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起源之模仿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起源之模仿说

模仿说,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代表亚里士多德。不能成立原因是事实上有很多现象,如人类的史前洞穴壁画是很难用模仿的冲动去解释的。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艺术创作和制作的主要方法,而不是动机。

艺术上的模仿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以其它艺术家的作品为样板,用同样方法制作;另一种情况是仿照现实的存在物,意味着再现或描写性表达客观世界。

最早提出这一基本概念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他提出艺术是模仿,然而,他所说的模仿是指对物质世界的物像的模仿,是物的外形相似。他认为自然界不是真实存在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模仿自然的艺术只能是影子的影子,因此,只能模仿外形,不能模仿实质。苏格拉底认为艺术不仅模仿美的外形,还能模仿人的性格、精神特质和心理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柏拉图的模仿说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真正为艺术的模仿说建立起积极而肯定意义的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哲学家,在批判柏拉图理念论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模仿说。认为感性世界是第一性实体,艺术所模仿的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艺术对现实的模仿应通过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模仿而比现实更真实、更理想,从而肯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他初步地涉及到艺术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美学原则。他认为模仿有三种:一是模仿事物的本来面目;二是模仿人所说所想的样子;三是模仿事物应有的样子。他提倡最后一种模仿,强调艺术应根据事物的本质规律把自然加以理想化。要求画家所画的人物应当求其相似而又比原来的人更美。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继承亚里斯多德的传统。达·芬奇认为“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模仿者,自然是绘画的源泉。绘画的主要方面是表现自然界和人的美,它的任务是艺术地再现自然。”

“模仿说”是现实主义反映论的蓝本,这个在欧洲文学史上逾千年而不衰文学原则,是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模仿说从最初出现到成熟阶段,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文学原则含义上的变动,固然是文学创作精神变化在文学理论层次上的反映,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古希腊理性原则的变化所致。从模仿说含义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寻绎出古希腊理性精神的嬗变轨迹。

模仿说是从古希腊时期审美活动“和谐说”发展而来的。

苏格拉底把他对人的哲学思考运用于文艺领域,引起了文艺创作原则与批评标准的根本变化。苏格拉底的文学思想大体保持在文艺伦理学的范围内。

苏格拉底彻底贯彻了智者的文化哲学思想,却又与他们有很大的不同。智者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认为只有思维着的人才有资格作为万物的尺度。思维着的人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这是人作为道德主体的本质所在。因此,苏格拉底把哲学认识的目标定位在人类自身,并以一生的活动躬行了“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信念。黑格尔认为,苏格拉底的人类学主体“原则造成了整个世界史的改变,这个改变的转折点便是:个人精神的证明代替了神谕,主体自己来从事决定”。

苏格拉底认为艺术来源于自然,摹仿美的形象、性格。首先,艺术不但应该模仿形象,而且应该摹仿性格,而且他模仿的重点是美的性格。其次,在模仿的过程中,要通过精神特质的模仿,来达到外在形象的性格模仿的目的。人在精神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质,通过形象特质的姿态来描写,可以模仿美的形象。高尚和慷慨,下贱和鄙吝,谦虚和聪慧,骄傲和愚蠢等等,都会表现在一个人的神色和姿态上,不管这人是坐还是站,艺术的摹仿应该抓住富含特征性的部分。最后,艺术的摹仿也要通过外在的形式摹仿人的内在的心理活动,摹仿活人

的身体各个部位的俯仰,屈伸,紧张,松散,能使一个雕塑更真实生动。这就是说,在苏格拉底看来,所谓的艺术模仿,应该是对对象的内在与外在、精神与外形的整体的再现。更为重要的是,他认为艺术家对人生的再现不是奴隶式的临摹,而应该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为此,他曾告诫艺术家们:当你们描绘美的人物形象的时候,由于在一个人的身上不容易在各个方面都很完善,你们就从许多人物形象中把那些最美的部分提炼出来,从而使所创造的整个形象显得极其美丽。

从苏格拉底的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他所主张的艺术模仿自然的有关注人和社会、运用理论的思维和辩证法对美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揭示的特点,并开始向客观的唯心主义美学体系过渡了。

这样,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观帮助他实现了模仿从自然向精神领域的过渡,使文艺创作的原则发生了更新,这一新的创作原则经由柏拉图的中介,在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体系中得到完善,成为西方历史上牢不可破的文艺本质观念,直到19世纪才被动摇。

艺术模仿之所以会让人产生愉快感,是因为人们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从艺术品本身产生一种认知感,“即使所模仿的对象并不使人愉快……欣赏者经过推论,认出‘这就是那个事物’,从而有所认识”,从而使人产生愉快感,亚里斯多德据此推论,“绘画、雕像、诗,以及一切模仿得很好的作品,也必然是使人愉快的”。

在当今艺术设计发展迅速的年代,设计普遍充斥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去创造艺术,因为,艺术本身就来自模仿,来自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学习。但更重要一点是,我们要学会模仿,学会怎样模仿,不仅是模仿,更要超越原作。这就要靠人的主观实践了。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模仿论忽略了作为艺术起源的主要因素的人类生命的向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