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
2.地震的量度指标 (1)震级。 地震 能量 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 一个 震级。 (2)烈度。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 破坏程度 。一次地 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微思考地震烈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提示:如下图。
3.地震构造示意图
名称 震源 震中 震源 深度
等震线
震中距
地震波
西南地区为什么地质灾害多发?
提示: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该区地质灾害是地质、 地貌、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我国西 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地质构造很不稳定,断 层带分布广泛,很容易发生地震。②西南地区属于东部季风 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势起伏不平,大大增加了重力作用, 一旦发生暴雨,或者连续降雨,使得山体岩石松动,很容易发生 滑坡、泥石流。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得山体植被覆盖率 急剧减少,更是大大增加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 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回答3~4题。
3.上图表明该库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4.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涨落幅度增大 D.水位稳定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路一侧山体发生滑坡。泥石流是突 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在很短时 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地面沉降是由于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使地表整体陷落。陨石坠 落形成环形坑。滑坡是山体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和土体,在 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高中地理第6章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 滑坡
归纳拓展
泥石流
发生部位 山地斜坡上
不 运动物质的 同 体积大小
较大
点 是否必须有 可以无水的
水的参与
参与
山区沟谷中 较小
必须有水的参与
滑坡
泥石流
相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
同 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
点 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
2.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
[拓展延伸]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自然灾害种类较多,许多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认识自然 灾害的关联性,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1)一种自然灾害可能直接引发多种灾害,例如旱灾引发的次生自然 灾害:
地震引发的次生自然灾害:
(2)一种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 害链条。例如:
2.地震构造
(1)图中C为__震__源___、B为震中、BC为__震__源__深__度___、AB为震中距。 (2)D位于__等__震__线___上,等震线是指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 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是_地__震__烈__度___。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__震__源__深__度___、震中距、_地__质__构__造____、建筑物 的坚固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新知突破•储素养
知识点一 地震
自主梳理•探新知
1.概念:地壳中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 突 然 发 生 __断__裂___ 或 错 位 , 使 长 期 积 聚 的 __能__量___ 急 剧 释 放 , 并 以 __地__震__波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六章第2节《地质灾害》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2节《地质灾害》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第2节《地质灾害》。
第六章讲述自然灾害。
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有时会发生异常变化,并对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危害,形成自然灾害。
对于多数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其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几种常见自然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主要的防灾减灾措施有哪些?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什么作用?本章内容包括四节,讲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关系,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尤为密切。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地质灾害,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11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第六章《自然灾害》的第二节。
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
接着教材以文字叙述、图片、示意图、活动与案例形式依次阐述地震、滑坡、泥石流三种地质灾害。
本节内容分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两部分。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视频等资料,结合自然实际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地震的形成、分布、危害及防御措设;2.地震的要素、影响烈度的因素;3.滑坡与泥石流的概念、分布、危害及措施;4.滑坡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二)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学生通过掌握地质灾害形成、分布、危害及防预措施知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示意图、视频等资料,归纳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和规律,培养读图、阅读、概括和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6.2地质灾害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布局上,板书将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课程标题、教学目标、主要知识点、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主要内容将包括地质灾害的定义、类型、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等关键信息。风格上,板书将采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突出重点,便于学生阅读和记忆。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知识结构。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提前准备并练习板书内容,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和图表,以及适时地更新板书内容。
4.地质灾害的危害: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破坏等。
5.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预防措施、监测措施、应急措施等。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监测措施包括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实地调查等;应急措施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组织疏散等。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首先,我会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回答地质灾害的定义、类型、成因和防治措施等基本知识;其次,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具体的地质灾害案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然后,我会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地质灾害的影响,并撰写考察报告;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参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竞赛或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提问与解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提问与解答环节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地质灾害案例,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模拟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增强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实地考察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地质灾害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些互动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诱发 ( )
