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波理论在弹药技术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材料动态特性实验(南京理工大学)分析

材料动态特性实验(南京理工大学)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研究型课程考试答卷课程名称:材料动态特性实验考试形式:□专题研究报告□论文√大作业□综合考试学生姓名:学号:评阅人:时间:年月日材料动态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霍普金森杆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2、会用霍普金森杆测试材料动态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分离式Hopkinson 压杆的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装置中有两段分离的弹性杆,分别为输入杆和输出杆,短试样夹在两杆之间。

当压气枪发射一撞击杆(子弹),以一定速度撞击输入杆时,将产生一入射弹性应力脉冲,随着入射波传播通过试样,试样发生高速塑性变形,并相应地在输出杆中传播一透射弹性波,而在输入杆中则反射一反射弹性波。

透射波由吸收杆捕获,并最后由阻尼器吸收。

图1.1 现在的Kolsky 杆装置示意图根据压杆上电阻应变片所测得的入射波、反射波、透射波,以及一维应力波理论可得到如下的计算公式。

试样的平均应变率为:)00t r i l cεεεε--=( (1-1)试样中的平均应变:dt l c t r i s ⎰--=)(00εεεε (1-2)试样中的平均应力:)(20t r i A AE εεεσ++= (1-3)式中t r i εεε,,分别表示测试记录的入射、反射和透射波,C 0是弹性纵波波速,C=5189m/s,L 0为试样的初始长度,E 为压杆的弹性模量,A/A 0为压杆与试样的截面比。

由应力均匀化条件可知:r i t εεε+= (1-4)将公式(l 一4)代入(1一l)!(l 一2)!(l 一3)式可得t s E A A εσ0= (1-5)⎰-=dt l c r s εε002 (1-6)一般采用公式(l 一5)、(1一6)来计算材料的动态应力一应变行为。

该试验技术作了如下几个假定:(1)一维假定弹性波(尤其是对短波而言)在细长杆中传播时,由于横向惯性效应,波会发生弥散,即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长有关。

Pochhammer 最早研究过波在无限长杆内的色散效应,但当入射波的波长(可由子弹的长度来控制,即波长为子弹长度的2倍)比输入杆的直径大很多时,即满足必/兄<<1时,杆的横向振动效应,除波头外,可作为高阶小量忽略不计。

爆炸应力波的作用

爆炸应力波的作用

爆炸应力波的作用爆炸应力波是由于爆炸引起的能量释放所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

它具有独特的特征和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有关爆炸应力波作用的全面解析:首先,爆炸应力波在军事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常见的战争手段,爆炸可以用于摧毁敌人的设施和装备。

而爆炸应力波正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炸药爆炸时,会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和热能释放,造成剧烈的爆炸冲击波。

这种冲击波可以摧毁目标物体的结构,甚至直接伤害或杀死人员。

因此,爆炸应力波成为了军事行动中重要的战术手段之一。

其次,爆炸应力波在工程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爆炸应力波可以用于开采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爆炸的方式来破碎地下的岩石层,从而促进油气的逸出。

此外,爆炸应力波还可以用于爆破工程,如拆除建筑物、挖掘隧道等。

通过合理地利用爆炸应力波,可以将工程施工时间和费用降到最低限度。

再次,爆炸应力波对人体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当人身处爆炸发生的区域时,爆炸应力波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这种冲击波会在瞬间对人体内脏和血管产生剧烈的影响,导致内部组织的损伤或破裂。

因此,爆炸应力波是导致爆炸事故中大部分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和减少这种伤害,人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设计防爆设施时考虑到爆炸应力波的影响。

最后,爆炸应力波还在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爆炸应力波的产生、传播和影响机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爆炸现象的本质,并为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爆炸应力波的产生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如噪音、震动、空气污染等。

因此,研究爆炸应力波的特性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爆炸应力波作为一种独特的波动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军事、工程、医学还是环境领域,爆炸应力波都对人类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应对爆炸事故和开展相关工作时,都需要充分考虑到爆炸应力波的特性和作用,以便更好地应对和利用这种自然现象。

火炮发射环境下弹载光电器件结构动态响应研究

火炮发射环境下弹载光电器件结构动态响应研究

火炮发射环境下弹载光电器件结构动态响应研究宁全利;蒋滨安;梁希;李俊【摘要】为了研究弹载光电器件抗高过载机理,针对火炮发射环境特点,以某型特种弹所用弹载光电器件为例,建立了加装减载组件的弹载光电器件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采用应力波理论,建立了反映弹载光电器件动力学过程的理论分析模型,计算求解作用于镜头的应力、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等,得到了弹载光电器件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仿真模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可用于火炮发射环境下不同弹载器件的动态特性研究和抗高过载设计的理论分析.【期刊名称】《兵工学报》【年(卷),期】2015(036)011【总页数】5页(P2185-2189)【关键词】兵器科学与技术;弹载光电器件;数值计算;应力波;火炮发射【作者】宁全利;蒋滨安;梁希;李俊【作者单位】陆军军官学院高过载弹药制导控制与信息感知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陆军军官学院高过载弹药制导控制与信息感知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陆军军官学院高过载弹药制导控制与信息感知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陆军军官学院二系,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410.3弹载光电器件是炮兵新型弹药中一类重要的组成单元,在火炮发射时,随同弹丸承受上万g的瞬时高过载,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该类弹药使用的可靠性。

对火炮发射环境下弹载光电器件动态响应进行研究,是弹载器件抗过载机理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解决该类器件在高过载弹药中可靠应用的基础和前提[1]。

由于火炮发射环境下,弹丸在火炮膛内的运动时间通常在几毫秒到十几毫秒之间,而一般冲击过程的时间量级通常在数百微秒左右,因此不能简单移植冲击动力学有关理论来研究火炮发射环境下弹载光电器件的动态响应,需要根据火炮具体的发射条件和弹载光电器件的装配情况进行分析。

