.因为2<3<5,所以称方程2x−6=0为不等式组{x−2>0x<5的“相伴方程”.(1)下列方程式不等式组{x+1>0x<2的“相伴方程”的是;(填序号)①x−1=0②2x+1=0③−2x−2=0(2)若关于x的方程2x−k=2是不等式组{3x−6>4−xx−1≥4x−10的相伴方程,求k的取值范围.【考试题型4】不等式组和方程组综合13.(22-23七年级下·江西宜春·期末)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x −4y =2m −22x +y =m +5.(1)若该方程组的解满足x −y =2024,求m 的值; (2)若该方程组的解满足x ,y 均为正数,求m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若不等式(2m +1)x −2m <1的解为x >1,求m 的整数值.∴整数m 的值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4.(22-23七年级下·安徽合肥·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已知x −y =2,且x >1,y <0,试确定x +y 的取值范围.有如下解法: 解:∵x −y =2,且x >1,∴y +2>1,又∵y <0, ∴−1<y <0…①同理得1<x <2…②. 由①+②得−1+1<x +y <0+2, ∴x +y 的取值范围是0<x +y <2.按上述方法完成下列问题:关于x ,y 的方程组{3x −y =2a −5x +2y =3a +3 的解都为正数.(1)求a 的取值范围;(2)已知a −b =4,且b <2,求a +b 的取值范围. 【答案】(1)a >1 (2)−2<a +b <8【分析】(1)先把方程组解出,再根据解为正数列关于a 的不等式组解出即可; (2)分别求a 、b 的取值范围,相加可得结论. 【详解】(1)解方程组{3x −y =2a −5x +2y =3a +3 ,得{x =a −1y =a +2, ∵方程组{3x −y =2a −5x +2y =3a +3的解都为正数,∴{a −1>0a +2>0 ,解得{a >1a >−2,∴a 的取值范围为a >1;(2)∵a −b =4,b <2,a >1, ∴b =a −4<2,a =b +4>1, ∴a <6,b >−3, ∴1<a <6,−3<b <2, ∴−2<a +b <8.【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不等式组的解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理解解题过程.15.(22-23七年级下·安徽合肥·期中)新定义: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范围内,则称该一元一次方程为该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例如:方程x−1=3的解为x=4,而不等式组{x−1>1 x−2<3的解集为2<x<5,不难发现x=4在2<x<5的范围内,所以方程x−1=3是不等式组{x−1>1x−2<3的“关联方程”(1)在方程①3(x+1)−x=9;②4x−7=0;③x−12+1=x中,不等式组{2x−2>x−13(x−2)−x≤4的“关联方程”是______;(填序号)(2)若关于x的方程2x−k=6是不等式组{3x+12>xx−12≥2x+13−2的“关联方程”,求k的取值范围;(3)若关于x的方程x+72−3m=0是关于x的不等式组{x+2m2>mx−m≤2m+1的“关联方程”,且此时不等式组有4个整数解,试求m的取值范围【考试题型5】与整数乘法与因式分解有关的阅读理解问题16.(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学习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某校八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探索了代数式3a2+6a−9的最值问题,具体过程如下:∵3a2+6a−9=3(a2+2a)−9=3(a2+2a+1−1)−9=3[(a+1)2−1]−9=3(a+1)2−3−9= 3(a+1)2−12,不论a取何值,(a+1)2≥0,当且仅当a=−1时等号成立.∴(a+1)2−12≥−12.∴代数式3a2+6a−9有最小值是−12.根据上面材料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求证:代数式a2−8a+10的最小值为−6.(2)判断代数式−2x2+12x−7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并求出此时x的值.【答案】(1)见解析(2)有最大值,当x=3时,代数式−2x2+12x−7有最大值11【分析】此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和偶次方的非负性,掌握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偶次方的非负性是解题的关键.(1)仿照阅读材料、利用配方法把原式化为完全平方式与一个数的和的形式,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解答;(2)利用配方法把原式进行变形,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解答即可.【详解】(1)证明:a2−8a+10=a2−8a+16−16+10=(a−4)2−6,不论a取何值,(a−4)2≥0,当且仅当a=4时等号成立.∴(a−4)2−6≥−6.∴a2−8a+10的最小值为−6.(2)解:代数式−2x2+12x−7有最大值.−2x2+12x−7=−2(x2−6x)−7=−2(x2−6x+9−9)−7=−2(x−3)2+11,不论x取何值,(x−3)2≥0,当且仅当x=3时等号成立.∴−2(x−3)2+11≤11,∴当x=3时,代数式−2x2+12x−7有最大值11.17.(23-24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数学研究发现常用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但还有很多的多项式只用上述方法无法分解,如:“m2−mn+2m−2n”,细心观察这个式子就会发现,前两项可以提取公因式,后两项也可提取公因式,前后两部分分别因式分解后产生了新的公因式,然后再提取公因式就可以完成整个式子的因式分解了,过程为m2−mn+2m−2n=(m2−mn)+ (2m−2n)=m(m−n)+2(m−n)=(m−n)(m+2).此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请在这种方法的启发下,解决以下问题:(1)因式分解:a3−3a2+6a−18;(2)因式分解:ax+a2−2ab−bx+b2.18.(23-24八年级上·湖北孝感·期末)阅读材料:若m−2mn+2n2−8n+16=0,求m,n的值.解:∵m2−2mn+2n2−8n+16=0,∴(m2−2mn+n2)+(n2−8n+16)=0,∴(m−n)2+(n−4)2=0,∵(m−n)2≥0,(n−4)2≥0∴{m−n=0n−4=0,∴n=4,m=4.请解答下面的问题:(1)已知x2+2xy+2y2−10y+25=0,求xy2的值;(2)已知△ABC的三边a,b,c的长都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且满足a2+b2−4a−14b+53=0,求△ABC的最大边c的长;【答案】(1)−125(2)c=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进行求解;(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进行求解.【详解】(1)解:∵x2+2xy+2y2−10y+25=0,∴x2+2xy+y2+y2−10y+25=0,∴(x+y)2+(y−5)2=0,∵(x+y)2≥0,(y−5)2≥0,∴x+y=0,y−5=0,∴x=−5,y=5,∴xy2=−5×52=−125;(2)解:∵a2+b2−4a−14b+53=0,∴(a−2)2+(b−7)2=0,∵(a−2)2≥0,(b−7)2≥0,∴a−2=0,b−7=0,∴a=2,b=7,∵△ABC的三边a,b,c的长都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5<c<9,∴c=8.【考试题型6】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19.(23-24七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课题学习】平行线的“等角转化”.如图1,已知点A是BC外一点,连接AB,AC.求∠BAC+∠B+∠C的度数.解:过点A作ED∥BC,∴∠B=,∠C=,又∵∠EAB+∠BAC+∠DAC=180°.。

初中数学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质检试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质检试题(附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质检试题满分120分,检测时间100分钟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1.已知x<y,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x﹣2>y﹣2B.4x>4y C.﹣x+2>﹣y+2D.﹣3x<﹣3y 2.不等式1+x≥2﹣3x的解是()A.B.C.D.3.用不等式表示:“a的与b的和为正数”,正确的是()A.a+b>0B.C.a+b≥0D.4.不等式3≥2x﹣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为()A.B.C.D.5.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如图所示的不等式组是()A.B.C.D.6.若不等式恰有3个整数解,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a≤1B.0<a≤1C.0≤a<1D.a>07.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A.六折B.七折C.八折D.九折8.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x<3},则(a+b)2019的值为()A.﹣1B.2019C.1D.﹣20199.设m、n是实数,a、b是正整数,若(m+n)a≥(m+n)b,则()A.m+n+a≥m+n+b B.m+n﹣a≤m+n﹣bC.D.10.张老师每天从甲地到乙地锻炼身体,甲、乙两地相距1.4千米.已知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80米/分,跑步的平均速度为200米/分,若他要在不超过10分钟的时间内从甲地到达乙地,至少需要跑步多少分钟?设他需要跑步x分钟,则列出的不等式为()A.200x+80(10﹣x)≥1400B.80x+200(10﹣x)≤1400C.200x+80(10﹣x)≥1.4D.80x+200(10﹣x)≤1.411.已知非负数a,b,c满足条件a+b=7,c﹣a=5,设S=a+b+c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则m﹣n的值()A.5B.6C.7D.812.数学著作《算术研究》一书中,对于任意实数,通常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π]=3,[2]=2,[﹣2.1]=﹣3,给出如下结论:①[﹣x]=﹣x;②若[x]=n,则x的取值范围是n≤x<n+1;③当﹣1<x<1时,[1+x]+[1﹣x]的值为1或2;④x=﹣2.75是方程4x﹣2[x]+5=0的唯一一个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13.给出下列表达式:①a(b+c)=ab+ac;②﹣2<0;③x≠5;④2a>b+1;⑤x2﹣2xy+y2;⑥2x﹣3>6,其中不等式的个数是.14.一种药品的说明书上写着:“每日用量60~120mg,分4次服用”,一次服用这种药量x (mg)范围为mg.15.满足x<﹣2.1的最大整数是.16.已知x≥2的最小值是a,x≤﹣6的最大值是b,则a+b=.17.不等式3(x+1)≥5x﹣3的正整数解是.18.有10名菜农,每人可种茄子3亩或辣椒2亩,已知茄子每亩可收入0.5万元,辣椒每亩可收入0.8万元,要使总收入不低于15.6万元,则最多只能安排人种茄子.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0分)19.(6分)解不等式组请结合题意,完成本题解答.(Ⅰ)解不等式①,得;(Ⅱ)解不等式②,得;(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0.(6分)解下列不等式(1)2(x+5)≤3(x﹣5);(2).21.(6分)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22.(6分)在一次知识竞赛中,共25道竞赛题,每道题都给出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选对得4分,不选或选错扣2分,得分不低于60分者获奖,那么得奖至少应选对几道题.23.(7分)正数a,b,c满足不等式组,试确定a,b,c的大小关系.24.(8分)雅美服装厂有A种布料70m,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 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的时装共需A种布料0.6m,B种布料0.9m;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要A种布料1.1m,B种布料0.4m.(1)设生产x套M型号的时装,写出x应满足的不等式组;(2)有哪几种符合题意的生产方案?请你帮助设计出来.25.(9分)求不等式(2x﹣1)(x+3)>0的解集.解:根据“同号两数相乘,积为正”可得:①或②.解①得x>;解②得x<﹣3.∴不等式的解集为x>或x<﹣3.请你仿照上述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求不等式(2x﹣3)(x+1)<0的解集.(2)求不等式≥0的解集.26.(12分)定义:给定两个不等式组P和Q,若不等式组P的任意一个解,都是不等式组Q的一个解,则称不等式组P为不等式组Q的“子集”.例如:不等式组:M:是:N:的“子集”.(1)若不等式组:A:,B:,则其中不等式组是不等式组M:的“子集”(填A或B);(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是不等式组的“子集”,则a的取值范围是;(3)已知a,b,c,d为互不相等的整数,其中a<b,c<d,下列三个不等式组:A:a ≤x≤b,B:c≤x≤d,C:1<x<6满足:A是B的“子集”且B是C的“子集”,求a ﹣b+c﹣d的值;(4)已知不等式组M:有解,且N:1<x≤3是不等式组的“子集”,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整数对(m,n)共有多少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C;2.B;3.A;4.B;5.D;6.C;7.B;8.A;9.D;10.A;11.C;12.B;二.填空题(共6小题)13.4;14.15mg≤x≤30;15.﹣3;16.﹣4;17.1,2,3;18.4;三.解答题(共8小题)19.解:(I)解不等式①得,x>2;(II)解不等式②得,x≤4;(III)在数轴上表示为:;(IV)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4.故答案为:x>2,x≤4,2<x≤4.20.解:(1)2x+10≤3x﹣15,2x﹣3x≤﹣15﹣10,﹣x≤﹣25,x≥25;(2)3(x+3)<5(2x﹣5)﹣15,3x+9<10x﹣25﹣15,3x﹣10x<﹣25﹣15﹣9,﹣7x<﹣49,x>7.21.解: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1,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22.解:设应选对x道题根据题意可得:4x﹣2×(25﹣x)≥60解得:x≥18∵x为正整数∴x最小为19,答:至少应选对19道题.23.解:①+c得c<a+b+c<3c,④②+a得,⑤③+b得,⑥由④,⑤得c<a+b+c<a,∴c<,所以c<a.同理,由④,⑥得b<C.所以a,b,c的大小关系为b<c<a.24.解:(1)设生产M型号的时装为x套,y=50x+45(80﹣x)=5x+3600,由题意得;(2)由(1)得:;解得:40≤x≤44.∵x为整数,∴x取40,41,42,43,44.∴有5种方案:方案1:M型号40套,N型号40套;方案2:M型号39套,N型号41套;方案3:M型号38套,N型号42套;方案4:M型号37套,N型号43套;方案5:M型号36套,N型号44套.25.解:(1)根据“异号两数相乘,积为负”可得①或②,解①得不等式组无解;解②得,﹣1<x<;(2)根据“同号两数相除,积为正”可得①,②,解①得,x≥3,解②得,x<﹣2,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或x<﹣2.26.解:(1)A:的解集为3<x<6,B:的解集为x>1,M:的解集为x>2,则不等式组A是不等式组M的子集;(2)∵关于x的不等式组是不等式组的“子集”,∴a≥2;(3)∵a,b,c,d为互不相等的整数,其中a<b,c<d,A:a≤x≤b,B:c≤x≤d,C:1<x<6满足:A是B的“子集”且B是C的“子集”,∴a=3,b=4,c=2,d=5,则a﹣b+c﹣d=3﹣4+2﹣5=﹣4;(4)不等式组M整理得:,由不等式组有解得到<,即≤x<,∵N:1<x≤3是不等式组的“子集”,∴≤1,>3,即m≤2,n>9,∴满足条件的有序整数对(m,n)无数个.。

七年级数学下册12证明竞赛专题(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12证明竞赛专题(新版)苏科版

第12章《证明》【例1】正六边形被三组平行线划分成小的正三角形,则图中全体正三角形的个数是( ).A. 24B.36C.38D.76【解析】分类计算:设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那么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有24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有12个,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有2个,共计38个. 【答案】 C.【例2】如图,在ABC V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BP AD ⊥,垂足为P .已知5AB =,2BP =,9AC =.试说明3ABC ACB ∠=∠.【解析】作辅助线,利用角的关系解决.【答案】如图,延长BP 交AC 于点E ,因为AD 平分BAC ∠, BP AD ⊥,所以AD 为ABE V 的对称轴.故24BE BP ==,5AE AB ==.所以954CE AC AE =-=-=,故BE EC =.所以EBC ACB ∠=∠, ABC ABE EBC ABE ACB ∠=∠+∠=∠+∠()3ACB EBC ACB ACB =∠+∠+∠=∠.1. 在ABC V 中,已知60CAB ∠=︒,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点,且60AED ∠=︒,ED DB CE +=,2CDB CDE ∠=∠,则DCB ∠等于( ).A. 15︒B. 20︒C. 25︒D. 30︒ 2. 有下列四个判断:(1)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三角形6个边、角元素中,有5个元素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一边及其他两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上述判断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3. (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B C C D ⊥,ACD ADC ∠=∠.求证:AB AC +;(2)如图(2),在ABC V 中,边AB 上的高为CD ,试判断2()AC BC +与224AB CD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1. B2.判断(1)(2)(3)(4)都不正确.判断(1)的反例:如图(1),在ABC V 、'AB C V 中,AC AC =,'BC B C =高AH AH =,但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判断(2)的反例:如图(2),在ABC V 、'AB C V 中,AB AB =,'AC AC =,高AH A H =,但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判断(3)的反例:设ABC V 的三边长分别为16AB =,24AC =,36BC =;'''A B C V 的三边长分别为''24A B =,''36A C =,''54B C =.由于ABC V 与'''A B C V 的对应边成比例,故'''ABC A B C V :V ,从而它们有5个边角元素分别相等: 'A A ∠=∠,'B B ∠=∠,'C C ∠=∠,''AC A C =,''BC A C =,但它们不全等.判断(4)的反例:如图(3),在ABC V 中,AD 、BE 分别是边BC 、AC 上的高,作BAF BAC ∠=∠,BF AF ⊥于点F ,延长BC 、FA 交于点'C ,则高BF BE =,AD AD =,又AB AB =,但ABC V 与'ABC V 不全等.综上所述.题中四个判断都不正确.3. (1)连接BD 即可证明.(2)大小关系是222()4AC BC AB CD +≥+提示:如图,作E B A B ⊥,2EB CD =,过点C 作CF BE ⊥,垂足为F ,易知12BF CD BE EF ===,则CB CE =.应用(1)的结论,易证.。

