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教案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四章人体运动数据采集及处理运动生物力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年以来,高速摄影机、三维测力台、肌电仪及高速录像等研究手段都已和计算机联机,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增加,速度提高,推动了运动生物力学的迅猛发展。
运动生物力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可分为四大类: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肌电和人体测量学参数。
本章中只介绍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所谓数据采集就是把人体运动中关节点及器械的坐标、时间、角度、速度、加速度及所受外力等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和仪器变成数字量并记录和贮存的过程。
80年代以来通常是用微电脑进行数据采集的。
数据处理是指通过各种公式或模型的计算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力学参数的过程,其结果是通过数据、图表及屏幕显示等形式输出各种所需参数。
目前运动生物力学的数据处理已完全由微电脑进行,处理速度大大提高了。
第一节人体重心测量方法目前运动生物力学测量人体重心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用重心板实测静态人体的重心位置,第二个是从摄影和录像获得的人体图像中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得。
重心板测重心又可分为一维重心板和二维重心板两种,本书中仅介绍一维重心板测重心的原理和方法,二维重心板的原理和方法类同。
一、人体一维重心测定原理与方法一维重心板的测定原理:设备是由一块特制的一定长度的均匀木板和体重秤组成,如图4—1所示。
其力学原理是根据静力学中的力矩平衡方程式进行重心位置的测定。
根据人体静躺在板上时的体重秤读数便可根据力矩平衡方程式进行计算图4-L1? 一维重心板测身体重心的位置人体和板平衡时合外力矩为零,因此板重、人重和秤的支撑反力三个力的合外力矩为零,现在对脚跟处的B点求矩,可得:即:得:其中:d—B点到人体重心的水平距离L—板长(AB)W—人体体重R’—板重R—秤的读数例如,某运动员体重为66公斤,身高为1.75米.体重秤读数为36公斤,板长为2.0米.板重10公斤。
求该运动员重心高度占身高的百分比。
教案
理论课教案
课程:运动生物力学
系、年级、班:体育教育系
教研室:解剖生力
任课教师:张健
年月日至年月日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力学课次:13 任课教师:
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上课时间:
授课内容:肌肉力学特性及人体的基本运动
教学任务:掌握了解人体肌肉、软骨、关节、韧带和肌腱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在运动中的表现
教学重点:骨骼肌的生物力学基础及其在体运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运动器系整体活动的生物力学特征与规律
需用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作业(思考题):1.简述肌肉的力学性质?
2.简述肌肉的受力形式与表现?课后小结:。
神经科学与运动生物力学教学设计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和分析,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进行客观评估, 为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建议,提升运动表现水平。
04
神经-肌肉系统协同工作机制
肌肉收缩机制与力量产生过程
肌肉收缩机制
肌肉收缩是由肌原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产生的。当神经冲动到 达肌肉时,引起肌浆网释放钙离子,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导致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出肌球蛋白结合位点,进而形成横桥并产生肌肉收缩。
信号处理原理;感觉与运动系统神经控制机制。
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02
骨骼肌肉系统结构与功能;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分析;肌肉力量
、速度与耐力的生物力学基础。
神经科学与运动生物力学的交叉研究
03
神经控制对运动表现的影响;运动训练对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影
响;神经肌肉疾病的生物力学分析。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知识掌握程度
运动技能优化策略与方法
有效反馈
提供及时、准确和有针对性的反馈是优化运动技能的关键 。反馈可以来自教练、同伴或自我观察,有助于学习者了 解自身表现并调整动作。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超出舒适区的训练方式,通过 不断挑战自身来提高技能水平。它强调专注度、反馈和调 整的重要性。
动作分解与重组
将复杂动作分解成更小的组成部分进行练习,有助于学习 者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随后,这些分解的动作可以重新 组合成完整的技能进行练习。
运动技术分析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揭示 技术动作的本质和规律,为运动员提供科学化的训练指导。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机制和原因,制定相应 的预防措施和康复方案。
运动生物力学
1、应力松弛: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则相应的应力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2、蠕变:若应力保持一定,物体的应变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3、滞后:物体作周期性的加载和卸载,则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同卸载的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
*五、疲劳与断裂韧性的特点(10)
六、总结
第1节材料力学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讲授使学生
1、了解材料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虎克定律
3、掌握韧性材料的载荷——变形曲线