由于实弹试验组织程序复杂,且弹丸内装各类器件的动态响应过程难以检测,目前也无其他有效的测试和验证手段。

弹药工程及爆炸技术工程爆破-教学大纲

弹药工程及爆炸技术工程爆破-教学大纲

《工程爆破》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142302课程英文名称: Blasting and explosion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弹药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在本科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弹药与爆破技术专业课程中发挥示范性、辐射性的引领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与掌握比较丰富的工程爆破的原理及其应用,而且让学生了解与把握爆破工程学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展专业知识,加深对爆破工程施工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要求1. 了解工程爆破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2. 掌握爆破工程施工设计的基本理论;3. 掌握不同类型工程爆破的施工操作设计;4. 对简单的工程能够设计爆破施工方案。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本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类别,所涉及的技术门类和问题十分广泛和复杂,不同类型的爆破技术,在实际爆破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大不相同。

同时,爆破技术是在不断飞速发展,且工程性很强的技术。

为了适应爆破工程的这些特点,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结合专业特点,精选教学内容;依据现代教学理念,探索新颖授课方式;丰富课外作业形式,延伸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2.教学手段:课程采取了课堂理论教学、现场工程爆破操作教学录像、多媒体教学,将来可增加实验环节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主性学习能力。

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和多媒体手段,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工程力学、岩体力学等。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习题的要求:通过适量的复习题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得到对爆破作业机理的深入理解,特别使学生对爆破工程设计基本原理、爆破参数的计算和选择、装药量计算、爆破网路设计等得到训练。

岩石爆破中炸药爆炸应力波分布的测试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岩石爆破中炸药爆炸应力波分布的测试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岩石爆破中炸药爆炸应力波分布的测试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岩石开采和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进行爆破以破碎和疏通岩石。

炸药爆炸时产生的爆炸应力波是导致岩石破碎和撞击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炸药爆炸时应力波的分布进行测试和研究,可以为岩石爆破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炸药爆炸应力波分布的测试方法: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对爆破现场的应力波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获取应力波的时程波形数据。

2. 炸药爆炸应力波分布的分析方法:采用基于频率域分析的方法对应力波进行处理和分析,分析出应力波的震源机制、频率分布和振幅变化规律等。

3. 炸药爆炸应力波分布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岩石爆破数值模型,模拟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波,并对应力波的分布进行模拟和分析。

三、预期研究成果1. 获取炸药爆炸应力波的实验数据。

2. 分析炸药爆炸应力波的频率分布和振幅变化规律,确定应力波的震源机制。

3. 建立岩石爆破数值模型,模拟炸药爆炸的应力波分布。

四、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对炸药爆炸应力波分布的测试方法进行探究和设计。

2. 第二阶段:进行现场爆破试验,获取应力波的实验数据。

3. 第三阶段:对应力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应力波的频率分布和振幅变化规律。

4. 第四阶段:建立岩石爆破数值模型,模拟炸药爆炸的应力波分布。

5. 第五阶段:对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完善研究成果。

五、研究经费预算本研究需要购买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和材料,预计经费为10000元。

同时,需要支付人员劳务费和场地租赁费用,预计总经费为15000元。

六、研究团队及分工本项目负责人为XXX,研究人员两名。

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实验现场的操作,其他两名研究人员分别负责数据处理和数值模拟。

七、研究的社会效益本研究可以为岩石爆破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从而提高爆破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基于应力分析的导弹测试设备可靠性预测方法

基于应力分析的导弹测试设备可靠性预测方法
Zhang Lei, Liu Bing-jie, Xiao Fan
(Navy Submarine Academy, Qingdao, 266199)
Abstract: Reliability of testing equip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operational use of missle weapon system, the reliability forecasting for missile testing equipment is analyzed based on stress aalysis. Missile testing equipment is composed mainly by electron devices including electric relay, connector, switch and indicator light, so reliability forecasting for these electron devices is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reliability forecasting for a type missle testing console is counted by this method. At last, the operating state and non-operating state failure rate curve are gaven. The most important devices for reliability forecasting can be found by stress analysis method, thus providing reliable data for increasing maintenance efficiency.

14_弹药学 第六章 碎甲弹 免费在线阅读

14_弹药学  第六章  碎甲弹 免费在线阅读
6.2.4 碎甲弹的作用

弹药学 第六章 碎甲弹 6.3 碎甲弹的结构特点
6.3 碎甲弹的结构特点
弹体:低碳钢、圆柱部长、弹壁薄、装药量大;
弹性钝感炸药
机械惯性引信
弹药学 第六章 碎甲弹6.4 影响碎甲弹威力的主要因素
6.4 影响碎甲弹威力的主要因素 6.4.1 着角
弹丸着角的增大,引信作用时间长, 炸药与钢板接触面积增大,打下的碟形破 片体积和重量增大,破甲作用在一定程度 上有所增加。但着角过大时,药柱太偏, 碟片速度将降低,影响碎甲效果,也可能 使引信作用不可靠。
弹药学 第六章 碎甲弹 6.4 影响碎甲威力的因素
6.4.2 炸药性质和装药尺寸 炸药的爆速与装填密度大、炸药猛度大,
爆炸后造成的压缩应力波波峰也高,猛度高 的炸药可以提高碎甲效果。
在一定的装药量和靶板厚度条件下,圆 柱形药柱的长径比直接影响破片的厚度和飞 散速度,过大,破片厚度减小、飞散速度增
大。反之,破片明显增厚、飞散速度减小。
弹药学 第六章 碎甲弹 6.4 影响碎甲威力的因素
6.4.3 靶板厚度及
机械性能
靶板厚度远小于 波长时,将不会发 生层裂;靶板抗拉 强度低、脆性大, 易发生层裂;强度 高、脆性大,层裂 次数增加,破片速 度降低。
弹药学 第六章 碎甲弹 6.4 影响碎甲威力的因素
本章要点 1、碎甲弹的作用原理及层裂效应的物 理解释? 2、碎甲弹的结构特点及性能特点? 3、影响碎甲威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4.4 屏蔽物 将降低层裂的可能性; 对复合装甲没有毁伤作用;
玻璃纤维
弹药学 第六章 碎甲弹 6.5 碎甲弹的性能特点
6.5 碎甲弹的性能特点 6.5.1 碎甲弹的优点 1.对均质靶板碎甲威力大、后效好; 2.对混凝土碎甲威力大、爆破威力大; 3.有杀伤性、射程远、使用火炮广; 4.成本低、易制造; 6.5.2 碎甲弹的缺点 弹壁薄、初速低、受屏蔽板影响、线膛炮发射;