A.地震
B.泥石流
C.火山喷发
D.塌方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根据材料或区域图分析该地地壳运动、地势起伏及 降水量状况,确定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2)根据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灾害的成因
分析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
【解析】(1)选D,(2)选B。第(1)题,我国西南地区因位 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多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导致地表岩石破碎,再加上地形 复杂、山体坡度大、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滑坡、泥 石流灾害频发。第(2)题,植被破坏后,地面因缺乏植被 保护,易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烈度 还与震源深浅、震中距、 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 关系。一般而言,震源深度 越浅,距离震中越近,所在 地地质构造越不稳定,地面 建筑抗震指数越低,受到的 破坏越多,烈度越大
【典例示范】 (2019·北京高考)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
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从以下两点入手: (1)根据区域图,判断该区域处于板块交界处。 (2)知道地震灾害造成的危害。
【解析】地震的原因可以根据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 ,根据地壳运动特点进行分析,地震对当地的危害有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以及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等。
答案: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 环境破坏。
第二节 地质灾害
一、地震 1.含义: (1)发生条件:地壳中的岩层在_地__应__力__的长期作用下, 会发生倾斜或弯曲,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 受的限度,岩层突然_断__裂__或错位。
6.2 地质灾害课件.ppt
二、滑坡和泥石流
(一)滑坡
1.概念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 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 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 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发生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工程建设频繁
植被覆盖率较低
3.分布: 我国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最集中。 山地多,地势起伏大,降水多,西南地区板块运动活跃。
4.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破坏道路
掩埋人员
摧毁房屋
(二)泥石流
1.概念
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 殊洪流。
视频:泥石流
2.形成的主要条件
地形陡峻
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丰富松散物质
3.我国泥石流的分布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
1.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 2.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学习目标
✓ 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 ✓ 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一、地震
地震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How did earthquakes form?
(一)地震的形成过程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 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地质灾害
第六章 第二节
图6.10 唐山抗震纪念碑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发生 里氏7.8级大地震。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 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 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四 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 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唐山抗震纪念碑的 碑文如此诉说着这场重大灾难。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本节是新课标“1.1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中所要求内容。
“地质灾害”是常见自然灾害的重要类别,要求运用资料,以典型的地质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规律、分布地区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对标课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力求真正达成课标要求。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新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本节承接本章上节《气象灾害》内容,与气象灾害相似,地质灾害包含的具体灾害种类也很多,如火山、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其中我国常见并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基于此,教材分“地震”和“滑坡泥石流”两个标题,分别介绍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规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分布。
本章下节课内容为《防灾减灾》,全面介绍了应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措施,所以本节课省略了地质灾害的“避灾、防灾措施”内容。
三、【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探究,辨析三种常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含义,应用相关术语描述其特征,分析其形成的一般规律(重点和难点);2.主要以我国为例,利用地图归纳三种地质灾害的一般分布特点(重点);3.运用实例说明三种地质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认识其关联性;四、【教学思路】本节课以“汶川地震”作为主题贯穿始终,主要以视频和图文材料为载体,创设更加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含义、形成原因、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并理清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引入【师】呈现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阅读。
【生】学生阅读学习目标,并说说自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
(一)探究“地震”1.引入案例《2008年,汶川之痛》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烈度达到11度。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六章高一地理必修一
中国地震分布
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 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大、强度 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 国家之一。
新疆 青海
华北
(唐山)
主要分布地区:如图所示。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西藏
四川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云南
台湾
[思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 但地震灾情为什么东重西轻?
提示: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 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所以我国 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B 4.地震发生后,需要重点防范以下哪些次生灾害( )
①滑坡 ②泥石流 ③台风 ④堰塞湖 ⑤蝗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当堂诊学: 北京时间2016年2月6日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 震,震源深度约16.7千米。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两颗原子弹,台湾 岛多地震感明显。这起强震造成高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严重,台 湾领导人痛斥地震造成伤亡的主因是“人祸”而非天灾。下图示意 此次地震震中位置。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2节 地质灾害
目标引领 1 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及分布特点。 2 掌握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危害及防御措施。 3 理解各种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1
地震
独立自学1:阅读课本P106-107内容,思考以下问题。(限时2分钟)
一、地震 1、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P106第一自然段 2、地震的能量大小和破坏程度分别用什么来衡量?
