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内外需双轮驱动
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特征包括什么
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特征包括什么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特征和路径,包含了许多与传统文化和国情相适应的元素。
下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几个主要特征。
一、经济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以发展经济为最重要的目标,通过建设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经济增长,更重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中国坚持走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即依靠扩大内需和促进外需的双轮驱动实现经济增长。
中国提出了建设“两个市场”、“两个型”、“两个轮”、“两个平台”的理念,即内外联动的双重市场体系、投资和消费的双重经济增长平台、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的双轮驱动、主导经济和支撑经济的双重型态。
这种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使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更具有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二、政治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特征在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推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并注重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三、文化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创新。
中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坚持创新发展的文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构建美丽中国。
中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目标,倡导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至2009年)
中国经济“质变时刻”前言:危机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结构调整已成全局重心,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改善民生正文: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决发展和力司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为此,提出了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的指导方向: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外部倒逼机制形成这次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人衰退,国际贸易增长放缓,外部环境剧变,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进出口出现双下降,大批外贸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出口订单下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导致工业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长期保持的两位数增长在2008年11月下降至5.4%,创1990年以来新低。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央出台、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把握了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
目前全球经济最坏时期已经过去,开始复苏,这使我国经济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人们普遍感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感受到我们面临出口难度增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多重压力。
目前我们面临的不少困难和问题根源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缓慢和滞后。
显然,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形成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在出口需求下降的压力下,必须扩大内需,从依靠国际市场转向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
邹金宏谈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粤商的启示
十二五规划对粤商的几点启示【“十二五”规划概要】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
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
“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稿在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即将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航行目标与方向。
十二五是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事业。
十二五规划是经过众多人士精心奉献的经典,内部有很多智慧和亮点,是大规划、大视野、大谋略和大参考,善于参考的话,有利获大成就。
这些规划对广大粤商成功经营与发展有什么启示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任何关心祖国发展,关心企业发展的人,都能从中读到有益的启示。
我与大家分享“十二五规划对粤商的几点启示”,希望抛砖引玉,能对大家的企业带来良好参考。
一、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启示规划中提到“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加快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这意味着在未来五年,企业应该提升竞争力,不仅是要能够在国内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发展,也要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生存、发展。
以“双驱动”“双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双驱动”“双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王小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 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 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 作十分重要。
在这样一个“双收官”的关键之年,更加凸显了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性。
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受国内国 际、长期短期多种因素交织影响,我 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尽管“六稳”工作并不轻松,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信心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方 面,我们有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始 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宏观政策要 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的政策框架,稳字当头,着力提高宏 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 传导落实机制,同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
另一方面,经 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积累,在应对国 内外各种战上我们形成了许多好的 经验做法,我国经济治理能力显著提 高。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为明 年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总结出四 条管用的治理经验:必须科学稳健把 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 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相对而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我们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
目前,新旧动能转换还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一些地方还习惯于用老的思维、老的办法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复杂发展问题,结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闯劲不足。
