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新闻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新闻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1888dc0e45c3b3566ec8b74.png)
公开传播是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前提。要把公开透明和有效管理统一起来
第二章新闻真实
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一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准确地报道事实,向人民群众如实反映客观世界最新发生变动的情况,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
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1943年9月《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一是指新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现象和奇闻异事。二是指报纸。三是指新闻事业。四是指新闻报道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本质上发展趋势:在真实、准确报道的基础上,要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要求不仅停留在事实表面认识还要善于通过事实的表象挖掘事实的本质,揭示事实与事实之间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真实性。要求不仅要有老实态度,还要有深入观察问题的方法。
客观事实可分为: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实,二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事实的特点: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
2.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于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原因:事实的无限性、报道的有限性
新闻事实是报道者根据客观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新闻价值,人们的关注程度和自己的报道意图,通过对一般事实的不断筛选。比较和取舍而选用的事实,它通常体现着报道者的立场,认识和评价。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187d5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4.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知识点1、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学科内容①新闻理论:新闻本体理论、业态理论、关系理论②新闻史: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③新闻业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报刊发行④媒介管理与经营: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2、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干涉:政府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保护新闻自由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外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让人民群众利用报刊自由表达意见④对事实的信念:崇尚并提倡客观性报道基本问题:支配西方报刊的,不是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2)社会责任论①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景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②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③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④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⑤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3)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守望、整合、教育(4)党报理论: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3、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新闻活动的变化①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②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复杂③传递新闻的手段更加多样结论: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4、新闻活动的渠道①亲身传播:言语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传播、信号传播②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③群体传播:群众集会、新闻发布会、座谈会、讲座、报告会、小组讨论会5、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6、两种新闻定义:①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形式)②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实质)7、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8、新闻要素:①五要素:发生新闻的主角,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②六要素:五要素+how—说明与解释③七要素:六要素+跟读者有什么关系,即对读者有什么影响9、新闻类别:①以新闻内容来分类: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②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10、信息的特点:①最基本特点:包含新情况、新知识、新内容②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③扩缩性④组合性⑤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⑥相对性11、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12、报纸的产生:①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②新闻书的出现③周刊(周报)、日报的勃兴新闻事业的三个阶段:报纸、广播、电视13、邸报和现代报纸的根本区别:邸报基本上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14、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国内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互联网新闻的特点:即时、海量、互动、个人化、融合15、公营媒介、国营媒介的媒介特点(1)公营媒介:(代表:BBC、NHK)①由某些社会团体、公民团体或媒介组织出自创办②不以赢利为目的,旨在进行公共服务③经费来源于团体组织内认股集资,以及报纸销售和视听费④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⑤强调对公众负责⑥不播广告⑦传播方针由其主办的社会团体、公民组织、媒介组织或由社会各界组成的董事会决定(2)国营媒介:(代表:社会主义国家、意大利国家电视台、1980年前的法国电视台)①国营媒介的领导由政府任命②经费全部或大部分来自政府提供③工作方针由政府决定④国营媒介自觉站在政府立场上,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方针政策⑤节目严肃但呆板16、我国报纸的三种分类及特点(1)分类:①共产党县、市级以上的机关报②晚报、都市报③专业性报纸:行业报、对象报、趣味报、信息类报等(2)特点:①共产党县、市级以上的机关报:核心地位,综合性报纸;刊登政治经济方面硬新闻和发表阐述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令等;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②晚报、都市报:综合性;通俗化;大众化;面向平民百姓,贴近生活③专业性报纸:有特定读者群;全国性;时间性要求不高;专业化17、报纸文字的三种体裁(1)新闻:①消息: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②通讯:详细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个新闻人物的所作所为,弥补消息的不足(2)言论:①新闻评论:配合当天报纸上的新闻而发的评论②时评:针对社会热点事件、现象,揭示其意义,引起公众的关注③政论:阐释党和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或就某一事件阐明本报立场(3)杂交品种:新闻特写、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深度报道、杂文18、新闻媒介运行体制的特点(1)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①以赢利作为最终目标②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③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④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2)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①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或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保护政治多元化②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但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避免恶性竞争③文化上旨在保护本民族文化传统。
