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知道的钢琴家励志的故事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https://img.taocdn.com/s3/m/65dfdc4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7.png)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郎朗,中国著名钢琴家,被誉为当代钢琴界的巨星。
他以其精湛的技巧和激情四溢的演奏风格成为了世界级的音乐家,受到了全球乐迷的热爱和赞赏。
而他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他的才华和努力,还有他对音乐的执着和对自己的要求。
在他的音乐之路上,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成为了他最坚持的习惯。
郎朗从小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
他从6岁开始学习钢琴,很快就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
他的父亲是他最早的音乐老师,对他的钢琴学习有着严格的要求。
父亲鼓励他每天坚持练琴,并告诉他只有通过坚持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从小到大,郎朗每天都坚持着至少弹琴两小时。
这两个小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郎朗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
练习钢琴需要精力集中和耐心,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演奏的失败。
面对这些挑战,郎朗选择了坚持。
他依靠自己的毅力和耐心,一遍又一遍地弹奏同一首曲子,直到把每个细节都完美地掌握。
除了每天弹琴两小时,郎朗还会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
这些比赛和演出给了他许多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在他还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了许多国际钢琴比赛的奖项和荣誉。
这些获奖经历使他在国际音乐界崭露头角,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年轻钢琴家。
随着郎朗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演出和录音日程也越来越忙碌。
他始终保持着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的习惯。
他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提高,才能保持自己的水平和进一步的突破。
在他的音乐之路上,坚持每天练琴成为了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郎朗还倡导给孩子们提供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他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教育项目,并亲自授课,帮助孩子们发现音乐的魅力。
他相信,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美和情感的传达。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孩子接触音乐,感受音乐的力量。
郎朗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和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
他的音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是他的坚持和努力让他成为了一代钢琴名家。
作为我们的榜样,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人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贝多芬激励的故事
![贝多芬激励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c817ae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a.png)
贝多芬激励的故事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不屈的精神,他的故事一直激励着人们。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一位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音乐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以下是一些贝多芬的故事,展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1. 贝多芬逆境成长: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酒馆小厨师。
年幼时,他的父亲就发现了他的音乐才能,开始教他音乐。
尽管贝多芬的家庭环境贫困,但他通过辛勤学习和自我努力,逐渐展现出音乐的天赋。
2. 贝多芬力争突破: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始终追求独立和创新。
他思考、研究和实践创作,在音乐语言和形式上不断突破传统的束缚,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他的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和钢琴奏鸣曲《悲怆》等,展示了他超越时代的勇气和创造力。
3. 贝多芬战胜聋哑:在他创作的巅峰时期,贝多芬开始逐渐失去听力,最终完全失聪。
然而,这并没有使他放弃音乐。
尽管他无法听到自己的音乐,但他坚持写作,并通过振动琴键来感受音乐。
他的盲目创作期产生了一些最杰出、最深情的作品,例如《九首交响曲》中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贝多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怀有激情和坚定的决心,就可以战胜逆境,追求自己的目标。
他的音乐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世代的音乐家和艺术家。
音乐家的经典励志故事_励志故事
![音乐家的经典励志故事_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a3074c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0.png)
音乐家的经典励志故事音乐是一种艺术,一起来看看关于音乐家的经典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音乐家的经典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音乐家的经典励志故事:音乐精神的克迪行家们说,钢琴大师克迪是最权威的莫扎特诠释者之一。
他在上海的演奏是排在一个美妙的晚上。
他的那份专注神情,就像在精心挑选珠宝。
他的手指在划动“珠宝”时,发出了那么悦耳的声音。
当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向鼓掌的观众行礼时,观众早已疯了。