教学重点:区分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韧性材料的载荷——变形曲线个阶段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形式
点名、复习、新课导入(5)
一、应力、应变(10)
教学难点: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简史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形式
教学要求和自我介绍、点名(5)
一、运动生物力学发展简介(10)
用生活中的事实导入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力学-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
二、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的主要任务(40)
根据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引入其研究内容
1、确定运动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研究优化运动技术的方法
讲解基本概念
1、外力、内力
2、应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由于变形在其内部任意单位截面上产生的抵御变形的力。
3、应变:物体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叫应变。
二、虎克定律(10)
1、介绍概念及公式σ=Eε
2、F=KX。
三、韧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20)
1、刚度和强度
2性材料的载荷——变形曲线
*利用该曲线将以上概念综合讲解并区分。
运动生物力学教学设计
运动生物力学教学设计前言运动生物力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综合性较强,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解剖生理学等,是运动医学、体育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支撑学科。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运动生物力学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理解运动生物力学在运动控制和运动训练中的应用3.学习基本的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1.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2.运动生物力学的力学原理3.运动生物力学的机能分析4.运动生物力学的运动控制5.运动生物力学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前置知识起点高、深度大。
因为运动生物力学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才能理解,所以一定要将教材的前置知识讲清楚,为后面的理解奠定基础。
2.实践性强、操作性强。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比如通过测量人体各关节的角度、速度等参数,将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理论知识。
3.交互性强、互动性强。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PPT展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增加教学效果。
4.探究性强、创新性强。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1.PPT授课2.实验室实践3.现场案例分析4.讲解教材案例教学评估1.阶段性测试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考试可以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2.PPT展示:让学生团队合作,制作一个关于运动生物力学应用案例的展示PPT,可以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3.实验报告:在实验课中进行实验,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可以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进行评估。
总结运动生物力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学习难度较大。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50913003 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运动生物力学》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
【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能应用生物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教学和训练中的具体问题,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打好基础。
【教学任务】1.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为今后从事体育教育与训练工作做好准备。
2.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正确分析简单动作技术的力学原理。
3.掌握一定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本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能力,使教学和训练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生物力学概论、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骨、关节、肌肉的生物力学、人体运动数据采集及处理、运动生物力学的应用。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该学科为应用性学科,因此在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积极性原则、系统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课程。
【学时分配】【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运动生物力学》,赵焕彬, 李建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3版参考书:[1]《运动生物力学》,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大纲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明确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阐述了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概念和历史沿革,提出了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定义和学习要求。