新闻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闻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5956e7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b.png)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新闻学分类、内容:狭义指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
通过对大量的新闻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构成。
广义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学科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及新闻学相关交叉学科。
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和规律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根本性质、工作原则及运行规律的观点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新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
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思想,毛泽东新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新闻舆论特征:现实性、引导性、影响力。
现实性:反映对象的时新性和传播效果的现实指导作用。
导向性:新闻舆论对公众意见、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引导作用。
影响力:新闻舆论对公众精神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新闻舆论监督的特征:公开性、群众性、广泛性、及时性、被监督性。
广泛性:监督对象广泛、有广泛的教育功能。
及时性:新闻信息的及时性、监督对象及时反馈回应。
被监督性:媒体不是随心所欲的监督效果也需要被检验,人民群众有权对新闻媒体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监测功能、约束功能、警示功能、反馈功能什么是新闻舆论监督,什么是舆论: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是人民群众,对象是公共权力、公共事务和公众人物。
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但在社会监督方面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舆论是社会生活中公众对某一事态所持的意见和看法。
公众是舆论主体,事实或事态是舆论客体,意见、看法或情绪是主体对客体的判断,是舆论的表现形式。
最早的新闻出版物:公元前59年,古罗马帝国,《罗马公报》;唐朝,中国,“邸报”1615德意志(最早报纸)《法兰克福新闻》新闻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338aa6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a.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新闻学内容分类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三部分。
1、新闻理论:总结,阐明⼈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
他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指导新闻实践。
2、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产⽣,发展的历史。
它既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教材,⼜供当前的新闻⼯作者借鉴。
3、新闻业务:总结,燕姐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等。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是各国新闻⽴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从业⼈员观念的⼀个决定性理论主张,⽬前,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有四种。
1、⾃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今却盛⾏于北美尤其美国。
⾃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维护和发展新闻⾃由所做的理论探索。
⼒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索新闻⾃由和政府,社会,个⼈的关系则是⾃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其基本原则。
(1)主要观点有:①报刊独⽴⾃由,不受政府⼲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③“意见⾃由市场”和“⾃我修正”理论。
让⼈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报刊充分地,⾃由的表达各⾃意见。
⽽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民偶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意见⾃由市场: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由》⼀书中引申出来。
④对事实的信念。
2、社会责任论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多数国家所接收,并逐渐取代⾃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
《⼀个⾃由⽽负责的报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对报刊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即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①就当⽇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和智慧的报道。
这个要求包含着三项内容:第⼀、新闻必须真实,全⾯;第⼆、新闻报道必须理智,减少那些耸⼈听闻的煽情新闻,那些晦淫晦盗的细节描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808bbf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c.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新闻学:是一门以研究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新闻学的研究对象)2.广义新闻学的基本内容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规律。
从实践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媒体产生、发展的历史。
它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材料,可为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作借鉴。
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3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个案研究法,检验某一个受研究客体所具有的多方面特征的方法。
B、比较研究法,将已有的新闻资料和新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可分纵向、横向。
综合式比较。
C、调查研究法,以少数的访问调查面获得多数人态度资料的一种方法。
D、内容分析法,以语言方式表述转换为以数量方式表述。
步骤为:选取样本、内容分类、内容编码、统计资料。
4、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及其思想A、《新闻学大纲》徐宝璜1922出版B、《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1923出版C、《中国报学史》戈公振1927出版第二章新闻1、概念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宣传:是运用各种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
迅速越快越好。
尽可能准确、尽可能地量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多属延缓性新闻,但它讲究写作技巧,必须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要有明确时间。
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很难有明确时间。
2、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迅速3、认识新闻定义的不同观点定义一:新闻史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定义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表达出新闻的实质)现在定义:随社会的发展,新近事实变动或正在发生的信息4、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地区别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bbd00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e.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著名诗人,政论家(约翰。