爆炸应力波传播规律与TSP基本原理分析

爆炸应力波传播规律与TSP基本原理分析
168.172.
[6]佘林辉.浅谈TSP探测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与见解[J]. 西部探矿工程,2007(3):127.129.
[7]李忠,黄成麟.增加TSP超前预报探测系统探测距 离的技术探讨[J].铁路航测,2001(1):20-23.
[8] 薛诩国,李术才.TSP203超前预报系统探测岩溶隧道 的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7):
关键词:爆炸;应力波;"ISP;爆破设计
中图分类号:0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87X(2010)02—0032一04
Analysis of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on
Stress Wave and Basic Principle of TSP
3 TSP测试爆破设计与测试结果分析
1)TSP测试现场爆破设计
图3为TSP测试现场探测布置示意图。在隧道 出边墙距地面约1.0 m高的水平线上,按间距约1.0 rn、孔深约1.50 m、孔径35—38 mm、下倾150一200 的标准钻24个炮孔,最后1个炮孔距掌子面约50 m。1只传感器布置在边墙距第1个炮孔约15.0 m 的位置,安装传感器的接收孔深约2.0 rll、孔径42— 45 mm、上倾50。100。
①平面波波动方程 由(1)式分别对t和x求二阶偏微分,得到
) 盎Ot2=一At02 cos 、 0,
壹=一A


cos∞一\(t一墨C),
比较上列2式,即得
盎OX2=两1C2
02:r_ at2
(2) 、
式(2)所反映的是平面波的共同特征,统称为
平面波波动方程,可以证明,在三维空间中传播的一

弹药工程中的新技术应用

弹药工程中的新技术应用

弹药工程中的新技术应用在现代军事领域,弹药工程始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系列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于弹药工程中,为提升武器效能、增强作战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先进材料在弹药中的应用材料科学的进步为弹药工程带来了显著的改变。

高强度、高韧性的复合材料逐渐取代传统金属材料,用于制造弹药的外壳和结构部件。

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强度重量比,能够减轻弹药的重量,同时提高其抗冲击和抗压性能,这有助于增加弹药的射程和携带量。

新型高能炸药的研发也是材料领域的重要成果。

像 CL-20 等高能量密度炸药,其爆炸威力比传统炸药大幅提升,在相同体积下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弹药的毁伤效果。

此外,含能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含能材料,如钝感含能材料,能够提高弹药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精确制导技术是弹药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卫星定位系统(如GPS、北斗等)与惯性导航系统的结合,使弹药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

通过在弹药上安装传感器和制导模块,能够实时获取目标信息,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调整飞行轨迹,确保弹药准确命中目标。

激光制导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激光束照射目标,弹药上的接收器能够捕捉到反射的激光信号,并据此进行精确打击。

这种技术在打击移动目标和特定重点目标时具有极高的准确性。

三、智能化弹药的出现智能化弹药是弹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这类弹药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和自适应能力。

例如,智能炮弹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根据目标的变化和战场环境的实时信息,自主调整爆炸时机和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毁伤效果。

智能地雷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们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的目标特征,并在合适的时机引爆,提高了地雷的作战效能和安全性。

同时,智能化弹药还可以与其他武器系统和指挥控制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协同作战。

四、弹药制造工艺的创新3D 打印技术在弹药制造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基于侵彻过载信号应力波补偿的靶后精确起爆控制技术

基于侵彻过载信号应力波补偿的靶后精确起爆控制技术

基于侵彻过载信号应力波补偿的靶后精确起爆控制技术
马孟新;牛兰杰;李蓉;孙亚杰
【期刊名称】《探测与控制学报》
【年(卷),期】2022(44)5
【摘要】针对高速侵彻弹药侵彻大厚度目标时,引信识别到的过载信号频率成分复杂、振荡剧烈,无法准确识别战斗部出靶等特征,严重影响在靶后特定距离起爆控制
精度的问题,提出采用应力波补偿的方法将过载信号抖动消除,获取近似刚体过载,提高碰靶和出靶等目标特征识别率,进而得到准确的出靶时刻及余速。

针对战斗部垂
直侵彻均质混凝土靶板的理想工况,通过弹体弹性模量、密度及外形尺寸等参数得
到应力波特征频率,通过碰靶速度得到应力波幅值范围,通过识别碰靶时刻,将提前算好参数的应力波信号对侵彻过载信号补偿,抵消过载信号中的应力波成分后再滤波。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应力波补偿算法处理后的过载信号靶后起爆控制精度较高。

【总页数】8页(P31-38)
【作者】马孟新;牛兰杰;李蓉;孙亚杰
【作者单位】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机电动态控制重点试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43
【相关文献】
1.圆锥杆垂直侵彻半无限厚水泥靶时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2.旋转长杆弹侵彻混凝土靶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3.圆锥杆斜侵彻水泥靶时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4.基于侵彻
过载数值仿真的引信计层起爆控制方法5.侵彻起爆控制系统的过载信息实时采集处理与侵深识别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力波动力学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应力波动力学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应力波动力学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应力波动力学是研究应力波在介质中传播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尤其在工程领域,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本文将要探讨应力波动力学的原理和应用,在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应力波动力学的原理应力波是经过介质的内部传播而导致的周期性变形和应力变化。

介质可以是任何一种物质,例如:固体、液体、气体等等。

应力波动力学是研究介质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其传播和作用的机理可以用一系列的波动方程来描述。

应力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机制是基于弹性、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动力学的方程。

在介质中存在着应力波和波的传播速度,这是介质物理性质的基本特点。

介质的弹性决定了波的传播速度和波的衰减,波的传播过程中,波在介质内的弹性能转化成介质内各部分的应力和应变,而波本身的能量在介质中是不断传递并且散播的。

二、应力波动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2.1 地震学地震通常是由于地球上的板块移动和释放能量引起的。

应力波动力学是构建地震勘探工具、分析和处理地震数据等的重要工具。

在地震学中,应力波动力学的应用有助于及时了解地震信息,包括震源位置、震源深度、地震规模等等。

这样的应用对于地震危机管理和防灾减灾具有显著的意义。

2.2 声学声波是应力波的一种,是一种机械波,同样遵循波动方程的基本规律。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对各种产品(例如建筑物、汽车、飞机等)进行声学仿真。

声学仿真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评估建筑结构物的声学性能并进行优化。

同时,应力波动力学在无损检测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2.3 石油勘探石油勘探包括测量地下地质结构和油藏性质的活动。