教学难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特性。
【复习思考题】1.简述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2.简述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树立的哲学观点。
3.如何理解“生命要力学化,力学要生命化”的观点。
运动生物力学人体平衡PPT学习教案
2.概念:人体全部环节所受重 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就叫人体 重心。
3.特点:人体重心不象物体那 样恒定在一个点上,不仅在一 段时间内,要受肌肉和脂肪的 增长或消退等因素的影响,即 使在每仪瞬间,也要受呼吸, 消化、血液循第12环页/共2等7页 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要受人
(二)人体平衡的分类
第24页/共27页
六、技巧造型动作
1、受力分析: A、B两人重力G1G2,A所受支撑反作用力N1和N2 2、整体平衡条件: 3、局部环节的肌肉作用:运动员上肢外展、侧斜上举,主要工作肌群是三
角肌、前锯肌、斜方肌、肱二头肌等,各肌群作近固定静力等长手收缩。 A 运动员下肢屈膝腿髂腰肌、股直肌、股二头肌等各肌群作近固定静力等长手 收缩。支撑斜直腿身伸肌群、臀大肌、股四头肌等远固定静力收缩。 4、稳定性: A、B两运动员重力的合力必须作用在A运动员的两支撑腿 之间, B运动员不能过分后倾,否则上肢拉力加大,完成难度增大,影响造型动作的 稳定。
1.支撑面 2. 重心高度
稳定角:重力作用线同重心与 支撑面相应边界的连线之间的 夹角。稳定角越大,稳定性越 好;稳定角越小,稳定性越差; 稳定角为零,人体处于临界状 态。如蹲距式起跑‘预备’中
第16页/共27页
运动员尽可能将重心抬高并前
3.体重
该系数表明了物体依靠重力 抵抗翻到作用的能力。
第13页/共27页
2.根据平衡的稳度分类
①稳定平衡 ②不稳定平衡 ③随遇平衡 ④有限度的稳定
平衡
第14页/共27页
三、 人体平衡的稳定性
(一)概念: 人体平衡的稳定性是人
体处于有限稳定平衡状态 时,抵抗各种破坏平衡的 作用而保持平衡的能力。
第15页/共27页
跳水生物力学教案高中
跳水生物力学教案高中一、目标:1. 了解跳水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2. 掌握跳水动作的正确技巧3. 提高跳水姿势的稳定性和优美性二、知识点:1. 跳水的起跳动作2. 出水姿势的控制3. 跳水的入水动作三、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跳水是一项需要高超技巧和稳定姿势的运动,生物力学是对人体运动的力学原理研究。
2. 讲解跳水起跳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 起跳时双脚站稳,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保持身体重心稳定。
- 弯腰弯膝,用腿部肌肉力量向上推动身体,同时上身向前倾斜,获得更好的飞行状态。
3. 演示起跳动作,要求学生模仿并纠正姿势。
4. 讲解出水姿势的控制原理:- 出水时要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双臂伸直向前延伸,保持水平面。
- 腿部要保持紧抓空气的姿势,用腿部力量调整身体的姿势。
5. 演示出水动作,要求学生模仿并练习。
6. 讲解入水动作的原理:- 入水时要保持身体姿势的纵向稳定,双臂贴近身体向下伸直。
- 头部要向前俯视,保持身体与水面的角度,减少水面的阻力。
7. 演示入水动作,要求学生模仿并练习。
8. 总结:强调跳水运动需要在姿势优美、动作流畅和稳定性上下功夫,建议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四、作业:1. 反复练习跳水起跳、出水和入水动作,保持正确姿势。
2. 观察跳水比赛视频,分析运动员的动作技巧。
3. 任选一位跳水运动员,写一份分析报告,包括其动作特点、技巧优势和不足之处。
五、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跳水比赛,评选出最佳动作和最稳定姿势的学生。
2.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跳水运动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赛事,培养对跳水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是跳水生物力学教案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祝教学顺利!。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3
教学内容:●教学常规:师生问好、登记考勤等●导入部分:①复习:人体惯性参数、运动学参数。
提问问题:影响人体转动惯量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这些因素在体育动作中的作用。
②宣布本节课内容,提出问题:冬天下雪的时候,自行车轮胎里面的气体是要冲饱满些,还是应该少冲一些?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发学生兴趣。
冬天自行车轮胎里面的气体要少冲些,增大摩擦力,防止摔倒。
引出摩擦力,从而引出本节课内容:动力学参数●主要部分:第三节动力学参特数征一、动力学参数(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是人体与地面或流体或器械的相互作用,力的外效应: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力的内效应: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物体发生形变影响力作用效应的因素有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1. 人体内力与外力内力:若将人体看作一个生物力学系统,则人体内部各部分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人体内力,如肌肉力、组织粘滞力、韧带张力、关节约束反作用力等。
外力:若将人体看作一个生物力学系统,来自于外界作用于人体的力称为人体外力。
体育运动中人体所受的主要外力:重力、弹性力、摩擦力、支撑反作用力、介质作用力等。
2.人体受力特点人体受力按作用面可分:集中力和分布力集中力作用于人体的一点(面积为零)分布力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面积上。
人体受力基本上都是分布力,如重力、浮力、地面支撑反作用力和器械反作用力等。
为了方便研究问题,我们把分布力折合成集中力,如重力、浮力把力分别集中于重心、浮心来处理。
✧人体受力按力的作用线与人体质心的位臵关系,人体受力又分为正心力和偏心力。
力的作用线通过人体质心的力叫做正心力,如重力;力的作用线不通过人体质心的力叫做偏心力,如摩擦力。
人体所受的力绝大多数是偏心力,只有重力永远是正心力。
3.体育运动中常见的人体外力重力:人体重力即地球对人体的引力,非接触力,是人体各部分所受地球引力的矢量合成。
公式:W=mg。