第8章 幂的运算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压轴题分类专题(含答案)

第8章 幂的运算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压轴题分类专题(含答案)

专题8.17 幂的运算(挑战综合(压轴)题分类专题)(专项练习)【类型一】幂的运算【综合考点①】幂的运算➽➼➵直接运算与化简1.(1)(2)2.(1)(2)3.计算:(1) (2)【综合考点②】幂的运算➽➼➵零指数✷✷负指数➽➼➵直接运算4.计算:.5.计算:(1) (2)6.计算:.【综合考点③】幂的运算➽➼➵逆运算✷✷化简求值7.按要求解答下列各小题.(1) 已知,,求的值;(2) 如果,求的值;(3) 已知,求m的值.8.若且,、是正整数),则.利用上面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1) 如果,求x的值;(2) 如果,求x的值;(3) 若,,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9.已知,,用含,的式子表示下列代数式:(1) 求:的值;(2) 求:①的值;②已知,求的值.【挑战考点①】幂的运算➽➼➵幂的混合运算10.计算:(1)(2)(3)11.阅读材料:的末尾数字是3,的末尾数字是9,的末尾数字是7,的末尾数字是1,的末尾数字是3,......,观察规律,,∵的末尾数字是1,∴的末尾数字是1,∴的末尾数字是3,同理可知,的末尾数字是9,的末尾数字是7.解答下列问题:(1) 的末尾数字是,的末尾数字是;(2) 求的末尾数字;(3) 求证:能被5整除.12.(1)已知,,求的值;(2)已知,求的值.【挑战考点②】幂的运算➽➼➵幂的混合运算➽➼➵逆运算13.已知x2a=2,y3a=3,求(x2a)3+(ya)6﹣(x2y)3a•y3a的值.14.计算:.15.已知,求的值.【类型二】幂的运算➽➼规律问题✸✸大小比较【综合考点①】幂的运算➽➼➵规律问题✷✷图表问题16.阅读材料:根据乘方的意义可得:;;=,即.通过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完成以下问题:(1) 计算:=______;(2) 由上面的计算可总结出一个规律:(用字母表示)= ;(3) 用(2)的规律计算:17.(1)填空:;;;…(2)探索(1)中式子的规律,试写出第n个等式,并说明第n个等式成立.(3)计算18.观察下列有规律的三行数:,,,,,……;,,,,,……;,,,,,…;(1) 第一行数的第n个数是______;(2) 观察第一行和第二行每个对应位置上的数的关系,写出第二行的第n个数是______;(3) 用含n的式子表示各行第n个数的和;(4) 在第二行中,是否存在连续的三个数,且它们的和恰好等于198?若存在,请求出这三个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综合考点②】幂的运算➽➼➵材料阅读问题19.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例如1:.例如2:8×0.125=8×8×8×8×8×8×0.125×0.125×0.125×0.125×0.125×0.125=(8×0.125) ×(8×0.125) ×(8×0.125) ×(8×0.125) ×(8×0.125) ×(8×0.125)=(8×0.125) 6 =1.(1)仿照上面材料的计算方法计算:;(2)由上面的计算可总结出一个规律:(用字母表示) ;(3)用(2)的规律计算:.20.阅读下列材料:因为(x-1) (x+4) =x2+3x-4,所以(x2+3x-4) ÷(x-1) =x+4,这说明x2+3x-4能被x-1整除,同时也说明多项式x2+3x-4有一个因式为x-1;另外,当x=1时,多项式x2+3x-4的值为0.(1) 根据上面的材料猜想:多项式的值为0,多项式有一个因式为x-1,多项式能被x-1整除,这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2) 探求规律:一般地,如果有一个关于字母x的多项式M,当x=k时,M的值为0,那么M与代数式x-k之间有什么关系?(3) 应用:已知x-3能整除x2+kx-15,求k的值.21.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例如1:=(﹣2)×(﹣2)×(﹣2)×3×3×3=[(﹣2)×3]×[(﹣2)×3]×[(﹣2)×3]===﹣216.例如2:=8×8×8×8×8×8×0.125×0.125×0.125×0.125×0.125×0.125 =(8×0.125)×(8×0.125)×(8×0.125)×(8×0.125)×(8×0.125)×(8×0.125)==1.(1) 仿照上面材料的计算方法计算:.(2) 由上面的计算可总结出一个规律:=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3) 用(2)的规律计算:.【综合考点③】幂的运算➽➼➵新定义问题✷✷大小比较问题22.规定两数之间的一种运算,记作;如果,那么,例如:因为,所以(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 ;= ,.(2)小明在研究这种运算时发现一个特例:对任意的正整数n,.小明给了如下的证明:设,所以,所以,请根据以上规律:计算:.(3)证明下面这个等式:.23.阅读材料:定义:如果,那么称a为n的劳格数,记为,例如:,那么称2是100的劳格数,记为.填空:根据劳格数的定义,在算式中,______相当于定义中的n,所以______;直接写出______;探究:某数学研究小组探究劳格数有哪些运算性质,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若a、b、m、n均为正数,且,,根据劳格数的定义:,______,∵∴,这个算式中,______相当于定义中的a,______相当于定义中的n,∴______,即,请你把数学研究小组探究过程补全拓展:根据上面的推理,你认为:______.24.阅读:已知正整数a、b、c,显然,当同底数时,指数大的幂也大,若对于同指数,不同底数的两个幂和,当时,则有,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比较大小:______(填写、或)(2) 比较与的大小(写出具体过程)(3) 已知,求的值【类型三】幂的运算➽➼阅读问题✸✸新定义问题✸✸证明(四个题)【挑战考点①】幂的运算➽➼➵材料阅读问题25.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下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加减运算是互逆运算,乘除运算也是互逆运算,其实乘方运算也有逆运算,如我们规定式子可以变形为也可以变形为.在式子中,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为一般地,若则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为且具有性质:其中且根据上面的规定,请解决下面问题:(1) 计算:_______(请直接写出结果) ;(2) 已知请你用含的代数式来表示其中(请写出必要的过程) .26.阅读材料:求l+2+22+23+24+…+22019的值.解:设S=l+2+22+23+24+…+22018+22019…①则2S=2+22+23+24+25+…+22019+22020…②②-①,得2S﹣S=22020-l即S=22020-l∴1+2+22+23+24+…+22019=22020-l仿照此法计算:(1) 计算:1+3+32+33+34+ (3100)(2) 计算:1++++…++=________(直接写答案)【挑战考点②】幂的运算➽➼➵新定义问题27.如果10b=n,那么b为n的“劳格数”,记为b=d(n).由定义可知:10b=n与b=d (n)表示b、n两个量之间的同一关系.(1) 根据“劳格数”的定义,填空:d(10)=____ ,d(10-2)=______;(2) “劳格数”有如下运算性质:若m、n为正数,则d(mn)=d(m)+d(n),d()=d(m)-d(n);根据运算性质,填空:=________.(a为正数)(3) 若d(2)=0.3010,分别计算d(4);d(5).28.规定两数a,b之间的一种运算,记作(a,b):如果ac=b,那么(a,b)=c.例如:因为23=8,所以(2,8)=3(1) 根据上述规定,填空:(5,25)=,(2,1)=,(3,)=.(2) 小明在研究这种运算时发现一个特征:(3n,4n)=(3,4),并作出了如下的证明:设(3n,4n)=x,则(3n)x=4n,即(3x)n=4n.所以3x=4,即(3,4)=x,所以(3n,4n)=(3,4).试解决下列问题:①计算(8,1000)﹣(32,100000);②请你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证明下面这个等式:(3,2)+(3,5)=(3,10).【挑战考点③】幂的运算➽➼➵规律问题29.找规律:观察算式13=113+23=913+23+33=3613+23+33+43=100…(1)按规律填空)13+23+33+43+…+103= ;13+23+33+43+…+n3= .(2)由上面的规律计算:113+123+133+143+…+503(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思维拓展:计算:23+43+63+…+983+1003(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0.观察下面三行单项式:x,,,,,,;①,,,,,,;②,,,,,,;③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解答下列问题:(1)第①行的第8个单项式为_______;(2)第②行的第9个单项式为_______;第③行的第10个单项式为_______;(3)取每行的第9个单项式,令这三个单项式的和为当时,求的值.参考答案1.(1),(2)【分析】(1)先计算幂的乘方、再计算乘,最后计算减法;(2)先计算积的乘方,然后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解:(1)原式(2)原式【点拨】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1);(2)【分析】(1)根据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及幂的乘方计算法则计算,再合并同类项即可;(2)根据积的乘方计算法则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解:(1);(2).【点拨】此题考查了整式的计算,正确掌握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及幂的乘方计算法则、积的乘方计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1) (2)【分析】(1)根据积的乘方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求解即可;.(2)根据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1)(2)【点拨】本题考查整式的除法以及积的乘方,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0【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解:原式.【点拨】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运算、绝对值运算和负数的偶次幂运算是解题关键.5.(1) 6(2)【分析】(1)先根据乘方运算、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知识进行化简,再计算即可求解;(2)先根据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知识进行化简,再计算即可求解.(1)解:;(2)解:.【点拨】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等知识,熟知相关知识并正确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6.11【分析】根据负整指数幂和零指数幂化简各式,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原式.【点拨】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准确熟练地化简各式是解题的关键.7.(1) 4(2) (3)【分析】(1)根据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到答案;(2)将变成底数为3的幂,根据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即可得到答案;(3)将8,变为底数为2的幂,再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及相除的法则即可得到答案.(1)解:∵,,∴;(2)解:由题意可得,,∵,∴;(3)解:由题意可得,,∴,解得.【点拨】本题考查同底数幂乘除的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8.(1) (2) (3)【分析】(1)根据幂的乘方运算法则把化为底数为2的幂,解答即可;(2)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把变形为即可解答;(3)由可得,再根据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解答即可.(1)解:,,解得;(2)解:,,,;(3)解:,,,.【点拨】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幂的乘方,掌握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及其逆运算对式子进行变形是关键.9.(1) (2) ①;②【分析】(1)分别将,化为底数为2的形式,然后代入求解即可;(2)①分别将,化为底数为2的形式,然后代入求解即可;②将化为,将16化为,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1)解:∵,,∴,,;(2)解:①∵,,∴;②∵,∴,∴,∴,∴,解得:.【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0.(1) (2) 9(3)【分析】(1)先算乘方,再算乘法,后算减法,即可解答;(2)先化简各式,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3)按照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1)解:(2x2)3﹣x2•x4=8x6﹣x6=7x6;(2)()﹣1+(﹣2)2×50+()﹣2=﹣4+4×1+9=﹣4+4+9=9;(3)(15x3y5﹣10x4y4﹣20x3y2)÷(5x3y2)=15x3y5÷5x3y2﹣10x4y4÷5x3y2﹣20x3y2÷5x3y2=3y3﹣2xy2﹣4.【点拨】本题考查了整式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1.(1) 3,6;(2) 4;(3) 证明见分析.【分析】(1)根据阅读材料中的结论可知的末尾数字;根据阅读材料中提供的方法,可得的末尾数字是4,的末尾数字是6,于是得解;(2)先将化成,再利用的末尾数字是6,从而得出结论;(3)分别证明的末尾数字为6和的末尾数字9,则命题即可得证.解:(1)解:,的末尾数字为3;的末尾数字是4,的末尾数字是6,的末尾数字是4,…的末尾数字是4,的末尾数字是6,的末尾数字是6;故答案为:3,6;(2)解:,∵的末尾数字是6,∴的末尾数字是4;(3)证明:∵的末尾数字是2,的末尾数字是4,的末尾数字是8,的末尾数字是6,的末尾数字是2,…的末尾数字是2,的末尾数字是4,的末尾数字是8,的末尾数字是6,的末尾数字为6;同理可得:的末尾数字7,的末尾数字9,的末尾数字3,的末尾数字1;的末尾数字9,∴的末尾数字是5,∴能被5整除.【点拨】此题是一道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了幂的运算、数的整除,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1)24;(2)【分析】(1)由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逆运算和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来计算求解;(2)配方得出,求出,,再代入计算即可.解:(1)∵,,∴===24;(2)将变形为,∴,,∴==.【点拨】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偶次方的非负性质、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逆运算,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55.【分析】先用同底数幂相乘和幂的乘方将原式化成含有x2a,y3a的形式,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解:当x2a=2,y3a=3时,原式=(x2a)3+y6a﹣(x6ay3a)•y3a=(x2a)3+(y3a)2﹣(x2a)3•(y3a)2=23+32﹣23×32=8+9﹣8×9=﹣55.【点拨】本题考查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相乘,熟练运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分析】先将两个乘数的次数依据同底数幂乘法写成相同的次数,再将同次数的乘数依据积的乘方逆运算相乘,最后化简结果即可.解:.【点拨】此题是高次数的因数相乘,将次数写成相等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再根据积的乘方逆运算算出乘积,最后再化简结果.15.14【分析】先将与写成含有的形式即、,再将代入求值即可.解:∵,∴原式.【点拨】此题考查代入求值,根据已知的条件将所给式子进行变形是解题的关键.16.(1) 1(2) (3)【分析】(1)根据积的乘方的逆运算直接求解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乘方的积等于积的乘方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乘方的积等于积的乘方即可得到答案.(1)解:原式,故答案为:1;(2)解:由题意可得,原式,故答案为:(3)解:由题意可得,原式.【点拨】本题考查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的逆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进行简便计算.17.(1),,;(2)第n个等式为,说明见分析;(3)【分析】(1)根据乘方的运算法则以及零指数幂进行运算可得结果;(2)由(1)中式子可得规律,从而解答;(3)由(2)中规律可得原式,进而得出答案.解:(1),,;故答案为:,,;(2)由(1)可得,第n个等式为,∵,∴等式成立;(3)由(2)中规律可得:原式.【点拨】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乘方等运算法则,读懂题意得出题目中式子的变化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18.(1) (2) (3) (4) 存在.这三个数分别为:【分析】(1)观察数据可发现,每个数的绝对值为连续的偶数,序号为奇数时是负的,序号为偶数时,这个数为正数,据此即可求解;(2)第二行数据,在第一行的每一个数都加上2,即可求解;(3)第三行数据为第二行数据乘以2,进而求得各行第n个数的和;(4)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1)解:观察数据可发现,每个数的绝对值为连续的偶数,序号为奇数时是负的,序号为偶数时,这个数为正数,∴第个数为,故答案为:;(2)解:第二行数据,规律是在第一行的每一个数都加上2,即第个数为,故答案为:;(3)解:第三行数据为第二行数据乘以2,即,∴各行第n个数的和为;(4)解:存在.理由如下:由题意得:,∴∴∴解得:,故这三个数分别为:.【点拨】本题考查了数字类规律题,同底数幂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9.(1) 1;(2);(3).【分析】(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找到规律即可;(3)逆用积的乘方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1)=====.(2)根据题意可得:(3)=====.【点拨】此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知识点.20.(1)见分析;(2)多项式M能被x-k整除;(3)k=2.【分析】(1) 根据题意和多项式有因式(x-1) ,说明多项式能被(x-1) 整除,当x=1时,多项式的值为0;(2) 根据(1) 得出的关系,能直接写出当x=k时,M的值为0,M与代数式x-k之间的关系;(3) 根据上面得出的结论,当x=2时,x2+kx-15=0,再求出k的值即可.解:(1) 若多项式有一个因式为x-1,则x-1=0,即x=1时,多项式的值为0;若多项式有一个因式为x-1,则多项式必能被x-1整除;(2) 根据(1) 得出的关系,可知多项式M能被x-k整除;(3) 由x-3=0得x=3,且x-3能整除x2+kx-15,∴当x=3时,多项式x2+kx-15的值为0,即32+3k-15=0,∴k=2.【点拨】本题考查了整式的除法,是一道推理题,掌握好整式的除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1.(1) 1(2) (3)【分析】(1)模仿材料,把原式整理成,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第一问的计算可知指数相同的幂相乘时,可先将底数相乘,指数不变.(3)根据第二问的结论计算即可.(1)解:=1;(2)解:原式=,故答案为:;(3)解:.【点拨】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的逆运算,运算过程中符号是易错点,可先定符号再计算.22.(1)3,0,-2;(2)0;(3)见分析【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规定,进行运算即可得出结果;(2)可转化为,,可转化为,,从而可求解;(3)设,,则,,从而可得,得,即有,从而得证.(1)解:,;,;,.故答案为:3,0,;(2)解:,,,,,,;(3)证明:设,,则,,,,,,,又,,,,,【点拨】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熟练掌握幂的乘方是解题的关键.23.1000,3;﹣8;b,a+b,,a+b;-.【分析】根据新定义法则进行运算即可.解:∵如果,那么称a为n的劳格数,记为,∴,那么称3是1000的劳格数,记为.∴在算式中,1000相当于定义中的n,所以3;﹣8;∵,∴,∵,,∴=pq,∴这个算式中,pq相当于定义中的a,相当于定义中的n,∴=+,即,设,,∴,,∵,∴=a-b=-,即-.故答案为:1000,3;﹣8;b,a+b,,a+b;-.【点拨】此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用到了幂的相关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及其运算法则.24.(1) (2) ,见分析(3) 972【分析】(1)根据同指数,不同底数的两个幂和,当时,则有,即可进行解答;(2)将根据幂的乘方的逆运算,将与转化为同指数的幂,再比较大小即可;(3)根据同底数幂乘法的逆运算,将转化为,再根据积的乘方的逆运算,整理为含有和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1)解:∵,∴,故答案为:.(2)∵,,,∴.(3)原式=97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和逆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及其逆运算法则.25.(1)0;2(2)【分析】(1)根据材料给出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先变形再带入即可解:(1)(2)已知所以【点拨】此题考查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应用以及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6.(1) ;(2) .【分析】(1) 设S=1+3+32+33+34+…+3100,两边乘以3得到关系式,与已知等式相减,变形即可求得所求式子的值;(2) 设S=1++++…++,两边乘以,然后按照阅读材料的方法进行求解即可.解:(1) 设S=1+3+32+33+34+…+3100,①两边同时乘以3,得3S=3+32+33+34+…+3101,②②-①,得3S﹣S=3101-1,∴S=,∴1+3+32+33+34+…+3100=;(2) 设S=1++++…++,①两边同时乘以,得S=+++…++,②①-②,得S-S=1-,∴S=1-,∴S=2-,∴1++++…++=2-.【点拨】本题是阅读材料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弄懂材料中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7.(1) 1,﹣2(2) 3(3) 0.6020,0.699.【分析】(1)由“劳格数”的定义运算转化为同底数幂解答即可;(2)根据幂的乘方公式转化求解即可;(3)根据积的乘方公式、幂的乘方转化求解即可.(1)解:∵10b=10,∴b=1,∴d(10)=1;10b=10﹣2,∴b=﹣2,∴d(10﹣2)=﹣2;故答案为1,﹣2;(2)解:∵d(mn)=d(m)+d(n),d()=d(m)-d(n)∴故答案为3;(3)解:∵d(2)=0.3010,∴d(4)=2d(2)=0.6020,d(5)=d()=d(10)﹣d(2)=1﹣0.3010=0.699.【点拨】本题考查新定义,有理数的运算;理解题意,将新定义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8.(1) 2,0,-2(2) ①0;②见分析【分析】(1)根据题中规定及幂的乘方运算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题中规定及幂的乘方运算进行计算即可.(1)解:∵52=25,∴(5,25)=2;∵20=1,∴(2,1)=0;∵∴故答案为:2,0,-2;(2)①(8,1000)-(32,100000)=(23,103)-(25,105)=(2,10)-(2,10)=0;②设3x=2,3y=5,则3x·3y=3x+y=2×5=10,所以(3,2)=x,(3,5)=y,(3,10)=x+y,所以(3,2)+(3,5)=(3,10).【点拨】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熟练掌握幂的乘方是解题的关键.29.(1);;(2)1622600;(3)【分析】(1)观察等式右边都是平方数,且底数正好是等式左边各底数的和,依此规律类推可分别解决以上两个问题;(2)由于上面的等式都是从底数是1开始的,所以可以把该式子前面的部分从1开始补上,再把补上的部分减掉即可;(3)该式中的底数并不是题干中所给出的从1开始的连续整数,因此不能直接用上述规律解题,但该式中的底数却都是从1开始的连续整数的2倍,因此提出2后,各项都含有,逆用乘法分配律即可解决问题.解:(1)13+23+33+43+…+103=(1+2+3+4+…+10)2=;13+23+33+43+…+n3=(1+2+3+4+…+n)2=;(2)113+123+133+143+...+503=(13+23+33+43+...+503)-(13+23+33+43+ (103)==1622600;(3)23+43+63+...+983+1003=(2×1)3+(2×2)3+(2×3)2+(2×4)3+...+(2×50)3=23×(13+23+33+43+ (503)=23×=.【点拨】本题属于数式规律题,考查了学生对数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首先学生应对平方数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力,这样才能迈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其次学生要学会对不同的数进行关联,通过它们的和差积商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找到它们的联系,才能得出这道题的规律,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多积累相关经验,发散思维,提高解决该类问题的效率.30.(1);(2),;(3).【分析】(1)观察第①行的前四个单项式,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即可得;(2)分别观察第②行和第③行的前四个单项式,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即可得;(3)先计算整式的加减进行化简,再将x的值代入即可得.解:(1)第①行的第1个单项式为,第①行的第2个单项式为,第①行的第3个单项式为,第①行的第4个单项式为,归纳类推得:第①行的第n个单项式为,其中n为正整数,则第①行的第8个单项式为,故答案为:;(2)第②行的第1个单项式为,第②行的第2个单项式为,第②行的第3个单项式为,第②行的第4个单项式为,归纳类推得:第②行的第n个单项式为,其中n为正整数,则第②行的第9个单项式为,第③行的第1个单项式为,第③行的第2个单项式为,第③行的第3个单项式为,第③行的第4个单项式为,归纳类推得:第③行的第n个单项式为,其中n为正整数,则第③行的第10个单项式为,故答案为:,;(3)由题意得:,当时,,,,则,,.【点拨】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规律型问题、整式的化简求值,正确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