通过应力波的检测和处理方法,可以对地下岩石结构和油藏的有效性进行探测。

此外,应力波动力学的超声波技术对石油勘探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波传播特性来识别存在于岩石中的裂缝、地下断层、埋藏的矿石等特殊地质现象。

2.4 航空航天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应力波动力学逐渐成为重要的工具,用于验证结构设计。

枪弹击发能量及底火壳的温度场仿真分析技术研究

枪弹击发能量及底火壳的温度场仿真分析技术研究
[1] 葛藤,贾智宏 , 周克栋 . 某型自动步枪击发机构击发过程分析研究 [J]. 弹道学报, 2008,6:77-80. [2] 郝秀平,张家越,博玉成,徐健.有限元法在击针撞击应力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兵工学 报,2009,12:24-27. [3] 景银萍,杨臻.有限元仿真在枪械击发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7,6:48-49. [4] 于道文.自动武器学(固体力学分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5] 曾正明.机械工程材料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 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Abaqus Analysis User's Manual
击针、 机头、 底火壳和弹壳。 击锤转动过程中击打击针, 起到提供源能量的作用, 其转动角速度按照图 1 和图 2 计算的结果赋值;在击锤未击打底火壳之前,击针 和机头一起复进,通过试验,机头闭锁停止后,击针还有一定的速度继续运动, 因此,在分析的初始时刻,击针的初速为 v0 ,质量为 m1 ;机头在整个分析过程 中起到定位弹壳和为击针运动提供约束的作用。底火壳吸收击针传递的能力;弹 壳的作用是确定底火壳的位置和约束。
枪弹击发能量及底火壳的温度场仿真分析技术研究
左 辉 刘益华 郭伟东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八研究所,北京,102202) 摘要: 文章首先对自动武器击发能量的传统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指 出 其各自的不足 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从应力波传递的角度出发,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 的 显式算法,建立某自动步枪击锤、击针和底火壳的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在一定初始动能 条件下,模拟击锤、击针与底火壳的多次撞击过程,得到能量的传递方向和转换过程,底火 壳的塑性变形能。 文章首次提出底火药的点燃是由于底火壳的塑性变形而产生的高温, 因 此 本文利用 abaq化为热能后,底火壳的温度 场分布。 关键字:击针 击锤 击发能量 塑性变形能 abaqus

应力波基础实验

应力波基础实验

工程测试技术(应力波)实验相关说明一、压杆尺寸及应变计位置1.入n :入射杆粘贴的第n 个应变计,透m :透射杆粘贴的第m 个应变计2.左端为子弹撞击端,子弹尺寸:300mm 14.5mm ⨯Φ。

二、实验参数1.采样频率:1MHz ;2.材料常数:3kg/m 2780GPa 5.71==ρ,E 。

三、相关记录文件说明1.b1:子弹撞击入射杆+透射杆,弹速μs 6.3838/mm 40=v ;2.b2:子弹撞击入射杆+透射杆,弹速μs 2.2354/mm 40=v ;3.b3:子弹撞击入射杆+透射杆,弹速μs 0.2667/mm 40=v ;4.b4:子弹撞击入射杆+透射杆,弹速μs 4.2078/mm 40=v ;5.b5:子弹撞击橡胶整形器+入射杆+透射杆;6.b6:子弹撞击橡胶整形器+入射杆+透射杆。

四、实验报告要求1.简述SHPB 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利用SHPB 装置产生及采集记录应力波的过程。

2.根据实验得到的子弹直接撞击入射杆+透射杆的记录数据进行分析1)每组从b1~b4中选择两个进行处理及分析,其中工力11-1-1(b1、b2);工力11-1-2(b3、b4);工力11-2-1(b1、b3);工力11-2-2(b2、b4);2)根据一维理论,由子弹弹速及尺寸做出两种情况下压杆中传播的理论应力波;3)分别得到两弹速下各应力波实际测量幅值(V),计算4个应变计的实际灵敏度系数,实验获得电压脉冲与应力转换关系如下,式中,d U 为读取的脉冲平台幅值,V 4=jb UK U U EE jb d e 21000⨯⨯==μεσ 4)选择一种情况:计算入射杆3个应力波的总长度(mm),上升沿升时,并作出随传播距离的变化关系,并对子弹直接撞击入射杆产生应力波的传播规律进行描述分析;5)b5和b6任选一个分析波形整形对应力波波形及其在压杆中传播的影响;计算压杆的实际波速(计算4~6个值平均),并与理论波速分析误差。

应力波效应对爆炸作用下RC桥损伤特性的影响_李营

应力波效应对爆炸作用下RC桥损伤特性的影响_李营

( 4)
在近爆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损伤研究, 分析了桥墩 的损伤特性 。 总体来看, 对应力波效应的重视 程度不够, 应力波对混凝土桥梁损伤特性影响的研 究相对较少。 分析了应力波传播的基本原理, 采用数值仿真 的方法分析了爆炸荷载作用下 RC 桥中的应力波传 播规律, 对比分析了梁体不同位置的应力波特点和 损伤特性, 为 RC 桥的防护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 5) /ε 0 =ε
T r ) / ( T m - T r ) ,T r 为参考温度, T m 为材料的熔点温 B、 C、 n、 m 为与材料有关的实验参数。 各材 度。A、 如表 1 所示。 料参数通过实验标定获得,
表1 Table 1 材料 Q235 Q235 钢的 JohnsonCook 模型参数 JohnsonCook parameters of Q235 steel B / MPa 45. 6 n 0. 875 C 0. 32 m 0. 76
第 30 卷
第3 期
2013 年 9 月
爆 破 BLASTING
Vol. 30
No. 3
Sep. 2013
doi: 10. 3963 / j. issn. 1001 - 487X. 2013. 03. 004
3
3. 1
计算结果与分析
3. 5 × 10 4 4 × 10 - 2
2. 3
数值方法验证
为了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对以往研究 [11 ] 混凝土 者的实验进行了仿真分析 。如图 3 所示, 板中心处出现局部破损, 纵向出现贯穿性损伤, 中心 “耳” 左右两侧出现 状损伤, 四个顶角出现角裂。 如 表 3 所示, 混凝土板最大挠度 ω 误差约为 11 % , 中 r 16. 7 % 。 心破坏半径 误差约为 通过对比混凝土板 破坏形态、 混凝土板的最大挠度和破坏半径可知 , 数 值仿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应力状态在球形弹丸撞击6061-T6铝薄靶弹道行为数值预报的作用