当我们进行训练时在斜坡上奔跑,向上跑时感到很累,是重力的分力使人体做下滑运动,成为人体上坡的阻力,通过蹬地不断地克服此阻力,以达到训练腿蹬地的肌肉力量。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1
第二章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1第一节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任何物体的机械运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的。
人体和器械的运动也不例外。
人体和器械的运动在运动形式上多种多样,千差万别。
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主要方面。
况且有不少的运动项目就直接用空间距离和时间的长短来标志成绩的优劣。
物体的运动在空间和时间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特征称运动学特征。
如物体运动的轨迹、路程、位移所描述的即空间特性。
物体运动的先后次序,延续时间等特点谓时间特性。
运动学特征还包括速度和加速度这一类派生的时空特性。
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任务就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轨迹,而不考虑导致人体和器械位置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人体运动的运动学研究是以经典牛顿力学理论为基础的。
在研究人体运动时,为了突出主要矛盾,需要把人体和器械进行简化处理,即近似地看成质点(具有质量,但可忽略其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而视为几何点的物体。
系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或刚体(由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点组成的连续体。
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
在运动生物力学中,把人体看作是一个多刚体系统)。
但人体的运动有别于非生命体,在研究人体运动时,应尽可能地考虑人的生命特征。
这样,才能正确地研究人体的运动。
一、运动的相对性及参考系(一)运动的相对性宇宙万物无一不在永恒运动中,不存在绝对不动的物体。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运动是绝对的。
在力学中要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如通常所说的某物静止,某物以多大速度运动,就是对机械运动的描述问题。
由于机械运动是物体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因此,要考虑、描述某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总需预先选定一个或若干个物体作参考,观察所研究的物体与这些选定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情况。
如果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该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
在划船运动中,船和运动员相对岸边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故说船和运动员相对岸边是运动的。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概论
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概论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体育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科学,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体育科学本身也产生了一些新学科,运动生物力学就是其中之一。
生物力学是研究活体系统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力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生物体与力学有关的所有问题。
在生物力学体系中,由于研究的领域和具体对象不同,生物力学又分为研究生物体力学结构及其运动机能一般规律的普通生物力学,或称理论生物力学;有研究人体某种活动机能的局部生物力学,或称应用生物力学,如人类工程生物力学、劳动生物力学、整形生物力学、康复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等。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运动生物力学(sport Biomechanics)把体育运动中各项动作技术的研究课题,赋予生物学和力学的观点及方法,使复杂的体育动作技术奠基于最基本的生物学和力学的规律之上,并以数学、力学、生物学及运动技术原理的形式加以定量描述。
教练员、运动员可依据所测定的生物力学参数来建立运动技术教学和训练的模式,不断完善动作技术。
运动生物力学要具体回答人体完成各项运动动作时是怎么样运动和为什么会运动的原因,同时也要研究影响人体运动的外界条件(如体育场地质量及各种训练和比赛的器材设备等)与运动技术的关系。
根据人体的形态和机能的特点,结合对运动场地、器材的改进,研究最合理、最有效的运动技术,以求达到最好的运动成绩。
动作技术原理与最佳运动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动作技术原理是指完成某项动作技术的基本规律,它适用于任何人,不考虑运动员的性别、体型、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心理素质等的个体差异,是具有共性特点的一般规律。
而最佳动作技术是考虑了个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心理素质和训练水平来应用一般技术原理,以达到最理想的运动成绩,即它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特征的运动技术。
因此,最佳动作技术是因人而异的,对某运动员能获得最佳成绩的技术,对另一名运动员来说就不一定是最好的技术,各个运动员具有不同的身体条件、训练水平和技术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1)授课内容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概念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1、生物力学是研究活体系统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力学分为两大类:(1)普通生物力学(或称理论生物力学)(2)局部生物力学(或称应用生物力学),例如:人类工程生物力学、劳动生物力学、整形生物力学等等。
2、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人体复杂的运动技术建立在生物学和力学的规律之上,运动生物力学用数学、力学等对运动动作加以定量描述。
