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仲列传》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分析管仲人生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学会紧扣文本分析人物。

3.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学习重点】

分析管仲人生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学会紧扣文本分析人物。

【学习难点】

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因以敬仲称之。颍上人(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出身贫寒,早年与鲍叔牙游,合伙经商,因母老家贫,常受鲍叔牙资助,成为挚交。齐襄公乱政时,助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失败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他治齐40年,对内政、经济、军事都进行了全面改革,制订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略。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论点,把礼、义、廉、耻看做国之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他还特许在庶民中选拔人才,予以破格提升,重视奖勤罚惰。并合理划分行政区域,把行政组织同军事编制相结合,统一军政领导,增强国防力量。从此,国力大振。对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著有《管子》一书,共86篇,今存76篇。

2.读音

颍()上一匡()天下不肖()召()忽

仓廪()与俗同好恶()山戎()匡救其恶()3.重点字词解释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3)管仲事公子纠()

(4)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

(5)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6)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7)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8)故论卑而易行()

(9)贵轻重,慎权衡()()

(10)管仲因而信之()

(11)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12)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4.重要句式(翻译请注明属于哪种句式)

(1)不以为言

(2)分财利多自与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4)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5)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6)岂管仲之谓乎?

5.翻译句子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合作探究】

1.这篇人物传记中,哪段文字对传主作了全景式的介绍?

请学生根据第一段内容,简要介绍管仲的生平事迹。

2.我们如何评价管仲这个“平民高干”?

(我们现在评价一个干部,往往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考察。今天,咱们也过把瘾,成立一个“考察团”,对管仲这个贫民出身的“高级干部”作个全面的民主测评。考察团成员由我们班全体同学组成。请同学们注意,我们一定要依据文本,抓住人物的各种表现来评议。)

3.学生齐读第五段(赞词),分析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

4. 管仲的人生取得如此成功,除了自身的贤能外,有没有不能忽视的客观因素?

【点拨提升】

太史公在《报任安书》中曾明确指出,他创作《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在客观记录史实时,必然会有自己的情感寄托。同学们能揣度一下他写作此文的意图吗?

【巩固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C 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管仲不以我为不肖

D.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2.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①鲍叔知其贤

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鲍叔遂进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⑤故论卑而易行

⑥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③④⑥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是有鲍叔牙的荐举,才有日后管仲的大展宏图和齐桓公的霸业。

B.管仲早年和鲍叔经商,老是赔本,做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

C.为了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管仲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方面实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很好成效。

D.管仲为政权衡轻重,讲究信用,顺应民意,懂得与取,这些都是政治治理的宝贵经验。【拓展阅读】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即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宴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