他们拼命鼓掌,希望再一次将他拖入加弹。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彬彬有礼的克迪还会献出他更好的音乐。
然而,他一次次返回台上,一次次立于钢琴旁边,一次次行礼。
他以最有礼貌的温柔方式,没有加弹任何一个曲目。
观众费解了。
这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位不肯加弹的钢琴大师。
不媚俗,坚持音乐精神,坚持高品质的纯粹的追求,构成了克迪的独特的音乐品位和精神高度。
即使是加弹,他也不肯!翻阅1975年的《加拿大表演艺术》杂志,可以看到一篇题为《安东·克迪挑战名声》的评论文章。
今天,他已经赢得了这种挑战:不管媒体如何冷嘲热讽,他就是不与大牌的唱片公司签约。
并且,他宁可在加拿大北方的小型音乐节演奏,也不愿去萨尔斯堡或者英国的“Proms”音乐节。
他就是如此清高,如此超然而脱俗。
他还有更绝的细节。
他常常去一个叫做曼尼托巴的小镇上演出。
那个小镇在加拿大最偏远的地区,交通也不便利,也不会有专门的车来拉钢琴。
但是,他却宁肯将钢琴装到运货的粗糙大卡车上,在弯曲的山路上一摇一晃,逶迤而行。
那个小镇才1500人,而出席他的音乐会的却有750人。
他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只为了尊重这750人。
他是为音乐为真音乐而生的。
据载,他有一次专程去了一个地方演出,那里是查罗德皇后岛。
他去那里演奏仅仅是为了一个人——一个老太太。
这个老太太听过他的录音,便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够来她的小镇演出。
而老太太以为他这么知名的钢琴家不会来的,永远不会来的。
但是,她想不到他一接到她的信,就真的来了。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https://img.taocdn.com/s3/m/8d1c1a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0.png)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郎朗是中国著名的钢琴家,他的故事充满了坚持、努力和奋斗。
郎朗自幼就展现出了卓越的音乐天赋,他的父母非常支持他的音乐梦想,从小就给他提供了最好的音乐教育。
从小,郎朗就展现出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
他在三岁时开始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能演奏经典曲目。
年幼的郎朗非常喜欢弹琴,每天都会花时间练习。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努力,才能成为一名杰出的钢琴家。
郎朗的父母对他的音乐梦想非常支持,他们不仅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还一直鼓励他坚持下去。
为了让郎朗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他的父母决定将他送到德国留学。
那是一个陌生的国度,对于一个小孩来说,离开家乡和家人并不容易,但是郎朗坚信自己的梦想,并且勇敢地迎接了挑战。
在德国,郎朗像一颗耀眼的明星一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他在演奏中展现出了超过同龄人的才华和驾驭复杂乐曲的能力。
郎朗在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每天都要花至少两个小时弹琴,对他来说,这是家常便饭。
弹琴对郎朗来说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感。
他认为自己天生为音乐而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演奏,才能真正发挥出他的潜力。
郎朗并不满足于只在学校里学习,他还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
每一次的演出都是对他技艺的一种检验和提高。
虽然过程并不容易,但是郎朗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下去。
在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中,郎朗逐渐成长为一个国际知名的钢琴家。
郎朗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他赢得了很多国际音乐比赛的奖项,并且与世界各地的著名乐团合作演出。
郎朗的音乐成就不仅为他赢得了许多赞誉,还让他成为了中国音乐的代表,为中国争得了国际音乐舞台上的荣耀。
郎朗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无论是什么样的梦想,只有通过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它们。
郎朗每天至少弹琴两个小时,这种坚持和努力让他成为了一个成功的钢琴家。
郎朗的故事也鼓励我们,无论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就能够取得成功。
朗朗励志故事
![朗朗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e21815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e.png)
朗朗励志故事朗朗励志故事郎朗是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师,那么有关朗朗励志故事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朗朗励志故事,一起来看看吧!朗朗励志故事篇一郎朗大概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钢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学说普通话跟钢琴是同时进行的”:“三岁时练琴练得比较少,四五岁就加量了,两三个小时,七岁就7个小时,八岁就8个小时。
”对一个孩子,尤其是男孩,那时正是最调皮的年龄,但郎朗从没让家长在自己练琴上费过心:“我很喜欢练琴,当时玩变形金刚,玩一会儿弹一会儿。
开始练曲子以后就觉得很享受了。
但我爸妈也都一直陪我练,因为他们希望我进步快一点。
”很多网友最关心的问题是郎朗现在每天还练琴吗?郎朗的答案是毫无疑问的:“练,不练就完了。
练琴的**惯一直有坚持。
”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每天排得满满的工作行程中,郎朗都会抽时间练钢琴,“每次去各地演出,我都会有一台钢琴在宾馆里,每天工作到很晚,只能晚上练琴,那时候练琴最好,只要练两个小时,整个感觉全有了。
”朗朗励志故事篇二郎朗在采访中透露,其实自己当年在北京求学时,也有过一段很辛酸的经历。
“当时我开始厌恶弹钢琴。
”究其原因郎朗不愿提及,可他与记者分享了一个自己与卖西瓜的大叔之间发生的一段成长励志的故事:“我那时很小,才9岁,怀揣梦想来到北京,结果被否定,梦想熄灭,变得很消极。
一天我到一个西瓜摊前,没完没了弹西瓜玩,叔叔夸我手指挺灵活。
我说我曾经是弹钢琴的。
叔叔笑说,曾经弹钢琴,这么点小孩还曾经,现在不弹了?我说被打击了,不学了。
他让我用指头敲敲哪个瓜好。
我觉得弹钢琴这点好,还能辨别西瓜的水分,我耳朵也还不错,听一听,然后我说这个好,打开一看还真好。
于是,叔叔鼓励我说你有这本事不能浪费,还应该继续弹琴啊。
”现在郎朗早已成名,而他与西瓜大叔也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郎朗希望通过这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任何时间我们应该给予别人更多的鼓励。
我们需要关心,需要爱。
”朗朗励志故事篇三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郎朗主演了一部叫《梦幻飞琴》的电影。
张海迪的励志故事
