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创意写作教程》课件:第三章 从成规上路(葛红兵 许道军 主编 高教版).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成规不仅体现在文本或文体的表面, 深层次成规还隐藏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之下, 以“母题”“原型”“模式”等方式存在, 潜在而深刻地对叙事语法、故事结构、人 物设置、价值取向、意义生成等形成影响。
类型规约在时间上表现为思潮、时代风格, 在空间上表现为地方性。
成规的协调性
没有一个“必然性”要求侦探小说一定要 写“命案必破”,为何它恰恰成了多数侦 探小说遵守的“成规”之一?
• 其二,便于模仿,新手上路避免盲目写作。
•其三,为创新提供路标。没有成规,创作无 法开始;不了解成规,无法真正创新。
LOREM IPSUM DOLOR
任何一般的艺术作品都是作为与某个样板 的相似或相反的东西创造出来的。
——什克洛夫斯基
第二节 开始创作
类型化写作 反类型创作 兼类型写作 超类型写作
然后找到这个类型的典型作品,代表作品, 抽取它们的基本要素,总结不变成规和可 变要素。
再在变量的基础上,实现置换变形,有限 创新。
确定作品类型
确定作品类型不仅仅是批评家的事情。
影视编剧开始创作时,他们十分清楚自己 创作的作品属于什么类型,包括主题定位、 价值观取向、叙事模式、语体语貌等等, 以此来争取某个特定类型的观众。
• 也就是说,透过浅层结构把握深层结构,通 过深层结构成规的理解,再考察深层结构是 怎么样转换为千变万化的浅层结构的。
• 例1:“幻想故事”类型,虚拟人类面向未 知事物、异己力量和可能世界,探讨永远不 会结束。
• 例2:创作诗歌要遵循“诗”的成规,比如 压缩文字、高度凝练、使用意象、创造意境 等,但这只是表面的成规,写诗还需要满足 深层的内部成规,即诗意。永远第一次,永 远是奇观。
类型化写作
何谓类型化写作?
就是在判断自己做属于那种作品类型的前 提下,在创作时自觉遵循已有作品类型的 规约,坚守该类型的主导因素与不变因素, 在此基础上实现有限的变量创新,从而使 作品获得既定类型的审美品格,发挥应有 的审美与教化功能。
如何进行类型化写作?
首先要对自己要创作的作品做一个类型评 估,即自己创作的作品大致属于什么类型?
人物模式:“大人物”(帝王将相/战 斗英雄)
事件模式:“大事件”(杀伐征战/官 场战场)
问题模式:“历史是怎样”/“中国向 何处去”(江山气数/新中国是怎么建 立起来的)
证据模式:“叙事有来历”(正史/党 史)
结论:“必然性/已然性”(历史有规 律)
代表作:《保卫延安》《三国演义》
新历史小说故事
主题模式:“家族/个人指向”
谁都知道在现实中命案的侦破率不可能是 100%(必然破案),但是大众希望坏人受 到惩罚,希望社会治安良好,这种心理会 投射在叙事文本中,对文本走向产生微妙 的影响,直接促成了叙事成规形成。
中国传统意识“因果报应”、“举头三尺 有神灵,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这种 观念根深蒂固,成为民族共同心理定势, 这种文化心理定势构成了叙事成规的基础。 换而言之:叙事成规是民族文化心理定势 的叙事形态。
所谓“兼类型写作”,是指以一种类型品 格为基础,兼收两种或几种类型材质,加 强作品的表现力与综合审美效果。
兼类型的三种类型
类型“兼并”之后,它属于原类型,还是 “变异”为新类型,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坚守原类型成规,汲取其他类型元素 为自己服务
•(二)两种类型成规并存并相得益彰,呈现 真正的“兼类”
成规有何弊端?
其一,作品类型一旦形成类型化潮流,极 容易导致创作的模式化,而模式化是创新 的大忌。
其二,满足而不是引导价值趣味,容易出 现庸俗化、媚俗化现象。
其三,集中讲述某个故事,过度消耗同一 题材,会导致该创作类型迅速“消费殆 尽”。
成规的正面意义
其一,满足阅读期待,缓解社会情绪。
一方面,“鸣不平”、快意恩仇、积极入 世是“千古文人侠客梦”;另一方面, “被拯救”、相信天地间有正义在,这也 是老百姓的“梦”。
超类型的实质
“大情节”→“通俗故事”“麻辣故事” “小情节”→“诗化故事”“笔记小说故
事” “反情节”→“反小说故事”
写作秘诀:
1.写自己熟悉的并且能想象的事物;熟悉而不能想象, 就不能超越一般人的经验。
2.时刻记住:你是在写你的人物热爱什么,害怕什么, 希望什么,你只管你的人物的心情,忘掉合理性,疯 子也要活。
——美国学者莫迪凯·马科斯
坚守主导品格,实现变量创新
成长小说的主导品格:年轻主人公经历切肤之 痛事件成长。
变量: “谁在成长?” “考验事件是什么?” “谁引导他们成长?” 例:《青春之歌》→“新人”的成长 《英格力士》→“新生代”的成长 《三重门》→“独一代”的成长
反类型创作
• 什么是“反类型创作”?