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试卷

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试卷

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8七上·天台期末) 有理数a , 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 .2. (2分)下列变形中属于移项的是()A . 由,得B . 由,得C . 由,得D . 由,得3. (2分)已知:a,b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 a<﹣a<bB . |a|>b>﹣aC . ﹣a>|a|>bD . |a|>|﹣1|>|b|4. (2分) (2016九上·黑龙江月考) 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 a2×a3=a6B . 2a+3b=5abC . a5÷a2=a3D . (a2b)2=a4b5. (2分)已知a<-b,且>0,化简|a|-|b|+|a+b|+|ab|=()A . 2a+2b+abB . -abC . -2a-2b+abD . -2a+ab6. (2分)已知|a|=5,|b|=2,且|a-b|=b-a,则a+b=()A . 3或7B . -3或-7C . -3D . -77. (2分) (2017七上·杭州月考) 如图所示,一动点从半径为 2 的⊙O上的 A0点出发,沿着射线 A0O 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 A1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 A1O 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 A2处;接着又从 A2点出发,沿着射线 A2O 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 A3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 A3O 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 A4处;…按此规律运动到点 A2017处,则点 A2017与点 A0间的距离是()A . 4B . 2C .D . 08. (2分)已知a+b=4,c-d=-3,则(b+c)-(d-a)的值为()A . 7B . -7C . 1D . -19. (2分)观察下列各式:1×2=(1×2×3-0×1×2);2×3=(2×3×4-1×2×3);3×4=(3×4×5-2×3×4);计算:3×(1×2+2×3+3×4+…+99×100+100×101)=()A . 97×98×99B . 98×99×100C . 99×100×101D . 100×101×10210. (2分) (2018七上·阿城期末) 符号“f”,“g”分别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⑴f(1)=0,f(2)=1,f(3)=2,f(4)=3,…,f(10)=9,…;⑵ ,,,,…,,….利用以上规律计算:()A . 2B . 1C . 2017D . 2016二、填空题 (共9题;共28分)11. (1分)若a,b是整数,且ab=12,<,则a+b=________ .12. (1分)如果|a+3|=1,那么a= ________13. (2分)下面由火柴杆拼出的一列图形中,第1个图形由1个五边形组成,第2个图形由2个五边形组成,第3个图形由3个五边形组成,第4个图形由4个五边形组成……,第n个图形由n个五边形组成.设每个图形中需要的火柴杆总根数为S.当五边形的个数有9个,此时需要的火柴杆总根数为=________.并找出S与n的关系式________.14. (1分)如图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其中每个面上都标有一个数字,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数字“2”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________15. (2分) (2019七上·梁子湖期中) 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摆成正方形图案,则第5个图形中有白子________个,有黑子________个.16. (1分)某村原有林地108公顷,旱地54公公顷,为保护环境,需把一部分旱地改造为林地,使旱地占林地面积的20%.设把x公顷旱地改为林地,则为可列方程为________.17. (1分) (2020九上·潮南期末) 这样铺地板:第一块铺2块,如图1,第二次把第一次的完全围起来,如图2;第三次把第二次的完全围起来,如图3;…依次方法,铺第5次时需用________木块才能把第四次所铺的完全围起来.18. (4分) (2019七下·吉林期中)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 ________, ________;(2)写出点的坐标(为正整数)________;(3)蚂蚁从点到点的移动方向________.19. (15分)(2018·青岛模拟) 问题提出:用n根相同的木棒搭一个三角形(木棒无剩余),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问题探究:不妨假设能搭成m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为探究m与n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特殊入手,通过试验、观察、类比,最后归纳、猜测得出结论.探究一:①用3根相同的木棒搭成一个三角形,能搭成多少种不同的三角形?此时,显然能搭成一种等腰三角形。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竞赛试题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竞赛试题

七(下)数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53232a a a =+ B . ()()xy xy xy 332=÷ C . ()53282b b = D . 65632x x x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3.下列方程中,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① 3x+y 1 =4; ② 2x+y=3; ③ 2x +3y=1; ④ xy+5y=8.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4.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 .今年7月20日盐城的天气一定是晴天B .打开电视,正在播广告C .在学校操场上抛出的篮球会下落D .2008年奥运会刘翔一定能夺得110米跨栏冠军5、在a 2□4a □4空格□中,任意填上“+”或“—”,在所得到的这代数式中,以构成完全平方式的概率是( )A 、1 B 、1/2 C 、1/3 D 、1/46、如图所示,AB ∥CD ,AD 、BC 相交于O ,若∠A =∠COD =66°,则∠C 为( )。

A 、66°B 、38°C 、48°D 、58°7.200粒大米重约4克,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粒米,那么约458万人口的漳州市每天浪费大米约( )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A .91600B .91.6×103C .9.1 6×104D .O .91 6×1058.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A.-a 2+b 2B.-x 2-y 2C.49x 2y 2-z 2D.16m 4-25n 2p 29.光线以如图所示的角度α,照射到平面镜I 上,然后在平面镜I 、II 之间来回反射,已知∠α=50°,∠β=60°,则∠γ等于( )A.40°B.50°C.60°D.70°10.根据最新规则,乒乓球比赛采用七局四胜制(谁先赢满四局为胜)。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竞赛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竞赛试题.