![张海迪的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b1704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6.png)
张海迪的励志故事张海迪是中国著名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奇迹”。
在他15岁时就被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录取,成为该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学生之一。
他的音乐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他的人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故事就是一个激励人心的励志故事。
张海迪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显示出了对音乐的天赋。
他非常喜欢钢琴,并在学校音乐活动中担任钢琴伴奏的角色。
当他10岁时,他的父母意识到他的天赋,开始为他请了一位钢琴老师。
然而,张海迪的父母对于音乐教育并不富裕,他们经常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尽管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张海迪从未放弃他的梦想。
他每天坚持练习钢琴,甚至在放学后到邻居家借用钢琴来练习。
他的努力和毅力使他在学校音乐比赛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并引起了音乐界的注意。
当时,中国的音乐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张海迪的父母决定将他送到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
当时,张海迪只有15岁,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决定。
然而,张海迪决定追随他的梦想,接受这个机会。
在柯蒂斯音乐学院的生活并不容易。
张海迪必须面对许多困难,如文化冲击和语言障碍。
他还需要掌握各种曲目和技术,以满足学院的要求。
然而,张海迪没有受到这些困难的影响,他更加努力地工作,不断提高自己。
他坚持每天练习六小时以上,甚至在周末和假期也不例外。
张海迪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
他在学院的学习成绩非常出色,很快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他还获得了多项国际比赛的奖项,成为备受瞩目的钢琴家。
他的音乐才华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
然而,张海迪并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个成功的钢琴家。
他决定回国,用他的音乐才华和经验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他成立了张海迪艺术教育基金会,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音乐教育宣传和培训活动。
他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获得音乐教育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潜力。
如今,张海迪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教育家。
他的基金会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孩子接受音乐教育,许多学生已经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励志小故事正能量故事
![励志小故事正能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e491a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a.png)
励志小故事正能量故事励志小故事:正能量故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面对这些问题,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助和迷茫。
然而,正能量的故事往往可以给我们带来力量和启示,让我们重新找回前进的勇气。
下面是一些励志小故事,希望能给你带来正能量和启示。
故事一:永不放弃的坚持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叫小明,他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家。
然而,小明在学琴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经常感到沮丧和苦恼,有时甚至想要放弃。
然而,小明却始终坚持不懈地练习,每天都花数小时来提高自己的琴技。
他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参加了一场国际钢琴比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去追求,最终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故事二:善良的回报有一天,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天里看到一只小麻雀冻得无法飞翔,于是他将小麻雀放进了自己的口袋,用自己的体温给它取暖。
过了一会儿,小麻雀渐渐恢复了体力,发出了清脆的鸣叫声。
它挥动翅膀,飞出了人的口袋,展翅高飞而去。
几年后,这个人遇到了一次车祸,失去了意识。
就在他岌岌可危的时候,一只小麻雀飞到他的身边,叽叽喳喳地叫着。
这声叫声引来了过路的人,及时救了他一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帮助他人的行为,最终会得到回报。
不管是大是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善举来改变他人的命运。
故事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有一位叫小明的农民,他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
然而,小明却对自己的命运没有丝毫的抱怨,相反,他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小明发现村里的环境很脏乱差,于是他倡导大家每天清理一下周围的垃圾,保持村子的整洁。
起初,很多人对他的建议不以为然,觉得这样做没有意义。
然而,小明并没有放弃,他自己先行动起来,每天早上都会走街串巷地清理垃圾。
渐渐地,其他的村民也加入了他的行列,最终形成了一个整洁美丽的小山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莫扎特励志小故事
![莫扎特励志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cd4a6604a7302768e993995.png)
莫扎特励志小故事莫扎特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那么关于他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莫扎特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莫扎特励志小故事篇1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