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列宁)曾赞誉约翰。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新闻自由口号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3.早期的新闻学又称(报学)。
4.(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世界新闻学的萌芽。
5.(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世界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6.(1922年)出版的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的《舆论学》),(1924年)出版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标志世界新闻学的成熟。
7.(1956年)美国新闻学家(施拉姆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8.(《报刊的四种理论》)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进入了(大众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9.梁启超:从1901年到1911年,发表了多篇新闻专论,阐述了许多深刻的新闻学术问题。
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认为报纸“非政府之隶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他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舆论观;还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倡导一系列宣传方法。
10.中国新闻学的形成:(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4月20日)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标志着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中国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三部代表性著作: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11.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础是在(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时期(奠定)的。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53dc5f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8.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价值:是事实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价值取向:是新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要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按照什么导向、标准对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取舍、和呈现的问题,表现为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倾向性。
新闻事业:1、狭义的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2、广义的新闻事业还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新闻本源:人类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证明,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通过提供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
二、辨析题三、简答题1、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2、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一)新鲜性(二)重要性(三)显著性(四)接近性(五)趣味性3、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4、新闻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
其次。
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
再次,社会与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5、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新闻媒体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内涵,把新闻真实性原则落实到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提高公信力。
6、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四、论述题1、请你谈谈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认识和理解答:首先,它肯定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从根本上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本源观和唯心主义新闻本源观的界限。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d521327a5e9856a56126068.png)
㈠新闻五类说▪事实说:1.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范长江2.就是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趣的事实——布莱尔▪报道说:1.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2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约斯特▪手段说: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甘惜芬▪信息说: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宁树藩▪反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博加特㈡新闻的定义: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1公众——对象要素2事实——实体要素3知悉意义——功能要素4新近或正在发生——时间要素5陈述——形态要素㈢事象、事态▪事象是指构成事实的最小元素,即每个最小时间单位出现的事实迹象。
任何一个事实都是多种事象的复合体,呈现出事象的复合性、运动性和可感性。
▪事态是指新闻中事象总和的动态,形成以人的行为为核心的事态链(新闻事件)。
事态包括人态和物态。
人态指人的思想与活动状态,物态显示事象中各类物体、自然环境及其景象,事态则是人与人并借助物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事件变动。
新闻要素: 指新闻的构件,即可以证实事实存在的基本因素,五个W和一个H:1.主体——谁、什么(事实运动的主导者)2.时空——何时、何地(展示主体与环境关系)3 原因(展示因果关系,认识新闻意义)新闻以事态链让人获得感性层面,以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让人把握事实的悟性层面㈣硬事实与软事实:硬事实是新闻中时空界限清晰,不能任意改变的事实,也称固态事实。
完全由硬事实构成的新闻,称为硬新闻。
软事实是新闻中难以确定具体时空界限、表达情态或意态的事实。
情态事实表现为现场气氛和人们的情感;意态事实表现为新闻中的议论。
软事实较多的新闻,称软新闻。
㈤新闻的属性2.新闻区别于社会其他意识、由新闻事实与新闻形式所构成的特性,表现为事实转化为新闻后出现的特质。
3.新闻具有双层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1多重空间性:任何新闻实体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都受四维空间的制约(具体方位、社会环境、历史环境、具体时间)2相对性:指事实的新闻性是相对的,新闻事实的知悉意义、新与旧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新闻,在另一条件下不是新闻。
新闻学概论复习材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49f32baf45b307e8719729.png)
Review专业名词解释1.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新闻价值属于关系范畴,它是指社会与公众对新闻的需求同事实所具有的要素总和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统一。
2.新闻媒体的报道权: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也叫发表权、表达权或传播权。
它是指新闻工作者在合乎社会规范和媒体宗旨的前提下,通过采访获得新闻素材后,其新闻作品享有在媒体上发表的权利。
3.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是指新闻媒体依据一定的思想和立场,运用新闻手段引导社会舆论的传播行为。
新闻舆论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形式,与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等一样,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倾向性。