2016年06月13日858601581的初中数学组卷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3春•海陵区期末)如图,已知平面内有两条直线AB、CD,且AB∥CD,P为一动点.(1)当点P移动到AB、CD之间时,如图(1),这时∠P与∠A、∠C有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当点P移动到AB的外侧时,如图(2),是否仍有(1)的结论?如果不是,请写出你的猜想(不要求证明).(3)当点P移动到如图(3)的位置时,∠P与∠A、∠C又有怎样的关系?能否利用(1)的结论来证明?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写出一种.2.(2013•凤阳县模拟)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①所示.这样不需要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构图法.(1)△ABC的面积为:(2)若△DEF三边的长分别为、2、,请在图①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利用构图法求出它的面积.(3)利用第(2)小题解题方法完成下题:如图②,一个六边形绿化区ABCDEF被分割成7个部分,其中正方形ABQP,CDRQ,EFPR的面积分别为13,20,29,且△PQR、△BCQ、△DER、△APF的面积相等,求六边形绿化区ABCDEF的面积.3.(2013•上海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P,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四边形ABCD=AC•BD,并说明理由.解:添加的条件:理由:4.(2012•凤阳县校级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1)∠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BE与DF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5.(2012•房山区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如图1,已知线段AB、CD相交于点O,且AB=CD,请你利用所学知识把线段AB、CD转移到同一三角形中.小强同学利用平移知识解决了此问题,具体做法:如图2,延长OD至点E,使DE=CO,延长OA至点F,使AF=OB,连接EF,则△OEF为所求的三角形.请你仔细体会小强的做法,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如图3,长为2的三条线段AA′,BB′,CC′交于一点O,并且∠B′OA=∠C′OB=∠A′OC=60°;(1)请你把三条线段AA′,BB′,CC′转移到同一三角形中.(简要叙述画法)(2)连接AB′、BC′、CA′,如图4,设△AB′O、△BC′O、△CA′O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填“>”或“<”或“=”).6.(2012•凤阳县校级模拟)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位置如图所示.(1)请写出A、B、C三点的坐标;(2)你能想办法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吗?(3)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请在图中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并写出三角形A′B′C′各点的坐标.7.(2011•连云港)某课题研究小组就图形面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他们发现如下结论:(1)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这条边上的对应高之比;(2)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夹这个角的两边乘积之比;…现请你继续对下面问题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可直接应用上述结论.(S表示面积)问题1:如图1,现有一块三角形纸板ABC,P1,P2三等分边AB,R1,R2三等分边AC.经探究知=S △ABC,请证明.问题2:若有另一块三角形纸板,可将其与问题1中的拼合成四边形ABCD,如图2,Q1,Q 2三等分边DC.请探究与S四边形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3:如图3,P1,P2,P3,P4五等分边AB,Q1,Q2,Q3,Q4五等分边DC.若S四边形ABCD=1,求.问题4:如图4,P1,P2,P3四等分边AB,Q1,Q2,Q3四等分边DC,P1Q1,P2Q2,P3Q3将四边形ABCD分成四个部分,面积分别为S1,S2,S3,S4.请直接写出含有S1,S2,S3,S4的一个等式.8.(2010•玉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a,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B=∠BOD,又因∠BOD是△POD 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图b,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b中,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于点Q,如图c,则∠BPD﹑∠B﹑∠D﹑∠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图d中∠A+∠B+∠C+∠D+∠E+∠F的度数.9.(2012•安庆一模)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答后面的问题.一般地,若a n=b(a>0且a≠1,b>0),则n叫做以a为底b的对数,记为log a b(即log a b=n).如34=81,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log381(即log381=4).(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log24=,log216=,log264=.(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log24、log216、log264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猜想一般性的结论:log a M+log a N=(a>0且a≠1,M>0,N>0),并根据幂的运算法则:a m•a n=a m+n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你的猜想.10.(2012•沈阳模拟)认真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我们初中学习了多项式的运算法则,相应的,我们可以计算出多项式的展开式,如:(a+b)1=a+b,(a+b)2=a2+2ab+b2,(a+b)3=(a+b)2(a+b)=a3+3a2b+3ab2+b3,…下面我们依次对(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进一步研究发现,当n取正整数时可以单独列成表中的形式:上面的多项式展开系数表称为“杨辉三角形”;仔细观察“杨辉三角形”,用你发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多项式(a+b)n的展开式是一个几次几项式?并预测第三项的系数;(2)请你预测一下多项式(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3)结合上述材料,推断出多项式(a+b)n(n取正整数)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S,(结果用含字母n的代数式表示).11.(2010•佛山)新知识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不依赖于其它知识的新知识,如“数”,“字母表示数”这样的初始性的知识;第二类是在某些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系,拓广等方式产生的知识,大多数知识是这样的知识.(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第几类知识?(2)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之前,你已拥有的有关知识是哪些?(写出三条即可)(3)请你用已拥有的有关知识,通过数和形两个方面说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如何获得的?(用(a+b)(c+d)来说明)12.(2009•佛山)阅读材料:把形如ax2+bx+c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a2±2ab+b2=(a±b)2.例如:(x﹣1)2+3、(x﹣2)2+2x、(x﹣2)2+x2是x2﹣2x+4的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即“余项”分别是常数项、一次项、二次项﹣﹣见横线上的部分).请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比照上面的例子,写出x2﹣4x+2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2)将a2+ab+b2配方(至少两种形式);(3)已知a2+b2+c2﹣ab﹣3b﹣2c+4=0,求a+b+c的值.13.(2007•东营)根据以下10个乘积,回答问题:11×29;12×28;13×27;14×26;15×25;16×24;17×23;18×22;19×21;20×20.(1)试将以上各乘积分别写成一个“□2﹣∅2”(两数平方差)的形式,并写出其中一个的思考过程;(2)将以上10个乘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3)若用a1b1,a2b2,…,a n b n表示n个乘积,其中a1,a2,a3,…,a n,b1,b2,b3,…,b n为正数.试由(1)、(2)猜测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不要求证明)14.(2014•灌南县模拟)根据国家发改委实施“阶梯电价”的有关文件要求,江西省上饶市决定从2012年7月1日起对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收费,具体收费标准见下表:一户居民一个月用电量的范围电费价格(单位:元/千瓦时)不超过180千瓦时的部分 a超过180千瓦时,但不超过350千瓦时的部分b超过350千瓦时的部分a+0.3(1)若上饶市一户居民8月份用电300千瓦时,应缴电费186元,9月份用电400千瓦时,应缴电费263.5元.求a,b的值;(2)实行“阶梯电价”收费以后,该户居民用电多少千瓦时,其当月的平均电价每千瓦时不超过0.62元?15.(2013•凉山州)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放入一个小球水面升高cm,放入一个大球水面升高cm;(2)如果要使水面上升到50cm,应放入大球、小球各多少个?16.(2013•瑞昌市校级模拟)小明家需要用钢管做防盗窗,按设计要求,其中需要长为0.8m,2.5m且粗细相同的钢管分别为100根,32根,并要求这些用料不能是焊接而成的.现钢材市场的这种规格的钢管每根为6m.(1)试问一根6m长的圆钢管有哪些裁剪方法呢?请填写下空(余料作废).方法①:当只裁剪长为0.8m的用料时,最多可剪根;方法②:当先剪下1根2.5m的用料时,余下部分最多能剪0.8m长的用料根;方法③:当先剪下2根2.5m的用料时,余下部分最多能剪0.8m长的用料根.(2)分别用(1)中的方法②和方法③各裁剪多少根6m长的钢管,才能刚好得到所需要的相应数量的材料?(3)试探究:除(2)中方案外,在(1)中还有哪两种方法联合,所需要6m长的钢管与(2)中根数相同?17.(2012•江西)小华写信给老家的爷爷,问候“八一”建军节.折叠长方形信纸、装入标准信封时发现:若将信纸如图①连续两次对折后,沿着信封口边线装入时,宽绰有3.8cm;若将信纸如图②三等分折叠后,同样方法装入时,宽绰1.4cm.试求信纸的纸长与信封的口宽.18.(2011•娄底)为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克服因干旱而造成的电力紧张困难,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某地决定对居民家庭用电实际“阶梯电价”,电力公司规定:居民家庭每月用电量在80千瓦时以下(含80千瓦时,1千瓦时俗称1度)时,实际“基本电价”;当居民家庭月用电量超过80千瓦时时,超过部分实行“提高电价”.(1)小张家2011年4月份用电100千瓦时,上缴电费68元;5月份用电120千瓦时,上缴电费88元.求“基本电价”和“提高电价”分别为多少元/千瓦时?(2)若6月份小张家预计用电130千瓦时,请预算小张家6月份应上缴的电费.19.(2011•凤阳县校级模拟)某地生产一种绿色蔬菜,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1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涨至7500元.当地一家农工商公司收获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加工厂的生产能力是:如果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t;如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t,但两种加式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条件的限制,公司必须在15天之内将这批蔬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种加工方案.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方案二:尽可能多的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有来得及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全部销售;方案三:将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在15天完成,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20.(2013•舟山)某镇水库的可用水量为12000万m3,假设年降水量不变,能维持该镇16万人20年的用水量.为实施城镇化建设,新迁入了4万人后,水库只能够维持居民15年的用水量.(1)问:年降水量为多少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多少m3?(2)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将水库的使用年限提高到25年.则该镇居民人均每年需节约多少m3水才能实现目标?(3)某企业投入1000万元设备,每天能淡化5000m3海水,淡化率为70%.每淡化1m3海水所需的费用为1.5元,政府补贴0.3元.企业将淡化水以3.2元/m3的价格出售,每年还需各项支出40万元.按每年实际生产300天计算,该企业至少几年后能收回成本(结果精确到个位)?21.(2013•邵阳)雅安地震后,政府为安置灾民,从某厂调拨了用于搭建板房的板材5600m2和铝材2210m2,计划用这些材料在某安置点搭建甲、乙两种规格的板房共100间,若搭建一间甲型板房或一间乙型板房所需板材和铝材的数量如下表所示:板房规格板材数量(m2)铝材数量(m2)甲型40 30乙型60 20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设计出甲、乙两种板房的搭建方案.22.(2013•成都模拟)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求a的取值范围.23.(2012•绥化)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之际,某市计划对A、B两类学校的校舍进行改造,根据预算,改造一所A类学校和三所B类学校的校舍共需资金480万元,改造三所A类学校和一所B类学校的校舍共需资金400万元.(1)改造一所A类学校的校舍和一所B类学校的校舍所需资金分别是多少万元?(2)该市某县A、B两类学校共有8所需要改造.改造资金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若国家财政拨付的改造资金不超过77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的资金不少于21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投入到A、B两类学校的改造资金分别为每所20万元和30万元,请你通过计算求出有几种改造方案,每个方案中A、B两类学校各有几所?24.(2012•铜仁地区)为了抓住梵净山文化艺术节的商机,某商店决定购进A、B两种艺术节纪念品.若购进A种纪念品8件,B种纪念品3件,需要950元;若购进A种纪念品5件,B种纪念品6件,需要800元.(1)求购进A、B两种纪念品每件各需多少元?(2)若该商店决定购进这两种纪念品共100件,考虑市场需求和资金周转,用于购买这100件纪念品的资金不少于7500元,但不超过7650元,那么该商店共有几种进货方案?(3)若销售每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润20元,每件B种纪念品可获利润30元,在第(2)问的各种进货方案中,哪一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25.(2007•芜湖)阅读以下材料,并解答以下问题.“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的方案,在第一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案中有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这是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这就是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如完成沿图1所示的街道从A点出发向B点行进这件事(规定必须向北走,或向东走),会有多种不同的走法,其中从A点出发到某些交叉点的走法数已在图2填出.(1)根据以上原理和图2的提示,算出从A出发到达其余交叉点的走法数,将数字填入图2的空圆中,并回答从A点出发到B点的走法共有多少种?(2)运用适当的原理和方法算出从A点出发到达B点,并禁止通过交叉点C的走法有多少种?(3)现由于交叉点C道路施工,禁止通行.求如任选一种走法,从A点出发能顺利开车到达B点(无返回)概率是多少?26.(2003•安徽)附加题:要将29个数学竞赛的名额分配给10所学校,每所学校至少要分到一个名额.(1)试提出一种分配方案,使得分到相同名额的学校少于4所;(2)证明:不管怎样分配,至少有3所学校得到的名额相同;(3)证明:如果分到相同名额的学校少于4所,则29名选手至少有5名来自同一学校.27.(2010•青岛)问题再现:现实生活中,镶嵌图案在地面、墙面乃至于服装面料设计中随处可见.在八年级课题学习“平面图形的镶嵌”中,对于单种多边形的镶嵌,主要研究了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的镶嵌问题、今天我们把正多边形的镶嵌作为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提出其中几个问题,共同来探究.我们知道,可以单独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镶嵌平面.如图中,用正方形镶嵌平面,可以发现在一个顶点O周围围绕着4个正方形的内角.试想:如果用正六边形来镶嵌平面,在一个顶点周围应该围绕着个正六边形的内角.问题提出:如果我们要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平面,可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组合方案?问题解决:猜想1:是否可以同时用正方形、正八边形两种正多边形组合进行平面镶嵌?分析:我们可以将此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从平面图形的镶嵌中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能同时用于完整镶嵌平面的两种正多边形的内角特点.具体地说,就是在镶嵌平面时,一个顶点周围围绕的各个正多边形的内角恰好拼成一个周角.验证1:在镶嵌平面时,设围绕某一点有x个正方形和y个正八边形的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周角.根据题意,可得方程:90x+,整理得:2x+3y=8,我们可以找到惟一一组适合方程的正整数解为.结论1:镶嵌平面时,在一个顶点周围围绕着1个正方形和2个正八边形的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周角,所以同时用正方形和正八边形两种正多边形组合可以进行平面镶嵌.猜想2:是否可以同时用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两种正多边形组合进行平面镶嵌?若能,请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并写出所有可能的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验证2:_______;结论2:_______.上面,我们探究了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组合镶嵌平面的部分情况,仅仅得到了一部分组合方案,相信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一定会找到其它可能的组合方案.问题拓广:请你仿照上面的研究方式,探索出一个同时用三种不同的正多边形组合进行平面镶嵌的方案,并写出验证过程.猜想3:_______;验证3:_______;结论3:_______.28.(2007•青岛)提出问题: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P是AD边上任意一点,△PBC与△ABC和△DB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探究发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特殊的情形入手:(1)当AP=AD时(如图②):∵AP=AD,△ABP和△ABD的高相等,∴S△ABP=S△ABD.∵PD=AD﹣AP=AD,△CDP和△CDA的高相等,∴S△CDP=S△CDA.∴S△PBC=S四边形ABCD﹣S△ABP﹣S△CDP=S四边形ABCD﹣S△ABD﹣S△CDA=S四边形ABCD﹣(S四边形ABCD﹣S△DBC)﹣(S四边形ABCD﹣S△ABC)=S△DBC+S△ABC.(2)当AP=AD时,探求S△PBC与S△ABC和S△DBC之间的关系,写出求解过程;(3)当AP=AD时,S△PBC与S△ABC和S△DBC之间的关系式为:;(4)一般地,当AP=AD(n表示正整数)时,探求S△PBC与S△ABC和S△DBC之间的关系,写出求解过程;问题解决:当AP=AD(0≤≤1)时,S△PBC与S△ABC和S△DBC之间的关系式为:.29.(2007•日照)如图,直线EF将矩形纸片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E、F分别与BC交于点E,与AD交于点F(E,F不与顶点重合),设AB=a,AD=b,BE=x.(Ⅰ)求证:AF=EC;(Ⅱ)用剪刀将纸片沿直线EF剪开后,再将纸片ABEF沿AB对称翻折,然后平移拼接在梯形ECDF的下方,使一底边重合,直腰落在边DC的延长线上,拼接后,下方的梯形记作EE′B′C.(1)求出直线EE′分别经过原矩形的顶点A和顶点D时,所对应的x:b的值;(2)在直线EE′经过原矩形的一个顶点的情形下,连接BE′,直线BE′与EF是否平行?你若认为平行,请给予证明;你若认为不平行,请你说明当a与b满足什么关系时,它们垂直?30.(2006•贵阳)两条平行直线上各有n个点,用这n对点按如下的规则连接线段;①平行线之间的点在连线段时,可以有共同的端点,但不能有其它交点;②符合①要求的线段必须全部画出;图1展示了当n=1时的情况,此时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0;图2展示了当n=2时的一种情况,此时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2;(1)当n=3时,请在图3中画出使三角形个数最少的图形,此时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个;(2)试猜想当n对点时,按上述规则画出的图形中,最少有多少个三角形?(3)当n=2006时,按上述规则画出的图形中,最少有多少个三角形?2016年06月13日858601581的初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3春•海陵区期末)如图,已知平面内有两条直线AB、CD,且AB∥CD,P为一动点.(1)当点P移动到AB、CD之间时,如图(1),这时∠P与∠A、∠C有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当点P移动到AB的外侧时,如图(2),是否仍有(1)的结论?如果不是∠P=∠C ﹣∠A,请写出你的猜想(不要求证明).(3)当点P移动到如图(3)的位置时,∠P与∠A、∠C又有怎样的关系?能否利用(1)的结论来证明?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写出一种.【分析】(1)延长AP后通过外角定理可得出结论.(2)利用外角定理可直接得出答案.(3)延长BA到E,延长DC到F,利用内角和定理解答.【解答】证明:(1)∠P=∠A+∠C,延长AP交CD与点E.∵AB∥CD,∴∠A=∠AEC.又∵∠APC是△PCE的外角,∴∠APC=∠C+∠AEC.∴∠APC=∠A+∠C.(2)否;∠P=∠C﹣∠A.(3)∠P=360°﹣(∠A+∠C).①延长BA到E,延长DC到F,由(1)得∠P=∠PAE+∠PCF.∵∠PAE=180°﹣∠PAB,∠PCF=180°﹣∠PCD,∴∠P=360°﹣(∠PAB+∠PCD).②连接AC.∵AB∥CD,∴∠CAB+∠ACD=180°.∵∠PAC+∠PCA=180°﹣∠P,∴∠CAB+∠ACD+∠PAC+∠PCA=360°﹣∠P,即∠P=360°﹣(∠PAB+∠PC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图形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不要有惯性思维.2.(2013•凤阳县模拟)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①所示.这样不需要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构图法.(1)△ABC的面积为:(2)若△DEF三边的长分别为、2、,请在图①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利用构图法求出它的面积.(3)利用第(2)小题解题方法完成下题:如图②,一个六边形绿化区ABCDEF被分割成7个部分,其中正方形ABQP,CDRQ,EFPR的面积分别为13,20,29,且△PQR、△BCQ、△DER、△APF的面积相等,求六边形绿化区ABCDEF的面积.【分析】(1)利用恰好能覆盖△ABC的边长为3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解答;(2)三角形DEF的面积同(1)而求得为8;(3)利用(2)的结论从而求解.【解答】解:(1)S△ABC=3×3﹣×3×1﹣×2×1﹣×3×2=3.5;(2)S△DEF=4×5﹣×2×3﹣×2×4﹣×2×5=8;(3)由(2)可知S△PQR=8,∴六边形花坛ABCDEF的面积为:S正方形ABQP+S正方形RQDC+S正方形EFPR+4S△PQR=13+20+29+8×4=94.【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从构图中很容易得到(1),其他根据构图中各边所占长度即能求得.3.(2013•上海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P,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四边形ABCD=AC•BD,并说明理由.解:添加的条件:AC⊥BD理由:【分析】首先添加条件AC⊥BD,再利用S四边形ABCD=S△ACD+S△ACB进而得出即可.【解答】解:条件:AC⊥BD,理由:∵AC⊥BD,∴,,∴S四边形ABCD=S△ACD+S△AC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求法,根据已知将四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是解题关键.4.(2012•凤阳县校级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1)∠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BE与DF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ABC+∠ADC=18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2)由互余可得∠1=∠DF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解答】解:(1)∠1+∠2=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1=∠ABE,∠2=∠ADF,∵∠A=∠C=90°,∴∠ABC+∠ADC=180°,∴2(∠1+∠2)=180°,∴∠1+∠2=90°;(2)BE∥DF;在△FCD中,∵∠C=90°,∴∠DFC+∠2=90°,∵∠1+∠2=90°,∴∠1=∠DFC,∴BE∥DF.【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5.(2012•房山区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如图1,已知线段AB、CD相交于点O,且AB=CD,请你利用所学知识把线段AB、CD转移到同一三角形中.小强同学利用平移知识解决了此问题,具体做法:如图2,延长OD至点E,使DE=CO,延长OA至点F,使AF=OB,连接EF,则△OEF为所求的三角形.请你仔细体会小强的做法,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如图3,长为2的三条线段AA′,BB′,CC′交于一点O,并且∠B′OA=∠C′OB=∠A′OC=60°;(1)请你把三条线段AA′,BB′,CC′转移到同一三角形中.(简要叙述画法)(2)连接AB′、BC′、CA′,如图4,设△AB′O、△BC′O、△CA′O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填“>”或“<”或“=”).【分析】(1)根据材料得出延长OA至点E,使AE=A′O;延长OB′至点F,使B′F=OB;连接EF,则△OEF为所求;(2)根据平移的性质首先得出S△OEF=×2×=,再利用图象得出S1+S2+S3<S△EOF.【解答】解:(1)如图所示:画法:①延长OA至点E,使AE=A′O;②延长OB′至点F,使B′F=OB;③连接EF,则△OEF为所求的三角形.(2)∵长为2的三条线段AA′,BB′,CC′交于一点O,并且∠B′OA=∠C′OB=∠A′OC=60°;∴△OEF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S△OEF=×2×=,在EF上截取EQ=CO,则QF=C′O,∴可得△A′CO≌△QEA,△B′FQ≌△OBC′,如图所示:则S1+S2+S3<S△EOF=.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根据图象得出S1+S2+S3<S△EOF是解题关键.6.(2012•凤阳县校级模拟)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位置如图所示.(1)请写出A、B、C三点的坐标;(2)你能想办法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吗?(3)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请在图中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并写出三角形A′B′C′各点的坐标.【分析】(1)根据各点所在象限的符号和距坐标轴的距离可得各点的坐标;(2)通过补全法可求得S△ABC=2;(3)根据平移的规律,把△ABC的各顶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顺次连接各顶点即为△A′B′C′;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解答】解:(1)A(0,4);B(﹣2,2);C(﹣1,1);(2)补成一个长方形,则S△ABC=6﹣1.5﹣0.5﹣2=2;(3)如右图,A'(6,6),B'(4,4),C'(5,3).【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图形的平移要归结为图形顶点的平移;格点中的三角形的面积通常整理为长方形的面积与几个三角形的面积的差;求点的坐标应根据所在象限确定符号,根据距离原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确定具体坐标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7.(2011•连云港)某课题研究小组就图形面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他们发现如下结论:(1)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这条边上的对应高之比;(2)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夹这个角的两边乘积之比;…现请你继续对下面问题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可直接应用上述结论.(S表示面积)问题1:如图1,现有一块三角形纸板ABC,P1,P2三等分边AB,R1,R2三等分边AC.经探究知=S △ABC,请证明.问题2:若有另一块三角形纸板,可将其与问题1中的拼合成四边形ABCD,如图2,Q1,Q2三等分边DC.请探究与S四边形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3:如图3,P1,P2,P3,P4五等分边AB,Q1,Q2,Q3,Q4五等分边DC.若S四边形ABCD=1,求.问题4:如图4,P1,P2,P3四等分边AB,Q1,Q2,Q3四等分边DC,P1Q1,P2Q2,P3Q3将四边形ABCD分成四个部分,面积分别为S1,S2,S3,S4.请直接写出含有S1,S2,S3,S4的一个等式.。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初中数学苏科七下第12章测试卷(2)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初中数学苏科七下第12章测试卷(2)