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
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
-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
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莫扎特励志小故事篇2有一次,七岁的莫扎特随父亲到奥地利维也纳旅行演出。
皇后玛利亚一德丽萨非常怜爱他。
他在皇后面前演奏了几首钢琴曲,得到皇后的赞赏。
莫扎特听了皇后的赞赏后,竟然得愈地爬上皇后的膝盖,吻她的头,并指着旁边的公主说:"我喜欢她,我要娶她做新娘。
"这位公主就是后来的法兰西皇后。
莫扎特结婚之后,夫妇二人都不知助俭节约,日子过得非常窘迫。
但夫妇间的感情很投合,无论何时都互相慰藉。
阴湿的冬天,莫扎特的房间里异常寒冷,有时他冻得无法正常练习弹奏曲子。
有一次,一个朋友去拜访他们,一踏进门便看见莫扎特夫妇正在跳舞。
这位朋友说:"这么冷的天气你们还有兴致跳华尔兹啊!"可当他看见莫扎特夫妇身上单薄的衣裳和冻得发紫的嘴唇,一切都明白了。
原来,他们夫妇快冻僵了,只好发疯地在屋里跳舞来抵御寒冷。
这位朋友赶快跑了出去,为他们买来了木炭。
莫扎特励志小故事集锦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
钢琴家励志故事
![钢琴家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71a73b9910ef12d2af9e7da.png)
钢琴家励志故事本文是关于钢琴家励志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钢琴家励志故事1:钢琴家贝多芬早熟的天才,艰苦的童年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唱诗班的男高音,是一个经常醇酒的蠢汉。
他的母亲是女仆,这是个清贫的家庭。
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
由于他在音乐上的早慧,十二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
他愚蠢的父亲急切地想利用这一点来赚取名利,逼迫小贝多芬整天练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
在贝多芬的记忆中,他根本就没有享受过父爱。
上天又偏偏赐给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壮-即使成年后也不过1.58米,他的外貌使他从小就遭人讥笑,成年后也难于幸免。
清贫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亲,不惹人喜欢的外貌,所有这些构成了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后的反叛性格和强势作风,也造成了他成年后粗俗的言谈举止。
贝多芬被许多同时代的人描述成“粗鲁、固执、脾气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随时随地乱吐痰。
”大约在十二岁左右,小贝多芬在波恩遇见了一位相当好的导师-尼弗。
正是尼弗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没有厌恶音乐,并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乐风格,使他十三岁就成为管风琴师,并创作了三首奏鸣曲。
1787年,贝多芬动身去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拜见了莫扎特。
当时十七岁的贝多芬默默无闻,而莫扎特早已名满欧洲。
可能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连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对这个年经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他给了一段音乐让他用钢琴即兴发挥,自己却到隔壁屋子和别人聊天。
然而邻屋充满灵感和气势的音乐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钢琴旁-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对于音乐的感悟力是非凡的。
他从这个年经人的琴声中听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灵感,因此一俟演奏完毕,莫扎特便对屋内的人说:“注意这个年经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接着似乎该是一段“千里马遇伯乐”的传世美谈,然而却什么都没有发生,因为随后传来了贝多芬的母亲辞世的噩耗。
朗朗小时候学钢琴的故事
![朗朗小时候学钢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a124a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5.png)
郎朗学琴的励志故事郎朗,一位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以他那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和卓越的琴艺赢得了全球的赞誉。
然而,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他从小的刻苦练习和父亲的严格要求。
这个励志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郎朗的音乐世界,感受他那段不平凡的成长历程。
郎朗从小就展现出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他三岁那年,第一次听到钢琴的优美旋律,从此便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的父亲郎国任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为了让郎朗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他毅然辞去工作,带着郎朗来到北京,找寻更好的音乐导师。
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郎朗每天坚持练习钢琴。
尽管那时的他年纪尚小,但他的毅力却超越了他的年龄。
每天两个小时的练习,从无例外,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未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郎朗十岁那年,他被送往美国芝加哥的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学院学习。
那里的学习氛围和方式让郎朗感到非常不适应,他甚至因此而拒绝继续练琴。
然而,他的父亲并没有放弃他,而是耐心地鼓励他,引导他重新找回对音乐的热爱。
在一次观看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时,郎朗被著名钢琴家阿图·弗利德曼的演奏深深吸引。
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位像弗利德曼那样的钢琴家。
这次经历激发了郎朗对音乐的热情,他开始更加努力地练习,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郎朗的琴艺逐渐精湛,他的名字也开始享誉全球。
在一次国际钢琴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让他备受鼓舞。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更加坚定了追求音乐的信念。