应力状态在球形弹丸撞击6061-T6铝薄靶弹道行为数值预报的作用

应力状态在球形弹丸撞击6061-T6铝薄靶弹道行为数值预报的作用肖新科;王要沛;王爽;张伟【摘要】针对部分金属材料延性断裂、应力三轴度及Lode参数同时相关问题,将两个含Lode参数影响的断裂准则写入有限元程序ABAQUS,用于1.6 mm 厚6061-T6铝合金靶板在7.9 mm直径球形弹丸撞击下断裂行为及弹道极限数值预报。

为揭示应力状态影响,用两种不考虑Lode参数影响的断裂准则进行有限元计算,并与试验对比。

结果表明,引入Lode参数可提升6061-T6铝合金靶板断裂行为及抗侵彻性能的数值预报效果。

%Recentstudiesshowthattheductilefractureofsomemetalsmaydependo nnotonlythestresstriaxiality but also the Lode parameter.Two ductile fracture criteria developed in recent publications incorporating the Lode parameter effect were implemented into ABAQUS procedure and were employed in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the fracture behavior and ballistic resistance of 1 .6 mm thick 606 1-T6 aluminum alloy targets under impacts of a 7 .9 mm diameter steel ball.To reveal the effect of stress state,FE calculations by using other two fracture criteria without incorporation with the Lode parameter were conducted.These predic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est results reported in the open literature. The present comparison study shows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Lode parameter can improve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n the fracture behavior and ballistic resistance of 606 1-T6 aluminum alloy targets.【期刊名称】《振动与冲击》【年(卷),期】2015(000)022【总页数】5页(P87-91)【关键词】冲击动力学;金属靶板;数值模拟;弹道极限;应力状态【作者】肖新科;王要沛;王爽;张伟【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南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哈尔滨工业大学高速撞击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85;TJ012.4Effect of stress state on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ballistic resistance of th in 6061-T6 aluminum alloy targets against sphere projectile impactsKey words:high velocity impact; metallic target; numerical simulation; ballis tic resistance; stress state金属弹或靶与作用对象撞击产生变形甚至断裂过程中,往往涉及几何、材料非线性及高应变率、高局部温升,温度升高会影响材料的流动行为或断裂失效。

含能材料装药安全性在力学性能及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

含能材料装药安全性在力学性能及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
[ 2 1 ] a z o n a s 推 粒之间以及多颗药粒之间的碰撞变形过程。G 3 0火药的单轴非线性压缩破碎的粘弹性本构模型 导了 M 2 2 ] , 这些都对装药的安全性都有很重 和热粘弹性本构模型 [ 要的意义。 2 0世纪 8 0年代开始, 美国利费莫尔实验室不断改进 实验技术, 用计算机模拟研究凝聚炸药的爆轰波反应结构 等问题, 根据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预估在实际使用过 2 3 ] 程中固体炸药的事故、 生存能力和其他一些性质 [ 。C . [ 2 4 ] C h o u 等 用E F E L流体动力学有限元程序模拟炸药装药 受撞击实验, 计算结果表明, 在炸药装药中出现局部高温 区。国内对固体炸药起爆机理的数值模拟方面的工作尚 属起步阶段, 因此, 针对国内目前使用或改进的高能材料, 结合实验研究, 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 研究冲击载荷下炸 药装药的动力响应, 为研制抗早爆的装药提供导向性意 见, 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3 1卷 第 5期 四 川 兵 工 学 报 2 0 1 0年 5月 【 武器装备】
含能材料装药安全性在力学性能 及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

张建忠, 侯聪花, 胡双启
( 中北大学 化工与环境学院,太原 0 3 0 0 5 1 ) 摘要: 从力学特性和数值 2方面研究了含能材料的安全性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含能材料安全性的研究现 状, 并讨论了关于含能材料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和本构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提出了含能材料在安全性上的研究 方向。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安全性;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T J 4 1 0 . 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0 7 0 7 ( 2 0 1 0 ) 0 5- 0 0 1 1- 0 3 力或撞击速度超过临界破碎速度, 则发生火药的破碎, 尤 其是在低温条件下, 由于火药的力学性能较差, 火药具有 的低温冷脆性使得火药颗粒破碎更为严重。火焰在破碎 颗粒床中的传播, 可能出现燃烧向爆轰的转变, 诱发的异 常压力威胁火炮的射击安全性。自 2 0世纪 5 0年代火炮发 生第 1次膛炸事故以来, 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火 3 ] 药的动态力学性能与火炮内弹道性能之间的关系 [ 。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发射药在火炮上应用的 安全性问题, 主要与膛内的纵向压力波和发射药的低温动 4 ] 态力学性能有关 [ 。美国于 1 9 7 9年首次将膛内压力波的 评定标准列入了火炮安全性试验规程,1 9 8 6年又联合发 [ ] 布了火炮安全性试验国际操作规程( I T O P )5 ,其中的核 心问题仍然是膛内压力波问题。 p r e s s u r ew a v e ) 的概念最早是在 1 9 3 5年由 “ 压力波” ( [ 6 ] 肯特提出的, 肯特( K e n t PK ) 使用压电传感器在 1 5 5 m m 榴弹炮上研究了底部点火对压力曲线异常现象的影响, 提 出了此概念。随后, 一些内弹道学者开始致力于压力波的 [ 7 ] H a d d e nSE ) 和南斯( N a n c eGA ) 提出, 火药 研究, 海登( 床中的点火位置多次出现因超压而发生膛炸, 在事故分析 中首次注意到由点火诱发的压力波强度与最大膛压的关 [ 8 ] 系。霍斯特( H o r s t AW) 建议采用多频带滤波的数字快 速傅里叶分析以压力波的整体特性建立起压力波敏感度 曲线。 含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对装药的安全性有直接的影响。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展了一系列 含能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重点是含能材料的动态( 中高 应变率) 力学性能. 近几年, 低温力学性能实验也日益受到 重视, 与炸药材料相比, 推进剂力学性能的研究比较系统 和深入。在炸药材料方面, T N T ( 梯恩梯) 和C o m pB炸药 9 - 1 1 ] 是研究最多的材料 [ 。近几年, 国内在含能材0 2- 1 0 基金项目: 国防“ 十五” 预研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张建忠( 1 9 7 0 —) , 男, 博士研究生, 讲师, 主要从事武器系统安全性与防火防爆技术研究。