运动生物力学从力学角度和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以力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各专项技术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的动作技术原理,以及最佳运动技术。
人体机械运动表现为两种形式:(1)人体自身发生的形变,即人体各环节之间相对的位移运动。
(2)相对于其周围环境而发生的位移运动。
牛顿定律适用条件:刚体运动,而生物体会发生明显的形变。
因此在人体运动中具体应用时要进行适当变通,研究活体时须注意各种力对生物体所做的功。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和内容(一)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1、研究运动员身体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征2、研究各项动作技术,确立动作技术原理,建立动作技术模式来指导教学和训练3、结合运动员个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等特点研究适合个人的最佳动作技术方案和进行运动技术诊断。
4、探索预防运动创伤和康复手段的力学依据5、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械,运动器械应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内容1、运动生物力学概论:概念、任务内容、发展史。
2、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以力学理论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因此人体运动的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转动力学、流体力学等等是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知识。
3、骨、肌肉及人体基本活动的生物力学。
如:骨、骨械杆原理、肌肉结构的力学模型,肌肉收缩的力学特性和功能关系;人体各环节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力学原理等。
4、人体运动数据采集和处理。
5、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如:投掷、跳远、跑步、球类、游泳等动作的力学分析。
三、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简史运动生物力学教案(2)第二章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人体运动的运动学研究是以经典牛顿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将人体近似看成质点或刚体。
但在具体运用时要考虑人的生命特征。
一、运动的相对性及参考系(一)运动的相对性(二)参考系与坐标系1、参考系(参照系):描述物体运动时选作为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群叫做参考系(或参照系)。
参考系不同,结果往往不同。
如田径跑步:常取地面为参照系;体操运动员:取器械为参照系;人体环节:选人的重心或邻近环节。
2、坐标系:参照系上标上刻度即建立起了坐标系①根据选定的参照系,只能定性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若在参照系上标定刻度,则能定量描述。
坐标系:直角坐标系一维x:如百米跑二维xy:平面,如跳远运动员重心确定三维xyz:立体,如排球的飘球②参照系种类:惯性参照系:把相对于地球静止的物体或相对于地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做为参照标准,又称静坐标系或静系。
如:跑道、体操器械等。
非惯性参照系:把相对于地球作变速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标准参考系,叫非惯性参考系,又叫动参考系或动系。
如游泳运动员的手臂的描述,坐标系要建立在人体肩关节上,属动系。
再如,河中划船,船浆的描述。
二、人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形式(一)轨迹、路程、位移①轨迹:是质点运动的路径,如人体质点的运动轨迹。
②路程: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时实际运动路线的长度,是质点运动轨迹的全长,路程只有数量大小,没方向,是标量。
③位移:其大小等于质点运动的始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其方向由始点指向终点。
除直线运动外,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一般小于路程。
在田赛中,一般用位移的大小表示项目的成绩,如投掷、跳远。
在径赛中,运动的长度却按路程来度量,位移和路程都用长度单位表示,如m、km、cm(二)人体运动的形式1、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把人体简化为质点,按质点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①直线运动:质点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
②曲线运动:质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运动方向始终变化。
2、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把人体简化为刚体,按机械运动的形式分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①平动: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刚体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保持平行,而且长度不变,这种运动叫平动。
平动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性质:平动物体上各点在相同时间内沿相同方向通过相同的距离,其物体上各点的位移、速度各加速度都相同,因此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在研究物体平动时,可以将物体简化成质点处理。
②转动: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物体上各点都绕同一直线(即转轴)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就叫转动。
③复合运动:人体的运动往往不是单纯的平动和转动,绝大多数的运动包括平动和转动。
两者结合的运动称为复合运动。
注:研究中通常将复合运动分解为平动和转动。