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0中国发展观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笔谈(2)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马 峰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面对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首次提出了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方位描绘了战略发展蓝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客观性要求、新时代“两步走”战略规划时期的发展任务、“两个大局”的时代特征、“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机遇,都要求党在带领人民走向复兴与繁荣的过程中,从更长远、更宏观、更安全、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谋划更高水平的发展格局,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更高、更强,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而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后,在世界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前的关键举措,是中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打造世界级高质量经济增长极,以我为主塑造、引领新全球化的战略先手棋,必将带动全球资源配置朝着更有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方向演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进一步精辟地指出:“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讲过,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河南省西部:坚持“双轮驱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河南省西部:坚持“双轮驱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河南省西部是河南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河南省西部地区坚持“双轮驱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坚持“双轮驱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河南省西部地区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以城镇化为主导,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另一方面以农业农村为重点,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这种“双轮驱动”模式,有效推动了河南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河南省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化发展。
特别是在交通、能源、信息等方面,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促进城市化进程。
与此河南省西部地区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动农村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这样,城镇化成为河南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农业农村是河南省西部地区的经济生命线。
河南省西部地区坚持“双轮驱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河南省西部地区积极引导农民走向城市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二、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河南省西部地区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了区域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在改革方面,河南省西部地区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大市场准入力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特别是在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财税制度改革方面,积极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力度,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开放方面,河南省西部地区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
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
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
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
近两年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又加大了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
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运用并购重组手段,助力双循环战略落地
运用并购重组手段,助力双循环战略落地程凤朝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国家层面开始布局实施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战略。
纵观有关国际经验我们发现,并购重组是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推动中国“双循环”战略实施的重要推手。
大量事实证明,那些能够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引领全球市场的大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多次收购兼并后才有了今天的市场地位。
然而,并购重组又是一把双刃剑,操作不当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导致亏损破产。
可以说,并购重组是一门科学加艺术的融合,要取得成功,必须把握其内在规律,并因地制宜,科学实施和治理。
双循环战略的内在逻辑近年来,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多变,逆全球化态势形成,贸易壁垒处于历史高位,贸易摩擦纠纷频现,经济低迷进一步造成出口带动经济的模式日趋乏力。
在数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中,依托庞大的廉价人力资源优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和全球唯一具备全产业链的国家,但贸易分工也造成了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现实局面。
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必然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但中国可以凭借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仍在持续改善的市场环境,通过进一步激发国内潜力,促进产业转型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以最大程度实现内部的“自给自足”,提高国内市场的供需匹配效率,实现良性的内部循环。
从供给侧方面来说,“内循环”需要提高各类要素的高效配置,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从需求侧方面说,“内循环”需要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进一步提高消费在“三驾马车”中的占比,需求带动供给,彻底释放我国庞大市场中隐藏的巨大潜力。
“内循环”是中国应对逆全球化冲击的防范措施,也是促进产业转型以及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必由之路。
在“外循环”因贸易格局变动,后继乏力的情况下,也是中国宏观经济必然调整的外部动力。
但中国仍然要持续推动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国际循环和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全球各国共同发展。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摘要】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是一个密不可分的话题。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探讨了改革开放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接着分析了政治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的互动关系。
最后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文章指出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的未来展望。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将继续引领全球发展潮流。
随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优化社会治理,加强政府治理能力,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将迎来更加稳健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政治改革、历史背景、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作用、影响、互动关系、挑战、机遇、未来展望。
1. 引言1.1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两大重要议题。
经济增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核心目标,取得了巨大成功,使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政治改革则是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民众权益,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政治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
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改善。
经济增长也为政治改革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动力,推动了政府机构的转型和社会管理体系的创新。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需要适应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国际环境,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国内,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国的未来发展,需要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的双轮驱动,实现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良性循环。
2. 正文2.1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经济增长放缓,国营企业效率低下,农村贫困问题普遍存在。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现状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服务业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制造业也在加快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同时,消费升级和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推动了绿色低碳发展。
