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字》文献综述
专业:英语专业班级:10英语师范四班
作者:罗宇婷指导老师:张礼牡《红字》 (The Scarlet Letter) 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的代表作。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有着伟大的目的,《红字》就是一部旗帜鲜明的道德小说。长久以来, 人们从象征手法、心理描写、红字意义嬗变、多元化主题、人名寓意、原型分析、甚至女权主义等角度来阐释《红字》, 都无法解开大师那矛盾与暧昧的心态之谜。若从其宗教情愫出发, 或许能解读到大师在隐晦、多义的背后要传递的真正信息,体现出作者倡导的道德准则是以基督教的人性观和道德观为核心的。
总体来看,国内研究以论文居多,专著较少。目前只有方成的《霍桑与美国浪漫传奇研究》(英文版)以及方文开的《人性自然精神家园——霍桑及其现代性研究》两本专著,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文本《红字》以及其潜在的叙述结构、外在的表现手法等。国内的研究除了对小说的体裁、主题、创作手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之外,较之于西方国家,我国在“比较研究”这方面较为完善、较为独特。
本论文主要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百度文库,豆丁网,主要查阅了霍桑《红字》的翻译著作,在网络中查阅了中国期刊网,并以关键词“红字”,“霍桑”进行搜索,共搜索到三万多篇论文及期刊,从中挑选了20篇进行查看,其中,对本论文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有7-8篇。
一、国内研究
我国早期对《红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阐释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各种意象,从作家经历出发探讨作品中的人性观,从主人公的命运出发探讨作品的宗教伦理观、道德观、救赎观、女性观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时代的变迁,研究方向开始往接受理论、文体特征、叙事策略、现代主义文学人际观以及比较文学等其他视角扩展。
(一)国内译著
20世纪初,国内对《红字》的译著开始出现。据现有资料,霍桑首次被介绍至中国是1913年。当时,孙毓修先生在1913年9月第5号《小说月报》“说林”栏目的《欧美小说丛谈》专栏中发表了有关霍桑的介绍,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末,霍桑在国内的传播非常缓慢,主要以译著为主,评论性文章较少。1931年,
霍桑《红字》的部分章节(古有成译)连载在《当代文艺》杂志上,1934年,张梦麟的《红字》译本作为“现代文学丛刊”之一,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书前还附有作者的评传。1937年,《红字》被译为《猩红文》(傅东华译)作为“万有文库”书目,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并附有原著中有关霍桑的生平与创作的介绍。1942年,杨启瑞翻译的《红字》另一译本由上海启明书局出版,书前有译著引言,介绍作者生平和作品内容。1945年,侍桁翻译的《红字》由重庆文风书局出版,此译文可被视为《红字》的经典译文,于1948年,1956年,1981年,1990年,1996年由不同的出版社再版。进入20世纪60
《红至70年代霍桑在国内的传播与被接受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字》渐渐被中国许多翻译者所青睐。根据中国图书馆及清华、北大、复旦等著名高校图书馆馆藏数目的数据统计,仅从1980年至2007年,《红字》已有35个不同版本的译本。(舒奇志,2007)
(二)《红字》的总体研究
对于霍桑《红字》的评论文章主要是围绕不同主题进行探讨,研究作品大多数是围绕宗教伦理主题、人性主题、女性主题等展开了探讨。一方面,评论家们聚焦于作品中女人公的命运,探究清教价值观、道德观、女性观、人性观等,认为Hester张扬了叛逆的个性,象征了道德的升华。另一方面对作品的主题红字中的基督教道德伦理观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1.《红字》中的女性主义
《红字》中女主人公海斯特反叛独立的个性,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形象,使得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这部作品。程树华《在海丝特·白兰个性上的体现》一文通过对海丝特个性的分析 , 指出霍桑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话题,那就是女性如何在逆境之中去求得生存,如何去赢得妇女自身应该享有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但也有观点认为海斯特是进步和保守矛盾合一的形象,反映了霍桑对变革与稳定的思想困惑。季峥、蒙雪琴在《<红字>:对十九世纪女权主义理想的解构》一文中就指出霍桑在作品中仍宣扬和肯定了当时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男权思想。彭石玉《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在<红字>中的体现》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红字》是一部有关反叛女性---海斯特的小说。她创造性地演绎了反抗当时的父系社会对她的压迫。
2.《红字》中的宗教情结
高忻的《从<红字>看霍桑的宗教情结》通过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和解构等的分析,探讨了作家的宗教困惑及其复杂而又矛盾的宗教情结。也有学者从霍桑与清教主义的关
系分析《红字》。张晶在《从宗教哲学视角解析霍桑作品中的清教主义观》一文中就指出霍桑的清教主义观是复杂的。他质疑了清教主义的权威思想基础 , 然而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他所批判的清教主义的一部分。刘丽《从清教主义“原罪说”角度谈<红字>救赎主题》认为《红字》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描述这两个人主人公如何实现自我救赎的过程。简功友的《不能忘却的<红字>: 霍桑的清教主义紧箍咒》一书中也认为《红字》用清教主义的原罪观, 肯定人类罪恶的天赋性和普遍性, 而且还进一步强调了清教主义的责任意识。“霍桑的作品鲜明地体现出福音派教义的内容”(梁工364)。
3.对红字“A”的象征意义的研究
《红字》的象征手法也得到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评论家从作品题名、任务姓名及作品情节与基督教原型等几个方面阐释作品的象征意义,解读作品象征意义的多样性及矛盾性。关于红字A的象征,主要论文有王啸的《谈<红字>中红字“A”的象征意义》和洪流的《论红字的象征意义》普遍认为红字“A”的象征意义有通奸罪(Adultery),疏远(Alienation),孤独(Alone)和痛苦(Agony),爱情(Amour),艺术(Art),能干(Able), 高傲(Arrogance)和女强者(Amazon),帮助(Aid), 敬佩(Admirable)和天使(Angel),杨颖《<红字>中红字“A”的不同象征意义》扩展了红字的象征意义,它还具有前进(Advance)。常润芳的《试论<红字>“A”的内涵寓意及其双重性》中红字A的内涵寓意比较深刻地分析了红字“A”的爱情(Amour)意义。
二、国外研究
从不同文学批评角度出发,霍桑的《红字》一直是国外学者批判性文章或专著中具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因其流畅的文字,透析的心理描写,歧义的象征主义以及深刻的道德观冲突,从1850年出版至今在美国乃至世界引起了文学界一个多世纪的关注与批评。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曾将他的长篇小说《红字》(The Scarlet Letter)列为堪称世界水平的作品,并认为它是第一本由美国人自己写的本土小说。弗雷德里克·I·卡朋特(Frederic I.Carpenter)在其《红色A减》(Scarlet A Minus)一文中,分别尝试用传统的道德观、狂热的浪漫主义理论以及超验主义的理想主义思想对《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的罪恶进行了分析,指出用“这三种思想流派来阐释海丝特罪行的可能性,但是作者为其安排的最终结局加强了小说的道学意义。”
Henry James’s Hawthorne评论中所指出的那样:“就霍桑的艺术想象而言, 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这两个人热烈相爱的事实尚属一般兴趣,真正吸引他的是在随后漫长的岁月中两个人的道德光景。”正如《圣经·以赛亚书》所说:“我们……所有的义都像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