• 在坚持已有类型主导品格的基础上,根据新 的时代主题、文化语境、审美趣味,在创作 过程中反向使用可变因素,使创作呈现出与 已有类型表面完全相反的审美特征。它是最 简洁的创新方式,但是表面上最叛逆,最有 革命、探索性。
新历史小说故事的反类型创作分析
传统历史小说故事
主题模式:“家国指向”(王朝/新中 国)
素、题材类别或者程序化、风格化的处理 方式称之为艺术成规。
艺术成规三大特点
其一,约束性 其二,协调性 其三,生成性
成规的约束性
艺术成规具有约束性,它分为文体成规和 文类成规。
文体成规通常指体裁成规。
文类成规则指在某个文体内部,实际上存 在的主题、价值、题材、语体语貌、叙事 语法、创作原则等各方面一致性的风格处 理方式。
•(三)几种类型兼并后,由于着力不同,则 分属不同类型
超类型写作
何谓超类型写作?
• 罗 伯 特 ·麦 基 根 据 情 节 特 征 将 银 幕 剧 故 事 分 为“大情节”、“小情节”和“反情节”三 种。由于这三种情节模式普遍存在于故事之 中,而这种划分超越了主题、价值取向、人 物等与类型直接相关的元素,我们姑且称之 为超类型写作。
2.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 类型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3.让你的人物走极端,恳求不如恫吓,威胁不如谋杀。
4.不要让读者看穿你,你至少要比读者好一点或者更 坏一点。
5.什么都是虚构的但感受是真的。
6.让你的人物“违反自己”——做违背他们意愿的事 情、被迫的事情才震撼。
工坊活动:类型化、反类、兼类写作训练
1.小组讨论发言,尽可能多地列举故事类型,或 者打开小说网站界面,列一个故事类型的名单。
2.列举这些故事类型的代表作品。
3.就自己阅读(或网络调研)过的,描述这些故 事类型的特征。
4.尝试对这些类型进行仿造构思。
5.尝试对这些类型进行反类型构思。
6.对这些类型进行兼类构思 ,比如“都市”与 “惊悚”,“盗墓”与“成长”,“架空”与 “言情”等。
Fra Baidu bibliotek
延展阅读
1.葛红兵:《小说类型学的基础理论问题》, 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因此,类型的成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遵守 的结果,并非一定是客观事实,而在很大 程度上是一个心理认知。→协调性
成规的生成性
• 成规如何生成?
• 生成性成规不直接规定行为本身,而是规定 一套“生成行为的原则”,即隐藏在表面千 变万化的故事、意义、结构下面的深层结构。 它促使我们的创作既有稳定性、向心性,也 有开放性、可变性,既具有规律性,又具有 相对性。对创作学习者来说,从发现语言表 层的结构模式入手到深层结构的递进理解, 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模仿可谓是 一条创作的捷径。
导语
•任何写作都是在传统、成规的基础上展开的。 创意写作强调个人独创性,但是更强调传统、 成规是独创的前提。
第一节 伟大的成规
什么是艺术成规? 艺术成规三大特点 成规有何弊端? 成规的正面意义
什么是艺术成规?
任何创作几乎都要受到两种约束。 一种是显而易见的文体约束,另一种是更
隐蔽的类型约束。 我们把这种约定俗成的、被广为接受的元
人物模式:“小人物”(草莽英雄 /流氓地痞)
事件模式:“小事件”(五行八作 三教九流/田间地头、乡镇市井)
问题模式:“历史/中国就是这么 来的
证据模式:野史/地方志/家族回忆 /传说/个人经历
结论:“偶然性”(历史无规律)
代表作《灵旗》《一九四二》
兼类型写作
什么是“兼类型写作”?
所谓“兼类型”,是指一个类型在发展过 程中主动汲取其他类型的材质、表现技巧 后所形成的一个类型同时兼具几个类型审 美内涵的类型。
例:许多年轻作家想以自己,或类似自己 的人物为主人公,写他们在人生关节处经 历的一些事情,这样的题材该如何把握, 最容易、最适合写成什么样的故事呢?
从典型作品中抽取共同要素,总结成规
成长故事有什么共同的要素?
“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 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 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 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 最终把他引向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 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