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电磁波产生原理与仿真实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涡旋;电磁波;OAM;螺旋;天线阵
1 简介
自 1992 年由 Allen 等人用麦克斯韦方程组理论推导 [1], 并在 1994 年由实验验证 [2] 之后便开始在学术界得到广泛的 关注和深度研究。电磁波携带能量和动量,动量可分成线动 量和角动量,角动量又可以分成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 [3]。自旋角动量与电磁波的极化有关 [4],而轨道角动量表现 为波前围绕电磁波传播方向所在的轴旋转,也称为“涡旋电 磁波”。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波的波前螺旋状态不 同。电磁波自马可尼时代开始既已使用振幅作为信息传输 手段 [5]。其中,频率表示振幅变化的快慢而相位则表示振幅 在什么时间变化,其用振幅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手段至今没
( ) ∑ En
r,θ ,φ
=
N
an
n =1
e− jkRn Rn
(3)
50 | 电子制作 2019 年 01 月
信息工程
其中, Rn 表示第 n 个阵子到观测点的直线距离, λ 表 示波长, k = 2π λ 表示传播常量, an = Ineαn 表示第 n 个阵 子的激励系数, In 和 αn 分别表示第 n 个阵子的幅度和相位, r 表示圆环阵列的中心到观测点的直线距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jkr
I e = n
r n =1
F
θ ,φ
(5)
其中,φn
=
2π
n N
为第
n
个阵子在
xOy
平面的角位置,
F (θ ,φ ) 表示环形阵列的阵列因子,可以表示为:
( ) ∑ θ φ F
,
= I e N
j ka sin θ cos(φ −φn )+αn
n
(6)
来说,在柱坐标纵轴 z 相同时其相位随方位角变化是恒定值, 即 eiϕ 为一个常数,不随矢径取向变化改变;而具有轨道角 动量的电磁波,其相位随方位角而线性变化,此种电磁波即 具有轨道角动量。
现有的 OAM 发射天线主要有两种产生方法:天线阵列 和螺旋相位板。其结构分别如下图 1 中(a)和(b)所示。 螺旋相位板等的缺陷在于其模式数由其实际形状决定,无法 变化,只能固定接收一种模式数的电磁波,不方便使用。而 阵列天线法,通过数字处理来对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 相移处理再经过合成后得到完整的信号,因此可以自由控制 模式数,较之前的方法明显较优。
有变化。电磁波的到底是什么,人们至今对其认识也只停留
在马可尼时代。然而,轨道角动量,作为一种拓扑结构,给
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开发电磁波。作为电磁波
携带的一个特殊维度,电磁轨道角动量有很多潜在的应用。
在通信方面,电磁波不同轨道角动量之间相互正交,通过复
用不同的轨道角动量,并经由同一个口径发射或接收,可以
为了简化,在计算中,采用点源代替真实天线尺寸参与 阵列因子的计算。下面计算 OAM 天线的阵列因子。如图 2 所示,假定 N 个各向同性的阵子沿着半径为 a 的圆环等间 (1) 距的分布在 xOy 平面上,则归一化方向图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 ρ 表示柱面坐标的半径, z 表示探测平面与发射 源的垂直距离, ϕ 表示柱面坐标的方位角。对于平面电磁波
信息工程
涡旋电磁波产生原理与仿真实现
刘知房 (杭州第十四中学,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涡旋电磁波又称为具有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波。常规球面电磁波,其能量由中心向外呈现辐射状,在以能量中心为原点的环形波束 上,其相位是一个固定值;而涡旋电磁波,其能量呈现环状,类似于面包圈形状,在以能量中心为原点的环形波束上,其相位呈现均匀分 布,环上任意两点之间存在相位梯度。目前产生涡旋电磁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螺旋相位板和天线阵列。本文将分别从数学建模、理论推 导、仿真计算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两种产生方式,从而加深对两种产生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极大提高通信容量。在导航方面,携带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波