4.新闻事业管理:新闻事业管理是指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能行为,包括对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职业行为和所制作传播的精神产品等进行的管理。
5.名誉权: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自身名誉所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而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有两类,即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
公民的名誉权指的是公民的个人名誉依法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
法人的名誉权指的是法人的社会组织形象等名誉依法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
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工作的党性指的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阶级属性和政党立场,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则指的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守所属阶级或政党所规定的各项行为准则。
7.新闻的倾向性:新闻的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新闻的倾向性既表现在对待事实的立场和态度上,也表现在单篇新闻报道和系列、连续报道中。
8.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创办印刷媒体或电子媒体并通过它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的权利。
问答题1.简述新闻媒体侵害采访对象隐私权的主要表现?隐私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活动信息的权利。
新闻学 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 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3aee12c2af90242a895e5a4.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1.报刊的四种理论:世界报业体系的一种众所周知的划分方法,《报业四种理论》将世界报业系统分成四大类:集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和苏维埃—极权主义,这些类型的划分源于规范理论即来源于观察,而非来源对假设反复检验的理论。
产生于16、17世纪的英国,其主要目的是支持推进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在集权主义体制下,报刊可以公有或私有,但媒介控制十分严格,政府要对媒介使用者颁发特许执照并进行新闻检查是加强政府统治的工具,现在很多地方仍广泛使用。
⏹18世纪最先由英国发展起来,理论来源主要是弥尔顿、洛克等人的思想著作。
⏹该理论认为:报刊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真相,监督政府,同时具有告知娱乐销售之功能,报业主要为私有,任何有经济手段可以使用媒介的人都可拥有媒介。
主要依靠"观点自由市场"实行"自我修正"和依靠法庭来实行媒介控制,是监督政府和满足其他需要的工具。
⏹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理论认为媒介除有告知娱乐、销售功能外,主要用于讨论冲突,任何想表达某种意见的人都可以使用媒介,媒介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并受到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行为的控制,所有权除政府为服务公众而接管外,主要为私有。
⏹产生于前苏联,后被多国采用。
⏹该理论认为,媒介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媒介受政府经济、政治行为及监督部门控制,归国家所有受严格控制,只作为国家发展的助手而存在。
2.新闻与信息,事实与信息的关系新闻的本质是信息信息特性:可虚拟传递性、共享性、扩缩性、组合性传播学的信息定义: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新闻事实是信息得以呈现的最小单位事实本身构成一个信息系统,新信息会增加系统的清晰度和有序性,但信息的不同组合也会改变事实的样貌一个事实的报道中,必然有许多的冗余信息存在,没有这些冗余信息,新信息无以呈现⏹新闻的信息本质使新闻彻底摆脱了一般故事的组织样式,形成了独特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结构形式:倒金字塔结构。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2dc23d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f.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新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一.世界新闻学的发展过程1、世界新闻学的萌芽时期(1)政论家约翰。
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首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其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单纯业务研究的微观视野,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揭示新闻活动的客观规律。
其意义在于从业务角度转向理论角度。
2、世界新闻学的成熟时期(1)到了20世纪20年代,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李普曼的《舆论学》第一次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舆论过程。
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第一次对新闻理论范畴体系做了较为完整深刻的表述。
(2)1956年,美国新闻学专家施拉姆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
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3、世界新闻学的发展时期(1)被称为创立传播学的“四大先驱”的是: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及他的“两级传播理论”,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及他的“五W模式”,心理学家卢因及他的“团体动力说”,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及他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和劝服艺术的理论。
(2)被称为传播学理论的集大成者的是:美国学者施拉姆,他是第一个把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人。
二.中国新闻学的发展过程中国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三部代表性著作是: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同年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次年4月20年,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它标志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新闻学作为一门专门学说在中国开始形成。
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
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新闻学概论知识要点
![新闻学概论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dd70b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2.png)
《新闻学概论》知识要点
一、填空题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包括提供信息、整合社会、________和提供娱乐。
2、从世界范围看,新闻媒介所有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私营、____和国营。
3、我国新闻媒体的基本性质是:既是党和政府的_______,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4、________,维护公众利益是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5、报纸、广播、电视合称新闻事业,简称________。
6、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拥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___、即时、互动及全媒体表达。
7、受众的权利包括知情权、_____、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8、新媒体主要新闻体裁有短消息、短视频、数据新闻、_______、AR与VR新闻。
9、传媒业经营的三大基本原则:________、编营分离原则和受众中心原则。
10、新闻价值包含时新性、________、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二、名词解释
1、受众
2、新闻五要素
3、沉默的螺旋理论
4、媒体融合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媒体审判
2、我国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关系?