应力波应用速览

应力波应用速览

应力波应用速览摘要:本文对应力波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概括,对应力波知识的普及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应力波;应用;技术当外力作用于可变形的固体表面时,受外力直接作用的表面部分的介质质点偏离了初始位置,由于这部分介质质点与相邻介质质点间发生相对位移,将受到相邻介质质点所产生的阻力,同时相邻介质质点也受到反作用力,因而它们也离开初始位置而运动起来,又由于介质质点具有惯性,相邻介质质点的运动将相对滞后,外力在介质表面所引起的运动就在介质中逐渐由近及远传播出去而形成应力波。

由于应力波能在物质中传播,且能对物质产生拉伸和压缩作用,因此在各种工程技术领域和科学技术研究中存在广泛的应用。

1在地震研究和能源勘探方面的应用地震波作为人们所熟知的应力波,在地震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地下深部物质视电阻率变化和前兆性地倾斜变化等观测事实已经证明:在地震前由于板块之间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会引发底层介质密度缓慢的正负变化,这种变化会以挤压或拉伸的方式在地层介质中传播,进而形成一种超低频的密度—应力波。

因而可以通过对这种超低频的密度—应力波进行观测来实现一定的地震预测目的。

在地震发生后,由于地震观测站距离震源的远近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地震波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差,迅速计算出震源和震中的位置,为以最快的速度作好灾后救援工作,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奠定了基础。

在石油勘探中,当钻穿油气层时,就会有大量的可燃气体混入钻井液中,形成混相介质。

可以通过应力波的方法对含气钻井液的声学参数进行测量,实时监测钻井液中的含气量,进而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及时发现油气层,避免油气资源的浪费。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能源,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在对其进行调查的技术手段中,与应力波相关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技术、声波测井技术和海底地貌声纳探测技术。

这些技术作为勘探和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一种有效手段,为维持海底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爆炸中应力波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

爆炸中应力波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

爆炸中应力波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摘要:利用质量守恒定理以及动量守恒原理,对爆炸过程进行分析,推导出应力波在爆炸过程中的传播规律:应力波的幅值,波形和传播速度都会随着介质到重要中心的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并且呈现衰减趋势。

并用ANSYS模拟球形装药的应力波传播,对上述传播规律进行说明。

关键词:爆炸应力波数值模拟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Modeling ofExplosive Stress WaveAbstract:Analysis explosion process with the law of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 and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Propagation rule of stress wave in the explosion process is deduced.The rule suggests amplitude,waveform and wave velocity all change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media’s distance to the center of the explosion,and show a trend of attenuation. Simulate stress wave of spherical charge by ANSYS and prove the rule mentioned above.Keywords: Explosion , Stress Wave,Numerical modeling 爆炸时炸药会突然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伴随着巨大能量的释放,在爆炸冲击波向外传播是对周围介质进行作用,所以能够认为是应力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随着介质中质点距离爆炸中心的距离的不同,应力波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在炸药中传播的是爆轰波,附近介质中为冲击波,随距离增大变为塑性波和弹性波。

弹药工程中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

弹药工程中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

弹药工程中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在现代军事领域,弹药工程一直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弹药工程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这些技术在提高弹药性能、增强作战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弹药工程中的创新技术,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示其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价值。

一、弹药材料的创新1、高性能复合材料传统的弹药材料在强度、重量和耐腐蚀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出现为弹药工程带来了新的突破。

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优异的抗疲劳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弹药的外壳和结构部件中。

这种材料不仅减轻了弹药的重量,提高了弹药的携带量和射程,还增强了弹药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新型炸药材料炸药是弹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弹药的威力和效能。

新型炸药材料的研发一直是弹药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例如,高能量密度炸药(HEDM)具有更高的能量输出和爆炸威力,能够在同等重量下实现更大的破坏效果。

此外,钝感炸药的研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类炸药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不易发生意外爆炸,提高了弹药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弹药制造工艺的创新1、 3D 打印技术3D 打印技术在弹药制造领域的应用为弹药的设计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

通过 3D 打印,可以快速制造出复杂形状的弹药部件,减少了传统加工工艺中的模具制造和装配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

同时,3D 打印还能够实现材料的梯度分布和微观结构控制,从而优化弹药的性能。

2、精密加工技术为了提高弹药的精度和可靠性,精密加工技术在弹药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超精密磨削和电火花加工等技术,可以制造出高精度的弹药引信和战斗部部件,确保弹药在发射和爆炸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弹药智能化技术1、制导技术制导技术是弹药智能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通过在弹药上安装制导系统,如惯性制导、卫星制导和激光制导等,可以实现弹药的精确打击。

应力波理论在弹药技术中的应用

应力波理论在弹药技术中的应用

应力波理论在弹药技术中的应用应力和应变扰动的传播形式在可变形固体介质中机械扰动表现为质点速度的变化和相应的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以波的方式传播,称为应力波。

通常将扰动区域与未扰动区域的界面称为波阵面,波阵面的传播速度称为波速。

地震波、固体中的声波和超声波等都是常见的应力波。

应力波的研究同地震、爆炸和高速碰撞等动载荷条件下的各种实际问题密切相关。

在运动参量不随时间变化的静载荷条件下,可以忽略介质微元体的惯性力,但在运动参量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的动载荷条件下,介质中各个微元体处于随时间变化着的动态过程中,特别是在爆炸或高速碰撞条件下,载荷可在极短历时(毫秒、微秒甚至纳秒量级)内达到很高数值,因此常需计及介质微元体的惯性力,由此导致对应力波传播的研究。

对于一切具有惯性的可变形介质,当在应力波传过物体所需的时间内外载荷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介质的运动过程就总是一个应力波传播、反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特性。

应力波研究主要集中在介质的非定常运动、动载荷对介质产生的局部效应和早期效应以及载荷同介质的相互影响(冲击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时需要考虑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和静态力学性能的差别。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应力波分析是以已知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为前提的,而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又往往依赖于应力波的分析。