第12章测试卷(2)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有()个.①若a≤0,则=﹣a;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顶角相等;⑤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2B.3C.4D.5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B.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D.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3.甲,乙,丙,丁,戊五人按下列规则安排工作:(1)甲当天工作,如果乙昨天工作,而丙大前天不工作;(2)乙当天工作,如果丙昨天工作,而丁大前天不工作;(3)丙当天工作,如果丁昨天工作,而戊大前天不工作;(4)丁当天工作,如果戊昨天工作,而甲大前天不工作;(5)戊当天工作,如果乙昨天工作,而乙大前天不工作.现在假定今年6月1日甲,丙两人工作,那么10月1日工作的是()A.乙,戊B.甲,丁C.丙,戊D.乙,丁4.黄芳早晨起床后,在家刷牙洗脸要用3分钟,用电饭锅烧早饭要14分钟,读英语单词要用12分钟,吃早饭要用6分钟,她经过合理安排,起床后用()分钟就能去上学.A.35B.26C.23D.215.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证明过程中,可以先()A.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小于60°的角B.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等于60°的角C.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小于或等于60°的角D.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60°的角6.对于命题“如果|a|=|b|,那么a=b”,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2B.a=﹣2,b=3C.a=﹣3,b=3D.a=3,b=37.用反证法证明“△ABC中,若∠A>∠B>∠C,则∠A>60°”,第一步应假设()A.∠A=60°B.∠A<60°C.∠A≠60°D.∠A≤60°8.用反证法证明“是无理数”时,最恰当的证法是先假设()A.是分数B.是整数C.是有理数D.是实数9.六名同学雨、雪、雾、雷、霜、露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赛一局,第一天雨与雪各赛了3局,雾与雷各赛了4局,霜赛了2局,而且雷与雪、雨和雾之间都没赛过,那么露已赛了()A.1局B.2局C.3局D.4局10.师范大学学生张丽、王云、李玲三人一起去银行柜员机取钱,张丽取款一次,王云取款两次,李玲取款三次,假设每取款一次所用时间相同,请问她们三人按什么样的顺序取款,才能使三人所花总时间最少(包括等待时间)()A.张丽,王云,李玲B.李玲,张丽,王云C.张丽,李玲,王云D.王云,李玲,张丽1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对角线相等吗?B.作线段AB=10cmC.若a=b,则﹣a=﹣b D.连结A、B 两点1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C.若a2=b2,则a=D.同角的余角相等13.下列命题中: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邻补角一定互补.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4.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如果﹣2x>﹣2,那么x>1B.如果a2=b2,那么a3=b3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D.如果a∥b,b∥c,那么a∥c15.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C.如果a2=b2,那么a=b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二、填空题16.命题“若a>b,则a2>b2”的逆命题是.17.绕湖的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每走60分钟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则两人出发后分钟后第一次相遇.18.某校两名小记者从学校去一家超市采访顾客,从学校到超市往返各需30分钟,采访时每名小记者都各自采访一名顾客,没有顾客被两名记者都采访,每采访一名顾客至少需6分钟(已包括间隔时间).采访连同往返的时间总和不得超过3时.采访要从整点时间开始.从11:00到17:00各时间超市内可以采访顾客的人如下表所示:那么,两名小记者在10:30到17:30这段时间内能采访到顾客的人最多共是人.19.一般来说,反证法有如下三个步骤:(1),(2)(3).三、解答题20.判断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若|a|=|b|,则a=b;(2)大于锐角的角是钝角;(3)若ab>0,则a>0,b>0;(4)若a>b,则a2>b2;(5)若a=b,则a2=b2;(6)若a2=b2,则a=b;(7)若a≠b,则a2≠b2;(8)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没有交点;(9)对顶角的平分线在同一条直线上.2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三个判断:①AD∥BC,②BD2=AD•BC,③∠ABD+∠ADC=180°,请你从其中选取两个条件,另一个做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且加以证明.22.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1)(a+b)2=a2+b2(2)若|a|=|b|,则a=b(3)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负数.23.铺设铁路枕木从东京到大阪的铁路长度为550千米.现在,铁路公司想要铺设铁路枕木,每隔1米铺设1根,这样的话,钢轨上一共应铺设多少根枕木呢?(限时:5分钟)24.挪杯子:有6只玻璃杯并排放在一起,左边三只盛满水,右边3只是空的,如右图a所示的状态,现要摆成如图b所示的状态.如果一次只能移动一只杯子,请问至少要挪动多少次?(限时:2分钟)25.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题目:在Rt△ABC中,∠C=90°,若∠A≠45°,所以AC≠BC.证明:假设AC=BC,因为∠A≠45°,∠C=90°,所以∠A≠∠B.所以AC≠BC,这与假设矛盾,所以AC≠BC.上面的证明有没有错误?若没有错误,指出其证明的方法;若有错误,请予以纠正.26.证明题: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PB≠∠APC,求证:PB≠PC.答案1.下列命题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有()个.①若a≤0,则=﹣a;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顶角相等;⑤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2B.3C.4D.5【考点】O1:命题与定理.【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法则、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对顶角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①若a≤0,则=﹣a,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是真命题.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是假命题.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是真命题.④对顶角相等,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是假命题.⑤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是真命题故①③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二次根式的化简法则、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对顶角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属于中考基础题.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B.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D.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考点】O1:命题与定理.【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A、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判断;B、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C、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行判断;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判断.【解答】解:A、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故本选项正确;B、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故本选项正确;D、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而不是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甲,乙,丙,丁,戊五人按下列规则安排工作:(1)甲当天工作,如果乙昨天工作,而丙大前天不工作;(2)乙当天工作,如果丙昨天工作,而丁大前天不工作;(3)丙当天工作,如果丁昨天工作,而戊大前天不工作;(4)丁当天工作,如果戊昨天工作,而甲大前天不工作;(5)戊当天工作,如果乙昨天工作,而乙大前天不工作.现在假定今年6月1日甲,丙两人工作,那么10月1日工作的是()A.乙,戊B.甲,丁C.丙,戊D.乙,丁【考点】O2:推理与论证.【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首先根据根据甲当天工作,如果乙昨天工作;乙当天工作,如果丙昨天工作;丙当天工作,如果丁昨天工作;丁当天工作,如果戊昨天工作;丁当天工作,如果戊昨天工作;戊当天工作,如果乙昨天工作.则五个人的工作顺序一定是:戊,丁,丙,乙,甲的顺序.然后根据两个人一组即可确定每天的分组以及顺序,最后根据循环情况即可确定.【解答】解:根据甲当天工作,如果乙昨天工作;乙当天工作,如果丙昨天工作;丙当天工作,如果丁昨天工作;丁当天工作,如果戊昨天工作;丁当天工作,如果戊昨天工作;戊当天工作,如果乙昨天工作.则五个人的工作顺序一定是:戊,丁,丙,乙,甲的顺序.今年6月1日甲,丙两人工作,因而工作时是两个人一组.则组合是:并且五天一次循环.6月1日,到10月1日是122天,则10月1日是第123天.第121天是甲和丙,则第123天是甲和丁.故10月1日是:甲和丁工作.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推理论证的方法,正确确定每天的分组以及顺序是关键.4.黄芳早晨起床后,在家刷牙洗脸要用3分钟,用电饭锅烧早饭要14分钟,读英语单词要用12分钟,吃早饭要用6分钟,她经过合理安排,起床后用()分钟就能去上学.A.35B.26C.23D.21【考点】O2:推理与论证.【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本题需先根据题意得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法,然后即可求出最少需要多少时间.【解答】解:小明起床后先煮饭需要14分钟,在煮饭的同时刷牙需要3分钟,读英语单词要用11分钟,再接着读英语单词1分钟,这时饭已煮完,在吃早饭需要6分钟所以小明同学从开始起床到吃完早饭仅需要21分钟.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推理与论证,在解题时要注意统筹方法的应用.5.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证明过程中,可以先()A.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小于60°的角B.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等于60°的角C.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小于或等于60°的角D.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60°的角【考点】O3:反证法.【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熟记反证法的步骤,直接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反证法的步骤,第一步应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即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小于或等于60°的角.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的步骤,本题结合角的比较考查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6.对于命题“如果|a|=|b|,那么a=b”,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2B.a=﹣2,b=3C.a=﹣3,b=3D.a=3,b=3【考点】O3:反证法.【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反例就是符合已知条件但不满足结论的例子,可据此判断出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a=﹣2,b=﹣2,∴|a|=|b|,a=b,∴不能作为对于命题“如果|a|=|b|,那么a=b”,是假命题的反例,故此选项错误;B.∵a=﹣2,b=3,∴|a|≠|b|,∴不能作为对于命题“如果|a|=|b|,那么a=b”,是假命题的反例,故此选项错误;C.∵a=﹣3,b=3,∴|a|=|b|,a≠b,∴能作为对于命题“如果|a|=|b|,那么a=b”,是假命题的反例,故此选项正确;D.∵a=3,b=3,∴|a|=|b|,a=b,∴不能作为对于命题“如果|a|=|b|,那么a=b”,是假命题的反例,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的意义,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7.用反证法证明“△ABC中,若∠A>∠B>∠C,则∠A>60°”,第一步应假设()A.∠A=60°B.∠A<60°C.∠A≠60°D.∠A≤60°【考点】O3:反证法.【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反证法的步骤中,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反面成立,可据此进行判断;需注意的是∠A>60°的反面有多种情况,应一一否定.【解答】解:∠A与60°的大小关系有∠A>60°,∠A=60°,∠A<60°三种情况,因而∠A>60°的反面是∠A≤60°.因此用反证法证明“∠A>60°”时,应先假设∠A≤60°.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角的比较考查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8.用反证法证明“是无理数”时,最恰当的证法是先假设()A.是分数B.是整数C.是有理数D.是实数【考点】O3:反证法.【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反证法的步骤中,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反面成立,可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是”的反面是“不是”.则第一步应是假设不是无理数,即是有理数.故选C.【点评】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9.六名同学雨、雪、雾、雷、霜、露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赛一局,第一天雨与雪各赛了3局,雾与雷各赛了4局,霜赛了2局,而且雷与雪、雨和雾之间都没赛过,那么露已赛了()A.1局B.2局C.3局D.4局【考点】O2:推理与论证.【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从雨与雪各赛了3局,雾与雷各赛了4局,霜赛了2局,而且雷与雪、雨和雾之间都没赛过这个已知条件入手,进而可一步一步推得每个人分别与那几个人下了几局,最后即可得出露最终下了几局.【解答】解:由于雨与雪各赛了3局,雾与雷各赛了4局,霜赛了2局,且雷与雪、雨和雾之间都还没赛过,所以与雷赛过的是雨、雾、霜、露四人;与雾赛过的是雪、雷、霜、露四人;又因为霜只赛了两局,雨与雪各赛了3局,所以与雨赛过的是雷、雪、露;而与雪赛过的是雨、雾、露;所以露共赛了4局.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推理与论证的问题,能够通过已知条件找出突破口,从而通过推理得出结论.10.师范大学学生张丽、王云、李玲三人一起去银行柜员机取钱,张丽取款一次,王云取款两次,李玲取款三次,假设每取款一次所用时间相同,请问她们三人按什么样的顺序取款,才能使三人所花总时间最少(包括等待时间)()A.张丽,王云,李玲B.李玲,张丽,王云C.张丽,李玲,王云D.王云,李玲,张丽【考点】O2:推理与论证.【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本题需先根据题意列出A、B、C、D四种执行顺序相对取款时间及等待时间之和,从而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设取款一次时间为t,根据题意可得出ABCD四种取款相对取款时间及等待时间之和,则:A、张丽,王云,李玲,张丽取款时间为t,王云等待时间为t、取款时间为2t,李玲等待时间为2t、取款时间为3t,即总时间为:t+t+2t+2t+3t=9t;B、李玲,张丽,王云,李玲取款时间为3t,张丽等待时间为3t、取款时间为t,王云等待时间为t、取款时间为2t,即总时间为:3t+3t+t+t+2t=10t;C、张丽,李玲,王云,张丽取款时间为t,李玲等待时间为t、取款时间为3t,王云等待时间为3t、取款时间为2t,即总时间为:t+t+3t+3t+2t=10t;D、王云,李玲,张丽,王云取款时间为2t,李玲等待时间为2t、取款时间为3t,张丽等待时间为3t、取款时间为t,即总时间为:2t+2t3t+3t+t=11t;所以按A、张丽,王云,李玲顺序取款才能使三人所花总时间最少(包括等待时间);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推理与论证,关键是在解题时要找出规律及简便方法的应用.1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对角线相等吗?B.作线段AB=10cmC.若a=b,则﹣a=﹣b D.连结A、B 两点【考点】O1:命题与定理.【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命题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对角线相等吗?不是命题;B、作线段AB=10cm不是命题;C、若a=b,则﹣a=﹣b是命题;D、连结A、B两点不是命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1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C.若a2=b2,则a=D.同角的余角相等【考点】O1:命题与定理.【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A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对B进行判断;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对C进行判断;根据余角的定义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A选项错误;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所以B选项错误;C、若a2=b2,则a=b或a=﹣b,所以C选项错误;D、同角的余角相等,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13.下列命题中: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邻补角一定互补.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邻补角的概念判断即可.【解答】解:①错误.应该是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错误.应该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正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正确.邻补角一定互补;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14.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如果﹣2x>﹣2,那么x>1B.如果a2=b2,那么a3=b3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D.如果a∥b,b∥c,那么a∥c【考点】O1:命题与定理.【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如果﹣2x>﹣2,那么x>1;假命题;B、如果a2=b2,那么a3=b3;假命题;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假命题;D、如果a∥b,b∥c,那么a∥c;真命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熟记不等式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C.如果a2=b2,那么a=b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专题】选择题【难度】易【分析】先分别写出四个逆命题,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其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B、其逆命题是“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正确;C、其逆命题是“如果a=b或a+b=0,那么a2=b2”,正确;D、其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叫定理.16.命题“若a>b,则a2>b2”的逆命题是.【考点】O1:命题与定理.【专题】填空题【难度】中【分析】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即可得到其逆命题.【解答】解:“若a>b,则a2>b2”的条件是“a>b”,结论是“a2>b2”,其逆命题是若a2>b2则a>b.【点评】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17.绕湖的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每走60分钟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则两人出发后分钟后第一次相遇.【考点】O2:推理与论证.【专题】填空题【难度】中【分析】易得小王65分行4千米,小张60分行6千米,可推得小王130分行8千米,小张120分行12千米,进而推得小张130分行11千米;在130分时间里,俩人一共行19千米,余下5千米还用30分.所以出发160分第一次相遇.【解答】解:∵小王65分行4千米,小张60分行6×=5千米,∴小王130分行8千米,小张120分行10千米,∴小张130分行10+×10=11千米;∴在130分时间里,俩人一共行19千米,余下5千米还用5÷(+)=30分.所以出发160分第一次相遇.故答案为160.【点评】考查用推理与论证解决行程问题,得到在不同时间内的相应速度是解决本题的易错点.18.某校两名小记者从学校去一家超市采访顾客,从学校到超市往返各需30分钟,采访时每名小记者都各自采访一名顾客,没有顾客被两名记者都采访,每采访一名顾客至少需6分钟(已包括间隔时间).采访连同往返的时间总和不得超过3时.采访要从整点时间开始.从11:00到17:00各时间超市内可以采访顾客的人如下表所示:那么,两名小记者在10:30到17:30这段时间内能采访到顾客的人最多共是人.【考点】O2:推理与论证.【专题】填空题【难度】中【分析】本题需先根据题意得出一个小时可以采访10人/每个小记者,那么再根据往返的时间总和不得超过3时,得出采访的时间,最后得出结果即可.【解答】解;最多的话一个小时可以采访10人/每个小记者(理想状态下)那一个小时采访20人采访连同往返的时间总和不得超过3时所以有两个小时采访时间因为任意两个小时的顾客总和都大于40所以最多是40人被采访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推理与论证问题,在解题时要注意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需特别注意的是他们采访的时间问题.19.一般来说,反证法有如下三个步骤:(1),(2)(3).【考点】O3:反证法.【专题】填空题【难度】中【分析】熟记反证法的步骤,直接填空即可.【解答】解:反证法有如下三个步骤:(1)提出反证,(2)推出矛盾,(3)肯定结论.【点评】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20.判断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若|a|=|b|,则a=b;(2)大于锐角的角是钝角;(3)若ab>0,则a>0,b>0;(4)若a>b,则a2>b2;(5)若a=b,则a2=b2;(6)若a2=b2,则a=b;(7)若a≠b,则a2≠b2;(8)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没有交点;(9)对顶角的平分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考点】O1:命题与定理.【专题】解答题【难度】难【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判断;(2)根据钝角的定义判断;(3)根据有理数的性质判断;(4)利用反例进行判断;(5)根据平方的意义进行判断;(6)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判断;(7)利用反例进行判断;(8)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判断;(9)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判断.【解答】解:若|a|=|b|,则a=b或a=﹣b,所以(1)为假命题;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所以(2)为假命题;若ab>0,则a>0,b>0或a<0,b<0,所以(3)为假命题;若a=0,b=﹣10,则a2<b2,所以(4)为假命题若a=b,则a2=b2,所以(5)为真命题;若a2=b2,则a=b或a=﹣b,所以(6)为假命题;若a≠b,a=1,b=﹣1,则a2=b2,所以(7)为假命题;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没有交点,所以(8)为真命题;对顶角的平分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9)为真命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2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三个判断:①AD∥BC,②BD2=AD•BC,③∠ABD+∠ADC=180°,请你从其中选取两个条件,另一个做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且加以证明.【考点】O1:命题与定理;S9: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解答题【难度】难【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ABD∽△DCB,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当已知:①AD∥BC,③∠ABD+∠ADC=180°,结论:②BD2=AD•BC,理由:∵AD∥BC,∴∠ADB=∠DBC,∠ADC+∠C=180°,∵∠ABD+∠ADC=180°,∴∠C=∠ABD,∴△ABD∽△DCB,∴=,∴BD2=AD•B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得出△ABD∽△DCB 是解题关键.22.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1)(a+b)2=a2+b2(2)若|a|=|b|,则a=b(3)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负数.【考点】O1:命题与定理.【专题】解答题【难度】难【分析】(1)可以取a=1,b=﹣1说明命题为假命题;(2)可以取a=1,b=﹣1说明命题为假命题;(3)两个负可取﹣1和﹣2,则用﹣1与﹣2的差说明命题为假命题.【解答】解:(1)命题为假命题,若当a=1,b=﹣1时,(a+b)2=0,a2+b2=1+1=2;(2)命题为假命题,若a=1,b=﹣1时,满足|a|=|b|,但a=b不成立;(3)命题为假命题.若两负数为﹣1与﹣2,则﹣1与﹣2的差为﹣1﹣(﹣2)=1.【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苏科版202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2