提示:(1)我国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及黄土高原。
(2)我国滑坡的地理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 稀少、西部密集;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 密集、西北稀少。两线之间为滑坡多发区。 (3)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 地和云贵高原。 原因: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多,又是 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或喀斯特地貌 等集中分布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 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 区是泥石流和滑坡多发区? 答案: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黄 土高原、四川盆地周边和云贵高原。原因是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 地的过渡区,斜坡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 水较多,还是黄土、石灰岩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的地区,同时人 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 件。
|迁移应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6月4日10时30分许,贵阳北至广州南的D2809次旅 客列车行驶在贵广线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口时,撞上突发溜坍 侵入线路的泥石流,导致7号、8号车发生脱线,造成1名司机不幸殉 职、8人受伤。2022年6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新丰镇大村、 高塘村、大罗垌村和隆盛镇秧道村发生泥石流灾害,致7人遇难,1 人失联。
2.泥石流。 (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
泥沙、石块 的特殊洪流。 (2)形成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3)危害: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破坏力大,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 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3.共性特点。 (1)发生条件:地势起伏大;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植被覆盖度差。 (2)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堵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等。 (3)多发地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滑坡和泥石流 分布广泛,发生频繁, 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二、滑坡和泥石流 |教材初探| 滑坡、泥石流的基本特征。 1.滑坡。 (1)概念: 山地斜坡上 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 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 整体下滑\ 的现象。 (2)形成条件:岩体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 较大; 植被覆盖度 较差;工 程建设频繁。 (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地质灾害 课件
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
深度17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地震可能会引发(
)
A.滑坡 B.台风 C.A潮汐 D.寒潮
18.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
头护住头部
D
) ①尽量用棉被、枕
②躲在高大建筑或桥梁下面 ③带好贵重物品乘坐电梯逃生 ④在家可躲在坚固的家具旁、墙角或卫生间A.①③ ④ C.②③ D.①④
③ 我国2/3的地区为山区,地势起 伏大,地势陡峻。(地形)
人为因素:
④ 乱砍乱伐破坏地表植被,地表裸 露。(植被)
⑤ 人工爆破,陡坡开垦。
总结提升:分析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大本导学案114)
灾害 发生地区 滑坡 山区(斜坡) 泥石流 山区(沟谷)
所需条件 ①岩体、土体… ②滑动面
③地势… ④植被…
A.10遵.守地纪震律发,生继时续,上当课地学生在教室B内.避快险速的进正入确电做梯法下是楼(CC.双手)抱
头,就近在课桌下躲避 D.从窗户爬出,避免拥挤
(2023春·陕西西安·高一校考学业考试)2021年9月12日20时至9月13日8时,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境内突降大雨,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受强降雨影响,洱源 县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地区住房、农田及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设施均不同 程度受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震源深度14KM。这一天,13亿的中国人都沉浸在悲痛当中,因为就在这场灾难中,有 69227位同胞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任务一:震级和烈度如何划分?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有何关系?