对于本构关系不依赖于应变率的所谓速率无关材料,如弹性体、弹塑性体等,相应地有弹性波、弹塑性波等;对于本构关系依赖于应变率的所谓速率相关材料,如粘弹性体、粘弹塑性体等,相应地有粘弹性波、粘弹塑性波等。

应力波按波阵面几何形状分为平面波、柱面波、球面波等;按质点速度扰动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分为纵波和横波;按介质受力状态分为拉伸波、压缩波、扭转波、弯曲波、拉扭复合波等;按控制方程组是否为线性分为线性波和非线性波。

按介质连续性要求,质点位移u在波阵面上必定连续,但其导数则可能间断,数学上称为奇异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力波理论在弹药技术中的应用应力和应变扰动的传播形式在可变形固体介质中机械扰动表现为质点速度的变化和相应的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以波的方式传播,称为应力波。

通常将扰动区域与未扰动区域的界面称为波阵面,波阵面的传播速度称为波速。

地震波、固体中的声波和超声波等都是常见的应力波。

应力波的研究同地震、爆炸和高速碰撞等动载荷条件下的各种实际问题密切相关。

在运动参量不随时间变化的静载荷条件下,可以忽略介质微元体的惯性力,但在运动参量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的动载荷条件下,介质中各个微元体处于随时间变化着的动态过程中,特别是在爆炸或高速碰撞条件下,载荷可在极短历时(毫秒、微秒甚至纳秒量级)内达到很高数值,因此常需计及介质微元体的惯性力,由此导致对应力波传播的研究。

对于一切具有惯性的可变形介质,当在应力波传过物体所需的时间内外载荷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介质的运动过程就总是一个应力波传播、反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特性。

应力波研究主要集中在介质的非定常运动、动载荷对介质产生的局部效应和早期效应以及载荷同介质的相互影响(冲击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时需要考虑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和静态力学性能的差别。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应力波分析是以已知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为前提的,而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又往往依赖于应力波的分析。

对于本构关系不依赖于应变率的所谓速率无关材料,如弹性体、弹塑性体等,相应地有弹性波、弹塑性波等;对于本构关系依赖于应变率的所谓速率相关材料,如粘弹性体、粘弹塑性体等,相应地有粘弹性波、粘弹塑性波等。

应力波按波阵面几何形状分为平面波、柱面波、球面波等;按质点速度扰动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分为纵波和横波;按介质受力状态分为拉伸波、压缩波、扭转波、弯曲波、拉扭复合波等;按控制方程组是否为线性分为线性波和非线性波。

按介质连续性要求,质点位移u在波阵面上必定连续,但其导数则可能间断,数学上称为奇异面。

若u的一阶导数间断,即质点速度和应变在波阵面上有突跃变化,则称为一阶奇异面或强间断,这类应力波称为激波或冲击波(见固体中的激波)。

若u及其一阶导数都连续,但其二阶导数(如加速度)间断,则称为二阶奇异面,这类应力波称为加速度波。

依次类推,还可以有更高阶的奇异面,统称弱间断,都是连续波。

奇异面理论在应力波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应力波理论最早由弹性波发展而来,后由于在高速撞击、地震、爆炸和武器效应以及冲击载荷下材料和结构的反应等方面的需要,研究不断深入。

近三十年来,应力波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已在地震,工程爆破、爆炸加工和爆炸合成,机械设备的冲击强度,工程结构和建筑的动态响应,微流星体和雨雪冰沙对飞行器的高速撞击以及地球、月球的陨石坑和地质结构中“冲击变性”的研究,材料在高应变率下动态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的研究,断裂动力学的研究,高能量密度粒子束(电子束、X射线、激光等) 对材料的作用(见粒子束爆炸)的研究等广阔的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另外可利用应力波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查明地层分布和勘探石油;用超声波进行无损探伤;用高速撞击研究材料的动力学行为;基于应力波理论进行强夯法机理分析;其他如爆炸焊接、粉末冶金中的爆炸压实、爆炸成型、爆炸合成、爆炸切割以及卫星与空间站的防护结构等都有应力波理论的应用。

在军事领域,应力波理论主要应用在弹道撞击、成型装药、破甲弹、易碎穿甲弹和新型毁伤元等方面的研究。

下面就一些应力波理论在弹药方面的应用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 易碎穿甲弹易碎弹作为一种新原理、新概念和新材料弹药,尤其在小口径上,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

易碎弹的作用原理:当易碎弹丸攻击目标时,易碎材料钨合金弹芯侵彻到物体内部,在其内逐渐解体为破片群,产生一种“瀑布”效应,从而创造出更好的靶后毁伤效果。

“瀑布”效应扩展为毁伤破片云,呈一个延展的圆锥状,圆锥的最终直径远远大于其初始穿入点的直径。

这种穿甲弹穿过首层装甲后,实现的是面毁伤,形成了良好的穿甲及靶后效应。

从力学角度看,弹丸在侵彻时主要承受很高的压力,这时弹丸完整性对保持好的侵彻特性有利,弹丸穿过靶板之后,应力释放产生拉应力,拉应力的产生促使弹丸破碎。

这里利用了应力波的反射断裂,即由应力波反射所造成的断裂现象。

当由压缩加载波和随后的卸载波所组成的压力脉冲入射到介质自由表面时,压缩波部分首先卸载反射为拉伸波,它与入射压力脉冲中的卸载波部分相互作用后,将在邻近自由表面处造成拉应力,一旦满足动态断裂准则即导致断裂,这种断裂称为层裂。

裂片从背面飞出。

同时,由于形成了新的自由表面,又会使继续入射的压力脉冲在新表面反射而造成第二层层裂。

依次类推有可能造成多层层裂。

类似地,由两自由表面反射的拉应力波在物体心部或角部等处相遇而相互作用后,可导致心裂和角裂等。

一般来讲,材料本身或材料间的联结往往可承受强压缩而经不起拉伸,因而反射断裂是动态破坏的一种重要形式。

由于该弹的弹芯材料独特,它不仅可以像常规穿甲弹那样穿透飞机和直升机的装甲,而且弹芯在与目标撞击过程中碎裂,产生巨大的破片效应,在目标内部产生二次杀伤效果。

因此易碎穿甲弹(FAPDS)是一种重要的拥有穿甲弹和榴弹特点的新型防空弹药。

特别适宜于对付间隔结构的目标,当弹丸与多层间隔目标作用时,每穿透一层目标,都要碎成许多碎块,在穿甲过程中,不断穿甲,不断破碎,直到新生碎块具有的动能不足以穿透间隔靶的下一层装甲,图1 和图2分别是易碎弹穿甲效果及试验照片图。