如今,郎朗已经成为一位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他的音乐会门票常常一票难求。
他的音乐跨越了国界和文化的隔阂,让无数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每当他在舞台上演绎那些经典名作时,总能带给人们无尽的感动和启迪。
回顾郎朗的成长历程,我们不禁为他的才华和毅力感到敬佩。
他用汗水和坚持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传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拥有梦想和坚定的信念,付出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应该向郎朗学习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贝多芬的故事励志小故事
![贝多芬的故事励志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0a7bc3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f.png)
贝多芬的故事励志小故事贝多芬的故事励志小故事(精选19篇)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贝多芬的故事励志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贝多芬的故事励志小故事篇1贝多芬,是德国着名音乐家。
他的童年是不幸的,父亲以粗暴的态度逼迫他学习音乐,羽管键琴、提琴成了他父亲压迫他的枷锁,庆幸的是,他那一颗好学的心,竟然没有被压灭。
他十三岁入戏院乐队,当大风琴手,十七岁由于慈母去世,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正当他在音乐的世界里陶醉忘返的时候,他的健康被一连串的伤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摧折了。
更为痛心的是,二、三十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变聋了。
耳朵对音乐家,该是何等的重要!贝多芬痛苦万分。
他在一封信中说:“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
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
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了贝多芬把音乐当作他的避难所,他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不顾双耳的轰轰作响,一件又一件地完成着他的作品,有时同时写三四件东西。
贝多芬忍受着艰难的“酷刑”工作着,他坚定而乐观地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有一次,贝多芬指挥预奏,由于他听不见台上的歌唱,一下子乱了套。
一位指挥提议暂休。
之后,又重新开始。
可是,这一次又同样地乱套了,又不得不宣布第二次暂休。
这时,贝多芬不安起来,他急匆匆跑回家去,一头扎在床上,双手捂着脸,连晚饭也没有吃。
两年过去了,他又指挥起《合唱交响曲》。
这一次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剧场里群情激昂,喝采连声。
但这一切他都没有听见。
直到一位女歌唱演员牵着他的手面向观众时,他才看到人们在向他挥舞帽子,热烈鼓掌。
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在厄运中不届不挠斗争、学习的人。
在贝多芬逝世前一年,他这样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
朗朗勤奋练琴的故事素材
![朗朗勤奋练琴的故事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e1efac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f.png)
朗朗勤奋练琴的故事素材
朗朗是一个乐器天才,尤其擅长钢琴。
他从小就对音乐充满了热爱,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练习琴技。
他的父母看在眼里,非常支持他的音乐梦想。
朗朗的练琴时间非常长,每天都要坚持练习四五个小时。
有时候,他会将练琴时间延长到六七个小时。
尽管如此,他从不觉得厌倦,反而对音乐有着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他的勤奋和毅力并不是毫无原因的,朗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钢琴家之一。
他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练习,才能在音乐的舞台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朗朗的家人为了支持他的音乐梦想,不仅给予了他最好的音乐教育,还为他搭建了一个完善的学习环境。
他们在家中特地设置了一个专门的音乐室,里面摆放着一台高级的钢琴和丰富的音乐书籍。
每当朗朗练琴时,家人都会静静地陪在他身边,为他加油打气。
朗朗的勤奋和天赋使得他在音乐界迅速崭露头角。
他参加了许多钢琴比赛,并多次获得了一等奖。
他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引起了专业音乐人的赞赏,他们预言朗朗必将成为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
然而,朗朗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和满足。
他知道在音乐的世界里,永远都有无尽的学习和进步空间。
他继续坚持每天的琴技练习,同时还积极参与各类音乐活动和演出,以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
朗朗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勤奋和毅力,才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获得成功。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朗朗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无数音乐爱好者,让他们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够成就非凡的人生。
经典名人励志故事200字
![经典名人励志故事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58c543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d.png)
经典名人励志故事200字经典名人故事200字1、莫扎特: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
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
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
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
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2、卡莉·菲奥里纳:从母亲那里受益匪浅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