3、受众定位包括哪些内容?
4、新闻报道有哪些专业要求?
四、论述题
举例说明什么是新闻真实性?
请阐述在我国坚持新闻真实的极端重要性。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ecca2dd50e2524de5187edc.png)
绪论1、语言的出现是人类新闻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2、文字是第二个。
3、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新闻学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它标志新闻学研究的真正开始。
4、1895年科赫教授在德国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新闻研究所。
5、1918年北京大学开设新闻学课程,并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新闻学刊物《新闻周刊》。
6、徐宝璜《新闻学》、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批新闻学著作。
第一章新闻和新闻学1、新闻是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
(广义的定义)新闻是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的传播。
(狭义的定义)“事实说”、“报道说”、“传播说”、“信息说”2、新闻的特点(1)、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什么是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即新闻传播的信息和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本身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通过传播反映的新闻事实和现实原型是一致的。
(2)、事件性:事件↔事物(3)、新鲜性:新鲜性被称为是新闻的第二生命。
包括两层含义:一指时间上的新;二指内容上的新。
(4)、广泛关注性:即新闻能引起社会上多数人关注的规定性。
广泛关注性↔公开性3、新闻学的定义:新闻学是指研究新闻、新闻事业、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科学。
4、新闻与信息、宣传的关系:(1)、新闻与信息:相同点:都具有传播现象的一般属性。
1、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述。
2、都是接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物。
3、都讲究新鲜、真实和准确。
4、都是经过传播的现象。
相异点:1、信息的包含量比新闻大。
2、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
3、新闻比信息更具时效性。
(2)、新闻与宣传:相同点:都是传播现象,都具有传播的一般性特征。
不同点:①出发点:受众了解信息↔宣传者输出观点②表现方法(即手段):叙实↔述理③时间观念:时新↔时宜④归宿(即结果):“受方晓其事”↔“传者扬其理”第二章新闻事业1、新闻事业的性质:阶级性、党性和党派性。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32427dc700abb68a982fb42.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绪论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2、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3、辨析是要专才还是广学?对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学好新闻学外,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学习其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到新闻实践中刻苦磨炼,从而建构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4、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要观点: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第一章1、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二、大众传播三、群体传播第二章1、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基本特点:一是真实,二是新鲜3、新闻的本源:即事实的变动新闻的来源: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新闻出处。
4、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路径:一是记者采访他人;二是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5、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
新闻五要素是指发生新闻的主角、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6、明确新闻五要素的作用:第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第二,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7、导语:是相对于新消息而言的,现代新闻写作中,导语通常保留新闻中二个或几个要素。
突出哪一些要素取决于新闻价值在哪,哪些要素最能引起读者、观众或网民兴趣。
8、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软新闻则具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第三章1、在新闻学里,信息这一概念就是指狭义信息即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最基本的特点是“新”。
共享性是信息最重要、最本质的特性。
3、信息与新闻的异同之处异:①信息的范围外沿比新闻大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强③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④信息提供的服务效果更直接。
同:①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都是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理③都讲求新鲜、真实和准确④都是可传递的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是物质与信息的又一显著区别5、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提供信息新闻的工作是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6、当代新闻工作在业务上体现出的新要求:⑴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⑵加强深度报道⑶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⑷加强全方位报道7、新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6a90f6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3.png)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1、新闻传播活动:是指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性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产物2、邸报:中国古代官方的报纸,产生于汉,形成并完善于唐代3、新闻:是指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个定义有三个关键词:事实、新近发生、报道。
首先,它肯定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其次,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通过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报道;第三,定义强调,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
4、舆论监督: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深刻的新闻职业内涵的要求、秩序和理想,它内化在新闻从业者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通过自律的方式约束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处理新闻工作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