然后把结果加以综合,如后空翻两周之个动作,运动员需跳多高才能完成:身体重心的抛物线运动+身体通过重心转动。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3)授课内容第二章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三、人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一)速度的速率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程度1、速率(v)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表达式:v=△s(路程)/ △ t(时间) (2-1)路程随时间的变化率2、速度: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经历的时间。
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表达式:v→(速度)=△×→(位移)/△t时间(2-2)由v→=×→/t算出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注意:直线运动中若沿同一方向运动,平均速度速率和平均速度在数值上相等。
例题:(见课本P20)3、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运动轨迹上某一点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又叫即时速度。
(二)加速度1、平均加速度:a→= (v2→- v1→)/(t2-t1)=△v→/△t (2-4) 加速度即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单位:米/秒2)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可取正、负、0值。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如果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都相等,则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即a→恒定。
②非匀变速直线运动:a→变化。
2、瞬时加速度用平均加速度描述速度的变化是比较粗糙的瞬时加速度:就是某一瞬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lim△v→/△t △t→0 (2-5)瞬时加速度又简称为加速度运动生物力学教案(4)授课内容第二章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运动的独立性原理(运动的叠加原理):若一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称分运动),则每一个分运动都不受其它运动的影响。
即:一个运动可以看作是由各自独立的分运动叠加而成。
2、速度矢量的合成与分解(1)速度的合成:如果已知两个分运动的速度(分速度)求合运动的速度(合速度)。
(2)速度的分解:把已知的合速度分解求出它的分速度。
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以合速度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已知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可求分速度的大小。
已知其中一个分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可求另一个分速度大小、方向。
如:铅球出手时的正交分解:V0x=v o cosөVoy=v o sinө3、质点的复合运动:人体运动很复杂,腿动、上肢动、关节动,如标枪的出手速度就是一种复合运动。
①质点的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绝对运动:运动着的质点(动点)相对于静参考系和运动。
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
牵连运动:动参考相对于静参考系的运动,牵速运动是指动参考系的运动。
②点速度合成原理动点的绝对速度=牵连速度+相对速度(矢量和)公式:v a→=v e→+v r→v a→:绝对速度; v e→:牵连速度; v r→:相对速度③点加速度合成定理ⅰ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相对加速度a r→相对动系绝对加速度a a→相对静系牵连加速度a e→动系相对于静系a r→=a a→+a e→(2-6)④运动的描述方法分运动方程、图象法和表格法四、人体和机械的斜抛运动(三)抛射体运动的规律1、影响抛射体远度的因素ⅰ影响远度的因素有抛射角ө,初速度v oS =(v02sin2ө)/g 远度当ө不变时,远度S和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v o不变时,S与同抛射角ө两倍的弦成正比上述两因素中初速度的影响是主要的,故增加抛射物的远度,首先要尽可能提高抛射物初速度,其次考虑抛射角问题。
ii分析两个公式:Ym= v02sin2ө)/2g 最大高度Xm= v02sin2ө/g 水平射程重力加速度:可看作恒量ⅲ投掷项目最佳射角,小于450(<450)①由于出手高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使最佳抛射角小于450②当出手速度一定,出手高度愈高,相应的最佳出手角就愈小③当出手高度一定,出手速度愈大,相应的出手角度就愈接近450注意:①最佳抛射角的确定不是简单的数理推导能解决的。
常用实验的方法确定(P49)②最佳抛射角应是一定出手高度的运动员在充分发挥最大身体能力,获得最大初速度的情况下,使远度为最大值时的抛射角度。
③出手高度不同,出手初速度不同则最佳抛射角不同④对某一项目而言,所谓的最佳抛射角不是某一特定的角度,而是指一组角度,具体运动员具体确定。
2、影响抛射高度的因素H=v02sinө2/2g知抛射高度H与初速度v0的垂直分量v0sinө的平方成正比。
故增加抛射高度则应尽量增大抛射初速度v0和抛射角ө(ө=900为最大值),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使ө接近90度。
考虑人体的质心高度最大高度为H=h1+ v02sinө2/2g (h1为重心高度)五、运动学量的特性(一)瞬时性研究中常需关注人体或器械的某一时刻时的情况,关键△t尽量小,来反应瞬时特性。
如起跑、投掷、起跳等都包含这种瞬时性质。
(二)矢量性运动不仅有量的大小,还有方向性,故具矢量性。
(三)相对性参考系和坐标系的相对性。
研究时要先确定参考系,建立坐标系。
(四)独立性运动的独立性原理,指物体在空间运动时,在各个方向上独立保持自己运动的性质。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5)授课内容第二章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第二节人体运动的动力学运动学:几何性质的现象描述,是运动物体在时间空间上的运动状态及运动规律描述。
动力学:用力学分析的方法来了解产生运动变化的原因,运动状态变化与力的关系。
一、人体运动中的力(一)力的概念 P55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二)人体运动的内力和外力1、力学系统的确定,研究对象的确定2、若将人体看作一个力学系统,则人体内部各部分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人体内力。
如骨的应力、韧带张力、肌肉力等3、人体内力不能引起整个力学系统(人体)质心的运动状态。
如人体在腾空中,内力无法改变人体质心的运动轨迹。
4、外力:来自人体外界作用于人体的力称为人体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