苏科版202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2

H F E D C B A 苏科版202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21.已知2m =x ,43m =y ,用含有字母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 .2.如果等式(2a 一1) 2a +=1,则a 的值为 .3.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A .7B .6C .5D .44.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其中一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另一块三角板的斜边摆放在一直线上),那图中∠a= .5.将矩形ABCD 沿折线EF 折叠后点B 恰好落在CD 边上的点H 处,且∠CHE =40 º,则∠EFB =___________.6.某商店有两进价不同的耳机都卖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A .赚8元B .赚32元C .不赔不赚D .赔8元 7.关于x 、y 的方程组⎩⎨⎧=-=+15x y ay x 有正整数解,则正整数a 为( ).A . 1、2B .2、5C .1、5D .1、2、58.甲、乙两种糖果,售价分别为20元/千克和24元/千克,根据市场调查发现,将两种糖果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销售,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效果.现在糖果的售价有了调整:甲种糖果的售价上涨了8%,乙种糖果的售价下跌了10%.若这种混合糖果的售价恰好保持不变,则甲、乙两种糖果的混合比例应为甲︰乙= .9. 有一位同学在数学竞赛辅导书上看到这样一道题:“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且a 、b 、c 的值满足等式|b+c -2a|f+(b+c -5)2=0,求b 的取值在什么范围?”你能解答这道题吗?10.如图,从下列三个条件中:(1)AD∥CB;(2)AB∥CD;(3) ∠A=∠C,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题,并说明理由.已知:结论:理由:11.(1)如图(1),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a)若∠A=60°,求∠BOC的度数.b)若∠A=n°,则∠BOC=_________.c)若∠BOC=3∠A,则∠A=__________.(2)如图(2),在△A′B′C′中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A′=40°,求∠B′O′C′的度数.(3)上面(1),(2)两题中的∠BOC与∠B′O′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12.已知以a m =2,a n =4,a k =32.(1)a m +n =_______. (2)求a 3m +2n -k 的值.13.阅读理解.解方程组⎪⎪⎩⎪⎪⎨⎧=-=+1412723yx y x 时,如果设n y m x ==1,1,则原方程组可变形为关于m 、n 的方程组⎩⎨⎧=-=+142723n m n m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竞赛试卷.doc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竞赛试卷.doc

七年级数学知识竞赛试卷一、精心选一选(将唯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答题卡中 12×3分=36分) 1、43-的绝对值是 A 、34-B 、34C 、43- D 、432、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 、239-= B 、()1414⎛⎫-÷-= ⎪⎝⎭C 、5(2)3---=-D 、()2816-=- 3、如果x 表示有理数,那么x x +的值A 、可能是负数B 、不可能是负数C 、必定是正数D 、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正数 4、下列各题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0275.3=-ab ab B 、xy y x 532=+ C 、2245a b ab ab -=- D 、2x x +=3x 5、如图,数轴上的点A 所表示的数为k ,化简1k k +-的结果为 A 、1 B 、21k - C 、21k + D 、12k-6、七年级有一位善于动脑筋的同学,在学完有效数字后,他测了一下自己的钢笔长为0.06250米,问自己的同桌:“你能说出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以及精确到哪一位吗?”A 、有4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B 、有3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十万分位C 、有4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十万分位D 、有3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7、一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提高40%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服装仍可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A 、125元B 、135元C 、145元D 、150元8、老师讲了多项式的加减,放学后,某同学回家拿出笔记,认真地复习老师讲的内容,他突然发现一道A题222221131(3)(4)2222x xy y x xy y x -+---+-=- +2y 空格的地方被钢笔水弄污了,那么空格中的一项是A 、7xy -B 、7xyC 、xyD 、xy - 9、把方程17.012.04.01=--+x x 中分母化整数,其结果应为 A 、17124110=--+x x B、107124110=--+x xC、1710241010=--+x x D、10710241010=--+x x10、观察下列算式:331=,932= ,2733=,8134=,24335=,72936=,218737=,656138=…………;那么20113的末位数字应该是A 、 3B 、 9C 、 7D 、 111、七年级的两名爱好数学的学生,在学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后,一位同学对另一个同学说:“方程x x x -+-=--321312与方程4223324xk kx --=+-的解相同,k 的值是多少?” A 、0 B 、 2 C 、 1 D 、–112、某种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km 都需付7元车费),超过3km 以后,每增加1km ,加收2.4元(不足1km 按1km 计). 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支付车费19元,设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的最大值是A 、11B 、8C 、7D 、5选择题答题卡二、细心填一填(6×3分=18分)13、211-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绝对值是 . 14、若x 2+3x -5的值为7,则2-9x -3x 2的值为__________.1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26cm ,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 ,宽增2cm ,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 cm ,可列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362y x 和-313m nx y 是同类项,则29517m mn --的值是 .2311=,233321=+,23336321=++,23333104321=+++,……… 根据观察,计算:333310321++++Λ的值为______________.18、一系列方程:第1个方程是32=+x x ,解为2=x ;第2个方程是532=+xx ,解为6=x ;第3个方程是743=+xx ,解为12=x ;…,根据规律,第10个方程是___________,其解为____________. 三、用心做一做(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46分)19、计算:(每题4分,共8分)(1) 12524()236-⨯+-; (2) )3()4()2(8102-⨯---÷+-20、化简:(每题3分,共6分)(1) )]3(33[2b a b a ---- ; (2) )]3(7[122222b a ab b a ab ---21、解方程:(每题3分,共6分)(1) 1285+=-x x (2)151423=+--x x22、(6分)先化简,再求值:2223(2)x y x y +--(),其中21=x ,1-=y .23、( 6分)在广州亚运会中,志愿者们手上、脖子上的丝巾非常美丽.车间70名工人承接了制作丝巾的任务,已知每人每天平均生产手上的丝巾1 800条或者脖子的丝巾1 200条,一条脖子上的丝巾要配两条手上的丝巾.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丝巾刚好配套,应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脖子上的丝巾,多少名工人生产手上的丝巾?24、( 6分)如图所示,是某年12月份的日历,用一个矩形在日历内任圈出4(1)请用一个等式表示a 、b 、c 、d 之间的关系;( 2分)(2)若日历中竖列上相邻的3个数和是75,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 ( 4分)25、( 8分)刘老师为学校购买运动会的奖品后,回学校向后勤处王老师交账说:“我买了两种书,共105本,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买书前我领了1500元,现在还余418元. ”王老师算了一下,说:“你肯定搞错了. ”(1)王老师为什么说他搞错了?试用方程的知识给予解释;(4分)(2)刘老师连忙拿出购物发票,发现的确弄错了,因为他还买了一个笔记本.但笔记本的单价已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应为小于10元的整数,笔记本的单价可能为多少元?( 4分)附:答案(七年级)13、21,3,21; 14、-34; 15、2)13(1+-=-x x ; 16、-11; 17、3025; 18、211110=+x x ,110=x19、(1)原式12524(24)(24)236=-⨯+-⨯--⨯121620=--+ ---------------------3分8=-. ----------------------4分 (2)解:原式=124810-÷+- ----------------------3分=12210-+-=-20 ----------------------- 4分 20、(1)原式=243x y =+. ----------------------3分当21=x ,1-=y 时, ---------------------- 4分 原式214()3(1)2=⨯+⨯- ---------------------- 5分14(3)4=⨯+-1(3)=+-2=-. ----------------------6分(直接代入求值的,若答案正确给2分,否则不给分)23、解:设应分配x 名工人生产脖子上的丝巾, …………………1分则:x x 12002)70(1800⨯=- ……………………3分解得:30=x ……………………………………4分 40307070=-=-x ………………………………5分答:应分配30名工人生产脖子上的丝巾,40名工人生产手上的丝巾.……6分25、(1)设单价为8.00元的课外书为x 本, …………………1分 则单价为12.00元的课外书则为(105-x )本.根据题意,得8x +12(105-x )=1500-418 …………………2分 解之得x =44.5 (不符合题意) …………………3分 所以刘老师肯定搞错了 …………………4分 (2)设单价为8.00元的课外书为y 本,笔记本的单价为a 元 …………5分 根据题意,得8y +12(105-y )=1500-418-a …………………6分 即178+a =4y ,因为 a 、y 都是整数,且178+a 应被4整除, a 为偶数,又因为a 为小于10元的整数,所以 a 可能为2、4、6、8 …………………7分 当a =2时,4x =180,x =45,符合题意; 当a =4时,4x =182,x =45.5,不符合题意; 当a =6时,4x =184,x =46,符合题意; 当a =8时,4x =186,x =46.5,不符合题意.所以笔记本的单价可能2元或6元 …………………8分初中数学试卷桑水出品。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竞赛试题.doc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竞赛试题.doc

七(下)数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每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表格中)1、有4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2cm ,3cm ,4cm ,5cm ,任意取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可搭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A 、1 B 、2 C 、3 D 、42、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全球传递的里程约为137000k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1.3710⨯kmB .313710⨯kmC .51.3710⨯kmD .513710⨯km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03310=⨯⎪⎭⎫ ⎝⎛B .5510x x x +=C .824x x x ÷=D .()236a a -=4、下列方程组中,解是⎩⎨⎧=-=23y x 的方程组是( )A 、⎩⎨⎧=-=+73113y x y xB 、⎩⎨⎧-=--=-51925y x y xC 、⎩⎨⎧=--=825y x x yD 、⎩⎨⎧+=+=5321x y y x 5、“在△ABC 和△DEF 中,∵∠A =∠D =90°,AB =DE ,AC =DF ,∴△ABC ≌△DEF ”,以上证明的依据是A 、AAS B 、ASA C 、SAS D 、HL6、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我市立即抽调骨干医生组成医疗队赶赴灾区进行抗震救灾.某医院要从包括张医生在内的4名外科骨干医生中,随机地抽调2名医生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那么抽调到张医生的概率是( )A 、21B 、31C 、41D 、61 7、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的图形有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等腰三角形④等边三角形⑤平行四边形,要保证这个结论正确,应该删去的是( )A 、⑤B 、①C 、①④D 、④ 8、如图,AB ∥DC ,AD ∥BC ,BE =DF ,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 、3B 、4C 、5D 、69、如果单项式n m n m y x y x 2442-+与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为A 、m =—1,n=25B 、23,1==n mC 、1,2==n mD 、1,2-=-=n m10、如图,AD ⊥BD ,AE 平分∠BAC ,∠ACD =70°,∠B =30°,则∠DAE 的度数为( )A 、40°B 、50°C 、60°D 、45°二、填充题(每题3分,计30分)11、扬州的旅游宣传口号是“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