的中心能量为零,而两侧存在能量峰值,其辐射图呈现倒锥 状,且不同轨道角动量电磁波的波束角不同,可以将这些特 性与角度等参数建立联系,构成新的测速测角方法。在探测 方面,轨道角动量电磁波的波前呈现螺旋状,其探测的目标 反射特性必定具有新的特性,可以加以研究以弥补常规雷达 的缺点,而且可以利用轨道角动量电磁波进行雷达成像 [6]。
磁波的仿真。其环形阵列模型如第二节数学模型所示。假 定,阵子个数为 40、阵列半径为 6λ、射频频点为 35GHz、 OAM 模式数为 1、接收距离为 106λ、检测平面为 60×60 点, 得到 OAM=+1 的电磁波相位和幅度分布图如图 3 所示。
由图 3 可以看出,OAM 电磁波的能量分布中心存在能
量空心,相位呈现螺旋状分布。因此,OAM 电磁波的波束
角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变大。
图 3 OAM 电磁波相位分布和幅度分布
基于式(9)的方向图函数,可以用 Matlab 对 OAM 参
数进行仿真和优化,如图 4 所示。随着 OAM 模式数的增大,
图 2 环形天线阵列结构 通常对于 r ≥ a ,上述的等式可以近似如下:
Rn ≈ r − a sinθ cos(φ − φn )
波束发散角增大;随着频率的增大,波束发散角减小,但是
在阵列口径和天线阵子数量固定的情况下,旁瓣随着频率的
增大而增大。 (4)
假定 Rn ≈ r ,我们有:
( ) ∑ ( ) En
r,θ ,φ
=
e− jkr r
e N
j ka sin θ cos(φ −φn )+αn
Etot = EaF (θ ,φ )
(2)
其中 Etot 表示总的电场辐射图, Ea 表示单个阵子的电
场强度辐射图, F (θ ,φ ) 表示全项阵子组成的天线阵列产生
的辐射图。该公式只在阵列中所有阵子都相同时成立。
2 数学原理
具有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波场强可以表示为 U (ρ, z,ϕ) = A(ρ, z)eiϕ
本文将分别从数学建模、理论推导、仿真计算三个方面 分别介绍两种产生方式,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两种产生方 法进行仿真计算,从而加深对两种产生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图 1 OAM 天线设计方式
根据天线理论,天线阵列的辐射场可以采用方向图乘积
法得到,即:天线阵列总的辐射场等于阵列因子与单个阵子
的辐射场的乘积得到。公式表示如下:
1 简介
自 1992 年由 Allen 等人用麦克斯韦方程组理论推导 [1], 并在 1994 年由实验验证 [2] 之后便开始在学术界得到广泛的 关注和深度研究。电磁波携带能量和动量,动量可分成线动 量和角动量,角动量又可以分成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 [3]。自旋角动量与电磁波的极化有关 [4],而轨道角动量表现 为波前围绕电磁波传播方向所在的轴旋转,也称为“涡旋电 磁波”。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波的波前螺旋状态不 同。电磁波自马可尼时代开始既已使用振幅作为信息传输 手段 [5]。其中,频率表示振幅变化的快慢而相位则表示振幅 在什么时间变化,其用振幅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手段至今没
( ) ∑ En
r,θ ,φ
=
N
an
n =1
e− jkRn Rn
(3)
50 | 电子制作 2019 年 01 月
信息工程
其中, Rn 表示第 n 个阵子到观测点的直线距离, λ 表 示波长, k = 2π λ 表示传播常量, an = Ineαn 表示第 n 个阵 子的激励系数, In 和 αn 分别表示第 n 个阵子的幅度和相位, r 表示圆环阵列的中心到观测点的直线距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jkr
I e = n
r n =1
F
θ ,φ
(5)
其中,φn
=
2π
n N
为第
n
个阵子在
xOy
平面的角位置,
F (θ ,φ ) 表示环形阵列的阵列因子,可以表示为:
( ) ∑ θ φ F
,
= I e N
j ka sin θ cos(φ −φn )+αn
n
(6)
来说,在柱坐标纵轴 z 相同时其相位随方位角变化是恒定值, 即 eiϕ 为一个常数,不随矢径取向变化改变;而具有轨道角 动量的电磁波,其相位随方位角而线性变化,此种电磁波即 具有轨道角动量。
现有的 OAM 发射天线主要有两种产生方法:天线阵列 和螺旋相位板。其结构分别如下图 1 中(a)和(b)所示。 螺旋相位板等的缺陷在于其模式数由其实际形状决定,无法 变化,只能固定接收一种模式数的电磁波,不方便使用。而 阵列天线法,通过数字处理来对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 相移处理再经过合成后得到完整的信号,因此可以自由控制 模式数,较之前的方法明显较优。