菲奥里纳曾是男性主导的硅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精明强干、坚忍不拔的卡莉曾两度荣登财富“最有权威的女企业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卡莉从小就受母亲影响,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坚强、博学和热爱生活,并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于美国得州一个带有欧洲血统的家庭。
父亲是联邦法院的法官,母亲则是一位艺术家。
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亲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
母亲热爱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卡莉童年时代随父母游历了不少国家,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培养了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对她成为一个有勇气、有魄力、自信并热爱生活的人也不无影响。
3、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4、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钢琴家成功励志故事大全
![钢琴家成功励志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0837e1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3.png)
1、夏练三伏冬练九寒的钢琴家 1961年是鲍蕙荞钢琴⽣涯⼗分重要的⼀年,她准备参加第⼆届乔治·埃奈斯库国际钢琴⽐赛的国内选拔。
从选拔到正式参赛只有半年多时间,要准备⼀共三轮的⽐赛曲⽬,对鲍蕙荞来说实在是够紧迫的。
当时新年刚过,正是⼀年最寒冷的季节。
她的琴房是间平房,每天要⾃⼰⽣⽕,练琴时常常忘了添煤,炉⽕灭了⼜得重来。
夏季来临,房⼦⼩⼜不透风,每天都是汗如⾬下,浑⾝⼜长满了痱⼦,鲍蕙荞⼼中只有⼀个信念:⼀定要为国争光。
她最终获得第⼆届乔治·埃奈斯库国际钢琴⽐赛第五名。
2、琴声代替表,邻居上班不迟到 郎朗说:“⼩时候我很喜欢看⾜球赛,但是练琴是我每天的主要任务,每次球赛看到⼀半,我就得去练琴”。
郎朗经常光着精湿的脊梁练习,他每天早晨六点钟开始练琴,⽽且⾮常准时⼀分⼀秒都不差,以致有些邻居每天上班不⽤看表,听郎朗的琴声⼀响他们就起来了。
后来他去⽇本仙台参加柴可夫斯基年轻⾳乐家国际⽐赛,⽐赛期间,他抓紧点滴时间刻苦练琴,中午休息时也不离开琴房,有时实在累了,就往地板上⼀躺,稍微⼩睡⼀会⼉,最终他以优秀的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3、基本功不离⼿的钢琴 李斯特曾拜车尔尼为师,从那时开始他每次来回都要步⾏两个多钟头去上课,他每天练习4-5⼩时,虽然他当时的钢琴技巧已经⼗分娴熟,但为了取得更的的成就他仍然从基本功练起,三度、六度、⼋度、指法练习、震⾳、华彩段是他每天必须的练习,他的技巧和表现⼒当时⽆⼈可⽐,他被后⼈称为“钢琴”。
4、“屋顶漏⾬了” 贝多芬童年时,严厉的⽗亲在要求他每天练习钢琴和⼩提琴8个⼩时以上。
即使在寒冬也不例外。
贝多芬成名之后他仍像⼩学⽣⼀样在顽强的学习,并努⼒地提⾼他的钢琴演奏技巧。
后世流传着他苦学的佳话:贝多芬⾝旁放⼀盆凉⽔,他不时地把⼿放在⽔盆中浸泡,然后甩⼲双⼿,⼜继续练琴,原来他的演奏如狂风暴⾬,他的⼗指不停地运动,就发热了,为了不停地练琴,⼀盆凉⽔快蘸光了,地板上也洒满了⽔,⽔慢慢地流到楼下,听得⼊神的妇们⼈当她们⾐裙被打湿时,才发觉漏下来的⽔,她们⼤惊⼩怪的叫喊:“屋顶漏⾬了! 5、练琴是需要全⾝⼼的投⼊。
[励志故事]钢琴大师的励志小故事:把音符再调高一度
![[励志故事]钢琴大师的励志小故事:把音符再调高一度](https://img.taocdn.com/s3/m/bd59f5c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a.png)
[励志故事]钢琴大师的励志小故事:把音符再调高一度钢琴大师的励志小故事:把音符再调高一度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
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逊于高难度……”他翻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涨至谷底,消靡大半。
已经3个月了!自从与了这位代莱指导教授之后,不晓得为什么教授必须以这种方式整人。
勉力打起精神,他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十指苦战、苦战、苦战……琴音遮住了教室外面教授走过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其有名的音乐大师。
授课的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
“试试看吧!”他说。
乐谱的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成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工作使教授环评,没想到教授又给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一试吧!”上星期的课教授加也没加。
学生再次绝望着拒绝接受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
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越来越沮丧和气馁。
教授来到练室,学生再也不禁了。
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明确提出这3个月去何以不断煎熬自己。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了学生。
“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连学生自己都吃惊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奇妙、如此高超!教授又使学生先行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极高水准的整体表现……弹奏完结后,学生怔怔地望着老师,说不出来话去。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体悟】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
但如果你愿意回首就会恍然大悟:从前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却在不知不觉间炼就了今日的高超技艺。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https://img.taocdn.com/s3/m/aa656a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a.png)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郎朗,这位现当代的钢琴巨星,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他从小就展露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国际知名的钢琴演奏家。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有音乐梦想的人,他的努力和执着是他成功的秘诀。
郎朗从小就展现出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对钢琴这项乐器。
在他四岁那年,他父母就决定让他开始学习钢琴。