从内容上看,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新闻纪律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从实质上看,新闻职业道德作为内化的规范只有在新闻工作者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个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才有可能起作用。
5、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通常指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
6、新闻舆论:是指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和表达公众意见,是一种特定的舆论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题为《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研究报告,提出建设国际新闻传播秩序的理念。
资源共享广义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学科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组成部分。
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新闻事业是适应这一历史阶段社会需要的产物而在阶级社会中,所谓社会需要往往集中表现为一定阶级的需要。
新闻舆论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公众——新闻舆论的主体;二是最新事件——新闻舆论的客体;三是媒体表达——新闻舆论的表现形式新闻舆论形成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酝酿阶段、形成阶段产生效应阶段新闻云轮的基本特征:现实性、导向性和影响力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容有哪些?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涵养新闻工作的各个领域,有以下内容:第一,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第二,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第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第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第五,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第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第七,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第八,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第九,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与活力;第十,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著名诗人,政论家(约翰。
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列宁)曾赞誉约翰。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新闻自由口号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3.早期的新闻学又称(报学)。
4.(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世界新闻学的萌芽。
5.(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世界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6.(1922年)出版的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的《舆论学》),(1924年)出版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标志世界新闻学的成熟。
7.(1956年)美国新闻学家(施拉姆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8.(《报刊的四种理论》)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进入了(大众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9.梁启超:从1901年到1911年,发表了多篇新闻专论,阐述了许多深刻的新闻学术问题。
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认为报纸“非政府之隶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他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舆论观;还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倡导一系列宣传方法。
10.中国新闻学的形成:(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4月20日)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标志着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中国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三部代表性著作: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11.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础是在(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时期(奠定)的。
12.新闻学的母体是政治学。
13.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现象的新闻传播活动。
14.新闻学研究的任务,用最简要的话来说,就是揭示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活动的规律。
15.从1998年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学科目录中,新闻传播学从原来的三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这是新闻学考夯实基础和多方面努力而打赢的一个翻身仗。
16.当代最科学的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新闻现象。
17.理论新闻学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和范畴,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
历史新闻学运用历史的方法,通过研究传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
应用新闻学既含应用理论,也含应用技术,它所研究的是新闻学传播业务过程的操作方法和一般规律。
多选在我国新闻学术界,一般把新闻学划为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层次。
简答论述或多选1.中国新闻学的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改革:《解放日报》改版前后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闻宣传主张,集中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若干重大原则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改革:1956年7月,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工作改革全面启动,改革中的报纸和通讯社以清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其主要内容:a 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 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改革主要内容:a 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 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发展主要表现方面(简,多):a 正本清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进行了系统全面地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b 打开国门,引进了西方新闻学得研究成果,特别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传播学的引进 c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和体系 d 新闻教育快速发展,新闻学研究队伍日益壮大。