2.经济增长高质量化中国经济增长正在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一方面,经济发展模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等成为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和服务升级使得经济结构更优,质量更高。
3.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在全球贸易环境趋紧和保护主义加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
国际投资、金融市场和全球经贸体系的不确定性增加,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
二、趋势分析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新的趋势和挑战。
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高质量发展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中国将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为目标,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化、效益化、可持续化。
同时,中国将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更多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创新驱动中国将加快推进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也将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为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城市化和乡村振兴随着人口向城市聚集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2024年经济增速目标
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预计在5%左右。
多个来源均表明,中国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并期望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维持在5%的水平,或者设定一个区间范围,如4.5%—5%。
这个目标反映了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保持平衡与协调的考量。
同时,政府和市场分析机构强调政策转向的高效落地以及消费和科技作为双轮驱动的重要性,致力于解决房地产和地方债等系统性风险,并布局重大投资项目以支持经济发展。
此外,摩根大通等国际金融机构也给出了对中国2024年GDP增速的具体预测数值,认为可能为4.9%。
总体来看,2024年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促进消费内需潜力释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从而实现经济稳定且可持续的增长。
谈谈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目标取向
谈谈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目标取向部分:一、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目标取向1. 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2. 树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目标3. 打造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双轮驱动”的新经济4. 推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5. 拓宽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全球化(一)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我国已经从基础建设的追赶者转变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国需要继续以创新为驱动力。
首先,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
其次,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形成供需对接和战略规划,以使创新和投资更加有效。
最后,还需要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尤其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加速我国的科技创新和转化。
(二)树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目标,来减少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阻碍。
我国应该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强化环境监管。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三)打造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双轮驱动”的新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来说,消费和供给侧改革是两个关键的方向。
消费升级可以发挥市场需求的引领作用,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
而供给侧改革则可以优化经济结构,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高效率。
因此,我国应推动消费升级扩大内需,加强供给侧改革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推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增长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成本高等都制约着经济发展。
通过推进产业升级,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体系建设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同时,产业升级还可以加速就业结构转型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五)拓宽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我国注定要走向经济全球化,通过拓宽对外开放可以扩大市场、引进外资、提高国际竞争力。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能让我国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高我们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
国企城投“十五五规划”十大改革发展主题
国企城投“十五五规划”十大改革发展主题“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阶段任务,也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正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因此,国企城投在制定“十五五”战略规划时,必须清晰认识到发展环境中的“不变”与“变”;国企城投需要聚焦关键问题,通过推动重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1、“十五五”国企城投发展环境新变化新发展阶段提供新机遇。
新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安全的发展。
国企城投将受益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将引导国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数字化转型将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一带一路”为国企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广阔平台;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机遇为国企城投在新发展阶段提供更大成长平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新发展理念提供新思路。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旨在推动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高质量,实现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创新发展上,国企城投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在协调转型上,依托企业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行业间的协作互补。
在绿色发展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落实绿色生产方式,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在开放合作上,抢抓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蕴藏的市场机遇,坚持走出去、走进去,主动出击,拓展外部市场,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共享发展上,践行国企责任,促进就业和社会和谐,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新发展格局提出新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在新发展格局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新发展格局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者:任保平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第06期【关键词】新发展格局新增长点新经济【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1.06.004我国GDP增速在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加速换挡期。
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需要转向内生增长模式。
从“十四五”开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落实阶段,从这一阶段的国际国内特征出发,需要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发展格局与新经济增长点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的格局是发展的视野、范围和结构以及发展的内在布局,也指对经济发展局势、态势的理解和把握。