尽管当时中国社会对音乐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今天,但是郎朗的父母却始终支持着他的音乐梦想。
郎朗的父母从小就注重对他的音乐教育,每天都会陪伴他练琴。
郎朗的母亲说:“我觉得孩子有天赋,我就要给他最好的教育。
”郎朗的父母为了支持他的音乐学习,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地为郎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随着年龄的增长,郎朗的音乐天赋愈发显现出来。
他在参加各种音乐比赛时屡获佳绩,受到了各方的赞誉。
他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誉为是中国音乐界的未来之星。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家,光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磨炼,郎朗的琴艺逐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每天至少要练习两个小时,有时候甚至连续练习数小时,为的就是追求完美。
郎朗对音乐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000年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一举夺得金奖,名扬世界。
从此,他的音乐事业开启了全新的篇章,成为国际上备受瞩目的钢琴演奏家。
郎朗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次精彩演出,令人惊叹不已。
他的琴艺精湛,风格独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演奏不仅技巧高超,而且将音乐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郎朗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的执着和毅力是他成功的秘诀。
在他看来,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就。
他坚信,只要心怀梦想,努力去追求,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郎朗的故事激励着无数有音乐梦想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
10个名人励志故事
![10个名人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554f82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5.png)
10个名人励志故事1.莫扎特莫扎特被大众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
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
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邻家孩子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
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
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2.牛顿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
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
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
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干干净净。
3. 贝多芬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
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
一小会,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
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
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 ”“不! 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
”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说辞,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4. 居里夫人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
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小姑娘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小姑娘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
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https://img.taocdn.com/s3/m/dad1ffe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b.png)
【名人故事】郎朗的故事:每天至少弹琴两小时郎朗,全名朗朗,是中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也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钢琴家之一。
他的故事充满了励志和奋斗的精神。
郎朗从小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才华和热爱,他的世界几乎都被音乐所包围。
郎朗三岁时,他的父母发现他对音乐有特殊的天赋,于是决定让他开始学习钢琴。
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郎朗每天至少练习两个小时。
他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郎朗的钢琴水平不断提高。
他在国内的比赛中屡获佳绩,赢得了无数的奖项。
这并不是他满足的终点。
郎朗相信,真正的成功在于跨越国界,走向世界舞台。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郎朗决定去国外留学。
他选择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这是全球知名的音乐学府。
在这里,郎朗接受了严格的专业训练,不仅注重技巧的磨练,还大量练习各种曲目,尤其是贝多芬、肖邦等大师的作品。
郎朗在学院里度过了艰苦的几年,但他从未放弃过对音乐的热情。
他不仅在学院的演奏会上频频露面,还积极参加国际比赛。
2000年,郎朗参加了著名的钢琴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他以出色的演奏技巧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让世界开始关注他。
虽然最终没能获得冠军,但他的表演却震撼了全球观众。
从那时起,郎朗的音乐事业开始迅速发展。
他受邀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演出,赢得了无数的喝彩和掌声。