图1 易碎弹穿甲效果示意图图2 易碎弹穿甲试验照片易碎穿甲弹有旋转稳定的易碎穿甲弹(FAP)和易碎脱壳穿甲弹(FAPDS)两种。

如图3所示为瑞士20mm全口径旋转稳定的易碎穿甲弹,该弹全长168mm,质量259g,弹丸质量102g,初速1040m/s,可以单发射击,也可以连射。

整个弹丸由弹体、弹芯、弹带和塑料材料等组成,通过注塑方法将弹芯和弹体联结在一起,并赋予弹丸有利的气动外形。

弹体采用钢质材料,保证膛内发射强度,弹体的内部车有环形凸台和环形沟槽,保证注塑材料与弹体的连接强度;弹体外刻有弹带槽,装配铜质弹带,赋予弹丸高速旋转,使其飞行稳定。

弹芯采用钨合金材料,周向刻有4条环形槽,控制弹芯碰撞目标的破碎。

对目标的作用过程:撞击目标时,易碎的钨合金弹芯首先穿透目标的外蒙皮,然后逐渐破碎,以辐射形式穿透后续的目标结构,高能量的破片云在目标内部造成严重毁伤,保证较高的毁伤概率。

该弹的特点是:弹形好,弹丸飞行时间短,对目标的命中概率高;弹丸没有传统的高能炸药和引信,安全可靠;既可以对付硬目标,又可以对付软目标;撞到目标时,弹芯立即破碎,不易跳飞。

图3 瑞士20mm易碎穿甲弹结构示意图图4 脱壳穿甲弹弹芯如图4所示为一个适宜于脱壳穿甲弹的易碎弹芯,该弹芯结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在完全破碎之前能够穿透多层目标结构。

该弹芯由弹芯头、弹芯体、弹芯杆和弹芯尾等四部分构成,弹芯头采用延展性较好的穿甲材料,如钢、锆、钛、铝、钨合金等,主要是为了避免穿透目标第一层结构时弹芯体完全破碎。

弹芯体由相对易碎和脆性钨加工而成;弹芯尾采用延展性好的钨、硬金属、钢、钨合金等;弹芯杆采用足够延展性的钨,其压缩强度与拉伸强度之比超过10~20。

如图5所示,如果采用常规的易碎弹芯,弹芯撞击目标的第一层结构板时,完全破碎,对后续目标结构板的侵彻能力降低。

如果采用这种弹芯结构,撞击目标第一层结构时,弹芯体破碎,能够继续侵彻下一层结构,如图5(a)所示;图5(b)(c)为弹芯侵彻第二层结构后的情况,弹芯长度减小,但仍能继续向后侵彻。

图5 易碎弹芯侵彻多层靶过程示意图2. 子母弹开仓子母弹指装有两个以上子弹头的弹药,母弹头和子弹头可以有制导装置,也可不带制导装置。

导弹或母弹头飞到预定地点,切割机构将弹头舱的外壳切开,而后抛射系统将子弹头以适当的速度抛出,用于大面积杀伤,破坏空中或地面目标。

杀伤效率取决于子弹头的命中精度,子弹的散布状态及其杀伤威力。

子母炮弹重点是用来对付远距离的敌方坦克群。

具有“分身术”的子母弹炮弹是大面积击毁坦克的有效武器之一。

当母弹被送到坦克群上空爆炸后,事先装好的许多子弹会倾泻飞出,扑向坦克,给予坦克致命的打击。

这种子母炮弹用大口径火炮、火箭炮或战术导弹都能发射。

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可以把它射到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目标上空去。

战术导弹可以把它送到上百公里外的敌人后方,打击敌军纵深内集结的或行进间的坦克。

在射程很远的战术导弹上配置反坦克子母弹战斗部更为有效。

例如,“长矛”战术导弹射程为8~112公里。

它所配用的反坦克子母弹内装836颗半公斤重的子弹,专门用来对付远距离的坦克群。

只要命中,就能穿透装甲和杀伤车内人员。

子母弹可以把整体弹头集中在一起的毁伤能量,分散为若干点的毁伤能量,且按目标特性和弹头威力所要求的分布特点,使子弹落点达到有规律的最佳分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弹头的毁伤效力。

具有攻击面大、突防能力强的特点,特别适宜攻击战役战术纵深内集结的人员,坦克群装甲车辆以及机场等重要目标。

在子母弹的应用过程中,使子弹命中目标的概率最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仓和子弹抛洒技术。

子母弹沿纵向是多排的,它的战斗部横截面如图6所示,中间是中心爆管,最外层是母弹壳体,其余的为子弹和填充材料。

其中中心爆管和母弹壳体的材料一般为工业硬铝,填充材料一般用聚氨酯。

长期以来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子母弹的设计主要依靠试验手段,国内在子母弹的试验中出现过弹体折断、子弹被压扁等现象。

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只依靠试验,不仅花费巨大,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相关技术人员研究了从中心爆管中炸药爆轰到母弹外壳破裂(开仓)这一过程中,在不同参数下应力波的传播规律,从而为子母弹的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图6 子母弹截面图这个研究课题牵涉的因素很多,而且又属于动态断裂问题,在动力学领域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值模型来讨论,所以以往多采用粗糙的理论设计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子母弹爆轰开仓的过程中,利用应力波理论,建立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考虑爆炸能量在弹体中的耗散及传播,获得影响子母弹爆轰开仓的诸多制约因素,使得子母弹能更好地满足军事战术技术要求。

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类似结构和由不同介质组成的多层套筒结构。

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为了便于子母弹开仓,同时不至于损坏子弹,中心爆管中应该采用爆压较低,爆轰时间较长的炸药,即采取低速爆轰;为更有利于子母弹开仓,应把最内层聚氨酯的厚度尽量取厚一点。

以上两点对类似子母弹的研究、设计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弹塑性动力学论文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姓名:史云雷学号:3100102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