新发展格局就是依据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趋势,结合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范围、结构和布局的新思考,通过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重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实是在新发展格局下选择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是指在经济增长和产业演进过程中,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具有巨大市场需求,产业基础能力强,能够带动经济形成新的增长态势的产业、部门,或是现在尚属潜在状态,但是将来会发挥作用的经济增长点。
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特征表现在:一是带动能力强。
通过一个产业的发展所形成的前瞻效应、旁侧效应和后顾效应带动产业整体实现转型升级,扩大经济增长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开发经济增长潜力,从而实现新的增长。
二是潜在增长率高。
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良好的潜在增长率,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强,能够拓展出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体系。
三是市场需求大。
旺盛的市场需求能够形成主导性的消费热点,推动国民经济上台阶。
四是产业基础能力强。
新的经济增长点顺应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能够以新的创新成果作支撑,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四点:一是技术因素。
中国经济现状与前景讲述
பைடு நூலகம்
3、人均GDP进入中高收入国 家行列
1978-- 2010年,人均GDP从不 足300美元上升到约4380美元。在 新世纪初期跨越低收入国家门槛之 后,从中低收入国进入中高收入国 家行列。
9
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人均GNI)
1990年 低收入 <=610 2000年 <=755 2009年 <=995
5
一
二
三
四
2007年:13%、 13.8%、13.4%、11.8% 2008年:10.6%、10.1%、9%、 6.8% 2009年:6.5%、 8.1%、 9.3%、11.1% 2010年:11.9%、10.3%、9.6%、9.8%
6
2009年,出口下降16%,但国 内投资、消费增长加速,全年经济 增长9.2%。 2010年,经济增长达到10.3%, 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3.3%。年末 外汇储备2.85万亿美元。
7
2、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位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8万亿元, 比1978年增长18倍。按2010年全年人民 币兑美元平均汇率1:6.7704折算,约合 5.879万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 (5.474),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总量前12位:美国、中国、日 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巴 西、西班牙、加拿大、印度、俄罗斯。
3
10.00
12.00
14.00
16.00
2.00
4.00
6.00
8.00
0.00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7246 内需与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
内需与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1. 引言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全球化的进程,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需与对外开放”这一双轮驱动模式。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2. 内需是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内需是指国内消费和投资。
在经济增长中,内需是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中国拥有13亿人口,消费市场巨大。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政府一直在鼓励国民消费的增长,以推动经济增长。
3. 外需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外需是指贸易的需求。
中国在过去十年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
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步开放,与外国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
这有助于提高中国公司的技术水平,并提高中国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4. 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平衡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平衡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内需不足,经济增长会受到影响。
如果外贸无法继续增长,经济同样会受到影响。
因此,平衡内外需,使双轮驱动模式发挥最大威力是非常重要的。
5. 中国外交战略和双轮驱动模式中国政府一直在追求更加广泛的贸易伙伴。
随着中国对外合作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发展得以跟随全球经济情况,反过来又加速了全球化的推进进程。
中国的外交战略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支持。
中国在其“一带一路”倡议中带动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助推了内部发展。
同时,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也日益加大,在区域合作和多边贸易的推动下,中国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制造和贸易大国。
6. 总结综上所述,内需和外需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平衡内外需,使双轮驱动模式发挥最大威力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政府推进开放战略、扩大内需和统筹国内外发展等措施双策并行,同时更好的发挥内外驱动,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7. 个人观点在我的看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是非常有前途和潜力的。
双轮驱动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双轮驱动是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指城乡两个经济体系并行推进,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
它重要的意义在于:
1.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双轮驱动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2.加强农业现代化:双轮驱动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3.推动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提高产业结构优化水平。
4.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双轮驱动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和更加平衡的社会发展。
总之,双轮驱动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措施,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内外需双轮驱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任泽平内容摘要: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显著成就,以及外向型程度的快速上升,在世界上引发了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后果的广泛讨论。
本文研究认为,在需求主体方面中国以内需为主,在动力结构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双轮驱动的典型特征。
立足内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我国双轮驱动模式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坚持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动力结构,内外需双轮驱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年均增长9.9%的发展奇迹,与此同时,2009年中国出口规模达到12017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中国所创造的经济发展成就,以及出口占GDP比重的快速上升,在世界上引发了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后果的争论。
当前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看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观点在国际上比较流行,认为中国是出口依赖型模式,通过实行重商主义的战略,维持低汇率,低估能源、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高度依赖出口和投资,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把产能过剩向全球输出,形成了较严重的内外部失衡,导致世界经济失衡加剧。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要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必须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并敦促人民币尽快升值{参见:(1)Paul Krugman,Chinese New Year,The New York Times,6.January.2010.(2)Paul Krugman,Take on China,The New York Times,17.March.2010.(3)Stephen Roach,“中国增长模式缺陷”[J],《财经》,2009年第11期。
(4)“中国为何在贸易保护中受伤最深”,来源:新华网,2009年12月22日。