他的表演风格热情奔放、充满激情,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震撼。
他自己形象鲜明、儒雅大气。
除了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郎朗也非常注重慈善事业。
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乐器和资金。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更多人的生活,让音乐带给他们希望和快乐。
郎朗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只是成功的一部分,真正的成功需要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
只有把热情和才华付诸实践,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郎朗用自己的音乐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才华和魅力,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国际音乐巨星。
无论未来的道路有多么艰难,郎朗都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用音乐才华让世界感受中国的力量。
【名人故事】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名人故事】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3ca8bc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9.png)
【名人故事】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1. 贝多芬的聋病奇迹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将他推向了巅峰。
他在晚年时,却变得越来越聋。
在他最后的音乐会上,他完全听不到观众的掌声,但他继续弹奏着自己的作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
2. 莫扎特的音乐天分
莫扎特是一位音乐天才,他从小就展现了非凡的才华。
据说,莫扎特在3岁时就开始弹奏钢琴,并在5岁时开始作曲。
他的音乐才华超过了同龄人,并在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曲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我们应该努力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潜力。
3. 肖邦的艺术追求
4. 萧邦的苦难与坚持
萧邦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音乐被誉为无与伦比。
他一生中常常遭受病痛的折磨。
尽管面对巨大的苦难,萧邦坚持创作音乐,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痛苦融入其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从中获得力量。
5. 贝尔曼的音乐探索
贝尔曼是一位瑞典的作曲家和诗人,他将音乐和诗歌结合在一起,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他的音乐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贝尔曼坚信自己的创作,并继续探索新的音乐风格。
最终,他的音乐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创作,不怕被他人的眼光所左右,坚持自己的风格和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些你不知道的钢琴家励志的故事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际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基本功不离手的钢琴之王
李斯特曾拜车尔尼为师,从那时开始他每次来回都要步行两个多钟头去上课,他每天练习4-5小时,虽然他当时的钢琴技巧已经十分娴熟,但为了取得更的的成就他仍然从基本功练起,三度、六度、八度、指法练习、震音、华彩段是他每天必须的练习,他的技巧和表现力当时无人可比,他被后人称为“钢琴之王”。
“屋顶漏雨了”
贝多芬童年时,严厉的父亲在要求他每天练习钢琴和小提琴8个小时以上。
即使在寒冬也不例外。
贝多芬成名之后他仍像小学生一样在顽强的学习,并努力地提高他的钢琴演奏技巧。
后世流传着他苦学的佳话:贝多芬身旁放一盆凉水,他不时地把手放在水盆中浸泡,然后甩干双手,又继续练琴,原来他的演奏如狂风暴雨,他的十指不停地运动,就发热了,为了不停地练琴,一盆凉水快蘸光了,地板上也洒满了水,水慢慢地流到楼下,听得入神的妇们人当她们衣裙被打湿时,才发觉漏下来的水,她们大惊小怪的叫喊:“屋顶漏雨了!
草房里传出的琴声
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抗战进入最艰苦时期,当时重庆国立音乐院条件的十分简陋,学校的琴房设在山顶一座草房里,下雨就漏水,没有电,仅靠桐油灯照明。
但每天早晨起床铃一响,琴房就传出演奏肖邦圆舞曲和即兴幻想曲的悠扬琴声,同学们知道这便是江定仙老师在练琴。
汗水换来的荣誉
傅聪七岁半接触音乐,十岁拜苏籍钢琴家勃隆斯丹夫人为师开始正式学钢琴。
为了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傅聪刻苦用功,每天练琴7、8个小时,在酷暑天气,衣裤尽湿,也不休息。
1953年傅聪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参加在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钢琴比赛,终于获三等奖。
练琴是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俄罗斯钢琴家阿什肯纳齐说:“我每天大概会有3到4个小时左右练琴。
练习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一天就算只是练习3到4个小时,也会很疲惫,因为练琴是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每个人都不同,所以需要的练习时间也会不同。
”
我弹琴的手从来没有停下过
殷承宗说:“虽然我现在的头衔是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教授,但我弹琴的手却从来没有停下过。
我每天至少要练习5、6个小时,遇到演出,要增加到8个小时以上”。
夏练三伏冬练九寒的钢琴家
1961年是鲍蕙荞钢琴生涯十分重要的一年,她准备参加第二届乔治·埃奈斯库国际钢琴比赛的国内选拔。
从选拔到正式参赛只有半年多时间,要准备一共三轮的比赛曲目,对鲍蕙荞来说实在是够紧迫的。
当时新年刚过,正是一年最寒冷的季节。
她的琴房是间平房,每天要自己生火,练琴时常常忘了添煤,炉火灭了又得重来。
夏季来临,房子小又不透风,每天都是汗如雨下,浑身又长满了痱子,鲍蕙荞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为国争光。
她最终获得第二届乔治·埃奈斯库国际钢琴比赛第五名。
琴声代替表,邻居上班不迟到
郎朗说:“小时候我很喜欢看足球赛,但是练琴是我每天的主要任务,每次球赛看到一半,我就得去练琴”。
郎朗经常光着精湿的脊梁练习,他每天早晨六点钟开始练琴,而且非常准时一分一秒都不差,以致有些邻居每天上班不用看表,听郎朗的琴声一响他们就起来了。
后来他去日本仙台参加柴可夫斯基年轻音乐家国际比赛,比赛期间,他抓紧点滴时间刻苦练琴,中午休息时也不离开琴房,有时实在累了,就往地板上一躺,稍微小睡一会儿,最终他以优秀的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