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教学设计—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4.深入了解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选择一种技术,如InSAR、地震预警系统等,分析其原理、应用及优缺点。提交不少于300字的简述。
5.阅读一篇关于地质灾害防范的学术论文或新闻报道,撰写阅读笔记,内容包括:文章主题、观点、启示等。提交纸质版。
1.培养学生对地质灾害的敬畏之心,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学习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使学生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
3.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国家发展的情感。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地质灾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地质灾害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关注地质灾害问题,培养探究精神。
2.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帮助学生构建地质灾害知识体系。
3.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培养学生运用科技工具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学习地质灾害知识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在本章节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补充讲解,确保学生对地质灾害知识点的掌握。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地质灾害相关习题,如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等,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6.2地质灾害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十度 十一度
建筑物普遍损 毁
毁灭
房星倾倒,道路破坏,大量山石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建筑物音遍损同重大量刚培,路墓垭序大段南照,地妾产生很大安化
十二度 山川易景
建筑物普遍损毁,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大量毁灭
我国的地震频发地区: 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3.全球地震带分布
世界强震震中分布图
4.地震的危害
碎,坡地物质疏松。
气候
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 且集中,多暴雨。
人类 人类活动广泛且频繁。 活动
4.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滑坡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破坏道路
堵塞河道
掩埋村庄、农田
4.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由于泥石流具有突发性、能量大、冲击力强等特点,有可能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危害更大)
2.原因
①滑坡产生的内部原因:
①地势起伏大 ②岩体破碎 ③存在易滑动面,植被覆盖较差
②滑坡产生的外部原因:
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
③滑坡发生的前兆及措施:
二、滑坡和泥石流 1.概念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壤的特殊洪流。
2.原因
①泥石流产生的内部原因:
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底地震诱发海啸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地震诱发泥石流
④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地震后造成的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会严重损 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其影响具有一定的 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是长久的。
二、滑坡和泥石流 1.概念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一 学习笔记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二节地质灾害[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资料,指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
(区域认知)2.利用地理视频等资料,解释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
(综合思维)目标一地震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______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地震构造(1)图中C为______、B为震中、BC为____________、AB为震中距。
(2)D位于________上,等震线是指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和烈度(1)震级:反映地震______的大小。
一次地震只有____个震级。
3级以下为无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2)地震烈度:反映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______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____个烈度。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________、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
图示法记忆影响烈度的因素4.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____________,导致人员______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____________,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3)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________、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5.分布(1)从世界范围看,地震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______、______等。
拓展延伸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1)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
(2)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报体系。
(3)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4)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5)加强国际合作等。
(2023·山东烟台期中)某年5月22日0时5分,山东省文登区(36.9°N,121.9°E)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
6-2地质灾害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一、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
2.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结合实例,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说明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危害。
难点: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给学生展示上图,图为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后重建之后的北川县城街道,据了解,街道上之所以比较空旷有两点原因,其一是北川县是当时的重灾区,死伤比较严重,其二是震后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搬离了家乡,以至于今天的北川县看起来像一座“空城”。
提出问题:1、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汶川地震为什么危害如此严重?[新课教学]:一、地震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地震的概念,地震是什么呢?找同学回答一下。
生: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师:在地震的概念中,有一个我们相对陌生的词—地应力。
我们可以用这个本子来演示一下,本子的中间受到我们手的挤压时,会对我们的手产生一个抵抗力,这个抵抗力就称为应力,而发生在地壳中的应力则称为地应力。
还有一个我们相对熟悉的词—地震波,我们在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时学过的,找同学来回答一下,地震波分为几种?生:横波和纵波。
师:再找同学来回答一下,横波和纵波各自的特点。
生: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师:请大家根据地震示意图,完成下列表格。
小组讨论一下。
地震构造具体说明震中等震线震中距震源深度震源地震波学生回答。
师生一起填写表格。
地震构造具体说明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实际是烈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但不一定是一个同心圈。
(2019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6章第2节地质灾害
示:
震级
烈度
定义
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等级
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单位
级
度
影响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震级越大, 烈度越大; 震源越浅,
因素
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
大;另外还受到地质构造和地面
建筑质量的影响
) B.是震中 D.震级最大