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卷1(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卷1(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1. 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2x ≤1x −m <0的所有整数解的和是6,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4B. 3<m ≤4C. 3≤m <4D. 3≤m ≤4【答案】B 【解析】解:不等式组整理得:{x ≥1x <m, 解得:1≤x <m ,整数解的和是6,得到1+2+3=6,即整数解为1,2,3,则m 的范围是3<m ≤4,故选:B .不等式组整理后表示出解集,由解集中所有整数解和是6求出m 的范围即可.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 方程组{|x|+y =12x +|y|=6的解的个数为( ) A. 1B. 2C. 3D. 4【答案】A 【解析】解:当x ≥0,y ≤0时,原方程组可化为:{x +y =12x −y =6,解得{x =9y =3; 由于y ≤0,所以此种情况不成立.当x ≤0,y ≥0时,原方程组可化为:{y −x =12x +y =6,解得{x =−3y =9. 当x ≥0,y ≥0时,{x +y =12x +y =6,无解; 当x ≤0,y ≤0时,{y −x =12x −y =6,无解; 因此原方程组的解为:{x =−3y =9. 故选:A .由于x 、y 的符号不确定,因此本题要分情况讨论.在解含有绝对值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要分类讨论,不可漏解.3.已知a=2010x+2008,b=2010x+2009,c=2010x+2010,则多项式a2+b2+c2−ab−bc−ac的值为()A. −3B. 3C. 2D. 1【答案】B【解析】解:a2+b2+c2−ab−bc−ac=12(2a2+2b2+2c2−2ab−2bc−2ac)=12[(a2−2ab+b2)+(a2−2ac+c2)+(b2−2bc+c2)]=12[(a−b)2+(a−c)2+(b−c)2],∵a=2010x+2008,b=2010x+2009,c=2010x+2010,∴a−b=−1,a−c=−2,b−c=−1,∴原式=12[(−1)2+(−2)2+(−1)2]=12×6=3.故选:B.根据题干,直接代入求解比较困难;观察a,b,c三个数的特征,结合所求,需要对所求进行变形,再代入求解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对所求式子进行变形是本题解题关键.4.如图,已知AB//DE,∠ABC=75°,∠CDE=145°,则∠BCD的值为()A. 20°B. 30°C. 40°D. 70°【答案】C【解析】解:延长ED交BC于F,如图所示:∵AB//DE,∠ABC=75°,∴∠MFC=∠B=75°,∵∠CDE=145°,∴∠FDC=180°−145°=35°,∴∠C=∠MFC−∠MDC=75°−35°=40°,故选:C.延长ED交BC于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MFC=∠B=75°,求出∠FDC=35°,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C=∠MFC−∠MDC,代入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MFC的度数,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已知7条长度分别为整数a1,a2,…,a7的线段,它们中的任意三条都不能构成三角形,若a1=1<a2<a3<a4<a5<a6<a7=21,则a6=()A. 18B. 13C. 8D. 5【答案】B【解析】解:不能构成三角形,那么前两个数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个数字,最小的a1是1,最小情况如下:1,2,3,5,8,13,21,34满足条件若a1=1厘米,a7=21厘米,则a6=13.故选:B.此题只需根据所有的线段都是整数,且满足a1<a2<a3<a4<a5<a6<a7,不能构成三角形,则前两个数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个数字,找到a1最小情况,于是找到满足条件a6的值.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此题难度一般.6.有一堆形状大小都相同的珠子,其中只有一粒比其它都轻些,其余一样重.若利用天平(不用砝码)最多两次就找出了这粒较轻的珠子,则这堆珠子最多有()A. 8粒B. 9粒C. 10粒D. 11粒【答案】B【解析】解:这堆珠子最多有9个.将这堆珠子平均分成3组,将其中的两组放在天平的两边进行第一次测量;若天平平衡,那么较轻的珠子在没称的那堆珠子里;若天平不平衡,那么较轻的珠子就在较轻的那堆珠子里;然后将较轻的那堆珠子进行第二次测量,同第一次测量一样,将其中两个放在天平的两端;若天平平衡,那么没称的珠子就是所找的珠子;若天平不平衡,那么较轻的珠子就是所找的珠子.因此最多用两次即可找出较轻的珠子.故选B .已知最多两次就找出这粒较轻的珠子,那么第二次所测的珠子的个数最多为3个;即将其中的两个放在天平的两边,若天平平衡,那么不在天平中的珠子就是最轻的珠子,如果天平不平衡,很较轻的珠子就是所找的珠子.同理,在第一次测量中,最多可测出三组珠子,因此这堆珠子最多有9个.本题的解答关键是找出每次能测量出的珠子(堆)的最多的个(堆)数.7. 已知y =x 3+ax 2+bx +c ,当x =5时,y =50;x =6时,y =60;x =7时,y =70.则当x =4时,y 的值为( )A. 30B. 34C. 40D. 44【答案】B 【解析】解:把x =5,y =50;x =6,y =60;x =7,y =70代入y =x 3+ax 2+bx +c , 得{53+52a +5b +c =5063+62a +6b +c =6073+72a +7b +c =70,解得{a =−18b =117c =−210;代入y =x 3+ax 2+bx +c 得:y =x 3−18x 2+117x −210,把x =4代入y =x 3−18x 2+117x −210得:y =43−18×42+117×4−210=64−288+468−210=34,故选:B .将x 、y 的值分别代入y =x 3+ax 2+bx +c ,转化为关于a 、b 、c 的方程,求出a 、b 、c 的值,再把x =4代入,求出y 的值.本题通过建立关于a ,b ,c 的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得a 、b 、c 的值后而求解.8. 五张如图所示的长为a ,宽为b(a >b)的小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不重叠地放在矩形ABCD 中,未被覆盖的部分(两个矩形)用阴影表示.设左上角与右下角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差为S,当BC的长度变化时,按照同样的放置方式,S始终保持不变,则a,b满足的关系式为()A. a=2bB. a=3bC. 3a=2bD. 2a=3b+1【答案】A【解析】解:左上角阴影部分的长为AE,宽为AF=2b,右下角阴影部分的长为PC,宽为a,∵AD=BC,即AE+ED=AE+a,BC=BP+PC=3b+PC,∴AE+a=3b+PC,即AE−PC=3b−a,∴阴影部分面积之差S=AE⋅AF−PC⋅CG=2b×AE−a×PC=2b(PC+3b−a)−aPC=(2b−a)PC+6b2−2ab,则2b−a=0,即a=2b,故选:A.表示出左上角与右下角部分的面积,求出之差,根据差与BC无关即可求出a与b的关系式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的应用,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9.现有长144cm的铁丝,要截成n小段(n>2),每段的长度为不小于1cm的整数,如果其中任意三小段都不能拼成三角形,则n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10【解析】解:∵每段的长为不小于1(cm)的整数,∴最小的边最小是1,∵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则第二段是1,第三段是2,第四段与第二、第三段不能构成三角形,则第四边最小是3,第五边是5,依次是8,13,21,34,55,再大时,各个小段的和大于150cm,不满足条件.上述这些数之和为143,与144相差1,故可取1,1,2,3,5,8,13,21,34,56,这时n的值最大,n=10.故答案为:10因n段之和为定值144cm,故欲n尽可能的大,必须每段的长度尽可能小,这样依题意可构造一个数列.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保证前两项最短的情况下,使第三项等于前两项之和,这样便不能构成三角形.10.设a>b>0,a2+b2=4ab,则a+b的值等于______.a−b【答案】√3【解析】解:由a2+b2=4ab,可得:(a+b)2=6ab----(1);(a−b)2=2ab---(2);)2=3,(1)÷(2)得(a+ba−b∵a>b>0,∴a−b>0,>0,即a+ba−b=√3.故a+ba−b)2=3,然后再求算术由a2+b2=4ab,先求出(a+b)和(a−b)的平方,进而求出(a+ba−b平方根.此题有一定难度,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应用,熟练掌握公式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11.已知x2−x−1=0,则x3−2x2+3=______.【答案】2【解析】解:∵x2−x−1=0,∴x2−x=1,∴x3−2x2+3=x(x2−x)−(x2−x)−x+3=x×1−1−x+3=x−1−x+3=2,故答案为:2.根据x2−x−1=0,可以得到x2−x的值,然后对所求式子变形即可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所求式子的值.12.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2a−b)x≥a−2b的解是x≥52,则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为______.【答案】x>−8【解析】解:不等式(2a−b)x≥a−2b系数化1得,x≥a−2b2a−b,∵该不等式的解集为是x≥52,∴a−2b2a−b =52,∴b=8a;将b=8a代入不等式ax+b<0得,ax+8a<0,移项得,ax<−8a,又∵(2a−b)x≥a−2b系数化1得,x≥a−2b2a−b,∴2a−b>0,即2a−8a>0,即−6a>0,∴a<0;∴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x>−8.对不等式(2a−b)x≥a−2b可得x≥a−2b2a−b ,其解集是x>52,故有a−2b2a−b=52,所以b=8a;将其代入不等式ax+b<0中即可求得该不等式的解集.当题中有两个未知字母时,应把关于某个字母的不等式中的字母当成未知数,求得解集,再根据解集进行判断,求得另一个字母的值.本题需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除以一个负数时,应只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余下运算不受影响,该怎么算还怎么算.13.甲,乙,丙3人用擂台赛形式进行训练,每局2人进行单打比赛,另1人当裁判,每−局的输方去当下−局的裁判,而由原来的裁判向胜者挑战.半天训练结束时发现甲共打了12局,乙共打了21局,而丙共当裁判8局.那么,整个比赛的第10局的输方一定是______.【答案】甲【解析】解:根据题意,知丙共当裁判8局,所以甲乙之间共有8局比赛,又甲共打了12局,乙共打了21局,所以甲和丙打了4局,乙和丙打了13局,三个人之间总共打了(8+4+13)=25局,考查甲,总共打了12局,当了13次裁判,所以他输了12次.所以当n是偶数时,第n局比赛的输方为甲,从而整个比赛的第10局的输方必是甲.丙共当裁判8局,因此,甲乙打了8局;甲共打了12局,因此,丙甲共打了4局,乙共打了21局,因此,乙丙打了13局.因此,共打了25局,那么,甲当裁判13局,乙当裁判4局,丙当裁判8局,由于实行擂台赛形式,因此,每局都必须换裁判;即,某人不可能连续做裁判.因此,甲做裁判的局次只能是:1、3、5、…、23、25;由于第11局只能是甲做裁判,显然,第10局的输方,只能是甲.此题要首先能够判断出比赛的总场数以及三人各自当裁判的次数,然后根据甲当的裁判次数和总的场数进行分析求解.14.已知实数a满足a2−a−1=0.则a8+7a−4的值为______.【答案】48【解析】解:∵a2−a−1=0,∴两边都除以a得,a−a−1=1,∴a2+a−2=3,a4+a−4=7,∴a8+7a−4,=a4⋅a4+a4⋅a−4−1+7a−4,=a4(a4+a−4)+7a−4−1,=7a4+7a−4−1,=7×7−1,=48.故答案为:48.先根据a2−a−1=0求出a−a−1=1,进而a2+a−2=3,a4+a−4=7,再把代数式a 8+7a −4化简为a 4(a 4+a −4)+7a −4−1的形式,把a 4+a −4=7代入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 4+a −4=7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15题,16题7分,17,18题8分,共30分。

第8章 幂的运算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综合检测(含答案)

第8章 幂的运算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综合检测(含答案)

第8章 幂的运算综合检测幂的运算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22江苏徐州一模)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3x 2·2x =5x 2B.y 6÷y 2=x 4C.(-3)-2×(−13)0=1 D.-a 2·(-a )3a 4=a 9 2.【跨学科·物理】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单层石墨烯的厚度仅为0.000 000 000 34 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 000 000 34是( )A.34×10-9B.3.4×10-10C.3.4×10-9D.0.34×10-10 3.若(a -2)-1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a ≠0B.a ≠2C.a ≠-1D.a ≠1 4.已知3a =10,9b =5,则3a -2b 的值为 ( )A .5B .12C.25D .25.若3y -2x +2=0,则9x ÷27y 的值为 ( )A.9B.-9C.19D.−196.(2021江苏盐城射阳月考)如果m =3a +1,n =2+9a ,那么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n 为( )A .n =2+3mB .n =m 2C .n =2+(m -1)2D .n =m 2+27.(2021四川泸州中考)已知10a =20,100b =50,则12a +b +32的值是( )A.2B.52C.3D.928. 【新独家原创】 观察下列等式:71=7,72=49,73=343,74=2 401,75= 16 807,……,通过观察,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确定整数72 023的个位数字是( )A.9B.7C.3D.1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一种细菌的半径是4.3×10-3 cm,则用小数可表示为 cm . 10.计算:y 3·(-y )·(-y )5·(-y )2= . 11.(2022江苏宿迁沭阳月考)计算:(−23)2 024×1.52 023= .12.若x a =2,x b =16,则ba = .13.(2022江苏苏州相城月考)若n 为正整数,且x 2n =2,则(3x 2n )2-4(x 2)2n 的值为 .14.(2022江苏泰州海陵月考)已知4x =6,2y =8,8z =48,那么x ,y ,z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是 .15.【新独家原创】 若(2x +3)x +2 023=1,则x = .16.(2022江苏镇江期中)规定:a*b =2a ×2b ,例如:1*2=21×22=23=8,若2*(x +1)=32,则x = . 三、解答题(共52分) 17.(10分)计算:(1)(−14)−1+(-2)2×2 0230-(13)−2;(2)5.4×108÷(3×10-5)÷(3×10-2)2.18.(10分)计算:(1)m4·m5+m10÷m-(m3)3;(2)(x-y)2·(y-x)7·[-(x-y)3].19.【跨学科·物理】(6分)光的速度约为3×108 m/s,一颗恒星发出的光需要4年时间才能到达地球,1年以3×107 s计算,求这颗恒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20.(2022江苏泰州姜堰月考)(8分)已知4×16m×64m=421,求(-m2)3÷(m3·m2)的值.21.(2022江苏无锡江阴月考)(8分)若a m=a n(a>0且a≠1,m,n是正整数),则m=n,利用上面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1)如果2÷8x×16x=25,求x的值;(2)如果3x×2x+1+2x×3x+1=180,求x的值.22.(2022江苏泰州兴化期中)(10分)规定:a☆b=10a×10b,如:2☆3=102×103=105.(1)求12☆3和4☆8的值;(2)(a+b)☆c与a☆(b+c)相等吗?请说明理由.答案全解全析1.D A .3x 2·2x =6x 3,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 .y 6÷y 2=y 4,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3)-2×(−13)0=19×1=19,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a 2·(-a )3a 4=a 9,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B 0.000 000 000 34=3.4×0.000 000 000 1=3.4×10-10.故选B. 3.B 若(a -2)-1有意义,则a -2≠0,解得a ≠2.故选B.4.D 因为3a =10,9b =32b =5,所以3a -2b =3a ÷32b =10÷5=2.故选D .5.A 因为3y -2x +2=0,所以3y -2x =-2,所以2x -3y =2, 则9x ÷27y =32x ÷33y =32x -3y =32=9.故选A.6.C 因为m =3a +1,所以3a =m -1,所以n =2+9a =2+(3a )2=2+(m -1)2.故选C .7.C 因为10a ×100b =10a ×102b =10a +2b =20×50=1 000=103,所以a +2b =3,所以12a +b +32=12(a +2b +3)=12×(3+3)=3.故选C.8.C 因为71=7,72=49,73=343,74=2 401,75=16 807,……, 所以这列数的个位数字依次以7,9,3,1循环出现, 因为2 023÷4=505……3,所以72 023的个位数字是3.故选C. 9.答案 0.004 3解析 4.3×10-3=4.3×0.001=0.004 3. 10.答案 y 11解析 原式=y 3·(-y )·(-y )5·y 2=y 3·(-y )·(-y 5)·y 2=y 3·y ·y 5·y 2=y 3+1+5+2=y 11. 11.答案 23解析 (−23)2 024×1.52 023=(23)2 024×(32)2 023=(23)2 023×23×(32)2 023=(23×32)2 023×23=12 023×23=1×23=23.故答案为23.12.答案 4解析 因为x a =2,所以(x a )4=24=16, 又x b =16,所以(x a )4=x b , 所以4a =b ,所以ba =4.13.答案 20 解析 当x 2n =2时,(3x 2n )2-4(x 2)2n =(3x 2n )2-4(x 2n )2=(3×2)2-4×22=62-4×4=36-16=20.故答案为20.14.答案 2x +y =3z解析 因为4x =6,2y =8,8z =48, 所以4x ·2y =8z , 所以22x ·2y =23z , 所以22x +y =23z , 所以2x +y =3z. 故答案为2x +y =3z. 15.答案 -1或-2 023解析 当x +2 023=0时,x =-2 023,此时2x +3≠0,符合题意. 当2x +3=1时,x =-1,此时x +2 023=2 022,符合题意. 当2x +3=-1时,x =-2,此时x +2 023=2 02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或-2 023.16.答案 2解析根据题意,得2*(x+1)=22×2x+1=32,即22×2x+1=25,所以2+x+1=5,解得x=2.17.解析(1)原式=-4+4×1-9=-4+4-9=-9.(2)原式=5.4×108×1×105÷(9×10-4)3=1.8×1013÷(9×10-4)=0.2×1013-(-4)=0.2×1017=2×1016.18.解析(1)原式=m9+m9-m9=m9.(2)(x-y)2·(y-x)7·[-(x-y)3]=(y-x)2·(y-x)7·(y-x)3=(y-x)12.19.解析3×108×3×107×4=3.6×1016 (m).答:这颗恒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6×1016 m.20.解析因为4×16m×64m=421,所以41+2m+3m=421,所以5m+1=21,所以m=4,所以(-m2)3÷(m3·m2)=-m6÷m5=-m=-4.21.解析(1)因为2÷8x×16x=25,所以2÷(23)x×(24)x=25,所以2÷23x×24x=25,所以21-3x+4x=25,所以1-3x+4x=5,所以x=4.(2)因为3x×2x+1+2x×3x+1=180,所以3x×2x×2+2x×3x×3=180,所以3x×2x×(2+3)=22×32×5,所以3x×2x×5=32×22×5,所以x=2. 22.解析(1)12☆3=1012×103=1015; 4☆8=104×108=1012.(2)相等.理由如下:因为(a+b)☆c=10a+b×10c=10a+b+c, a☆(b+c)=10a×10b+c=10a+b+c,所以(a+b)☆c=a☆(b+c).。