4.世界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发展过程:a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不断深化,从人民报刊思想发展到无产阶级报刊思想之后,又发展位为党报思想b 列宁,斯大林时期的新闻思想c 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事业,成为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构成的传播事业。
列宁指出:(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应当从服务对于说服和夺取俄国,转变为服务于管理和建设俄国,成为对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工具;(2)应当“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少唱些高调,多注重些实事”(3)揭露和批判党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错误乃至罪行,是苏维埃新闻传媒任务之一。
5.新闻学为什么是一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社会科学(简):a 它有专门的研究对象b 已形成自己多层次的科学体系c 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职业。
6.理论新闻学在新闻学学科体系的地位:a 如同法学理论在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一样,新闻理论处于新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学科地位,在理论层次阐发本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b 新闻理论回答新闻学的根本问题,对本学科体系中的其它学科起着统领作用,如果说新闻学的其它学科揭示新闻现象的初级本质和新闻活动的具体规律,新闻理论则揭示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 c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形成由诸多观点构成的新闻观。
7.新闻学理论重要性:a 学好新闻理论,才能有效提高政治洞察力和历史洞察力在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国内环境中,保持清醒地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b 深刻理解新闻活动的规律,全面熟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自觉地按新闻规律办事,既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能从根本上增强业务能力。
c 能正确指导新闻策划,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 能为新闻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第二章单选1.信息交往也就是信息传播,新闻传播史信息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
2.有关事态和时局信息及新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信息需求,是人类社会最初的信息交往。
3.古代新闻信息与历史情报信息处于混一状态之中,古老的传播方式就是(情报和新闻的混一)。
4.我国夏代,史官已常将当时的新闻事件记入史册,可以说是(历史和新闻的混一)。
5.唯物新闻起源观:新闻现象起源于社会性的生产劳动过程,发生和发展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
唯心新闻起源观:两类说法,一是“本能说”二是 “意志说”。
6.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闻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
7.发展变化使事物以此时此刻的现态,往日往时的史态和未来性状的趋态呈现于世。
新闻的踪迹源头,不是事物的史态,而是事物的现态和趋态。
8.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加以认识,并用文字等待符号表述出来,就是人工信息,新闻是人工信息的一种。
9.信息是不确定性消除的量。
10.1961年,著名记者范长江发表了《记者工作随想》。
多选简答论述1.新闻的本质(简答论述)a新闻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闻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 b 新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最近状态的记录:发展变化使事物以此时此刻的现态,往日往时的史态和未来性状的趋态呈现于世。
新闻的踪迹源头,不是事物的史态,而是事物的现态和趋态 c 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1)揭示新闻现象本质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的重要概念。
从哲学本体论和现代物理学的高度来看,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表述(2)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考察,信息是认识主体尚且未知的事理,或者说是接受者预先不知道的信息。
(3)从通讯伦的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信息是不确定性消除的量。
2.新闻信息的特性:a 新鲜:时新性与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可单独出题)时新性是时序之新,指新闻是实都是新近发生,刚刚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新闻信息时事物发展变化最新状态的记录,是对事物现态和趋态的描述。
新近发生的事态早已尽人皆知,虽有时新性,但没有知新性,不能给人提供新情况和新知识。
凡新闻,一定要兼有时新性和知新性两重新意b真实:纪实性与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新闻不是逻辑演绎出来的抽象概念,不是形象思维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不是对虚幻世界的向往和想象,而是对事物原模原样的复制和记录。
新闻要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世界,并不意味着有文必录,凡事皆报。
新闻在描述事态时有曲有舍,新闻的取舍也就是对客观事物的选择。
c及时又公开的传播。
(可单独出题: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为了确保新闻之新,传播一定要迅速及时。
新闻发生的事实如果不及时传播,就会过时,成为明日黄花。
新闻是一种运用大众传播手段面向整个社会传播的信息。
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兴趣。
如果不公开传播,只向一部分或个人传播,那就不是新闻,而是情报。
3.新闻与文学艺术的区别:新闻与文学艺术有许多严格的区别界限,但最主要是文学艺术离不开虚构和想象,而新闻视虚构和想象为致命之伤。
新闻与历史的区别:新闻为当代历史的忠实记录,今日新闻便是明日的历史。
历史记载同新闻一样,都不是有文必录的。
反映内容有别,历史虽然也反映事物的现态,但却以研究史态为主;新闻虽然也是历史为参照系,但总是集中笔墨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新状态。
新闻与情报的区别:新闻是及时公开传向社会公众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情报是及时但未必公开传向特定接受者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4.陆定一观点特点(多,简):优点:(1)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明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2)突出了“新近发生”这一新闻得主要特性;(3)文字简明,易记易传。
缺点:(1)注重了事实和报道者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另一传播要素——受众的地位(2)定义只注重事实的时新性,及新近发生,是否有知新性(3)只注重对新近事实的及时报道,忽略了事实是否重要。
5.范长江观点特点:新闻是广大群众预知,应知而的重要的事实。
这个说法不一定全面,但是它贯穿了一个为群众服务的精神。
优点:(1)突出了新闻对受众所具有的需知性;(2)强调了新闻对受众的未知性及知新性;(3)指明新闻不是一般是实,而是重要事实。
不足:(1)忽略了传播者的地位(2)忽略了新闻事实的知新性。