有变化。电磁波的到底是什么,人们至今对其认识也只停留
在马可尼时代。然而,轨道角动量,作为一种拓扑结构,给
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开发电磁波。作为电磁波
携带的一个特殊维度,电磁轨道角动量有很多潜在的应用。
在通信方面,电磁波不同轨道角动量之间相互正交,通过复
用不同的轨道角动量,并经由同一个口径发射或接收,可以
为了简化,在计算中,采用点源代替真实天线尺寸参与 阵列因子的计算。下面计算 OAM 天线的阵列因子。如图 2 所示,假定 N 个各向同性的阵子沿着半径为 a 的圆环等间 (1) 距的分布在 xOy 平面上,则归一化方向图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 ρ 表示柱面坐标的半径, z 表示探测平面与发射 源的垂直距离, ϕ 表示柱面坐标的方位角。对于平面电磁波
信息工程
涡旋电磁波产生原理与仿真实现
刘知房 (杭州第十四中学,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涡旋电磁波又称为具有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波。常规球面电磁波,其能量由中心向外呈现辐射状,在以能量中心为原点的环形波束 上,其相位是一个固定值;而涡旋电磁波,其能量呈现环状,类似于面包圈形状,在以能量中心为原点的环形波束上,其相位呈现均匀分 布,环上任意两点之间存在相位梯度。目前产生涡旋电磁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螺旋相位板和天线阵列。本文将分别从数学建模、理论推 导、仿真计算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两种产生方式,从而加深对两种产生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极大提高通信容量。在导航方面,携带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波
的中心能量为零,而两侧存在能量峰值,其辐射图呈现倒锥 状,且不同轨道角动量电磁波的波束角不同,可以将这些特 性与角度等参数建立联系,构成新的测速测角方法。在探测 方面,轨道角动量电磁波的波前呈现螺旋状,其探测的目标 反射特性必定具有新的特性,可以加以研究以弥补常规雷达 的缺点,而且可以利用轨道角动量电磁波进行雷达成像 [6]。
磁波的仿真。其环形阵列模型如第二节数学模型所示。假 定,阵子个数为 40、阵列半径为 6λ、射频频点为 35GHz、 OAM 模式数为 1、接收距离为 106λ、检测平面为 60×60 点, 得到 OAM=+1 的电磁波相位和幅度分布图如图 3 所示。
由图 3 可以看出,OAM 电磁波的能量分布中心存在能
量空心,相位呈现螺旋状分布。因此,OAM 电磁波的波束
角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变大。
图 3 OAM 电磁波相位分布和幅度分布
基于式(9)的方向图函数,可以用 Matlab 对 OAM 参
数进行仿真和优化,如图 4 所示。随着 OAM 模式数的增大,
图 2 环形天线阵列结构 通常对于 r ≥ a ,上述的等式可以近似如下:
Rn ≈ r − a sinθ cos(φ − φn )
波束发散角增大;随着频率的增大,波束发散角减小,但是
在阵列口径和天线阵子数量固定的情况下,旁瓣随着频率的
增大而增大。 (4)
假定 Rn ≈ r ,我们有:
( ) ∑ ( ) En
r,θ ,φ
=
e− jkr r
e N
j ka sin θ cos(φ −φn )+αn
Etot = EaF (θ ,φ )
(2)
其中 Etot 表示总的电场辐射图, Ea 表示单个阵子的电
场强度辐射图, F (θ ,φ ) 表示全项阵子组成的天线阵列产生
的辐射图。该公式只在阵列中所有阵子都相同时成立。
2 数学原理
具有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波场强可以表示为 U (ρ, z,ϕ) = A(ρ, z)eiϕ
本文将分别从数学建模、理论推导、仿真计算三个方面 分别介绍两种产生方式,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两种产生方 法进行仿真计算,从而加深对两种产生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图 1 OAM 天线设计方式
根据天线理论,天线阵列的辐射场可以采用方向图乘积
法得到,即:天线阵列总的辐射场等于阵列因子与单个阵子
的辐射场的乘积得到。公式表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