江苏省第十五届七年级数学下册 竞赛题1 苏科版

江苏省第十五届七年级数学下册 竞赛题1 苏科版

江苏省第十五届初中数学竞赛初二第1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56分)1、某商店售出两只不同的计算器,每只均以90元成交,其中一只盈利20%,另一只亏本20%,则在这次买卖中,该店的盈亏情况是( )A 、不盈不亏B 、盈利2.5元C 、亏本7.5元D 、亏本15元 2、设20012000,20001999,19991998===c b a ,则下列不等关系中正确的是( )A 、c b a <<B 、b c a <<C 、a c b <<D 、a b c << 3、已知,511ba ba +=+则ba ab +的值是( )A 、5B 、7C 、3D 、314、已知xB x A xx x +-=--1322,其中A 、B 为常数,那么A +B 的值为( )A 、-2B 、2C 、-4D 、4 5、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为A 、B 、C ,令B A A C C B +=+=+=γβα,,则γβα,,中锐角的个数至多为( )A 、1B 、2C 、3D 、06、下列说法:(1)奇正整数总可表示成为14+n 或34+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2)任意一个正整数总可表示为n 3或13+n 或23+n 的形式,其中;(3)一个奇正整数的平方总可以表示为18+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4)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总可以表示为n 3或13+n 的形式A 、0B 、2C 、3D 、4 7、本题中有两小题,请你选一题作答:(1)在19991002,1001,1000 这1000个二次根式中,与2000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个数共有……………………( )A 、3B 、4C 、5D 、6(2)已知三角形的每条边长是整数,且小于等于4,这样的互不全等的三角形有( ) A 、10个 B 、12个 C 、13个 D 、14个8、钟面上有十二个数1,2,3,…,12。

将其中某些数的前面添上一个负号,使钟面上所有数之代数和等于零,则至少要添n 个负号,这个数n 是( )A 、4B 、5C 、6D 、7 二、填空题(每小题7分共84分)9、如图,XK ,ZF 是△XYZ 的高且交于一点H ,∠XHF=40°,那么∠XYZ= °。

(2020年编辑)江苏省第十七届初一数学竞赛试题及解答

(2020年编辑)江苏省第十七届初一数学竞赛试题及解答

江苏省第十七届初一数学竞赛试题及解答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56分)以下每题的4个结论中,仅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题后的圆括号内.1、若a 3的倒数与392-a 互为相反数,则a 等于( ). A .23 B .23- C . 3 dg2、若代数式6232+-x x 的值为8,则代数式1232+-x x 的值为( ).A .1B .2C . 3D . 43、若a >0>b >c ,,,,1,cba Pbc a N a c b M c b a +=+=+==++则M 、N 、P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M >N >PB .N >P >MC .P >M >ND . M >P >N4、某工厂今年计划产值为a 万元,比去年增长10%,如果今年实际产值可超过计划1%,那么实际产值将比去年增长( )A .11%B .10.1%C . 11.1%D . 10.01%5、某公司员工分别住在A 、B 、C 三个住宅区,A 区有30人,B 区有15人,C 区有10人.三个区在一条直线上,位置如下图所示.公司的接送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要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总和最少,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在( ).A .A 区B .B 区C . A 区D .D 区6、把14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地面上堆叠成如图所示的立体,然后将露出的表面部分涂成红色,那么红色部分的面积为( )A .21B .24C . 33D . 377、用),min(b a 表示a 、b 两数中的较小者,用),max(b a 表示a 、b 两数中的较大者,例如5)5,5max(,3)3,3min(,5)5,3max(,3)5,3min(====.设a 、b 、c 、d 是互不相等的自然数,,),min(,),max(,),max(,),max(,),min(,),min(y n m n d c m b a x q p q d c p b a ======则( ).A .X >yB . X <yC .X = yD .X >y 和X <y 都有可能已知:⑴汤姆与父母的血型都相同;⑵汤姆与姐姐的血型不相同;⑶汤姆不是A 型血.那么汤姆的血型是( ).A .OB .BC . ABD . 什么型还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7分,共56分)9、仓库里的钢管是逐层堆放的,上一层放满时比下一层少一根.有一堆钢管,每一层都放满了,如果最下面的一层有m 根,最上面一层有n 根,那么这堆钢管共有____层. 10、在同一条公路上有两辆卡车同向行驶,开始时甲车在乙车前4千米,甲车速度为每小时45千米,乙车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那么乙车赶上甲车的前1分钟两车相距___米. 11、把两个长3cm 、宽2 cm 、高1 cm 的小长方体先粘合成一个大长方体,再把它切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体,最后一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多可能比最初的一个小长方体的表面大__________cm 2.12、已知四个正整数的积等于2002,而它们的和小于40,那么这四个数是__________. 1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9 cm 、6 cm 、5 cm 先从这个长方体上尽可能大地切下一个正方体,再从剩余部分上尽可能大地切下一个正方体,最后再从第二次的剩余部分上尽可能大地切下一个正方形.那么,经三次切割后剩余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__cm 3.14、今年某班有56人订阅过《初中生数学学习》,其中,上半年有25名男生、15名女生订阅了该杂志,下半年有26名男生、25名女生订阅了该杂志,那么只在上半年订阅了该杂志的女生有__________名.15、电影胶片绕在盘上,空盘的盘心直径为60毫米.现有厚度为0.15毫米的胶片,它紧绕在盘上共有600圈,那么这盘胶片的总长度约为_____米.(圆周率π取3.14计算) 16、如下图,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BD :DC=2:1,E 是AC 的中点,AD 与BE 相交于点P ,那么四边形PDCE 的面积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17、有一张纸,第一次把它分割成4片,第二次把其中的一片分割成4片,如此进行下去,试问:⑴经5次分割后,共得到多少张纸片?⑵经n次分割后,共得到多少纸片?⑶能否经若干分割后共得到2003张纸片?为什么?不能,因为2003-1不能整除318、从小明的家到学校,是一段长度为a的上坡路接着一段长度为b的下坡路(两段路的长度不等但坡度相同).已知小明骑自行车走上坡路时的速度比走平路时的速度慢20%,走下坡路比走平路时的速度快20%,又知小明上学途中花10分钟,放学途中花12分钟.⑴判断a与b的大小;⑵求a与b的比值.19、如图是一张“3×5”(表示边长分别为3和5的长方形,现要把它分成若干张边长为整数的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纸片,并要求分得的任何两张纸片都不完全相同.⑴能否分成5张满足上述条件的纸片?可以⑵能否分成6张满足上述条件的纸片?不行(若能分,有“a×b”的形式分别表示出各张纸片的边长,并画出分割的示意图;若不能分,请说明理由.)20、某公园门票价格,对达到一定人数的团队,按团体票优惠,现有A、B、C三个旅游团共72人,如果各团单独购票,门票依次为360元、、384元、480元;如果三个团合起来购票,总共可少花72元.⑴这三个旅游团各有多少人?⑵在下面填写一种票价方案,使其与上述购票情况相符:参考答案:二、填空题9、1+-n m 10、250 11、10 12、2,7,11,13或1,14,11,13 13、73 14、3 15、282.6 16、307 17、(1) 16 (2)3n+1 (3)若能分得2003片,则3n+1=2003,3n=2002,n 无整数解,所以不可能经若干次分割后得到2003张纸片. 18、(1)因为上学比放学用时少,即上学比放学走的上坡路少,所以a <b (2)把骑车走平路时的速度作为“1”(单位速度),则上坡时的速度为0.8,下坡时的速度为1.2,于时518.02.1,612.18.0=+=+b a b a 可得b a 38=,即83=b a . 19、(1)把可分得的边长为整数的长方形按面积从小到大排列,有1×1,1×2,1×3,1×4,2×2,1×5,2×3,2×4,3×3,2×5,3×4,3×5,若能分成5张满足条件的纸片,因为其面积之和应为15,所以满足条件的有1×1,1×2,1×3,1×4,1×5或1×1,1×2,1×3,2×2,1×5,画出示意图(略)(2)若能分成6张满足条件的纸片,其面积之和仍应为15,但上面排在前列的6个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之和为1×1+1×2+1×3+1×4+2×2+1×5=19,所以分成6张满足条件的纸片是不可能的. 20、(1)360+384+480-72=1152(元) 1152÷72=16(元/人),即团体票是每人16元,因为16不能整除360,所以A 团未达到优惠人数,若三个团都未达到优惠人数,则三个团的人数比为360︰384︰480=15︰16︰20,即三个团的人数分别为725115⨯、725116⨯、725120⨯,这都不是整数(只要指出其中某一个不是整数即可),不可能,所以B 、C 两团至少有一个团本来就已达到优惠人数,这有两种可能:①只有C 团达到;②B 、C 两团都达到.对于①,可各C 团人数为480÷16=30(人),A 、B 两团共有42人,A 团人数为423115⨯,B 团人数为423116⨯,不是整数,不可能;所以必是②成立,即C 团有30人,B 团有24人,A 团有18人.(2)(团体票人数限制也可是“须超过18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数学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每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表格中)
1、有4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2cm ,3cm ,4cm ,5cm ,任意取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可搭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A 、1 B 、2 C 、3 D 、4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全球传递的里程约为137000k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1.3710⨯km
B .313710⨯km
C .51.3710⨯km
D .513710⨯km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03310=⨯⎪⎭⎫ ⎝⎛
B .5510x x x +=
C .824x x x ÷=
D .()23
6a a -=
4、下列方程组中,解是⎩⎨⎧=-=2
3y x 的方程组是( )
A 、⎩⎨⎧=-=+73113y x y x
B 、⎩⎨⎧-=--=-51925y x y x
C 、⎩⎨⎧=--=825y x x y
D 、⎩
⎨⎧+=+=5321x y y x 5、“在△ABC 和△DEF 中,∵∠A =∠D =90°,AB =DE ,AC =DF ,∴△ABC ≌△DEF ”,以上证明的依据是A 、AAS B 、ASA C 、SAS D 、HL
6、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我市立即抽调骨干医生组成医疗队赶赴灾区
进行抗震救灾.某医院要从包括张医生在内的4名外科骨干医生中,随机地抽调2名医生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那么抽调到张医生的概率是( )
A 、21
B 、31
C 、41
D 、6
1 7、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的图形有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等腰三角形④等边三角形⑤平行四边形,要保证这个结论正确,应该删去的是( )
A 、⑤
B 、①
C 、①④
D 、④ 8、如图,AB ∥DC ,AD ∥BC ,B
E =D
F ,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 、3
B 、4
C 、5
D 、6
9、如果单项式n m n m y x y x 2442-+与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为
A 、m =—1,n=25
B 、23,1==n m
C 、1,2==n m
D 、1,2-=-=n m
10、如图,AD ⊥BD ,AE 平分∠BAC ,∠ACD =70°,∠B =30°,则∠DAE 的度数为( )
A 、40°
B 、50°
C 、60°
D 、45°
二、填充题(每题3分,计30分)
A D
B
C E A F D
C B
O E
11、扬州的旅游宣传口号是“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

给你宁静,还你活力”。

为了了解广大市民对这一旅游宣传口号的知晓率,应采用的合适的调查方式为___________。

(选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12、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36°,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13、将81
1写成负整数指数幂的形式为 。

14、分解因式:ab b a 8)2(2+- =____________.
15、如图,正方形卡片A 类,B 类和长方形卡片C 类若干张,如果要拼一个长为(2)a b +,宽为()a b +的大长方形,则需要C 类卡片 张.
16、一不透明的袋内只装有红球4个和黑球若干个,每次从袋内摸出一球,记录下颜色并放
回袋内搅匀,小强试验了200次,黑球出现了119次。

请你估計一下袋内黑球有________个;大量试验下,红球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接近于________(填数值) ;
17、下列4个事件:①异号两数相加,和为负数;②异号两数相减,差为正数;③异号两数相乘,积为正数;④异号两数相除,商为负数。

这4个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不可能事件是 ,随机事件是 。

18、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中,某市园林部门为了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

进行了大量的树木移栽。

下表记录的是在相同的条件下移栽某种幼树的棵数与成活棵树:
移栽棵树 100 1000 10000
成活棵树 89 910 9008
依此估计这种幼树成活的概率是 (结果用
小数表示,精确到0.1)
19、如图,在△ABC 和△FED 中,AB =FE ,当
加上条件 时,
就可以得到△ABC ≌△FED 。

(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20、某储蓄所共有银行储户5500户,存款在5~10万元的储户频率是0.22,则在该储蓄所存
款在5~10万元的储户一共有 户。

三、解答题(90分)
21、计算:)1()32(3)21(01-+-+-+-2008(8分)
22、先化简,再求值:[]2
1y 1,))(()(2=
-=÷+-+-,其中x x y x y x y x (8分)
23、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每题6分,共12分)
(1)814-x
(2)2563224+-a a 24解方程组: ⎩
⎨⎧=+=-3337y x y x (8分)
26.(1)把两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点D 在BC 上,连结BE ,AD ,AD 的延长线交BE 于点F .
说明:AF ⊥BE .
(2)把两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2放置,点D 在BC 上,连结BE ,AD ,AD 的延长线交BE 于点F .问AF 与BE 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提示 :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一点)(10分)
27、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某工艺厂准备生产奥运会标志“中国印”和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该厂主要用甲、乙两种原料,已知生产一套奥运会标志需要甲原料和乙原料分别为4盒和3盒,生产一套奥运会吉祥物需要甲原料和乙原料分别为5盒和10盒.该厂购进甲、乙原料的量分别为20000盒和30000盒,如果所进原料全部用完,求该厂能生产奥运会标志和奥运会吉祥物各多少套?
(10分)
图 1 A
F
B C E D A
B D
C E 图 2 F
28、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小明的数学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就本班同学的上学方式进行一次调查统计,如图是小明通过收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2分)
请根据途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⑴该班共有 名学生
⑵将“骑自行车”部分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⑶在扇形统计图中,求出“乘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⑷若全年级有600名学生,试估计该年级
29、如图甲,在ABC △中,ACB ∠为锐角,点D 为射线BC 上一点,连接AD ,以AD 为一边且在AD 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
解答下列问题:
(1)如果AB AC =,90BAC =∠,
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与点B 不重合),如图乙,线段CF BD ,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
数量关系为 .
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时,如图丙,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12分)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 制作
图甲 A
B D
F E C 图乙 A B D E C F 第29题图 图丙
A B D C E 骑自行车20%乘车步行50%上学方式人数201612840步行乘车骑自行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