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与分析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标分析:课标所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

1、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1 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内容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

2、学情分析:(略)

三、三维目标

A.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③能够举例说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B.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竞赛在指定的地图上识别地域分异类型和陆地自然带;②通过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地图归纳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③通过列表对比归纳三种地域分异规律的特征及其联系。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形成分析地理问题的整体性和区域性思维。

②通过图片、数据与资料分析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③结合地域差异和人类活动关系的学习,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地制宜利用地理环境的观念,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

四、教学课时和方法

A. 课时准备:两个课时

B.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地运用地图或与其他图片相结合来增强素材的直观性,并在观察图片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归纳演绎法:借助一些生动形象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归纳自然界中的规律,并适时引导学生寻求规律背后的原因。案例分析: 采用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索兴趣的案例素材,使学生在探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提升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A.教学重点:

1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2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及其分布。

B.教学难点:

1、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 、将地域差异的分异规律应用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并能解释区域地理

现象产生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教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读书是学习,外出 旅行也是一种学习,而且具有书中没有的活性,更能给人 以直接的观感。在旅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诸多明显不同 且带有各自特色的自然景观,就如上面几幅风光迥异的图 片展示的那样。通过对这些图片的观察 , 同学们看一下自然 地理环境相同吗 ? 【学生】:并不完全相同。 【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现在我们 来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另一个特征——差异性。

方法:图片导入

(幻灯片):

导入 新课 (2mi n ) 从身边

的景观

说起, 引入事 例,激 发学生 的情 趣。

1.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幻灯片): 【教师】:观看上面三幅图, 请说出在从沿海向内陆方向上 它们分别代表的植被类型? 【学生】:森林,草原,荒漠。 【教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我们刚才的发现? 【学生】:从沿海到内陆的植被类型依次呈现出森林, 草原, 荒漠的变化。 【教师】:上述现象又可以称为经度地带性规律, 因为从沿 海向内陆跟经度指向一致。我们在之前学过海 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谁能带我们 复习一下

(引导)?

【学生】:陆地降水主要从海洋而来, 从沿海到内陆降水依 次减

少 。

【教师】:由上我们不难看出为何从沿海至内陆景观相差如 此之

大,请大家说说看。

【学生】:植被深受降水影响,随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具

新课

讲解

(10m

in ) 培养学 生对图 片的分 析能 力,以 及归纳

总结的

能力。

【教师】:一些地方有“一山有四季”的说法,为什么 有这样的说法,这座山是不是有什么特异的功能?其实地 理环境的地域性差异规律除了表现在水平方向,也表现在 垂直方向,下面我们以喜马拉雅山为例来学习地理环境的 另一个地域性差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带性。 3.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幻灯片) 【教师讲解】 : 同学们假设你是一位登山运动员, 那由喜马 拉雅山的山麓到山顶,会见到哪些景观?(引导:展

示喜 马拉雅山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图例观 察图回答问题)

【学生】 :从喜马拉雅山的山麓到山顶沿途会看到常绿阔 叶林,高山针叶林,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 高寒荒漠,积雪冰川。 承接

过度

(承

转)

(1mi

n )

结合身 边的时 事引起 同学们 的兴趣 新课

讲解

(10m

in )

运用区 域比较 的方法 进一步 培养学 生分析 归纳问 题,识 图的能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