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 :1.识记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 (重点 )2.掌握地震、滑坡和泥 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御措施。 (重难点 )
一、地震 1. 发生机制
地壳中的
岩层发生
能量急
地震波传播
地应力积累 ―→ 断裂或错位 ―→ 剧释放 ―→ 使地面震动
2. 衡量指标 (1)震级:代表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烈度 ①含义: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②特点:烈度越大,破坏越严重;一次地震可有多个烈度。 ③影响因素: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 3. 主要危害 (1)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2)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4)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4. 分布
课件7:6.2地质灾害
滑坡的危害
The danger of landslides
破坏道路
掩埋人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摧毁房屋
泥石流
mud slide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 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 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多发生于地形陡峻、具有 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 水流的地方。
课堂训练
1.我国地震和地震灾情分布的特点分别是( B )
A.东多西少,东重西轻
B.东少西多,东重西轻
C.东多西少,东轻西重
D.东少西多,东轻西重
2.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C )
①山区面积广,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③季风区夏季降雨集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②人类活动对地表结构的严重破坏 ④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 D.①②③
课堂训练
2016年2月21日,云南贡山县发生山体滑坡。截至2月26日,贡山县近2200人受灾,
农作物受灾面积70余公顷,30余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中的滑坡、泥石流发生在我国的川滇山地,其成因类型最有可能是( B )
A.冰川泥石流
B.降雨泥石流
C.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世界地震分布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中国地震分布
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 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大、强度 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 国家之一。 主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 青海、云南、四川等。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 和破坏的程 以及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 构造和地面建
度
定的,它的单位是“度”
筑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等震线与烈度 等震线是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在一次 地震中,等震线并非以震中为圆心的同心圆形状,即震中距相同的 各点的烈度不一定相同,因为烈度不仅与震中距有关,还与震级、 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
(3)我国地震: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主要分布于台湾、
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链接生活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
提示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
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会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二、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 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 现象。 (2)产生条件:岩体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 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造成重大的 人员伤亡。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2.泥石流 (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 石块的特殊洪流。 (2)产生条件:地形陡峻、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3)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造成重大的 人员伤亡。 3.分布 以我国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链接生活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 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运用资 料,说明 地震、滑 坡和泥石 流成灾的 原因。
(综合思
维) 2.结合实 例,说明 地震、滑 坡和泥石 流分布及 危害。
(综合思
台湾“9·21”大地震,是 20 世纪末期台湾最大的地震, 发生时间为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1 时 47 分,震中 在日月潭西偏南方 9.2 千米处,规模高达里氏 7.3 级。震源深度 8 千米。全岛均感受到严重摇晃。共 持续 102 秒,死亡人数 2 000 多人,伤者 6 534 人,有 40 845 栋房屋全倒、41 373 栋半倒。地震给人类造 成的危害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 (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有一个烈度。 ( ) (2)烈度与距离震中的远近有关,距离近地区的烈度一定大于距离 远的。 ( ) (3)在冰岛地区多火山、地震,主要因为当地处于板块的交界处。 () (4)发生滑坡的地区一定经常发生泥石流。 ( ) (5)泥石流一般形成于山间或山前沟谷地形中。 ( ) 答案(1)× (2)× (3)√ (4)× (5)√
维)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一、地震 1.概念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 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指标 (1)震级:地震能量大小的表示方法。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烈度:反映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 地震有多个烈度。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烈度越大。距 离震中越远,烈度总的趋势越低。
探究一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2.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 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 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答案D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读某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 C.滑坡 D.泥石流
4.若要设计该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则下列因素中可作为预警主
要根据的是( )
A.气压
B.风速
C.雨量
D.温度
答案3.D 4.C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5.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①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 ②人类活动对地表结构的严重破
坏 ③季风区夏季暴雨集中 ④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
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地震
问题探究
材料一 中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 (31°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截至10月8日12时,四川汶川地 震已造成69 229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失踪17 923人,直接经济损 失1 500亿元……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名师精讲
1.震级与烈度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
念。
概 念
定
义
计量和单位
影响因素
震 级
表示地震释 放能量大小 的等级
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 地震释放的能
来的,它的单位是“级”
量
表示地面遭 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 震级、震中距、 烈 受地震影响 施的反应、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震源深度、地质
新知预习
3.危害
自主检测
(1)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2)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
等灾害。
(3)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4.分布
(1)地震易发地区: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
(2)世界范围看: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