(5)“美智库接连预测中美摩擦”,来源:《环球时报》,2010年1月6日。
(6)“美国敦促中国升值”,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9月17日}。
另外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是内需为主的增长模式,每一阶段经济增长引擎的切换都是沿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路径展开的,80年代的轻纺,90年代的家电,2000年以来的汽车、地产,每次主导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浪潮都是在居民从“衣食”到“耐用品”再到“住行”的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下实现的。
这些观点往往似是而非,有的失之片面,仅仅强调中国依赖外需或内需的一面,有的流于晦文深义,缺乏客观公正的事实依据。
中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模式,要认清这一基本问题,必须提供有力的证据。
一、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基准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和动力源泉,判断一国经济增长模式,一般看两个重要基准:一是看三大需求对一国总需求的贡献,二是看三大需求拉动的国内增加值(GDP)对一国总GDP的贡献。
(一)从三大需求角度衡量外需对总需求的贡献根据三大需求公式可以衡量外需对总需求的贡献:总需求=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1)1994年是划分中国内外需关系和动力转换的分界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内需驱动为主向内外需共同驱动过渡。
从外需对总需求增长的贡献来看,1994年和2002年上了两个大台阶,1994年之前外需贡献偏小且很不稳定,绝大多数年份低于20%,1994年之后外需贡献快速上升,2002~2007年的6年间我国外需贡献年均达到40%,2004~2005年甚至接近50%。
从外需占总需求的比重来看,1994年之前基本在10%左右,1994年前后开始接近20%,2002年超过20%,2005~2008年接近30%。
1994年汇率改革和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对扩大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在中国外贸数据上体现明显。
表1 中国三大需求的比重与贡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2~2009年》,《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85~2009年》。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内需始终是我国的需求主体,2000~2008年年均消费、投资和出口(投资与资本形成、消费与最终消费支出的统计方法并不完全相同,但内涵相近,为了表述方便在本文中不作严格区分)占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43%、32%和25%。
同时,外需对总需求增长的贡献度较高,2000~2008年年均消费、投资和出口对总需求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32%和39%。
(二)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衡量贸易盈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公式衡量了贸易盈余(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份额: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出口-进口) (2)表2 中国支出法GDP三大部分的比重与贡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2~2009年》,《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贸易盈余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2000~2008年年均贸易盈余占GDP的比重只有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0.6%。
但是,用这一分析方法来衡量一国经济的外向型程度则存在较大问题,它不能区分“大进大出”和“小进小出”这两种外贸情况,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式(2)中由于把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进口一并从出口中扣除,低估了出口对一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这一方法不能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增长外向型程度的基准。
(三)从“拉动的国内增加值”角度衡量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三大需求拉动的国内增加值”角度来衡量外需对一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参见:(1)Hummels,D.,D.Rapoport,and K-M.Yi,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Trade,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vol.4,no.2,1998.(2)平新乔等,垂直专门化、产业内贸易与中美贸易关系[A],载《中美贸易顺差结构分析与对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该研究获得2007年度孙冶方经济学奖。
(3)陈锡康,中国1995年对外贸易投入占用产出表及其应用[A],载《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1[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4)刘遵义、陈锡康等,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该研究获得2008年度孙冶方经济学奖。
(5)Robert Koopman,Zhi Wang,Shang-Jin Wei,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 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NBER Working Paper.(6)沈利生,“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既然经济增长以国内增加值GDP)来衡量,因此评价消费、投资和出口对一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应以其拉动的GDP来衡量。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总需求=总供给”,“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国内生产+进口”,三大需求拉动的供给既可能来自国内生产也可能来自进口。
由于进口的存在,三大需求既拉动了国内增加值,也拉动了国外增加值,而只有三大需求拉动的国内增加值部分才能算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三大需求在对国内增加值的拉动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单位出口拉动的国内生产往往比单位消费和投资需求拉动的国内生产要低,尤其是出口中的加工贸易出口对国内供给的拉动能力远远小于消费和投资。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测算,加工贸易出口拉动的国内供给不及一般贸易出口的一半,比消费和投资更是小很多,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在50%左右)。
因此,要计算三大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从三大需求中剔除各自拉动的国外增加值份额(进口),当前国际上主流方法是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其核心思想是把进口进行分解:国内增加值=(最终消费-用于消费的进口)+(资本形成-用于资本形成的进口)+(出口-用于出口的进口)=消费拉动的国内增加值+投资拉动的国内增加值+出口拉动的国内增加值。
(3)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情况,即加工贸易出口在出口中占据半壁江山,而加工贸易出口对国内增加值的拉动效应远远小于一般贸易,因此可以将公式(3)中的出口部分进一步分解为加工贸易出口和一般贸易出口,建立反映加工贸易特点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国内增加值=(最终消费-用于消费的进口)+(资本形成-用于资本形成的进口)+(加工贸易出口-用于加工贸易出口的进口)+(非加工贸易出口-用于非加工贸易出口的进口)=消费拉动的国内增加值+投资拉动的国内增加值+加工贸易出口拉动的国内增加值+非加工贸易出口拉动的国内增加值(4)根据计算,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对中国国内生产的拉动能力差异很大,1元消费、投资、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分别拉动大约0.9、0.9、0.7和0.3元的国内增加值。
据此测算得到(见表3~表4),2000~2008年年均外需(出口)拉动的国内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9%。
上述分析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局限于静态的分析,而动态的分析应该考虑外需和内需的互相带动效应。
一方面,外需对内需会产生带动效应,出口活动增加了国内的就业、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而居民收入会再进行消费,企业利润也会再转化成投资,这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中没有反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凯恩斯乘数模型{关于在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下引入乘数机制,参见(1)Peter W.J.Batey & Melvyn J.Weeks,The effects of Household Disaggregation Extend Input-Output Model,in:Frontiers of Input-Output Analys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119~133。
(2)陈锡康:《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科学出版社》[M],1992。
(3)刘起运:《结构式凯恩斯乘数模型研究》[J],《统计研究》,2004年第11期。
(4)任泽平:《结构式乘数及其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另一方面,内需对外需同样会产生带动效应,中国的投资和消费活动带动了进口从而增加了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国民收入和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同时中国庞大的、快速发展的内需市场也培育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